中国瓷器走向世界

字数:1251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2-17 03:23:34 更新时间:2021-12-17 10:12:08

楼主:ty_苏禾61  时间:2021-12-16 19:23:34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一曲悠扬的青花瓷,让无数人感受到青花瓷的美丽与神秘,也打开了我对于瓷器的好奇大门。
说到瓷器,世界都应该瞩目中国。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在英语中china即是中国也是瓷器,可见瓷器对于世界犹如一张中国名片。
说到瓷器,不由地想到一个词——景德镇。“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这里的窑火千年不断。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汇各地技艺之精华,创造了中国瓷器史上最灿烂的一段历史。景德镇能够经久不衰,是因为手工制瓷是时间慢熬的结晶,它凝聚了工匠的心血。或精致或拙朴,无不是工匠们的执着,纵使在21世纪的今天手工生产走上工业化的模式,景德镇却依然继承传统,采用手工拉坯。秉承的就是每一份从泥成瓷的心路历程。这光鲜璀璨的背后是无数能工巧匠的心血淬炼而成
这一座有着两千年制瓷历史的城市,靠的就是一代一代,成千上万的工匠不懈地努力,这是景德镇的工匠精神。那何谓工匠呢?“工匠”原意是指手艺工人,就是手艺人。如木匠,铁匠,这些再平常不过的人,但说工匠精神,就是这些再普通不过的人身上那一股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刻苦钻研,不把工作当工作,当成喜好去热爱的那一股劲。
做手艺不像种地放牧那么简单。手艺是在时间中历练的,学手艺需要通过求艺这个阶段。师父对徒弟传艺的同时,还要施以“做人”。坯房里,窑上学徒一般3年出师,而第一年根本不让学,只帮师父做杂事。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师父不叫你“上手”,不能摸坯。这些长期沿袭下来工匠们遵守的规矩,在长时期内不能受到破坏。这就是工匠精神的传承性。
规矩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唐英本是一名朝廷官员,他初到景德镇时只懂绘画艺术,对陶瓷完全是门外汉但他却放下官架子与工人同吃同住,虚心讨教,不耻下问,终于成了一名中外著名的陶瓷专家,他所撰写的《陶城记事碑记》.《陶治图编次》一直影响这后世。这就是工匠精神的开拓性。
早在南北朝,景德镇就奉命生产特大件陶瓷,最后却得了句巧是弗坚,再制不堪用,乃止。景德镇进行工艺创新,在隋朝制成了硕大的瓷塑狮象,在当时也是创举.各朝各代都有景德镇的新品涌现,而新品背后则是瓷工们对陶瓷工艺和装饰技术的不断变革,及他们对本职工作的满腔倾注。这就是工匠精神的创新性。
工匠们,书写了景德镇的辉煌历史。同时这样的历史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实实在在,可圈可点的;是载入了中国历史的。是他们,用一丝不苟的精湛技艺,创造中国瓷器一个又一个的高峰,是工匠们的锲而不舍,是工匠们的创新追求,才不断把瓷器制作工艺,制作水平,发回到淋漓尽致,让中国瓷器成为中国的骄傲。所以当我们在欣赏那些传世佳作时,不能忘记那些无名工匠的心血与汗水,智慧与奉献!
工匠精神无疑是创造中国瓷器精品演绎中国瓷文化的根源。其实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什么形态,工匠精神始终是社会需要的一个精神。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更应该弘扬工匠精神,让更多的人继承工匠精神。让中华文明的薪火更加旺盛,让中国智慧造福全人类!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