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介|《山上的小屋》:变形与荒诞——表达的另一种可能

字数:2720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1-01 23:58:55 更新时间:2022-01-02 16:35:18

楼主:王栩的文字  时间:2022-01-01 15:58:55
文/王栩

(作品:《山上的小屋》,残雪 著,收录于《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85短篇小说卷》<吴义勤 主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7年7月)

残雪在小说《山上的小屋》里书写了一种状态。它是精神的压抑和生存的苦闷在文字里的反映。这种反映变形为呓语式的絮叨,在毫无逻辑的梦幻般的赘言声中宣泄出一个正常人弱小的反抗。

残雪笔下的正常人以“我”作为指代,对应出“我”眼里的周遭那些非正常的环境和人事所生发出来的令人恐慌的一面。这一面却是相对于“我”而言具有牢固受众基础的一个所谓正常的世界。它的“正常性”在于,在它看来,“我”的所做所为皆是一种病,一种颠覆了他人认知的个人化的存在。这是那个世界对“我”的评议,它浓缩为“病”的称谓,在此称谓下,人类互助互惠的精神荡然无存,只有群体对个体的压制表现出强力规范成为他人共同遵崇和恪守的行为准则。

压制的直接肇始者莫过于家人们对“我”的疏离和监视。残雪的这一设置撕去了亲情的外衣,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就形同虚设般成了毫无意义的摆设。或许在残雪笔下,原本就没有“信任”一词的容身之地,那些冷峻的文字于灰黯中勾勒出世间的枯寂和肃杀。以《山上的小屋》为例,这篇小说可以从中读出一抹潜隐在段落中蒸腾的杀气。杀气源自环伺在“我”周围那些对“我”大行窥探之举的眼睛。这些眼睛代表了绕着房子奔跑的狼群,父亲作为狼群中的一员,每天在夜幕的掩护下方才曝露出他那真实的本来面目。

母亲则以虚伪的笑容掩盖她内心的惊跳。然而,她的这一努力在“我”无休止对抽屉的清理下归于失败的境况。对抽屉的清理让“我”找到一个安宁的所在,因为抽屉是“我”潜入内心的象征,唯有在清理内心的这一指向里“我”才拥有属于自己不妥协于世间的那份必然的从容。这种从容在于一个人的内心整洁、有序,容纳了亲近自然的记忆。那些记忆附着在抽屉里的几只死蛾子、死蜻蜓上面,尽管已褪去了生机,仍然是“我”心爱的东西。它们毕竟将一个鲜活的色彩存留在抽屉里,存留在“我”之内心对放飞自由的想望中。

“抽屉永生永世也清理不好,哼。”母亲似乎表现的极其清醒。这样的清醒残雪道来有着作伪的一面。虚伪的世间将虚伪投射在母亲身上,用人际纽带里最亲密的一环——家人和亲情——来实现对“我”的劝诫。这是残雪通过小说作出的揭示,忠于内心的个人被群体压制并且试图加以改造的必然步骤。当这一步骤在“我”的无视下失效,“这是一种病”就成为家人们躲在暗处对“我”的窃笑。

残雪的犀利在于她的文字经由敏锐的观察而透视出对世间的照鉴。家人们对“我”的窃笑传自“黑咕隆咚的地方”,那是不见天日的所在,在这没有光亮的“黑”的指代下,作为罪恶的渊薮得以滋生和集结。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我”旁若无人的日常情状所观照的那个世间对所谓非正常个体的敌视。
不清理抽屉的时候,“我”听见屋后的荒山上,“北风在凶猛地抽打小屋杉木皮搭成的屋顶,狼的嗥叫在山谷里回荡”。这些藉由听觉呈现出的自然景致,在一个“所有的人的耳朵都出了毛病”的世间彰显了异常的朴素。它们就是“我”所听见的自然界的声音,于世间的猜疑和算计下成了对“我”的精神状况感到忧虑的一个实例。

忧虑促使家人们的行动有着合乎规范的“理性”。在这个“理性”的支配下。“他们趁我不在的时候把我的抽屉翻得乱七八糟”也就具有了强迫“我”接受规范的主张。这类假他人之手干涉个人自由的主张美其名曰“清理”,清理不合时宜的想望,它以那些死蛾子、死蜻蜓被从抽屉里扔到地上为标志,隐喻了崇尚自然的心性所付出的惨遭践踏的代价。

这样的代价无形中蕴含了一层警示,它所指向的幻象来自于荒山上那座用木板搭起来的小屋。一个被反锁在小屋里的人撞着木板门,暴怒的声音却只有“我”才听得见。残雪用众生的沉默昭示了世间的喑哑已是常态化的景象,而暗潮涌动的杀机作为必然绽现的暴力让世间遍布乖戾和凶横。暴力首先从“我”的家人们当中发轫。当“我”告诉母亲,“有那么多小偷在我们这栋房子周围徘徊,窗子上被人用手指捅出数不清的洞眼”,母亲总是小心翼翼看着“我”。距离在“小心翼翼”中产生,固有的亲情不再能够寻觅到那份无间的亲密。

家人们与“我”既然产生了异样的距离,他们对于“我”的反抗便不动声色了起来。反抗是因为“我”遗失了一些东西。一盒围棋。这个物品出现在残雪的故事里,同抽屉配衬,构建出了和自由同属于一类精神范畴的自主概念——追求。他们对它的恐慌远甚于他们同“我”产生距离给“我”带来的不解和忧戚。围棋被他们无数次地埋在水井边上,“我”又无数次将它挖出来。就在他们的注视下,“我”无数次伴同放飞自由的心性,重建追求这一隶属于个体的内心世界同世间不甚合拍的主张。

个体的内心世界是残雪在小说里极具个人化的表达。当世间充斥着杀气,敌意替代了亲情和友爱,作为人际纽带里最亲密一环的家人也失去了护佑个体的功能性的意义,反而以其得天独厚的便利成了群体对个体压制的首要执行者。此种境况,与“我”那独立而充实的内心世界相比不啻为一个鲜明的对照。这让小说里的“我”甘愿活在自己的内心里,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那个世间,则被狼群占据。不仅父亲的本来面目是狼,就连小妹眼里也发出绿光。家人们朝向兽类的变形虽然令“我”惊惧,可他们也有着制止不住的畏怖和慌怕。

山上的小屋是“我”心中的一个梦,梦里住着真实的本我。同时,它也是能把家人们吓得脚心出汗的源由。这个源由是自由和追求在精神领域对个体的召唤,召唤探求真实世界的心志和勇气。这般探求让家人们战栗。因为“我”感知到,“到处都是白色在晃动”。扎眼的白色隔绝了“我”对世间曾经的印象。“我”的感知让隔绝在白色之后的世界很难维持住它虚幻而脆弱的形象。故而,为了同“我”划清界线,家人们以天一晴就晒被子的举措接受他们所趋同的那个世间对他们内心的检视。“晒被子”在小说里有着极为深刻的隐喻。它是自我的剖露,通过这种剖露,家人们时时刻刻不敢懈怠地打开自我,以此向世间展现自己毫无任何隐密的内心。

“我”在对抽屉的清理中依然故我的做着一个原初的梦。梦里的真实在“我”懂得稍微小心一点儿的退让下,以蒙混过关的方式营建出适合真正的理性生长的土壤。这种土壤叫做“可见许多事都是可以蒙混过去的”认识,它在一个处处显现出荒诞的世间通过变形式的反抗得以固守住内心集聚而生的希望。

残雪对希望的理解着眼于文末一个幻象破灭后“我”在糟糕透了的世间继续活下去的生存境况。它积满了痛苦,却在极为沉静的文字里映现出“我”于痛苦中活着的沉静。这大概就是对希望不灭的一种宣示吧。

(全文完。作于2022年1月1日)

——文中观点属于作者本人,本人文责自负,与发文平台(含各类网站、论坛、自媒体、公众号)、转载纸媒、以及他人无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