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十年对越作战中的侦察兵

字数:7061访问原帖 评论数:2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9-11-24 20:20:51 更新时间:2022-03-06 18:33:20

楼主:老兵精神  时间:2019-11-24 12:20:51
战场上,侦察兵的主要作用是查明敌情,为首长司令部定下作战决心提供情报。在高科技技术装备没有配备部队之前 ,侦察兵的主要是通过深入敌后、捕捉俘虏等方式方法来获取情报,有时也担负袭击指挥机关、交通枢纽、重要兵器等的特种作战任务。因此,要求侦察兵应具有多能的军事技术和较强的心理素质。过去一直是部队中的“精兵”。



[执行任务前的侦察兵正听取情况介绍]
中国军队历来注重侦察兵在战争中的使用,如在1969年3月的珍宝岛战斗,以及在1974年1月收复西沙群岛的甘泉、珊瑚和金银三岛的战斗中,侦察兵都作为重要的力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在1979年2月至1989年10月历时十年的对越作战中,侦察兵则被赋予了更多的任务,担负了更重要的责任。在战争中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方向、每一个区域侦察兵都大展身手。特别是在1979年3月自卫反击战之后,我军的侦察兵更是连续、轮流、不间断地在边境地区开展侦察作战,在1000多公里的中越边境线上到处都留有侦察兵孤胆作战、出身入死的身影。在实现中央军委的“保持军事压力,坚持长期斗争”的作战方针中承担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侦察兵在研究侦察作战方案]
侦察兵虽然只是作战部队中的一个小兵种,但由于其担负的任务和独特的作战方式,特别是那种依靠深入敌后、孤军作战、短兵相接、贴身肉博的惊心动魄的战斗过程,极易让人产生英雄主义情结。所以,有文章称侦察兵是对越作战中“最酷的人”。但是,目前对越作战中的侦察兵的情况多是以零碎的战例或故事形式反映的,难以从中认识和理解侦察兵在战争中完成这些任务的作用和意义。



[侦察兵在执行任务前]
作者由于一入伍当的就是侦察兵,1984年赴滇轮战时的临战训练期间,又调到师侦察科负责出境侦察的训练和准备,虽后来因任务需要,在上阵地前调离了侦察科。但多年来一直对侦察兵在这场战争的作用和表现非常关注。每当看到相关的战例等情况时,常常都会把自己代入其中。本文就是作者出于这种特殊的情感,依据所收集的对越作战中侦察兵战例、英雄事迹和老兵回忆,把十年对越作战中的比较典型的战例和情况加以梳理和归纳,以反映出侦察兵在这场战争中的基本概况和作战特点。并结合相关情况谈一些自己的感想。



[侦察兵在执行任务中]
为便于表述,作者依照十年对越作战的过程,姑且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自卫还击战阶段[1979年2月——3月];边境拔点作战阶段[1979年3月——1984年12月];老山轮战阶段[1984年12月——1989年10月]。
一、 自卫还击战阶段[1979年2月——3月]
这一阶段,参战部队对侦察兵的使用又根据作战的进程,采取了多种形式进行侦察保障。
1. 作战发起前,作战第一阶段的各参战部队均对当面之敌的敌情、地形进行侦
察,为本部队的作战行动提供情报和定下决心。主要是采取抵近观察,化妆侦察,渗透侦察,以袭击、伏击等方式捕捉俘虏等。
如,11军所属某团的侦察参谋赵宗歧[现为西部战区司令员]率团侦察排于1月31日在云南金平老口岸伏击战斗中,俘敌1人,毙敌2人。



[侦察兵在敌后捕俘]
11军31师91团副团长廖锡龙[后曾任总后勤部部长]亲自在一线组织指挥团侦察排于2月6日在金平班盆河地区实施袭击捕俘,俘敌 1人,毙敌21人。
但战后也有评论认为,战前侦察不仔细,战场获取情报能力不强也是自卫反击战初期有些部队仗打的不顺利的原因之一。作者认为,这也是由于我军长期不打仗所致,这方面能力还是要靠实战锻炼来提高的。
2.作战发起后,有些部队把侦察兵集中起来组织成侦察支队[大队]向敌纵深穿插,阻敌来援,断敌退路,配合主力歼敌。
如,41军将所属部队的侦察兵编成军、师属4个侦察大队,于2月17日凌晨,从地形险峻的的方向渗入敌境。但由于山高路险,4个侦察大队的前进速度均落后于大部队,都没有完成预定的任务。有的侦察大队途中多次遇敌阻击,其中123师侦察大队2连遇敌伏击,伤亡50多人,随队的副师长李德元身负重伤,后被在附近的123师367团2营救出[当时参加营救的2营4连连长刘粤军现在是的东部战区司令员]。



[侦察兵在穿插途中]
同样,2月17日昆明军区敌后侦察大队一个中队与11军31师93团一个步兵营组成的侦察支队,担任穿插到越南三阳以北地区以配合主力进攻的任务。据参战老兵杨建军的回忆,侦察支队在克服重重险阻于2月21日到达指定位置。但由于两翼的主力部队均未到达指定地域,侦察支队处于即缺乏友邻配合,又没有后方保障的状况。为避免孤军作战,只能奉命撤回,未达到预定的作战目的。



[侦察兵在穿插途中]
战后41军121师的总结中提到,把全师所有侦察兵干部和分队统一组成执行穿插任务,没有发挥侦察干部和分队的专业特长。
作者认为,在大规模进攻作战中,侦察分队通过协同配合,完成纵深穿插,起到“奇兵”、疑兵的作用,也属于侦察兵的任务。但在越北山区这样的地形、民情、敌情以及当时我军长期没有实战经验的情况下,集中侦察分队深入敌后,是很难达成作战企图的。
3.在作战过程中,担负多种任务。
原43军128师侦察连战士王志勇[曾作为{凤凰卫视}节目的嘉宾]的参战回忆中就记述了他们在不到一个月的出境作战时间内,执行了出境侦察、捕俘,为师指挥所警戒,为师司令部堆制沙盘,护送师首长到一线部队指导作战,为通信兵检查线路警戒,护卫炮兵观察所到前沿开设,摩托车排执行机动任务等,甚至还执行单独由侦察兵组成的小分队去执行解救被围困的步兵分队的任务。



[侦察兵在执行任务中]
原50军150师448团侦察排战士老鱼[另一期{凤凰卫视}的嘉宾]和刘有海,在448团班英地区回撤失利时分别在被围困的2营和突围的团主力队伍中,担负了警卫、尖兵、掩护和带路等任务。他们在回忆中,以侦察兵独特的视角最早记述了448团突围时的悲壮的战斗经历,从而引起了广大军迷对448团遭遇和命运的关注。
作者看了他们的回忆文章,深为他们在战场上智勇双全的表现以及思维和文笔所敬佩。特别是老鱼和王志勇都讲述了他们在战斗中用匕首刺毙了敌人的情节,更是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他们的血性。



[该图片在凤凰卫视采访老鱼的视频中多次出现]
二、 边境拔点作战阶段[1979年3月——1984年12月]
自卫反击战结束后,越南军队乘我军撤军之际,迅速抢占了中越边境骑线点上的22个重要的制高点,企图在日后的战争和谈判中占有有利地位。为进一步打击越南的嚣张气焰和进行“牵越支柬”行动。我军一方面在扩建广西、云南边防部队守卫边防,另一方面广州军区、昆明军区的一些作战部队都根据所赋予的任务进行边境拔点作战准备。同时,两大军区的所属部队的侦察分队基本上都分别开赴中越边境执行侦察作战任务。作者依据相关资料对边境侦察作战和拔点作战时侦察兵的使用情况分别进行叙述。
1. 边境侦察作战中侦察兵的使用情况:
据有关资料反映,当时广州、昆明军区各野战军开始都要求将所属的侦察兵编成侦察支队、大队到指定的边境地区积极开展对敌渗透侦察和捕捉俘虏等侦察活动。据八十年代初任11军侦察处处长的杨子谦回忆,当时上级要求各侦察作战任务的单位要积极寻找战机,对侦察分队在边境的侦察活动并没有过多的限制。侦察大队可以自行决定行动,无需向任何上级报告、审批。侦察处长、科长就是决定战与否的最高指挥员,侦察大队就是行动自主的独立作战单位。



[侦察兵在敌后捕俘]
当时上级明确边境侦察是长期任务,是对越南保持军事压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11军所属的侦察分队从1979年战后到1985年百万裁军的六年间,都没有间断在中越边境执行侦察作战任务。而1988年10月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侦察连”的广西边防5师侦察连,从1979年5月组建后,十年来就一直担负侦察作战任务。连长隆志勇先后3次荣立一等功、4次荣立三等功。被广州军区授予“侦察英雄”称号,被中央领导人誉为“八十年代的李向阳”。
作者在想,三次一等功,要经历怎样的出生入死?要有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啊?



[图为隆志勇和家人]
杨子谦在回忆中写到,“由于过去战士提干是士兵最负希望的前程,又于战后须要由院校输送阻死,难免战士们没有想法。”因此“军区特别决定:在两年内分两批从边境侦察作战的侦察兵中选拔80名优秀士兵作为预提干部对象送昆明陆军学校轮训,一年后返回部队任干部。这一政策,无疑是对执行边境侦察作战任务侦察兵们的格外褒奖。”作者在看到这段话时,心里在想:侦察兵们在前线天天都面对生死考验,还要为“前程”而表现优秀,争取提干,再重新走向战场,再去经历生死。真的是十分的感慨。



[侦察兵在执行任务归来]
2. 拔点作战中侦察兵的使用情况:
一是进行战前侦察。
在此阶段,担负拔点作战的部队的侦察分队都提前开始了在准备拔点作战的区域执行侦察任务。如我军是1981年5月收复扣林山的,但14军40师侦察大队2队队长刘永新[后为老山主攻团团长、成都军区副参谋长]从1979年即率队开始在扣林山执行侦察任务,直至后来上级把扣林山拔点任务交给了42师。



[专门为侦察兵制作的食品]
收复老山作战虽是1984年4月进行的,但40师侦察大队在1981年秋就进入老山地区,在副师长兼大队长刘昌友[收复老山时为40 师师长]率领下开展侦察活动。



[图为老山地区]
二是进攻和防御战斗中侦察兵的使用情况:
1981年5月,广西军区边防部队进行了收复法卡山的战斗。独立师3团侦察队从1月开始到5月战斗打响,进行了8次越境侦察。战斗发起后,独立师3团侦察队和边防3师7团侦察队还分别占领和坚守了法卡山东西两翼的浦六德和叫卡山,并多次打退了越军进攻。



[侦察兵在研究作战方案]
1984年8月4日,11军32师接防了老山战场主要方向防御任务后,组织侦察分队在阵地前沿、接合部设立了多个观察哨和隐秘伏击区。为了打击越军“堑壕延伸”的行动,10月25日,师侦察连在阵地前出击,捕捉敌工兵排长一名,毙伤多名越军,实现了“要对敌造成恐慌,把紧张引向敌方”的作战意图。



[图为32师侦察兵捕捉的俘虏]
作者认为,在老山这场上,越军频繁使用特工作战,对我军前沿阵地和浅近纵深实施渗透袭扰,使我军整个防区都处于紧张状态。我军侦察兵采取同样方式反制,可起到同样的效果。作者所在的36师在八里河东山进行防御作战时,107团的侦察兵即依托作者所在营的阵地对当面越军55号阵地进行偷袭,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三、老山轮战阶段[1984年12月——1989年10月]
有关资料显出,1984年7月,中央军委决定,组织其它军区部队前来老山战区,以轮战方式,使更多部队得到实战锻炼。此后,南京军区、济南军区、兰州军区、北京军区和成都军区的部队从1984年12月至1989年10月在老山地区进行了轮替作战。同一时期,全军14个野战军及空降15军、新疆军区、北京卫戍区和天津警备区的各一个师共组成了15个侦察大队轮替进入老山战区实施侦察作战。此阶段对侦察兵的使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轮战部队所属的侦察分队除完成侦察保障外,还参加了所在部队的出击、拔点作战。另一种是轮战的侦察大队独立实施的侦察作战。
1. 出击、拔点作战中侦察兵的使用:
老山轮战期间,我军进攻作战的主要方式是对预定的目标进行出击、拔点作战。每次出击、拔点作战之前,各部队的侦察兵不仅要对参加、拔点目标进行侦察保障,并且还配属到突击队执行带路和战斗中的捕俘任务。有的侦察分队在拔点战斗还起到了主要和关键的作用。其中67军199师侦察连收复那拉前沿的211高地1、2号哨位就是个典型的战例。
作者现对此战例作一展开:1985年5月31日,越军对老山前沿的我军阵地发起进攻,占领了211高地的1、2号哨位。199师在上级的要求下,组织多个连队对211高地进行反复争夺,但均未恢复已失阵地。有文章称,从5月31日至6月14日,先后投入的攻击部队牺牲70余人,被俘4人,负伤200余人。成为老山轮战期间最大的一次失利。[作者认为,67军是老山轮战部队中仗打的最艰苦、最残酷、消灭敌人最多,自己损失最大的部队。但由于211高地战斗的失利,一直被军迷们所诟病。]6月14日,199师停止了进攻。7月初,199师把夺取1、2号哨位的任务交给了师侦察连。在对高地反复侦察后,侦察连副连长原明率奇袭队17名队员于9月1日隐蔽地潜伏在高地下的3号哨位,9月8日,奇袭队利用雨雾天气突然发起攻击,仅用16分钟攻占了高地的1、2号哨位。摘掉了压在67军头上的“帽子”
作者认为,收复211高地之战,真正的展现了侦察兵“军中精兵”的风采。



[图为出击前的199师侦察连奇袭队]
2.侦察大队的侦察作战:
作者认为,在对越作战之前的军语中,并无“侦察作战”这个概念。作者可以把“侦察作战”理解为,在一定的时期内,以侦察兵为主进行的、以侦察兵的作战方式为主的作战行动。组织侦察大队进行侦察作战始于1984年7月4日越军特工队袭击了我军在白石岩地区的“辛柏林”雷达阵地。有文章称,当时的军委领导指出:他们的特工可以进来,我们的侦察兵为什么不能出去。7月中旬,根据总参谋部的命令,武汉军区和成都军区各野战军的侦察分队,分别组成第1、2、3、4、5侦察大队共3500余人秘密进入两山战区参战。由此,拉开了一场绵延5年之久的侦察作战序幕。此后,一直到1989年1月,国内各军区部队以野战军为主,又陆续组建了10支侦察大队,共8000余人,轮番进入两山战区,集中对越军实施广泛的侦察作战。执行了抵近观察、渗透侦察、袭击捕俘、破袭作战、反特工等任务。有力配合了正面这场作战。



[侦察兵韩晓雷在一次战斗中孤身陷敌阵,返回后与战友重逢]
作者认为,侦察大队所进行的侦察作战不同于通常部队中侦察兵所担负的侦察任务。这可以从一些侦察大队的总结、作战概况的表述中看出:
一是从领导关系看,侦察大队不隶属或配属正在轮战的部队,而是归属昆明军区[后为成都军区]前指指挥。
二是从担负的任务看,侦察大队前期主要是实施以袭击捕俘为主的出境作战,后期主要是以获取情报为中心和侦察捕俘、打敌特工、破袭敌重要军事目标三项任务。每次出境一般均为6-8公里,有时深入越境25公里。出境一次少则5—7天,多则连续40天以上。
三从是编成看,侦察大队不是简单地把一个军的侦察分队集中起来,而是以侦察兵为主,配属其它专业分队组建而成。大队除下辖数个侦察队外,有的还分别编有迫击炮,无后座力炮等武器的火力队、工兵通信队、勤务[医疗、运输等]队等。编成为可以独立执行任务的部队,并具有了特种部队的雏形。
四从是部署的位置看,主要是在老山主战场的两翼,以侦察作战方式配合轮战部队并保障主战场翼侧安全。



[图为侦察兵的营地,对联横批为{虎口拔牙}]
侦察大队在侦察作战中创造了很多的经典战例。如1984年9月12日,刚到战区不到两个月的54军160师侦察连的小分队乘天降大雨之际突然出击,不到一分钟即摧毁越军一个哨棚,俘虏越军一名。越军约两个排的兵力追来,两次遭到侦察分队预先设置的地雷拦阻。侦察分队重新选择方向后,安全返回。整个袭击毙敌13名,侦察兵分队无一伤亡。



[参战人员与俘虏{前排中}合影]
越军在中越边境不仅驻有大量军队,而且实行全民皆兵,采取多种手段与我军侦察兵进行较量。因此,侦察兵的每次出境侦察捕俘,都是敌我之间的一次生死角逐。1988年9月15日,16集团军47师侦察连在将金地区袭击捕俘战斗中出现伤亡,部分人员被敌火压制,伤员、烈士遗体和俘虏无法带回。大队及时组织指挥各方向增兵支援,5个连队近400名官兵连续激战3昼夜,掩护了小分队安全撤回。



[图为47师侦察连副连长张建刚遗体抢运回我国境内]
1986年12月27日,38集团军114师侦察科副营职参谋傅平山在深入敌后执行侦察捕俘任务中,亲自在前捕捉俘虏,后为掩护战友撤离,身陷敌阵,与敌苦斗了6天5夜,1987年1月1日在与敌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30岁。是我军侦察作战中牺牲职务最高的侦察兵。后第12侦察大队通过边民和内线将傅平山遗体的头颅抢回。
作者认为,侦察作战中能捕捉到俘虏是最重要的目的,因此最危险的捕俘组都是由干部带领。所以侦察干部伤亡比例很大。傅平山身为侦察参谋冲在一线捕俘,这种精神真的是难能可贵。



[傅平山南下参战时与妻子的合影]
在四年半的时间里,我军前后15个侦察大队先后在老山及其两翼2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全面出击,以侦察作战手段此起彼伏地打击敌人,执行各种任务的侦察兵有数万人次。以伤亡208人的代价,捕敌114人,歼敌近2400人,摧毁了多个越军的营房、桥梁等军事目标并获取了大量的情报。在作战期间涌现出一大批英雄单位和个人,其中有4人并中央军委授予英雄称号,7个侦察连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侦察连”的荣誉称号。



[受秦基伟接见的12侦察大队的捕俘手张永寿]
作者认为,我军的侦察兵在十年的对越作战中,由于其执行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使他们比其它参战兵种的官兵在心理、意志上都要经受更严峻的考验。特别是老山地区侦察作战期间,承担了属于特种作战性质的任务,不仅取得了光辉的战绩,而且在实战中探索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为日后我军特种部队建设打下了基础。
整个八十年代国家都处在改革开放迅速发展时期,国内都处在一片发财致富、歌舞升平的气氛中,而南疆却是在进行着血与火的厮杀。作者亲身经历了84、85年的老山轮战和87年转业回到地方的变换,感受到了这种巨大反差。老山前线我军广大官兵,特别是侦察兵的这种英勇无畏,牺牲奉献的确实值得敬佩。



[牺牲的侦察兵烈士永垂不朽]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