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回忆

字数:12945访问原帖 评论数:19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4-22 01:17:27 更新时间:2022-04-22 02:13:06

楼主:当仁不让2012  时间:2022-04-21 17:17:27
一叶知秋,见微知著
楼主:当仁不让2012  时间:2022-04-21 17:25:53
祖上就是农民。我家在解放初土改中被划为中农,听父辈说,家里有三、四十亩地,有牲口,生活还算可以。
我的曾祖母二十多岁就成了寡妇,丈夫病死,留下两个儿子,一个刚断奶,一个还在肚子里。族里别的人觊觎她的田产,想方设法挤兑她,想让她改嫁,但是她很坚强,一直坚持不改嫁,艰难操持家务,抚养孩子,与族人抗争。那时候女孩子七、八岁时家人大多会给其裹脚,用瓷片划破,放血,用布缠裹,长成“三寸金莲”。曾祖母也是裹过脚的小脚女人,我小时候见过,也想不通为何要把脚弄成那样,又丑又不方便。她不能下地干农活,地里的活就雇人干。那时候社会乱,土匪多,杀人放火的事经常发生,她担心族人雇土匪杀了她,抢夺她的家产田地,晚上早早就关好门,用杠子顶上,哄孩子睡了,自己顺梯子爬到阁楼上,然后把梯子抽上去,用席子把自己卷起来,睡在墙角。
尽管小心谨慎,孤儿寡母还是常受人欺负。她娘家有一个兄弟在区公所相当于现在的公安派出所当差,人称晁老四,有点势力,有时会给她撑腰。有一次,家里又被人偷了,怀疑是一个同族的使的坏,晁老四就带人来村上,把那个族人捆起来审问,打了一顿,结果结下世仇。这家人说是家长去世与被打有关,这是杀父之仇,后来多年报复不止,特别是解放后他们说我曾祖母勾结国民党迫害农民,无所顾忌地报复,我父亲险些被他们打死。到了我们这一辈,我们兄弟也挨过他们家孩子的打。挨骂更是司空见惯,还不敢还口。小时候母亲给我们哭诉这些往事的情景,现在仍历历在目。
当时,家乡在国民党统治下,连年军阀混战,官府征兵派款,税费多如牛毛,土匪到处横行,杀人放火多发。由于摊到土地上的税费太多,田地多的人如果没有势力,不会设法少交税费,往往生活也很艰难。民国十八年(1929年)陕西关中连续三年大旱,饿殍遍野,人们大量去外地外省逃荒,土地便宜极了,我曾祖母用积蓄收购田地,最多时家里有六、七十亩地。本想收获了庄稼收回投资,不料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税费仍催缴不止,负担沉重得受不了,又不得不卖了部分田地,到解放后土改时家里只剩下三、四十亩地。
当时征兵叫抓壮丁,家里两个男丁的,必须出一个去当兵,有钱人出钱雇人去,叫买壮丁,行情大概是30石麦子。曾祖母曾出粮买过壮丁,后来实在没钱了,有一年我爷爷不得不去做了壮丁,被抓到宁夏马鸿逵的部队当兵。那时候国民党的士兵也很苦,士兵们虽然大多都是抓来的壮丁,不想上战场去送命,但是当逃兵被抓住,往往也难逃一死,我爷爷就亲眼看到过被抓回来的逃兵被当众活活打死,这是当官的杀一儆百。但是,家中有老有小,当兵九死一生,他还是找机会跑了出来。为了不被认出来抓了逃兵,他脱了军装,幸亏遇到一个好心的放羊人,送他了一件混囵个的羊皮大衣套在身上,才没有冻死。他朝着家乡的方向,沿途乞讨,日夜赶路,终于逃回了一条命。
楼主:当仁不让2012  时间:2022-04-21 17:26:42
我有一个表舅,参加革命后,秘密投奔陕北,成为革命军人,作战勇敢,政治坚定,表现突出,被提拔为连长,可惜解放前夕冲锋陷阵,牺牲在解放大西北的战场上,如果他还活着,解放后应该也是大官了。
我有一个表舅,他叫刘希英,曾经是国民党青年军的一名士兵、排长,当过陕西省保安司令部的副官、国民军的连指导员,后来参加成都起义,成了一名解放军,解放后又因“特务罪”被关押,险些掉了脑袋。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号召青年学生参军报国,提出“十万青年十万兵,一寸山河一寸血”,正在上中学的他报名参军,被编入青年军,在云南进行集训,部队全是美式装备,教官也是美国人,他们是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序列准备入缅抗日的。内战爆发后,师扩编为军,被送上了内战前线,前往东北,和共产党的军队作战。
这时,表舅参军才1年多,就在52军2师担任排长,时年19岁。战争打得很残酷,就象拉锯子,今天我打过去,明天你打过来,双方死伤都很惨重。表舅厌烦了这种毫无意义的内战,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冬,以母亲守寡年迈多病需要照料为由,请假回家。
可是,家境不富裕,坐吃山空也不行,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秋,表舅又不得不外出找点事做。他来到了西安,拿着部队上开的介绍信去找当时的省 朱绍周,被派往陕西省保安司令部当副官,参与办理征兵等事务。
民国三十八年初,国军战况急剧恶化,连吃败仗,兵源也更加紧张,于是将地方保安部队大量整建制地转为正规军,表舅又一次上了战场,被提升为上尉连指导员。。
陕西也是内战的主战场,仗打得很恶,尸横遍野。残败的国军在胡宗南的指挥下逃往四川,表舅也随之到了四川,后来参加了成都起义,被送往18兵团学习。1950年春,他回到了家里,亲人们再度团聚,其乐融融。
由于有文化,1951年,表舅开始被村里聘为小学教员,一个人,既是教师,又是校长,还兼会计,管着学校的账务。上世纪50年代镇压反革命时,他却受到了牵连。原来,有过去的战友来串联,动员他参加地下活动。他没有同意,但出于义气,也没有告发。后来这些搞反共活动的人被抓获了,大多被枪毙,他由于隐瞒敌情,也被逮捕、判刑,坐了十几年大牢。
被抓时,表舅好象早就料到了这一天,也似乎做了最坏的打算,他极其镇静,请逮捕他的人稍等片刻,让他把工作交割完,和妻子见上一面。他取出学校的帐册,坐下来用算盘捋了捋,将进项、支出和余项一一列明,与学校的其他各项事情一并向带路前来的村长仔细交割完毕,接着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梳了梳头,穿着整洁地随来人走了。临别时,表舅握着表舅母的手说:“这次是死是活都不好说,你另找个男人,改嫁吧,实在不成孩子随人家姓都可以。”表舅母却说:“不,你死了我守寡,你只要还活着一天,我就等你一天!”
表舅坐牢期间,表舅母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孩子,伺奉婆婆直至过世。每隔一段时间,她就去探监,表舅多次劝她早点与自己离婚,免得受连累,别人也都这么劝她,她娘家的人更是对她软硬兼施,以与她断绝了关系来要挟她,可她怎么也不听,咬紧牙关,苦苦地撑着。
因为是“反革命家属”,平时没人敢理她,也没人帮她,她是小脚,为了挣工分、挣口粮,还得下地劳动。挑不了水,她就在村口的井里吃力地绞上水来,然后用脸盆一趟一趟地端回家。磨面时人家男人一下子扛一口袋粮食,她扛不了,就每次只背一点儿去,磨完了又一点点背回来,一趟又一趟。就这样,一直熬到表舅出狱。后来他们过得很幸福,夫妻俩儿孙满堂,白头到老。
楼主:当仁不让2012  时间:2022-04-21 17:27:15
当时父母在兰州工作,祖父失踪多日,曾祖母打电报给父亲,说你父亲失踪,盼回家寻找。父亲是个孝子,急得直哭。当时他们单位因为缺粮,职工都饿肚子,有个同事值夜班下班时,忍不住从单位菜地里拔了一棵白菜,拿到我父母的住处煮着吃了,结果被人告发,受到严厉处分。我父母也受到牵连,处境不好,听说要被下放到武山农场,那里苦得很,饿死了不少人,又听说家乡还可以吃上杂粮野菜,不至于饿死,就动了返乡的念头。这时候国家为了解决城市人口粮食危机,动员城市人口回乡,先后总共有2000多万人口返回农村。组织上进行动员,要求党员、团员带头,响应国家号召,报名返乡的披红戴花,进行表扬。我的父母于是决定返乡,一则寻找祖父,寻个活命,躲避批判,二则响应国家号召,为国分忧。
他们拿着单位开具的证明,返回家乡,原以为过一阵子再找份教师、技术员之类的工作,不料因为多种原因,从此深陷农村,做了一辈子农民。一则国家后来控制农转非很严,二则在人情社会,没有过硬关系很难办,三是生产队干部对我父亲的年轻气盛看不惯,进行打压。当时作为机械专业的中专生,算是宝贵的建设人才了,组织上也几次准备起用父亲,外调的人来了,生产队干部不给他说好话,说他不尊重贫下中农,思想落后,劳动消极,他大(爸爸)还反对毛 ,政治上有问题,不能用。几次机会都错过了。父亲想考大学,生产队不给开介绍信。后来推荐上大学,更没他的份。
改革开放后为三年困难时期下放的公职人员落实政策,有的安排工作,有的给予补偿,但是文件设定的时间从1960年开始,我父母太积极,回乡的时间早了十几天,却不能享受政策。为此,父亲多次联系、反映,问题都没有解决,2015年秋,他带着很大的遗憾去世了。半年后,母亲也去世了。
楼主:当仁不让2012  时间:2022-04-21 17:27:32
那时日子太苦了,母亲给我们讲述时,总是哭。她说父亲气得病了,得了伤寒,几乎死掉,是用架子车从医院拉回来的,家里都准备后事,养了一段时间后他却康复了。在生产队挨打受气,父亲就去打工,开过机床,做过电工,跑过小生意,挣点钱还得大部分交给生产队买工分,否则年底分不了粮食,得饿死。三年困难时期,他们把在外面工作时买的像样服装都拿出来换了粮食,父亲徒步去百十里外的南山北山换粮背回来,家人才没有饿死。
那时候日子太穷了,祖父去世时,连棺材都是借的。母亲有时几块钱都得跟邻居去借。西邻男主人是国家干部,我母亲去借钱的次数多些。我们兄弟5个,家里负担重,负债累累,一直到1981年二哥中专毕业参加工作后,才陆续还清了800多元的陈年债务。那时他每月工资才30多元,省吃俭用贴补家里,支援还在上学的弟兄4个,偿还家里欠账,贡献很大。
那时候家里人口多,8口人,祖母、父母和我们弟兄5个,劳力少,负担重。父亲在外面打工,母亲一个人在生产队里出工,下地劳动,操持家务,还经常受人气,挨人骂。有一次她用架子车从壕里拉土,坡太陡,她很吃力,但别的人在旁边看着,只有村西头的二伯实在看不过眼,帮她推了上去,有的人还说闲话。母亲愁得患了癔症,几乎疯掉。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家里借钱翻建祖上旧屋,患有癫痫的大姑回娘家,跟我父亲说你都有钱盖房,能不能帮我看一下病。母亲听到后悲从心起,又不能说出,她从邻居借了一盆面粉回来,准备给帮忙干活的人做饭,走到院子里时,突然昏倒了,面粉洒了一地。众人把她抬进屋内抢救,掐她的人中,好久才醒过来,哭出声来,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大姑哭着说,哥,我不要你给我看病了。就回去了,不久后就死了,据说是农药中毒死的。
那时候生产队的劳动有时搞运动,白天晚上连续干,我印象里就还有小时候有一个晚上跟着大人,点着油灯平整土地。我出生后没过百天,公社组织全体社员去修宝鸡峡水渠,母亲就出工了。中午,祖母用包袱把我绑在比我大7岁的二哥背上,让他背着我走到村北2里外的工地上,母亲给我喂一次奶,再由二哥背回家。我出生时身体壮实,二哥还小,背着很吃力,有一次在村西头摔倒在地,爬不起来,两个孩子都在地上哭个不停,幸好有一个路过的好心村民给扶了起来,才回到家里。
楼主:当仁不让2012  时间:2022-04-21 17:27:53
母亲说,我出生时间是1970年农历六月十五的中午,半年半月半天,也不知有什么讲究。但是我属狗,农历六月的狗迷信的说法是败月,命不好。我出生时身体很壮实,又白又胖。当时父母已有3个男孩子,想要一个女孩,一看又是男孩,有点失望,在别人建议下,准备拿我与别人换一个女孩回来。我祖母坚决反对,说,哪有用白面馍换黑面馍的?你们要是换了,我可不给你们看娃。于是,就没换成。祖母爱我,我对祖母感情也深,虽然她在我6岁时就去世了,但我印象里还有她背着玩火烧伤胳膊后哭着的我,在冬日的墙角晒着太阳的情景。
听母亲说,我3、4岁时突发高烧,险些丧命,头发由黑变黄,身体也弱了。当时农村流行脑膜炎、脊髓灰质炎、肺炎、感冒,病死病残的孩子比比皆是。也不知我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反正当时也没钱治,硬扛了过来,活了下来。从小身体不好,运动功能差,可能与那次得病有关,后来虽然营养好了,加强锻炼,有所改善,但已无力回天,难以根本改变。
我很小就参加农业劳动,拾麦穗、挖红薯、种玉米、拾棉花、锄地、拔草、翻场、拉土、修路……都干过。记得还未上学时,有个夏天,大人在地里干活,我烧了开水凉凉后盛在一个瓦罐里,给大人提去,走到半道摔了一跤,瓦罐摔碎了,我哭着用绳子提着瓦罐的颈部来到地头,家人都笑话我,说水都洒了你就回家,还跑来干啥。
有一次割麦子不小心用镰刀割破了手,伤疤现在还在。有一次砍玉米杆子,我摔倒了,手正压在䦆头刃上,破了,身旁的二哥就顺手采来几片刺蓟的叶子,捣一捣,用汁液涂抹在伤口上,止血消炎,十分灵验,比云南白药都管用。这辈子我有皮肉擦伤,经常采用此偏方。大哥在陕西机械学院读研究生时,有一年暑假我去西安大哥处,摔破了膝盖皮,遇到水后化脓了,多日不愈,我到处找刺蓟草,终于在距离不远的兴庆宫公园里找到了,捣烂刺蓟叶子敷在伤口上,很快就好了。
可能是先天的原因,我继承了父亲暴躁的脾气。也可能是身体患病、血脉不通的原因,我自幼性格倔强、精神叛逆,为此,我可没少挨父亲和兄长的打。每次父亲打我时,母亲总是护着我,所以我对母亲的感情要好于父亲。
上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我用父亲的一个铁矛头跟同学换了一只铜铃铛,父亲知道后大怒,大声责骂我。一气之下,我晚上不回家,睡在同学家里。父母找不到我,很着急,在村里广播上喊话寻找,后来听说我在同学家里,就来了,这时已是深夜,我和同学已经睡着了,父母和同学的家长了解了情况,从小屋窗外看了看熟睡的我,才放心地走了。第二天中午,我因为学习的资料必须回家去拿,就回去了,拿了个馒头,又爬到高处,拿了放在架板上的资料。准备返回学校时,母亲发现了我,拉着我的胳膊哭着劝我,说父亲晚上浇地为了防狼,要用那个铁矛,所以他发火了,他也表示不再骂我了,让我答应她,不要再生那么大气了,放学一定回家。直到我哭着答应了她,母亲才送开了手。晚上我很不情愿地回了家,果然什么事也没有,父亲的态度也好多了。我第一次感到,尊严和权利是要通过斗争才能获得的。
楼主:当仁不让2012  时间:2022-04-21 17:28:13
父亲的大学之梦没有实现,留待儿子们去圆,这个愿望实现了。
高考恢复的第二年,1978年,我的大哥、二哥一起考学出去。大哥因为营养不良,腿部受伤后得了骨髓炎,高中只上了一年就休学在家。没钱看病,这种病也很难治好,能活着就是幸运者,父亲给他找来一些医学书,让他自己学,将来残废了,干不了重活,争取做一个乡村医生,寻口饭吃。那时高中学制两年,后面一年的课是他自学的,他想试着考一下,父亲支持他,突击复习了几个月,没想到竟然考上了,而且还考得很不错,成绩排在全县第4名,被他填报的第一志愿清华大学录取。他在清华大学水利系读了5年本科,毕业后考入陕西机械学院(现在好像叫西安理工大学)读研究生,3年后毕业留校任教,1993年留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后来留在了新加坡,在高校任教。新加坡65岁才退休,他还在工作。
二哥这年初中升高中,考试也不错。他没大哥那么聪明,但很用功。他的分数不够中专,可以升入重点高中,已经是高分了,但二哥自己估算了以后,觉得分数被低评了,于是父亲带着他去咸阳市招生办公室查分,果然找回了9分,结果就上了中专,学校是西安建筑工程学校(现在也是大学了,好像是西安建筑工程学院),3年后就毕业挣钱,进入在咸阳的一家省属国有建筑公司,后来调入咸阳纺织机械厂基建部。他凭自己的专业技术,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还揽一些设计、预算等业务,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增加了收入,日子过得还不错,现在已经退休。
1982年,三哥也考上了中专——杨凌水利学校(现在好像并入西北农业大学了)。他也很聪明,从四年级跳级考入初中,当时他跟父亲说他觉得初中升学考试的题他看了,不难,父亲就鼓励他试着考一次,结果考得还不错。3年中专毕业后,三哥被分配到礼泉县水利水保局工作。基层人际关系复杂,他不太适应,加之收入低,他曾经停薪留职去广东打工。后来回单位上班,干到中层,现在也快退休了。他也曾爱好文学,但浅尝辄止,才华没有充分显示出来,本职、业余都比较平淡。
楼主:当仁不让2012  时间:2022-04-21 17:28:32
我的学习不稳定。小学时做过学习委员,初中做过副班长,高中做过校文学社副社长,大学做过校诗社理事长、校广播站编辑记者、班宣传委员。但也曾败走麦城。
六年级时,经同学介绍,去乡文化站借书,沉溺于小说,不喜欢数学,开始厌学,结果留级,不想上学了。父亲很生气,打了我一顿。我离家出走,准备去30里外的兴平火车站,扒火车去远方流浪。当时已是下午,我怕天黑前走不到,决定第二天再走。考虑到野外可能有狼、蛇,于是折了一颗小树做成防身武器,并选好了水渠边的大杨树,想着晚上爬上去,坐在树杈上,用腰带绑在树上休息。我躲在棉花地里,被村里人发现,赶紧告诉了我母亲。我母亲寻找我半天不见踪影,正在着急,跟父亲吵,闻讯匆匆来到地里把我拽回了家。现在回想起来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如果当年不是偶然被村里人发现,不是母亲拽我回家,我的人生都不敢想象是什么样子!那时还小,不知江湖凶险,如果真的离家流浪,能活几天、惨死在哪里都不知道!
高二时,春心萌动,恋上一个文学社的女社员,她比我低一级,教室相邻,每次相遇,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欲说还羞,令人心猿意马。我在宿舍里躲在被窝里偷偷为她写诗,徘徊了很久,终于鼓起勇气夹在一个小笔记本里送给了她,却被她还了回来,答曰:看不懂。我是农村的,她是城里的,我本来就自卑,能够壮着胆子去表白,是艰难的一步。此时大受打击,给她写信表示,要振作精神,投入学 榜题名之时再去找她。
我学习成绩又上去了,但她的学习成绩却下来了。一年后,我上高三,她上高二,突然多日不见她的身影,经过打听才知道,她家里给她转了学,转到西安近郊长安县斗门中学。元旦前夕,我试着给她寄去一张明信片,不久,惊喜地收到了她回复的信和明信片,寒夜中一树洁白的梅花凌空怒放,她说她不好,是四月的带刺的蔷薇,祝我新的一年取得长足的发展。我心花怒放,给她寄去一封长信,夹在一个精美的日记本里。但是,许久没有回音,我正计划骑车跋涉上百公里去看她,这时,与她家同在一个厂子的两个我的同班同学来找我,告诉我,我写给她的信被她父母偷拆了,她与父母哭闹,状态很不好,她父母又给她转学到西安去了,并委托他俩来找我谈话,劝我别再与她联系了,否则,如果她出了什么意外,我也脱不了责任。
心烦意乱,借酒消愁愁更愁。学习受到了影响,加上对数学不感兴趣,基本放松,头一年高考失利了,以2分之差落榜。这是我求学路上的又一次挫折。当时感觉打击很大,痛不欲生。实际上这很正常,当时高考录取率只有15%左右,农村更低,文科生更低。我所在的礼泉县一中虽说是重点中学,每年考上大学的也不多,大多数要么复读,要么回家或走上社会,有的复读6、7年仍然考不上大学。
我曾跑到西安建筑工地上打工,体验到民工的艰辛。抽空去看昔日的恋人,她吃惊之余,要我不要再找她了,说你带给我的麻烦已经够多了,人家还要学习呢,我明年也可能考不上……我很对不起这个姑娘,确实给她带来了不少麻烦,影响了她的学习,影响了她的人生。后来听说她高考也考了3年才考上。她在西南交大读完研究生后留校任教,现在也是教授了罢。
在亲人的督促下,在关心我了解我的老师的鼓励下,我复读了一年,终于金榜题名,考上了心仪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揭开了人生另一个高度的历程。复读期间,由于受到刺激,有点玩世不恭,但有一个文学社的女同学跟我说得来,她很有才,当时是文学社新任社长,我所在的文科班团支部书记,我对她油然而生一种爱意……当然,表白也受到了冷遇,她说,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没有其他!她是对的,这是理智的行为。她考得也不错,进了西安某所高校。我们劳燕分飞,天各一方,根本不可能走到一起,但互相珍重,以兄妹相称。她毕业后先是在政府机关工作,后来调入她先生工作的西北大学。她结婚时我送她了一件礼品,祝她一帆风顺。
楼主:当仁不让2012  时间:2022-04-21 17:28:55
上学期间我就表现出了写作特长。上小学时,第一次作文就写得很好,受到语文老师的好评,他甚至亲自对我父母表扬我。后来写的作文被抄写在黑板报上,有一天有个校外男青年看了黑板报,问站在教室外的我:谁是刘革学?我自豪地说:我就是。初中时作文被作为范文,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大家朗读,讲评。高二时,1987年,我的一篇探讨物价问题的政治小论文在全国26城市中学政治论文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名字上了当地新闻媒体,风光一时。
不好的事情也有。初三时反对假日补课,在黑板上写标语,受到校长严厉训斥,并告诉了我父亲,说我煽动学生闹事,课都上不下去了。我父亲倒很开明,回答说,我儿子要是有那么大本事,那我还高兴。把校长气得直翻白眼。高三及复读期间,心情不舒畅,与同学打过几次架,先后把两个同学打伤,送进了医院。学校领导和老师了解情况后说情有可原,给人赔付医药费,也没有给处分。我曾是他们的优秀学生,他们寄予厚望,厚爱我,保护我,我很感激!
楼主:当仁不让2012  时间:2022-04-21 17:29:08
我的大学是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另一个水平和层次的起点。
我有幸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这是文科高校中的翘楚,也是人精集中之处。同学很多都是一中的,省一中,市一中,县一中,人才荟萃,藏龙卧虎。我本平庸之辈,跻身这些同学之中,更显平庸。
当然,我也有自己的爱好和优点,例如写作。上大学后,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并脱颖而出,先后担任过校诗社理事长、校广播站编辑记者、班宣传委员。
家里经济困难,手头经常紧张,于是,寒暑假打工挣钱,做过家教,干过包装,推销过图书,帮别人办培训班,代买过火车票。后来学着干编辑出版,编书,联系书商,找出版社买书号,都干过。
但是,没有经验,挣的钱不多,吃的亏不少。大三时,家里很久没有寄钱来,每年200元的学费都没钱交。大哥去新加坡留学,借了不少钱,从北京走时路过我这里,听同学说我连学费都还欠着,就从借来的盘缠里拿出200元给我,让我去交了学费。
楼主:当仁不让2012  时间:2022-04-21 17:29:28
大学时,与一个女同学一见钟情,她是同系另一个班的班长,健康,漂亮,多才多艺,声音甜润。可惜我那时太小,不懂爱情,缺乏度量和能力,两个人虽然一起旅游过,也一起走过,也都心照不宣,知道互相爱着对方,但又小心地保持着距离,忽远忽近,忽冷忽热,忽好忽坏。她就是不愿说出我爱你三个字,还时不时地闹点矛盾,我又没有男子汉的气度,斤斤计较,最后分了手。临毕业时,她能留在北京,我得去外地,她没有瞧不起我,主动找我说话,暗示想重续前缘,我却寒了心,不抱希望了,不愿再回首。其实人家比我优秀,据说她父亲是某市建行行长(这是多年以后才知道的),家境比我好千万倍,我一个穷小子,配不上人家,人家不嫌弃我,我却没抓住机会。当时也没有恋爱对象,对未来很茫然,是盲人骑瞎马,走哪算哪。
原以为在我工作的城市,就开始了另外的人生,准备在此了却残生,但是,生活总是在延续,谱写着新的故事。工作不久,大学恋人给我寄来一个明信片,上面写着:一切美好的东西不一定能够拥有,但是永远不会忘记。我明白了,那是真的爱情,我以前曾经怀疑过,实际上那是真实的,泪奔!但是,一切已无法挽回。她先是在图书馆工作,工资太低,去了银行。1996年系里举办活动时我返回母校,她见到了我,我大方地伸出手与她相握,问好。她很高兴,对她的女同学说,太好了,今天可没白来。后来她结婚了,先生是大学体育教师。
没有想到的是,2006年,她被所在银行派到我所在的城市天津,在这里工作了12年。我们互相尊敬,互相帮助,但保持着分寸,平时交往很少。偶尔也会感慨一下,我承认自己当年太嫩,没有度量,缺乏爱的能力,她也说,那时自己太挑剔。但是时光不能倒流,青春早已不在,也无法回到美好的大学时代了。
有一次她请我们几个同学聚餐,她的先生也来了,出来时他跟我聊了几句,意味深长地说,对女人就得哄着点,让着点。说得真对,这才是真正的男人。他应该知道我与他夫人在大学时的关系,说的就是我的缺点啊。
我的感情及婚姻曲折坎坷,屡屡遇到挫折,1997年身体大病一场,更增加了困难。2000年回老家探亲,有亲戚知道我仍未成家,就给我介绍了我现在的爱人。她也是婚姻不顺,原来谈的一个对象上军校,谈了几年最后却黄了,一直高不成低不就,挑来挑去岁数也不小了。于是我们俩闪婚了,我春节假期结束返回工作单位,一个月后她提着一只箱子只身来到我所在的城市,投奔了我。2000年结婚,2001年生下我们的女儿。
楼主:当仁不让2012  时间:2022-04-21 17:30:05
区商委的领导帮忙给我妻子在区内一家饭店找了一份工作,去面点部做临时工。工作强度很大,工作时间很长,不久后她怀孕了,坚持不了,只好回来。孩子1岁半后,我们将孩子送进了托儿所,妻子又回到这家企业上班。
孩子刚去托儿所时,话还说不清,我接回家后哭着找妈妈,晚上不睡觉,哭个不停,喊“尿尿!尿尿!”我们拿来便桶,让她坐在上面,她又不小便,还是哭个不停。我学着老家人的做法,生了一堆火,抱着孩子在上面燎,还是不行。一宿又一宿,大人孩子一起哭,熬了好几天才好转。中午我去托儿所问阿姨,阿姨说在睡午觉呢,没发现什么不正常。直到现在,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大概孩子太小,环境变化后受到刺激,精神不安,产生的应激反应。
住的房子没有暖气,冬天得生炉子,每年买煤球的钱都愁。想买厚一点的毛裤,妻子说省点钱,就一直没买,2002年冬天,烤火将裤子都烤焦了,才买了条棉裤。2003年生炉子时,从烟道中掏出的炉灰呛着了孩子,孩子发烧咳嗽,我带孩子去医院,由于身上没带多少钱,就让开点药对付,结果转成了肺炎,不得不输液,前后花去1000多元。那时我每月的工资才7、8百元,妻子每月的工资才4、5百元,家里没有什么存款。妻子生孩子时我手头只有2000多元,还好,是顺产,花掉1000多元。给孩子买辆手推车200多元,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点犹豫。
妻子上班后照顾不了家,我们在本地举目无亲,我又做爹又当妈,下班后、节假日都得看孩子。2003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孩子想吃苹果,我就让她一个人在家里呆着,自己骑自行车出去给她买苹果。10多分钟后我回到家,发现家里大门洞开,空无一人,孩子不见了!我头皮发麻,惊出了冷汗,是遇到抢孩子的强盗了吗?正不知怎么办时,住在附近的小伙伴欣欣的大姨领着我孩子进来了。我困惑地看着她,这是怎么回事?她说她在路口看见我孩子哭着跑着喊爸爸,又找不到我,就把她领过来了。原来是孩子长高了,能自己开门了,我没有料到。她自己开门出去找我,又跟我是相反的方向,当时我住的是破旧的老小区,没有路灯,她摸黑乱跑,要不是遇到好心的邻居给领回来,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楼主:当仁不让2012  时间:2022-04-21 17:30:21
我努力工作,加上有好心的领导和群众舆论的肯定,仕途一度有所转机,我先后获评区级优秀党员、人民满意公务员,被推选为党支部唯一一个委员(相当于副书记,小支部未设书记)。但是,这样的状态没有持续几年,就发生了改变。由于人际关系复杂,自己没有处理好,不知不觉中,被误认为介入了领导之间的矛盾,得罪了人。
楼主:当仁不让2012  时间:2022-04-21 17:30:39
妻子工作劳动强度大,累得得了阑尾炎,本来就挣得不多,看病又花去一笔钱。我觉得这样不行,全家三口都受罪,也攒不下钱,就让妻子回家带孩子,我业余找点事做挣点钱。
由于仕途不顺,我苦思冥想,寻找人生的出路。在日记中我写道,上帝关上了你面前的那扇门,但旁边却有一扇门是虚掩着的。于是,我花了时间和精力投入自己比较擅长的创作。在大学时就做过图书出版,这时候我就重拾旧业。
1996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过我的首部著作《美国总统的生活艺术》,那是我在大学时与同学一起编写的,约稿的书商爽约,我要回了稿子,联系到天津的百花文艺出版社,后来该社内部有不同意见,跟我谈妥出版的魏主任推荐给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发行情况还不错,后来还加印了。后来我又与该社合作,创作了日记体长篇青春题材小说《多梦季节》,快要出版时,不料却出现变故。我在最后校样上将校对修改的“像”改成了“象”,太不谦虚了,人家改得没错,是严格遵循文字规范的。结果触怒了校对,人家说校稿丢失了,将这本书拖了几年,错过了出版时机,黄了。我很痛心,却又无可奈何。 在责任编辑的同情和帮助下,2004年,我拿到《多梦季节》的胶片,用香港出版社的书号,找印刷厂印了500册,捐赠图书馆、赠送亲友、存档备用。
同年,我联系到几个书商和几家出版社,接到几本书稿的出版意向。于是,成立大成文化工作室,全家上阵,进行图书选题策划和编辑创作。我对外联络,编辑创作,妻子帮着录入文字、校对。活多的时候,还花钱聘请了两名兼职打字员。每天工作到深夜,节假日也不休息。干的实在累了,躺在摇椅上晃一晃,或出去走一走,就感到无比惬意。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2005年,整理、编创了十几部书稿,出版了5部著作,后来进入常态化,大概平均每年出版1本书,先后出版了十几本书,也挣了点稿费,摆脱了捉襟见肘的贫困。2005年用稿费买了空调、电冰箱、笔记本电脑、书柜衣柜,2008年花4万多元买了第一辆汽车,2009年驾车回到老家,给父母一个惊喜,沿途也旅游了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北京等地,是一次难忘的旅程。
本职工作、业余兼职,当然是辛苦更辛苦,但我冲破了生命的屏障,打开了新的天地,也改善了自己的处境和形象,改善了生活条件。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许多人也逐渐了解到我的真实情况,不再听信有的人的造谣生非,丑化抹黑,知道我遇人不淑,遭遇不公,尊重我的人更多了。一度用斜眼看我的人开始正眼看我,一度不搭理我的人开始与我说话。
我还抽时间去了不少地方,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全国除台湾省外,基本都去过了。当然,我基本都是穷游,很节省的,比之出国周游世界各地的有权有钱人,我自惭形秽。
2007年,用稿费犒劳自己,乘坐旅游专列游览过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新疆我已去过两趟,大好河山,壮美景色,令人心旷神怡,印象颇好。2010年陪同记者朋友去新疆采访晨光生物集团,游览乌鲁木齐、喀纳斯、天山、吐鲁番等地。2016年妻子原来工作过的新疆军区轮台兵站老战友聚会,我们全家一起去新疆旅游,游览库尔勒、塔克拉玛干沙漠、伊犁等地,花费有限,欢乐多多,物超所值。2017年,带孩子去青藏高原旅游,2019年,全家去川西旅游,对藏地风土人情、山川景色都留下深刻印象。2018年春节全家出游长沙、南宁、贵阳、武汉等地。
由于我做过宣传报道工作,与媒体打过交道,新闻界的校友、朋友也不少,我参加了中央及外地驻津记者联谊会,并跟随新闻界做过一些采访报道,走过不少地方,例如多次去河北晨光生物集团采访,去河南双汇集团采访,去山西运城、临汾采访,去太行山中的天铁集团采访,去新疆采访,撰写的稿件也在多个大报上刊发过。通过记者朋友和记者协会,我也扩大了社交圈,了解到很多各方面的信息。
2006年,应出版社朋友之邀,我还曾去吉林长春参加一次有关溥仪的历史研讨会,并游览了长白山、高句丽故国、通化、鸭绿江等一些地方。那次参会的有许多知名专家学者,例如研究苏俄与中共关系的权威历史学家沈志华教授,我们还一起在鸭绿江边漫步。可惜自己不是圈内人,当时还不太了解这些大家。
这些年,我的日子一直过得很紧张,节俭度日,成为习惯。开始是穷,后来挣了些稿费,工资也涨了,稍微好点,但贷款买房,压力山大。2010年贷款购买了一套商品房,2013年贷款购买了一套郊区房,每个月的收入还了贷款,吃饭都紧张。妻子开校车接送学生,打工,挣得不多,但也弥补了生活费的短缺。
因为手头紧,回老家看望父母的次数也少,2015年前,3年没有回老家,这一年手头稍微缓解,暑假时回乡省亲,看到父母亲年迈体衰,特别是父亲已老年痴呆,十分心酸。没想到几个月后父亲就病逝了,再过半年,2016年初,母亲也病逝了。早就知道有这么一天,父母会离我们而去,但没想到这么快就到来,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还是痛苦异常。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时候才深刻地理解了这一句古训。
父亲临去世前,我在身边陪了几天,他总是长叹,我想,是对这一生的遗憾吧。每个人可能都是如此,人生就像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虽然甜蜜,却带着缺陷和遗憾,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母亲得的是胰腺癌,临去世前,我打电话,她在电话里有气无力地说,唉,没有办法。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生老病死,起落沉浮,成住坏空,都没有办法……
楼主:当仁不让2012  时间:2022-04-21 17:30:59
仕途之所以如此,是自己的悲剧,也有客观的原因。由于性格太耿直,还创作了一部官场小说,得罪了有的领导。领导对号入座,说我影射他,找到纪检委,要求处分我。当时的监察局长说,人家写小说,又没指名道姓,构不成诽谤,也构不成违纪,而且,如果把他逼急了,他跟你没完没了,对你也不好。于是,我逃过一劫。但是,纪律处分躲过了,组织处理却在劫难逃,我2006年,我被从政府研究室调到文化局。
当时心情沮丧,但又无可奈何,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这时候国内由于房价连年高涨,有的城市兴起群众自发的合作建房,温州赵智强拿地成功,成为轰动一时的热点新闻。我借鉴其做法,经过研究、策划,联合几个在银行、地产、媒体领域的校友,在天津发起了合作建房活动,并迅速被传媒热炒,掀起高潮,报名参加和来人来电表示支持的超过千人。有一个老同志、老党员甚至打电话给我,说应该推举我做市委书记,吓得我受宠若惊,由此可见此事反映了民意,体现了民心。《人民网》对我做了专访,题目就叫《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件事听起来很好,群众集资共同运作房地产开发,节省不少钱,但实际操作却很难。因为这是新事物,缺乏法律保障,政府也不敢放开,开发商大多持反对态度,有的由于涉及到具体利益,甚至会阻拦破坏。正如某个在市规划部门担任领导的校友私下交流时对我说的,这个事触碰到了既有管理模式,触碰到了既有利益格局,他认为干不成。最后的结果也确实如此。
那些日子,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要上班,为单位筹办首届图书展销会,一方面要策划操作天津合作建房,有大量的事务,研究策划,制定方案,联系媒体,联络各地合作建房发起人,接待群众,寻找合作骨干组建团体,组织活动……我累得大病一场,上吐下泻,感到自己几乎快要完蛋了,挣扎着回到家里,打电话把在合作建房处帮我操持具体工作的妻子叫回来,说我不行了。还好,休息了一下,我又挺了过来。
经过几起几伏,合作建房后来一度接近成功,我们团队中操盘的一位房地产经理联系了一块地,并成立了公司,制定了法律文书,参加者开始归集首期资金,每套房子先交10万元。当集资到770万元时,却出现了变数,土地合作方变卦了,功亏一篑。我咬着牙坚持下来,把所归集的770万元巨额资金又原渠道返还给参与者,才宣布合作建房暂时中止,团队暂时解散。没有发生资金风险,说明我们制定的资金归集、监管方案是科学的,也证明我们这个团队是诚实守信的。后来温州合作建房开发过程中遇阻,我将我们的操作方法及相关文案发给了赵智强,他们也是采用我们的方式,建立公司,用股东入股投资开发、建成后分配房屋的方式,规避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完成了项目建设。
合作建房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也没有出什么大的岔子。有人威胁要花20万元制造车祸做了我,有人等着看我的笑话,但我幸存下来了,资金也没有发生损失,大多数人对我给予了肯定。社会舆论也是如此,前后各种中央及地方媒体多次报道我,与赵智强一起在天津卫视做了一期访谈节目,连家乡父老也在电视上看见我了,我成了知名度颇高的新闻人物。2007年我被媒体评为天津地产十大新闻人物之一。
感谢此时的领导对我的宽容,有的熟悉的区领导和部门领导只是私下提醒我注意风险,并没有指责和叫停。和我一道参与此事的有的人就没这么幸运,有的校友被单位领导批评,有个房管局的干部和部队律师就受到单位领导的批评,转天就要求我删除他们的名字和信息。同学担任行长的合作银行也受到上级的批评,退出了合作。后来又先后另找过两家合作银行,最后的这家银行还不错,善始善终,遵法守信,保证了资金安全。
楼主:当仁不让2012  时间:2022-04-21 17:31:18
从2007年起,我协助局领导连续举办多届图书展销会,并负责文化产业。2008年,夺得全市唯一一个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区荣誉,协助市文化产业处处长也做了一些事,这一年我获得区政府嘉奖。2009年,局里受命创建区文联,我协助领导先后创建成立了作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音乐家协会、戏剧家协会等6个协会和区文联组织,2011年又创办了《西岸风》文艺刊物,担任区文联常务副秘书长(局党委书记任副 兼秘书长)、《西岸风》执行主编,管理着区文联办公室、6个协会、1个编辑部,在册会员800多人,对内协调各种关系,调动骨干工作积极性,把握活动、刊物风格方向,对外开展联络交往,参加中央及市文联、市作协有关活动,累并快乐着。这一段时期是我职业生涯的一个高峰。我很感激和怀念和我一起创建文联、协会、刊物的领导和同事们,并与他们大多数人一直保持着联系。
2014年,我参加了全国文联在沈阳举办的第六期地县级文联负责人培训班,2016年参加了全国文联在北京举办的京津冀文联负责人培训班同学联谊活动,结识了不少各地文联负责人,有的还成为了好朋友,虽然我2016年后不再负责文联工作,我们的联系却一直保持着。2016年上级要求公职人员退出兼任的社团职务,区文联由文化局转归区委宣传部领导,我就辞去了区文联的职务。同时,还辞去了担任多年的人大天津校友会理事职务。
当年也曾有过改变人生命运和轨迹的机会,但都没有成功。1997年,北京某高校工作的校友推荐我去他所在的高校行政后勤处工作,我担心身体不适合跑外勤,就没有去。1998年前后,偶然间认识的一位中央政策研究室的局级领导也是人大校友欣赏我的才华,曾答应推荐我到中宣部或文明办工作,后来赶上机构改革,分流人员,没成。此后天津市政府研究室、体改委的领导想调我去市里,也由于机构改革、人员变动及我身体不好的原因没有去成。
无官一身轻,这几年主要做一些重要文字材料撰写工作,资料编辑整理工作,地方志工作,以及一些辅助性行政工作,值班执勤工作,大多数时间工作压力不算太大。对于身体不好的我来说,这是组织上对我的照顾。我的朋友对我说,这是老天对你的眷顾。是啊,这些年,多少人进去了,多少人累得病了,甚至死了,我熟悉的人就走了多个,我活得好好地,平安,平常,平淡,吃得下饭,睡得着觉,不用担惊受怕,不受饥寒病痛威胁,不就是幸福吗?
后面的历史,就是未来了。职业生涯已经摸到了天花板,未来生涯也没有太大悬念,无非就是上班几年,抚养孩子成人成家,退休,带孙辈,老死……这是无数人走过的和正在走着的人生道路,也是生活的法则、自然的规律。人就像孙悟空,虽然能耐,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折腾一辈子,还是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如来佛就是法则,就是规律。

2020年11月
楼主:当仁不让2012  时间:2022-04-21 17:31:46
刘革学:天津市河西区文化和旅游局一级主任科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原河西区文联负责人、文化产业负责人、大成文化工作室总编、天津合作建房发起人、人大天津校友会理事、中外驻津记者联谊会会员、河西区政协文史研究会理事、人大十三月诗社理事长、《西岸风》执行主编。出版发表著作有《中国土匪军阀大结局》《中国远征军大结局》《中国地方军阀大结局》《中国北洋军阀大结局》《中国土匪大结局》《美国总统的智谋》《美国总统的生活艺术》《财富素质一一成就你一生的创业资本》《财富人生一一中外商业巨子的创业传奇》《中国民营书业调查》《中国发展观察》(丛书)《吉位佳运一一中国风水文化解读》《官情》《多梦季节》《生命的刻痕》(丛书)《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一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合作建房备忘录》《1969:中国知青在缅甸》等20多部,数百万字,并在《人民日报》(网)、新加坡《联合早报》、《经济日报》、《中国改革报》、中央内参《群众反映》、《天津日报》、《今晩报》等中外报刋发表作品多篇。先后从事文秘写作、企业改革、调查研究、街道行政、宣传报道、书刋编辑、文学创作、历史研究、营销策划、文化旅游等工作。曾被评为河西区人民满意公务员、优秀党员、优秀通讯员,天津地产十大新闻人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