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十二相---深入历史背景人物内心,走进真宗朝代十二位宰相的人生

字数:56741访问原帖 评论数:475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6-05 00:03:52 更新时间:2022-09-04 23:09:59

楼主:zyl111ok  时间:2022-06-04 16:03:52
王钦若传:一代权奸的奋斗史 ------宋真宗十二相系列之王钦若
“权力绝不是说一纸公文就能让你荣辱升迁的某个职位,也不是某种能让你实现人生价值的行为快感,权力的实质是看你在多大程度上控制和影响他人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
----电视剧《黑冰》经典台词
974年,濠州街头,一群人高马大的男孩正在围着一个瘦弱的男孩一顿拳打脚踢,伴随着刺耳的谩骂声:“没爹的野货!看我打爆你脖子上的瘤子!”。忘我得欺凌着王钦若的男孩们没有注意到街道上四散而去的人群,直到自己的后背感受到火辣的剧痛----那是挨了一闷棍的结果。男孩们还没有机会转身确认来者何人,就各自被几个兵丁按在地上,为首的提刑司还没有走到跟前,呵斥声就先到位了:“再让我见到你们,有一次打一次!都给我滚!”。
楼主:zyl111ok  时间:2022-06-04 16:13:07
【续贴】家里有权有势,嗅觉灵敏的小孩们纷纷攀附上来,被人簇拥的感觉很享受,但心思细腻的王钦若并未因此飘飘然,而是将精力用在揣摩每个人的特点上面。学堂中的小孩感受到跟王钦若聊天很舒服,却也总像跟他隔着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从小在爷爷身边长大,王钦若见过衙门、见过官吏、也见过众生百态,书本里的是非善恶讲的分明,但现实世界却充满灰色地带。在学堂中的“优等生”摇头晃脑背着经文的时候,王钦若在意的已经不是少年口中的对错,也不全是成人眼中的利弊,而是在谙熟规则洞察人心之后找到自己,然后享受这种意识和认知超出常人的感觉,从而将这种认知转化为影响力,凌驾他人之上。
楼主:zyl111ok  时间:2022-06-04 16:16:22
【续贴】“爷爷,我注意到,张员外的义子有个哥哥,去年南征的时候战死了,我好像记得知州有令,‘家中有阵亡将士者可减免赋税一年’...”。听到17岁的孙子王钦若的这番话,王郁楞在原地看了他很久。为官近五十年,王郁已经数不清处理过多少大大小小的案件,见了多少形形色色的人。透过孙儿的话解读背后的信息,王郁将他的孙子一眼看个底透:
楼主:zyl111ok  时间:2022-06-04 19:51:41
他近期正准备判处张员外逃税一案,前些日子见他跟自己孙子有些来往,想必是对自己的孙子有些“渗透”。人治社会,自上而下的号令就是第一准则,拿知州来压自己,就不得不听;“家中有阵亡将士”,没说直系亲属还是远亲,里面可操作空间就大。孙子王钦若年纪轻轻就吃透了这一套,尝到点甜头就可能刹不住车,走上钻营取巧的邪路。爷孙隔代亲,王郁给予王钦若的溺爱多,责骂少,他自感已经管束不了自己的孙子,在临终前,带着忧思给家人留下了预言:“我之后,后人必有大兴刑狱的人,我预感可能会在我孙子这一辈出现。”
“吾历官逾五十年,慎于用刑,活人多矣,后必有兴者,其在吾孙乎!”。
-----《宋史·王钦若传》
楼主:zyl111ok  时间:2022-06-04 20:33:44
一个走到人生终点,一个初出茅庐,此时的王钦若品不出爷爷的远虑,倒有摆在眼前的近忧:爷爷在地面上风光无限,但做到头也只是个八品小官。当今天子太宗皇帝跟辽国开战之日近在眼前,如果能够抓住机会展示自己,说不定少奋斗几十年。可是,一介布衣面见天子,谈何容易?18岁的王钦若却一步步将别人眼中的笑谈变为可能。
楼主:zyl111ok  时间:2022-06-04 21:03:41
他只身一人从濠州前往太原,每到一处驿站,就靠着识人的本领跟差役打成一片,在闲言碎语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直到摸清天子出行的时间、路径、安保措施和关键人员。通过一层又一层的渗透,王钦若顺利将自己精心准备的《平晋赋论》送到宋太宗赵光义面前。心满意足的王钦若回乡等待自己被重用的消息,可一等就是好几年。-----赵光义或许真的看上了这个年轻人,但如果靠着这样的手段就能得到重用,自己精心改良的科举制度岂不成为废纸?
楼主:zyl111ok  时间:2022-06-05 11:01:18
《平晋赋论》石沉大海,王钦若看明白了自己该做什么:自己从小其貌不扬,靠着背景得到读书的机会,他一路走来,得到的正向反馈不多,却也磨练出了韧性。他看的明白世态、读的透人性,也能看的穿诗文歌赋中的相通之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司马懿诈病十年,王钦若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隐忍、沉静,将自己化作无形的水,来适应这个时代。太宗喜欢飞白,他就苦练飞白,太宗想看文风淳厚的东西,他就化作淳厚的诗人...淳化三年(992年),30岁的王钦若一举登科成为状元,大喜之日,自感“大器晚成”的他与友人纵情饮酒作乐,却被太宗知道,一怒之下撤掉了他状元称号。遭遇这一挫折,清醒过来的王钦若恢复了头脑清晰的状态:太宗的朝代不适合自己,但太宗已到暮年,自己这些年先蛰伏起来,等待时机。
楼主:zyl111ok  时间:2022-06-05 12:25:21
至道二年(996年),开封大旱,当时还是开封府尹的宋真宗没有多想,立马减免开封下属十七个县的田税,你的好心在别人看来就是收买人心,宋太宗“不悦”,下令调查此事。龙颜震怒,惊惧交加的宋真宗像被丢进了一个冰柜,如果没有被人“解冻”,自己将就此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大领导的态度已经传达,官场老手们纷纷跟进落实,绞尽脑汁去罗织宋真宗擅自减免百姓田税、收买人心的蛛丝马迹。绝望中,宋真宗惊喜的看到一个名叫王钦若的小官站了出来:“田实旱,开封止放七分,今乞全放。”此言一出,满座皆惊,而宋真宗则彻底记住了这个为他“仗义执言”的小官。短期投机还是长线投资,要看一个人的眼光和定力。在大家还在暮年的太宗身旁吹捧升平盛世的时候,王钦若没有急于跟风,而是冷静分析局势,然后在宋真宗最需要有人雪中送炭的时候,抓住机会孤注一掷,完成对这位储君的押宝。
“帝以其事语辅臣曰:‘当此时,朕亦自惧。钦若小官,独敢为百姓伸理,此大臣节也。‘“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九》
楼主:zyl111ok  时间:2022-06-05 21:04:04
回报来的比想象还快,第二年(997年),真宗继承大统,一把将王钦若调回京城,委任太常丞、三司属,成为朝廷命官。可王钦若的欲望远不止于此,有次下属毋宾古汇报:百姓欠的赋税,从五代就开始了,一直累加到今天,反正也不可能追缴完,不如做个好事把欠的赋税全免了。此言正中王钦若下怀:如今的这位君主,通过宗法继位,没有太祖的赫赫之功,也没有太宗的文韬武略,他这个阶段肯定急于做出政绩,建立威望,这次赦免天下自五代以来的陈年旧账就是获取民心的大好机会。
楼主:zyl111ok  时间:2022-06-06 07:50:05
于是,在没有获取下属原创授权的前提下,王钦若将此提议献上,并为我们送上了教科书级媚上表演:真宗听罢,表示提议很好,可是先帝不知道吗。“先帝本来是知道的,他就是想把这个收天下人心的机会留给陛下你呀。”----马屁的最高境界,就是像这样“润物细无声”,浑然天成,恰到好处。没过多久,王钦若如愿以偿,“即拜知制诰、兼判大理寺”,成为皇帝圈子里的高级顾问。
“上大惊曰:‘先帝顾不知耶?’钦若徐曰:‘先帝固知之,殆留与陛下收天下心尔。’----《续资治通鉴·宋纪十九》”
楼主:zyl111ok  时间:2022-06-06 12:24:16
晚上继续更新
楼主:zyl111ok  时间:2022-06-06 20:27:28
逢迎技巧使的得心应手,收效也还不错,但王钦若深知,几次花言巧语最多留个面子上的好印象,真正得到赏识还是需要做出政绩。虚实结合,王钦若继续发挥自己的天赋,开始在新的岗位上再做文章。一日,王钦若给宋真宗进言:“臣掌管大理寺以来,三十天没有收到报案,这不正是在陛下英明神武的领导下,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的结果吗?”大理寺三十天没有收到报案,这本是正常执政过程中的偶然现象,一心向上爬的王钦若吃准了这个一心想做出政绩留名青史的宋真宗,于是化平常为非常,借此大作文章,宋真宗被拍的舒服,自己的升迁砝码也就此加重了一层。咸平四年(1001年),受命去地方“镀金”归来后的王钦若如愿以偿,当上了参知政事(副宰相)。
楼主:zyl111ok  时间:2022-06-07 07:31:54
未完待续
楼主:zyl111ok  时间:2022-06-07 13:02:51
“陛下,我建议将提出迁都金陵的人拉出去杀头!”。王钦若的好日子没过多久,辽国、西夏这两个坏邻居就开始闹事:西边李德明在灵州打砸抢搞得风生水起,北边的萧太后又举国南下,兵临澶州。甜言蜜语可以让人耳顺,但不能退敌,明白这个道理的宋真宗请来了王钦若的宿敌寇准。像往常一样,深知宋真宗没有战意的王钦若适时建言迁都,可话音未落,就被寇准要杀要打的呛了回来。王钦若与寇准,一个像水,一个像火,一个其貌不扬、幼年不幸,在冷眼和嘲讽中靠着韧性和谙熟世事人情练达的精明走到今天;一个仪表堂堂,少年成名,在鲜花与掌声中一路走来。一脸正气的寇准看不惯王钦若,用最火爆的语气当堂顶撞、不吐不快;满眼精光的王钦若看不惯寇准,明白势头不在自己这里的他安静地退出大殿,在不为人知的时候面露狠色,念着来日方长。
楼主:zyl111ok  时间:2022-06-08 07:38:09
澶州战罢,攻守易形,有不世之功的寇准成为宋真宗身边的头号红人,而先前的“保守派”代表王钦若深感时局不利,选择了以退为进,主动辞去了参知政事一职。得势的寇准见状决定“痛打落水狗”,顺势给王钦若扣上罪臣的帽子,将王钦若降级成了资政殿学士,让他议事时站在最后一排。已经修炼成精的王钦若默默的承受了这一切,每次上朝时站在最后,闭口不言,静静观察着局势的变化。
楼主:zyl111ok  时间:2022-06-08 21:04:56
敌国的麻烦退去了,内部的麻烦就开始滋生出来,看到寇准得势后目中无人唯我独尊的姿态,宋真宗的思路又回到眼前的权力制衡上来:“火”在朝堂上熊熊燃烧,往日的“水”却不见踪影,宋真宗感觉不太对劲,下意识的问了一句:“钦若何在?”。“陛下,我在这里,站在最后呢...”将自己禁言一个月的王钦若听到问话后立马“活”了过来,站在百官最后探出脖子,拉长了嗓子向宋真宗展示自己当前的弱势状态。会上博取了同情之后,会后王钦若又跟宋真宗纵情表演了痛哭流涕。然后眼泪擦干,实惠到来:王钦若虽然有迁都之意,但仍然在大敌当前恪尽职守,因其镇守大名府有功,擢升资政殿大学士,位列翰林学士之首。
楼主:zyl111ok  时间:2022-06-09 12:43:50
@籁雪簌簌 2022-06-09 11:38:04
支持楼主~
-----------------------------
谢谢
楼主:zyl111ok  时间:2022-06-09 12:44:14
@neration 2022-06-09 12:04:08
加油多更新
-----------------------------
嗯嗯
楼主:zyl111ok  时间:2022-06-09 12:45:08
重新回到第一排,王钦若与寇准的角逐正式开始。寇准将鄙夷和不屑写在脸上,而王钦若却满脸恭谨的姿态,在朝堂之上凡事过问寇宰相的意见,在散朝时与寇准拉着家常、套着近乎。只是有一天,宋真宗收到了一个叫做申宗古的布衣告的御状:寇准和安王赵元杰谋反。一个是红得发紫的宰相,一个是当年争储失败的过气皇弟,用屁股想寇准都不会沾上这种人,但用脑子想后的宋真宗决定彻查此事。早就看寇准不爽的同僚们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对寇准落井下石,但副相毕士安站了出来,据理力争,还寇准一个清白。最后,宋真宗认定毕士安所言属实,由于申宗古至死不肯指出幕后主使,此案就此了结。傻子都能看明白,此事王钦若脱不了干系,而不愿意做傻子的王钦若知趣的选择了引咎辞职。最后,小人得到惩治,寇准又恢复了清白。
楼主:zyl111ok  时间:2022-06-09 22:04:47
此事过后,寇准觉得松了一口气,但真正笑了的人是王钦若:一个无由头的诬告,百官的几句落井下石,都能让宋真宗精神紧绷,一定要大张旗鼓的彻查此事,要不是毕士安站了出来,寇准很可能万劫不复。王钦若从中嗅到的是宋真宗和寇准之间看似密切实则微妙的君臣关系,还有朝野之中对寇准为官为人风格的排斥声音。这次进攻,看似荒诞,实则试探目的已经达到,这次尚且有毕士安的援助,等哪天寇准孤立无援的时候,捅破这层薄如纱纸的君臣关系只需轻轻一戳...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