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节送礼说起

字数:3317访问原帖 评论数:2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4-09-26 20:01:00 更新时间:2022-08-21 11:52:37

楼主:穗南山客  时间:2014-09-26 12:01:00
从教师节送礼说起



我太太当过四十二年教师,今年才办退休。她先后教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很少有教师从小学生教到博士生的。她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四十二年来所以坚持不懈,就是因为热爱教育,而且热爱学生。如今不管是当年的小学生还是当今的博士生,同我太太多保持着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常有当年一些学生携家带口远道而来,就象儿孙辈回家一样的亲切。学生来访,不论外埠或同城,很少有空手而来的,河南的学生带山药,新疆的学生带核桃,城市的学生带些保健品。今年的教师节同中秋相近,远的学生来电话,近的学生来相聚,聚会时吃茶点,通常是我家出茶,学生出点。若定饭局,通常由我预定饭店房间,众学生AA制,不让老师出銭,于是我们便从家里拿出红酒以分享饭局的股份。我说这些,是想说明收礼不可一概而论视为不正之风。

语云:君子之交,清淡如水。其实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现实生活中是清淡不来的。中国社会由家庭组成,而家庭又依附宗族,宗族结成社群,一区一省乃至一国就由各种基层细胞所组成。中国人历来讲和谐、讲关系,和谐的前题是搞好关系,而关系的深浅在于联络。有句社交语言叫做“联络感情”,若不联络,本来的熟络的也变得清淡了。君子可以清淡如水,人民大众的联络就不能太清淡,人民大众注重柴米油盐,用点柴米油盐来辅助联络,一来可扶助清贫,二来可互通有无,通过小量物质来表示对联络的重视,你来我往,增加感情的深厚。国家亦如是,没有援助,也就难得回报,所谓两国人民的深厚感情,不碍乎是你帮过它,它回报你,周而复始,就成了兄弟国家。世界大势及人际关系本来就讲功利,无私奉献除了宗教家,凡人没有。

学生给老师送礼,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古时候中国没有公立学校,孔夫子教学生基本是私私相授的,教出名堂了四面八方就有人来拜师学艺。父母养育孩子,老师给孩子传授知识。韩退之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老师的职责概括得很到位,其重要性非常之大。中国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虽然有点夸大,但足见师生关系的衡久和重要。

古代老师非常清高,教书育人不讲钱财,但老师也要吃饭,在有教无类的方针之下,学生家长便定期给老师送些生活用品,有送薪火,有送油米,一些猎户还将晒干了的各种肉类送给老师。这些肉古时候称作脩(此字带肉),送礼时往往将切成长条的肉干扎成一朿,注意啦,送礼不是送一条这么小气,而是送一朿的,古称朿脩。古语有云,论大事者为“食肉者谋之”,故言食肉者乃当权或上流人士。朿脩是肉类,老师收到朿脩,是收礼的最高境界,因而教育工作者或社会人士常以朿脩作为酬谢老师的标准。

后来社会演进了,教育便从孔夫子的模式变得多元化,起先是学以致用,后来读书则为了考功名。政府办学和民间办学并存,县有县学,省有书院,京师还有大学堂。由此老师更加重要,政府办的学堂要由德高望重饱学诗书的人来执掌,私人办的学堂叫私熟也由有声望的乡儒作西宾(老师通常入住大户人家的西厢房)。无论省里的书院还是县里的学宫,以及私人学堂,执教的多是寒儒,所得脩束也是略够生活而已,因而潜规则便有送礼这种习惯。乡间给私熟老师送礼,多是年节应节之品,如春节送年货,端午送米粽,八月中秋送月饼,都是例牌之物。我外祖父当过三十多年私熟先生,年节的礼物就很多,不过穷有穷送,富有富送,质量不同,但礼数是一样的。富裕人家请西宾,因出入富家之门,东主为顾颜面,年中也有为老师添置服装的。至于省办的书院或县办的学宫,虽为官办,但学子也要交费。学宫主持和书院山长有官定酬劳。古时的报酬叫脩朿,学宫书院则叫薪水。当官的收入叫俸禄,百工之人的收入叫工钱,士人清高,教书育人怎可以收人家的钱,把酬金转换作薪炭费和茶水费,于是便有薪水一词,延续到民国以及后来。公办教师拿了薪水,每年例牌还收受学生送的“冰敬”和“炭敬”,冰敬是用作夏天买冰消暑,炭敬是冬天买炭取暖。这些东西在任职条款上是没有的,是传统的潜规则,连皇帝都晓得的。倘若有学生不知道要孝敬老师,大体上都受世人鄙视,而老师也常有暗示之举。当年有学生没给孔夫子脩朿,孔夫子还当着学生的面说“三年不知肉味”。
中国人视老师如父母,孝敬是理所当然的。不过,穷学生有时不能尽孝,老师也多有体谅,有时老师还利用有限的薪水资助穷学生纸笔。儒林外史里就有王冕这样的故事。

但民国教师待遇很高,丰子凯在缘缘堂随笔提到他在上海教艺专,月薪有三百大洋,他回家建筑上千平方米的缘缘堂,总价也不也五千大洋。胡适及鲁迅兄弟的薪水更是令人羡慕,因为当年三千大洋就可以在北京买一座中等的四合院。抗日战争,国难当头,欧洲战场已无教育可办,大学生大学教师都上战场,不是郭沫若手下的那种文艺兵,而是真枪实弹上战场的。反观中国的教师算幸运,政府花大力气送他们到大后方,不用流血牺牲,只是艰苦一点而已。可见历朝历代对教师的重视。
楼主:穗南山客  时间:2014-09-27 06:18:14
从教师节送礼说起



新中国成立以后,老师地位很差,政治上要改造思想、改造世界观,尊师重道被抛弃,反右时好一点的老师都成了右派。文化大革命,多数老师都成为牛鬼蛇神,从此斯文扫地。曾经有多年让工农兵管理学校,老师要在工农兵监督下才能教学,弄得学校里教师不象教师学生不象学生。人在社会失去了尊严,少数人可以孤芳自赏,但多数人却无以自尊。为了生存,只好营营役役,斤斤计较。这样一来,什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便成了一句空话。

改革开放,试图把扭曲了的教育状况摆正过来,但积重难返,文革十年害了几代人,虽有落实政策,但死过翻生的知识分子有多少人还有为事业奉献的精神。顺便说,全世界知识分子只有中国才有落实政策一说,这是封建皇朝留下来的给知识分子的一种希望,绳子在朝庭手上,什么时候要你流放新疆你就准备客死新疆,什么时候给你松绑,你就得到解放。文革后期解放一些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感恩流涕,视上头如再生父母,一些党内知识分子还将补发的工资如数上交了党费,以表忠诚。后来到了改革开放,组织部退回多交的党费,而个个亦照单全收,知识分子清高,但金钱对他们也很重要。

过去时兴讲奉献,其实人类社会的各行各业都是一种职业而已,有人敬业,而多教则看重那份薪资。按劳报酬是天经地义的,无私奉献是宗教情结。但是,人们对老师的要求往往过高。旧时代叫做为人师表,新文化运动以后称老师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把帽子戴得高高的,让老师们不敢有非分之想,若有行差踏错,就被骂衣冠禽兽。

教育界是清水衙门,加上社会地位不高,老师在社会上象小媳妇。后来上头强调提高教师待遇,老师才有房子分,但中国事事官本位,县教育局长才是科級,中小学校长排不上官,普通老师几乎是职工的待遇,只能分到很小的房子。市场经济,老师多了一些活路,如编外兼课,办补习班什么的,令老师有了额外收入。我太太当大学助教时每星期教两晚补习班,每晚十元,一个月下来的额外收入远超学校给她的工资。由此老师们开始正视自己的价值,对付出和收入有了计较,象过去给学生补习不计酬劳的事就越来越少了。进入小康或富足的学生家长,希望老师给自己的孩子多点关注,便带出了送礼之风。好与不好,见仁见智,但这不一定是社会的坏风气,因为中国有传统。中国人讲关系,以至近世英文多了一个叫关系的译音单词。

近年央视评选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极其感人,但一查,这对最美的乡村教师夫妇,竟然二十五还是民办或代课教师,使我内心为之震撼。我们的政府我们的教育局干什么去了?二十五年不给他们进修,也不给他们转正,让他们自生自灭,若不是有城市下乡支教的热血青年发现,所谓最美乡村教师至今还不为人所知。

本文讲的是送礼,中国古代有束脩,历代亦有节仪,如今什么父亲节情人节礼物极多,教师节学生送点礼表心意又何尝不可。
楼主:穗南山客  时间:2014-09-28 22:13:26
回复耗子粥,我太太当了十年知青,在农场教过小学和中学,一九七七年邓小平恢复高考,她从海南岛农场考入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带着一岁的孩子到大学报到,孩子的户口亦和学生集体户口在一起。毕业留校任教,八十年代中考读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毕业回华师大任教,后升讲师升副教授。上世纪九十年代中以访问学者身份到纽西兰维多利亚大学交流,以四十四岁的年龄师从文学院副院长攻读博士,两年半后归来,环顾当年回城众知青,多数已经下岗,而她却是事业的新起点。


回复楼上热心人,在下发贴属于姜太公钓鱼,朋友捧场我当然高兴,没人理会也无所谓,年过七十还敢上网发贴,而且都是原创,试问天涯有几人?凭这,我就觉得不算冷门了。倘若有人回复时言不及义,让我如何是好?谢你了。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