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问题根源在哪里?

字数:23522访问原帖 评论数:69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9-14 17:01:51 更新时间:2022-09-25 13:16:04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9-14 09:01:51

厦门 尤德才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9-14 09:11:56
我以为,今天中国教育主要问题是对公民教育缺乏高度重视。公民教育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教育课题,公民教育是社会进步的推进力量,良好的公民素质却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公民教育的提升。没有公民教育就没有健全自律的公民,社会就很难和谐健康发展。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9-14 09:16:07
在现代社会,公民资格与公民社会是与生俱来。在古代“家天下”的封建专制体制下,只有臣民与私民,没有公民。

任何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反映了特定时代的要求。美国由于其深厚的公民教育传统和理论经验丰富成熟的公民教育经验而备受关注;英国因其开设的个人、社会与健康教育、“欧洲公民”课程等特色同样引人关注;东方的公民教育具有明显的东方“道德”特征。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9-14 09:25:08
美国之所以全球现代教育的先驱,是它的务实、对人性、平等的尊重。并不认为学历越高越好,认同最优秀的孩子往往不会去攻读硕士或者博士文凭的价值观,给孩子保留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在完成公民教育阶段完成之后,有些聪明绝顶的孩子会通过辍学的方式变成了社会精英,包括比尔・盖茨、戴尔等人,特别是商界的人士比较多。因为,经历,见识,胆识,创意、能力比任何文凭重要。

在美国,白领与蓝领的公民地位是平等的。如教授与优秀的技师地位是平等的,只是从事的工作不同,在美国这两种不同的职业收入基本属于一个等级的。如美国木匠每天收入约是200至400美金。作为一个法治的市场经济国家,社会地位较高的政界、商界人士并不需要高学历,翻开政治家、企业家名册就会明白。美国人认为,市长、州长等应该到社区去服务,进行演讲,体察民情,博士则是应该去做科研工作。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9-14 09:28:01
公民教育是隐性文凭,它是唤醒人性、唤醒生命、唤醒尊严。这张文凭的价值观是由家庭、社会和学校进行互动共同教育完成的。从学校毕业之后,通常都有一张隐性文凭:具有公民意识和素质的公民文凭,它将陪伴你走完一生的时光。也决定国家民族的素质,国家社会能否获得最大的效益及和谐。

美国纽约发生“9.11”恐怖袭击时,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内的楼梯自动形成了三条通道:一条是残疾人专用通道,一条是给正常人使用的,剩下的一条通道是给消防员救险使用的,这种公民秩序意识使得4000多人顺利从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安全撤离。如果缺乏公民秩序意识用争抢逃生的话,估计连800人都逃不出来。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9-14 09:34:24
东方国家的公民教育具有明显的东方“道德”特征。

譬如,新加坡的公民教育兼备东方德育与西方价值。以儒家伦理价值追求为基本精神,同时吸取西方的科学理性精神以及其他民族的精神气质,建立统一的“新加坡人”几点共同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求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这几句话可以看作是新加坡公民教育内容的纲领主线。小学注意培养良好的习惯以及发展良好品格,中学则注重教育对社会和国家的义务。德育应先从学生个人开始,扩展到家庭、学校、邻居、国家乃至全世界和全人类等。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9-14 09:39:21
与发育较早的国外公民教育相比,我国公民教育还处于蹒跚起步阶段。特别我们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又面对全球化进程中,我们如何根据国情,以开放的国际视野借鉴国外成熟的公民教育经验与成果,摸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公民教育之路更显为重要。甚至可以说公民教育的成败,关系到改革的的成败。

由于我国公民教育还处于蹒跚起步阶段,公民意识薄弱,公民素质急需提高,即使是大学教授,也没有几个有真正的公民素养,传统意识还占据着相当大的地位。更不用说一般平民百姓。跟一些发达国家比,我们的公民教育差距还是很大。

“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扔垃圾” “不要践踏草地” “便后冲水”这类仅以简体中文标出的警示牌,在国外旅游景点等地频繁出现;当西方一个不满18岁的青年因乘车没有带钱偶然逃票一次可能痛悔不己时,咱们的中国青年有可能暗自庆幸……,为什么香港、台湾、澳门都是中国人,同种同文化,或承传以儒学为主体的文化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在国民素质、伦理道德、生态环境优良等社会“和谐”的软实力方面,也高于中国大陆?问题根源就是我们对公民教育没有高度重视。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9-14 09:43:14
公民教育应从小抓起,儿童是学习社会公德,提高公民素质和公德心的最重要时期。至少要培养儿童独立生活能力,责任感,道德感。而且公民教育越早越好,因为对于已经长到20岁、30岁的人,你要加强德育作用已经不是很大,只能用“法育”,增强他的理性教育。一个人缺乏道德,但能守法,社会还是能接受。

我们现在所处的困境是,一方面我们缺乏一套符合国情的公民教育理论和经验对学生进行教育,另一方面我们公民教育缺陷和不足,造成缺乏公民素养的成年人,进一步破坏学生的素质教育。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9-14 09:45:25
譬如,家庭教育是人生接受教育最早、最关键、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基本形式,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品格和良好习惯。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尤其,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性格上,是‘索取型’的,而非‘付出型’的。整个家庭,就剩这么一个后代,又不能退换。下面没有兄弟姐妹,这个后代没有需要付出的对象,也更没有同辈的亲近热情感,父母权威地位自然弱化。性格习惯就有先天不足,大都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良好品格和习惯,抗压性差、责任意识低、缺乏做人做事能力、较为自私等等,家庭教育更趋复杂,公民教育更显出重要性。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9-14 09:50:08
今天,中国家庭教育基本上如作家胡小同在新周刊发表了“无法成人的中国人”那样:“中国人比任何时代都更看重孩子和教育。家长奔波在择校、陪读、交费的泥潭里,希望赢在起跑线、赢在胎教、赢在择校、赢在专业、赢在才艺,学生苦熬在应试、才艺、择业的负担下。望子成龙不计天价恐落人后……;

求学越来越早(幼教),成家越来越迟(晚婚),立业却力不从心--房奴、车奴、卡奴、穷忙,每一样,都埋伏着陷阱。社会复杂、商业险恶、成长唯艰,于是,家长加倍投入,可最后都不免要倒在失业的枪口下。啃老族、宅居族的出现,学历、学位、双学位、海归学位、海外留学背景,所学越多,所用越无;私立学校、贵族学校、国际学校、双语学校,花费愈巨,产出愈低。“成长的烦恼”及至最后一刻幡然醒悟,播下龙种收获跳蚤,“读书无用”又有新的论调和说法。

现行的教育模式一心想让孩子们成“才”,却不在乎他们是否成“人”。中国父母们,在无法成人的儿女面前,既是主谋又是从犯,既是教育模式的设计者又是教育模式的就范者,既是教育产业和商业的买单人又是投诉人,既是既得利益者又是受害者,既是暴君又是奴隶。无法成人的几个变量:社会、学校、教育、父母之责,父母首当其冲。”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9-14 09:54:10
由于我国公民教育的落后,加剧家长望子成龙的比拼心理,学习成绩也被当做衡量一个孩子全部素质和能力的唯一标准。学习好的孩子,即使有任性、自私、懒惰等缺点也不被在意。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即使有节俭、勤劳、乐于助人等很多优点,也不能获得社会和家长的肯定从而产生诸如利用上网等各种形式叛逆家庭和社会,就会酝酿更多的青少年问题甚至是家庭和社会悲剧。

因此,家长应摒弃望子成龙的比拼心理,从急功近利的泥潭里跳出来,应将关注孩子成绩转移到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上。不能把考试成绩当成命根子,把琴棋书画唱歌跳舞当成素质教育。

高考状元数以百计,又有几人展现了杰出才能呢?苏步青教授开办的少年神童班,据说目前没有一个人是成功的,自杀率还高达20%。家长如果迷信成绩、“奥赛”、神童炒作、少年天才吹捧,教育的产业化、功利化就不可能解决,教育会成为一种新型的“提款机”,让家长为这个提款机而心力交瘁。同时也培养出一批批高分低能,有知识,没文化、缺乏教养,识字不识理,不能适应社会环境最终找不到工作宅男宅女的学生……。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9-14 10:00:39
今天的中国教育,从根本上是一种知识主义和工具主义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一种缺乏灵魂。培养出来的,往往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技术官僚”,无视“人性”,给国家社会带来伤害。 当今大学校园事故频发,社会上许多精英官员落马,其中不乏“品学兼优”的“青年才俊”,甚至在犯法后,还在怨天尤人,不反思自身是否在依道而行,是与教育中的重术轻道有关。

譬如,药家鑫的杀人案就是的典型例子。一个在“明德教化,乐音至善”的音乐学院培养出来的钢琴学子,却是一个把人撞伤后,被害人张妙曾经呻吟着说她是两岁孩子的妈妈,哀求他别杀她,竟然再连捅八刀夺人性命的杀人犯。其“撞伤不如轧死”判断处置事物模式,其凶残至极的恶行,是有其深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根源。如果只重视精英教育而忽略公民教育,这个国家的教育是很难有效的。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9-14 10:04:09
学校教育应以道为本,以术为用。古人云:“读书为明理”,即首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学习知识尚在其次。尤其,今天是互联网知识爆炸时代,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及自学和领悟能力等综合素质提高,这些都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纯粹的知识教育,很容易误入“术”的领域,培养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术如没有道为基石,走出校园可能成为妨害社会的危险品,所谓“有术无道,害人害己”。

现在教育重教书轻育人,孩子大都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良好品格和习惯。现代书生表面看识字率比古代社会高得多,实际上是识字不识理。特别是90后,根本就是不知有“道”,更不明“德”为何物,认为那是意识形态中的东西。其实不然,“道”与“德”是成就万事万物的根本。这是古代学者存在的意义和读书人普遍受尊重的原因。

教师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责任,是人类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教师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民族素质的提高程度。韩愈《师说》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在前,授业在后。为师,应该保有“传道始为先”的自觉,既教书又育人,在履行授业解惑职责的同时,向学生传授精神之道、品格之道……,担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任务,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9-14 10:09:13
这里以芬兰教育为例,阐述教育之道是什么?

芬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人均产出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和享有极高的生活品质,国民具有极高道德标准,芬兰是全世界犯罪率最低和最幸福国家之一。

这些应归功于芬兰教育的有效性,芬兰教育不仅课时最少,课后复习时间最短,而且假期最长。从2000年起,芬兰15岁的孩子,在(OECD)评为整体表现世界第一,使得“芬兰教育”受到全世界各国教育专家的关注。什么原因推动着芬兰的教育,使之成为一流的教育大国?而且,

芬兰成为一流教育大国原因:是回归“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陶行知所说“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的教育之道上。

在芬兰,每个孩子和你我身边的孩子一样都是“国宝”,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任何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是全国人民的骄傲;任何一个孩子的落后,都是整个国家的损失。不分性别、家庭背景、社会阶层、贫穷还是富裕。着眼于每一个孩子、激发每一个个体身上的潜能。照顾弱势,让个别能力不足的新生代受到更多辅育。在同一所学校里,老师的目标也是不让“差生”掉队,会根据他们的学习水平,调整教学进度和授课难度。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怎样教导才对学生最有益处,从来不是为自己的教学成果拿第一或抢第一。“教育为公”的深植于每个芬兰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强烈的共同责任感,不光是为自己,也是为其他人。

在芬兰,学生之间没有物质或社会地位攀比现象、没有以成绩好坏而引起的高姿态或自卑现象、或欺凌现象。人人都应赋予相同的机会,从不强调要赢在起跑点上。老师们提到最多的是:学习是为了生活。老师并不关心你学了多少知识。评价一个孩子的标准:如何与他人一起学习,你是不是为人公正、有创造力、有雄心、擅长团队合作、有毅力、好奇心、同情心,是否有道德。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9-14 10:17:09
或者说,芬兰教育不只关注孩子们成“才”,更在乎他们是否成“人”,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能不能感知生活的美,愿不愿意帮助别人,有没有能力去爱人……,这些都比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没有像中国所谓的“资优班”(快班,实验班);没有只把自己的孩子当宝,却把别人的孩子当草。希望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压倒”别人的孩子为荣,反之为耻;没有学校和教师认为:学生考分高,是为其“争光”,学生考分低,是为其“抹黑”;没有要求家长课后督学;没有课外培训班、补习班;正式考试”次数不多,不做排名;老师不作绩效考核、学校搞“绩效工资”、没有学校、校长、教师分三六九等,连学生也分三六九;没有贵族学校,标榜精英培养、没人炒学区房……等现象。

芬兰教育不正是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没有把自己的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特别关照自己的儿子。实行“有教无类”、“众生平等”、“因材施教”、“讲信修睦”、传道授业解惑……。孔子的人品,堪称典范。更有许多关于教师的论述,是每位教育工作者为人之师的标准。如:“诲人不倦”,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三人行,必有我师"……。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好学,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

教师的巨大力量在于作出榜样,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社会的文明进步,往往并不是因为掌握了某种技能,而是因为接受了最优秀的理念和文化。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9-14 10:20:38
中国古代历来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为社会、为人类做更多的事情。

我以为,教育目的主要两个:

一是明理。即懂得做人做事道理,懂得礼仪廉耻及伦理道德,懂得分辨善恶和明辨是非,并具有家国情怀与世界眼光的公民意识。

二是学习生存发展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真正的荣耀是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9-14 10:23:05

教育是典型的长期事业,是百年大计。急功近利、争名夺利、拔苗助长、泛政治化、商业炒作对于育人来讲是祸害无穷的,把树苗给害了。常常造成教的混薪水,混职称。学的混文凭,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丧失德性、悟性与人性的!造就一大批“识字不识理”的高分低能学子,给国家民族、社会家庭带来不幸。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9-14 10:28:15
总之,中国教育问题是社会各方面的冲突在教育中的聚集。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拒绝高分低能的问题,也是需要由社会、学校、家长、同学多种责任主体共同承担的问题,各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检讨自己行为的失误之处并寻求可能的解决办法。

如果一味指责对方,推卸了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中国教育问题也是无法解决的。正如有笑话:大学教授指责高中老师没教好,一接手就是朽木;高中老师说初中老师应负起责任,一堆牛头马面往高中送;初中老师质问小学老师,小学六年怎么把孩子教成了这副德行;小学老师也火了,分明是幼儿园老师打小没教好;幼儿园老师超级委屈,家长从小就不管,家庭教育功能不彰,在学校教好了,回家前功尽弃,根本教不来……。

要解决中国教育问题,就要回归“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的教育之道上,注重公民教育,提升公民素质,才能使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协调一致形成教育的合力,从源头上理清和解决教育问题的根源。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9-14 18:05:50
@十分2021 2022-09-14 10:26:22
应该是什么样的教育模式?包括教育的目的。
教育模式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人类取别于动物在于,命题和论证,的思维能力。
-----------------------------
在现代社会,公民资格与公民社会是与生俱来。在古代“家天下”的封建专制体制下,只有臣民与私民,没有公民。

“公民”与“私民”的区别,就在于公民是公共生活中人的身份、它包含了一系列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是社会人的角色展现;而私民只具有自然性、动物性特征,未获得“人”的社会属性。即缺乏公民所具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力,对他人、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公民教育是民主政治的产物。民主政治是提升现代公民文化和公民素质要素,而良好的公民素质又是良好制度的要素。民主与公民教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从某个角度说,民主本身也是公民教育,也是最好的公民教育机制。通过实行民主,促进公民教育,社会才能走向螺旋上升或波浪前进的开端。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9-14 22:17:37
@林深数树 2022-09-14 16:22:11
@hls324 22楼 2022-09-14 14:26:00
“公民教育”是一个和行为规范有极大关系的问题。
-----------------------------
公民教育在国外再平常不过,民主法治的常识像小学课本一样普及到每个人。

公民教育和民主法治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最有效途径。新加坡、香港、台湾、南韩实行民主法治后,国民整体素质却有了飞跃式的提升。看看最早那些去日本、美国、香港、新加坡的中国人出生的第二代,就知道公民素质是如何炼成的。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