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古道仁里村--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坪石镇

字数:1346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11-13 03:07:44 更新时间:2022-11-13 10:47:51

楼主:自己改名李灶生  时间:2022-11-12 19:07:44
西京古道仁里村--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坪石镇
李灶生(自己改名)
2022年7月22日

仁里村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坪石镇,距坪石镇水牛湾约西北约15公里,与湖南宜章县交界,在古林葱茂的西山(瑶山)北麓,东傍源于湖南上茶园头自北而南悠悠注入武江的宜章水(古名黄岭水),形如宽大肚旗穴,势似柔龙的坳地,仁里村(注:仁者居住的地方。孔子说《论语.里仁》载: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意思是说:“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才好。选择住处,不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怎能说是明智呢?”《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郑注》:“里者,民之所居也。居于仁者之里,是为善也。求居而不处仁者之里,不得为有智。”后泛称风俗淳美的乡里。)

仁里村坐西北朝东南,东西分别为雄浑的东边岭,有十岭头忠诚呵护,北枕巍峨壮丽的龙头山,如同深藏不露的人间珍宝。全村由西南隅的“感应祠”、东北部的黄氏宗祠、西北面的古建筑群构成“品”字型规格,前映照几口灵气充足的池塘(聚宝盆),恬淡雅亮,神气十足,景致怡人。

仁里村建于大明盛世,至今已经有六百余年,这里曾经有着璀璨辉煌的历史文化,惜字炉、古井、仁里书院、黄武钦将军故居、仁里古村落,还有……。

村前有感应祠,感应祠,始建不明,重建康熙五十九年,广再重建一七二〇年,此时建庙的宗旨是宗教的信仰,宗教的信仰是教天地、礼神明、奉先祖、孝敬父母、遵守国法、重读书、勤职业、多做善事、不要做伤天害人之事。庙的神台中间放着邓洪卿先生木像,据传说,他在生之年,是个中药医生,医术高明,凡是穷苦人民看病分文不取,五村八庙的人民对他十分尊敬。死后人民对他无限崇拜,每天给他烧香拜佛,求人民幸福安康,保风调雨顺,佑国泰民安,是为序。二〇二一年岁次辛魂岁仲秋月吉日立二十五世裔孙黄良友敬撰。

仁里村惜字炉:在村里池塘边有座惜字炉,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坐东北向西南,红砂岩条石砌筑,为古读书人焚烧废纸所用。炉平面呈方形,边长1.35米,通高1.75米,面积2平方米。四角攒尖顶,中央雕制宝瓶刹,火门上书“惜字炉”,右侧竖书“字惜先贤跡”,左侧竖书“炉藏古圣书”“同治六年,岁次丁卯仲夏月谷旦立”。

惜字炉是古人认为字是有灵性的,写过字的纸随地乱丢是罪过的,是对孔圣人的不敬,践踏地上的字纸会遭到报应。 惜字塔又名“惜字亭”、“惜字炉”、或“敬字亭”,用于於焚烧书有文字的废弃纸张。据史料记载,建造惜字塔的习俗始于宋代,到明清时已经相当普及。惜字塔通常建造於场镇街口、书院寺庙之内、道路桥梁旁边,有些大户人家亦在自家院内建有惜字塔。塔龛中常供奉仓颉、文昌、孔圣等神位,并配以相应的楹联与吉祥图案。这种塔形建筑是“敬惜字纸”理念的体现,折射出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崇尚文化的历史。尤其在一些人口聚居的村落、读书人比较多的村子里,都会建有惜字焚纸炉。有些地方还成立了一个叫“纸炉会”的组织,每到年底,“纸炉会”的成员就四处收集字纸,挑选吉日集中到焚纸炉焚烧,以表对文字、对知识、对孔圣人的敬畏。

建“惜字炉”是中国古代读书人一种“敬惜字纸”风俗的体现,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的一种美德,代表着古人敬重文化的思想的表现。其实是以这种形式,就是让后代认识到知识的宝贵与重要--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