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是汉奸的多方史料,清代文字狱颠倒黑白。

字数:9425访问原帖 评论数:7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3-08-16 21:38:00 更新时间:2022-12-28 04:56:02

楼主:仲秋揭秘  时间:2013-08-16 13:38:00
全文每句话都来自多方史料,我只负责翻译和串联经过《仲秋著》。袁崇焕为了议和私杀主战派毛文龙,却反而成为民族英雄,“历史是由胜利者所书写”,任何篡改历史者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如何在清史记载的不起眼处迂回论证,这就是发现真理的途径。我详看了清朝史、明末史、朝鲜史想知道那处在说谎,找到几处关键切入点:道德品质决定行为(各自党派,成长经历),军事素质(用兵特点,平辽策略严重冲突),宁远大捷(袁和毛分别在此战中表现,谁杀死努尔哈赤),第二场战役包括丁卯之战和宁锦之战(后金斩首毛文龙行动失败,袁崇焕不救友军真正原因,毛战力究竟如何,三方合谋杀害),毛文龙十二罪和袁崇焕叛国罪全面分析(证据是否确凿,毛死后战略态势彻底崩溃,实体文物考证,崇祯是否昏君),己巳之变(袁是否引后金军入关,是否在保卫战出过力),历史总结(鲁迅如何评价,明亡三大原因)。关键点史料出处主要有满文老档、明实录、奏折战报合集,我发现就算一个作者写的史书里面都有截然相反的观点,正常是不可能这样,只有乾隆才能大规模篡改有关袁崇焕的史料。

历史背景:
在忠奸难辨,党争激烈的明末(明中期内阁制度被改革成类似君主立宪制,使内阁首辅和东厂太监权力大增,一旦联合就可以轻松架空皇权,两党为了争夺至高权臣的地位而争斗不休,导致忠良所剩无几。)所以明末皇帝只能做木匠活,想要亲政就要做好突然驾崩的准备如“红丸案”等,而明初期皇帝有死在征途上、有被俘虏没有投降的,后人赞美皇帝曰“大明朝从‘令’(代表朱元璋祖训)往后: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一、道德品质

袁崇焕本是东林党出身,为了升官曾经给魏忠贤立过生祠(类似庙宇),还认干爹,从这刻起,他属于骑墙派。建生祠需要花费10万两白银以上,袁曾贪污军饷导致兵变被殴打“据宁前道报,川湖兵以索饷杀人,殴将结队不散。”“巡抚袁崇焕疏颂魏忠贤功德,从古内臣谁有出其右者?请于宁前建祠。”“魏忠贤乃遣人吊孝奴。柳河之败得以钻刺而乔迁,羡干父一认之有灵。”这说明袁是个贪恋权势、阿谀奉承、认贼作父之小人,岳飞是绝对做不出这事的。袁的真实画像就是个丑陋小人“臣见其容貌丑陋,此人恐难胜任”,可在乾隆年间被整容成白面书生(修改后的画像,媲美韩国技术),外貌都能作假,何况他写的诗。

二、 军事素质

袁崇焕擅长利用火炮守城,攻击是其弱项,不能像岳飞那种真正名将用步兵野战骑兵,所以他的平辽计策只能是步步为营,建设大量城堡火炮到敌腹地“且筑且屯,守为正著,款(和谈)为旁着。”成功条件必须有两条:第一不被后金骚扰建城,(他以为后金很白痴会让他建到自己老家,所以袁一直主张议和,可后金以毛文龙总是骚扰它为由不答应,这就影响袁的平辽大计“於宁远捷后,即令番僧往清军谋款,未成。欲复修款议,恶文龙扰之,乃决计斩文龙”)第二要有巨量物资修建城堡(皇帝每年给他500万两军饷,这还不算其它上千万物资,而毛文龙部军饷才20万两,并且还得养活数十万辽东难民,可见区别之大),最后导致朝廷破产,骑虎难下只能增加税收,农民无奈造反(内阁东林党都是东南商人出钱支持他们登上高位,就像美国表面上很民主,所以他们主张取消商人税收,加重农民田税)。

再看这条所谓坚固的宁锦防线,事实证明它是没用的,因为后金可以绕过它,走另一条更远的进关路线。在毛文龙死后不到三个月,后金就是走这条路线打到北京城,史称“己巳之变”。而毛活着时后金从未走这条路线,原因有三条:其一毛文龙在朝鲜牵制敌老巢沈阳,走远就赶不回救火,并且蒙古人在这条路线上驻防,帮明牵制后金使之不敢远征。后来蒙古人看到袁只顾同后金议和,不管朝鲜死活导致盟友投降,蒙古人知道自己抵抗不了后金,也只能投降。自此明、朝鲜、蒙古人三方夹击后金让他动弹不得的战略同盟关系彻底崩溃,后金实力暴涨,明大势去矣。
其二当时处在小冰河时期,北方土地歉收,后金缺少粮草,在宁远大捷后可以说快被三方封锁饿死了,要是继续坚壁清野,明将不战而胜。而这个难题袁承焕帮他解决了,袁把军粮卖给已经投降后金的蒙古人。可汗派遣了大规模使团和后金结盟“喀喇沁部之汗领率五百三十人至,大宴来使”,这么大的事如何瞒得过明朝耳目“宁远总兵满桂塘报,三十六家俱归于大清”,皇帝两次下旨要求他停止卖粮(圣旨曰“据报西夷市买货物,是接应东夷,岂容听许?”)可他不听上书说:保证蒙古人不会投敌“断不敢诱奴入犯蓟辽”(袁四大经典语录),皇帝无奈只能让少卖点“计口量许换米”(权臣把持朝政,皇帝的话根本不好使)。袁崇焕太自大了,夸夸其谈,兵部尚书王在晋(袁只是享受尚书待遇的虚职)评价说“崇焕得信心行事,中奴之诱,己巳,虏遂从蓟镇深入薄都城,向使不吊通奴(不拜祭努尔哈赤议和),西夷(蒙古人)必不叛,夷不叛则西路不可行,不杀岛帅(毛文龙),则奴顾巢穴必不敢长驱而入犯!”由于毛文龙死后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明朝灭亡已成定局。
其三要不是有毛文龙的残兵牵制(毛和后金十万主力决战于朝鲜两败俱伤“奴以十万之众蹂躏东江,毛文龙奋敌忾迅扫之威,毛帅之功于是乎不可及矣!”),宁锦防线早就被夷为平地,袁崇焕因不救友军丢失大量城堡被御史弹劾“不救锦州为暮气,招致后金东侵朝鲜,要求从重议处”按罪行可以判他死刑,可袁背后有阉党支持,让他以养病为由辞官,因此逃得一命“乞休疏”。

宁远战役一开始,明军前线大败,辽东经略高第下令锦右一带粮草物资和百姓撤到宁远城,实施坚壁清野。可这时候袁崇焕跳出来说不能撤退,我去死守锦州,保证物资安全“兵法有进无退(开始纸上谈兵),锦、右一带藏卸粮料、安有不守而撤之?”可真等后金来了,他一枪未放就把百姓丢下逃跑了,导致大量物资被后金抢走,百姓伤亡惨重“委弃米粟十余万,而死亡载途,哭声震野。”他辩解说我让百姓先走之后才跟着逃跑“彼不知臣之先行撤入,而谓我先逃”,可是清史记载后金军队到达锦州后发现百姓一个没跑,不知后金要来“以外人民,随处而居”。袁逃回宁远城后,高第下令他必须死守宁远,再逃跑,就问斩他“据高第塘报,宁前一意坚守,如有望风先退者,无问将卒,立斩以狥。”这次他是真坚守了,连不远的觉远岛都不敢去支援,又导致大量粮草被抢,数万百姓死亡(袁把粮草都运到岛上并让人把冰面凿开,这样后金没船就上不去岛“粮囤好米,俱运至觉华岛,冰俱凿开,达贼不能过海。”可冰面凿开不久又冻住了,小冰河时期天气太冷“连日严寒穿而复合,故四营尽溃”),袁崇焕真乃赵括再生也!
这时候就指望毛了“仍飞骑传与毛文龙袭后捣巢,果能灭贼雪耻,朕岂爱通侯之爵以赉劳臣。”这时候他已经发展起来,可以牵制敌人,所以后金在宁远城下仅仅呆了两天,就不得不退兵“宁远之役,奴入犯而终有内顾之虑,殆文龙牵制之力欤?”(反问句)。可以说没有毛的牵制,宁远孤城长期围困肯定会被击破,毛文龙可算是袁崇焕的救命恩人。再看两人战果,袁崇焕在宁远之战中仅有“上首俘至二百六十有九”,宁锦之战更是“止斩首一人”,这些首级都是他手下总兵出城作战拼命得来的(内阁改制后,文武不在平等,武将功勋大多被文官侵占。)而毛文龙随便一次偷袭就得到敌人首级三百七十一颗,还是袁亲自检查“关外道袁崇焕逐一查验三次,俱系真正壮夷。”明朝以首级为实功,实际杀死敌人数量远多于斩首数。

三、杀人动机

两人最开始冲突是因为努尔哈赤的死因。袁崇焕说努是在宁远之战被火炮击伤,八个月后致死,史学家研究有疑点的是努这段时间一直在四处征战,不像受伤的样子,还有假如努是被袁所杀,袁曾经去拜祭努尔哈赤,后金为何没杀他报仇?乾隆会为杀祖仇人翻案么?而毛文龙说努前往狗儿岭汤泉洗疮,被枪炮声惊吓逃跑时,背疮破裂死在回城路上“努在汤泉洗疮,千总石景选带兵即于对岭高山上,枪炮喊呐,以寒奴胆,翌日奴死。”这和后金官方发布的努死于疮病相吻合。
两人冲突激发点是袁崇焕通过长时间实践,发现自己的平辽计策和毛冲突,如果五年不能平辽,不光他的封侯美梦破灭,还会被皇帝责罚“臣请五年为陛下肃清边陲(袁四大经典语录),皇曰:五年灭敌,朕不吝封侯之赏。”退朝后,理智的大臣说皇帝很英明,到时做不到,祸事就来了“主上英明,后且按期责效”,所以只有同后金真正议和才能勉强算是平辽成功。内阁次铺钱龙锡让袁崇焕入府密谈(毛是保皇派一旦势力大增,对内阁权臣没好处),遂定计出:“恢复当自东江始。文龙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杀之易耳。”赐尚方剑,可皇帝绝对想不到袁要用它来杀毛。而后金提出的议和条件是“果尔,其以文龙头来”,之后袁假传圣旨杀毛“崇焕至双岛,矫制杀文龙”,后金得到毛死亡消息“清主大喜,置酒高会”。至此三方都要置毛于死地,一场惊天阴谋就这样开始了。
首先袁崇焕的同党山东总兵杨国栋(同为魏忠贤义子“忠贤传谕兵部骤推国栋为总兵”)弹劾毛文龙十大罪(后来袁又填了两条罪行),杨因为剥削安置在山东的辽东难民,使之不能生存,百姓又投奔毛了“复投生海外”,他认为是毛断了自己财路(“百万辽民,相继来投”)。杨所说罪行中最重要一条是毛不按照朝廷想法把总部从海岛迁到内陆,这旨意根本不合理,要知道毛是游击队,不可能在陆地上总守城池,而海岛多安全,可以随便出动,换成岳飞也会抗旨“至如奉旨移镇,竟若罔闻”。毛文龙上书说你们不相信我对皇帝的忠心,我可以到山东,等你们来抓我受审“进登州候旨,逮臣进京,悉从公议,完臣一生名节,免悞封疆事矣。”可等毛真到了山东后,杨国栋又诬赖他意图不轨“文龙突至登州上岸,见在登莱沿海窥探”。杨这样做的目的是想造成假象,让人把袁崇焕当成爱国人士,因看不惯毛的种种叛国罪行才刁难杀害于他,崇祯皇帝也没看出袁的私心。
当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虽说崇祯为了局势稳定“袁罪当诛,此非其时也”,下旨嘉奖,说他杀毛这一行为很正确“帝骤闻,意殊骇,乃优旨褒答,以安崇焕心。”但在两人之间已经形成一个心知肚明的契约,如果事实证明,杀毛文龙对国家造成了严重危害,那么袁就必须要拿出自己的命来赔偿毛文龙。这个隐含的契约,袁崇焕心里再清楚不过,他事后给皇帝的奏折中强调“臣不能成功,皇上亦以诛文龙者诛臣”。但是袁知道崇祯绝对不会同意议和,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关宁军变成私家军,效仿董卓进京废帝之路,在权势的道路上他已经无路可走,胜则登上权臣的宝座,败则死无葬身之地.

四、 毛十二罪

第一项罪名《将在外、文臣监,军马钱粮不受核》首先毛文龙身为一品官员不管是否有罪,都不是区区尚方剑所能先斩后奏“总兵镇守官有违法者,具奏请旨”出自明朝法典相当于宪法,可见袁崇焕目无王法。袁主要想在东江镇设立文官,可毛的地盘有一半是朝鲜领土(旅顺以东就是,袁曰“以旅顺为界,东行贵镇印”),要是派遣文官,会让朝鲜误会不利于两国关系,并且毛身为保皇派知道这是内阁权臣想插手皇帝势力的手段,所以坚决不同意。为了逼使毛文龙就范,袁崇焕断绝东江粮饷八个月之久,十万百姓饿死“奏设东江饷司於宁远,禁登莱商船入市。岛中大饥,白骨皑皑。”毛文龙自感时日无多,写信给妻子永诀“外有强敌而内有公卿,必死不久”毛这时候已经心萌死意,不想眼看数十万难民再因他而死“心如死灰,非恋位也,因圣恩未报。”毛知道自己死了袁才会解除禁运“文龙既诛,岛中需米甚急,速运接济。”也就是说毛知道袁有可能假传圣旨,可还是甘愿受死。毛屡次上奏折谴责权臣,知道得罪他们会很危险,但为了边疆战事,不得不说“职屡疏直戆,非不知得罪朝臣,以速职命,但职心只以封疆为重。岂舍十余万生灵,因职一人而并毙之?”
朝廷多次审核毛的军队数量,其中一次还是袁亲自核查“东江兵二万八千”。用三万士兵的粮饷养活百万难民,可见百姓是生活在炼狱,毛文龙在另一份奏折里说的很清楚,他之所以不断向朝廷催讨军饷,唯一的希望就是让将士能吃饱肚皮,平定辽东。他说看到士兵饥饿的惨象,有良知的人谁能再忍心贪污,自己的故居家徒四壁“痴望朝廷有垂鉴之日,而三军得饱腹挞敌矣。日望一日,又被冒饷劾奏,旧居止存四壁。军士嗷嗷待哺,凡有血气者,靡不伤心,更何忍冒饷也。”皇帝很理解毛文龙的难处,对其粮饷从宽“旨云:辽民避难,荷锄是民,受甲即兵,难与内地额饷相同。”
第二项罪到第十一项罪2、《尔奏有取南京如反掌语,大逆不道》分析这条罪行的重点是不能断章取义(袁说:毛文龙上奏给朝廷的往来书信中有大逆不道的话)。后金首领曾想同毛议和“遣使东江”,毛将计就计诱捕后金重要官员,为了表明自己不是通敌,将来往书信内容奏明朝廷“谨将其求款原文投递辅臣”,并说明自己的诱敌之计是“诱彼要人”。后金果然上当,派遣“汗之爱将”前往东江,毛文龙即将来人绑送京师,并借口说他们是误入押粮官的船上才会被抓,和我没关系,你再派人详谈“可可等五人,误入黄户部座船”。皇太极闻讯气急败坏,致书毛文龙大骂:“以虚言诱致差人几名,有何好处?”能杀一个人也是好的,毛之后多次以归顺后金为饵,可后金不再上当。
7、《开镇八年不能复寸土,观望养敌》毛文龙被袁崇焕截断粮饷的同时,后金猛攻毛控制区“如今禁海无粮,欲乘机攻杀”。士兵因饥饿战斗力全无,只能退守孤岛,所有收复的辽南等地瞬间化为乌有,不能复寸土倒是符合袁崇焕。袁自己都说要不是毛率领已经受重创的残兵去偷袭后金腹地,宁锦两城早就失守。“辽抚袁崇焕上言:使非毛帅捣虚,宁、锦又受敌矣。毛帅虽被创兵折,然数年牵制之功此为最烈。”反而袁自己却坐看友军战败。
毛文龙上书说:你们告我贪污好色等罪行的证据在哪?我在经常发生战争的荒岛上一直生活了八年,要钱也没处花。辽东难民能勇敢逃离后金统治就说明不是善茬,我要是有那么多罪行,军民早就把我杀了“污臣罪款,试问从何处得来?臣居刀枪剑戟中,八载于兹矣!果贪,果淫,果通奴,此辈辽人,孰是善类?臣早为朝露。”
最主要罪名是第十二项《铁山之败丧军无算,掩败为功》分析这条罪行的重点是丁卯之战和宁锦之战的经过。《满文老档》中记载:“毛文龙驻近朝鲜海岛,屡收纳逃人。我遂怒而往征之,若朝鲜可取,顺便取之。”可见丁卯之战是一场以毛文龙为目标的斩首行动(这说明毛是后金的肉中刺,出动大军都没有成功,最后却被袁崇焕轻易做到了)。后金八旗总兵力为十一万(“有三百六十牛录,每牛录三百人”),十万军队攻打毛文龙后,沈阳只剩下一万军队,这和毛文龙的情报相吻合“据北听密报,兵马不满一万,常怕西边大兵直捣。”可袁崇焕却说“闻奴兵十万掠朝,十万居守”。袁身为蓟辽督师不可能连敌人总兵力都不知道,他明知敌人老家空虚,却以敌重兵驻守和修建城堡为借口,三次抗旨不支援友军,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想借刀杀人。
朝鲜认为后金大军压境毛必败,为自保投降后金“密通奴贼,恐漏泄于上国”,一起围攻铁山,一千多守军战至最后一卒,无人肯降,可惜后金忘记一件关键的事情导致行动失败,那就是每到冬天因海面结冰,毛军主力必须回守岛上“每冬冰交,则避之海岛”。紧接着后金进攻岛上,毛文龙率部逆袭后金军,双方在冰面上展开激烈战斗,后金强攻多日,始终不能前进一步,主帅见部队伤亡太大,转而进攻朝鲜首都,国王一面仓皇出逃,一面向明朝赔罪,请求支援。天启皇帝(做木匠活那位)认为不帮朝鲜,一旦其不支投入后金怀抱,对明也很不利“奴兵东袭毛帅,锐气未伤,深慰朕怀。丽人固自作孽,但属国不支,折而入奴,亦非吾利。”从这句圣旨中可以看出天启皇帝是个英明之君,开始利用阉党和东林权臣之间的矛盾参与政事,可后来两党看他越来越不受控制,就进献丹药置他于死地。
于是下诏让毛文龙出兵援朝,毛不顾自身粮饷短缺,毅然率部进入朝鲜。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中,东江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每日“拉死尸为食”,在毛文龙的激励下,顽强作战“职惟知尽忠报国,绝不肯偷身自免”毛文龙战时如是说,身中数箭,犹死战不退。而随着天气转暖河水解冻,毛把以骑兵为主的后金困住,多次重创敌军,加起来是“五战五捷”、“斩六千余级”,后金主帅“杀出一条血路逃回沈阳”。这场战役双方都损失惨重,就连在中国的传教士卫匡国(中文名)都向欧洲人介绍说:“此次战役之激烈为中国所未曾见,抗拒鞑靼人最有力的要数英勇盖世的大将毛文龙”。可朝鲜史料则记载是朝鲜民间的义军打败了后金,毛文龙坐困穷岛,毫无作为。
就算是岳飞也要有精良的武器和充足的粮饷,才能对抗敌人,可毛文龙那里常年军饷不足,让军队维持生存不发生变乱都很困难,在这样艰苦的绝境下,还能对后金起到很重要的牵制作用,这说明毛是各方面的全才,毛文龙可称之为古代第一名将。圣旨曰“惟赖尔文武大帅,提孤军,驻穷岛,将兵时出,奇捷屡闻。”从这十二项罪名中你可以知道颠倒黑白到什么程度。“崇焕捏十二罪、矫制杀文龙与秦桧以十二金牌诏杀武穆,古今一辙!”

当袁崇焕假传圣旨说:“乃是上旨,左右色变。文龙自若乃曰:既出上旨,亦勿辨,跪而请死。”如果毛文龙想反叛“如蒙二心”,袁崇焕如何自保?毕竟他当时在毛的地盘。军民听说毛文龙被害的消息后,几乎要发动变乱“文龙之诛,岛中危惧,几于生变”所以袁崇焕眼看情势不对,就赶紧演戏,到毛的棺材面前掉了几滴鳄鱼眼泪,把杀害毛的罪行栽赃到崇祯皇帝的头上“昨日斩尔,乃朝廷大法”。岛上官兵信以为真,毛的义子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后来的三顺王)为义父报仇在山东兵变,失败后投降满清,之后带兵横扫大明全境,只有一次屠城的经历,那恰好是袁崇焕的老家广州城。可想三人的军事才华,而毛能驾驭他们,证明毛文龙才是真正的抗清名将。此后一直到明朝灭亡,后金时常直犯中原,许多城市被屠城,数百万百姓遭到掳掠,这时候人们才意识到毛文龙的作用,但为时已晚。王在晋对此评价道:“奴欲长驱而肘腋之间有虿毒焉,奴一动而毒发,屡攻之而不能去其毒,其天意留之以制奴之死命者乎?奴之畏文龙甚也。”
毛文龙死后“室无赢财,钱塘仅有父宅一区,山田二顷而已。”辽民无不感戴其德,为之建祠立庙,这是人民对于一个被污蔑的英雄人物最真挚的情感流露。毛文龙墓(衣冠冢)位于今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湾镇苏家屯村的东南山坡上,碑文通俗,也是百姓所立的佐证,这一实体文物与一些毛文龙屠戮辽民,使得治下百姓民不聊生的记载互相矛盾。丹东大鹿岛上的毛文龙碑亭内设有石碑两块,正面铭刻着毛文龙的铮铮誓言:《指日恢复全辽,神色苞孕于此,吾侪赤心报国,忠义指据于此》。毛有一子(毛承斗,后改名“珏”、代表清白),隐居钱塘。毛文龙的故部爵为王公,争遣使迎珏,礼之甚恭,数欲荐珏为大官。珏固辞曰:“愚不任官事,且惧违先将军志也”。虎父无犬子,真乃一门忠烈。很多人曾作诗赞美毛文龙:《昨夜营星色黯然,讣音忽向路人传。但嗟韩信成擒日,不见蒙括御敌年。功业已沉沙碛雨,精灵犹锁海门烟。好收战骨鸱夷里,归葬西岳墓湖边》。

五、己巳之变

袁崇焕用“莫须有的十二罪”斩杀同样有尚方剑高他一品的大员,这是多么一件让人不可理解的事“袁氏便宜从事,天下闻之,诧为奇举。”在三个月后,有人理解了袁崇焕,这个人就是崇祯皇帝。毛文龙死前预言到“己巳之变”的发生,两次上奏折提醒“又恐关门动胡笳之咽,乞速发粮饷,立救孤单,社稷幸甚!”“刘爱塔来时云,奴今冬必图大举”,袁身为蓟辽督师防线所有兵力调动都得请示于他,袁崇焕敷衍回答说“料其断不越关外而他攻”(袁四大经典语录)。
袁复出后,刚到任宁远就发生严重兵变“宁远兵变,都御史毕自肃自杀 ”,并把不忠于他的总兵或调离宁远(满桂),或以后派去送死(赵率教),这些行为是在铲除异己整合他的关宁军。蓟州和山海关两个防线是前朝戚继光构建的整体防线用来防守蒙古人骑兵,当然对后金也有效,袁否定名将的方案,多此一举建造宁锦防线本身就是只顾前门不顾窗户的军事错误。袁把蓟州防线的士兵裁退使之空虚“蓟州兵变”“以募兵汰之归农”,同时把勤王军队调离后金的进攻路线“令刘策着还镇,调度诸将,分信防守密云。”他的关宁铁骑则进驻蓟州“入蓟城,细侦形势,必不令越蓟西一步”(袁四大经典语录),此处地形类似一线天“畿东锁钥”,守住它后金就到不了北京,可奇怪的是数万敌人在袁军的眼皮底下偷越了。这样后金进关道路就畅通无阻,袁也有借口把他的边军调到京都,作为内应打开城门“第力请率兵入城”,使之攻进北京城,崇祯的死就可以推到后金身上。袁崇焕知道后金洗劫一番就会撤退,他则趁机占领北京,推出个傀儡皇帝。
可惜崇祯从兵力调动上发现他的不轨企图,以奖赏他勤王有功为名,让他独自一人进入城内,袁以为自己的意图没被发现,结果进城后马上被软禁“问以杀毛文龙今反逗留,何也?崇焕不能对,上命锦衣拿下”。袁的亲信祖大寿(汉奸吴三桂的舅舅,曾投降后金不久被放回)领兵在外发现情况不妙,先是不战而退,坐看友军厮杀“以二百骑尝崇焕,崇焕军闻炮遽退”,并且在满桂总兵的军队向他靠拢时,射杀满桂,使之身受重伤“桂中流矢五,细审,果为袁兵所射。”祖大寿畏罪东逃出关,后金眼看各路勤王军队要包围他,也跟着撤退。清朝编写的《明史》一书中那些高度赞扬袁崇焕浴血奋战,贬低毛文龙的史料多数出自袁亲信周文郁写的《边事小记》。公布袁崇焕罪行的两次圣旨曰:“1、《托付不效》袁身为防线总负责人没有守住敌人,属于严重失职 2、《谋叛欺君,结奸蠹国,斩帅以践虏约》袁想谋朝串位,并且私杀主战派将领同敌人议和,这就是汉奸卖国贼的行为。3、《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纵敌长驱,顿兵不战 ,遣散援兵,暗藏夷使、坚请入城,意欲何为?致庙社震惊,生灵涂炭。》上诉罪行那项不是他亲手做的,判磔刑(千刀万剐)。”因为京都地区的百姓很多被后金杀害,并且当时兵力紧张,肯定会让百姓帮助守城,他们亲眼看到袁的军队叛变,所以袁崇焕受刑时,人们恨他入骨,都花钱买袁的肉生吃“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合烧酒取之生食。”
按理说他的罪行是要诛灭九族,可结果只杀了他一人。原因是他独自包揽罪行“专断杀之者也”,让内阁权臣得以逃脱惩罚,投桃报李帮助袁免除了家人死刑“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后来他的子女都做了满清大官,那些所谓袁崇焕忠心部下的佘姓守墓人其实就是他的子孙后代。唉、真乃随根儿也,看人家编的姓,把自己比做杨家将呢。

要是明朝没有灭亡,中国很早就可以拥有大船火炮,也不会让八国联军和日本鬼子那样的欺负羞辱,仲秋感言曰:“求穿越,倾家财,买袁肉,生食之”。毛文龙比岳飞更惨的是死后被人当成汉奸,而杀他的人却成为民族英雄,此乃千古第一奇冤。是中华儿女认为我说的对,就转载这篇文章告诉更多人知道,我想这也是毛元帅所期望的,本人只有高中学历不是专业作家,可为了公正和责任就自不量力写了这篇文章。因字数限制更多章节史料出处和古今大问题请看我的博客《仲秋揭秘》。






文言文史料出处
1.《三朝辽事实录》
2.《明熹宗都察院实录》
4.《崇祯长编》
11.清朝编写《明史》
12.《崇祯实录》
13.《满文老档》
14.《崇祯长编》
19.《明熹宗实录》
20.《袁督师遗集》
27.《东江疏揭塘报节抄》
28.《朝鲜李朝实录》
32.《清太祖实录》
37.《皇明续纪三朝法传全录》
46.《明季北略》
47.《明史》
52.《明史纪事本末》
53.《朝鲜李朝实录》
58.《明史》
60.《大明会典》
74.《满文老档》
75.《明史》
76.《度支奏议》
84.《满文老档》
85.《建州闻见录》
90.《大明熹宗实录》
94.《表忠录》
96.《鞑靼战纪》
107.《国榷》
110.《明熹宗实录》
111.《明史》
112.《明史》
115.《明实录》
123.《崇祯长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