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四年我是怎么熬过来的?

字数:5388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3-02-20 02:26:47 更新时间:2023-03-01 04:53:25

楼主:归来者张一文  时间:2023-02-19 18:26:47
2013年2月-2017年8月,我在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这其中的酸甜苦辣,不是几篇小文章能够一言道尽的。分享如下,和谐社会,天涯传统,不喜勿喷!

1. 中年疯
原载:广东《羊城晚报》2013年11月28日“花地 纪实”
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3-11/28/content_310648.htm?div=-1
http://news.163.com/13/1128/17/9EPKJGJ500014AED.html

在广州工作了15年,熬上了本单位中层副职的待遇,房贷已还清,有女初长成。恰逢人到中年时,该享受的都在享受。你突然宣布:“不想干了,我要去读书!”大家都以为你疯了。

你承认,放弃已有的事业,确实有点“滚滚长江水,危危中年疯”。心理学对“中年疯”的理解是,人到中年时往往会做出一些吊诡的抉择,来消除颓废消沉、郁闷不乐的心态,抗拒衰老的到来。

你打定主意,要让自己疯一把。在许多不能理解的眼神审视下,你断决如流,略无凝滞。办理了工作移交,清空了陪伴多年的办公电脑,安顿好父老家小,背起双肩包,拖着拉杆箱,走进了白云国际机场。

飞机在吉隆坡降落,你成为这里一所大学的全日制博士生,开始了读博(“赌博”)新生活。该大学获中国承认,师资大多都有留学背景,学费不太贵,学校所在地的生活水平和广州差不多,这为你的“疯行”提供了一个惠而不费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你尽情地放空曾经淤塞的心胸,和往事干杯,又不断充实日益荒芜的头脑,向快乐出发。

中国留马同学会本校分会中,你是活跃会员,曾带领本校中国同学,参加中国驻马大使馆举办的多场活动。在研究生学会里,你被尊为大哥,和大家一起策划讲座、组织郊游、为大型学术会议做义工,联络记者跟进报道,等等。学校的网站,也常常看到你写的新闻报道。仿佛时光倒流,20余年前在国内读本科时,你也曾这么豪情万丈,热衷于“第二课堂”。

课内学习中,你敢和“老板”(导师)说不,导师年龄比你还小,也常毫不客气地对你说No。No来No去,条分缕析,洞见其肯,多得其情。遥想在单位,哪敢和老板说不呢?压力山大的职场,把棱角都磨平,除了服从还是服从。然而“疯行”至此,杏坛净土并不培养犬儒。学术争鸣是师生共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不是说说而已。

…………

(现在只有超星网还能打开:
http://m.chaoxing.com/guide/read_38502727e7500f26ad235303d0b47593f7ebebf5e5c5d10a1921b0a3ea2551019f4aaf8720bfc891dcc07ad02b4c9bab64ec0ecb36194e6e76bed37fc190e6cff9238b187e4e24d9dbb1922adc69b39b?uid=79943160&aid=undefined )

2. 访学台湾,尽兴而返
原载:台湾《旺报》 2014年1月15日“大陆人看台湾”
http://www.want-daily.com/portal.php?mod=view&aid=99635
http://blog.tw.ifeng.com/category/2709648_205692-61.html

国外大学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国际化教育,鼓励学生去外国大学进行交流,游学项目琳琅满目。两岸分治六十多年,台湾对大多数大陆学生来说依然神祕,我早想看看真实的民国范儿。于是选择前去台湾。

短短半个月,我认识了一起去交流的近百名日本、南韩、泰国、大陆、台湾的师生,拓展人脉。三人行,必有我师,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多元的文化,真挚的友谊,蓬勃的朝气。相信从今往后,我们的友谊能够走向牢不可破的永恒。

除了广交朋友之外,我也参与慈济技术学院安排的「国际服务学习与人文课程」,对「感恩、尊重、爱」的慈济理念有更深了解,对「合心包容、和气带动、互爱叮咛、协力并进」的慈济人文关怀感同身受。希望以后也有机会竭尽所能,参与慈济的国际志工活动,为社会和有需要的人奉献付出。

这次交流学习,我们并未只在校内,还走出了校园,到环保站参加资源分类与回收工作,到荣民之家慰问老兵;品尝台湾美食,也看到了广阔的太平洋,在大海的波涛中欢呼雀跃;阿里山、日月潭、大鲁阁、101大楼、中正纪念堂、士林夜市……这些台湾最具人气的地方,我们一个都没有放过。走过台湾的大街小巷,我们心中充满欢畅。

结业分别的时候到了,大家互送礼物,我没有准备太多东西,就掏出马来西亚的纸币,写上自己的名字,作为有金融文化的特殊礼物,分送给周围的同学。送钱未必都庸俗,在特殊的场合,它可能就是一种记忆。最后,有个台湾女生送我一张风景卡片,我已经无礼可以相送了,摸到口袋里有个泰国同学送来的大象钥匙扣,我掏出送给她,谁知她没有接受,她说:「这是别人送给妳的礼物,要好好保存,不能再送给其他人了!」我尴尬极了,只好实说身无余物。「没关系呀,妳的心意我领了!」台湾女生满脸纯真,温润如玉,宛若传说中的「民国范儿」。

半个月倏忽而逝,我们不得不挥手告别。台湾之行,尽欢而散,尽兴而返。游学归来,回到拉曼,新的学习又开始了。

3.为祖国发声
原载:广东省《侨星》杂志2019年第4期
http://www.mybookcity.com/N_601.html
2018年2月获欧美同学会“我和我的祖国”征文三等奖
http://www.wrsa.net/content_40211769.htm

2013年2 月,春寒料峭,我前往赤道地区热带国家马来西亚,攻读博士学位。留学本身并无太多新意,但是在留学期间,用手中的笔,借助国外报章,为中国发声、维护祖国声誉的经历,却让我至今感慨万千、难以忘记。

2014 年3 月8 日,马航MH370 从吉隆坡直飞北京,机上乘客有154 人为中国公民。该机起飞后不久,就从雷达上消失。翌日,马航宣布飞机已经失踪。3 月24 日晚,马方再次宣布马航MH370 已在印度洋南部坠海,飞机上无人幸存。

马航MH370失联后,世界舆论为之震惊,中国与马来西亚的主流媒体,更是高度关注与持续报导。而中马两国的网民,在强大悲情的促使下,不可避免地在网上掀起了一片埋怨之声。不可否认,马来西亚承受着全球的指责。而中国网民,主要指责马来西亚官员隐瞒资料,调查能力低下,甚至在航班坠入印度洋这样的事实上撒谎。

对于中国网民的种种指责,马来西亚舆论抱怨说:“中国人为什么不自己去找飞机?”马来西亚当地的中文媒体也多次发表评论文章,批评中国网民的指责行为,说什么马来西亚对中国网民的批评已经“听够了”。甚至,在北京留学的一名马来西亚学生,在报上公开发表文章《身为马来西亚人,我有话想说——一位留学中国的大马女生的心声》,意欲为马航事件护短。

是可忍,孰不可忍?作为一名中国人,我觉得到了有所呼应的时候了。同为留学生,你去中国留学说话了,我来大马留学也要表态,而且题目差不多。我连夜写出《身为中国人,我也有话想说——一位留学大马的中国男生的心声》,投书马国第一大华文报纸《星洲日报》。该文在《星洲日报》2014 年3 月31 日言论版首发,该国第二大华文报纸《中国报》4 月1 日第5 版全文转载。拙稿义正词严地反驳了有关文章对我国网络舆情的指责,为中国发声,参与扭转我国在马航事件中、在国际舆论上的劣势。

有意思的是,我这篇文章,得到祖国媒体的重视与引用。2014 年4 月3 日,北京《环球时报》发表署名为“环球时报赴马来西亚特派记者李宁、环球时报驻澳大利亚特派记者韩超、王晓雄”的文章《失联客机引爆各方情绪,马来人激辩中国网民批评》。这篇文章写道:“《星洲日报》3 月31日刊登在马来西亚的中国留学生张一文的文章,呼吁当地人体谅中国乘客的愤怒,‘我的亲人坐的不是美国的航班,也不是新加坡的航班,而是马航,然后一坐不复返,生死两茫茫,谁受得了?谁能一笑而过?’文章称,中国一些网络媒体或者自媒体置若罔闻发出‘刺马’言论, 并不代表中国政府和大多数中国人的看法。”

尽管《环球时报》的这篇文章最后从官网下架,但是,还有10 余家大型网站把这篇文章保留至今。《环球时报》的这篇文章之所以被撤下网络,是因为他们错把马来人等同于马来西亚人,其实这是概念搞错,马来人不等于马来西亚人,马来西亚人包括马来人、华人、印度裔人等等。
https://m.huanqiu.com/article/9CaKrnJELyb?qq-pf-to=pcqq.c2c

事情还没有完。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的记者黄莹莹,还在我的新浪微博上留言约我写稿,就马航事件为祖国发声,希望我写的文章“形式跟《星洲日报》刊登中国留学生张一文的那篇文章差不多”。因为当时我的新浪微博尚未实名,她不知道我就是写那篇文章的张一文。也有友好的马来西亚教授说,以后的学者,研究空难新闻,研究中马新闻交流史,研究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 对策时,肯定会提到我那篇文章。

从那时起,我就坚持给马来西亚三大华文报纸《星洲日报》《中国报》《南洋商报》撰写时评,从维护中国声誉的立场出发,评点马中关系以及更广泛领域里(包括“一带一路”倡议)的新闻事件,为中国发声。到毕业时,我在这三大华文报纸一共发表了70 多篇爱国时评,为积极营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作出了自己微薄的努力。

2017 年8 月,我博士毕业。在毕业典礼现场,我作为仅有的几个优秀毕业生,与校长拿督蔡贤德院士等人一起接受媒体集体采访。相关的图文报导,见刊《星洲日报》《中国报》《光华日报》《东方日报》,以及英文《星报》,给外国读者留下较好的印象。

毕业后,尽管国外有些高校与媒体,向我伸出了录用的橄榄枝,我依然义无反顾,踏上了回国征程,回到了我的母校——江西上饶师范学院任教,争做黄大年式的好教师, 践行我留学报国的信念:用手中的笔,继续为祖国发声。已白穷经首,仍丹许国心。

4. 毕业致谢:欲报师恩常念念
原载:马来西亚《中国报》2017年9月21日C11版
http://chinapress.com.my/?p=1063495
http://www.utar.edu.my/enewsdetail.jsp?contentid=106857&fcatid=12&ryear=2017

山高水远有时尽,唯我师恩日月长。

2013年2月杪,我来到拉曼大学,开始为期4年半的博士研究生征程,为生命之钢淬火。在此期间,自惭菲薄才,误蒙老师恩。

和不少学生一样,第一次走进该校中华研究院PJ教学楼,多少有点失望。教学楼实在太简朴,离想象中的象牙塔相距甚远。只好用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聊以自慰。
事实上,拉曼大学中研院确实“有大师之谓”,藏龙卧虎,引领莘莘学子走向人生的桂玉之地。

首任院长何启良教授,学贯中西,平易近人。他身先士卒,带领我们师生,戮力承办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第八届国际会议。通过参与这次国际盛会,学生们得到锻炼,增长了才干,也开阔了国际学术视野。会后,何院长吩咐我写篇会议综述,我写完发给他,他朱笔批阅后,推荐给北京的《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季刊)刊载。这篇学术综述,成为我读博期间见刊的第一篇双核心期刊论文。这样较有分量的学术记录,符合我负笈大马的整体利益。

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280f76086d924de34ce9408235994cd9&site=xueshu_se

被誉为“边陲的国学大师”的拿督林水檺教授,德高望重、学富五车、虚怀若谷、礼贤下士。平时与我们学生交谈,他总是笑眯眯的,有问必答,言必由衷,亲和力指数爆表。他著作等身,其中的《东来西往集》让我获益良多。读罢此书,我写了一篇读后感《世界那么大,何处不风华》,刊登在2015年中国的《东莞日报》上,表达了我对这位东南亚大儒和他著述的心悦诚服。

为了扩大知识面,我旁听了黄文斌副院长的大马华人研究课程,由此与他结下深厚的师生情谊。黄老师学养湛深、工作勤奋、敬业爱岗、爱生如子。他主持的每月“读书会”让我们学生终身难忘。我2015年在一篇报纸文章《读书会,会读书》中,回顾了古今中外的“读书会”,其中写道:“读书会在海外华人世界也有传承,纠偏了人们对海外华人重商轻文的刻板印象。例如,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6年前成立‘乐学读书会’,以阅读中华典籍,弘扬中华文化,分享中华美德为旨归,每月举行一次读书报告会。顾问黄文斌教授每次都要驱车四百多公里,往返读书会现场。”

借得大海千江水,研为翰墨颂师恩。读博四年多,感谢和蔼可亲的张晓威院长、不苟言笑的郑文泉副院长、彪悍的前系主任陈中和、儒雅的课程主任陈明彪、友善的教学秘书陈玉贞等行政人员默默支援。感谢李树枝、潘筱蒨、黄丽丽、曾维龙、林志敏、杜忠全等教员的传道授业。在学生“马拉松”式的读书长跑中,各位老师始终相伴与陪跑,为人师表,堪称楷模。

淡看世事去似烟,铭记恩情存如血。获得博士学位,最最感谢系主任兼导师廖冰凌博士副教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兼副导师许文荣博士副教授的悉心栽培,他们学问精湛、师德高尚,既讲原则,又讲感情,令学生如沐春风,受益匪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