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武术真的能实战吗?——谈谈历史上的真实武者

字数:16097访问原帖 评论数:5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3-03-09 06:11:42 更新时间:2023-03-09 23:41:02

楼主:血月狼鹰  时间:2023-03-08 22:11:42
第一章 武术源流与职业形态

武术其实自古有之,蛮荒之际,先民与野兽搏杀,与其他部落争抢地盘、掠夺人口,无不会用到搏杀之术,这个搏杀之术,就是武术的雏形。

王朝国家出现后,开始形成大规模的军队,军队搏杀术进一步成形,简单来说,就是上了战场后如何用兵器尽快杀死敌军,杀人效率越高越好,所以基础的力量、配合、指挥、士气等都非常重要。



但到了像汉唐这种大一统王朝,单一的军队搏杀术就不够用了,开始分化,比如给大贵族们提供保镖护卫的武士们,虽然有预防刺杀、驱除危险的任务,但很多场合下需要先辨明对方身份,不可能像战场上那样一看不是“自己人”就砍吧?

大贵族交际广、朋友多,而且家族关系复杂,亲戚也多,有的人甚至连自己子女也未必认得全(如妻妾几十人那种,袁世凯就这样),如果看见有陌生人朝主人跑过来就开砍,砍错人怎么办?

所以保镖武者们要学的东西就多了,最起码的察言观色、迎送、口才甚至笔墨……多少都是要学一点的。

此时的搏杀之术,就从战场上那种拿起中长兵器大砍大杀的风格,变化发展为各种趁手、便利的非致命性武器皆可上手,如长杆、短棒、凳子、硬质腰带、暗器、伞、硬尺、金属拳套、铁笔……等,随手拿起就可以攻防,毕竟很多特殊场合不能带刀剑进去,突发情况时,应急第一。

(狭小空间内使用的近身兵器-判官笔-清代)

而有些特殊场合,连特制小物件也不能带的,就要轮到徒手武术上场了。

出手后不一定是死手,而更强调制服敌人,留下活口,方便审问。

全国上下最森严、最讲究、又最缺乏安全感的地方当然是皇宫,所以古代徒手武术的高手必然会集中在历代皇城里,最让皇帝放心的一般又是太监,所以太监武术高手并非小说家的杜撰,是有史实映衬的。

至此,除了“杀戮”,武术的另一面“压制”和“威慑”出现,完整的武术时代开始了。


汉代是个开创性的朝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既然尊儒,那就要行仁政吧,像进屋小偷小摸这种,如果放在商周或春秋战国乱世之际,被抓住后会不会被主人家打死其实看人家心情,到了汉代,明面上却是要扭送官府衙门的,不好随意处死。

所以,负责给贵族地主看家的护院们,对于非致死性攻击手段和徒手武术的需求就更高了。

这些人的来源颇杂,有的也许以前当过兵,有的是家传武学,有的是由外聘的保镖护卫们指导,练习过一些武术的普通人。

更有甚者,可能连武术也不熟悉,执勤勤快些,靠着人多势众,能吓退小偷强盗也行。


护院这个职务的武术水平高低,本质上要看时代背景。

如果是王朝末世那种乱世,护院的功夫会非常高,高到请有指挥经验和杀人经验的武术高手亲自坐镇,遇到一群强盗来打家劫舍也能击退那种。

如果是文景、贞观那种和平年代,城镇富户的护院功夫可能会退化得很厉害,甚至是不会武的普通人,因为没必要。

同时,如果是山区边缘的市镇,地主官僚家的护院功夫相对会比大城市、平原地区的护院们要强不少,因为可能需要对抗山贼。


所以“穷文富武”这个现象,自古以来再正常不过——穷人家徒四壁,谁需要招揽武术高手来看护家人和财物啊?当然是有钱人罗。

武术高手在和主家相处过程中,有的小少爷学文学不进去,想习武,教不教呢?——当然要教!教了就是人家名义上的启蒙师父了,万一这位小公子以后继承了家业哪怕部分家业,以后养老不是更可靠一点?

如果小公子真的有武术天赋又愿意吃苦,父母也同意,那就可以送入邻近的武学大派深入学习,反正习武之人可以拜多个师父。

佛山富家公子哥儿、一代宗师叶问师傅(1893-1972年),就是在这种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他其实不是个例。


天下最强的护院在哪里?

除了皇宫大内,其实就是那些名山大川的寺、观、庙、庵了。

宗教这个事物,有安慰人心的作用,但凡事有两面性,为求心安愿意捐家产给寺观的信徒们也不少。

布达拉宫金碧辉煌、宝藏无数,历史上的少林寺曾占有良田千顷、雇佣大量佃农,历史上的武当山也曾香火鼎盛、各家道观修得大气庄严……


所以这些地方,自然也就有了用武术护院的旺盛需求。

否则信徒们诚心捐过来的财物,万一随便跑群山贼过来就劫走了,那神佛的颜面何在?在百姓们心目中的威严何在?

在这些地方,老枪猜测,最早肯定是外请的武师,且有军中高手。

时间长了,和尚道士们自己也练武起来,不但自保,还可以强身健体。

出家人没有养家的负担,生活相对单一,日练夜练,自然也出了不少武术高手。

寺观的护院武术体系比皇宫大内还有两个优势,一是不像后者那样森严封闭,各种武学的切磋交流相对容易;二是这些宗教场所本身也是文化盛地,注重记录和传承,一般都建有藏书(经)阁,这样就把原本散乱、个人化的武术心得汇总得系统化、多样性起来。

后来的武术修习者在练功过程中,可以查阅典籍,来选择合适自己的功法修炼,更可直接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少走很多弯路,成长为高手的概率就大增了。

多数封建王朝的传承一般不过200多年,而一个少林寺的传承就有千年之久。
“天下功夫出少林”,原因就在于其积累的厚度,体系的完整,无与伦比。

说少林的功夫是达摩从印度带来的我不太相信,这应该是千百年来中土历代武术高手集体智慧汇聚的结晶。


其他名山大川中的宗教场所等,也莫不如是。

时间一长,当然也有主动跑来拜师求艺的少年甚至成名的武者,一是寺观待遇不错,可以吃饱饭(许世友语),二是可以结识人脉,寺观们当然也会择善而收。

久而久之,护院高手集中、武术体系化、传承较完整、名气越来越大的名寺庙、名道观们就慢慢成了小说家笔下的“少林派”、“武当派”、“密宗高手”、“峨眉派”、“青城派”、“华山派”等武术门派的原型。


著名的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1906-1985年),就是出身少林寺武僧,据说精通十八般武艺,还会轻功和壁虎功,可用背部吸在墙壁上不掉下来。

据另一位同样是出身少林、武艺过人的开国中将钱均将军(1905-1990年)记录,许世友当年为了探望生病的母亲,恳求禅师无果,是舍命硬挨了守山门的一百多名棍僧们的棍击才闯出山门的(武侠小说中“闯阵出寺”情节的原型)。

回乡时许世友徒手打死了仗势欺人的地主恶少,后参军、入党、长征、抗日……,把一身武艺和毕生精力都献给了革命事业。



(图一:许世友将军视察海军时单臂举铁锁;图二:军中演武)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名寺大观都有武术传承,像那些位于人烟稠密的城镇中的寺观,比如老枪所在的武汉市,就有历史悠久的大寺归元寺,由于位居闹市,不用提防山贼,又有官府庇护,从未听说有什么功夫传世,这个道理和前面讲过的山区和城郊地主家护院功夫区别是一样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王朝中需要用到武术的职业越来越多。

比如兴起于北宋、鼎盛于明清的镖局,古代的武装快递,既可护送货物,又可护送人,只要钱给够,千山万水也敢去,一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错了!那是影视剧和小说里的形象,不是真的。

成熟的镖局,其实一般只护送自己熟悉的几条线路,太陌生或太凶险的路线,给再多钱也不去——人家也是为了赚钱糊口,不是为了拼命,如果一路上光靠刀子解决问题,多少镖师也不够死的,光给家属抚恤就可以让镖局破产。

走镖的前提是:了解情况,规划线路,和气生财。

了解情况就是判断这条路线上有多少匪,小股的可以靠护镖人手多、阵势大吓退,如果是匪人众多、寨子险要、官府历年剿不下来那种积年老匪,就得提前找人情、打招呼,甚至拜山门,打点买路财,双方不动刀兵,和和气气通过。

买路财好说,从托运方给的报酬里扣,这个是早就预算好的。


对于山匪,如果某些镖局人手众多,硬拼伤亡太大,给的买路财又够意思的话,其实也没必要见血——大多数人落草为寇就是活不下去了想找条活路,不是为了一心求死的。而且一条商路上如果总是有多家镖局轮流进贡点财物,日子其实过的还滋润,顶多过段时间抬抬价码。

所以镖局与山匪之间存在着这么一种微妙的共生关系,而且说穿了,如果没有匪患,谁还需要雇镖局啊?


但如果山匪们临时加价加得太高双方谈不拢,或者遇上了那种忽然拦出来的流窜马匪们——这种一般都是亡命之徒,很难谈的,双方也没交情,如果人少还可能吓跑,如果双方人数差距不大,镖师们就得拼命了。

没办法,若向劫匪求饶、交出镖物或护送的人,这种事情传出去,镖局的招牌就倒了,大家的饭碗就砸了。

更何况求饶未必能保命,说不定反被灭口,拼死一搏把匪徒打跑,反而能活。


所以古代大中型镖局的镖师中,一般都有功夫扎实的武术高手坐镇,而且是有胆气、敢搏命、有丰富实战经验和快速的杀人技巧那种,出场就能震慑群匪和提振我方士气的高手。
不会每个镖师都是这种高手,因为镖局肯定养不起,但一个大中型镖局要没几个这样的高手镇场子,根本开不了张。


现代擂台上那些所谓搏击强者,若是真的实战,在这种高手前根本走不了几个回合就会被杀,原因我后面再分析。


当然不光是靠情报、打点和杀人功夫,镖局的另一项更重要的基本功是:精熟人情世故,交游广阔,黑、白、官、民各道上的朋友众多,江湖上名声响、面子大。

比如晚清著名的大镖局会友镖局,后台就是洋务领袖、直隶总督、军机大臣李鸿章,曾负责给李鸿章看家护院,这种背景深厚的镖局队伍,除了个别不长眼的流匪,各方势力都是不敢去动的。


另一个知名案例就是晚清一代豪侠、爱国志士王正谊(1844-1900年)。

对,就是那个策划劫法场、想救谭嗣同的“大刀”王五。

他开设了源顺镖局,也位列晚清十大镖局之一。

他黑白两道朋友多,救困好义,也时常接济穷人,有时候别人犯难的事情,他七拐八弯打个招呼过去,可能人情就借过来了,路子就走通了。

他在官场上也认识不少达官贵人,谭嗣同的父亲、二品大官谭继洵也是其中之一。

据传王五一辈子走镖没失过镖,和他精明、圆熟、会为人有莫大关系。


然而就是这个精明谨慎了一辈子的中年汉子,在谭嗣同在菜市口被斩首,连他爹都不敢给儿子收尸的情况下,冒着触怒清廷守旧派及老佛爷的危险,趁夜去给谭嗣同收殓了尸首,祭奠七日后,亲自扶柩南下,让谭入土为安。

这些环节中,随便哪个走漏风声,老佛爷震怒之下,镖局、饭碗、半生事业可能尽付流水,亲友被牵连,他王五会被逼得上山落草为寇。

可他还是做了,义无反顾。

后来王五参加了义和团抗洋运动,再后来,面对清军无耻的配合洋人围剿上门时,据传“刀杀数十清兵”,最终寡不敌众被捕,死于枪杀,终年56岁。


谭嗣同是一腔热血为国洒,他王五何尝不是一腔热血洒知交、为国为民。

很多人受司马迁影响,以为中国古代的侠客之风到西汉那几个黑道大豪被杀后就断绝了——鬼扯,“侠”的精神就在我们民族的血肉里,一直绵长着呢。


除了军队、保镖、护院、镖局等,武术的另一大源流当然是黑道。

落了草,就是另一个世界,弱肉强食,实力为尊,手里没有真功夫,没有敢杀人的气魄,在黑道里是混不下去的。

贩私盐、贩人口的团伙,占山为王的山贼,边疆地区的马贼,沿海的海贼,抢地盘、占财源的城镇帮会……但凡官府管不到的地方,但凡是有利益的地方,必有黑道武人存在。《水浒传》里的许多描写,其实比武侠小说更贴近真实的江湖。



第二章 古代武术的普及性与清末武术家的真实人生

在武侠小说界和武术界,几十年来一直有个争论:武术是越发展到后来越厉害?还是汉唐甚至更早的古武术更厉害?

金庸先生的小说明显是崇古的,《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碧血剑》、《书剑恩仇录》、《雪山飞狐》等均体现出鲜明的时代背景,且有越靠近现代武术就越弱的趋势,像以北宋为背景的《天龙》里,六脉神剑、小无相功、北冥神功等武技已近乎仙侠技法,而最晚的、以清朝中期为背景的《飞狐外传》中,由于武学退化,父辈刀客遗留的一份刀法残页即可让练习者无敌于四方;在金庸小说中从未正式出现过的唐代,由大诗人李白手写的《侠客行》竟蕴含着天下第一的武学,更早的春秋时的剑客、小姑娘阿青则可以击败三千越国甲士,可谓神乎其神。

古龙小说时代背景不明,黄易的小说我虽没有读全,但从《大唐双龙传》《边荒传说》等来看,也算崇古派。

毕竟崇古更加浪漫,更符合人们对汉唐前秦的美好想象。


但理智和逻辑告诉我,中国传统武术的巅峰理应是明清,甚至出现在清雍正以后。

第一个原因自然是清代民族矛盾尖锐,民间结社盛行。白莲教、天地会、红花会、小刀会、天理教等民间秘密会社均以习武、传武为重要基础,以反清为目标,促进了民间武术的推广。

第二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背景:由于引进外来高产农作物、“摊丁入亩”税制改革和边疆安稳战乱少,清代人口从初期的4000多万逐步增长到乾隆末的3亿,到道光时多达4亿人(当时全世界人口才12亿)。

要知道,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再和平稳定,人口一般也不过在6000万—1亿左右浮动,再多,就要发生饥荒和暴乱了。

4亿人口,这意味在在工业化还没到来、化肥农药产业还没开始、城市化还没起步的旧农业时代里,更多的人要竞争更少的土地。


所以康雍乾一直在鼓励开垦荒地,烟波浩渺的千里洞庭湖虽然一直在缩小,但在清代加剧缩水,从半圆形被填成了细细的弓形。

但荒地如何开垦,也肯定跟不上3亿人口的恐怖增量,虽然引进的土豆番薯玉米勉强保证了大家饿不死,但如果想要生活过得稍好一点,不沦为悲惨的佃农(即自身无田,租赁地主的田地耕作),就必须踩在别人头上往上爬。

鉴于有的读者可能不太理解,这里我说直白一点吧——要想富、夺人田;若被夺,沦作佃农,全家似奴真凄惨。

(1921年开始,佃农的命运被一群伟大的人改变)

所以在清朝中后期,古已有之的乡村械斗之风越演越烈,目的就是争田地、争水源、争生存空间,一般以宗族为单位,以暴力手段赶走甚至杀死其他宗族的人。最著名的如咸同时期的土客大械斗,据说伤亡数百万人。


那既然是团体暴力冲突,除了人丁多,不练武怎么行?

南方的广东、福建、江西等省械斗最盛,于是广东、福建两省也成为近代南派武术诸多拳种大派的源头,如洪刘蔡李莫五大拳、蔡李佛拳、福建鹤拳、五祖拳等等。

北方的情况也是类似,由于主要人口集中在华北大平原上,同样人多地少,民间乡斗之风极盛,位于河北山东交界处的沧州,少林寺所在的河南登封县,以及后来商业繁荣、人口密集的天津,成为北方的几大武术中心,一方面老拳种少林拳、燕青拳、太极拳、八极拳、谭腿等得到极大发展,另一方面更诞生了形意拳、八卦掌、通臂拳、翻子拳等诸多新武术流派。

19世纪末北方义和团运动抗洋运动爆发,不了解真实历史的人感觉好像华北地区一夜之间就忽然从尊孔崇文之地变成了全民尚武,其实不然,这些地方民间练武、结社早就百余年了。

可以说,需求决定了发展,内争需求的空前旺盛催生了武术发展的巅峰。


有人说不对啊,如果谈需求,隋末、唐末、宋末、元末、明末等这些乱世,大家对习武护身杀敌的需求不是更高吗?为什么不是武术发展的巅峰?

是这样的,老枪以为,在这些中央王朝崩溃、动不动就发生屠城、屠村的乱世里,此时的武术确实会更贴近“搏杀”的本源,但武术的另一面“压制”,以及由此伴生的“威慑”、“以武止戈”的精神就全丢了——反正就是杀,不是你杀我,就是我杀你,武术技术变得无比粗犷,技巧变得纯粹单一。

而且最大的问题是,由于王朝末世死人太多太快(均为数千万人的死亡),各武术流派得不到记录、传承,反而很可能整派整派的灭绝,这时幸存出来的搏杀技术,更接近于原始的“经验、技巧”而不是“技艺”,离大家所理解的“传统武术”差距明显。
不明白的话,我打个比喻吧:一份鲜美可口的番茄炒蛋,如果还原成生番茄和生鸡蛋的状态,虽仍属食物范畴,但还能称为一道菜肴吗?


其实,

有阴,有阳,

有“杀”有“止”,

有“术”有“道”,

站在前人肩膀上不断创新技法,

作为社会行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甚至是人们生活技艺的一部分,

方为中华传统武术之全貌。


所谓“社会行当的重要组成部分”,看懂我前面对于保镖护院镖师黑道等习武的分析,应该都能理解。

那么,武术曾是华夏先人“生活技艺的一部分”吗?
举几个例子吧。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入四川、走蜀道,写下千古名篇《蜀道难》,其中“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等名句,很多人都能背诵。

古代没有公路和汽车,蜀道艰难,极耗体力,李白若是文弱之士,他能有强健的体力翻山越岭吗?

古代没有监控摄像头和庞大的警察队伍,像虎豹这样的猛兽也绝不可能是濒危动物,李白若不会武艺,在荒蛮山野间遇见山匪和野兽,岂不是随时要一命呜呼?

所以,李白应该是会武术的,且很可能是高手,起码山间自保没问题。




再从“朝避猛虎,夕避长蛇”这句分析,李白的轻功可能也不错,能快速上树——人类不可能靠奔跑来避过老虎。

有人说不对,为何不能是由武术高手护送着李白游完了蜀道?

那即是说,号称一代“诗仙”、“酒仙”、“剑仙”的李白是走累了就趴在武术高手的背上或轿子上,才走完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写出了《蜀道难》?你信吗?

而且,他能为不知名的小人物汪伦写诗,陪护他游遍名山大川的这些“武林高手”,却为何没有任何诗句传下来呢?

答案很明显了:李白本人就是武术高手。

另外,从唐人魏颢所著《李翰林集序》中对李白“少任侠,手刃数人”的记载来看,李白年少时还因行侠仗义杀过匪人。
(为什么没被官府惩处,我个人猜测,可能属于“正当防卫”之举)


我们再来看另一位历史名人,东汉著名外交家班超,率领36人出使西域小国时,在僵持之际,趁夜袭杀匈奴使者100多人,后来更驻守西域31年,为汉朝收服五十余小国,被封为“定远侯”。




36人对100多名生于草原、擅长骑射的匈奴壮汉,还能以寡胜多,就算有夜袭的突然性,班超本人的武术造诣也可谓极其惊人。

可是班超却并非出自武将世家或武术世家,他的哥哥班固,是《汉书》的作者,一代史学大家,他的父亲班彪和妹妹班昭,也都是优秀的史学家,全家基本都是笔杆子。

班超一身超凡的武艺从哪里学的呢?


还有更多历史名人,最出名的如南宋大诗人辛弃疾,曾领兵抗金多年,并亲自带队潜入敌后、骑马奔袭、捉拿叛徒,还曾领军镇压叛乱,个人武艺和军事指挥本领均达到中国古代文人的顶峰。

只可惜,一生本事被汉奸皇帝耽误。

还有明末大儒顾炎武、黄宗羲,都曾领兵抗清,其中顾炎武的武艺尤其出众,经常骑马冲锋,与八旗骑兵正面拼杀。

略早于辛弃疾的名将岳飞,武艺方面就不用说了,是万军之中斩将夺旗的级别,他写的《满江红》一词,慷慨壮烈、大气磅礴、流传千古。

其实岳飞还有十多首诗词传世,我个人很喜欢其中一首《小重山》,以夜半独思开头,情真意切、沉郁动人、情景交融,艺术水平也很高,年少拜读时,倍感惊艳。


好了。
举了这么多历史名人的例子,老枪想表达的其实是:

文人习武、武人习文,在中国古代其实都应该是很正常、很平常的事情。

所谓文武双全,压根儿不是少数历史名人的“特殊”表现,而是封建士大夫知识阶层生活的常态。

就像今天我们让孩子从小学习舞蹈、学习英语、学习篮球等等一样,我们曾拥有过一个想让孩子学武,就可以随时去拜师练武的年代。

想找师父是吧?附近的镖局、寺观、衙门、武行等,甚至家里的护院师傅、家里常常来往的一些叔伯客人,都身手不错,随时都可以给孩子做启蒙师父,这有什么难的?

练到什么程度不好说,毕竟武艺高低要看天赋。

没天赋的,可能就能强身健体,让这孩子以后寿命长些。

天赋极佳的,可能像辛弃疾、李白那样,成为青史留名的“武将”、“武侠”。

但至少大多数人,经过数年习武,应该可以在一对一公平较量中击败没练过武的普通壮汉。


所谓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这本不应该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代表形象,这个丑陋、刻板的印象,有很大程度上是某清入关后聪明狠毒的统治者和无耻的汉奸士大夫阶层联手压制、分化汉人,联手篡改华夏历史、篡改族群记忆所造成的,是抑武、洗脑的恶果,不是真实的我们。


而且不仅仅是士大夫知识阶层。

像远赴印度取经的东晋法显和唐玄奘法师,一路上历尽艰难险阻,许多同行者死于灾害、饥渴、虚弱甚至匪徒劫杀,而这两位高僧,玄奘活到了62岁,法显更是78岁时方才乘船返回中土,在人均寿命仅40岁上下的封建时代,简直是生命奇迹。

那么,是否这两位高僧从小曾在寺庙习武,从而锻炼出了强壮的体魄和防身的本领,才打下了奇迹的基础呢?

没有历史记载,但从逻辑上推断很有可能。


有人说那为什么《法显传》和《大唐西域记》中不对两位高僧的个人武艺做下记录呢?也好供后人查证啊。

笔者猜测——在这些高僧看来,佛理是他们一生追求的崇高理念,在书里记录佛理、记录西天见闻、记录地理风土人情等都远不够,像个人武术心得这种小道,有什么好记录的?这不是很平常的东西吗?天下那么多人习武,出类拔萃者比比皆是,作为僧人在书里不谈佛学去写武术干什么?

所以,由于当时僧人、道士们经常出门远行修炼,他们练武健身和防身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不可能仅局限于一座少林寺,和武当山、峨眉山等。

而且,今天很多人都相信,春秋时孔子及其弟子们周游列国时是有武装自卫来应对匪徒打劫的,甚至传言孔子本人高大健壮,是剑术高手,连孤身骑牛西行的老子都被人推测有武艺傍身,那李白、玄奘、法显等人是武术高手有什么稀奇呢?


文人习武,僧道习武,同理,远行的商人们更有需求习武。

相比李白、玄奘们,行商们常年在商路上跋涉,路遇自然灾害、匪徒拦路是常有的,除了雇请高手护卫,商人及其家属习练武术,一可以强身健体,二可以在对峙匪徒时充人手增加威慑力,再不济的话,就算要逃命时,练过武的人也逃得更快!

而且,不少王朝是禁止商人及子弟参加科举的,那这些人有一定钱财,又有时间,走南闯北见识广博,拜名师练武术,理应是常事。

当然,练武要吃苦,商人家也不可能人人练武,很多家人坚持不了,而且肯定还有厌武的,但是商人往往子嗣众多,其中若有天赋出众的,出个把类似叶问这样的武术高手,并非罕见。

只不过由于这个阶层离士大夫知识阶层实在太过遥远(商人被文人歧视),在由文人书写的史书里,基本没留下他们的记载而已。


大家熟知的洪拳宗师黄飞鸿(1856-1925年),他的“宝芝林”医馆是真实存在的,位于广州仁安街,既治跌打损伤,也卖药,雇有帮工。
所以黄飞鸿其实有三个身份——武术宗师、医生、医馆老板。
虽然不是行商,但说他是商人中顶尖的武术高手,也是说得通的。


像岳飞将军,除了武艺惊人,其实也是南宋顶尖的大商人,他的岳家军通过经营地产和酒业等赚了很多钱,只不过他生活极其简朴,把所有赚的钱全花在了救国事业上。


因此,真正的传统武术高手,并非像小说家里描写的那样藏在高山之巅、藏在悬崖之侧、藏在幽暗地牢、藏在密室墓穴、藏在孤悬海外的岛上……神神秘秘、行踪飘渺、江湖传说、神龙见首不见尾……

像央视版《射雕》主题曲里所唱的:“寂寞高手,一时俱无踪。”

——根本不是这样。

不管何门何派还是武艺高低,都要吃饭的。

要吃饭,就得做事营生,就一定有个行当。

真正的传武高手,他们的身份可能是军士、是商人、是捕快、是盗匪、是医生、是官员、是公子、是游方僧道、是护院、是镖师、是戏子、是匠人……他们少数身处皇宫大内、边疆军中,但更多的,就生存于市井,是古代人在日常生活中,上街时随时可能从身边擦肩而过的人,忙着一日三餐,三教九流,无所不有。




他们不可能像小说里一样,千军万马中轻功如飞、来去自如,相反,他们最初的源头就是来自军队。

而且,到了清代,由于外来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口大爆炸导致的武斗盛行,连以前终日忙于农业耕作、离武最远的农民,和日夜劳作的城镇手工业者,也开启了武术需求,获得习武机会,才有了民间结社的泛滥,和义和团等兴起。

那些皮肤黝黑、汗流浃背、为保土地不惜一切的乡民们,那些为了抢码头、抢漕运、抢地盘而结帮械斗的工人们,那些结众自保、以行规为名排斥外来竞争者的商会、行会的老板和匠人们,他们中大多数只练了几手三脚猫的功夫,还有不少是不会武术、只能充人数、壮声势的普通人,但真正能打能冲、能带领大家打残打退对手的精英武者,也必然会从他们之中诞生。


清末大侠霍元甲(1868-1910年),出身镖师家庭,从小练了一身武艺,却当过柴夫,在天津码头当过装卸工人,在药行当过帮工,然后升任掌柜,一生饱尝辛苦。到41岁时,方才由朋友介绍来到上海,在“精武体操会”中教授武术。

很多人会惊诧:霍元甲这样的大武术家、一代宗师,不是被有钱人捧着,被徒弟们抬着,怎么41岁前这么苦逼,还去码头当过苦力?

——很正常,还是那句话,武术高手也要吃饭啊。

没有正当工作,想光靠着武艺高强就有人捧着?那不是什么正派武者,那是是劣绅恶少豢养的打手、是打家劫舍的强盗、是占山为王的山贼……反正不可能是一代大侠了。

在李连杰主演的电影《霍元甲》中,青年霍元甲前呼后拥、霸气侧漏,出门时一堆徒弟跟着,朋友们捧着,在天津街头几乎横着走……假的!

在经典功夫电影《精武英雄》中,片中的霍元甲貌似也是大户人家出身,还有专门给其做饭做了一辈子的老仆……假的!

在甄子丹主演的电视剧《精武门》中,中年霍元甲不但声名远播、德高望重,而且穿着体面、举止雍容、弟子众多,上海武术界对其到来嫉恨紧张,江湖上多数朋友都很给面子……夸张了。


不仅仅是霍元甲。
叶问的师父、咏春宗师陈华顺(1849-1913年),年轻时在米店做工,后去钱庄做帐房先生,人称“找钱华”。他一生收徒不过16人,要是只靠开馆授徒,估计要挨饿。


创立清末北方最大武术团体——中华武士会的大武术家李存义(1847-1921年),擅长形意拳和八卦掌,同时也是晚清十大镖局之一万通镖局的创始人,江湖人称“单刀李”,一生收徒数百人,还在刘坤一的湘军中任过武术教头,在义和团运动中趁夜袭杀过多名侵华的俄军士兵……
这样一个自幼习武、履历辉煌的武术宗师,年少时却因家贫,以帮人赶车为生。


曾为孙中山、宋教仁担任保镖的“南北大侠”杜心武(1869-1953年),年轻时是个镖师,路途艰险、穷山恶水的贵州、云南、广西、四川等省他全部走过,历尽风霜。

在影视剧中出场极多、著名的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1799-1872年),因在家乡比武时伤人,曾被迫躲到北京,做过教书先生。


在真实历史上多次击败日本武士和俄国力士的内家拳集大成者、孙氏太极创始人孙禄堂(1860-1933年),年少时因父亲早逝、家中贫困,在乡里给人打零工,后去毛笔店做学徒,机缘巧合下方有机会拜名师学武。
由于年少时生活实在太苦,母亲生病却无钱医治,据说少年孙禄堂曾试图上吊自杀,幸好被路人救下。

1923年,在接到日本武士高手的挑战书之前半年,孙禄堂的三子孙务滋因意外事故感染破伤风,不幸去世。
孙务滋武学天赋极好,被孙禄堂视为自己最中意的两位继承人之一。
结果却在63岁时老来丧子。
1928年,孙禄堂的另一武学继承人、得意弟子海桂元在东北被日本人炸死。
……
孙师傅的一生,饱尝了人生的辛酸。


周恩来的武术老师、晚清十大武术高手之一的韩慕侠(1877-1947年),出身于贫苦农家,曾给盐政官员家做过佣人,后拜护院镖师周斌义为师,走上习武之路,逐渐声名鹊起,江湖人称“玉面虎”(长的帅)。

1915年,韩慕侠去天津南开学校教授武术,期间结识青年周恩来(又是大帅哥),以师徒相称,韩曾资助周办报刊和去国外留学,并感慨评价:“……翔宇(周恩来)年少志高,深谋远虑,我教他怎样强身,他却教我怎样做人。”


50岁时,韩慕侠为张学良训练过由一千多名士兵组成的武术团,也就是后来闻名的东北军大刀队。

晚年,为了拒绝亲日军阀多次招揽,他不惜故意摔残身体,并声明再不习武,后以做小生意为生。

1947年,因痢疾无钱医治,韩慕侠不幸离世。

说句难听的话,以韩师傅的功夫,去抢、去盗、去敲诈,或者低下头去求人,搞钱维持生计并非难事。

但是老一辈武者都是很注重名声的,何况还是拥有深厚爱国情怀、性子刚烈的韩慕侠。
宁可饿病,决不低头。


清末这些武术家的人生,才是真实的武者生活。

他们要练功,要吃饭,还要养家,还要为师门和朋友的事奔走操心。

他们武艺高超,有大把机会结好权贵以换取钱财富贵,可很多人骨头硬性子烈,又爱惜名声,不愿违逆心意去逢迎。

他们没办法在天上飞来飞去,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承受生活的重压时选择了咬牙坚持,在面对乱世豪强势力的欺压时选择了隐忍。

疾病、意外、天灾人祸随时都会袭击他们,亲友恩师去世时,他们像普通人一样痛哭且无助。

然而总有那么一些特殊时刻,他们实在忍无可忍,忽然暴起,用一身的武艺除暴安良,或捍卫尊严,或保家卫国,事了拂衣而去(其实是潜回市井),留下一段段动人的传说。

这些传说,又被现代的编剧导演们捕捉,经过艺术渲染和夸张后,在大多数武侠剧和功夫片中拍成了那些从不用为生活发愁、潇洒、豪迈得仿佛在天上飞来飞去的大侠形象。


清末著名武术家尚且如此,那些民间普通武者,生活更是朴素甚至拮据。

入了黑道的武者们倒是不用再隐忍,没钱吃饭去抢就是了,有今天没明天,快意恩仇也是一生,但除了《水浒传》,历史上极少留下他们的名声。


所以我个人非常喜欢徐浩峰导演的《师父》、李小龙的《唐山大兄》、周星驰的《功夫》、甄子丹的《叶问1》等这些电影中的武者形象,为开武馆辛苦奔走的外地武者、终日奔忙的苦力工人、笑脸隐忍的小商贩老板、切磋武艺前还在对手家蹭饭、没什么吃相的朴素武师……





(虚构的江湖:飞天遁地、白衣飘飘;真实的武者:辛苦谋生、常年隐忍)

那个真实的江湖,终究还是有人知晓过。


第三章 传统武术的实战特点及与现代搏击的差别

真实的传统武术,一定有兵器技艺传承。
甚至可以说,多数中国武术流派,其实是以兵器搏杀技术为主。

包括不限于刀、枪、剑、戟、棍、斧、钩、鞭、锏、锤、叉、戈、铲、弓、弩、镖、刺、拐……等。




从拳脚练起,不过是为了将来练兵器打基础,即所谓“兵器,乃手足之延伸”。

兵器都没练好,只学了徒手武术的,对这样的徒弟师父一般是不愿让他去走江湖的。
如果非要走,那你可以说我教过你,但不承认是正式弟子。
师兄弟们对外也一致不承认他圆满“出师”,意思是师父的武艺他根本没学全,在外打输了是自己学艺不精,与师门无关。(当然若这人以后名扬四海了,就会另算)


因为兵器方为搏杀之根本。

兵器本身不会疼痛,也不会疲劳,打坏了一把可以再换一把。
靠拳脚可做不到。
相反,在生死搏杀中若拳脚伤残,或者因剧痛停用,接下来就等死吧。

在杀伤效率上,利刃可以轻易破开衣服、皮肤放血,或切断肢体一击必杀,远胜拳脚攻击。

所以古代战场上从来就没有不拿兵器、空手对敌的士兵。

面对手持利器的匪徒时,也没有故意以徒手搏击的镖师、护院、捕快,除非找死。

哪怕参与乡村械斗的武者,面对农民们手里的锄头叉矛棍时,手里也得有趁手的家伙。

哪怕是多年苦练外门横练功夫,一身皮肉坚韧、刀枪难入的高手,在实战搏杀中也一定是能拿武器就尽量拿武器,因为任何横练功夫都不可能护住眼睛。

当然,反过来若武术高手持刀剑等利器,近身杀人时如砍瓜切菜。


所以,中国传统武术流派无比重视各种兵器的修炼。

南方第一武术大派洪拳,历史上流派众多,经过宗师黄飞鸿整理后,除了拳脚功法,还包含五郎八卦棍、子母刀、单刀、飞铊、行者棒、瑶家大耙、形意箫、挑、十字梅花剑、金钱镖等等。

(刘家良师傅在电影中表演的洪拳棍法,硬桥硬马)

中等规模的武术流派,比如以刚猛肘法闻名天下的八极拳,兵器技法包括春秋刀、提柳刀、六合大枪、六合花枪、行者棒、八棍头、纯阳九宫剑等。

(八级六合枪,枪身极长,高手挥舞起来却圆转如意)

即使像咏春拳这种传承精细、人数不多的小拳派,弟子们走江湖时也是依仗手中的八斩刀和六点半棍,从没听说徒手闯天下的。

(影帝廖凡在电影中展现的八斩刀,气势十足)


徒手?你的拳脚再千锤百炼,能挡得住刀子吗?
练武数十年、远近闻名的武术家若万一不慎被村夫用菜刀砍中要害,死了,岂不是贻笑大方、让师门蒙羞?

故走江湖的人,有兵器不离身的习惯。


再细加分析,咏春拳的器械中,八斩刀的下盘步法是与拳法高度一致的“二字钳羊马”,六点半棍则不是,据说是某位祖师爷用咏春技法从别派武者手里交换来的。

问题来了,八斩刀刀法灵巧、凶狠、快捷,实战杀伤效率极高。有这种刀法防身不就够了?为什么还要加入体系外的棍法呢?

因为江湖中有的场合不让带刀,或不方便带刀,为了避免事发突然时空手对敌,练过六点半棍的咏春弟子只要随手抓起身边任何一根棒状物体,就可以舞动防身。

所以光练一种兵器,很可能不够。


那像洪拳、形意、八卦等这些武术大派,为啥竟有多达十几种兵器技法呢?难道每一种都必学吗?
当然不是。

因为武术大派的弟子数量众多且来源颇杂,三教九流各种职业都有,不同的职业习惯用不同的兵器。
走镖的首选大刀、长枪、弓弩等,码头械斗常练棍、斧、鞭、凳等,乡村械斗则在棍、枪、刀的基础上习练矛、叉、耙等技法(所以洪拳体系里才会有瑶家大耙这种农具兵器),做保镖的则会习练尺、凳、腰带、暗器等奇门兵器……

所以一家拳派的兵器技法越多,说明其历史上传承越广、规模越大。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对传统武术最大的误会,就是大家一听到“XX拳”、“X拳”,就以为这些武术流派只练拳脚!
一听到八极拳,就以为是凶猛肘法……
一听到洪拳,就以为是铁线拳和虎鹤双行……
一听到咏春,就以为是寸拳和标指……
一听到太极拳,就以为是慢悠悠的徒手四两拨千斤……
好像太极剑、八卦剑、形意连环刀、八斩刀等兵器技法都是附庸一般。

造成这种天大误会的根源之一,是现代影视剧中为了凸显出主角武艺高超,经常让武者们上演空手入白刃,甚至面对群体持械攻击时依然赤手空拳、好整以暇,可以在不受伤、衣角都不破损的情况下以拳脚就把一群对手打得满地找牙。

我在前文夸过周星驰的《功夫》,但我在看到片中谭腿高手以一双肉腿对抗大群斧头帮打手的桥段时实在有点无语。

我也非常喜欢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尤其欣赏里面的台词、对戏、画面剪辑和传说感,但对片中两场以赤手空拳狂殴大群手持凶器的匪徒的打戏实在感觉矛盾:很美,但太假。

徐克的《黄飞鸿》系列就更不用说了,那本质上都是披着武术外衣的爽剧,不是功夫片。


能空手入白刃的武术高手,历史上一定是有的,但仅限于熟练到了“入微”境界的高手,如孙禄堂、李存义、黄飞鸿这样级别的,且面对的是武艺相对较低的武者或普通壮汉,还要看地利和临场发挥,且不能人太多。

一旦遇上手持兵器、水平相差不大的武者,高手也不敢空手对敌。


下面回答前文的问题。

前面我提到,现代搏击强者若与传武高手实战搏击,很快就会被秒杀,其实就是因为兵器。
比如像大刀王五这样的镖师,虽然肯定也练拳脚功夫,但主要精力一定是刻苦锤炼自己的刀法。
因为不可能有匪徒会徒手来劫镖的,那是搞笑。

也不可能玩什么一对一切磋的把戏,黑道人物下手就是死手,以绝后患。

当一群匪人凶神恶煞的拿着各种兵器,怎么狠辣怎么来时,作为镖师当然也必须以狠对狠,以杀对杀,什么杀人速度快就用什么。

像王五、李存义、杜心武等这些镖师高手,一般除了刀法等主修兵器外,还会兼修一两门暗器功夫,遇到劫匪一拥而上时,身后普通镖师结阵前行,高手则把暗器忽然打出,击伤几人,震慑群匪,然后提刀直扑匪徒首领,全力击杀,一旦匪首被砍死或重伤,剩余匪徒们往往就溃逃了。


所以如果大刀王五与体型、体重相近的现代搏击高手做生死搏杀时,没说的,上来就提着大刀砍过去,不可能有任何现代搏击选手能坚持15秒钟以上,除非逃走。


那王五若与重量级拳王迈克·泰森来一场生死搏杀,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一看泰森高大强壮的体型,实战经历丰富的王五就会明白,自己在力量上与对方存在明显差距,大刀虽能伤害对方,但若距离太近,很可能被对方拼着受伤用重拳击倒。

因此,他会凭借灵活的步法或轻功,先拉开距离,以随身携带的暗器偷袭泰森的要害,比如双眼、耳朵、下阴等。
但泰森护眼闪避、露出破绽时,用大刀快速在泰森身上划出一道道伤口、放血,然后跳开、保持距离。
再强壮的人,也有疼痛感,如果不断失血,一定会眩晕、反应逐渐变慢。
这时,再找准机会,一刀劈向脖子或腰腹要害,结束战斗。

泰森的拳也许算铁拳,脖子不可能是铁脖子。


很多喷子看到这里肯定要叫了:怎么还用上兵器了?不公平啊!

可说好的标准明明是“实战”,自古以来,无论是搏击技术最原始的雏形——部落捕猎时对抗虎狼野兽,还是历代杀戮技术的巅峰——冷兵器军队,有谁是赤手空拳不拿武器上阵的?

拿兵器杀戮不就是最实战的吗?

从这个角度说,不练、不会兵器恰恰是现代各搏击流派的重大缺陷,是不够实战的证明,中华传统武术强调兵器的实战性,难道还错了不成?!

王五、李存义、黄飞鸿等这些既练拳脚,也练兵器,需要熟悉各种不同地形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传统武术高手,如果非要逼着他们与终年只练拳脚、只打擂台的重量级拳王在狭小的擂台上硬拼肌肉力量,就如同让一位会做满汉全席的大厨与一位常年只练习番茄炒蛋的厨师比赛做番茄炒蛋一样,到底是谁不公平?!

有喷子开始满地打滚了:我不管,我就要看传统武术高手与现代擂台搏击高手徒手对抗,不许拿兵器,我从小看的电影电视剧都是这么拍的……

谁把武术拍成这个样子的您找谁去啊!找徐克、找袁和平、找程小东去……关传统武术什么事呢!


而且,脑子再清醒一点的人就会发现,电影《师父》结尾那场巷战大对决时,各派武者拿着各种兵器的姿势——大都是弯着腰、勾着背、缩着脑袋,弓得像个虾米似的绕着对手转圈子,然后忽然攻击……不好意思,这种丑得不能再丑的姿势,才是最接近传统武术实战状态的。




其他电影里那些站得笔直笔挺的,所谓“站如松”的凛然大侠形象,都是假的。


为什么呢?
笔者在少年时代曾有幸在学校武术队练过一年武术,比较清楚其中原因。

中国传统武术,不论是兵器搏杀,还是拳脚较量,多数流派都强调下盘要稳、腰腿发力,所以人体的重心一定要放低,这样腿脚猛一踩地后,以大腿、腰肋、臂膀的肌肉群快速运力传导,就可以瞬间让双手爆发出最大力量。




如果整个人站得笔直笔挺的,仅靠上肢或下肢本身的肌肉,力量就太小了。
除非对手太弱,才能站得笔直耍帅,否则就是找揍。

至于平时练的马步、弓步、虚步等基础步法,都是为了锻炼力量和各种运力技巧,为后面学兵器打基础用的,真搏杀起来时谁有那个功夫像电影一样摆各种步法凸造型的?


有没有实战中不是摆弯腰蓄力姿势的武术家呢?

有,李小龙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看他的电影里,他经常摆个半蹲姿势,以侧身面对对手。



他这个姿势,是为了解放双脚,让自己移动更灵活的同时,实现前脚快速攻击或后退躲闪,是在自由搏击还未诞生的年代里,根据自己的实战搏斗经验锤炼出来的特殊功架。

当然李小龙的重心同样放得很低,也是为了(踩地)发力。


说到这里,笔者又想起年少练武术时的一则趣事。

当时有两个师兄,对于在武术套路表演中使用的那种薄得不能再薄、抖得唰唰直响的刀片子实在忍无可忍——肌肉力量练到比较充实后,任谁都会觉得刀片子太轻太假,跟学的刀法不匹配。





(左:表演用的软刀,对劈时乱抖;右:真实的大刀,刃厚刀硬有杀气)

所以他们有次兴冲冲跑去问武术队的总教练(队里对师父的称法):教练,请有没有收藏那种实战的大刀啊?想见识一下。

当时90年代正是社会治安最乱、街头砍人偶有发生的时候,记得那位熊教练闻言后双眼一瞪:你们两个想干什么?是不是想去惹事?我教你们练武是为了打架?动刀子很好玩?要是这样趁早给我滚!

两个师兄灰溜溜的跑开,还被大家嘻嘻哈哈打趣了好久。
……


有人又要问了,既然兵器方为实战之巅,那泰国的泰拳、俄罗斯的民间搏击术“桑搏”、日本的空手道等等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当然跟中国武术一样:随着各国古代文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复杂,护卫大贵族时、护卫皇室时武者们不可能个个手拿刀剑,总得有徒手护卫的时候啊!

后来,这些徒手武术被老迈的保镖们流传给子女,流传到民间后,很多练习者发现,先练好拳脚技术,既可以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力,也非常有利于对身体力量的掌控运用,可作为兵器技术的基础。
于是就流传更广,形成各种流派了。

像北美大草原上的印第安部落,或澳大利亚草原上的毛利人部落,他们都没发展出复杂的社会结构,出现专门的徒手武术的概率就很低。

需求决定事物发展,就这么简单。


最后,普及下常识吧——从全世界范围看,各国的古代搏杀术也是以兵器为主的。

古代欧洲武士是这样的:



(古罗马角斗士与中世纪骑士)

古代倭国武士是这样的:



(凶蛮的矮冬瓜们)

古代泰国武士:



(一百年前的老照片,人家上擂台时打泰拳,出了擂台要杀人时也会用兵器的)



第四章 传统武术的落幕

中华传统武术的落幕很早就开始了。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