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家乡纪事 鲁西北农村风情画卷

字数:114632访问原帖 评论数:606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9-06-14 00:24:24 更新时间:2022-02-25 04:30:26

楼主:北国之春2019  时间:2019-06-13 16:24:24
家乡是山东西北部,接近河北。这是母亲养的两只羊,老家小院一角。
楼主:北国之春2019  时间:2019-06-13 16:31:54
一)家乡的韭菜盒子
韭菜盒子是家乡特有的一种吃食,至少走南闯北这些年,本着大嘴吃四方的原则到处吃,在别处确实是没见到过。
家乡的韭菜盒子,不是那种小碗那么大小、油炸而成的韭菜馅儿的馅饼,而是用少许油烙制直径如一般炒锅大小的大盒子。
要想烙这么大的盒子,必须得有一种特殊的工具,鏊子。鏊者,鳌也,形似龟背而得名,据说远古时代就有石鏊了。家乡所用鏊子是一种平底较浅的锅,所不同的,它是铝制的,底儿、帮儿均较厚实。铝导热慢,而且保温时间长,适合于长时间烙制食品,不至于急火烙糊,也不至于火太小没烙熟就给翻烂了。
记得小时候有一个行当,就是帮别人做鏊子,用两片模子合扣,向缝隙里注入融化的铝水,待凝固了,掀开模子,便是一个粗糙成形的半成品了,再用砂轮、砂纸打磨光滑,就是一件成品啦。以前帮大人收集过易拉罐啊、牙膏皮(那时都还是铝的)之类,就是为了收集铝,用来做鏊子,省钱。当然你收集的不够多,也可以帮你做,前提是你买他的铝,多少钱一斤。现在这个行当很少见了。
楼主:北国之春2019  时间:2019-06-13 16:32:08
有了鏊子,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是做准备食材了。一般是韭菜,有时春天也有用小葱、菠菜的,各有所爱,不过还是吃韭菜的比较多。在没大棚技术的当年,韭菜一般是春末夏初上市,夜雨剪春韭嘛,到仲夏就不好吃了,有道是:六月韭,臭死狗。刚上市时的韭菜比较水嫩,吃起来口感好,细腻无渣、入口即化。
面饧好了,均匀分成剂子,用擀面杖擀成炒锅大小的薄片,多薄呢,经过实地测量,不超过一毫米,比家里面条稍薄。薄片两两成对。切得细细的韭菜,撒在其中一片上,撒些细盐,有的是用盐提前拌好韭菜,也行,就是爱出汤,不方便操作,而且降低了韭菜的鲜嫩程度。生鸡蛋磕开一个小口,拿筷子捅进去,稍一搅拌,轻轻的甩在韭菜上,有蛋清有蛋黄,有两者的混合物,能放几个鸡蛋就看你的财力和本事了,多了会淌出来的。拿起另一片,扣在上面,边缘用手捏紧,这就成了。高手做的盒子,边缘特别少,让你感觉不到有纯粹的面做的边,当然这样也费菜。
楼主:北国之春2019  时间:2019-06-13 16:32:26
鏊子烧热转中小火,滴几滴油,把事前许在盖帘上的盒子,沿着鏊子边轻轻放入,待一面烙至微黄出现老虎斑时,翻面烙,不用另加油,两面都烙好了,放到一边,攒到三张五张,放到案板上,用刀从中间十字形切开就可以吃了。切好的盒子,从侧面可以看到,绿的韭菜,白的蛋清,黄的蛋黄,阵阵香气漂来,真是色香味俱全了。
吃的时候,拿起一页(四分之一张),左边卷一下,右边卷一下,卷成了报纸筒形状,最嫩的那端朝上,咔嚓一口,外脆里嫩,那个香、那个美,常常吃得忘形,盒子里鲜嫩的韭菜汁水都滴在衣服上都不知道。
因为刚上市的韭菜较贵,再加还需要鸡蛋,制作较为复杂,尤其人一多,需求量很大的,平时能吃一碗饭的,现在能吃两碗,所以韭菜盒子很少做的,一般是比较隆重的场合,像老姑奶奶回来啦、像招待家庭里新娶来的媳妇啦这种情况才有,大家齐上阵,你擀面,她烙饼,很有集体生活的感觉。
楼主:北国之春2019  时间:2019-06-13 16:32:36
我的父亲是当地最早的一批小四轮拖拉机驾驶员,经常出门,算是村里见多识多的了,有一年出外拉活,在某县发现韭菜盒子,当时正值午饭时间,大家看到切开的韭菜盒子,露出来的全是黄澄澄的鸡蛋,几乎没有韭菜,觉得这家儿真是实在,就这儿吧。结果一吃才发现,人家就是在盒子中间拿鸡蛋浇了一个十字形,这个切开了,你看到的肯定全是鸡蛋,其他地方全是韭菜,没鸡蛋,大呼上当,感慨人心不古!
我的四姑,她嫁去的村子,是当地种韭菜很有名的,那几年,她只要一回娘家,就得拿篓子装韭菜,为啥啊,兄弟多啊,一家两捆,再加我爷爷奶奶,那就得十几捆,托她的福,总是有韭菜盒子、饺子、包子吃。现在人都出外打工,还种什么韭菜,都大棚了。生活条件好了,能经常吃到啦,但是感觉现在的韭菜盒子,没有小时候的香了。
楼主:北国之春2019  时间:2019-06-13 16:34:01
二)家乡的茄荚子
古诗有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年关将近,对过年回家,期盼中带了些怯意,一年年过去,毕竟物是人非,毕竟乡音无改鬓毛已衰,儿时的玩伴,也都陌生了。但是家乡的美食,却是风采依旧,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也许是一代代吃货艰苦卓绝的传承吧。其中茄荚子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之作。
茄子这种生物,可以说是非常神奇的存在。西汉年间,四川资阳人王褒曾和仆人订立《僮约》,约定家僮要负责“种瓜作瓠,别茄披葱”,可见那时就有茄子啦。小时候,四叔曾经和我破过一个闷儿(破闷儿,家乡话,猜谜语):紫花紫叶紫杆紫果紫根儿,是什么植物。当然猜中啦,谜底就是茄子。据说紫色象征了神秘和高贵,看来茄子还是很有个性的,就连那弱弱的小花儿,也是透着淡淡的紫色。
楼主:北国之春2019  时间:2019-06-13 16:34:11
茄子也分多种,圆的、长的、圆长的,甚至还有不多见的白茄子,而家乡经常作为食材的是本地的产的圆茄子,丰满圆润,锃光发亮,相当于手机镜面膜,而不是磨砂的。
制作茄荚子,工序较为复杂。首先,要准备肉馅,将好的猪肉(也有喜吃羊肉的)细细的剁为肉泥,全瘦也不好吃,太柴,肥的太多,则不成形,容易碎,七分瘦三分肥最好。那边开始剁葱,有的稍加白菜,如果怕腥,还可以煮点花椒水,拌入大葱肉馅,其他像盐、五香粉、料酒则视各家喜好酌情加入。
馅儿得了,把清洗干净的茄子去蒂,与茄蒂方向平行,自上而下,一刀连一刀断,相连的两个大片为一组,类似常见的藕盒,便于夹入肉馅。厚度有讲究,切得厚,将来吃起来有丰腴之感,获得感较强,而且经济,同样的肉馅,做出来的茄荚子就多;切得薄呢,当然茄子少,肉多,吃起来获得感很强,但比较费肉,算是丰俭由人吧。
楼主:北国之春2019  时间:2019-06-13 16:34:21
单手支开茄荚,将肉馅加入、压实。那边又准备了神器了:鏊子。放少量油,中小火将茄荚煎至两面金黄(也有裹面糊的后煎的),肉馅渐呈白色,取出放于一旁,此时形似大号的豆荚,茄荚也许就是因此得名。
起油锅,最好是老棉油,色重。大火爆香葱花,此时可以有大料,将煎得半熟的茄荚放于锅内,加入适量开水或高汤,酌量放盐,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盖锅焖煮,时间当然是以长一些为宜,好饭不怕晚。
经过半小时以上的炖煮,茄子已经软烂,类似现在常吃的扒肘子之类,达到了入口即化的程度,出锅前加入拍好的蒜瓣,点香油,小心翼翼盛得了,一人一碗,撒上香菜,软烂的茄子、中间有肉饼子若干,有经过长时间炖煮颜色很深的汤,上面漂着明晃晃的油,真是香,能不香嘛,茄子本身吃油,这都加了三回油了。这时来个大白馒头,吃一口茄荚子,茄子入口即化,肉馅柔韧有劲,口感层次丰富;茄子的原香、肉香、葱蒜香、复合香型纷纷来袭,点滴的香油带着厚重的棉油味,由清香至厚重,渐次增加,这茄荚子,是色香味儿组团儿来征服我们这些吃货的。
楼主:北国之春2019  时间:2019-06-13 16:34:30
因为制作繁琐复杂,费时费钱,以前是很少做的,都是比较隆重的场合,接待重要的客人,因其繁复,方显至诚,算是上档次拿得出台面的美食了。
如果说家乡的大锅菜就是混迹于市井之间的下里巴人,那茄荚子就是登堂入室的阳春白雪了。如今物质丰富,回家也能经常吃上茄荚子了,但还是经常怀念起小时候的味道、小时候人多抢着吃的感觉、吃饱了鼓腹而歌,与发小玩伴悠游、泛若不系之舟的日子。此正是: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楼主:北国之春2019  时间:2019-06-13 16:35:54


楼主:北国之春2019  时间:2019-06-13 16:36:41


楼主:北国之春2019  时间:2019-06-14 08:07:12
三)家乡的槐花馅菜齐溜
初夏的季节,工作午间小憩,到附近小公园走走。好几天没来了,一进公园,首先闻到的是阵阵淡雅的香气,啊!槐花开了。抬头看去,一串串一从丛,一嘟噜一嘟噜,素白带着微黄的槐花挂满枝头,空气里是若有若无的清香,甚至穿透了丁香的味道,沁人心脾。
此正是: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
槐花的香,勾起我这个天涯游子的情思了。
槐树是北方一种常见树。记得小时候,奶奶家就有一棵槐树,刺槐,非常高大,就在进门的影壁墙后边。到了夏天,有时搬个小凳子小桌子,就在树荫下写暑假作业,很凉快的。不过树上会时不时落下来拉着线儿的小虫子,吓人一跳,后来才知道那叫槐尺蛾,是一种槐树上的害虫。
民间流传一句话:桑枣杜梨槐,不入阴阳宅,前四者都是因为谐音不好,而槐树则是因为旁边的偏旁是“鬼”所以才认为不吉利,阴宅阳宅都不用它。正因如此,槐树反而得享高寿,长得很高大,这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
除了可以在树下乘凉,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槐树上的槐花堪称是一道诱人的美食呢,看到槐花就想起来菜齐溜了。
槐花可以生吃。小时候比较馋,好多花都要拿来吃吃看,挑稍大一点的槐花,把花瓣掰开,抽出里面的细芯,含在嘴里轻吮,能感觉到丝丝的甜意(梧桐花也可照此办理,想起大姑家的梧桐树了,家里叫泡桐树)。有时也会抓一把槐花直接吃,不过有的人过敏,吃多了槐花脸会肿。
每每在奶奶家玩或写作业,槐花正开时的某天,奶奶拿走嘴上叼着的她自己卷的喇叭筒旱烟,冲我说道:小儿,今儿晌乎(中午)包菜齐溜啊。这时,年少的我,身心都雀跃起来。
奶奶会找个竹竿,绑上个铁丝勾,勾下来一串串的槐花,有时是由我爬树上去摘的。槐花撸下来,从中挑些半开的——全开的味儿差不多跑完了,用清水洗净,用水焯过,攥去水分,放上油、盐、葱花姜末、五香面、面酱作为馅料,讲究的要放韭菜、肉馅呢,至少也得有猪油,我们是没有的。
做馅之前要拿玉米面和面,稍加点白面以增加黏性,否则不成个儿,放入老面发酵。
面发好了,匀成剂子,擀成小小的圆饼,放入槐花馅,轻轻的包到一个团子捏好,玉米面的,能不漏就不错了,要什么十八个摺啊。
放入蒸锅,几十分钟,蒸熟了,奶奶把菜齐溜盛出来。我心急啊,拿在手里,左手右手倒来倒去,终于不烫了,咔嚓一口,香啊,再拿上几瓣蒜,玉米面、豆面的香味(因为家里窝头、玉米饼都习惯于加点黄豆面,口感更软),和着槐花特有的甜香味儿,发酵后的玉米面略粗糙的口感和槐花的软嫩,相得益彰,真是满满的季节的味道啊。
现在专家说了:槐花富含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润肺、降血压、预防中风的功效。没想到昔日解馋的野菜,现在倒成了众人追捧的保健食品。
后来出门在外,也吃到过一些萝卜馅、荠菜馅之类的菜齐溜,原来人家不叫菜齐溜,叫菜团子。菜齐溜仅是山东部分地区的叫法。
有那爱吃槐花的,就多摘些,晒干了,留着以后吃。冬天泡发了,用来包包子、菜团子,更有嚼劲,口感又是另外一种。
唐代李公佐传奇《南柯太守传》里说,有个叫淳于棼的人,一天醉卧槐树下,梦入大槐安国,娶公主,出任南柯太守,荣贵无比,后来公主死,他被谴归,晚景凄凉。梦醒后才知,所游其实是大槐树下的蚁穴,原来是南柯一梦。整个故事颇似黄粱一梦。
看来,槐树也是一物一世界,看惯了人生匆匆、世事变幻啊。
转眼已经不惑之年,远离家乡,奶奶也已经去世好几年,再也不能吃到她老人家给孩子们包的香喷喷的槐花菜齐溜了。
楼主:北国之春2019  时间:2019-06-14 11:29:52


楼主:北国之春2019  时间:2019-06-14 16:09:00
(四)家乡的花生
家乡是黄河故道,县志有载。地名就很有意思,鄙村属下堤,往东走的村庄统称为上堤,村庄以姓命名,姓张的多,名为张堤,姓侯的多,名为侯堤,另有任堤、许堤、杨堤、唐堤、曲堤等等,皆是拜黄河所赐。
正因为如此,家乡沙土地多。其实沙土不宜种庄稼,但是偏偏适合种红薯、西瓜和花生,这些作物都喜欢沙土。由于人多地少,大家种的往往是经济作物,大都是棉花,可以多卖钱,象红薯花生之类的副食,前者不值钱,后者产量低,很少有人种,所以就显得较为珍贵。
记得那时如果谁种了一亩花生、二亩红薯,那是被我们这些小朋友惦记的,主人也是比较操心,会经常到地里巡视一番,以防丢失。
种花生很有趣的,需要提前挑选饱满的花生,小心去壳,不能伤了它的胚芽,在水里泡几天,直到生出来一点点芽儿了,这时就可以种了。
大人们拎着锨,不是大铁锨,是镢头(家乡称为倒锨,因锨头与把手垂直的缘故吧,正常铁锨是与把手在一个平面上的),几镢头下去,刨出一个小坑,后面有人拎着水桶,若是小朋友就是两个人抬水,用瓢舀了水,倒入坑中,小朋友就把准备好的花生放到坑里,或一颗,或两颗或三颗焉,据说放三颗将来长出来的花生就是三颗豆连在一起的大马,所以小朋友就偷偷的多放几颗进去。把刨出来的土推回,用脚轻轻踩实,这就成了。
不多久,花生就顶着大大的豆瓣长出地面了,几天过后就长出了花生特有的卵圆形的叶子。
夏天到了,花生开了淡黄的小花儿,花蕊慢慢的伸展,一直扎到地里—这就是沙土的优越性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收花生了,小朋友们雀跃着帮忙,花生一般也是用镢头刨出来,也有用手拔的—就像鲁花5S压榨花生油的广告,不过拔不干净,还是会有遗漏的花生,还要再刨一遍的。
正因为收割容易有遗漏,所以小朋友们就多了一个活儿,叫拦花生(拦长果,长生果),就是拿个袋子,去别人收过花生的地里面,拣漏儿。
收割的花生,弄回家,要手工把花生从秧儿上揪下来,揪的过程中,可以闻到花生秧特有的清苦香味,非常独特,甚至闭上眼睛都可以闻出来是什么。花生秧晒干,可以作饲料,可以用来烧火。
新花生白白胖胖,直接吃清香可爱,美味多汁。揪下的花生,拣个宽敞的地方,或场里或屋顶,晒干就可以长久保存了。
在家乡,花生很少带壳作食物,这就需要剥花生,昏暗的油灯下,家人围坐,咔咔的剥花生,偶尔偷偷吃几粒,此情此景,至今回味。
自己家做花生,一般就是水煮,相对省事儿,还省油。花生泡好,花椒、大料、香叶、桂皮还有盐,放锅里煮。泡好的花生很容易熟的,只是煮好了要焖会儿,这样入味儿,口味根据个人爱好,可脆可面。煮花生不可用铁锅,这样煮的花生发黑,卖相不好。
不嫌麻烦,可以用沙土炒,细沙土在铁锅中烧热,放入泡好入味儿的花生仁儿,小火慢慢炒制,过筛子去沙土,这样做的花生,香、脆,味道浓郁,花生是源于沙土,归于沙土。
除了煮和炒,花生可生可熟,可凉可热,可炸可爆,还可以煲汤,广东就有花生猪脚汤。
除了吃,花生还有重要角色要担任,新人结婚,被子里要缝进花生,寓意花着生,有男有女。
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第一回,两个农民请说书先生喝酒,店小二“摆出一碟蚕豆、一碟咸花生、一碟豆腐干,另有三个切开的咸蛋”,其实花生直到明朝才传到大陆,宋时是没有花生的。看来就吃花生而言,较之郭靖大侠,我们还是比较幸运的。
楼主:北国之春2019  时间:2019-06-16 10:18:21


楼主:北国之春2019  时间:2019-06-16 10:18:33


楼主:北国之春2019  时间:2019-06-16 10:18:44


楼主:北国之春2019  时间:2019-06-16 10:19:01


楼主:北国之春2019  时间:2019-06-16 10:19:15


楼主:北国之春2019  时间:2019-06-16 10:34:52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