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圆仔

字数:2304访问原帖 评论数:2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0-12-21 22:46:38 更新时间:2020-12-22 12:42:24

楼主:独庸生  时间:2020-12-21 14:46:38
不知发过没有,发个旧帖应景冬至

时间过得真快,眨眼又是冬至。

过冬大过年,这是古语。一年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还是春节,冬至也是一个很传统的节日。既是二十四气节,又是节日,我知道还有一个是清明节。我以前望文生义,以为冬至是冬天来临之意,后来看了解析才知道自己错了。冬至又叫一阳生,冬季夜长日短,冬至过后,白昼是一天比一天长,昼为阳,阳气回升,始于冬至之天,故名一阳生。阴阳交替,自然循环,周而复始,所以古人重视冬至,才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

冬至既是节日,而中国的节日,多有传统美食。比如春节有煎堆油角,端午有粽子,中秋有月饼等等。冬至的传统美食,北方是饺子,这天家家都包饺子,“好吃不过饺子”,充分说明北方人对饺子的偏爱。当然,不是冬至这天才能吃饺子,随时可以吃,是说冬至一定要吃饺子,否则,就不像过冬至了。

我是岭南人,我们岭南人冬至不包饺子,要吃圆仔。北方人可能不知圆仔为何物,正宗的圆仔是这样做的,把煮熟的米饭搓成团,搓成指头粗,剪成短菱形。用得是稻米,所以有一股稻米香。现在,已没有这种做法了,因为太麻烦,太费工夫,都是用米粉(稻米磨成粉,不能用面粉)搓成粉团。虽少了煮成饭这一步,也还是有股稻米香。我们岭南的主食就是稻米,我们的肠胃一早适应了稻米的香甘,稻米对我们的吸引,就像面粉和面食对北方的诱惑一样。

这只是半成品。煮圆仔,还要加很多配料,主配是肉,或猪肉或鸡肉或鱼肉,悉随尊便,却绝不能少,有肉才有鲜味和甘味。配料葱蒜自然也是少不了的,这是我们必备的调味品,还有香菜,我们叫芫茜。芫茜有种特别的香味,爱者殊爱,恶者闻之头晕,更别说吃。就算是广府人,也不一都喜欢,而芫茜却是必备调料,有了它份外香,以前煲粥更是必不可少。细心的店家,总要问一句:要芫茜不?或者顾客自己声明:不要芫茜。

还要多加青菜,地道的是生菜。广东人最爱生菜,生者在广东人看来有生猛,兴旺,发财之意,而且生菜本身又爽口清甘,很好吃,还一滚就熟,非常方便,所以非常受欢迎。每逢喜宴,生菜更是必不可少的主要配菜,图个好意头。有肉有鱼有菜真够丰富的,圆仔是白的,青菜是青的,颜色好看,香气诱人,让人食指大动。可还不够,还要炒上一大盆香喷喷的花生,吃时顺手洒一把,就更完美了。不,还不够完美,吃圆仔,绝对少不了胡椒粉,胡椒粉的辣,能把圆仔的鲜味和“野”味完全激活,吃起来又香又辣,又软又爽,又甘又“野”味。这里的“野味”不是指野生动物,而是指那种带点刺激,能促进食欲的滋味,一般多带微辣和极甘鲜,那是美味之上又多一种味道。

天寒地冻,圆仔热气腾腾,仿佛是日子在蒸蒸日上。
2016-12-19
楼主:独庸生  时间:2020-12-21 16:30:45




楼主:独庸生  时间:2020-12-21 19:13:43
随手记:过冬大过年

这是我们的俗话,但我怀疑其实是“过冬早过年”。过冬总是通常比春节要早一个月的。

有此怀疑,是因为在所有传统节日中,比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诸节,都要比冬至有氛围,我小时候几乎不知有冬至这个节日。这天,妈妈一早就杀鸡拜神。拜神不出奇,每逢初一、十五,妈妈总要拜神,不过平时拜神不像这天这么隆重,要杀一只鸡。几乎家家杀鸡拜神,却不觉得有多少节日气氛。冬至吃圆仔,也是后来才慢慢注意到的。

为什么冬至不太像节日呢?我也曾想这个问题。我发现,冬至有点不同别的节日,别的节日若不是纪念性,就是娱乐性的,都有其核心,如清明思故亲,端午思屈原,盂兰节送恶鬼,七夕念牛郎织女,都是有很明确的纪念意义,有其文化内涵在。如元宵之闹花灯,重阳之踏青,中秋之赏月,春节之探亲访友,都带着一种娱乐性质的。古代娱乐极小,由其是对女性来说,儒家的三步不出闺门,唯有元宵,清明,中秋,春节等节日,可是名正言顺出门,所以在当时这些节日都像是大型盛会,热闹非凡,其中元宵或七夕,还有人说这是中国情人节呢。

反观冬至,冬至有什么?这原本只是二十四气节中的一个,它的由来,全和气候有关。古人发现这天是夜之极致,这天过后,白昼天天增长,阴消阳长,阳从今晚回。怎从一个节令,变成一个节日,我弄不清,相信这里古人重农信天有关,阳为春之始,春耕秋收,一年之计在乎春,古人重视春。久而久之,冬至就成了迎春的序曲?有了“过冬大过年”的谚言?

对现代中国人来说,节日多数不能轻松,可能比之平时更劳累,无它,节日交际应酬更加频繁,或者奔波在出游的路途上,真能无所事事,看看花,喝喝茶,读读书,睡睡觉,极小。我们都说羡慕清闲,其实没几个能清闲下来,真的清闲了,多半视为寂寞和无聊。时光催人老,时光老人的座架也从马车变成了法拉里,提速百倍了?否则,古人对月长叹,或送别折柳,鸿雁来去,总是天涯远时光慢,仿佛动轧经年,在我们不过瞬间。古人的长嗟短叹,经时光的浸染,散发的是诗词的芬香,我们却是流行歌的快餐。我们坐在高速列车上,我们没法暂停,甚至没法暂缓,高速让一切有如瞬移,感觉飘浮,缺少“长久”,所以我们的心常空,要不断有“丰富”来填满,否则就觉得空虚。高速,也让一切变燥动与喧哗:时不我待,只好拼命的占有,占有,才觉不枉此生。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征,今人生在古时,或古人生于今日,都不会适应的。很难说昨是而今非,或是今是而昨非,人很难离得开社会现实和社会环境。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这是白居易写于冬至的诗,其时人在他乡,是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插茱萸少一人的再版。说明人同此心,古今一致。亲友的关怀,最温暖人心。记得孔子有弟子因是独子无兄弟姐妹,为之难过,同学就说四海之内皆为兄弟也。相信,那人听了心里准一阵温暖,活得像老杜“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就太惨凄了,但最后还有县令送肉送酒,还不算是无一朋吧?

家中夜深坐,不是远行人,也应无人说。
2016-12-21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