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其实是人类最原始视野及思维的记录

字数:117663访问原帖 评论数:3696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6-11-18 19:31:00 更新时间:2021-03-07 01:27:03

楼主:虾郎摘  时间:2019-11-18 11:39:00
那么,这些龙盘和二里头绿松石牌饰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因没有其他几块龙盘的图片资料,从目前的文字描述和记录上看,应是两者的混合体或就是其中的一种



成虫的螯口,幼虫的身体。
楼主:虾郎摘  时间:2019-11-18 11:56:36
而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有趣的一点

这不是蛇,是笄蛭涡虫。笄蛭涡虫(Bipalium),也称“天蛇”,古称“土蛊”。涡虫纲,笄蛭科。体长20-30厘米,头部作扇状。以土壤中的小动物和有机物为食,有个外号叫蚯蚓杀手,碰到蚯蚓后缠杀,再分泌消化液,用在身体中部的开口吸食。

有意思的是,这种动物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如被切成两半,这两半均可再生出失去的另一半,形成两个新的完整的个体。
楼主:虾郎摘  时间:2019-11-18 12:14:11
这像不像二里头出土的龙型器?

和古虫字也很像

而“禹”字,就像是拿着治水工具的“虫”

楼主:虾郎摘  时间:2019-11-18 12:24:41
你以为仅是因为外形类似所以将其列出来吗?我们来看下《山海经》全本中的最后一段话:“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看见没有,“杀鲧”后“鲧复生禹”!是不是觉得这和笄蛭涡虫的再生能力很像?至于这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后文再进行讨论。而笄蛭涡虫吃的蚯蚓,也正是“覆土”的,会不会让先人觉得这是蚯蚓之王?禹,姓姒,名文命,但典籍中并没有记录“禹”这个称号从何而来。笄蛭涡虫的这些共性,会不会正是“禹”的真正意义所在?
笄蛭涡虫,也同样是色彩斑斓的


没想到吧。
楼主:虾郎摘  时间:2019-11-19 15:16:29
我们留意到,不论是甲虫、笄蛭涡虫还是蛇,都是色彩绚丽的。联想到“华夏”的“华”

本意就是指树的花,五彩斑斓,那么“华夏”是否指的就是多彩的“夏人”?
楼主:虾郎摘  时间:2019-11-19 15:48:50
当我们还带着猜测的时候,陶寺,就印证了这点!
陶寺出土随葬的陶器有灶、罐、壶、瓶、盆、盘、豆,个别墓有鼎和觚。凡泥质盆、罐、壶、瓶、盘、豆,均施彩绘,都是烧成后着彩,以黑陶衣为地,上施红、白、黄彩;或以红色为地,上施黄、白彩。纹样有圆点、条带、几何形纹、涡纹、云纹、回纹、龙纹、变体动物纹等。斑斓绚丽的彩绘陶器,构成陶寺类型文化一大特色。大型墓出土的彩绘木器,构成陶寺类型文化的另一特色。器形主要有案、俎、几、匣、盘、斗(勺)、豆、“仓型器”、鼓等多种器形。
不仅彩绘多,文化类型也多。除了主要的庙底沟文化和龙山文化外,其出土器物群包含了齐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屈家岭——石家河文化等不同区系考古学文化的文化因素,其复杂程度并非一般的聚落可比。
楼主:虾郎摘  时间:2019-11-19 16:03:38
那么,这些彩绘从哪里来呢?我们来看看《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厥土惟白壤”、“厥土黑坟”、“厥土赤埴坟”、“厥土青黎”、“厥土惟黄壤”,显然,这是禹治水后的贡品、交易品或平衡有无的救助品,或者,是无家可归者的新家园!
楼主:虾郎摘  时间:2019-11-19 16:16:31
墓葬情况也说明了这点,陶寺的早期墓地位于遗址的中南部,面积约3万平方米,发掘并清理了1309座墓葬。大致可分为三类:
大型墓:长3米上下、宽2米多。使用木棺。随葬品可达一、二百件,有彩绘陶器、彩绘木器、玉或石制的礼器和装饰品以及整猪骨架等。已发现9座,不及墓葬总数的1%。经鉴定,墓主都是男性。
中型墓:长、宽尺寸略小。使用木棺。一般随葬成组陶器(包括少量彩绘陶器)、木器和玉、石器,几件至一、二十件不等,常见猪下颌骨数个至数十个。这类墓占墓葬总数的近10%。死者多系男性,仅分布在大型墓两侧的为女性。
小型墓:墓坑小而狭长,一般长2米,宽0.5米左右。大多没有木质葬具和随葬品。这类墓约占墓葬总数的90%,墓室仅能容身,死者身无长物。
这些占了绝大多数,甚至多得不太符合比例的“贫墓”,应该就和迁移至此的难民有关,所以才有如此多杂合在一起的文化因素,从出土的陶器制作和纹样也说明了这点。
楼主:虾郎摘  时间:2019-11-19 16:47:42
早期陶器主要为手制,陶胎一般比较粗厚,器壁厚薄不均匀,器形也不如何规整;陶器颜色较杂,纹饰主要采用绳纹;炊具釜灶较多,其次为扁矮足鼎,侈口深腹罐、陶缸等;器具以平底器为主,圈足器很少,袋状三足器仅有一种;盆、罐、瓮的扣多平折;扁壶的对称钮多在颈部。从已发现的陶器群来看,除折腹盆的形制和庙底沟仰韶文化的浅腹盆有着某些相似之处,陶缸、矮足陶鼎等可以在山西、河南等地的其他龙山文化遗址中找到对比材料外,其他大部分的器形大多是初次看到。
而到了中晚期,陶器的制作方法除手制外还出现了轮制、模制等其他制作方法,陶胎较薄,器壁厚薄较为均匀,器形也较为规整,杂色陶,相对于前期已经很少,绝大部分为火候较高的灰陶和磨光黑陶;纹饰除早期的绳纹以外,篮纹也成为了主要的纹饰,方格纹则已成为居绳纹、篮纹之后的纹饰;炊具主要是陶鬲,其次是部分三足器,没有发现釜灶、鼎、缸;泥制容器中,形制大小不同的圈足罐、折肩罐十分普遍,圈足豆、敞口盆、单耳杯比较多见;扁壶一侧壶腹中部明显外鼓,口部下收有短颈,凸状钮施在户口盐商;罐、盆、豆等器口内沿多见双折细棱等。从整个器群来看,这期遗存有一些接近河南龙山文化的因素以及较多与河南龙山文化三里桥类型相近的因素。
楼主:虾郎摘  时间:2019-11-19 17:04:15
而早期陶寺墓地还出土了主要有钺、琮和瑗等玉器。从目前出土的资料来看,这些器物在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中都是十分少见的。这些有可能是救援的其他文化贵族的物品。
由此,我们可以想见,当时各种文化汇集于此,各种服饰颜色绚丽,各种陶器颜色斑斓,由此构成了“华”的基础。此时的“华”,已有融合的味道。
楼主:虾郎摘  时间:2019-11-19 17:17:06
那“夏”呢?据考古院何驽研究员的观点,以曹定云先生《古文“夏”字考》为基础上认为:“曹先生解释的《合集》8984甲骨文“夏”字,应是戴羽冠跳萬舞的侧身人形。三根高竖的羽毛,恰似二里头2002VM3墓主头顶三个斗笠形器和81YLM4绿松石管内插上雉羽的写照。无论正面的还是侧身的“夏”字,头顶都有高高的雉羽,其实表现的都是舞蹈的人。《礼记·仲尼燕居》:“升堂而乐阕,下管象舞,夏籥序兴。”郑注曰:“夏籥,文舞也。”阮元《研经室集·卷一·释颂》进一步解释为:“夏籥文舞,用羽籥也。”西周时期《仲夏父鬲》的“夏”字,为侧身舞人形(图7),手中拿着的物件表现为日或☉,很可能是籥的会意。也就是说,至迟在西周时期,已经流变为羽籥之舞的萬舞,还被认为是夏籥,是一种文舞,据信是从夏朝传下来的,只不过不再用于祭祀夏禹,而用于宗庙山川祭祀。此解释也忘了所谓的萬舞夏籥,在夏代原本是专门祭祀夏禹的舞蹈。准此,从古文“夏”字演变的轨迹,以及文献对于“夏”字的定义,我们大致理清了一个逻辑,那就是居住在“中国”的人,因为戴羽冠跳萬舞,祭祀大禹,有别于周边的其他部族,于是这些“中国之人”以萬舞的舞姿创造出一个文字“夏”来自称,其他部族接受了这种称谓,称“中国之人”为夏人,同时也接受了夏人先王的称谓“禹””。
楼主:虾郎摘  时间:2019-11-19 17:30:14
我们现在无法确定是否如此,但是我们留意到,陶寺墓葬1300余座,都是头朝东南!
东南是哪里呢?

正是大禹陵——会稽山的方向!
如果设想没错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出,“夏”是指被大禹救助过以大禹为共主,并以此跳舞祭祀大禹的人!而竹书纪年就记载:“十七年春二月,入学初用万”。万即万舞!
楼主:虾郎摘  时间:2019-11-19 17:48:58
不过,以墓葬头朝向来说明“夏”有一个漏洞,即,大禹没死之前死的人,头朝向为什么也是东南?
要解决这一点,需要《山海经》出场。《大荒南经》记载:“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岳山!正是我们之前考证过的地方!而这里,正是南偏东方向!
楼主:虾郎摘  时间:2019-11-19 17:54:03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即山海经中海内南经、海内东经、大荒南经、海内经均记载舜葬在苍梧,且海内经还明确说在长沙零陵界中,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将在其后解答这个问题。不过,即使如此,所记载的尧舜禹陵,确实都是在南向!
伊洛地区确实非比寻常,所以禹贡中即使辖地不大也要将其单独出来列为豫州;山海经中也单独出中山经来细细梳理该区。不过,这需要具体头朝向角度作为支持,现在能查到的资料并没有说明。
楼主:虾郎摘  时间:2019-11-20 11:26:31
陶寺早期城址规模较小,但城内已有城垣、贵族居住区( 宫殿和下层贵族居住区)、仓储区等建筑设施,基本具备了早期城市的特点。中期城址分为大城和小城两部分,大城和小城的功能不同。中期大城是在早期小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早期小城在中期大城内,位于中期大城的东北部,继续作为中期大城的一部分使用,其中的宫殿区和贵族居住区到中期继续使用。一般居民区位于中期大城的西北部。中期大城的东南部为仓储区,其中发现3个大型窖穴。中期小城位于中期大城南城垣外,即中期大城垣外的东南部。中期小城内紧靠大城垣东垣偏北处是一处贵族墓地,墓地以南是宗教祭祀区。宗教祭祀区内发现一处大型建筑基址,据分析这是一处兼观天象授时与祭祀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
从考古学文化看,陶寺遗址的早期相当于庙底沟二期文化时期,中期后相当于龙山文化晚期。而我们前文已分析过,庙底沟二期文化和鲧密切相关!这其实也验证了“鲧作城郭”的记录。
楼主:虾郎摘  时间:2019-11-20 11:52:07
而从这些城址的创建、扩建、文化类型来看,再结合《竹书纪年》和《尚书》中的记录,我们可以得出陶寺的发展脉络。
尧执政初年,命羲和观天时制历法;尧执政中末年,命鲧部族治水,九年后不成,罢免鲧;其后考察舜,并让舜协助治理并任用禹;尧生命(注意此时和舜共治)末年,鲧部族建陶寺并在陶寺去世,葬在岳山;
舜协助尧执政初年,“殛鲧于羽山”,此时的鲧应为禹父,其后,向舜举荐禹;舜协助尧执政初年到中年,让禹协助治理;舜协助尧执政中年,命鲧部族建陶寺,注意,此时的是鲧部族不是禹父;舜生命(注意此时和禹共治)末年,在鸣条去世,葬在岳山。
禹治水十三年后协助舜治理,鲧部族在治水结束后建天下之中——陶寺。
通过梳理陶寺的建城史,我们也许解开了一个秘密,这个秘密,我们将在后文再说。
而令人惊骇的是,陶寺晚期,竟遭遇了一场浩劫,造成了毁墓!这场浩劫,导致了陶寺的灭亡。
楼主:虾郎摘  时间:2019-11-20 12:57:15
本次更新到此结束,请期待新帖,谢谢支持
楼主:虾郎摘  时间:2020-02-05 08:33:55
新帖已开:http://bbs.tianya.cn/post-free-6121135-1.shtml,本次将将系统、完整地解开《山海经》并阐明上古中华文明主干部分的所有重大问题。总览部分改动不大,从南山经开始进行了大量修正,逻辑更加严谨清晰,考证更加丰富详实。欢迎多多顶贴
楼主:虾郎摘  时间:2020-09-09 09:21:38
杂谈一个月不能发表和回复,在这里解答你吧。

@ty_我就在你前面:被你绕了一下绕晕了,有口误,招摇之山也属于南首经,但不是整条,而是招摇山之尾,即交汇处属于南首经,到箕尾山之首,即另一个交汇处,两者之间的范围属于南山经

================================
首山:《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瑶之山,临于西海之上。
尾山: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足鵕-鸟]于东海。
小结: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

113楼:由于《南首经》记录了一整列山脉,那么,另外的“首”,指的就是另一列山脉!也即,这是两列山脉的相汇处,乙山脉是甲山脉的“首”:


114楼:而我们发现,青海湖与临潭县之间,也确实有两条山列纠缠着将它们连系在一起。从大的范围看,有如“鹊”形,一只匍匐的鸟,即鹊山山系:


115楼:从头部延伸至临潭县的就是“招摇山”:


116楼:并且,可以看出为何其首还名为“招摇之山”:


125楼:而北斗七星勺柄所指处,即为招摇星!


131楼:结合《南首经》第一句话通俗地说就是:《南首经》山系的起点是鹊山山系,而鹊山山系的起点在招摇山脉上。招摇山脉在西海旁边,并延绵连系着临潭县。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