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神话故事,还原真实历史——先古时期话沧桑

字数:446753访问原帖 评论数:429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7-10-26 21:24:11 更新时间:2021-04-07 10:12:52

楼主:东越陆孟明2017  时间:2017-10-26 13:24:11
破解神话故事,还原真实历史——先古时期话沧桑
第一章 伏羲与女娲创立的时代
一、史前大洪水的传说
我们的历史从中国的先祖伏羲与女娲开始说起。
伏羲与女娲一直都被各地的人们传说着,有关数不尽的神话故事。有说伏羲是天上神仙的,也有说伏羲是人面蛇身的,也有说伏羲与女娲是兄妹结合的,琳琳总总,不一而足。然而在这里,我们要还原历史,首先就要说明伏羲是一个人,一个曾经真实存在于历史中的男人。伏羲姓风,姓名风伏羲;女娲也是曾经真实存在于历史中的一个女人,姓凤,名灵希(牺)。两人在远古时代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部落,所以不是神,也不是蛇,更没有兄妹乱伦,只是两个普通的男人和女人,一对普通的夫妻。
既然我们说伏羲和女娲是真实存在的人,那么他们也得有父有母。是的,说到伏羲,就不得不提另外一个传说——雷神和华胥的神话故事。说生活在华胥之国的华胥氏姑娘,到一个风景特别的雷泽去游玩,偶尔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受感而孕,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伏羲”。我们既然是要还原历史,那么让我们来看看真实的这对伏羲的父母亲。
华胥,是一位真实存在于历史的女性,一位母亲。风姓,姓名风华胥。雷神,姓雷,隶属于远古时期的燧人氏部落,就是神话传说中发现并学会使用火的那个部落。为什么燧人氏部落会姓雷呢?这就要说一说远古的另外一个大事件——史前大洪水。
《圣经》记载:“洪水泛滥地上40昼夜,水往上涨,把方舟从地上漂起”;“水势在地上极其浩大,山岭都淹了。”《淮南子》也有记载:“望古之际,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炎而不灭,水泱泱而不息。”古代印第安地区的著名文献《波波尔一乌夫》也有记载:“发生了大洪水......周围变得一片漆黑,开始下起了黑色的雨。倾盆大雨昼夜不停地下......人们拼命地逃跑......他们爬上了房顶,但房子塌毁了,将他们摔在地上。于是,他们又爬到了树顶,但树又把他们摇落下来。人们在洞穴里找到了避难的地点,但因洞窟塌毁而夺去了人们的生命。人类就这样彻底灭绝了。”
以及现代考古学家在黑海地区笔地中海地区的考证都证明了在公元前七前多年前,一场波及世界多地的洪水漫延范围广,损害大,时间比较长。
那么在中国呢?
吉尔吉斯斯坦有一个伊塞克湖,海拔1600米,是世界第二大高山咸水湖,终年不结冰,因此又叫热湖。在中国古书中,伊塞克湖又叫热海或大清池,是玄奘取经路过的地方,记录在《大唐西域记》。伊塞克湖湖底,据考证有座神秘城池。而就是这个湖,在远古时代的近一万年前,却发生了洪水满溢。这是第四季冰川冰融的结果,准确地说,是第四季亚冰川冰融的结果。这就是所谓的“天倾西北”,洪水从西北方向呼啸而来。在那个时间,远古的塔里木河,罗布泊以及黄河上游都无一例外地发生了大洪水。
另外,在我国的云南高原,也一样发生了第四季亚冰川的冰融,因为地质断裂带的存在,这股洪水没有经现有的澜沧江、怒江等向南,而是向北,向现在地势低洼的四川盆地倾泄而去。
我国西南地区有一则关于伏羲的著名传说:在很久以前,山里住着一户人家,父亲操劳着农活,一双儿女无忧无虑地玩耍。有一天,雷公发了怒,威临人间,要给人类降下大的灾难。天上乌云滚滚,暴雷一个接着一个,大雨像一条条鞭子,疯狂抽打着山川。随着一条金蛇般的闪电和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青面撩牙的雷公手持大斧从天上飞了下来。勇敢的父亲毫不畏惧,用虎叉向他叉去,正中雷公腰部,把他叉进了一个大铁笼子里。
第二天,父亲要到集市上买点香料,临走嘱咐两个孩子说:“记着,千万不要给他喝水。”狡猾的雷公用装病欺骗了善良的小女孩,得到了几滴水,恢复了神力,挣脱了牢笼。为了感谢小女孩,雷公从嘴里拔下了一颗牙齿,交给两个孩子说:“赶快种在土里,如果有什么灾难,可以藏在所结的果实当中。”说完飞腾而去。
父亲从集市上回来,得知雷公已去,知道大祸就要临头,赶快备好木料,连夜赶造木船。两个孩子把雷公的牙种到土里,转眼间就结出了一个巨大的葫芦。两个孩子拿来刀锯,锯开了葫芦,挖出里面的瓤,钻了进去。这时,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地底下也喷出了洪水,大水淹没了房子,又淹没了高山,一直淹到神仙住的天门。
天神们害怕大水会最终淹没天国,所以让雷公赶快退水。大洪水来得快,退得也快,一下子就退到了海里,坐着船的父亲从空中摔下来给摔死了,只有两个小孩幸存活下来。哥哥叫伏羲哥,女孩叫伏羲妹。长大以后,他俩结婚做了夫妻,人类这才又重新开始繁衍。
从神话中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历史真实,洪水不仅流向四川盆地,并且造成了大规模的人员死亡。而剩下的人们则重新开始了繁衍生息。另外,造成了古四川地区的人类向北迁移到地势较高的秦岭地区的历史史实。
那大洪水为什么迟久?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的《地理中国》在天津地区的考察无意中透露了这么一个细节:在公元前七千多年,海水向西漫过了天津,一直到现在的天津西郊,或者远的地方甚至到了现在的廊坊地区。所以在这些地区可以发现那时留下的古海洋生物化石。这就又说明了:在洪水发生的同时,又发生了海浸事件。洪水从高处来,却在低处排不出去,因此越积越高,在黄河中游地区水位甚至到了让人不可想象的高度。和现有的黄河河道相差了大约有数层楼的高度。
那么如此恶劣的大洪水环境和我们主人公,和我们所要讲的历史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楼主:东越陆孟明2017  时间:2017-10-26 16:16:54
大洪水加上海浸事件,在这么一个恶劣的环境下,原先居住在罗布泊附近逐水草而居的风华胥部落就只能向东避开波涛汹涌的洪水,并且是要向高处迁徙。在那时,黄河也在发着大水,部落的人们只能避开河水,看看地图,人们迁移的方向只有一个,蒙古高原。而恰恰对当时的记载蒙古高原是当时“干燥的地区”。这就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当时的洪水不是第四季冰川的北极冰融,而是各高山的亚冰川冰融。
由于在洪水中损失惨重,我们的主人公之一风华胥的父母在洪水中已经不幸遇难。但是风华胥有一个叔叔叫风偌。这个男人体格强壮,由其是把风华胥当作是亲生女儿般照料。在来到今天宁夏自治区西部和甘肃东部交界的地方逐渐定居下来。人们因为洪水的缘故开始将居住的屋子变成了高脚楼。今天在中国许多地方依然能见到高脚楼。风偌因为带领族人捕猎取食,渐渐成为了部落新的首领。
我们再来看看雷帝是怎么回事。
我们先祖发现并开始使用火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然而有两个问题:一、我们知道,闪电往往伴随着风雨,因此即使闪电劈了树木而引起了大火,那么也会被随之而来的大雨浇灭。即便是山林大火,原始的人们也会因为恐惧而四散奔逃或迁徙。二、为什么会在那个时间让人们发现火并开始使用火?我们有了三个证据:一、淮南子的记述中有“火怏怏而不息”;二、火在大洪水中竟然可以不熄灭。并且可以烧死来不及逃走的动物,让人们发现烧熟的肉更好吃,并且就只是为燧人氏所发现;三、当时发生了“流星雨”事件,即我们偶尔会看到的陨石撞击地球以后烧成碎块变成火球落到地面的事件。然后我们又发现了燧人氏部族发现并学会使用火的偶然性了。而我们的男主人公雷帝,就是这个燧人氏部落的一员。我们经常说的男主人公叫雷泽。是因为这个部落或者说是燧人氏大部落中的一支居住在当时称为方雷泽的边上,因此后来雷帝也就被人们叫成雷泽了。
那雷泽和风华胥是怎么相识,又怎么有了伏羲了呢?接着,我要讲述的就是一个古老的爱情故事。
楼主:东越陆孟明2017  时间:2017-10-27 12:12:36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的早晨,大洪水似乎已经成了遥远过去的记忆。人们自由自在地生活着。新任的部落首领风偌将要带领族人们去不远处的山上打猎。而我们的女主人公风华胥也出落成了一个美丽的少女,不过她不是那么静谧。这不,一身戎装的打扮,华胥就想要跟着叔叔风偌一起去打猎。对于一个从未上过山的女孩要去打猎,风偌自然是一口回绝。但和今天的一些长辈一样,经不住侄女儿的软磨硬泡,还是糊里糊涂地答应了。
等到狩猎的队伍进了山,漫山的各色缤纷野花和翻习的蝴蝶等引起了风华胥的不小的兴趣。一个少女对美的渴求使她看看这朵,又不时地拨弄拨弄那朵,兴致高昂的时候还采编一圈花带在头上。就这样,她渐渐地倒是有些掉队了。风偌带领族人们在山间取得不少的猎获,想想对于一个少女也不会全然参与捕猎其中,就想着等稍带些危险的狩猎结束后再把侄女儿带回去就好。可就在他们准备返程时......
一声猛烈的虎啸从不远处传来,风偌心想不好,今天可能是要与一只猛虎对垒了。一边安排族人们排成战斗队形,一边和两个族人开始寻找华胥。这边华胥也听到了虎啸之声,情急之下就开始撒开腿逃跑。然而山上不辨方向,华胥渐渐迷路了。方才还听得见的叔叔和族人们的声音也渐渐没有了。虽然身边也还是长得绿绿葱葱的草和美丽的花,但是一声声传来的猛虎的声音越来越使华胥有些心惊胆颤。
华胥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向着她认为的部落的方向,家的方向走着。天色渐渐黑了下来,路也慢慢已经变得不那么可认了。巨大黑幕笼罩下来,而猛虎却还在那儿徘徊不去。华胥终于累了,走不动了,她斜靠在一块石壁前,似乎是要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苍天了。或许此时的华胥已经有些后悔这次出门了。
傍晚的山间开始下起了淅淅的小雨,有些冻恶的华胥突然发现前方有一个山洞,山洞里有着些许亮光,于是她就向那个山洞走去。
楼主:东越陆孟明2017  时间:2017-10-28 09:48:31
二、华胥与雷泽
当风华胥靠近那个山洞的时候,她看到的,是一个帅气强壮的男人。 洞口是用石头垒起的防挡墙,在他的身边放置着用石器制造的锋锐的武器。他的手上则拿着一把火炬。还没等华胥反应过来,男人就把华胥一把拽进了山洞。看着华胥全身有些湿漉漉还有些惊恐未定的样子,男人有些好笑,他先是将洞里的干草匀了匀,又取了一些单独堆成一堆,用火把点燃了:“你先烤烤火,顺便把身上的衣服烤烤干。这么晚的时候,还下着雨,附近还有猛兽出没,你一个女孩子在山上走,手上还没有一点武器,弄不好就成了那些猛兽的食物。”说完还是回头警觉地盯着洞口和周围的环境,“附近那个猛虎的叫声还没停,这个时候说不定还会有狼群、野狐什么的,我把洞口垒垒高,这么还有火,这些猛兽应该不会靠近,你就不要出去了,可以往洞的里面再靠一些,这样安全。”“你叫什么?”华胥在火堆边慢慢疏缓了身子,“怎么会一个人在这个洞里?”“我叫雷泽,是山后燧人氏部落的人,今天出来打猎,听到了虎啸,就躲到了这个洞里。你呢?”华胥把自己的经过说了,“你一个人来打猎?”“是的,你看到了,这叫火,那些动物猛兽都怕它。一般都不敢靠近。”“这火挺好。”看着自己身上的衣服渐渐干了,华胥在洞中第一次有了笑容。借着火光,看着洞口正在忙碌砌石的雷泽,华胥的心中第一次有了少女的萌动。
天色更加暗了,风偌召集了部落中的族人,商议着明天怎样再进山寻找华胥的事,为了保华胥的平安,族中的巫师也开始跳起了祭祀的傩舞。另一边的洞中。“今晚我们算是都回不去了,需要在这个洞中过夜了。你可以在里面一些,我睡在外面。明天一早我送你下山。”看着眼前的这个男人,华胥心中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她并没有向着洞的深处靠,只是向雷泽的身边靠了靠,或许有这么一个男人,有正在熊熊燃着的火把,她会有更多的安全感......
第二天,天放晴了,雷泽起来,将火把熄灭了,又推倒了昨夜垒砌的石墙,远处传来了风偌率着族人寻找华胥的叫喊的声音。“我叔叔他们来接我了。”雷泽领着华胥在山中深一脚浅一脚地下了山。看着华胥终于安全地依偎在她叔叔的怀里,雷泽的心中高兴,却也多了一份惆怅。华胥回头望着山间,看着向着远处离开的雷泽,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只是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身子,两颊飞上了绯红。
一晃三个月过去了,部落中的人们生活宁静而平和。因为那次的危险,华胥被叔叔风偌严令不得再外出。可奇怪的是,华胥并不同叫嚷,她只是好奇地觉得自己的身子让自己懒散地不想动。
楼主:东越陆孟明2017  时间:2017-10-29 18:48:01
随着华胥的肚逐渐增大,无论是华胥自己,还是她的女伴们,又或者是她的叔叔风偌都清楚华胥是怀孕了。这事放在今天,长辈们肯定得追问她在哪儿和哪个野男人生的孩子。可在大洪水过后的远古时代,因为要繁衍,所以群婚制是普遍的形式。新生儿只知母亲而不知父亲是谁是非常正常的事。所以对于部族的人来说,华胥怀孕要生育不仅不是耻辱,反而是为部族添丁的喜事。于是,在风偌的主持下,一场乞求上天保估孩子的仪式盛大地举行了。
可我们的女主人公华胥不这么想。她念念不忘着孩子的父亲,她想让她自己和孩子拥有一个完整的家。于是她请求叔叔风偌带上她和族人按她记忆中的路线去寻找那个从未见过的燧人氏部落,去寻找她梦中的情人。出于对侄女的爱护,风偌答应了。
风偌和华胥带着部落中的人循着记忆中的山路跋涉着,渐渐地,他们发现了那个山洞,延着一条在草丛中若隐若现的山间小路,风偌和部落的人们竟然绕过了眼前的这座大山。在山后,一片树林长得郁郁葱葱,树林中的一片平地显示着曾经有人们在些居住和生活过。风偌翻捡着地上人们用过火的痕迹,深深感到如果与这样的一个部落结盟会对自己的部落带来怎样的帮助和进步。可是眼前,显然已人去屋空。而华胥则对着这片树林和痕迹发呆。过了一会儿,华胥竟然不顾一切地循着这些痕迹和人们迁徙时在地上踏出的痕迹向前寻去。终于,痕迹慢慢淡了,不见了。只有一条树林中的“小路”在华胥的眼中伸向远方。华胥有些失望,和平常的任何一位母亲一样,她想着的是,她会把孩子生下,养大,或许有一天,孩子的父亲会回来找她和孩子。
又过了几个月,孩子出生了,华胥将孩子取名为包牺。
在此,为什么伏羲的名字是包牺呢,还有一种说法叫庖牺。唐朝的司马贞在《补史记,三皇本纪》中说:“太暤包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东晋的王嘉在《拾遗记》中也说:“羲皇者,庖牺之别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州。这些史料无一不在告诉我们,伏羲是帝号,或者是他死后人们给他上的尊号,而伏羲的原本姓名就是包(疱)牺。意思是可以用火做的动物。明显地,这是在用孩子的名字纪念华胥心中的那个他。
经过对一些史料的查证和一些古书的翻阅,以及根据《竹书纪年》和断代史工程的思考,我们暂先将伏羲,也就是疱牺的出生年代定为公元前7774年。至于一些书中记载的伏羲的生日是三月十八日,因为古今历法的不同,暂且存疑。
生活在继续着,日月变换,孩子也在成长着。
楼主:东越陆孟明2017  时间:2017-10-30 19:47:27
一晃三个月过去了,部落中的人们生活宁静而平和。因为那次的危险,华胥被叔叔风偌严令不得再外出。可奇怪的是,华胥并不同叫嚷,她只是好奇地觉得自己的身子让自己懒散地不想动。
随着华胥的肚逐渐增大,无论是华胥自己,还是她的女伴们,又或者是她的叔叔风偌都清楚华胥是怀孕了。这事放在今天,长辈们肯定得追问她在哪儿和哪个野男人生的孩子。可在大洪水过后的远古时代,因为要繁衍,所以群婚制是普遍的形式。新生儿只知母亲而不知父亲是谁是非常正常的事。所以对于部族的人来说,华胥怀孕要生育不仅不是耻辱,反而是为部族添丁的喜事。于是,在风偌的主持下,一场乞求上天保估孩子的仪式盛大地举行了。
可我们的女主人公华胥不这么想。她念念不忘着孩子的父亲,她想让她自己和孩子拥有一个完整的家。于是她请求叔叔风偌带上她和族人按她记忆中的路线去寻找那个从未见过的燧人氏部落,去寻找她梦中的情人。出于对侄女的爱护,风偌答应了。
风偌和华胥带着部落中的人循着记忆中的山路跋涉着,渐渐地,他们发现了那个山洞,延着一条在草丛中若隐若现的山间小路,风偌和部落的人们竟然绕过了眼前的这座大山。在山后,一片树林长得郁郁葱葱,树林中的一片平地显示着曾经有人们在些居住和生活过。风偌翻捡着地上人们用过火的痕迹,深深感到如果与这样的一个部落结盟会对自己的部落带来怎样的帮助和进步。可是眼前,显然已人去屋空。而华胥则对着这片树林和痕迹发呆。过了一会儿,华胥竟然不顾一切地循着这些痕迹和人们迁徙时在地上踏出的痕迹向前寻去。终于,痕迹慢慢淡了,不见了。只有一条树林中的“小路”在华胥的眼中伸向远方。华胥有些失望,和平常的任何一位母亲一样,她想着的是,她会把孩子生下,养大,或许有一天,孩子的父亲会回来找她和孩子。
又过了几个月,孩子出生了,华胥将孩子取名为包牺。
在此,为什么伏羲的名字是包牺呢,还有一种说法叫庖牺。唐朝的司马贞在《补史记,三皇本纪》中说:“太暤包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东晋的王嘉在《拾遗记》中也说:“羲皇者,庖牺之别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州。这些史料无一不在告诉我们,伏羲是帝号,或者是他死后人们给他上的尊号,而伏羲的原本姓名就是包(疱)牺。意思是可以用火做的动物。明显地,这是在用孩子的名字纪念华胥心中的那个他。
经过对一些史料的查证和一些古书的翻阅,以及根据《竹书纪年》和断代史工程的思考,我们暂先将伏羲,也就是疱牺的出生年代定为公元前7774年。至于一些书中记载的伏羲的生日是三月十八日,因为古今历法的不同,暂且存疑。
生活在继续着,日月变换,孩子也在成长着。
一晃眼三年过去了,庖牺也已经是个三岁的小顽童了。虽然孩子的欢笑整日承欢膝下,但一到夜晚,华胥对雷泽的思念却始终伴随着她渡过每一个漫漫长夜。
那一日,年方二十的华胥正在屋里逗小庖牺玩,就听得屋外非常热闹。问了问邻居,才知道是有燧人氏的使者前来自己的部落找自己的叔叔风偌商谈事务。听到燧人氏部落的名号,华胥中了闪电一般起身朝部落议事中心跑去,她想着至少可以问到让她朝思暮想的丈夫现在在什么地方。议事中心里,那个使者似乎在教授风偌和族人们如何取火和如何使用火,只见他将一根木枝削尖一头,然后在另一根比较粗壮的木头上搓捻着钻起来。不一会儿,干燥的木枝上便已冒出了烟。有了火以后,使者又将准备好的生肉和生物用火烤着,一会儿,议事中心的里外就都已经飘起了浓厚的醇香味。部落中的人们歌舞着,庆颂着,为着这一件部落中的喜事而欢乐着。
可华胥却没有这样的兴致,她只想着见到这位来自燧人氏部落的使者。可当使者转身起来时,她不尽惊呆了,这不就是她一直想念着的雷泽嘛。华胥不顾一切地扑了上去,用小拳头不停地锤打着雷泽的胸口,似乎是要诉说三年来不住的思念。雷泽也抚摸着华胥一头靓丽的长发,抱着眼前这个她也一直想着的女人。风偌见到这一幕,明白了一切,他只是默默吩咐边上的人将庖牺带来。
庖牺和雷泽看着眼前的这个三岁活蹦乱跳的小孩,都幸福地微笑着。“我不走了,我就在这里,和你,和孩子一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雷泽宣布了他的决定。雷泽在华胥的带领下来到了华胥和孩子居住的屋子,虽然是高脚楼,屋子里却也只有从“窗”外洒进的阳光,屋子里蒸腾的水气弄得屋子里有些潮湿。雷泽看了看,从外边拿进两根干树枝随手捻了起来,一会儿便有火光照亮了整间屋子,随着火焰的燃烧,屋子里也干燥了不少。华胥和庖牺则开始着手整理着房间。
随后雷泽和华胥商量着带孩子来到了燧人氏部落。在那里,雷泽为庖牺请到了影响伏羲一生的老师。《帝王世纪》曰: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足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
现代的大地弯考古揭示的史实是: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东部秦安县五营乡,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大型聚落遗址,面积275万平方米,遗存距今约7800~4800年,延续3000余年。第一期即大地湾文化,距今约7800~7300年,它是迄今为止渭河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文化,是我国新石器考古的重大发现。
这里有两个事实值得注意:
一、在商以及以前,这个“生”字指的是成长,而并非是出生。二、大地湾不可能只是一个小部落的规模,其范围之大,延续之长,足可以是一个部落联盟才能达到的规模。
让我们回到远古的故事中。雷泽在这个部落中请到了燧人氏部落中的弇兹部落首领教授庖牺。而这个首领有两个本领:一个是织麻,一个是懂得看天象,特别是认识北极星。这两个本领传授给庖牺,影响了他一声,也影响着中国人后来对天文的认识以及文字的发展。
五年之后,伏羲跟着父母又一次回到了风偌所在的部落,原因是风偌病重,这个部落和人们的命运因为此次首领的传接开始有了变化。
楼主:东越陆孟明2017  时间:2017-11-01 10:28:55
三、华胥时代
因为风偌病重,华胥和雷泽匆匆带着庖牺回到娘家部落。回到部落看到风偌时,平时强壮的人已经变得瘦骨嶙峋。风偌在和部落长老商定将部落首领的位置传给风华胥后便去世了。在族人们的拥代下,在丈夫雷泽的帮助下,华胥在了结了叔叔风偌的身后事后,便正式即位成了部落的首领。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了帷幕。
在大洪水逐渐退去后,由于人类自身繁衍的需要,承担人类生育功能的女性逐渐占据了时代和社会的主角,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形成。因此在当时,在大洪水前后的各部落首领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就可以找到的史料,无论是真实的还是带有些神话色彩的,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女性的色彩。也就是说,在华胥的时代,几乎所有的部落首领都是女性。
这个时代处在新石器时期晚期,部落首领的位置开始有了家族传承的意味,以华胥的即位以一叶而看全部,部落首领的家族传承意味着生产力的进步和在部落中有了贵族化的苗头和等级制的雏形。
华胥即位后,因为自身的经历和对群婚制的不满,颁布了在自己的部落的人们不得与自己部落的异性通婚的命令,也就是同族不婚;同时女性可以在交配和生育时由部落提供房屋,供养到孩子三岁止。
这样的命令在保护了女性的权利的同时也无形中提升了女性的地位。接着,华胥和雷泽又开始对部族的人所采集的食物进行分类存放。从大地湾的考古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来看,对食物的分类存放是逐渐形成的。这所以我们猜测食物的分类存放和使用是从华胥开始的,是我们对风偌的死因有所怀疑。
在人们才刚知道如何使用火和对食物进行烤制的时代,对于哪种食物可以烤制,哪种食物不用烤制;对于食物烤制的时间的长短以及程度火候都是没有完全把握的。因此我们可以合理情疑风偌死于急性食物中毒。
风偌的不幸病逝和部落中相同病因的人们较多(估计可能是痢疾),引起了华胥和雷泽的思考,最终逐渐形成了对所采集食物的分类存放制度,也使人们逐渐从盲目的烤制或烧制食物中开始有了对各种食物食用方法的认识。
华胥开始在部落的各地进行每日的巡视。一边也帮助着人们做着简单的烧制事务,而雷泽则担当起了带领族人们入山打猎的任务。而从雷泽身上,部落的族人们也开始有了单兵作战。用石器制成的武器也变得更加锋利尖锐而又方便使用。
楼主:东越陆孟明2017  时间:2017-11-01 10:29:20
三、华胥时代
因为风偌病重,华胥和雷泽匆匆带着庖牺回到娘家部落。回到部落看到风偌时,平时强壮的人已经变得瘦骨嶙峋。风偌在和部落长老商定将部落首领的位置传给风华胥后便去世了。在族人们的拥代下,在丈夫雷泽的帮助下,华胥在了结了叔叔风偌的身后事后,便正式即位成了部落的首领。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了帷幕。
在大洪水逐渐退去后,由于人类自身繁衍的需要,承担人类生育功能的女性逐渐占据了时代和社会的主角,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形成。因此在当时,在大洪水前后的各部落首领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就可以找到的史料,无论是真实的还是带有些神话色彩的,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女性的色彩。也就是说,在华胥的时代,几乎所有的部落首领都是女性。
这个时代处在新石器时期晚期,部落首领的位置开始有了家族传承的意味,以华胥的即位以一叶而看全部,部落首领的家族传承意味着生产力的进步和在部落中有了贵族化的苗头和等级制的雏形。
华胥即位后,因为自身的经历和对群婚制的不满,颁布了在自己的部落的人们不得与自己部落的异性通婚的命令,也就是同族不婚;同时女性可以在交配和生育时由部落提供房屋,供养到孩子三岁止。
这样的命令在保护了女性的权利的同时也无形中提升了女性的地位。接着,华胥和雷泽又开始对部族的人所采集的食物进行分类存放。从大地湾的考古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来看,对食物的分类存放是逐渐形成的。这所以我们猜测食物的分类存放和使用是从华胥开始的,是我们对风偌的死因有所怀疑。
在人们才刚知道如何使用火和对食物进行烤制的时代,对于哪种食物可以烤制,哪种食物不用烤制;对于食物烤制的时间的长短以及程度火候都是没有完全把握的。因此我们可以合理情疑风偌死于急性食物中毒。
风偌的不幸病逝和部落中相同病因的人们较多(估计可能是痢疾),引起了华胥和雷泽的思考,最终逐渐形成了对所采集食物的分类存放制度,也使人们逐渐从盲目的烤制或烧制食物中开始有了对各种食物食用方法的认识。
华胥开始在部落的各地进行每日的巡视。一边也帮助着人们做着简单的烧制事务,而雷泽则担当起了带领族人们入山打猎的任务。而从雷泽身上,部落的族人们也开始有了单兵作战。用石器制成的武器也变得更加锋利尖锐而又方便使用。
楼主:东越陆孟明2017  时间:2017-11-01 14:19:56
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年,燧人氏部落又遣人来。这次是报告燧人氏部落中的雷氏部落首领去世,由于雷泽和华胥在部落中数年所传的声望,希望雷泽可以回雷氏部落担任下一任部落首领。眼见幸福了几年的一家三口又要分离,华胥和雷泽在商量着,又在和部落族长们商量后决定将自己的部落合并入燧人氏部落,作为大部落中的一支。于是华胥将自己的部落移并入燧人氏。在庖牺的老师弇兹引入,由于在此时还没有形成有效的部落联盟制,只是所有部落中的人在一起生活而已,因此华胥因为婚姻和孩子受教的原因把部落移到了雷氏和弇兹氏的边上,成了燧人氏部落聚居区中的一员。
华胥在生活中向着弇兹学习,也学会了用骨针缝制麻线的技术,平时也会给小庖牺作几身兽衣了。而让华胥更加安慰和开心的是,庖牺因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乐于助人渐渐地,不仅为自己部落的人所喜爱,也受到了弇兹氏部落人们的交口称赞。
燧人氏部落的建筑式样也让华胥部落的人们渐渐融入进去。高脚楼逐渐又低矮了些,但又加入了一些防水的功能。而几年的部落首领,也让华胥和雷泽自己居住的房屋与别人有区别,显得更宽阔和亮堂了些。
庖牺已经十三岁了,华胥也是一个三十岁的中年妇女了。而庖牺的老师弇兹氏首领却也病重了。在自知不起的情况下,首领通过祭祀的形式决定要将首领的大位传给庖牺。雷泽和庖牺自然是不认可。于是弇兹手指华胥嘶哑地说道:“这个孩子聪明异常,将来必能承担部落首领大任,现在既然还小,就由你这个母亲先代劳吧。我们部落也是风姓,既然都是风姓,两个部族就合并在一起吧,由华胥你来统领。只是以后你要将部落首领传给庖牺啊。”华胥点头答应,弇兹也就去世了。
《列子·黄帝》书中是这样描写的:黄帝即位十五年,“昼寝而梦,游于华胥之国。华胥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道,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痟痒。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床,云雾不硋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这个黄帝神游的故事有很强的神话性,但其中却透露出这么几个史实:
一、华胥的部落变得更大了;二、急性病而死的人以及年纪比较小就夭亡的人比较少;三、部落中的人没有什么一定忠厚向往;四、捕猎有了一定的技术性,发生伤亡的可能性降低了;五、房屋相对之前有了更稳定性,可以抵挡一定的水灾和雷打。
我们可以合理猜测,就是因为雷泽和华胥几年下来的打理,在加入了燧人氏部落后,有些部落心甘情愿地与之合并了。最终,因为婚姻的关系,雷氏和华胥的部落也最终合并在了一起。
部落联盟的雏形开始形成!

楼主:东越陆孟明2017  时间:2017-11-02 12:50:31
庖牺在逐渐长大,华胥也渐渐将部落中的一些事开始交给庖牺办理。庖牺在替母巡视的过程中就在部落中发现一个问题:人们虽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每个部落,甚至是每个人在劳作和休息的时间很不一致。这就使部落中的人们在进行采集和猎获时经常会有先后,也不利于统一的管理。尤其是出外狞猎的人们,因为对时间的认识不同,常常在集合的时候还不能到。庖牺观察知道,白日的太阳,晚上的月亮都是循着从东向西的方向每天升、落。而在晚上,有颗星似乎永远在人的头顶(北极星),如果以什么方法可以规定出时间让人们遵守,那么或许可以更多地有猎获,也很少会有在狞猎时走丢的人了。
一天,庖牺看到太阳和月亮给房屋带来的影子,便心生一计。第二天,他就组织人们在不远处的两山之间立了几根木头。以山头作为日月出人升落的坐标,将东西方的两座山称为“博山”,以二者中央的山称为“天脐”,意思是“天地之中”,在中央山上选一颗高大的树木称为“扶桑木”,用手契刻太阳月亮在表木东西两侧运行的高度。按照高度就可以记录时间了。
《山海经》中记载:扶桑树生长在汤谷。汤谷又称作“阳谷”、“温源谷”。接着,在告诉了华胥和父亲雷泽后,又将庖牺确定时间分为十格,确立为○(dǐng,音“鼎”,即甲)、○ (cháng,音“长”,即乙)、○( jiù,音“救”,即丙)、○ (súi,音“随”,即丁)、○ (qiáng,音“强”,即戊)、○(lǐn,音“吝”,即己)、○(gè,音“各”,即庚)、○(shān,音“山 ”,即辛)、○ (qǐng,音“请”,即壬)、 ○(kā,音“咔”,即癸)。《三皇五帝考》
有了时间的认识,人们的作息更规律了,收获也提高了。于是华胥把这些木头称为“扶桑木”。“桑木”在那个时代就是高大伟岸的象征,并且在祭祀时将桑木奉为通天的木材而祭典。而取名为扶桑木,可以看得出华胥对于儿子庖牺这次的功劳在心中是多么地认可。
华胥见自己的儿子不仅聪明好学,而且利用知识和观察解决了部落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非常地心慰,但眼着孩子长大,华胥的心思逐渐转到要给儿子娶一房漂亮的媳妇了。
四、婚姻
庖牺十六岁子。长得高高大大的,英俊而又帅气。
但是在那个时代,要找个妻子谈何容易。交通不便,讯息不通,又规定了同族不婚......
楼主:东越陆孟明2017  时间:2017-11-03 15:03:09
一日,部落中有两个人在河中打渔,开始时尚在岸边捕鱼,后来岸边的鱼有些少了,有些小了,于是两位渔民登上自制的排筏,顺着河水向河的上游一路而去。一路顺风顺水,又是收获颇丰,两面三刀位渔民不禁有些开心。他们也为在河中所看到的两岸的奇峰异景所吸引,渐渐地竟行得有些远了。渔民看着河道已渐渐不是自己所熟悉的河道了,正待拨筏往回走,却是绕过了一座山头,看到了一幅人民安居乐业的场景。男人们在附近的山林中狩猎,女人们在村庄房屋附近采集,垂发黄咎则到处嬉戏。他们见有陌生人靠近,却也不如临大敌,反而招呼两位渔民上岸到他们的部族看看。又招呼着两位渔民到自己家中用餐。
两位渔民在其中一户人家落座,大家在对聊的过程中才知道这个部族是凤氏部族,这个部族的一面旗上画着凤凰。两位渔民又将自己所在的部族的情形向山后部族的人说了。大家都感到惊喜,竟然就一山之隔,存在着相似的两个部族。
两位渔民回来了,同行而来的还有凤部族的一位使者。华胥接见了使者,才知道凤族愿意和燧人氏的大部落结盟,并加入燧人氏部族。华胥一面将这件大事提交给各部落长老会讨论,一面却在问着凤部落有没和庖牺年龄相当的漂亮女孩。使者会意,就向华胥款款道来,说是在凤氏部族中有一名气质和形象俱佳的美女叫凤灵希,可以为人妻。华胥听后不禁大喜,于是派出自己侍女和族中长老前往考察。等族中长老回来诉说后,华胥就决定为儿子庖牺迎娶凤族少女凤灵牺。
娶亲的日子快到了,华胥则让人缝制了五块牛皮毯。在那个时候,牛皮毯是那样地珍贵以至于当凤族的长老收到这份贵重的礼物后,大喜,随即将凤灵牺嫁作了庖牺的人妇。而两个部族也结成了部落同盟,华胥从此也兼作了两个部族的部落首领。
在神话传说中将二人说成是兄妹,又是蛇身,这自然只是神话传说。这不仅是父母作主的婚姻,而且是政治婚姻的第一缘。在此之后,华胥和雷泽陆续将部族中美丽的少女娶到身边。这样就形成了以风姓风族为中心的十族联盟。
我们先来说一下凤灵牺的身世:女娲是族凤姓部落一位大酋长的女儿,于壬寅年(公元前7759)出生在凤州。
楼主:东越陆孟明2017  时间:2017-11-07 13:56:45
故事说到这里,我们又要提一下一个重要的讯息:
我们之前曾经说过,凤族部落是从今天的四川成都平原地区因为大洪水的关系而迁徙到秦岭地区的。而根据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和《地理中国》栏目的考察,在考察中从侧面证实了两件事:一是凤族在遥远的古代确实存大;二是凤族的图腾是蛇。由于山中毒蛇遍布,因此在凤族部落中有许多可以制服毒蛇的人员和技术,并且由于蛇神的崇拜,因此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拥有旗帜的图腾——蛇。这一点,我们以后还要说到。
就这么又过两年,在这两年中,燧人氏部落发生的大事莫过于部落开始扩张。雷泽氏部落、风氏部落以及弇兹氏部落逐渐通过婚姻等形式成为燧人氏部落的主要部落,统领着部落的大小事务。部落的各个部族也开始以现今甘肃东部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一部份部族沿着河西走廊向西向天山方向迁移,最远的甚至到了今天葱岭一带,并在三山的石壁中留下了属于他们的壁画;一部份部族沿着黄河西岸向北一直到了河套地区生存下来;一部份部族向南跨过了古昆仑山,到达了现今的汉中平原;另一部份则以华胥等部族为主力向东到达了渭水沿岸。
五、华胥之死
就这样又过了两、三年,对于庖牺来说,有了一件对于自己和母亲比较重大的事件——父亲雷泽去世了。雷泽的去世对于华胥和庖牺的影响都是比较大的。无论雷泽部落在整体的燧人氏部落中的影响力,还是从婚姻的纽带上讲,雷泽的去世都不谛是这种纽带的一朝丧失。而这条纽带的不再存在,对于燧人氏部落在经历日后伏羲和女娲时代后的内乱影响是巨大的——由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氏族联盟开始松动。自然地,由实力统治部落联盟的时代开始肇始。
雷泽的去世原因没有任何史书或者记述中有所记载,甚至是被称为对远古记述非常详细的《竹书纪年》也没有记载。但在神话传说中,我们却不止一次地看到这样的场景:雷神由于被人诬陷,所以被玉帝沉入冰河,在真相大白后又复出来拯救人民。或者说雷神被天帝因为某种原因冰冻了,后来真相大白,雷神被放出,又来造福人民......去掉神话传说的外衣,我们可以发现,雷泽的去世应和冰冻有关。结合当时可能的情况,我们合理推测:雷泽作为部落首领,在带领族人们渔猎的过程中不慎落入水中。而此时应为冬季,在冰水中的浸泡使得被人救上的雷泽冻得瑟瑟发抖。凭着身体的强健,雷泽在一段时间的静养后从外表看逐渐恢复了健康,又开始履行部落首领的职务。但很有可能就此落下了病根。那么结合这样的情况以及医学一般常识,雷泽的去世很有可能源于肺炎或者肺结核。
雷神去世了,雷神部落的部落首领按当时的情况合情合理地由华胥接收。但是因为丈夫的死,华胥也变得有些憔悴了。《华阳纪事》中说华胥经常将一族在甘肃和今天的陕西间搬来搬去。我们以为,应该是华胥本人和一些族长因为需要兼顾不同部落的首领职务而在几个部落聚居区间奔波。而这种强度工作的后果就是——非常或者说是十分地疲劳。
楼主:东越陆孟明2017  时间:2017-11-09 15:23:44
一晃两年过去了,雷泽去世给华胥带来的那淡淡的哀思也在渐渐减弱,这段时间,华胥也在将部落中的事务逐渐交给儿子庖牺来做。看到儿子奔波的身影和不断取得的成就以及部落民众们日益增长的交口称赞,一种母亲的成就感和对儿子的骄傲油然而生。
而女娲在前些时候出生的孙子羲仲,也让华胥在膝下又一次充满了欢声笑语。日子就这么一日一日地在过去。直到——
这一日,华胥正在为小孙子羲仲缝着一件兽皮麻衣,小孩子又长大了些,前些日子做的衣服又不耐穿了......华胥这般想着。突然,华胥感到脚下一阵摇晃。“不好,灾难来了。”华胥箭步冲出了房屋,凭着自己的经验开始招呼族民们向安全的地方撤离。自己也带着小孙子冲了出来。安置好孙子,华胥一遍又一遍地问着族民是否都安全出来了。大地还在那儿摇动,山上开始掉下碎石块,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上滑落的石块的体积越来越大。令华胥稍感安心的是,已经怀了二胎的凤灵希已经回到凤族部落娘家中待产,幸运地不在这里。
人们在这场灾难中惊异地发现,附近的一座山竟然开始奇异地升起,而在山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湖......突然,湖中的水竟然漫溢出来,而在山中的洞里,洪水竟然也从洞中冲出,咆啸而来。人们在洪水的追赶下四散奔逃。但是,惊魂未定的人们在丧失了自己的家园后发现自己所爱戴的族长华胥也没能逃出这场灾难。于是人们把有幸逃出的小孩子羲仲交到了凤部落凤灵希的手中。一个传奇的时代即将结束,而代替的,将是另一个伟大的时代。
然而人们在洪水后发现了“萌龙”。人们认为这就是华胥的附身,于是将这样的形像刻在了石壁上。
《太平寰宇纪》中有“异山起而短陷湖焉。”的记载,而在今天陕西灞县的考古中也发现了当时地势西北高而东南面低的遗迹。并且在《中央电视台》关于灞水的纪录片中也无意中提到灞水在遥远的时代曾经因地震而变道,给人们带来了灾难的纪录。
这都让我们了解到在远古时期的蓝田到灞县一带发生了很强的一次地震,地震造成了山体滑坡和山体碎裂,并县造成了灞水改道以及堰塞湖的出现。
并且,距华山不远的山西吉县柿子滩,发现了两幅距今约一万年的岩画,一为母性形象,可断为华胥;一为鹿鱼等组成形象,可断为萌龙。“萌龙”是什么?又像龙而身材又比较小的,我们以为应当是娃娃鱼。而远古的人们发现的娃娃鱼应该就是随着洪水冲出洞中的地下河中的大娃娃鱼。
华胥在地震中意外身死,人们在将消息通报给庖牺的同时也正式拥戴庖牺即位成了新的部族领导人。
庖牺于是就在工作的地方即位,改元“罗奉”,设立了年号。
楼主:东越陆孟明2017  时间:2017-11-14 16:45:26
六、罗奉初年
罗奉元年,庖牺正式在今甘肃榆中地方即位,称帝伏羲。我们以后也以伏羲称呼,不再使用他的本包庖牺。
伏羲即位后,第一件事自然是要拿到祭天之权。在原始的部落社会,祭天权是部落首领的象征,带领部落民众祭天,是部落首领权力的象征。因此,伏羲在即位之初便来到了祭坛,接过了用来祭天的天齐建木。
建木就是用来建造房屋的木材,天齐就是可以与上天沟通,即“与天齐”。所谓“天齐建木”就是用来与上天沟通的,并可以用来建造房子的木头,即古人认为的放在祭坛上的神木。也应是部落首领拿在手上的节杖。
伏羲拥有了“天齐建木”后,就是部落中唯一能与上天对话的人,因此顺理成章地拥有了部落的最高领导权。同时伏羲将原燧人氏部落改称为大伏羲氏部落,这正式标志着燧人氏退出历史舞台和伏羲氏的开始。
伏羲在即位后就召集了部落联盟的大会。伏羲一脸威严地坐在部落联盟议事大厅的首座,其他人则分坐两边。天齐建木竖立在伏羲的身边。是为伏羲权力的象征。接着,伏羲下达了第一道命令:将原燧人氏大部落分封为64部落,也说成是64国。而各部落仍可以使用自己的族号,并且有竞选大伏羲氏族最高管理权的资格伏羲用这道命令进行了对各部落的再整合。使原先分散的部落聚集地更加整合,同时通过对部落的拆分,也使得各部落暂时丧失了对首部落冲击的能力。同时,这样的整合在几十年后便显现出了他的意义。
在拿到最高权力后,伏羲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扶植自己最可相信的亲信。因为多次帮助伏羲治水。并且可以合理地使用水和河流,共工氏及其部落首领受到了伏羲的刮目相看,并且引为心腹。。《路史》云:“共工,地在弘农,虞帝时共工或云居此。”。《国语·鲁语》云“共工氏之伯九有也”。
《诗·大雅·皇矣》:“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汉书·地理志·安定郡阴密县》下,班固自注说:“《诗》密人国。”则密在今甘肃灵台县境内。《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八“泾州百泉”条下云:“共池在州北五里。”泾州今为泾川县,与灵台县相邻,这一共地在今甘肃灵台、泾川县一带。
密与阮在共城的争战发生在周文王时期,但这里都涉及到了“共”这个地名。这里在伏羲时代就是共工部落的聚居地,即黄河西岸,今甘肃和宁夏的两省交界处。回为长期居住在河边,共工氏部落的族人很多都会泅水,驾筏,以至于很多部落人众擅长于治水。至此为伏羲所器重。
伏羲即以共工氏为上相,主管不周山上的天齐表木观象台,主持大风雨表的观测,用八索判断方向(地维)为历法天象总管,掌握祭天权,其权位仅次于伏羲。
八索准绳定义八维,单株最符合用太阳投影的方位和长短来计算时间,八索可以定时间也可以定四季也可以方位。
有了与上天的沟通,紧接着,伏羲就要以自己小时候的所学来制定历法了。伏羲以木星为主观测星,以北斗九星的斗柄——“梗河”与大角、摄提、角宿(青龙第一宿)为天下春季之始。以日表八索为定表游表,确立勾股弦周天历度为三百六十度。以每月为三十六日,每年为十月,每年三百六十日。以大风雨表测八方风,定八极,四时,八节。每时九十日,每节四十五日,总共三百六十日。
“梗河”在牧夫座。《星经》卷上:“梗河三星,梗在大角帝座北,主天子锋,又主胡兵及丧。诀曰:梗河,云也。相去吉,相向兵起。”《晋书·天文志上》:“北三星曰梗河,天矛也。一曰天锋,主胡兵。又为丧,故其变动应以兵丧也。”就是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节目中出现过的双子星,即暂时尚且独一无二的双恒星互相吸引的那两颗星,中间便称为“梗河”。
大角星(Arcturus),牧夫座α星,是牧夫座(Bootes)中最亮的星,也是北天夜空中第一亮的恒星(天狼星和老人星为南天恒星),亮度排名全天第4,是一颗0等星(一说一等星)。由于第二、第三号亮星太偏于地球南极一方,因此对中国绝大多数观测者来说,最亮的星——天狼星消失后,大角星就是天空中最亮的星。
在星象中,大角一星在其左右各有三小星,夹着大角,中名总称摄提,东边三小星叫左摄提,即左摄提一(牧夫座ο星,另说是牧夫座35星)、左摄提二(牧夫座π星)和左摄提三(牧夫座ξ星),西边三小星叫右摄提,即右摄提一(牧夫座η星)、右摄提二(牧夫座τ星)和右摄提三(牧夫座υ星)。《石氏星经》称:“摄提六星夹大角。”《史记·天官书》说:“大角两旁各有三星,鼎足句之,曰摄提,摄提者,直斗杓所指,以建时节。
沿着大角摄提方向往南,其对应的星官便是角宿和亢宿。因此,斗杓所指的方向,不仅大角和摄提为其标志,角亢二宿也是其标志星。进而,前面所介绍过的斗杓诸星——玄戈、招摇和梗河等也都在北斗星的延长线上,都在不同时代或不同角度的情况下,起到判断时节的作用。
楼主:东越陆孟明2017  时间:2017-11-17 16:35:39
七、罗奉初年(2)
建立了历法,就第一次有了“一年”的时间概念。有限时间的概念,就要有人对天时和历法有一定的管理和提醒。这样人们才可以在正确的时间内做成正确的事。伏羲为此设立了“柱下史”这一官员进行合适地管理。
并命人在居住区外围筑墙,始为城,为都;并在城中设灵台,以为祭祀中心。根据考古发现,伏羲时代的“城”并不是指一座高大的城池,而是向下掘深沟,长宽约为1.8×1.4米左右。大约为圆形的一圈,城池内为居住区,城池外为为墓葬区。沟渠内灌水,主要是用来防御野生动物的侵袭,同时沟壑与江河相连,方便族人们取水之用。“都”并不是指部落中的首都,而是如伏羲般部落首领和高级管理人员所居住的寨子。这个“都”是可以移动的,随着首领及其部落的迁移而移转。而“都”在人们的眼里和心中之所以高贵,就是因为祭祀台设在“都”的中心位置。这就是“灵台”。
同时伏羲初步设想并完善了部族的管理体制。立巫政管理制度,设官分政。以龙纪官,命大庭氏为居龙氏,治屋庐,营建筑,安营扎寨,垒坝筑垣,砌方坛。薮魁氏为水龙氏,导洪水,滋草木。阴康氏为土龙氏,治田地,主农田与放牧。混沌氏为降龙氏,驱民害。昊英氏为潜龙氏造甲历。朱襄氏为飞龙氏造书挈,巫师,军师。
“巫”是指与上天相通的人,而巫政并不是使用巫术。伏羲设立的巫政是由他自己和伏羲设立的官员们统领人们进行打猎,防害等部族统一行动的指挥系统。伏羲设巫政,建立了一套战时和重大灾害临时指挥管理制度。接着,伏羲在苦思治理之策后,想出了团结所有为官为的人的一个办法。伏羲想到了女娲部族的“蛇”图腾,于是他结合蛇和其他动物的一些特点,组成了一个新的图案,这个图案就是龙。之后,伏羲便“以龙纪官,分理海内”。
在这段时间,凤灵希为伏羲诞下了第二个儿子,取名风羲叔。没过多久 ,伏羲便开始在身边设立了核心治政集团,伏羲以共工氏为上相,柏皇氏为下相,朱襄氏为左监,昊英氏为右监。命栗陆氏居北,为冬官,号黑龙氏;命赫胥氏居南,为夏官,号赤龙氏;命昆吾氏居西,为秋官,号白龙氏;命葛天氏居东,为春官,号青龙氏(又称苍龙氏);命阴康氏居中,为中官,号黄龙氏。
《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共八场演出“操牛尾”是指他们歌舞时手拿着牛尾做道具。“投足”是说他们用脚来踏着音乐的拍子。所谓歌的八阙,分别咏草木稼禾繁茂,五谷丰登,“敬天常”“依地德”是指先民们敬天法地。是对神的敬拜,祈求。“总禽兽之极”是指驱逐猛禽怪兽,保一方平安!八场演出结束后人们在一起尽情的欢呼!伟哉,伏羲!大哉伏羲!美兮,女娲!同时群舞群歌,欢歌笑语,震撼山河。可见伏羲在部落民众的心中是很受爱戴。遇上这样的场景,伏羲也每每携同女娲一起与民欢乐。
公元前7719年,这一年按气象的记载是暴雨成灾。此时伏羲正陪同妻子凤灵希在娘家的女娲部落,这只是寻常的回娘家,原因是凤娘娘又怀上了属于他们的第三个孩子,正大着肚子呢。这次接连下着的暴雨使得黄河河水猛涨,这是第一次有史载的黄河发大水的记录。黄河水在河套地区漫延开去,使得共工氏部落直接受灾。于是共工向伏羲请求将部族搬迁,伏羲同意了。共工就将部落迁到了天齐建木的地方,同时将祭祀的礼仪迁入了“都”内。同时,凤氏女娲部落也同样受到了暴雨侵袭,由于地下河水猛涨,使得在今汉中地区的由石灰岩构成的山体极度不稳。开成了一次大的塌陷。这就是形成今天汉口天坑群的最重要的一次溶洞塌陷。在天灾的猛然侵袭下,伏羲、女娲组织族人乘葫芦舟逆向漂流向西逃亡至麦积山,避难于仙人洞,直至水势减小时才通过山地转移,逃往秦岭太白山,向太白族人求救。《太上慈悲香山宝卷》记载,玉连渡马,(经实考,野马河有赐马沟,卡马石,上马石,走马梁)太白金星渡鸡,二郎神杨戬渡狗,(经实考,杨戬出生在西和县二郎坝村,青水河南有龙头门,龙二门,龙二门仙掌印,龙二门屁股印,龙三门)竹林渡猪,(经实考,竹林渡猪的青竹沟是现在礼县滩坪的青牛沟村,有仙洞崖,漾水崖,猪林弯,大猪林,天池)
这次因为天灾的避难,伏羲双发现了此前没有发现的太白一族,一个重要的发现是太白族人已经开始人工驯养鸡和狗。结合秦岭的实际,此时的太白族人实际驯养的是在秦岭上生活的野雉鸡和猎狗。所以才会有以后的二郎神身边厉害的啸天犬。灾后伏羲“教民养六畜以充庖厨,备为牺牲”于是,伏羲的族人们开始对鸡和狗开始了家养。一直到凤灵希生下了伏羲的第三子仲叔,伏羲和妻子带着孩子,率领族人又一次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在太白族人的帮助下重建了部落区,取名“凤城”。
楼主:东越陆孟明2017  时间:2017-11-19 23:52:54
伏羲的妻子凤灵希迁居于焦村原西华。
西华即是现今的河南省西部被称为小秦岭的西华山,西华山焦村原背靠山,面迎枣香河,就今天来看,也是一个养身体的地方,在这里还有着丰富的矿藏资源。在那个时候的人们无能力开采矿藏,但从山涧流出的溪水却是蕴含着丰富的能滋养人的矿物质。历史在这里第一次有了伏羲与妻子分居的记录,但我们在结合地理及人文因素,我们知道,伏羲在这里将自己的妻子安排在了一个近乎可以疗养的地方,结合史料,风灵希此时怀上了并快要生产伏羲的第四个孩子——和叔。并在这里愉快地抚养着另三个孩子。
但是,风灵希在这里除了生养孩子,还以乾头塬台坝为祭天中心,在西华之西另设西章天象台,实测推算日月失序。
《元灵心经》上说:日月行,众星布,方位立,方位之变,则生气数,气数者,万物生长收藏之气血。斗转星移,是有方位变,方位之变,气血有盈缺。天体运行,常有所移。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我们看到,当伏羲进行历法的时候,我们有一点数学常识的可以看出来,其前提是太行的运行或者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行的匀速的,即无论在何时何刻,速度都是一成不变的。而实际是有着加速度的,无论恒星还是行星,其运行并不是匀速,而且运行轨道也不是一个正圆的,因此以三百六十日为一年,日数不足,就会发现日月数与地球上的四季不能对行,因此,风灵希就在观察的基础上便把每年增加五日,为年与年之间的过度期,称作过年。
从文字上看,风灵希为氏族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都作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贡献。但是,我们无论在之前,从未从任何史料中找到风灵希通晓历法天文的记载。那么作为妻子的风灵希从哪里学到的这些知识呢?自然她的丈夫是知道的,也是可以教她的。因此伏羲授意爱妻在疗养和带娃的过程中去进行观察,并有了结果。因此伏羲对于明显的“日月失序”是了解的。
问题在于,伏羲在当初是将天地运行和祭祀的大权交给上相共工氏族族长的。而在那个祭祀和与上天沟通是部族最重要的事的年代,历法的改变就有可能改变祭祀者,那么伏羲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们认为,伏羲作为已经是四个孩子的父亲,他在为儿子或者妻子接班做着准备工作,即除了伏羲自己,妻子与孩子也是可以与上天沟通的人,也一样是应该受人尊敬的。果然,不久,伏羲将自己的四个儿子分别封为了族长,并且以孩子的名字命名氏族的名字。孩子在氏族中做得好,自然可以成为下一任部落联盟首领。
但是,事情还是继续发展......
大伏羲部落还在继续向东扩展,一点点拓宽领地。没多久,伏羲与妻子也来到了今天位于太行山脉中的王屋山下。正月二十三日,日全蚀和月全蚀同时发生,天地黑暗,万民皆惧。凤灵希认为是天道不满所致,她亲临王屋山顶峰,设坛祭天,采山上石洞中五彩石布成东西南北中五宫阵容,于中宫积柴草引火燎祭离火太阳,以表对上天的诚意。果然没多久日蚀和月蚀便完全解除,日月运行如初。于是凤灵希向伏羲建议重新颁布了补天历,规定新历每年仍为十个月,每月三十六日,过年补天五日,全年合计三百六十五日。同时还下令在王屋山下重建凤城,再立大风雨表。天柱复生,四极重立,通天表木又成,因坛而背方州,因圜而抱圆天,盖天观测系统又重新运作起来。后来古人把这件事神化了,形成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根据2012年出现的”金星凌日”现象和月全蚀的周期计算,再加上伏羲时以十个月为一年的月差计算,正好在公元前7713年会出现金星凌日和月全蚀同时发生的情况,历史的记载没有错误。而就当时的情况,人们看到了太阳和月亮同时在天空中消失了六小时之久。于是,人们恐慌了,皆以为是上天之惩罚。凤灵希看到此情形,计上心来,便在王屋山顶设坛告天,稳定民心。没料想,在王屋山顶凤灵希发现了王彩的石头。这五彩的石头便是王屋山中生硫铁矿石、铜矿石、铜矿石和古海洋生物化石。凤灵希以这样式的五色石焚烧以求上天,六个小时后,因为金星凌日和月全蚀而在天空似乎形成的丙个大洞似是被凤灵希补上了。于是人们有了“女娲补天”的传奇故事。
故事中我们赫然发现,风灵希借这次日、月蚀做了三件事:一是将对天祭祀的祭祀权亲历亲为,开始拥有了祭祀权;二是再立大风雨表与齐天木,而不是“重”,在迁移到的东部地区,风灵希暂代共工氏履行了祭祀者通天的职责;三、重建购城,将自己的部族放在了伏羲的身边。伏羲没有查觉吗?不是,但是对妻子的信任使他投入到了更重要的事中。
九、河图洛神
楼主:东越陆孟明2017  时间:2017-11-19 23:53:42
八、后族涉政
经历了一次长时间的暴雨和地下河水泛滥的伏羲在建完“凤城”后就又有迁居的想法了。伏羲率人带到了陈仓一带。陈仓山路狭窄,地势显要。但过于低洼。三国时诸葛亮四出祁山就是由此歼灭了经长时“浸泡”的魏军面再出陈仓的。精明如伏羲在一次雨水过后便知道了陈仓久不能居的原因,于是伏羲率族人一路东下,终于来到了母亲华胥曾经居住地的华胥城。即今华山脚下牛鸠原、枣香河等地。这里有山有水,气候适宜,并且渔业丰富,确实是一个定居的好地方,于是伏羲在枣香河畔建都,称帝王村。女娲则居住在离此不远的栗家原。同时在枣香河东西两岸建盘东寨和盘西寨,在盘西寨栽植梭罗神树,以祈求太平。
查考地图,枣香河:发源于小秦岭枣乡峪四范沟,长安岔等小溪流汇聚,自南向北,流长30余公里,最终注入黄河。帝王村就位于河边的帝王川内。这两个地方都在今天的河南省西部的灵宝县境内。而梭罗神树就是指梭罗树,梭罗树为常绿的观赏花木,白色密花盛开时,好似雪盖满树,幽香宜人,是值得应用的优良绿化观赏树。梭罗树是一种在南亚和台湾海峡两岸富有神话色彩的树木,素有“仙树”之称。因为梭罗树适于南树北栽,并且花期长,生长时限长,在伏羲时期便称呼为“神树”。
伏羲的妻子凤灵希迁居于焦村原西华。
西华即是现今的河南省西部被称为小秦岭的西华山,西华山焦村原背靠山,面迎枣香河,就今天来看,也是一个养身体的地方,在这里还有着丰富的矿藏资源。在那个时候的人们无能力开采矿藏,但从山涧流出的溪水却是蕴含着丰富的能滋养人的矿物质。历史在这里第一次有了伏羲与妻子分居的记录,但我们在结合地理及人文因素,我们知道,伏羲在这里将自己的妻子安排在了一个近乎可以疗养的地方,结合史料,风灵希此时怀上了并快要生产伏羲的第四个孩子——和叔。并在这里愉快地抚养着另三个孩子。
但是,风灵希在这里除了生养孩子,还以乾头塬台坝为祭天中心,在西华之西另设西章天象台,实测推算日月失序。
《元灵心经》上说:日月行,众星布,方位立,方位之变,则生气数,气数者,万物生长收藏之气血。斗转星移,是有方位变,方位之变,气血有盈缺。天体运行,常有所移。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我们看到,当伏羲进行历法的时候,我们有一点数学常识的可以看出来,其前提是太行的运行或者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行的匀速的,即无论在何时何刻,速度都是一成不变的。而实际是有着加速度的,无论恒星还是行星,其运行并不是匀速,而且运行轨道也不是一个正圆的,因此以三百六十日为一年,日数不足,就会发现日月数与地球上的四季不能对行,因此,风灵希就在观察的基础上便把每年增加五日,为年与年之间的过度期,称作过年。
从文字上看,风灵希为氏族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都作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贡献。但是,我们无论在之前,从未从任何史料中找到风灵希通晓历法天文的记载。那么作为妻子的风灵希从哪里学到的这些知识呢?自然她的丈夫是知道的,也是可以教她的。因此伏羲授意爱妻在疗养和带娃的过程中去进行观察,并有了结果。因此伏羲对于明显的“日月失序”是了解的。
问题在于,伏羲在当初是将天地运行和祭祀的大权交给上相共工氏族族长的。而在那个祭祀和与上天沟通是部族最重要的事的年代,历法的改变就有可能改变祭祀者,那么伏羲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们认为,伏羲作为已经是四个孩子的父亲,他在为儿子或者妻子接班做着准备工作,即除了伏羲自己,妻子与孩子也是可以与上天沟通的人,也一样是应该受人尊敬的。果然,不久,伏羲将自己的四个儿子分别封为了族长,并且以孩子的名字命名氏族的名字。孩子在氏族中做得好,自然可以成为下一任部落联盟首领。
但是,事情还是继续发展......
大伏羲部落还在继续向东扩展,一点点拓宽领地。没多久,伏羲与妻子也来到了今天位于太行山脉中的王屋山下。正月二十三日,日全蚀和月全蚀同时发生,天地黑暗,万民皆惧。凤灵希认为是天道不满所致,她亲临王屋山顶峰,设坛祭天,采山上石洞中五彩石布成东西南北中五宫阵容,于中宫积柴草引火燎祭离火太阳,以表对上天的诚意。果然没多久日蚀和月蚀便完全解除,日月运行如初。于是凤灵希向伏羲建议重新颁布了补天历,规定新历每年仍为十个月,每月三十六日,过年补天五日,全年合计三百六十五日。同时还下令在王屋山下重建凤城,再立大风雨表。天柱复生,四极重立,通天表木又成,因坛而背方州,因圜而抱圆天,盖天观测系统又重新运作起来。后来古人把这件事神化了,形成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根据2012年出现的”金星凌日”现象和月全蚀的周期计算,再加上伏羲时以十个月为一年的月差计算,正好在公元前7713年会出现金星凌日和月全蚀同时发生的情况,历史的记载没有错误。而就当时的情况,人们看到了太阳和月亮同时在天空中消失了六小时之久。于是,人们恐慌了,皆以为是上天之惩罚。凤灵希看到此情形,计上心来,便在王屋山顶设坛告天,稳定民心。没料想,在王屋山顶凤灵希发现了王彩的石头。这五彩的石头便是王屋山中生硫铁矿石、铜矿石、铜矿石和古海洋生物化石。凤灵希以这样式的五色石焚烧以求上天,六个小时后,因为金星凌日和月全蚀而在天空似乎形成的丙个大洞似是被凤灵希补上了。于是人们有了“女娲补天”的传奇故事。
故事中我们赫然发现,风灵希借这次日、月蚀做了三件事:一是将对天祭祀的祭祀权亲历亲为,开始拥有了祭祀权;二是再立大风雨表与齐天木,而不是“重”,在迁移到的东部地区,风灵希暂代共工氏履行了祭祀者通天的职责;三、重建购城,将自己的部族放在了伏羲的身边。伏羲没有查觉吗?不是,但是对妻子的信任使他投入到了更重要的事中。
九、河图洛神
楼主:东越陆孟明2017  时间:2017-11-22 13:53:27
九、河图洛神
伏羲已经是四个孩子的父亲了。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伏羲开始考虑部落联盟首领的交班问题。作为一个父亲,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接班的,因此此时将部份权力交接给妻子,自然是希望妻子可以增长经验,并把这些传授给儿子们,一旦自己撒手人寰,妻子尚可以成为孩子接位的最好辅助。即使孩子不能接位,比自己年轻的妻子也可以进行家族权力的承绪。
对于伏羲而言,部落联盟的继续东扩,便是他更重要的事。部落中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要为新加入的部落需要归心,都需要有一个更另人信服的理由。与上天的进一步神化沟通便是现下所能做的更重要的事。伏羲觉着,进一步研究天地的奥秘,使自己及以后的首领知识更加丰富,在部落民众中显得更神秘非常重要。
于是,一日,伏羲在河边看到了一只先前从未看到过的动物:龙马!一只季节性洄游的淡水海马。只是,因为海浸的原因,使得这只海马洄游地更深了一些。《易·系辞》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这种类海马的身上有骨质鳞片,最重要的是这种海马的背后长着的角质层突出,所形成的图案,与伏羲儿时所学过的天象,即北极星和北斗星的形状类似。
《龙马记》曰:“龙马者,天地之精,其为形也,马身而龙鳞,故谓之龙马。高八尺五寸,类骆有翼,蹈水不没,圣人在位,负图出于孟河之中焉。”
著名书法家、孟津人王铎曾写《龙马记》记述其事:“余儿童时,戏于河墟,父老曰:‘此河中,下多石子,有声,曾出龙,相传以为怪。’余亦讶以为奇。后数十年,阅石碣所记载,知为宓羲画八卦肇端龙马所负之图,龙马所出之河,今孟津(即现在的孟津县会盟镇,明清为孟津县城)西北,河中漩涡倒流者,即其处也。”
伏羲看到这只海马,仔细审视,见这只动物背上长有花纹: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伏羲薅一节蓍草梗,在一片大树叶上照着龙马背上的花纹画下来。
《简易经》里记载:“定数说:一简之,二易之,三道之,四德之,五经之,六合之,七离之,八生之,九克之”。“一简有水,六合有地而寒之故冬,居北。二易有日,七离有火而署之则夏,居南。三道有气,八生有木而旺之故春,居东。四德有成,九克而金之故秋,居西。五经有法,十中有土而足之故中。经之生法,土足而富,故我居中。”
河图以十数合五方,五行,阴阳,天地之象。图式以白圈为阳,为天,为奇数;黑点为阴,为地,为偶数。并以天地合五方,以阴阳合五行,所以图式结构分布为:
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河图乃据五星出没时节而绘成。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行运行,以二十八宿舍为区划,由于它的轨道距日道不远,古人用以纪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由此可见,河图乃本五星出没的天象而绘制,这也是五行的来源。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见于北方,正当冬气交令,万物蛰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七月夏至后,火星见于南方,正当夏气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热,火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三月春分,木星见于东方,正当春气当令,草木萌芽生长,所谓"春到人间草木知",木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九月秋分,金星见于西方,古代以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杀伐之气当令,万物老成凋谢,金行由此而成。五月土星见于中天,表示长夏湿土之气当令,木火金水皆以此为中点,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时气候变化,皆从地面上观测出来的,土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其实伏羲悟出的河图没有后人所说的那样神秘和高级。河图是伏羲在思考中对于星象和季节之间的关系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当然,对于部众来说,又高等和神秘了些。
看过从河中出水的海马,伏羲对河水远行的方向有了几分期待。于是伏羲带上上相共工共乘葫芦舟开始沿河一路东下,巡狩探访。一行人在河上漂了几天,见过了河边的高山和两岸的风景,一直到了今天黎阳一带。伏羲一行在这里遇见了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他们称自己为有洛氏。《逸周书·史记解》:“昔者有洛氏宫室无常,池囿大,工功日进,以后更前。”伏羲与有洛氏的部族首领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在有洛氏的地方盘旋了几日,正因为河流发大水,伏羲一行人中有人落水。善良的有洛氏人在首领夷羿的带领下下水救人。在救上岸的人中首领夷羿看上了一位女性,希望伏羲可以将这个女生嫁与夷羿。于是伏羲将此女收作自己的女儿,取名风宓妃。这样由于婚姻的纽带,有洛氏也成为了大伏羲部族联盟的一员。《又》北過降水。《水經注》鄭註尚書,北過降水,云:降,下江反,聲轉爲共。今河內北共山,淇水共水出焉,東至魏郡黎陽,入河,近所謂降水也。周時國於此地者,惡言降,故攺爲共耳。从记载中,我们得知伏羲一行并非沿黄河东下,而是沿着淇河到降河东行,才来到了有洛氏地方的。《楚辞 天问》中记载: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冯珧利决,封豨是射。然后就在有洛氏的领地中,大家载歌载舞,猎获野猪,又吃上了伏羲从未吃过的海产品——干贝:江珧的闭壳肌干制后叫江珧柱,是珍贵的食品。干贝通常也叫江珧柱。
现在河南省的传说中将风宓妃说成是伏羲的小女儿,这里有四个问题:一是一个妇女在二十年左右连育四子一女,这从现代医学上讲都是很难办到的;二是除了传说,并未有任何记载有相关此女的记载;三是即便风宓妃是伏羲的女儿,此时年龄应尚不满六岁,一个成年的男人愿娶一个幼女?事实上也不尽可信;四是从伏羲的儿子的命名来看,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宓妃”这个名字与伏羲的四个儿子差别太大。
由于此次出行伏羲带着共工,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女性很有可能是共工的其中一位女儿或者共工氏族中一位有地位的族长的女性后代。
楼主:东越陆孟明2017  时间:2017-11-25 23:12:45
《搜神记》卷十四云: 旧说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唯有一女,牡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既承此言,乃绝疆而去,径至父所。父见马惊喜,因取而乘之,马望所自来,悲鸣不已。父曰:“此马无事如此,我家得无有故乎乘以归。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自养,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辄喜怒奋击,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必为是故。父曰:“勿言,恐辱家门,且莫出入。”于是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父行,女与邻女于皮所戏,以足整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马皮撅然而起,卷女以行。邻女忙迫不敢救之,走告其父。父还求索,已出失之;后经数日,得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其茧纶理厚大异于常蚕。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
楼主:东越陆孟明2017  时间:2017-11-25 23:13:33
十、洛书桑蚕
伏羲一行缓缓从有洛氏的部族继续向东行进。因为有洛氏对东面的路途会熟悉一些,伏羲便带上了几个向导一起向东行进。伏羲临走的时候,有洛氏首领出于敬意,郑重地向伏羲献上了部落一直用以卜卦的神器—一块白色的龟甲!与其他龟甲不同的是,这块龟甲不仅是白色的,在背上还存在着与众不同的左右相同的龟路纹。伏羲大伏羲氏部落首领的身份郑重其事地从有洛氏手中接过了这块极有着象征意义的龟甲。
从降水向东,跨过豫水,地势一路平坦,已不用再翻山越岭了。众人也显得兴致很高,虽然也没有再见到大的部落民众。往东行来,越是向东,就越是能感受到从东方大海吹来的海风,可以见到之前都不曾见过的因为海浸而带来的海洋生物。伏羲一路上都在思考着,看着这块经过占卜,颇有些神力的龟甲,而龟甲上面的纹路又似乎在哪里见过似的。一日,趁着大家一起休息的时候,伏羲折取了一根细藤条在地上划着。终于,伏羲发现了什么,又拿起了龟甲在端详着什么......
我们先来看一下一道普通的奥数题。在一个九宫格内填入一至九九个数字,使横排、竖排和斜排的和都一样。那么我们都知道在中心位置的数字是5。生成后的数字格局,纵横十五:“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宫。”这个样子。洛书的创造总结起来就八个字:阴阳顺逆,对立统一。也就是说洛书创造的过程也是阴阳呈现出来的过程。
首先我们将得出的结论,即围绕5的数字按上下对调,那么得出的结论是否是变化的呢?结论自然是“不会的”。接着我们将数字按左右对调,自然得出的结论也是一样的。我们这里把1379称为阳,数字2468称作阴,以应奇偶之分。而5在中宫无阴无阳,亦阴亦阳,为太极中心。
再然后我们将数字作45度转动,也就是让数字按顺时针方向各移动一位。得出的结论是——不对,结论变了!那么在怎样的情况下能让结论不变呢?于是我们将整个九宫格的图形也顺时针移动45度。于是刚移动过的数字又落入了本位,九宫格的位序又一次恢复了。顺时针是45度,对于逆时针顺序来说,就是移动了135度。以此类推。只是,此时的九宫格是斜方向的。
最后,我们将数字按斜对面相互对调,得出的结论依然是不变的,但这时我们发现事小图型发生了近180度的的转动。
我们将这样的现象称为阳湎45,阴逆135;阳顺90,阴逆90;阳顺135,阴逆45,阳顺180......
中五,在上面的过程中,可以理解自旋转,也可以理解为不旋转,亦静亦动,若顺若逆。
介绍下来,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洛书简直太简单了,这就是一个数字游戏嘛。
是的,让我们回到伏羲年代,隐去数字。我们将数字5的宫格喻成太阳,其他八个数字对应则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各星辰系统,对于九宫格的转动对应的就是太阳系的运转以及各个季节的变化。那么伏羲将数字5,也就是中心格对应的是他很熟恋的北半星,那么周围围张中间这格的就是伏羲看到的围张在北斗星运转的他所看到的夜晚明亮的天空和星辰。
夜幕渐渐拉开,当伏羲将手中的图案对称白龟壳按上下对称地横向对准地平线的时候,伏羲眼中出现了奇迹。对应着那么出现在龟背上的宫格,就是天空中伏羲心中将星辰所构勒出的图形。于是洛书出现了。“咯书”是什么?我们从古至今地将“洛书”称为天书,并解释为读不懂的古代之书。并不是的,“洛书”是真的一本“天书”。它就是用龟壳记录的星辰和季节图!
在洛书之中,在星辰之右边,伏羲看着有一些星辰构勒出的一幅图案有些像马,于是取名“马祖”星。《周礼订义》卷五十五引郑愕注曰:“马未尝有祖,此言马祖者,贾氏谓天驯也。以天文考之,天驯,房星也。房为龙马。马之生者,其气实本诸此。则马祖为天驯可知,于春则祭。春者万物始生之时,驹始生之马,血气未定,不可通淫顺。春祭祖之时,则执而维挚之,以驯其始生之气。
一路东行,伏羲在一个名唤作喝谷的地方遇见了一个部落,他们自称是嵎夷。由于语言不通,在伏羲一行人听来,他们的首领土完整,一位女首领称为“寓氏公主”。孔安国传曰:“宅,居也,东表之地称喝夷。喝,明也,日出于谷而天下明,故称喝谷。喝谷、山禺夷,一也。在嵎夷部落,伏羲发现了一种与马的长像有些相似的小动物在这个部浇中,人们普遍养殖着这种动物。这就是“蚕”。《荀子·成相篇》云:“此夫身女好而头马首者软,屡化而不寿者软,善壮而拙老者软,有父母而无北牡者软,冬伏而夏游,食桑而吐兹,前乱而后治,夏生而恶暑,喜湿而恶雨。蛹以为母,蛾以为父,三俯三起,事乃大已,夫是之谓蚕理。
《搜神记》卷十四云: 旧说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唯有一女,牡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既承此言,乃绝疆而去,径至父所。父见马惊喜,因取而乘之,马望所自来,悲鸣不已。父曰:“此马无事如此,我家得无有故乎乘以归。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自养,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辄喜怒奋击,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必为是故。父曰:“勿言,恐辱家门,且莫出入。”于是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父行,女与邻女于皮所戏,以足整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马皮撅然而起,卷女以行。邻女忙迫不敢救之,走告其父。父还求索,已出失之;后经数日,得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其茧纶理厚大异于常蚕。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
伏羲看着人们用这种蚕所吐出的丝织成的粗布麻衣,非常感兴趣,于是让自己和从行的人都学会了简单的技艺,在回大伏羲部落后便命在部落中仿行起来。
再往东来,一座大山赫然眼前。我们将在中国的历史中第一次提起“泰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