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21仁鄙在时利害在命

字数:1276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4-12 18:26:25 更新时间:2021-04-13 13:56:05

楼主:情真意深义薄云天  时间:2021-04-12 10:26:25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21仁鄙在时利害在命

题文诗:

仁鄙在时,故不在行,利害在命,而不在智.

败军之卒,勇武遁逃,将不能止;胜军之陈,

怯者死行,惧不能走.故江河决,沉冲一乡,

父子兄弟,相遗而走,争升陵阪,上高坡丘,

轻足先升,不能相顾.世乐志平,邻国人溺,

见尚犹哀,又况亲戚.故身安则,恩及邻国,

志为之灭;身危忘亲,人不能解.不能拯溺,

游者手足,有所急也;不能救火,灼者身体,

有所痛也.有余民让,则礼义生;不足则争,

则暴乱起.扣门求水,莫弗与者,所饶足也;

林不卖薪,湖不鬻鱼,所有余也.物丰欲省,

求澹争止.秦王之时,或人菹子,利不足也;

刘氏持政,独夫收孤,财有余也.故世治则,

小人守政,利不能诱;而世乱则,君子为奸,

法弗能禁.性有善恶,能善能恶,世道不正,

善而能恶,世道至正,风清气正,恶而能善.

【原文】

故仕鄙在时不在行,利害在命不在智。夫败军之卒,勇武遁逃,将不能止也;胜军之陈,怯者死行,惧不能走也。故江河决,沉一乡,父子兄弟相遗而走,争升陵阪,上高丘,轻足先升,不能相顾也。世乐志平,见邻国之人溺,尚犹哀之,又况亲戚乎!故身安则恩及邻国,志为之灭;身危则忘其亲戚,而人不能解也。游者不能拯溺,手足有所急也;灼者不能救火,身体有所痛也。夫民有余即让,不足则争,让则礼义生,争则暴乱起。扣门求水,莫弗与者,所饶足也;林中不卖薪,湖上不鬻鱼,所有余也。故物丰则欲省,求澹则争止。秦王之时,或人菹子,利不足也;刘氏持政,独夫收孤,财有余也。故世治则小人守政,而利不能诱也;世乱则君子为奸,而法弗能禁也。

【译文】

所以说人的仁或鄙取决于时势而不取决于个人行为,人得利或受害取决于天命而不取决于人的智力。败军中的士卒,一旦败下阵来,连勇敢的也跟着败逃,这时将领统帅怎么制止都制止不了;胜军的队伍,一旦获胜,连胆怯的也会跟着冲锋陷阵,拼死前进,生怕赶不上趟。所以江河决堤,一乡的父子兄弟弃亲人而不顾,各自逃命,争先恐后跑上高坡山丘,腿脚灵便的先上去,也不顾别人;盛世太平的时候,人们心平气和,看到邻国的人溺水,尚且同情相助,更何况是自己的亲人溺水呢!所以由此可见,自身安稳,恩情就会施及邻国,躁乱的自私心态也会随之消失;反之如自身处在危难之中,就会连亲人都不顾,外人就更不可能去帮助解救了。正在忙于游水的人是不可能去解救溺水的人,因为他自己的手脚都忙于划水,没有空闲时间。被火灼伤的人是不可能去救火的,因为他自己受伤疼痛万分。由此推出,人民丰衣足食就会互相谦让,而人民衣食不足就会互相争抢。互相谦让则礼义产生,互相争抢则暴乱兴起。过路人敲门讨水喝,主人没有不给的,因为有的是水。在山林中柴薪难以出售,在湖区鱼虾不易出让,因为这种地方有的是这类东西。所以说物质丰富了,人们的贪欲会减省;要求得到满足,争夺的事就会止息。秦始皇时代,有人宰食自己的儿女,这是因为物财不足;当今刘家执政,独身男子也能收养孤儿,这是因为财物富裕。所以,天下太平,小人也能规规矩矩过日子,因为没有什么物质利益能驱动他去做坏事;但如世道混乱,君子都会做越轨之事、犯法之事,这时法令也无法制止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