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沙尘里的燕然勒石

字数:10316访问原帖 评论数:33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4-23 18:55:29 更新时间:2021-06-03 16:40:36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04-23 10:55:29
今天我们在关注时局的同时,遥望偏远的西北,在夕阳的斜晖里,蜿蜒而去的是若隐若现的古代烽隧塞墙遗存,实在很难相信这些沙垅土丘残碑断墙,就是当年长城的一部分;再看看南海风云四起的海涛礁石及宣示主权的界碑,历史沙尘里的“燕然勒石”俨然在心中高高竖起。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04-23 11:15:15



(一) 燕然勒石
所谓“燕然勒石”或“燕然勒功”,它泛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典故出自《后汉书》,内有记载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匈奴大破单于军,出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史家班固受命写铭文刻石记功以纪威德,时为汉和帝元年,即公元89年。

此后少有人提起这事迹,直到时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的范仲淹(989~1052年)留下了著名的千年一叹。原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时令及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次句“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大雁南飞径去不留,反衬出边疆的荒凉。接着“四面边声连角起”等句,用的是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了马嘶风号之类的荒寒肃杀之声。“长烟落日”画面固不失雄阔,但续以“孤城闭”三字气象顿然一变,并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接下来“浊酒一杯”二句,写戍边将士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又怎能抵御乡关万里之思? 其实大家早已归心似箭,只是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之计又何从谈起?“羌管悠悠”句刻划入夜景色,而融入其中的乡恋益见浓重。“人不寐”二句,直道将军战士之感伤,并点出彻夜无眠、鬓发染霜、泪下如霰,正是这种感伤之情不言而喻,但这词显然和我们熟悉的唐朝边塞诗之情调,迥然不同、各有旨趣。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04-23 11:17:23
(二) 边塞诗和汉唐情节

说到边塞诗,它是特指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作。一般学者认为其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兴盛于隋,到了唐朝更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朝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单就《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则多达两千余首,其中诸多恢弘大气篇章,不仅是文学瑰宝,更深具历史意义。这些边塞诗所产生的张力,使诗句具有永不泯灭的魅力;它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进行揭示,进而体现将士面对战争时喷涌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如保家卫国的豪情以及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另一方面边塞诗也大幅度描写边疆的奇异景色,其主要意象有:烽火、狼烟、马、宝剑、铠甲、孤城、羌笛、胡雁、鹰、夕阳、大漠、长河、长城、边城、胡天等。自然景观多是黄沙白云、冰川雪山。地理区域则是塞外、雁门、漠北、玉关、黄河。异域风物多为羌笛、胡笳、琵琶、战马。它充分展现了美学风格上的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的色彩,即使千载之后,亦然振奋人心。

在唐朝初年,由于持续开疆拓土,军事上先后击破了东西突厥,降伏漠北诸部,伐百济,平高丽,扩张势头强劲。我们从书本上读到初唐盛唐的边塞诗,还有后来的凉州词等等,多以边疆地区(尤其河西走廊)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其中不乏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以及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其代表人物有:王昌龄, 岑参 ,其他如李贺,杨炯、王翰、陈子昂、杜审言,王之涣、李白、高适、王维等也创作边塞诗,一时蔚为风气。

大家耳熟能详的有:
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写壮阔苍凉的边塞景物,抒发了守卫边疆将士们凄怨悲壮的情感,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边塞的酷寒也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但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悲壮苍凉的慷慨之气。

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以豪放的风格描写了征戍战士饮酒作乐的情景,具有浓郁的边塞军旅生活的色彩。

张籍的“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诗中提到安西地名,范围包括今天的新疆库车,兼辖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首句“边城暮雨雁飞低”把人的视线引向一群低飞的鸿雁,并使人看到雁飞的地点是边城,时序是日暮阴雨芦苇冒芽的春暖时分,浩瀚遥远的大漠彼方传来络绎不绝的驼铃声,告诉我们那里缓行着一队驮运货物的骆驼。诗人身在边城蒿目时艰,他一颗无比沉重的心,早已随着那逐渐向西方消逝的驼铃声越过沙漠之外,末句“应驮白练到安西”,正是作者的情思所注,也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

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人以戍边战士的视角,描述了战事的频繁和战争的残酷激烈,又让我们看到了战士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以及最后必胜的坚定信念。

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从思妇的角度抒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形成独特的边塞闺怨诗。

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以及《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薛逢的“昨夜蕃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

岑参的“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王维的“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益的“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喜欢文学的朋友,或许也发觉到在唐朝这些边塞诗的字里行间,充满着浓郁的汉代情结。比如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诗文中提到的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那个烽火连天的地区,就是秦汉以来兴盛崛起于中国西北的西域三十六国,这些部落在不同历史阶段,占据了河西走廊连接欧亚丝绸之路的“国道”,经考证这些先后亮相舞台的国家包含:乌孙、龟兹、焉耆、若羌、楼兰、且末、小宛、戎卢、渠勒、皮山、西夜、蒲犁、依耐、莎车、疏勒、尉头、温宿、尉犁、姑墨、卑陆、乌贪訾、卑陆后国、单桓,蒲类后国、西且弥、劫国、狐胡、山国、车师国,除此之外还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乌弋山离等等。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古西域国家,它们与现代具有严格的组织机构和政治意义的国家不同,它们主要是一些以绿洲或草原地域为单位的部族或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以生产为单位的某种生存方式。

我们可以从系列边塞诗里,读到几个经常提到的标志性地域,比如居延(祁连),楼兰,贺兰山等,或许我们可以透过这些文学意象,从一个侧面,探看若隐若现的‘燕然勒石’身影。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04-23 11:18:37
(三) 匈奴龙城:居延

早在三千年以前,居延地区就是一个水草丰美、牛羊遍地的游牧民族的“天堂”。这里有两个很大的湖泊,分别为东居延海和西居延海,它也是横贯整个居延地区即黑河的终点。诗词文史上的“居延”和“祁连”,很可能是同一个匈奴词汇的不同译写,究竟是什么意思已很难考证了。

如果打开地图,从居延塞向北至蒙古的哈尔和林,这里就是匈奴“龙城”所在,乃中国古代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和兵家必争之地。当年匈奴人就是从这里南下,占据了河西走廊,控制了西域,迫使原在那里的月氏人和乌孙人迁到中亚地区。但他们不如一些后来的北方民族那样幸运,面对的却是一个更为强盛的西汉王朝和一个汉王朝历史上最强悍的帝王。因而他们不仅在草原深处一再遭受重创,当他们被迫转向西域的时候,也把汉武帝的视线引向了西域,正是匈奴人的历史活动,开拓了中原人的眼界,成就了汉武帝时代的西部大开发。

公元前121年,汉将军霍去病率骑兵自陇西郡出发,跨黄河、湟水,越焉支山,歼灭匈奴军。这次战役敲开了河西走廊的东部大门,汉王朝惊喜地发现,由祁连山的雪水形成的绵亘不断的绿洲带,土壤肥沃,水草丰美,是一块可以垦殖的土地。既然可以垦植移民屯兵,可以征收税赋,于是在这里先后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个郡。

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为了防范匈奴残部对河西地区的侵扰,汉武帝下令修筑居延城,设置居延县屯兵驻防。两年后又在居延城与南面的张掖郡,用塞墙和亭障联结起来,这条防御工程是为了遮断匈奴人南下的通道烽隧,沿线250公里,故名“遮虏障”。

有诗人屡次提到‘居延‘的,要数唐朝大诗人王维多次出使路经居延:著名的《塞上作》诗云:“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但更为大家熟悉的还有:“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这首诗描绘了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深具静谧、苍凉、气势恢宏之美。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都护即负责辖区一切事务的前敌统帅)。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地醒目;苍茫的沙漠,没山没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

据媒体报道,到了上世纪60年代,西居延海已经干涸,而东居延海也于1992年彻底干涸,后来国务院下达引水居延海的命令,才有了今天浩瀚的场景。据旅游资料介绍:今天的居延海,湛蓝湖水,芦苇摇曳,翩翩海鸥、白色舟影,有别于狂野沙漠、金色胡杨、血红黑城、怪树林立的另类风景。尤其深秋时节,这里的胡杨林被秋霜染成金黄色,河床之间的烽隧遗存显见。望着经历两千多年的古迹,很容易让人想起了汉匈之间的一场特殊的战役和一个特殊的历史人物,那就是二千多年前西汉王朝的骑都尉李陵(名将李广之孙)率领一支五千步兵军团从这里出发,而上演了一场千古悲剧。李陵的部队遇到敌骑十万,陷入重围,虽奋起突击,连战九天,终因粮尽矢绝,寡不敌众,被迫投降。后人对李陵留驻草原,多数认为并非降敌而是迫不得己的,他身处异域始终不忘故国,怀念故土。晚唐诗人胡曾就有诗云:“交河冰薄日迟迟,汉将思家感别离。塞北章生苏武泣,陇西云起李陵悲。晓侵雉堞乌先觉,春入关山雁独知。何处疲兵心最苦,夕阳楼上笛声时“。

在许多诗人们的内心深处之道德文化的天平上,情不自觉地向人性倾斜,在这种复杂微妙的情感中,就连传统的价值观似乎也错位了,对李陵身世的叹息,隐喻着对汉武帝们的控诉。在这绵延不绝的悲惋叹息声中,无形中丰富发展乃至放大了李陵的悲剧形象。尤其相比较两汉大臣苏武(前140年—前6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押,正气凛然,拒不投降,被放逐到北海牧羊。19年的牧羊生活,苏武吞毡啮雪、历尽艰辛。后来,汉皇见到大雁带回苏武的血书,派兵击败匈奴,苏武得以荣归。

如果只看烽隧遗存的居延风景线,似乎抹杀了它历史的精彩和深邃的文化内涵。

居延再现历史舞台,要追溯到一九三十年代,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今甘肃、内蒙古境内的汉代边塞遗址,发掘1.2万余枚汉简,称为“居延汉简”。到了1972至1974年,文物考古队先后又在居延都尉所属甲渠侯官遗址和肩水金关遗址等发掘19600多枚汉代简牍,其中有纪年的1200余枚。

所谓汉简,就是汉代木简和竹简的总称。中国先后出土简牍总计约4万余枚,其中居延汉简就多达3万余枚。居延汉简的字体有篆、隶、真、草等,风格多样,各具其美。居延汉简的内容多是西北边塞烽燧亭鄣的文书档案,有来文、来文的复文,有文书的底稿,其中还保留着标签,如诏书、律令、科别、品约、牒书、爰书、初状等文书的格式、形制、收发程序,内容非常丰富,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汉朝那段历史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层面的资料。现存的居延汉简中,纪年最早为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最晚为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时间跨度达270多年。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04-23 11:19:35
(四)诗词里的楼兰

“楼兰“因王昌龄的《从军行》)而为大家熟悉:“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个举世闻名的楼兰古城,位于新疆罗布泊西部,地处西域枢纽,它作为古代经济贸易中心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以及战争地带,都曾经辉煌一时。中国内地的丝绸、茶叶,西域的马、葡萄、珠宝,最早都是通过楼兰进行交易。楼兰古国在公元前176年前建国,到公元630年却突然神秘地消失了,只留下了一片废墟静立在沙漠中,引发后人很多遐想。

楼兰古国在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中国史籍最早关于楼兰王国的具体记载,始见于司马迁在《史记》:“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即罗布泊)。”这是文献上第一次提到楼兰城,当时楼兰有1570户人家,人口总共有1万4千多人,商旅云集,市场热闹,还有整齐的街道,雄壮的佛寺、宝塔。汉代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更进一步介绍了楼兰的生态环境:“地沙卤少田,寄田仰谷分国。国出玉,多葭苇(芦苇)、枝柳(红柳)、胡杨、白草(芨芨)。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驴马,多骆驼。能作兵,与婼羌同。”

由于楼兰地处汉朝与西域诸国交通要塞,汉军不能越过这一地区打匈奴,而匈奴不假借楼兰的力量也不能威胁汉王朝,故而汉和匈奴对楼兰都尽力实行怀柔政策,以致楼兰有时成为匈奴的耳目,有时归附于汉,介于两大势力之间,巧妙地维持着其政治生命。匈奴一度势力强大,楼兰即被控制,杀害汉朝使者,劫掠商人。汉武帝曾发兵破之,俘虏楼兰王,迫其附汉。但是楼兰又听从匈奴的反间之计,屡次拦杀汉朝官吏,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大将军霍光派遣傅介子领几名勇士前往楼兰,设计杀死了楼兰王尝归,立其弟为王,并改国名为鄯善,

东晋之后,中原群雄割据,混战不休,无暇顾西域,楼兰逐渐与中原失去联系。到了唐代,中原地区强盛,唐朝与吐蕃又在楼兰多次兵戎相见,楼兰之词频繁出现在唐朝边塞诗中就不奇怪了,比如:

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天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抑玉鞍,原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岑参的:“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旁临月窟寒。蒲海晓霜凝马尾,葱山夜雪扑旗竿’。

陈子昂的:“忽闻天上将。关塞重横行。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城。黄金装戎马。白羽集神兵。 星月开天阵。山川列地营。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宁知班定远。犹是一书生”。

李白的《出自蓟北门行》 :“虏阵横北荒,胡星耀精芒。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 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 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兵威冲绝幕,杀气凌穹苍。 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孟冬风沙紧,旌旗飒凋伤。 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 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

辛弃疾的:“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可见楼兰在唐朝还是边疆重镇。然而不知到了什么年代,这个繁荣一时的西域小国就神秘地消失了。学者研究其衰败原因有说源于气候,即罗布泊南北游移,上游河水被截断后改道,造成长期干旱、缺水,生态恶化,瘟疫盛行,人们不得不离开。楼兰没落期间,朝廷另开辟丝绸之路北道。

直到上世纪两次重大考古发现,又让充满迷人的色彩的“楼兰‘,再度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话说1900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一行人正在罗布泊沙漠考察途中,他雇佣的一个维吾尔族驴工兼向导,在寻找丢失的铁斧的途中,遇到了沙漠狂风,意外地发现沙子下面一座古代的城堡而为世人所知。发现的楼兰遗址,全景旷古凝重,城区呈正方形,面积约十二万平方米,古城四周的墙垣10多处已经坍塌,只剩下断断续续的墙垣孤伶伶地站立着。

另一场轰动的登台,则是1981年发现距今两千年左右的楼兰女干尸,年龄较年轻,脸庞姣小,高鼻大眼,长睫毛历历可数,浓密的金发略呈卷曲,散垂在肩后,可见生前是一位美女。据悉,楼兰古尸所以能保存几千年而不腐朽的原因在于当地气候干燥,棺木埋葬较浅,离沙土地面仅几十厘米,即使偶有雨水,水分也易于沙土中流失和蒸发,致腐细菌没有生存繁殖的条件,才使尸体得以长期保存不朽。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04-23 11:20:14
(五)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另一个为大家熟悉的边塞据点即是‘贺兰山‘,词出自南宋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根据太平御览卷四十四有记载:“贺兰山,在县西九十三里,山上多有白草,遥望青白如驳,北人呼驳马为贺兰,鲜卑等类多依山谷为氏族。今贺兰姓者,皆因此山名”。

唐朝边塞诗提到贺兰山的也蛮多,比如唐代韦蟾的:“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队铁衣鸣。心源落落堪为将,胆气堂堂合用兵。却使六番诸子弟,马前不信是书生”。 唐末五代谭用之的:“秋风漠北雁飞天,单骑那堪绕贺兰。碛暗更无岩树影,地平时有野烧瘢。貂披寒色和衣冷,剑佩胡霜隔匣寒。早晚横戈似飞尉,拥旄深入异田单”。

自安史之乱后,由于唐朝兵力内调,防守空虚,盛极一时的河西节度使体制迅速衰败,吐蕃乘机东进,后遂以六盘山为界,以西为吐蕃所有。公元842年,吐蕃赞普朗达玛被杀,吐蕃陷入内乱之中,敦煌一带的汉族和其他民族,在张议潮带领下驱逐吐蕃驻军,并向东向西进军,一度收复了河西一带的唐朝故土,在入朝后被授予河西等十一州观察处置使,朝廷派遣兵卒郓人二千五百员戍守凉州(西凉府),后因黄巢之乱而断绝,而西面则因为甘州为回鹘所夺取,与瓜沙归义军阻断,遂自立。而河西节度使这个制度也被撤销,它经过了一段又一段悲壮的征程,最终湮灭在历史的风尘中。

到了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 宋军乘蒙古攻金之机,举兵伐金,分兵三路向陕西、两淮等地进攻,故有宋(金)忻元礼写有:“贺兰烽火新收”之词,西边的战事已结束,于是有“剰着黄金换酒,羯鼓醉凉州”的思乡之情。

这贺兰山边塞的干扰,看来到了明朝还是隐患,诗人徐勃有云:“贺兰山下战尘收,君去征途正值秋。落日故关秦上郡,断烟残垒汉灵州。胡儿射猎经河北,壮士吹笳怨陇头。城窟莫教频饮马,水声呜咽动乡愁”。

在明朝,西北防线逐步收缩,河西走廊因闭关锁国渐趋沉寂。进入清朝,河西走廊更与整个国家一同进入沉寂与悲哀的时期,尤其沿海面对西方列强的炮舰贸易转化为的军事侵略和殖民地攘夺。虽然元明时期,也有穿越河西走廊的东西方人士写下经历见闻,还有左宗棠走进了河西走廊,确曾给中国的西部带来了昙花一现的片刻蓬勃生机。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04-23 11:26:12
(六)河西走廊和一带一路

我们从当前政治经济新格局的【一带一路】战略,回看历史,充分了解到当年汉唐强盛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保证了一条通畅《丝绸之路》,并形成一条开通西域贯穿中亚,进而连接欧洲及北非的交通干线,这条丝绸之路不但保证了经济需要,更使汉文化和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文化进行交流,标志着中国矫健的步伐登跨世界文明史的舞台。

但强盛的汉唐也面对连年劳民伤财的边疆战乱,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曾经选择与边疆国家结为政治联姻(和亲-和番)以换取百年和平,除了大家熟悉的王昭君和文成公主之外,汉朝有13位唐朝也有12位皇族公主,以及些少以宫女冒充顶替,被陆续送到了遥远塞外的匈奴、乌苏,吐谷浑、吐蕃、突厥、契丹、回纥等地,与胡笳羌笛相伴一生。一时间这里的农业、畜牧、制陶、冶铜、纺织、酿酒、商品交换以及人口的繁衍也有大幅度地提升。但边疆蕃夷的时衰时盛的不时侵犯,汉唐最终还是选择了对匈奴和突厥予以毁灭性的打击,汉唐软硬兼施的文治武功为世界文明所敬畏,影响深远。

当今中国的国家实力亦如强大的汉唐时代,尤其近几十年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上、社会上、全面基础设施以及民生改善,国防军事等等方面都取得百年来蓬勃的发展;其外交政策一直坚守“和平崛起”的路线,虽然汉唐政治联姻的“和番“已不再符合时代潮流,但大国领袖间的私交,以及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盟,如上海合作组织,东盟经济论坛,金砖五国经济平台,还有近年积极拓展非洲拉美等等战略合作共同发展,包括一带一路的战略构图等等,为中国赢得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机。

今天我们在关注电视时事节目和敲击电脑键盘的同时,不妨随着河西走廊记录片的镜头,遥望偏远的西北,在夕阳的斜晖里,蜿蜒而去的是若隐若现的古代烽隧塞墙遗存,实在很难相信这些沙垅土丘残碑断墙,就是当年长城的一部分;回想两千多年前,这里也曾经军吏云集,驿马交驰,亭障林立,烽烟相望,这里出现的每一次重要军情,都会迅速传递到几千里之外的长安城,引起汉唐朝廷的震动。相对应下,现代旅游者兴趣更浓的,却是深秋时节,湛蓝天空下一片明艳的胡杨林,历史沙尘里的“燕然勒石”似乎早已荡然无存。

笔者一时兴起,想从文献史料及边塞诗之中,窥探汉唐文人诗人的情怀和抱负,或许可以从中获取一些强国奋起的精神力量,唤醒潜藏其间的文化基因与民族记忆。唐朝诗人窦巩曾感叹道:“荒陂古堞欲千年,名振图书剑在泉。今日诸孙拜坟树,愧无文字续燕然“。

我们回眸过去,其实历史从未消失,它只是存在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鲜活奔跳充满生命力,它一直深藏在我们的心中,又何曾离开过?

完稿于2016年3月25日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04-23 11:29:27
笔者一时兴起,想从文献史料及边塞诗之中,窥探汉唐文人诗人的情怀和抱负,或许可以从中获取一些强国奋起的精神力量,唤醒潜藏其间的文化基因与民族记忆。唐朝诗人窦巩曾感叹道:“荒陂古堞欲千年,名振图书剑在泉。今日诸孙拜坟树,愧无文字续燕然“。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04-23 11:31:24
历史在时空里犹显其峥嵘铿锵的本色。谨对照班固《封燕然山铭》原文如下: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其辞曰:铄王师兮征荒裔, 剿凶虐兮截海外。 夐其邈兮亘地界, 封神丘兮建隆嵑, 熙帝载兮振万世!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04-23 11:35:13
本篇文字曾在《煮酒论史》发表,有文友@fjzsa07 提供最新讯息:2017年7月27日至8月1日,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与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合作实地踏察,解读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国舅窦宪率大军大破北匈奴后所立摩崖石刻。经过认真辩识,初步确认此刻石即著名的班固所书《燕然山铭》。这是中蒙合作所获重大考古发现,详细的经过、内容以及资料整理和解读正在进行中。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朱玉麒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燕然刻石是史书记载的边塞纪功碑最早的源头,这次刻石纪功行为被后世继承下来,从而形成边塞纪功碑的传统,一直沿革到清朝。

《燕然山铭》全文记录在《后汉书》中,共303字。据《后汉书》记载,永元元年战役杀敌一万三千人,二十余万人投降,获马、牛、羊、橐驼百余万头。朱玉麒表示,东汉时期多次汉匈战争中,永元元年战役是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使匈奴离开了漠北高原,往西远遁。

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位于蒙古国中部,离雁门关约1800公里。作为汉族抗击匈奴的前线,燕然山频繁出现在古诗中,例如王维《使至塞上》“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李白 《发白马》“倚剑登燕然,边峰列嵯峨”等。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名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借用的便是《燕然山铭》刻石之事。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04-23 11:48:12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04-23 13:56:15
我们可以从系列边塞诗里,读到几个经常提到的标志性地域,比如居延(祁连),楼兰,贺兰山等,或许我们可以透过这些文学意象,从一个侧面探看若隐若现的‘燕然勒石’身影;但若我们只限于欣赏烽隧遗存之旅游点上的风景线,似乎抹杀了它历史的精彩和深邃的文化内涵。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04-24 13:43:53
最近媒体连续报道新疆棉花事件,笔者遂想起2016旧作《历史沙尘里的燕然勒石》,特来应景对映。

今天我们在关注电视时事节目和敲击电脑键盘的同时,不妨随着河西走廊记录片的镜头,遥望偏远的西北,在夕阳的斜晖里,蜿蜒而去的是若隐若现的古代烽隧塞墙遗存,实在很难相信这些沙垅土丘残碑断墙,就是当年长城的一部分;回想两千多年前,这里也曾经军吏云集,驿马交驰,亭障林立,烽烟相望,这里出现的每一次重要军情,都会迅速传递到几千里之外的长安城,引起汉唐朝廷的震动。相对应下,现代旅游者兴趣更浓的,却是深秋时节,湛蓝天空下一片明艳的胡杨林,历史沙尘里的“燕然勒石”似乎早已荡然无存。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04-26 23:45:44
@冰原极光 谢谢推荐,上网只查到《寰宇访碑记》的简介,遗憾没有较深入的内容。继续查询了一下,顺读了中国文化报-闫敏的【访碑问古还是旅游噱头】。笔者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前年岁末写了【唐朝墓志铭留字与日本国朝臣备书】http://bbs.tianya.cn/post-books-618638-1.shtml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05-03 15:26:58
陈运和的诗《丝路化诗》:

连续,丝路是一个个苦的日子
延伸,丝路像一程程甜的历史
吹起,丝路如一支支竖的箫
奏响,丝路似一段段横的笛
抒发中原对西域的情感交流
表达西域致中原的崇高敬意
途经数千年的变革
荒漠驿道至今萦绕仍不止
翻阅上万篇的故事
河西走廊驼铃余音传天际
古诗般的丝路
丝路般的古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