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这本书 作者能和你一起细细读吗

字数:10212访问原帖 评论数:65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4-23 23:58:56 更新时间:2021-05-04 00:12:25

楼主:hls324  时间:2021-04-23 15:58:56
作者自封的,是神仙,是天才。
恃才傲物目空一切,他是不会和一般读者一起细细读的。

那作者能和谁细细读?
看《石头记》手抄本最开始在那里流传?在皇亲国戚之间!有可能是流传在皇宫之中!

由此推测,作者是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呀!
也就是只有皇亲国戚才有可能听到作者亲自的讲解,甚至只有皇子才有资格听作者的讲解。

由于原文段落艰涩难懂,是集文学艺术哲学一身的高档艺术品,所以只能以这种比喻形容来修辞于原文的语言文字。
所以,什么作者只给皇子讲解、作者的水平有可能高于皇子的老师等等······,只是这种对作者形容比喻修辞的手段方法而已,不必当真······
楼主:hls324  时间:2021-04-23 17:52:33
毫无疑问作者是当代水平最高的大师。
可能从小是神童?科举一帆风顺?也可能科举不顺,经历很多挫折?
但终归科举顺利成功,并在殿试中成绩不错,以优异的成绩录取在皇宫当官。

按作者的水平现任职务根本就不算什么难事,所以是个闲官,闲到没事到皇宫档案馆,皇宫图书馆随便阅览,在皇宫又从新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论语》名言,仕而优则学,就是这个意思。

作者不仅不满足于这种很清闲的当官、学习,还要学很多东西,学习写小说,把他的知识学问写进小说,以便将来有机会教授给皇亲贵族子弟,甚至教授给皇子(这是他崇高的理想)。
这样,作者在这种闲心的指使下,开始了这种轻松的玩心很重的创作。
很快写成,以他天才的智慧在皇宫中私下散布流传推销这本非正式的多种形式的手抄本。

某日,已和作者混成良师益友的某皇子拿着手抄本请教作者,作者故作神秘仔细翻阅后说:从来还没有我看不懂的书,怎么这本书越看越糊涂?皇子能否借阅我看几日,待看懂后再给你解释?
几日后将书还给皇子,并说已将书从头到尾抄录出来了。
然后就陆续的开始了私下的对皇子讲解这本《石头记》。
楼主:hls324  时间:2021-04-23 18:42:26
作者的水平真的就那么高吗?确实是!水平非常非常高!

其中包括文学(语言文字学),艺术、哲学等等多门高深的学问。

主楼和1楼只是为了形容比喻作者的高深学问而采取的修辞方法(用两个楼来修辞于作者的水平)。

下面就具体找一段我能看懂的原文段落,说明作者对一般的读者都是一种“忽悠”的叙述,只有对有价值的读者才会细细的解读。
楼主:hls324  时间:2021-04-23 18:59:33
引用原文: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
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

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
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并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楼主:hls324  时间:2021-04-24 10:57:45
对于一般读者来看,这一段文字说的是四本书和四位作者。
至于到底四本书重要呢?还是四位作者中要?
说不清楚,也许四本书很重要,也许四位作者更重要。
看原文:
【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
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这是并列的四句,每一句都是写一位作者和一本书(第一句的作者在前文,省略)。

一般智商的读者就会纠缠于关注作者,或者关注于四本书,甚至有的读者连书和作者谁是重点都没有想到。

这正是作者要的效果,让你们纠缠去吧!纠缠的越深,被我“忽悠”得越深,这就是艺术家要的艺术效果。

被忽悠的越多,艺术水平越高。说白了就是被“骗”的越多艺术价值越高,那些绝大多数被骗的读者都是作者艺术价值的牺牲品。
楼主:hls324  时间:2021-04-25 10:50:25
有一部分比较认真的读者,更关注于四本书的详细描述。
更进一步的看作是不同版本的流传过程,是不同版本的流传的先后顺序。

比如按先后顺序排列是:先有《情僧录》,再有《红楼梦》,再往后是《风月宝鉴》,最后是《金陵十二钗》。

与之相对应的,有四本书就有四位作者。与《情僧录》对应的是空空道人(情僧)、与《红楼梦》对应的是吴玉峰、与《风月宝鉴》对应的是孔梅溪、与《金陵十二钗》相对应的是曹雪芹。

四本书是实实在在的四本书,作者是实实在在的四位作者。

这种解读不是没有道理,非常细致详细,又符合作者具体直白的文字描写。

那读者的这种阅读是正确的吗?

这种阅读是错误的!错在哪?
楼主:hls324  时间:2021-04-25 12:58:17
作者的这本书是写给谁看的,是写给当时的古代人看的,是写给古代有文化的人看的,是写给古代文人看的。
换一句话说,作者是针对古代有文化的文人的缺点毛病而写的这本书的。
中国人的缺点毛病是什么?
假大空只注重表面形式,没有深刻的思辨精神,没有完整的系统的看问题的能力。
看问题只注重局部细节缺少整体统筹分析。
也就是只看到了作者描写的表面现象,看不到作者为什么这么描写?看不到作者的动机目的。
分不清作者描写的表面现象和描写的目的二者的区别。

回到5楼的问题:“这种阅读是错误的!错在哪?”
错在中国文人分不清作者描写的表面现象和描写的目的二者的区别。
表达现象是什么?表达目的是什么?二者怎么区分?二者是什么关系?很简单吧?
表达现象是为表达目的服务的,为了达到表达目的,可以用多种表达形式,比如相似的或相反的,可以是论证的形式,正确论证方法和反证法。
从文学描写来说,有写实的具体直白真实的高清晰度描写,有含蓄抽象模糊的描写。
这些都需要读者用自己理性的整体系统的归纳概括逻辑分析判断,才能看懂原文。

那上面说的这些和本段原文文字有具体的联系吗?有!
什么是作者的表达形式?(也就是文字的表面现象)
是“四本书”“四位作者”,它们只是文字表达的表面现象。(不是目的)
什么是作者的表达目的?表达目的只有唯一的一个:就是唯一的一本真书《石头记》。
从石头记开篇的第一个字到此段文字为止都是在讲《石头记》,没讲别的!

现在清楚了,表达形式是为表达目的服务的。

形式是:“四本书”“四位作者”,换一句话说是“四本书”“四位作者”的故事,作者用这段故事来打比方,用这段故事来比喻,来修辞,修辞他的目的。
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石头记》,是讲解《石头记》的内容;讲解《石头记》的主题;是讲解《石头记》的阅读方法。
“四本书”修辞出了《石头记》的四个小主题(四个小主题加在一起才是石头记的总的大主题)。
修辞出了石头记的四种内容。
也修辞出了阅读石头记的四种方法思路。

而这个“四本书的故事”是夸张的虚构的,故事是假的。故事中的四本书是假的,是作者打比方或比喻时所用的比喻物!

中国文人把作者打比方比喻时所用的虚构的比喻物当做是真的了,你说这种阅读是不是错误的?

绝对是错误的!

错在读者分不清打比方的比喻物和比喻的目的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比喻物是假的比喻目的才是真的)
错在分不清表达形式和表达目的的关系!(表达形式是打比方是比喻修辞,而比喻修辞的目的是《石头记》)
错在分不清具体直白的写实和虚构写意含蓄抽象的关系,前者是表达形式、是比喻修辞;后者是目的是石头记。

作者是故意的把表达形式、虚构的比喻物,非常具体直白真实的描写的比真的还像真的。
而作者把他真正的目的,却已含蓄的写意的抽象的方法,来模糊读者的视线。
这样就达到了作者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

难道作者真的如此无聊来耍笑读者吗?大师不会这么做的,其实作者早已留出线索证明自己不是故意刁难读者,而是想通过这些线索提高整个中国民众的理性分析判断逻辑推理的能力的。
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楼主:hls324  时间:2021-04-26 13:01:20
分析事物要抓住事物的关键,要找到根本,看清本质,这是最重要的。
此段原文的根本是什么?是《石头记》这一本书,而不是什么其它的四本书。
抓住了这个本质,其他的枝节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就是纲举目张。
现在知道问题的总纲也就是关键的本质是在说《石头记》(四本书只是为达到认清本质而采取的手段),其它问题在这个总纲的指导下就很好解读了。

既然四本书仅仅是为达到说明石头记采用的表达手段,它只是一个比喻物(是虚构的,是假的),那我们对这个虚拟的比喻物的表达应该怎么阅读?
因为是四本书,所以是四个比喻物。(起比喻修辞作用)
再看原文中的四本书的描述:

【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
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在这并列的四句话中,每一句都有一本书,还有与之对应的一位作者。(第一句作者省略)
既然前面已经找到了关键的本质,是以四本书来比喻修辞《石头记》,那在作者这种比喻修辞的叙述中,起到比喻修辞的关键作用的是什么?

是四本书!

尽管它们是夸张的虚构的,是假的,只是比喻物。但在比喻修辞石头记的作用上四本书是最关键的,没有四本书这种修辞不可能完成!

整个四本书的故事都是起到对《石头记》修辞作用的,那这四句并列的句子也是修辞于石头记的。
而每一句句子中的四本书的之一本,在这句话中必然是起修辞作用最关键成分。

比如第一句【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中的“《情僧录》”这本书,才是起修辞作用最关键的成分。
【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中的“《红楼梦》”这本书,才是起修辞作用最关键的成分。
【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中的“《风月宝鉴》”这本书,才是起修辞作用最关键的成分。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中的“《金陵十二钗》”这本书,才是起修辞作用最关键的成分。

并列的四句话中最关键的成分已经分析出来了,是四本书。那与之对应的四位作者算怎么回事?它们起什么作用?

相对于修辞石头记的作用来说,只有四本书才是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四位作者是对四本书的修饰语,四位作者作为修饰语,是修饰这句话中对石头记修辞作用最关键成分的四本书的。

所以,在这并列的四句话中,每一位作者都是起到了对在总的修辞作用起最关键作用的每一本书的修饰作用。

每一位作者修饰一本书,使得这本书看起来像真的一样(这样就符合了作者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
每一位作者都是服务于一本书的、辅助一本书的、修饰于一本书的,在这四句并列的句子中,书是起到绝对重要的比喻修辞作用。而作者仅仅是起到辅助这本书作用,甚至没有都可以!(可以省略)
······
楼主:hls324  时间:2021-04-26 17:17:32
@非业非力 2021-04-26 16:17:16
程伟元,具有120回作者署名权。姚文元,无权篡改。这是违法乱纪。违犯版权法。这个问题,不讨论,讨论怎么解读文本,没意义。首先,必须遵纪守法,坚持程序正义;姚文元,犯没犯法?其次,是怎么解读文本。
-----------------------------
原文作者没有正式署名自己的名字,却以“四本书的故事”忽悠读者(看看能有几个不被忽悠的)。

程伟元没有被忽悠,他看懂了“曹雪芹”只是作者在这一段的情节中讲的一个“四本书的故事”中的一位作者,而且仅仅是其中一本书的作者。
所以他不敢正式承认曹雪芹就是《石头记》的作者,却又不违反作者这种含蓄婉转的抽象表达,不直截了当的指出曹雪芹不是作者!(不像我这样的)
也以含蓄婉转的文字模糊的复述了作者的表达。
这也许是程伟元高智商的表现吧?

至于程高本,大概也没有正式的规范的署名谁是作者吧?(不太了解版本)
那么,程伟元的这种尊重作者原意的出版方式(不署名),应该不违反当时的有关规定吧?

至于姚文元之类的文人,他们根本就看不懂原文。
他们知道“四本书”是怎么回事吗?
他们知道“四位作者”是怎么回事吗?
他们知道“四本书”和《石头记》是什么逻辑关系吗?
他们知道“四本书”和“四位作者”是什么逻辑关系吗?

他们当然看不懂其中的道理。
我的这个帖子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
楼主:hls324  时间:2021-04-26 17:30:24
@非业非力 2021-04-26 16:17:16
程伟元,具有120回作者署名权。姚文元,无权篡改。这是违法乱纪。违犯版权法。这个问题,不讨论,讨论怎么解读文本,没意义。首先,必须遵纪守法,坚持程序正义;姚文元,犯没犯法?其次,是怎么解读文本。
-----------------------------
至于怎么解读这段原文,这是一个很长时间的过程,直到某一天突然茅塞顿开,也忘了是什么灵感引发的,突然就全想明白了。
自己的大脑的工作是无法复制的,所以我只能按照最后的正确结论往前推演,总之结论是正确的,怎么往前推理论证都是正确的。

只是我的表达有限,不能使更多的人看懂,高水平的也许能看懂。
低水平的就不一定能看懂了,所以我尽量多的从多个角度多种语言文字来表达,尽管啰嗦,也许哪一句话那一个词语哪一个字启发了各位,一下领悟了也就明白了,那我这些啰嗦也就不算啰嗦了。

本帖就是我对这段原文的解读。
楼主:hls324  时间:2021-04-26 18:33:09
楼主:hls324 时间:2021-04-26 17:17:32
原文作者没有正式署名自己的名字,却以“四本书的故事”忽悠读者(看看能有几个不被忽悠的)。
-------------------------------------------------------
@非业非力 2021-04-26 18:13:23
120回,程伟元,没明确署名,就表示没署名?
-----------------------------
程高本原本有正式的规范的署名作者是谁吗?
原文没有确定的作者署名,作为以后的程伟元,也不好吧作者的名字按他的意图正式署名吧?
除非有一种可能,程伟元就是作者!
这个假设能成立吗?
楼主:hls324  时间:2021-04-26 18:41:56
楼主:hls324 时间:2021-04-26 17:17:32
原文作者没有正式署名自己的名字,却以“四本书的故事”忽悠读者(看看能有几个不被忽悠的)。
-------------------------------------------------------
@非业非力 2021-04-26 18:14:43
120回,程伟元,没明确署名,就表示没署名?姚文元,还有可乘之机?
-----------------------------
程高本没有署名的话,姚文元就有可乘之机了?
他是什么水平?现在看比程伟元的水平差的太多!我说曹雪芹不是作者,他都听不懂。
别说姚文元,就是考证派的领军人物胡适,都被作者忽悠了,姚文元之类的文人只是模仿抄袭胡适的错误观点而已。
楼主:hls324  时间:2021-04-28 10:23:51
4楼提出了一个问题:
【一般智商的读者就会纠缠于关注作者,或者关注于四本书,甚至有的读者连书和作者谁是重点都没有想到。】

为什么要提出“书和作者谁是重点”的问题?

7楼就有对这个问题所展开的论证,也就是对4楼的问题给与的回答。

整个“四本书四位作者故事”都是作者对《石头记》修辞的表达方式,在这个修辞过程中,起关键的修辞作用的只有“四本书”,而四位作者仅仅是在句子中对“四本书”起修饰作用而已,甚至可以忽略。(没有四位作者四本书照样毫不逊色的修辞《石头记》的主题)


题外话:如果你看懂了“四本书四位作者故事”只是作者的修辞方法,那“四本书”是虚构的,是假的。四位作者也是虚构的,是假的。
本楼的阅读观点你才能看懂。

如果你看不到“四本书四位作者故事”是作者的修辞表达方法,那在你的眼中“四本书”是真的、四位作者也是真的,你就按照你的解读继续阅读。

关键是读者什么时候看懂了这种修辞方法,这个时间,就是一条分界线,在分界线一边的认为四本书四位作者都是实实在在的真实的;
在线的另一边的认为作者只是以“四本书四位作者故事”来打比方、来比喻、借助这个故事来代替作者真正的目的:《石头记》内容、主题、阅读思路的介绍。
楼主:hls324  时间:2021-04-28 17:28:10
ls324:举报 2021-04-28 12:47:13 评论
评论 非业非力:脂批:【甲戌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可见其是深信确实有《风月宝鉴》这本书的。下午4点回来。
-----------------------------------------------
@非业非力 2021-04-28 12:49:38
这种屁话,你也信?你太容易被骗。
-----------------------------
要想说服看不懂的读者,必须先了解他们的观点,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找到他们的缺点才能说服他们。
虽然作者原文中《情僧录》是一本书,《金陵十二钗》是一本书,但细看《红楼梦》和《风月宝鉴》却是以别人题名的形式出现在情节中的,应该叫两本书和两个题名。
但就是有很多读者偏偏要阅读成为不是两本书和两个题名,而是四本书。
比如上面的例子就是,脂砚斋可使资深读者资深红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能忽略。所以我以”四本书“来称呼情节中的两本书和两个题名,即简化了文字表达又符合这些错误解读的读者的思维。
另一方面,这种艰涩难懂的逻辑分析判断难题本来就没有几个人愿意看,把符合他们的“四本书”思维偏要改成:两本实体书两位读者题名的书名,即绕口有烧脑(费脑筋)。
表达也分两种1心灵鸡汤,口感好容易吸收。
2新鲜的山核桃,表皮苦辣还“烧”皮肤能把嘴唇“烧”破皮,又硬又苦涩,砸还砸不动,鲜核桃的表皮汁水有腐蚀性弄不好核桃没吃到自己先受伤了。
“四本书”的表达就像“心灵鸡汤”,对方能理解容易接受,即使你说他错了他也有可能听懂。
“两本实体书两位读者题名的书名”绕口烧脑,本来就是艰涩难懂的逻辑判断题目,看到你这种啰嗦难懂的表达,谁愿意费脑子看?
所以我先用“四本书”的表达让他们先接受再一点一点的说服。
当然作者的这种原文是不能忽悠你的,你一眼就看出根本就没有什么“四本书”,四个全是题名,即使空空道人费那么大的心血,认真听作者顽石讲解,反复思辨判断,最后还把篆刻在补天之石上的文字,从头至尾的少录下来。那也不是抄录的作者,他只起到了一个读者头脑发热一拍大腿给石头记起的另一个名子的作用。
同理,曹雪芹也是一位给石头记提名的人而已。
大概你也明白,这四个题名才是对《石头记》主题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四个小主题加在一起就是石头记的大主题)。
那么,有没有这四位提名人都无所谓,因为至此,能反映石头记内容、主题、阅读思路的至关重要的四个主题已经出来了,我们没必要念念不忘着四个提名人到底是谁了。
假设此时没有这四个提名人,不是也出现了四个主题吗?所以作者要的是这四个题名的名子,以及四个书名对石头记主题的修辞作用,这不又绕回我的结论了吗?
作者是借助“四本书”四位作者的故事的修辞作用,来代替他的目的:是对《石头记》的内容、主题、阅读思路的介绍。
楼主:hls324  时间:2021-04-29 11:59:26
通过上面的分析,作者是借助“四本书”“四位作者”的故事,来代替他的目的,也就是向读者介绍《石头记》的内容、主题、和阅读方法阅读思路。
作者用虚构的故事来打比方来比喻来修辞,修辞于《石头记》,这种借助一种虚构的方法来代替其真正的目的的修辞方法叫借代修辞。


那整个的这个故事都是作者的修辞过程中的比喻修辞的比喻物而已,比喻修辞什么?比喻修辞《石头记》。
比喻物和比喻目的是什么关系?比喻物只是修辞作用的手段是工具,比喻目的才是最终结论。
比喻物是虚构的,比喻物是假的;只有比喻目的才是真的。

但这段原文不仅涉及到比喻修辞的借代修辞,关键作者本身是一位艺术大师,艺术大师的表达形式是与众不同的,甚至是概念混淆真假不分的。
艺术大师就是用这种特有的表达方法让读者分不清哪是表达形式?哪是表达目的?
让读者分不清哪是真?哪是假?他把假的说的比真的还像真的,把真相隐藏在假象之后。
这样就达到了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

怎样形容这位特级大师的艺术效果?

下面以一种虚构的老师和学生的场面来说明:
老师(石头记作者)对学生说:
这就是我所教给你们的真才实学,比如四本书,是实实在在的四本书。四位作者,是实实在在的四位作者,这些学术成果你们拿去吧,好好研究好好运用。
学生(胡适):谢谢老师,我一定按照老师的教导,运用我在西方高等学府学到的详细完整严谨的研究方法,来写一篇客观的考证论文。

结果怎么样?
这位学生的考证研究倒是按照西方老师的方法,证据、论证、结论都很详细完整严谨,就差了那么一点,就是他忘了老师是一位超级的艺术大师!他以老师给他的文字“结果”作为前提根据来展开严谨的论证,这个前提根据就是“四本书四位作者”是真的。

其实“四本书四位作者”只是作者比喻修辞的比喻物。
比喻物是假的,比喻目的才是真的。
老师用假的比喻物把学生给忽悠了,谁教你上课不动脑子了,表面现象是真的就是真的吗?这是让你先上当接受教训以后就聪明了!

结果胡适的论证越完整、越详细、越系统、越严谨,就越荒谬。因为你的前提根据是假的,结论必然是错的。
也就说作为比喻物的“四本书”“四位作者”是假的,所以曹雪芹必然也是假的。
你用修辞过程中虚构的假的比喻物作为论证根据,论证是荒谬的,结论不可能正确。

那胡适最后是否觉悟到自己上当受骗了,有可能发现了。
胡适是谁?在美国高等学府深造的留美博士,北大特聘教授,北大校长,新文化领军人物。
精通外语,中文造诣更高。难道不懂中文的语法、句法分析?
句法分析中难道看不出其中的语意判断,书是起主要修辞作用,“作者”只是起到修饰主要修辞作用的书的,在修辞过程中“书”和“作者”的这种逻辑关系难道就看不出来?

以后看出来但已经晚了,胡适以他的大名发表了他的大作,名人的学术成果是错的,不过名人是不可能公开认错的。
所以胡适只能以否定《石头记》的文学价值来婉转的掩盖自己的错误,石头记的价值不高那我的以石头记来研究的曹学,其价值也高不到哪去,这是一种非常婉转含蓄的表达。

结果是中国的特级大师的老师,把从外国深造回来的大师学生,给忽悠了。
楼主:hls324  时间:2021-04-30 11:34:07
什么是借代修辞?
百度百科:
【借代修辞手法: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

【借代: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指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
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借代词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化繁为简,并且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更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在中国百姓的语言文字中借代修辞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古代也是如此,叫做“换名”修辞。
说白了就是打比方、是比喻修辞。
借代修辞中的“借体”就是打比方时用的比喻物。
借代修辞中的“本体”就是被比喻物,也就是比喻的目的。

所以作者这种借助“四本书四位作者的故事”这一比喻物,来代替被比喻的《石头记》,这种表达方式,从表达道理来讲,非常简单很好理解!

为什么从古至今的名人专家学者都没看懂这么简单的道理,都被忽悠了!
因为作者是超级艺术家他是以以假乱真的手法表达的。
另一方面,作者从中谋篇布局的设计了一些机关,机关中套着机关,层层相套,没有一定的理性思维逻辑分析能力,是看不出其中的玄机的。

首先整个的“四本书四位作者的故事”,是借代修辞运用的比喻物(借体),整个故事都是虚构的,它不是语言文字表达的目的,只是表达目的的比喻物而已。

其次在“四本书四位作者的故事”这个比喻物中,有丰富的内容(“四本书”“四位作者”“四种不同的版本”“四种不同的版本面世的先后顺序”)。
那么在这么多的让人费脑筋的内容中,谁能想到哪个是最主要的?那个是次要的?哪个是不存在的?想不到吧?

更别说有人还能想到这些丰富的内容都是虚构的,都是假的吗?
更没人能想到这仅仅是打比方用的比喻物吧?(比喻物就是借体)

那在这么多得一堆比喻物中,谁是老大?谁是老二?谁是老三?
也就是说,在这种特殊的借代修辞中,比喻物(借体)也是要分为一二三等的,要分为不同等级的!

在借助这个“故事”来代替作者真实目的的修辞过程中,起最关键作用的因素是“四本书”(没有“四本书”这个修辞没法完成,就相当于无米之炊)。
也就是说在修辞过程中“四本书”这个比喻物是最关键的无法替代的,“四本书”是老大。
起次要做用的比喻物是谁?是“四位作者”,它们是服务于起最关键作用的“四本书”的、是辅助于“四本书”的、是给“四本书”润色的,是修饰于“四本书”的。
“四位作者”的作用是什么?是使“四本书”看起来像真的一样,有了“四位作者”的润色修饰,“四本书”就有根有据了就更像真的了,读者也就看不出这是个比喻物(借体)是虚构的、是假的了。
这就达到了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了。

在其次的修辞作用内容是什么?是“四位作者”的行为。

在并列的“四本书、四位作者”的句子中(3楼有原文):
【改《石头记》为《情僧录》】的“改”是排在“作者”之后的修辞内容,也就是说这是三等的修辞,这个“改”的动作只是为这句话的“作者”服务的(而“作者”仅仅只能润色“四本书”)。
第二句的【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题曰”。
第三句的【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题曰”。都是仅仅为这句话中的“作者”服务的。
第四句的【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中的“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也是仅仅为这句话中的“作者”服务的行为(的内容)。

总结:在“四本书故事”总的修辞过程中,修辞内容或叫修辞的不同作用,也十分一二三等的。
一等:“四本书”。这是最重要的,没有它修辞就成了无米之炊。
二等:“四位作者”。它们仅仅是为“四本书”服务的,是服务于“四本书”的,是润色“四本书”的,它们是“四本书”的修饰语。
他们只起到使读者看不到“四本书”是假的,这种艺术效果的作用。
三等:“四位作者”的行为。它们在总的修辞过程中,只是仅仅起到了表现作者的言行,使这“四位作者”言行更丰富更真实,“四位作者”真实了“四本书”就真实了!
那就更没人能看懂这段故事是修辞的表达方式了,这也是艺术效果。

“故事”中如此丰富的内容,哪位读者能看出是虚构的?哪位能看出这只是在打比方?
是借代修辞?更别提把借代修辞中的这么多的修辞内容区分出一二三等呢?

所以正是这些丰富的内容和不同的一层套一层逻辑等级,才把读者忽悠的懵头转向。

这就是这位超级大师作者的语言文字,只有细细读才能看懂。
楼主:hls324  时间:2021-05-02 09:24:09
本楼有3我位网友回复,除了8楼的“非业非力”看懂了。
其余两位,用一句歇后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