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春秋-----讲述五代时期十国的精彩历史故事!(重新开贴)

字数:61689访问原帖 评论数:29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5-11 17:01:04 更新时间:2022-05-25 18:26:08

楼主:东吴春秋  时间:2021-05-11 09:01:04
由于该帖子已被隐藏,无法进行回帖操作,只能重新另开一帖继续更新连载!谢谢!
楼主:东吴春秋  时间:2021-05-11 09:03:17
五代十国:
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是指: 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荆南、北汉。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沌、最为离乱的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黑暗、最深重的一段历史。
最正所谓枭雄遍地生、皇帝轮流做、今天到我家、明天至你府,短短五十多年时间内,居然一口气诞生了十多个国家,其改朝代换代速度之快、频率之繁令人瞠目结舌、目不暇接!
关于五代的故事和历史大家似乎听到、看到的已经很多,现在网络之中有关五代的历史小说、穿越小说、言情小说层出不穷,主人公如朱温、李克用、李存孝之类,大家似乎都已经耳濡目染。
但关于和那五个朝代并存的另外十国的故事和历史,大家似乎都显得那么陌生和冷落,其实十国的历史要延续将近八十年,其中也不乏精彩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
闲来无事,我决定把十国的历史分别用简明扼要幽默易懂的语言进行叙述,就如同之前我写的《女真金国的百年风云》那样,暂时取名为十国春秋系列,分别写十段历史,绝不穿越、绝无虚构,尽量按照史实来回忆和复原那段精彩纷呈、气势如虹的历史。
但是要把十个国家的历史分别写出来,我想这绝对是个比之前《女真金国》更为艰巨、更为困难的任务,也许可能要中途而废,但我会尽量尝试去努力完成!
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的支持我!

楼主:东吴春秋  时间:2021-05-11 09:07:29
之前的帖子连载到南唐,我这个新帖子就接着南唐继续连载,谢谢!
楼主:东吴春秋  时间:2021-05-11 09:09:54
南唐180




陈土豪发现卢绛终非池中之物,自己这座小庙估计容不下他,所以他委婉的建议卢绛到朝中效力。
卢绛被陈土豪温柔的赶出了陈家,只能返回家乡,但闯荡江湖多年,毫无成就,回家后遭到亲人们的鄙视。
一气之下,卢绛又一次跑到庐山白鹿书院,但还是不肯读书,只不过借读书的幌子,在庐山一带以屠牛宰猪,贩卖牲口为生,好逞一时之勇,成为无赖流亡,和诸葛涛、蒯鼇被当地乡民称之为庐山三害。
国子助教朱弼知道此事后,十分恼火,于是把卢绛赶出白鹿书院。
卢绛只能再度流浪于金陵一带,成为标准的盲流。
陈桥兵变,宋朝建立之后,卢绛突然觉得自己不能再窝窝囊囊地当一辈子无赖流亡者,他要出人头地,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卢绛经过深思熟虑,写了一篇关于南唐国家形势的分析文章,准备献给李煜,但以他的身份似乎很难见到李煜,所以他干脆直接找到枢密使陈乔,直接当面向陈乔口述他的文章。
陈乔闻听十分惊奇,断定卢绛是个军事奇才,因此大力向李煜推荐卢绛。
卢绛终于当上了南唐的官员,而且是枢密院承旨、沿江巡检。
有了用武之地的卢绛,立即开始展示出他天生所具有的军事才能,他大量招募江湖间的水兵、江贼,日夜操练水战,命部将马雄、王川率领,经常沿着长江巡视。
吴越国在长江入海口的海门一带驻扎有水军,对南唐的水军虎视眈眈,很不友好,卢绛对此很不爽,于是他先下手为强,经常率领他的巡检水军偷袭吴越军,居然屡战屡胜,收获颇丰,搞得吴越水军焦头烂额。
卢绛展示出了他的军事才能,但也感受到了来自北方宋朝的严重威胁,他决定向李煜献计献策,来挽救南唐。
开宝年间,卢绛上书李煜道:“吴越国是我们的世仇,心腹之大患,他日必为北朝羽翼攻打我们,我屡次与他们作战,知道他们的底细,不如先出兵,把吴直越国灭了,以绝后患!”
这是个非常大胆的计划,李煜听了,十分惊讶,但又有顾虑,他问卢绛道:“但是北朝肯定会因此讨伐我们,如何处理?”
卢绛又对李煜说道:“我以宣、歙两州假装叛乱,然后陛下你声言讨伐叛乱,请吴越联合出兵,待吴越出兵之时,你正面抗拒,我在后面夹击,消灭吴越,如果能够吞并吴越,则国威将大增,估计宋朝也不敢轻易讨伐!”
卢绛的计划,相当庞大,但成功的把握似乎也不大,吴越国的军队实力其实并不弱,南唐在丢失了淮南之后,对吴越国已经没有军事上的优势。
这种时候去搞开疆扩土,弄不好会得不偿失,提前完蛋。
当然,这个计划也有成功的可能性,如果李煜大胆一博,和吴越拼个鱼死网破,说不定会有奇迹出现。
但李煜根本没有任何军事冒险的胆量,他只想守住自己目前的地盘!
卢绛的计划最终没有被李煜所采纳。
第三位出场想努力挽救南唐的是头号名将林仁肇。
自从淮南大战之后,林仁肇受到了李璟和李煜的无比信任和器重,从一位昔日默默无闻的中下级军官,一举跃升为南唐的重量级武将,历任镇海军节度使、神武统军、武昌军节度使等要职。
李煜心里很清楚,要想守住南唐的这点地盘,军事才能出众的林仁肇将是一个重要的依靠,就连陈乔等文臣也把林仁肇当做南唐军事界的支柱基石。
陈乔常说道:“令仁肇在外、乔居中掌机务,国土虽蹙,外人未易图也!”
林仁肇受到皇帝李煜的无比器重,十分感恩戴德,他满怀一片赤诚报国之心,一直在关注着国际局势的最新动态,一直在积极寻找机会报效李煜。
南汉灭亡后不久,林仁肇发现宋朝在淮南各州县的防御十分空虚,每个州城只有数千人驻守,于是向李煜提出了一个十分庞大而又周密的军事计划。
林仁肇说道:“目前的淮南各州戍守单薄,宋朝又连年兴兵,平荆湖、灭西蜀、取岭南,大军往返千里,疲于奔走,这是目前用兵于淮南的绝佳时机,请允许我带精兵数万,渡江夺取淮南各州,扼守正阳关,淮南的百姓们,原本都是南唐的子民,他们必定会支持南唐的军队,收复淮南,指日可待。如果怕宋朝怪罪,在我起兵时,请陛下告知宋朝,称我是带兵叛乱。如果夺取淮南成功,我就归国,如果失败,请将我处死,和陛下毫无关系!”
林仁肇为了挽救南唐,挽救李煜,决定以死明志!
这个军事计划比卢绛的灭亡吴越计划更为庞大、更为周密,而且连退路都帮李煜找好了!
无论是否成功,都和您李煜没关系,成功了,皆大欢喜,失败了,就是损失一位大将而已。




楼主:东吴春秋  时间:2021-05-11 09:13:42
南唐181


李煜有些心动犹豫了,但经过一番思考,他又一次退缩了!
南唐准皇帝的奢侈豪华幸福生活让他失去了任何破釜沉舟、血性搏命的勇气,当然其实也没几个皇帝敢于破釜沉舟、血性搏命。
李煜十分惊恐的对林仁肇说道:“不要再胡说八道,否则南唐社稷危矣!”
李煜根本不想去触怒宋朝,只要宋朝能允许南唐保持目前的现状,李煜不想有任何的动作。
林仁肇很遗憾,但李煜不同意,他也只能叹息。
但林仁肇并不知道,他的一片忠心换来的却是杀生之祸。
南唐方面的各种举动,其实都逃不过宋朝的耳目眼线。
那位爱国商人,只不过是个无名小卒,赵匡胤也懒得搭理,卢绛要对付的是吴越国,赵匡胤也不想去对付他。
但唯独林仁肇,赵匡胤十分忌惮。
在宣传林仁肇的事迹方面,张永德算是在宋朝充当了一回免费的广告宣传员,在宋朝人眼中,林仁肇顿时成了南唐神勇无敌将军的化身。
张永德本身也是宋朝的名将,连张永德都害怕胆颤的将领,当然不会是什么等闲之辈,赵匡胤自然要格外重视林仁肇。
当然,光凭一个林仁肇,其实是不可能阻挡宋朝一统江湖、消灭南唐的步伐,但林仁肇的存在,极有可能延缓宋军一统江湖的步伐,说不定还会让宋军损失惨重。
赵匡胤已经当了十一年的皇帝,他当皇帝的时间,已经超越了从朱温开始至柴宗训为止的十四位皇帝,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南唐,赵匡胤自己都不知道,是否还能在有生之年完成统一大业。
解决林仁肇是对付南唐的第一步,赵匡胤的方法并不新鲜,反间计。
反间计在古代政治军事斗争史上屡见不鲜,频繁使用,看似很简单,并不烧脑复杂,但屡试不爽,中招者却比比皆是。
赵匡胤似乎算准了李煜在政治军事斗争方面的智商指数,所以对林仁肇用上了反间计。
第一步,赵匡胤派人在金南唐境内散播流言,主要内容是,林仁肇暗中勾结宋朝,打算割据江西称王。
这种流言其实十分幼稚,但还是有人相信了,主要相信者,林仁肇的两位同行,朱令赟和皇甫继勋、
林仁肇行伍出生,为人正直宽厚,即使当上了将领,也没什么架子,平时和士兵们同甘共苦,圴食同服,深得将士之心,号称南唐武将之楷模。
楷模一般是让人学习的,但有时候也会让人嫉妒,朱令赟和皇甫继勋就对林仁肇很不爽,觉得林仁肇抢了他们的风头,所以他们两人对这种流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二步,赵匡用重金收买了林仁肇身边的仆人,将林仁肇的画像偷出南唐,送到宋朝都城开封府。
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必须要南唐的使者的大力配合。
正好,李煜的弟弟李从善正在出使宋朝,赵匡胤决定好好利用下李从善。
某日,赵匡胤把李从善带到开封的一处府邸,府邸空无一人,但大厅正中间却挂着一副画像。
赵匡胤问李从善道:“你觉得这幅画像如何?”
李从善仔细一看,大吃一惊,画像上之人极像是林仁肇,于是便回道:“此人很像我国的林仁肇!”
赵匡胤闻听大笑道:“其实他就是林仁肇,林仁肇马上就要来投靠宋朝了,这是他提前送来的信物,这间府邸也是提前帮他准备的!”
以后的故事就比较简单了,李从善天真的上当了,被赵匡胤狠狠的利用了一番,立即暗中派人潜回南唐,把此事向李煜汇报。
其实赵匡胤的反间计一点也不高明,甚至有些露骨和笨拙,以李从善的智商,断然不会轻易上当。
但李从善却选择了上当,毫不怀疑的上当!
当李煜得到李从善的汇报后,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头脑开始混沌不清。
难道说,林仁肇真的要造反吗?流传于金陵城的那些流言是真的吗?
李煜其实并不笨,流言他也怀疑过,李从善的汇报他也怀疑过,但朱令赟、皇甫继勋和李从善都认为林仁肇有问题,那就说明林仁肇真的可能有问题。
该如何处理林仁肇?如果不进行处理,那林仁肇真的叛乱造反怎么办?如果处理的话,那会不会冤枉林仁肇。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把林仁肇先行关押,看下北面宋朝的反应就行了。
如果林仁肇真的打算投靠宋朝,以赵匡胤的性格,肯定会有所动作。
如果是宋朝的反间计,那么赵匡胤估计会乐得旁观看热闹。


楼主:东吴春秋  时间:2021-05-11 22:32:32
南唐182


政治军事斗争经验的严重缺乏,让李煜的头脑变得模糊不清,难辨是非。
既然林仁肇有可能会造反,那就把这种可能彻底扼杀在摇篮中,如何扼杀,方法很简单,把林仁肇处死!
李煜做出了他的决定,一个万分错误的决定!
用何种方式处死林仁肇?
如果在朝堂之上公开讨论,那么以陈乔、潘佑为代表的一批头脑清醒的朝臣们肯定会极力反对,说不定事情会有转机。
但李煜在如何处死林仁肇的问题上,头脑却变得异常清楚。
开宝五年(公元972年)二月,李煜派遣使者到南昌府,赏赐林仁肇美酒!
皇帝赏赐的酒,林仁肇当然要喝!
林仁肇少年时代曾患病,而有口臭,但这次喝完李煜赏赐的酒后,家人发现他的口臭居然没了,因为他很快就七窍流血而亡,李煜赏赐的是毒酒。
一代名将林仁肇就这样被自己的皇帝毒杀了,而且死的不明不白,连个罪名都不知道,李煜亲手自毁长城,制造了整个五代十国时期最大的一桩冤案。
由于是李煜暗中操作,很多南唐的朝臣们甚至不知道此事,平时和林仁肇关系最为密切的陈乔闻听后,大哭道:“国势如此,居然还杀害忠臣,我不知道自己将死在何处!”
林仁肇死了,是不可能复生的,李煜在事后是否后悔过,我们不知道,但有一个人是非常高兴的,不用猜,大家都知道是赵匡胤。
既然整个南唐最有威胁的一位大将被干掉了,那就应该把消灭南唐提到日程表上了。
赵匡胤的第一步很文明,直接扣押了还在开封的李从善,任命李从善为泰宁军节度使,赐府邸于开封,意思很明确,希望李煜也能早点到开封府来居住。
李煜当然知道,到开封府居住,意味着什么?
但他实在不想去开封府,他的策略是拖延,能拖一天算一天。
登基十多年后,国际形势一再变化,宋朝的强大军事压力已经压迫的李煜喘不过气来,他开始在佛家中寻求精神上的依托!
五代时期,北方战乱不断,社会经济遭受重大破坏,所以佛教在南方较为兴盛,主要遍布于南唐、吴越和闽国。
显德二年,柴荣曾经发起过一次著名的灭佛运动,不准建造寺庙,不准随意剃度为僧尼,把大量僧尼还俗为百姓,废除寺院免受田税的特权、毁坏佛像以铸钱。
这样一番折腾,把北方的很多僧人逼的逃往南方,南方的佛教得以愈加兴盛。
南唐的佛教如此兴盛,得益于三代皇帝的笃诚信佛。
李昪少年时代便推崇佛法,建国后,更是大建寺庙、广为布施,在金陵修筑了净妙寺,改瓦官寺为升元寺,改能仁寺为兴慈寺,改兴教寺为清凉寺。
其中最为知名的便是清凉寺,李昪有一次在清凉山避暑,一时兴起,便把兴教寺改名为“石头清凉大道场”,后称清凉寺。
清凉寺是禅宗五家七派法眼宗的祖庭,是五代时期著名禅师文益曾经居住过的寺庙。
文益禅师,法眼宗的创始人,原本是吴越余杭人,姓鲁。
七岁时,文益便在睦州名僧全伟处落发,很快便旁通儒典,又到明州希觉禅师处听讲释书,希觉视之为佛门之子游、子夏。
成年后,文益离开吴越国,到闽国向福州的慧棱学习,终成一代宗师。
公元935年,文益应南吴抚州刺史邀请,到抚州弘扬佛法,终于被当时的徐知诰发现,成为徐知诰的座上嘉宾。
南唐建立后,李昪曾邀请文益担任清凉寺主持,开场讲经,四方僧人蜂拥而至、竞相来听。
受李昪的影响,李昪的几个子侄,除李景愓之外,都崇尚佛法。
李璟继位后,尤其尊重文益,赐号为净慧禅师。
保大末年,南唐政乱国危,君臣上下都不以为然,文益禅师因观牡丹做诗道:“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何须待零落,始知今日空。”
李璟闻听,顿时有所感悟。
但文益同样也无法帮助南唐,不久之后便病逝,年七十四,李璟颇为伤感,谥号为大法眼禅师。
李煜在推崇佛法方面,比起祖父和父亲更甚,一方面,他本身就酷信浮屠之法,另一方面,南唐所面临的严峻可怕的国际局势,让他在精神方面无法找到可靠的依托,唯有依托佛法,希望佛祖能够保佑南唐长命百岁。
文益法师虽然死了,李煜继续命文益的弟子们在清凉寺开法讲经,再谥号文益为大智藏大道师。

楼主:东吴春秋  时间:2021-05-13 08:03:58
南唐183


周后同样也尊崇佛法,所以李煜平时便和周后经常穿戴僧帽祴衣、课诵释典、经常度人为僧。
李煜还用重金招募道士改僧,一人赏赐二金。
在李煜的大力扶持下,僧人的地位在南唐开始扶摇直上,而且变得高贵无比,但却是一种畸形的高贵。
有僧人犯奸淫之罪,论罪当处死,但李煜却不同意,只是让犯罪的僧人在佛祖面前跪拜百次,便无罪释放。
于是,南唐的僧人信开始肆无忌惮的作奸犯科、胡做非为,反正有皇帝李煜罩着,谁也不用怕。
当然,还有更奇葩的事在后面。
诸州县判定死刑时,必先期上奏李煜,李煜便会安排在宫中点燃佛灯,称之为命灯,如果佛灯昼夜不息,则可免除死刑。
于是,有商贾富翁犯死罪者,往往重金买通宫中之人,偷偷续佛灯,因此免死者多矣!
有一位淮北的僧人,闻听南唐如此推崇佛法,于是渡江慕名求见李煜,和李煜朝夕大谈佛法,居然深得李煜喜爱,甚至把这位僧人当成真正的救命佛祖,并称其为“小长老”,主持清凉寺。
这位小长老成为李煜的红人后,更加的不可一世、盛气凌人,平日经常身披罗红销金衣,以讲经的名义在南唐各地到处闲逛,甚至连一些军事要地也不放过。
如此行事,小长老的身份实在可疑,但他是李煜的头号红人,李煜还要靠他来拯救南唐,谁敢得罪?
自从继位以来,李煜几乎一直在不停地昏庸犯错,不停地自毁家园,让南唐的朝臣们几乎丧失了最后的信心。
徐铉和张洎等人知道李煜这样做,几乎等于慢性自杀,但他们不想出头劝谏,因为即使劝谏了,李煜也未必就能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但正直耿直的潘佑不愿意看到自己的领导再这样堕落昏庸下去。
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十月,潘佑不断向李煜上书切谏,针砭时政,对朝中那些尸位素餐、毫无作为、昏庸无能的朝臣进行无情猛烈的抨击,言辞激烈。
对于潘佑的直言敢谏,李煜就是左耳进右耳出,根本不予理睬。
但潘佑老是这样上书,搞得李煜也很不满,于是李煜决定命潘佑专修国史,其余官职一律罢免。
潘佑闻听,气愤填膺,他于是作出了自己的决定,再向李煜上书劝谏,而且是死谏。
因为他知道,这次劝谏的后果,极有可能让他丢失性命,但为了挽救李煜、挽救南唐,潘佑决定这么做!
潘佑这次上书的矛头不再对准朝臣们,而是直指李煜本人,指责李煜如夏桀、商纣、孙皓般忠奸不分、败乱国家。言辞极其激烈。
继位十多年来,李煜还没有被朝臣们如此激烈的攻击过,李煜虽然仁慈,但这一次他也忍无可忍了!决定对潘佑下手。
关键时刻,张洎决定出面,但并不是为潘佑雪中送炭,而是落井下石!
张洎提醒李煜,潘佑如此狂妄攻击李煜,极有可能背后是他的好友李平在支持,所以应该连李平也一起处理。
李平在淮南大战后,并没有受到朱元叛乱的牵连,继续受到李璟、李煜父子的重用,他心怀感恩,决定要做些实事,来帮助李煜和南唐。
李平向李煜上书,建议重新启用井田法。
井田法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土地分配制度,规定井田制下的土地一律不准买卖,只能由同姓依靠宗法关系去继承,在商鞅变化时,废除,后世没有再采用。
李平抛出井田法的初衷,是希望对南唐的土地制度进行改革,以缓解南唐日益衰落的农业经济,增加国库收入,李煜感觉这个方法比较独特,因此同意了李平的建议。
但要对土地制度进行改革,绝非简单之事,李平在改革过程中急于求成、措施不当,遭致很多朝臣的不满,大家群起而攻之,弄的李煜也颇为后悔。
张洎决定利用这件事,对潘佑和李平进行打击。
张洎认为,潘佑之所以敢狂言乱语,是李平在背后指挥操作,意图紊乱朝纲、装神弄鬼、图谋不轨。
这个罪名有点大,但李煜却信了,因为李煜对潘佑和李平的不满情绪已经达到顶峰。
很快,李平抓捕被入狱, 不久之后自缢于狱中。
潘佑得知好友李平自缢的消息后,知道李煜马上就会对他下手,也自缢而亡,和李平作伴去了!
短短一年多时间,林仁肇、李平、潘佑三位南唐的栋梁之才、正直忠臣相继被李煜逼死,李煜真的无药可救了!

楼主:东吴春秋  时间:2021-05-13 08:10:21


楼主:东吴春秋  时间:2021-05-14 10:58:52
南唐184


但赵匡胤是绝对不会可怜李煜的,他在加快一统江湖的步伐,南唐就是他的下一个目标。
不过,赵匡胤对李煜还是足够的仁慈,还是希望李煜能够认清形势,主动投降,省得大家兵戎相见,无故牺牲双方将士的性命。
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四月,赵匡胤派遣大学士卢多逊出使南唐,以绘制地图为由,向李煜索要南唐各州县的地形图。
国家地形图岂能轻易送给对手,但赵匡胤却明目张胆的向李煜索要南唐的军事机密,李煜已经没有了任何反抗的勇气,只能懦弱的答应。
连国家军事地图都慷慨地拱手相送于敌国,南唐的群臣们不禁怀疑,难道李煜真的打算直接投降宋朝了吗?
大家不理解李煜到底是怎么想的?
开宝七年(公元974年)秋,李煜向赵匡胤请求,希望可以释放弟弟李从善回南唐,但赵匡胤非但没有答应,还再次派遣使者梁逈到南唐。
梁逈此行的目的不再是索要什么东西,而是直接催促李煜尽快去汴梁面见赵匡胤。
梁逈直接毫不客气地对李煜说道:“天子今冬行柴燎之礼,请国主一同前往助祭!”
李煜闻言,不吭声,不说同意,也不说反对!
赵匡胤的耐心是有限度的,不可能无限期的容忍李煜搞拖延战术。
很快,赵匡胤再度派遣知制诰李穆为国信使,持诏再度来到南唐,直接对李煜宣诏道:“朕将以仲冬有事圜丘,想与卿共同阅牺牲,请考虑早点入朝,否则朕将出兵来请你!”
话说到这个份上,大家都已经明白,赵匡胤先礼后兵的流程已走完,要么直接投降,要么赶紧进行军事备战,没有第三个选择了!
李煜此时的心理十分犹豫不决、错综复杂,不想去开封,也不想投降宋朝,更不想和宋朝开战!
问题是,他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
李煜三思之后,有些动摇,打算听从李穆的建议,到开封面见赵匡胤。
国主入朝,意味着什么,南唐的群臣们心理很清楚,南唐将要亡国了。
陈乔不甘心就这样成为南唐的亡国之臣,他对李煜说道:“陛下与臣同受先帝顾命,委以社稷大计,今往,必被留,社稷将不保,臣虽死,无颜面去见先帝于九泉之下!”
以李煜一惯的懦弱和胆怯本性,陈乔的这番话对于他是不太会有效果的,李煜估计还是会主动去开封的。
但这次,大家纷纷大跌眼镜,因为李煜十多年来,第一次十分大胆的雄起了,他决定拒绝赵匡胤的入朝请求。
李煜是个心理十分复杂的人,懦弱和胆怯是他的天性,所以大部分时间内,他不敢忤逆宋朝,但皇位给他带来的幸福与快乐,又让他十分贪恋皇位,不肯轻易放弃。
这种复杂的心理,最终酿成了他人生悲剧的结局!
但既然已经决定和宋朝翻脸,那就赶紧进行军事备战了,宋朝的虎狼大军随时都有可能杀过长江!
不过李煜的行事风格一向是令人捉摸不透的。
李煜已经决定不再入朝,他决定再度忽悠下赵匡胤:不好意思,最近我身体欠佳,无法北上,我忠心臣事大朝,冀全宗祀,不意如此,唯有死而已。
十月,李煜居然再度派另一位弟弟李从镒和水部龚慎修再度向宋朝进贡重金,但都被赵匡胤直接扣压。
李煜实在很可爱,都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还在和赵匡胤搞这些无用的小动作,至于军事备战,李煜似乎还是忙于后宫游玩,没有功夫去处理。
赵匡胤十分精明,其实在李穆出使南唐的同时,赵匡胤就已经进行了针对南唐的军事部署。
比起之前的四场战争,赵匡胤显然对南唐更为重视,尽管南唐的军力已无法和宋朝相比,但赵匡胤可不想出现任何的意外情况。
所以必须派遣宋朝最精锐的军队,最善战的将领出征。
九月,赵匡胤任命宣徽南院使、义成军节度使曹彬为西南路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侍卫马军都虞候李汉琼为行营骑军兼战棹左厢都指挥使,田钦祚为升州西南路行营马军兼左厢战棹都监,山南东道节度使潘美为升州道行营都监,颍州团练使曹翰为先锋都指挥使,率精兵十万出荆南,沿长江顺流而下,攻击南唐。
黄州刺史王明被任命为池州至岳州江路巡检战棹都部署,负责在鄂州、江西一带的长江沿岸警戒巡逻,阻击鄂州、江州一带南唐水军对金陵的救援,确保曹彬的大军无后顾之忧。
同时,赵匡胤下令册封吴越国王钱俶为升州东南行营招抚制置使,派遣丁德裕为常州行营兵马都监,要求吴越国率兵从南唐的东侧边境常、润两州发起攻击。
楼主:东吴春秋  时间:2021-05-15 20:31:13
南唐185

三路大军,两路负责东西两面包围夹击金陵城,一路负责阻截江西一带的南唐援军,对于消灭南唐,赵匡胤信心十足,但他临行前还是再三嘱咐主帅曹彬道:“城陷之日,不可滥杀无辜,即使困斗抵抗,也要全活李氏一门。”
南唐的军民百姓,大部分还是心向李氏,千万不可再犯蜀地的错误,否则又将后患无穷,赵匡深知这场战争的艰难性,所以必须先给曹彬等人打预防针。
但战争的初期,宋朝的进展居然十分顺利,尤其是曹彬的主力部队。
十月,曹彬率领十万大军,从江陵出发,水陆并进,浩浩荡荡顺流向南唐境内进军。
此时的李煜似乎还在忽悠赵匡胤,还在派遣使者继续进贡,还想搞拖延战术,根本没有预料到宋朝会突然发起攻击。
皇帝都很放松、悠闲,你还能指望下面的文武群臣们有多么的紧张吗?
军事备战是几乎没有的,自从林仁肇死后,南唐已无可以独挡一面的大将,大家都在醉生梦死的混日子,等待国家最后时刻的降临。
如此松懈,宋朝军队焉能不胜。
很快,宋军攻破峡口镇寨,擒获王仁震、王宴、钱兴等部将。
闰十月,宋军攻破池州、铜陵、芜湖、当涂等县,兵临采石矶,离金陵只有一步之遥。
同时,常州城的东边也出现了声势浩大的吴越国军队,数量有五万之众!
消息传到金陵,李煜彻底惊呆了,他根本没有想到,精明的赵匡胤早在派遣李穆出使南唐时,就已经安排好了军事部署,根本没想给李煜任何考虑商议的时间。
在这一瞬间,李煜又一次雄起了,变的热血沸腾,绝不投降、殊死抵抗、保家卫国!
李煜让自己的头脑先冷静清醒,然后开始了他的应对之策。
既然已经和宋军开战,那么当然不再是宋朝的属臣,开宝的年号也不再使用,直接用甲戍年,这一点李煜显得很强硬。
东边的吴越国实在很讨厌,三番五次在关键时刻出兵骚扰,上次常州之战的惨败,显然没有吓到钱俶。
面对宋军,至少还有长江天险可以阻挡一阵,但南唐和吴越之间可没有什么天险,一旦常州有失,吴越军队甚至可以直接兵临金陵城下。
对付吴越国,李煜决定写信!
关键时刻,李煜动用了自己平生所有的文学才华,给钱俶写了一封情真意切、言辞恳切的书信,大致内容是:今日无我,明日岂有君?一旦今天子易地赏功,王亦大梁一布衣而!
内容意思很简单,唇亡齿寒,如果南唐亡了,你吴越也接着完蛋,所以不要做傻事。
钱俶看李煜的书信后,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做出了他的决定,直接把书信转交给赵匡胤。
当然,无论去年号,还是写信,实质上都不会对南唐有任何的帮助,要想挽救南唐,必须有切实有效的措施。
李煜下令,金陵城开始全程戒严,重金招募士卒,安排重兵防御。
金陵城是江南的第一大都城,规模庞大、城高墙厚,又依托长江天险,只要军事部署合理得当,死守是完全有可能的。
李烛的想法很简单,不惜一切代价死守金陵城,待宋朝粮草耗尽、师老疲惫,自会退兵北返。
想法不错,也开始有些血性和勇气,但问题是,此时的李煜想组建金陵城的守城防御团队,却发现无人可用,因为可用之人都被他杀死了。
没有办法,只能在现有的文臣武将中选择!
很久没有露面的皇甫继勋突然出现在李煜的视线之中。
滁州清流关之战的可耻逃兵皇甫继勋,没有受到李璟的任何惩罚,继续在南唐混日子过。
李煜继位后,皇甫继勋开始时来运转,先是担任池、饶刺史,后又担任神卫统军都指挥使。
自从林仁肇死后,南唐再无资深级武将,李煜所以决定大力提拔皇甫继勋,理由很简单,“虎父无犬子”,既然皇甫晖那么厉害,估计皇甫继勋也不会差,而且又是国家忠臣烈士之后代,当然要重用。
至于那段逃兵的历史,可能是误会!
皇甫继勋于是成了大将军,成为南唐武将行列的头号老大。
但李煜这次完全看走眼了,因为皇甫继勋是标准的“犬子”,贪生怕死、保惜富贵、无为国尽忠之决心。




楼主:东吴春秋  时间:2021-05-16 10:29:43
南唐186


当大将军这几年,皇甫继勋一直忙着贪污受贿、搜刮钱财、置办府邸、蓄养歌妓,根本没有进行过任何军事备战措施。
皇甫继勋的想法,很实际、很简单,宋军真来了,那就试着打打看,打不过,就直接投降,保命要紧。
皇甫继勋的想法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李煜并不知道皇甫继勋的真实想法,所以他把金陵城守城的重任交给了皇甫继勋,任命皇甫继勋总负责金陵城所有军事。
这是李煜的一步错棋,直接导致了南唐的最终灭亡!
而张洎和陈乔则被李煜任命为参谋军机,负责出谋划策,协助皇甫继继勋。
陈乔为人正直,虽不懂军事,但也不于胡乱指挥,贻害国家,而张洎的心理却十分复杂,他的举动让人捉摸不透。
皇甫继勋、陈乔、张洎三位南唐重臣,组成了金陵城的防御团队,李煜将所有赌注都压到了这三位身上,一旦有失,将万劫不复!
十一月,宋军在采石矶大败南唐军队,这个消息对于李煜来说还不算很可怕,随后的一个消息则让李煜胆颤忧虑,因为听说宋军打算在采石矶一带的长江上搭设浮桥。
李煜之所以敢做出死守金陵的决心,是因为有长江天险的存在。
宋军虽然组建了自己的水军,但大量的粮草补给,大量的将士,都要从淮南运至金陵前线,如果纯粹依靠战船运输,耗日持久不说,效率还特别低下,不利于长期作战。
但如果能够成功搭设浮桥,那一切问题将迎刃而解,宋军便可以毫不费劲地将金陵城长时期的围困。
李煜于是紧急招来金陵城防团队的张洎,询问此事,但张洎的回答十自信:“自古书籍上记载,从没有长江搭设浮桥之说,所以宋军根本不可能搭设浮桥,陛下你多虑了!”
但李煜却难得头脑清醒,并没有盲目听从张洎的建议,因为赵匡胤想要做的事,十有八九都有可能是真的!
长江不比淮河,江面宽阔、水流湍急、搭设浮桥,势必登天,五代之前的长江之上,确实从来没有成功搭设过浮桥!
但这一次,赵匡胤决定进行一次伟大的尝试,开创一个军事界的奇迹,之所以敢进行尝试,因为赵匡胤有他的秘密武器,一位来自南唐的书生!
樊若水,南唐池州人,自幼聪慧搏记,胸有大志,精通熟知山川地理。
平民樊若水想在南唐出人头地,方法不多,只有参加科举考试 ,但他的运气似乎欠佳,屡试不中,成为又一位不第秀才。
不第秀才在古代是个很特殊的群体,因为这个群体诞生了很多历史的知名人物,比如黄巢,又如洪秀全。
樊若水似乎也不甘心寂寞,他也想在不第秀才的历史名人榜上占有一席之地。
既然在南唐已经没有机会,何不直接投靠北方的宋朝?
但自己只不过是个毫无知名度的平民百姓、寸功没有,如何获取赵匡胤的信任?如何在宋朝出人头地?
经过苦思冥想,樊若水想出了一个极其大胆而又惊人的计划。
宋朝早晚是要出兵攻打南唐的,如果自己能够设计一座横跨长江天堑的浮桥,帮助宋军顺利渡江,肯定可以获取赵匡胤的信任,立下不世之丰功伟绩!
长江搭设浮桥是前所未有的庞大宏伟工程,樊若水相信,一旦成功,他将扬名于世。
心动了,就立即开始行动!
樊若水由于常年生活在长江之畔,所以对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渡口、圩堰、关卡、要塞等非常熟悉,经过一番考察,樊若水认为,采石矶一带的长江江面比瓜洲的还要狭窄,是搭设浮桥的最佳地点。
于是,樊若水便化妆成渔民垂钓者,经常在深夜时分独自垂钓于采石矶江边,当然他的目的并不是钓鱼,而是悄悄乘轻舟,用细绳,往返于长江南北,测量江面的宽度。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测量和观测,樊若水终于找到了采石矶一带江面最狭窄的位置,而且也摸透了附近江面涨潮落潮的大致规律。
大功基本告成,开宝三年,樊若水悄悄渡江北上,来到开封,向赵匡胤上书,进献搭设浮桥渡江之计策,并呈上他新手绘制的《横江图说》。
横江图说,将采石矶江面一带的险要曲折、江面宽度标注的一清二楚。
赵匡胤闻听大喜,立即赐樊若水进士及第,册封樊若水为舒州军事推官。
在南唐没有得到的东西,樊若水在宋朝统统得到了。
李煜对此似乎并不知情,因为樊若水只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根本不会进入李煜的视线。


楼主:东吴春秋  时间:2021-05-18 21:42:39
南唐187


四年后,赵匡胤终于发动了对南唐的大规模进攻,搭设浮桥这样的重大军事行动当然要总设计师樊若水的参与。
赵匡胤为了搭设浮桥,已经先期安排在湖南一带制造数千艘用于搭设浮桥的战船,然后又用大船载巨竹,顺江而下,来到采石矶一带。
樊若水亲自上阵,指挥工匠们营造搭设浮桥,居然在三日之内便成功的在采石矶搭设了一座横跨长江、联通南北的浮桥,而且和樊若水当初测量的尺寸相比,并无差错。
这座樊若水负责搭设的浮桥,是中国历史上有详细记载的长江之上的第一座浮桥,在当时绝对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壮举。
长江浮桥的搭设,让宋朝在北岸的粮草补给、军队士兵,可以如屡平地般快速向江南输送,于是宋军迅速渡过长江,对金陵城周边各地展开攻击。
得知宋军在采石矶成功搭设浮桥的消息之后,李煜惊慌失色,他知道浮桥的搭设意味着什么,他终于再也无法安坐于皇宫之中,决定主动派兵出击,攻击宋军的浮桥。
当了十四年的南唐国皇帝,这是李煜第一次敢于主动挑战宋军,也许在这一刻,李煜真的被他的祖父李昪灵魂附体、充满血性!
但问题又来了,谁去挑战宋军?
南唐早已将星凋零,林仁肇被李煜自毁长城式的杀死,陈诲、何敬洙、王崇文、朱匡业等老将相继去世,可用能战之将领已凤毛麟角。
李煜最终决定启用镇海军节度使郑彦华。
郑彦华和林仁肇一样,都是原闽国的降将,都曾参加过十八年前的那场淮南大战,同样的表现勇猛出色。
十一月,李煜派遣诚郑彦华为主将,率一万多水军沿长江进军,同时又派遣副将杜贞率一万多步军,从长江南岸进军,配合郑彦华,水陆并进,攻击采石矶的浮桥。
临行前,李煜亲自告诫郑彦华:“水陆两军须齐头并进,配合作战,方可成功!”
郑彦华和杜贞带着李煜的无限期望出征了,很快他们在新寨一带遭遇了曹彬的宋军。
杜贞在南唐的武将行列之中毫不起眼,但他却毫无畏惧,毅然率兵和宋军展开激战。
论名气和能力,郑彦华远远超越杜贞,但当杜贞和宋军苦战之时,郑彦华却选择了拥兵不动、隔岸旁观、见死不救,毫无进军之意图。
李煜的用人再度出现严重错误,因为郑彦华蜕变了,从昔日的猛虎蜕变成了狗熊,而且是毫无征兆的蜕变。
十八年的和平岁月,消磨掉了郑彦华当年的激情、勇猛和血性,南唐的灭亡就在眼前,郑彦华并不想成为南唐灭亡的炮灰和牺牲品,他想保存实力,将来直接投靠宋朝,明哲保身,所以他放了李煜的鸽子。
孤军奋战的杜贞最终不敌宋军,大败而逃。
顺便提下,郑彦华的儿子名叫郑文宝,后来成为北宋著名的学者诗人,官至兵部员外郎,曾写过描写南唐历史的《江表志》一书,此书是后人研究南唐历史的重要文献。
这场攻击浮桥之败,让整个金陵城为之丧气丧胆,李煜不敢再贸然出击了,看来只有下定决心死守金陵城,才有保住南唐的希望。
接下来,那就是皇甫继勋、张洎、陈乔等人的事情了,李煜自己又不懂军事,如何守卫金陵城,也只能依靠他们了!
李煜突然之间变的非常淡定了,淡定到继续和小周后在深宫内院饮酒做乐、歌舞升平,完全没把宋军太当回事。
从公元974年十二月至公元975年的三月,整整四个多月时间,不管金陵城外打得如何热火朝天、如何一团混沌糊涂,李煜一直呆在皇宫之中,享受他最后时光不多的皇帝生活,没有出过皇宫,没有上过城楼,没有视察过军事防御,没有召开过军事会议。
当然,李煜并不是真的完全不闻不问,他任命徐元楀、刁衎为内殿传诏使,负责随时向他传递重要军情奏折。
但徐元楀和刁衎在这五个多月时间里,几乎没有向李煜传递过任何最新的军事奏折,让李煜一直误以为,宋军也许毫无进展。
徐元楀,徐知诲的孙子,徐游之子。刁衎,南吴元老刁彦能之子。
李煜对此两人十分器重,但两人却辜负了李煜的期望,因为他们可能被皇甫继勋收买了。
做为整个金陵城的城防总指挥,皇甫继勋的表现将决定南唐的最终命运。
很不幸,皇甫继勋在这五个多月时间内的表现,只能用无耻至极来形容。
当上了金陵城防总司令的皇甫继勋,并没有进行认真的军事备战,每天继续饮酒作乐、花天酒地、贪污受贿、搜刮民间钱财。











楼主:东吴春秋  时间:2021-05-20 10:41:51
南唐188


因为他和郑彦华一样,并不打算为李煜和南唐卖命,并不打算充当南唐亡国的炮灰和牺牲品,只不过郑彦华是后期突然蜕变的,而皇甫继勋是一贯如此,只不过没被李煜发现而已。
皇甫继勋对于这场战争没有抱半点获胜的希望,他并不想和宋军交战,他并不想南唐军队获胜,他只希望好好保住自己的性命,等待李煜正式下令投降的那一天,然后继续在宋朝求个一官半职,继续他的幸福生活。
虽然皇甫继勋很无耻卑鄙,但南唐的很多军民百姓却自发组织,抵抗宋军,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白甲军。
早在淮南大战时期,白甲军便出现在战场之上,帮助南唐军队和后周作战,虽然他们装备落后、武器粗糙,但却十分勇猛强悍,经常在淮南一带骚扰偷袭的后周军队,甚至一度让柴荣十分头痛,其中最有名的一位白甲军首领名叫张雄。
淮南大战结束后,由于淮南被割让给后周,张雄只能率部渡江南迁,历任袁、汀两州刺史,后任统军使。
闻听金陵遭遇宋军攻击,张雄寝食难安,决定率兵北上救援金陵城。
临行前是,张雄对他的七个儿子说道:“我此行必死于国难,如果你们不跟随我,非忠孝也!”
诸子皆情绪激昂、慷慨请行!
张雄于是组织发动当地的军民百姓,组将了一支勤王之师,向金陵城进军。
公元975年正月,张雄所部和宋军田钦祚部在金陵城南的溧水相遇展开激战。
虽然张雄和他的属下们毫不畏惧、十分勇猛,但南唐军队和宋军之间的战斗力的巨大差距确是个不争的事实。
南唐军队大败,张雄所部几乎全军覆灭,张雄和他的七个儿子全部战死沙场,为南唐尽忠!
躲在金陵城贪图享乐的皇甫继勋当然知道金陵城外所发生的一切,得知张雄勤王军全军覆灭的消息后,皇甫继勋居然毫无反应,而且内心窃喜:最好让城外的那些南唐军队们早点完蛋,加速李煜投降的速度。
无论金陵城外的南唐军队如何奋勇杀敌、如何浴血奋战,皇甫继勋就是置之不理,坚决当缩头乌龟,甚至不允许手下将士出城迎敌。
皇甫继勋实在太无耻卑鄙,连手下将士都义愤填膺看不下去,有一位裨将,决定不再听命于皇甫继勋,自己招募敢死之士,准备深夜出城偷袭宋军大营。
但消息被皇甫继勋得知,皇甫继勋立即把那位裨将重重鞭挞,并囚禁关押。
金陵城的的将士被皇甫继勋的无耻行径气的群情激愤,就连城中百姓们都对皇甫继勋恨得咬牙切齿。
皇甫继勋也有点怕犯众怒,于是重金收买了徐元楀和刁衎等人,让他们报喜不报忧,让李煜得不到最新的军情。
而当李煜想要召见皇甫继勋时,皇甫继勋便以军务繁忙为由,托辞不见。
所以导致李煜根本不了解局势的最新进展情况。
但纸永远是不住火的,无论皇甫继勋如何无耻的弄虚作假,真相总会被揭露。
公元975年二月,曹彬、潘美、李汉琼等部分别在金陵城外秦淮河、白鹭洲一带屡败南唐军队,终于一举攻克金陵的外城。
皇甫继勋完全不做任何抵抗,仓皇率部逃入内城防守,他的好日子似乎也要到头了。
李煜已经在后宫呆了很长时间了,城外反复不断的隆隆炮声,擂鼓喊杀声让李煜开始有些坐立不安,他终于决定走出皇宫,亲自到前线进行视察。
三月,李煜登上城楼,惊恐万分的发现,金陵外城的城楼之上已经遍插宋军的旗帜,整个金陵城已经被宋军团团围困,城外四面八方,到处都是宋军的军营军寨,到处飘扬着宋军的旗帜,金陵城犹如一艘孤立无援的独木舟,在宋军的汪洋大海苦苦挣扎,随时都有可能倾覆。
真相终于大白,皇甫继勋根本没有用心守城,每天只会弄虚作假,瞒上欺下,李煜勃然大怒,决定拿皇甫继勋开刀,杀猴儆鸡。
此时的李煜虽然愤怒,头脑却还清醒,皇甫继勋手握重兵,贸然行动可能会引起内乱,必须动用计策。
李煜悄悄派人以商议军事的名义,召皇甫继勋入宫,这次皇甫继勋估计知道真相无法隐瞒,不敢再托辞,只得硬着头皮入宫。
等待皇甫继勋的是李煜愤怒的面容和咆哮的质问,皇甫继勋被当场拿下,罪名是欺君误国、图谋不轨!
如何处置皇甫继勋,李煜打算斩首示众、以儆效尤,但当士兵押着皇甫继勋刚走出宫门不久,便遇到了一大群情绪激动的将士和百姓。
大家似乎一直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不用动员、不用号召,所有人一拥而上,每人在皇甫继勋身上割去一块肉,顷刻间,皇甫继勋死亡。
皇甫继勋死了,南唐最大的祸害被除掉,但李煜却根本高兴不起来,金陵城被重重围困,城外的宋军并没有因为皇甫继勋的死亡而放松对金陵城的围困,南唐的这盘残棋仍然没有看到活路。


楼主:东吴春秋  时间:2021-05-21 10:13:33
南唐189



坏消息接踵而来,东边的常州城居然被吴越军队攻破了!
吴越军对常州的攻击,从公元974年的十一月便开始了。
常州城在钱椒心中还是有那些阴影的,十八年前的常州城下的惨败,钱椒还是记忆犹新,所以这次攻打常州,钱俶志在必得。
钱俶亲自上陈,又有宋朝监军丁德裕坐镇,吴越军十分卖力,很快攻破常州外城,并攻破宜兴、利城寨等地。
但常州守将禹万诚十分强硬,根本不惧怕吴越军,分派诸将士死守内城,吴越军数度进攻,皆无功而返。
李煜对于常州城还是十分重视的,第一时间,派遣援军救援常州。
但好运不再眷恋南唐,没有第二个柴克宏在世,奇迹就不会出现,南唐援军在常州城北被吴越军击败,常州城外援皆失,孤立无援!
但禹万诚仍然不肯投降,他继续率领常州守军严防死守,让吴越军一时间无可奈何。
钱俶很有耐心,一面把常州城死死围困,一面将常州附近的城寨全部拔掉,然后慢慢等待常州城粮草的耗尽、守军士气的衰落。
这个方法,其实还是很有效的。
公元975年四月,经过将近半年的艰苦防守,常州城终于撑不住了,当钱椒准备再度大规模对常州城发起进攻时,常州城墙之上终于升起了投降的白旗。
至于是谁出面投降,史书上有两种说法。
一、禹万诚顶不住压力,主动选择出城投降。
二、禹万诚不同意投降,还想继续坚守,但手下大将金成礼劫持禹万诚,出城投降。
不管真相如何,反正常州是投降了,反正常州被吴越军占领了!
常州既失,润州便危在旦夕,这两个州城都是金陵的后方,如果润州再失,金陵城将陷入宋军和吴越军的双面夹击。
李煜非常着急,润州必须派遣可靠忠勇之人驻守。
在用人方面,李煜一直在不断的犯错误,用错了皇甫继勋,又用错了郑彦华,他无法分辨,哪些人是真正的忠勇善战之士,而哪些人是贪生怕死之辈,所以他只能胡乱点将,听天由命!
李煜这次决定派遣跟随自己二十多年的家臣刘澄前往润州。
刘澄是李煜当郑王时期的王府官员,跟随李煜鞍前马后,将近二十年,称得上是李煜的绝对心腹家臣,李煜称帝后,刘澄也飞黄腾达,成为朝廷重臣。
李煜于是任命刘澄为润州节度使留后,派遣刘澄前往润州。
临行前,李煜又一次嘱咐刘澄道:“你本不需要离开我,我也不想与你分别,但此危难时刻,只有你才可以委托重任,望勉副孤意!”
说完,李煜禁不住泪如雨下。
刘澄同样十分感动,当面表示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澄带着李煜的无限期望出发了,不过和他同行的还有几大车金银财宝。
随行的将士颇为不解,刘澄正义凛然道:“这些都是以前陛下所赏赐,当前国家危难,还要这些钱财何用?不如散发给前线的将士们,让大家奋勇杀敌!”
多么的高风亮节,大家无不为之感动,家臣就是家臣,果然同郑彦华和皇甫继勋等无耻之辈不同。
刘澄的运气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他刚进润州不久,吴越大军便进入了润州境内。
有手下将领向刘澄进言道:“吴越军远来疲惫,营寨未成,可以出城进行偷袭!“
刘澄闻听,立即训斥道:“出兵未必可获胜,还须援兵到来才能出战!”
大家很困惑,之前很正面积极的刘澄怎么突然变得唯唯诺诺!
原因很简单,刘澄也蜕变了,继皇甫继勋和郑彦华之后,南唐第三位蜕变的将领诞生了。
从离开金陵的那一瞬间,刘澄就没想过再替李煜卖命,之前的表演只是口头表演而已,刘澄进入润州之后,一直在思考,如何寻找合适的机会,直接向吴越投降,保全自己的荣华富贵。
很快,吴越军队迅速将润州城进行包围,而槽彬也派遣宋军兵临润州,配合吴越军,润州也被包围了。
李煜对刘澄还是相当够意思的,二话不说,立即再度派遣援军,军事怪才卢绛临危受命,率八千精兵增援润州。
开战后,卢绛被任命为凌波都虞侯、沿江都部署,负责驻守金陵城南的秦淮河水寨。
南唐军队面对宋军屡战屡败,但卢绛却是个意外,善于水战的他,屡次击败宋军对水寨的进攻,成为这场战争中,南唐方面为数不多的闪光亮点!
李煜希望卢绛能成为第二个柴克宏,把吴越军队彻底赶出南唐。

楼主:东吴春秋  时间:2021-05-22 22:44:27
南唐190

卢绛很卖力,很快便率兵来到润州城下,但刘澄却对卢绛的增援十分恼怒。
马上就要开城投降了,该死的卢绛前来捣乱,很有可能会坏他的投降大计。
刘澄很阴险,他决定把卢绛放进润州城,然后先把卢绛干掉,再开城投降。
卢绛紫既然号称军事怪才,当然很有两下子,很快发现了刘澄的异常举动,因此对刘澄提高了警惕和防范,搞得刘澄没法下手。
双方两派人马就这样在润州城内相互防备、剑拔弩张,气氛异常紧张。
刘澄实在不想再浪费时间,他决定和卢绛摊牌,他对卢绛说道:“金陵城万一失守,我们守此地有何用?”
卢绛听懂了刘澄的意思,他也不想在危机四伏的润州再待下去,于是主动要求率兵离开润州,去救援金陵城。
六月,当卢绛率兵刚刚离开润州,刘澄便迫不及待的派遣手下裨将到吴越军中献降书,润州失守。
消息传到金陵城,李煜气的差点头昏晕倒,最最信任的人居然叛变投敌,痛心疾首!
李煜愤怒之下,将刘澄在金陵的家属全部斩首。
但无论杀刘澄家多少人,也改变不了润州的结局!
顺便提下,刘澄的历史故事还没结束,投降宋朝后,他被封为宁州刺史,六年后又参加了另一场战争,跟随宋军进攻交州(今越南北部),但刘澄的表现更是惨不忍睹,居然督军不力、逗留不前,导致宋军被交州击败,刘澄也获罪而死。
金陵城的两大后花园统统失守,吴越军队马上可以长驱直入,和宋军联合围困金陵城。
当然,李煜还没有彻底绝望,因为他还有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金陵城外的南唐军队,都已经被宋军或吴越军打的落花流水,根本没有能力救援金陵城,南唐唯一还有能力救援金陵城的只有驻守在江西湖口的十万水军,主将为镇南军节度使朱令赟。
皇甫继勋被干掉后不久,李煜便下诏要求朱令赟率兵救援金陵城。
朱令赟收到了李煜的诏书,但他却不想出兵。
难道说,朱令赟和皇甫继勋、郑彦华等人一样,思想蜕变了,也打算直接投靠宋朝?
幸亏,朱令赟没有思想蜕变,没有叛国投敌的想法,但他为人优柔寡断、做事瞻前顾后,并不是个合格的将才,靠他救援金陵,实在很不靠谱。
朱令赟之所以不敢出兵救援金陵,是因为湖口、鄂州一带,还有一支宋朝军队在长江两岸来回扫荡,虎视眈眈的盯着他。
曹彬的东路宋军为攻打南唐的主力部队,主要任务是攻克金陵,而王明的西路宋军的主要任务则是监视从岳州至池州长江一带的南唐军队,防止他们救援金陵城。
王明的工作完成的相当不错,先后在江州、武昌击败南唐军队,基本上阻断了南唐水军对金陵城的救援通道。
朱令赟正是担心贸然出兵,会被王明偷袭湖口断绝后路,所以迟迟不敢发兵。
但老拖着不出兵,也不是个事,朱令赟瞻前顾后,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南都留守柴克贞来湖口代替他驻守,然后他再发兵金陵城。
然而,柴克贞接到朱令赟的指令后,却置之不理,理由很简单,我生病了,不宜做剧烈运动,所以湖口我去不了,您自己想办法解决吧!
柴克贞不配合,朱令赟没有办法,只能呆在湖口继续观望,等待时机,结果一直从五月等到九月,朱令赟仍然没有等到他所谓的时机,救援金陵城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
李煜快崩溃了,整整五个月时间,他没看到朱令赟有任何的动静,难道说,朱令赟也已经蜕变了,和郑彦华、皇甫继勋、刘澄那般蜕变了,打算投降宋朝吗?
但如果朱令赟真想投降宋朝的话,为何不直接投降,还在湖口磨磨蹭蹭干吗?
李煜不知道朱令赟的脑子里到底想的是什么,他除了不停的派遣使者催促朱令赟之外,真的没的其他办法了!
九月,仍然没有看到朱令赟援军的出现,李煜断定,这根救命稻草基本上没戏了,于是他的心态终于开始转变,之前的勇气和血性已经荡然无存,他决定向宋朝求和!
求和,无非就是向宋朝继续进贡,送钱送礼,以博得赵匡胤的好感,能够放缓对南唐的军事攻势。
鉴于南唐在这场战争中已经全面处于下风,随时都有可能被宋朝消灭,所以这个出使外交任务十分困难,李煜特地安排文采出众、能言善辩的徐铉出使。
临行前,李煜告诫徐铉,既然已经求和,可以顺道通知下朱令赟,不要再出兵了。
但徐铉却说道:“今江山社稷,唯赖这路援兵,奈何拒之?”
李煜说道:“既然要求和,再发兵,岂不是对你很不利!”
此时的徐铉颇有些当年孙晟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豪情壮志,慷慨陈词道:“臣此行未必就能救国难,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李煜闻之,痛苦流涕,洒泪和徐铉分别。
楼主:东吴春秋  时间:2021-05-23 17:24:32
南唐191

徐铉带着重任,来到了开封,见到了赵匡胤,然后他打算凭着自己出众的口才和赵匡胤进行一番口舌之争,希望可以从道义上占据上风。
然而,武夫出生的赵匡胤,在口舌辩论方面却毫不逊色,下面将是二人之间一段精彩的对话!
大殿之上,徐铉首先发言,大声说道:“江南对宋朝一向恭敬有礼,并无王祭不共之罪,只不过身体欠佳不能成行,没有拒诏之意!请缓兵以保全南唐!”
赵匡胤开始对徐铉还比较尊敬,耐心的和他进行解释,但徐铉却越说越兴奋,言辞激烈、气势高昂,似乎没有惧怕赵匡胤的样子。
徐铉又说道:“李煜臣事陛下,如事父子,从没过失,为何讨伐?”
赵匡胤闻听此言,终于失去了耐性,厉声质问徐铉道:“既然是我们是父子,那为何还要分两家?”
一语中的,把号称能言善辩的徐铉说的哑口无言,顿时语塞。
赵匡胤是绝对不会因为徐铉的几句话而退兵的,不过他也没有为难徐铉,很快便让徐铉返回了江南。
当徐铉和赵匡胤在开封大搞激烈辩论赛时,李煜望穿秋水、千呼万盼的朱令赟终于出兵了!
朱令赟已经在湖口呆了五个多月,期间不停的催促柴克贞来湖口,但根本没有效果,而李煜的紧急求救信也频繁不断的从金陵传来。
实在不想再等待了,朱令赟经过五个多月的思考,终于被迫做出了决定,出兵救援金陵城。
要想成功救援金陵,必须把采石矶附近的浮桥毁掉,这一点朱令赟很清楚。
朱令赟下令在鄱阳湖一带砍伐巨木,做成超级大号木筏,长约百余丈,这些大号木筏,全部放在大型战船中间,跟随战船一同顺流而下。
同时,战船之上,多备有火油等燃料,做为焚烧浮桥之用。
每艘战船之上,乘坐约千人,朱令赟为了虚张声势,对外宣称有十五万大军。
从这些动作来看,朱令赟其实并不愚蠢,至少还有一些军事常识。
但和强悍善战的宋军作战,光有一些军事常识,是远远不够的。
在朱令赟出兵湖口的那一瞬间,王明便得知了消息,立即快马向赵匡胤进行禀报。
赵匡胤对于这支南唐最后的有生力量十分重视,立即下令王明在洲渚间设置疑兵,迷惑朱令赟,同时下令曹彬的东路军派遣部队拦截朱令赟。
朱令赟为此次救援金陵做足了准备工作,足足准备了五个月,所以也信心十足,但刚出兵不久,便遇到了困难。
正值冬季,长江江水干涸,而朱令赟乘坐的战船体积非常庞大,尽管顺流而下,但行驶速度仍然十分缓慢。
缓慢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朱令赟很快又发现远处的长江沿岸附近,隐隐约约又出现了大量的宋军战船,搞得朱令赟十分紧张,全军的行军速度再度受到极大影响。
王明很聪明,他知道仅凭自己手中的这点人马,很难完全阻截朱令赟的十万大军,既然赵匡胤建议用疑兵之计,王明便大量砍伐树木,然后在江边树立巨木,如船帆之形状,远远望去,确实像一艘艘战船。
朱令赟上当了,全军继续以龟行的速度谨慎地向金陵前进,但在皖口一带终于碰到了宋军,曹彬手下指挥使刘遇的军队。
双方在虎蹲洲一带展开激战。
单论军队的战斗力而言,宋军是占据绝对优势的。
但这场遭遇战中,南唐的水军在人数上占据优势,曹彬的主力一直在围困金陵城,所以并没有派遣太多的军队来阻截朱令赟。
在战船规模方面,南唐也占据优势,朱令赟这次出征携带了很多超级巨船,体积之庞大,令宋军也望尘莫及!
而反观宋军的战船,皆为轻便舟船,和南唐战船不是一个重量级别。
顺水、顺风,又是人数占优、战船犀利,天时和地利都站在南唐这边,但宋军却毫不畏惧,主动向南唐军队发起攻击。
五代十国末期,参战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场江面水战拉开了序幕!
虎蹲洲的水面战场,顿时波涛翻滚、硝烟弥漫、擂鼓喧天、箭矢如飞。
水战之中,战船庞大未必一定是优势,诸如波希战争中的萨米拉湾海战,波斯海军同样在人数和战船方面占尽绝对优势,但却惨败于希腊海军。
宋军的船只虽小,但却行动灵活,十分自由,很多艘宋军的小舟排成圆弧状,向南唐的超级巨船发起攻击,而南唐的战船体积庞大,却行动笨拙,双方在江面上激战不休。
场面出现僵持状态,这种场面,对天南唐是很不利的。
毕竟南唐军队是去救援金陵城的,现在半途被阻截于皖口,再这样拖延下去,估计金陵城早晚就要被宋军攻破。

楼主:东吴春秋  时间:2021-05-24 09:26:40
南唐192


站在巨大战船之上观战的朱令赟心急如焚,必须把眼前这支宋军尽快击退,才能顺利到达金陵城下。
朱令赟决定提前实施火攻之计策,因为此时的风向一直朝宋军水军方向猛吹,此时不火,更待何时?
朱令赟立即下令将士点燃那些装载猛火油的船只,然后让这些火船张开船帆,顺着风势,朝宋军的船队快速前进。
一时间,整个皖口江面之上,出现了数百艘火船,犹如一条条火龙般,径直插入宋军的船队之中,把宋军的战船烧的七零八落,宋军到处逃窜,或落水、或被火焚烧。
自从攻打南唐以来,宋军还没有如此狼狈不堪过,如果没有意外发生,宋军将遭受一统江湖大战的第一场惨败,火烧赤壁的一幕将在皖口再度上演!
朱令赟也是这样认为的,他站在高高的船头之上,兴奋地望着远处火海连天的场景,内心深处激情彭拜,他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副壮观的景象:宋军葬身于火海之中,全军覆灭,朱令赟率领南唐的得胜之师顺流而下,将采石矶的浮桥烧为灰烬,失去了浮桥的支援,曹彬的宋朝大军全体撤回江北,李煜亲自打开城门,迎接朱令赟,册封朱令赟为护国大将军、封王拜爵,朱令赟终于成为江南头号名将,威震大江南北,他的名字将永留史册。
如果没有意外发生,这幅景象还是有可能发生的。
但意外终于还是发生了!
老天再度改变这场战争的走向,比如说该死的风向!
十八年前,林仁肇也曾经使用火攻之计攻击下蔡的浮桥,但正是该死的风向,让南唐军队功亏一篑。
十八年后的皖口,痛苦的历史一幕居然再度重演。
风向又一次诡异的改变了,而且是突然逆转,朝着南唐军队的方向猛吹。
可怕的结果发生了,宋军阵营的那一大片火海,顺着风向,朝着南唐军队的方向凶猛的扑啸而来!
战场形势顿时完全逆转,南唐的战船实再过于庞大,行动转向非常缓慢,根本无法躲避这团巨大炙热的火海。
南唐的战船顿时被这团火海紧紧包围,十万将士彻底崩溃了,想逃跑却无处可逃,除了跳江,只有投身火海!
皖口江面的大火,整整燃烧了数天,所有南唐的战船全部被焚为灰烬,船上的粮草兵器械具全部被烧毁,十万将士伤亡殆尽,要么跳江溺毙,要么葬身火海,生还者寥寥无几!
战场形势的突变,让朱令赟痛苦万分,也许老天注定要让南唐灭亡,非人力所可以挽救,他所做的一切都成空!
望着四周熊熊燃烧的烈火,朱令赟万念俱灰,没有其他退路,他从容地走向烈火,以死殉国!
皖口之战南唐十万水军惨败的消息传到金陵城中,李煜彻底崩溃了,金陵城已经不可能再得到任何外部的援军,一切都应该结束了吧!
但李煜手里似乎还有一根救命稻草,救命佛祖小长老。
当金陵城被宋军重重围困时,李煜曾经向这位自己无限信任的小长老寻求帮助,小长老十分淡定的说道:“臣当以佛力御之!”
小长老终于开始要施展他的神秘法术了!
他亲自登上金陵城的城楼,然后向城外的宋军大营高声大喊,连喊四声,随后,小长老又要求金陵城的僧人和将士们全体登城,集体念诵救苦菩萨,满城全部一片佛经念诵之声,场面颇为壮观。
小长老的神秘法术施展了一段时间,但并没有实际效果,宋军继续对金陵城不断的围攻,非但没有退兵,还传来了朱令赟全军覆灭的坏消息。
李煜焦急万分,立即派遣使者催促小长老再度施展法术。
但不好意思,小长老的法术已经失灵了,而且他以身体欠佳为由,不肯再出场施展法术。
此时的李煜似乎有些头脑清醒了,所谓的小长老其实只过不是个忽悠行骗、招摇撞骗的江湖骗子,又误国又欺君,李煜气的半死,立即派人去抓捕小长老。
但小长老似乎预料到了这一天,居然早有准备,已经乘着城中混乱,悄悄溜出了金陵城。
对于小长老这种超级骗子,李煜无可奈何,只能怪自己识人不当,但如果李煜知道所谓小长老的另一个特使身份时,他估计真的要吐血而亡了!
小长老原本不是什么僧人,他原姓江,只不过是淮北的一个平民百姓,为人善言狡诈,善于忽悠行骗。
赵匡胤得知李煜在南唐大力推崇佛法后,立即在淮北一带暗中招募愿意前往南唐充当间谍之人,冒充僧人,前往南唐卧底打探军事机密。
江某也想出人头地、立功表现,于是主动报名参加,剃度为僧,成功的来到了南唐。











楼主:东吴春秋  时间:2021-05-25 20:42:07
南唐
193


当然,连江某自己都不敢相信,就凭着他这个半路出家和尚的半吊子水平,居然哄得李煜信以为真,还成了李煜的坐上嘉宾,当上了南唐的国师小长老。
有了小长老这个身份,要想打探南唐的军事情报,简直就是轻而易举、信手拈来。
在此期间,小长老还积极配合樊若水,和樊若水共同密谋大事。
做为一名成功的间谍,小长老为宋军攻打南唐立下了特殊的功劳,而且居然还能全身而退,实在是个卧底人才。
此时的李煜已经近乎神经崩溃了,也没心思去追捕小长老,如何面对眼前的危局,才是大事。
宋军对金陵城的围攻日益猛烈,百道攻城、昼夜不停,吴越军队在攻占了润州之后,也加入围攻金陵城的行列,被围困将近一年的金陵城终于开始出现了粮草不济的可怕局面。
由于战争的影响,金陵城中的粮食已经飞涨到万钱一斗,城中百姓由于挨饿,生病虚弱者无数,每天都有饿死病死者的尸体堆积于街道!
战争再继续下去,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了,无非就是城破亡国,死于社稷,以身殉国!
但李煜还想进行最后一次努力,向赵匡胤求和的努力,使者仍然是徐铉。
徐铉很无奈,其实南唐的亡国就在眼前,你李煜要么怕死干脆出城投降,要么有点血性,来个自杀殉国。
都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了,还要搞什么虚伪的口舌辩论,你以为赵匡胤是傻子,到口的肥肉会随便放弃吗?
但徐铉也没有办法,只能二度北上开封!
有了第一次出使的经验,徐铉和赵匡胤再度辩论也就轻车熟路了,不过,辩论的内容十分老套,也没有什么新意,还是那套话“李煜无大罪,为何讨伐?前请求缓兵,保全南唐”,
赵匡胤觉得徐铉十分搞笑,绕来绕去,总是那几句话,而且喋喋不休,啰嗦不停,口气还很强硬。
没有兴趣和耐心和徐铉玩辩论游戏了,赵匡胤手按剑柄,怒目指向徐铉,终于吼出了那句史册留名的话:“不须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之大,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
你不要再啰嗦了,江南其实根本没什么罪过,但天下之大,我的龙床旁边,岂能容忍他人在旁边睡觉?
赵匡胤估计是被徐铉气的发急了,所以说出了这句看似粗鲁野蛮,但却十分有理的话。
整个天下都是宋朝的天下,不管你李煜有没有罪过,容不得你继续割据称王,必须开城投降,否则一切免谈!
徐铉彻底无语了,惶恐不安,不敢再发言!只能再度返回南唐!
李煜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希望,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翻身逆转的机会,他的选择不多了!
十一月中旬,李煜进行了最后一次抗争,派遣五千精兵,每人手持火炬,击鼓前进,深夜攻打宋军北寨。
但曹彬似乎早有准备,把这支部队悉数歼灭,俘获将领数十人。
这次,李煜终于消停了,现在该是做出选择的时候了,是战是降,是生是死,必须要马上做出自己的选择。
其实城外的曹彬多次给了李煜选择的机会。
其实赵匡胤和曹彬对这位文学诗词皇帝并无恶意,只要李煜投降,性命是绝对可以保全的,残暴不仁的南汉刘伥都能在投降后在开封幸福的生活,更何况是李煜?
自从朱令赟的十万南唐军队覆灭后,曹彬便清楚南唐再无翻盘的可能,为了减少前线将士的伤亡,他多次催促李煜开城投降,而且还承诺保全李煜的性命,但李煜却仍然犹豫不决,不敢做出决定。
曹彬似乎十分有耐心,在南唐最后一次偷袭失利后,再度派人劝说李煜道:“金陵城早晚要攻破,请早做准备,考虑自己的归宿?”
金陵城已经危在旦夕,尽管守城将士还斗志尚存,但李煜也十分清楚,城中粮草已经耗尽,将士已经精疲力竭,百姓死伤无数,能坚持到现在已经算是奇迹了,也许只能接受投降的结局!
李煜有些心动了,他决定先派儿子清源郡公李仲寓出城投降当人质,然后自己再准备一番,也出城投降。
但关键时刻,陈乔和张洎两位朝廷重臣却一直反对投降。




楼主:东吴春秋  时间:2021-05-26 20:37:33
南唐194



陈乔其实心中已经明白金陵城已经无法固守,他反对投降的理由很简单,国破君臣应该死于社稷,他已经做好了自杀殉国的准备,他希望李煜也能够自杀殉国,不至于辱没了祖先们。
张洎同样也十分清楚,金陵城不可守,但他的内心想法十分复杂,他屡次劝说李煜道:“金陵城固若金汤,不易攻取,宋军很快就会撤退,即使城破国亡,我也会先死于社稷!”
两位大臣,正义凛然,愿意为国捐躯,让李煜真的又一次犹豫不决了!
城外的曹彬真的等的很不耐烦了,屡次催促李煜尽快把李仲寓送出城外,而且保证只要李仲寓一出城,宋军就停止进攻。
但李煜实在很有个性,他居然忽悠了老实人曹彬,他派人向曹彬说道:“原本李仲寓是准备出城的,但不好意思,他的衣服还没做好,没有像样的衣服,没法出城,需要再宽限几天!”
被李煜忽悠,老实人曹彬也失去了最后的耐心!
不再进行无谓的等待了,曹彬决定对金陵城发起最后致命的攻击。
但进攻之前,曹彬却突然病倒了,看上去似乎病情很重。
宋军众将领闻听十分焦急,都赶到曹彬军营探望。
曹彬平静的对众将士说道:“我这个病,用药石是不能治愈的,如果大家能发誓,在攻破金陵城后,不妄杀一人,则病便痊愈!”
众将士一听,知道曹彬乃是心病,于是纷纷发誓,坚决服从曹彬的指挥。
公元975年的十一月二十七,是当年的冬至,一个李煜终生难忘的日子,金陵城外所有的宋军联合吴越军队,对金陵城展开了一年多来最疯狂、最猛烈的一次攻击。
激战到深夜,摇摇欲坠的金陵城终于再也支撑不住,被宋朝和吴越联军攻破,但南唐数百名忠勇将士们誓死不降,他们在池州刺史涡彦、护卫马承俊和马承信的率领下,同入城的宋军展开激烈的巷战,全部战死,无一投降!
此时的李煜正在后宫之中,过着他在江南的最后一个冬至日,心情极度郁闷和悲伤的他又一次在挥笔做词来抒发自己的心情,当他刚刚写到“樱桃落尽”一阕时,门外有人高声禀告:城门已失,宋军已入城。李煜闻听,即使知道该来的总归要来,但还是心中大惊,头脑一片混沌茫然,手中之笔悄声掉落地上,然后呆坐于书桌前,默然不语,两行泪水洒于纸上!
城破时刻,陈乔和张洎一同来到后宫,求见李煜。
李煜很清楚,这两位朝臣一直反对自己投降,一直准备着要在城破时刻一起自杀殉国,而且似乎也很希望李煜和他们一同殉国。
李煜之前似乎有过自杀殉国有念头,但真到了那刻,他贪生怕死、懦弱胆怯的本性再次展露,还是投降吧,既然连刘伥这个废物混蛋投降了也安然无恙,估计自己也能保个性命。
陈乔知道李煜关键时刻退缩了,他痛苦万分,但无可奈何,他不再犹豫,直接来到政事堂,让两位亲吏帮忙,自缢而死,兑现了他之前的诺言。
至于张洎,他也来到了政事堂,也准备自缢殉国,只不过他希望陈乔先走一步,他随后就来。
当陈乔自缢气绝身亡之后,张洎终于露出了狡诈的笑容,不好意思,陈乔大人,我还不能死,我还有任务没有完成。
张洎来到后宫,再次面见已经苍白无色、面如死灰的李煜说道:“我和陈乔大人同掌军机,原本是要一同赴死的,但主上还在,我要协助主上办理投降事宜,不能死,将来还要报答主上!”
直到此时,李煜方才明白,自己彻底被这个张洎忽悠了!
但事已至此,他也没有办法,金陵城都破了,他还能拿张洎如何呢?
为今之计,是要尽快和曹彬办理投降事宜,否则一旦有乱兵闯入后宫,估计李煜会死的稀里糊涂。
第二天,李煜带着降书,率领殷崇义等四十五位文武官员,走出皇宫,来到宋军阵前,拜见曹彬,正式宣布向宋军投降。
至此,南唐十九州,三军,一百零八县,六十五万五千六十五户百姓,全部归入宋朝体系,南唐正式灭亡了!

楼主:东吴春秋  时间:2021-05-27 14:39:37
南唐基本上完了,还有个李煜的最终结局。
原本按计划是写完南唐写前蜀和后蜀,但考虑到之前的帖子被隐藏了,我计划想把之前连载过的吴越、闽、南楚、南吴重新发一遍,之前写的也有修改的地方!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