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的四重奏——读成刚的《密码王朝》有感

字数:1887访问原帖 评论数:19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06-05-19 01:30:41 更新时间:2020-11-12 10:25:41

楼主:大袖遮天  时间:2006-05-18 17:30:41
我对密码这东西一向都敬而远之,因为严谨的数字密码流于枯燥,而古典密码则主观臆测的成分太多,即使是如《达芬奇密码》那样畅销的小说,其中对于密码部分的解释也令我失望,所以在刚刚拿到成刚的《密码王朝》时,我想这又是一本类似的书——没有人能写出真正扣人心弦的密码悬疑,在打开这本书之前我是这么想的。
打开这本书之后,就再也没有放下,20多万字的书,只用了两个多小时就一口气看完了,合上书之后长长出了一口气——原来密码的悬疑可以这样写。
本书最吸引人之处在于它强烈的悬疑色彩,这种悬疑密不透风地出现,却又波澜起伏,四重悬疑交替出现,令人目不暇接。
第一重悬疑,也是本书的主线:频繁发生的案件。每一桩案件都对下一桩案件留下了足够的提示,让人尚未从眼前的谜团中挣脱出来,又陷入了另一个谜团,读者就这样被牵引着,从一个现场到另一个现场,揣测着下一个现场究竟会如何出现,而当它真正出现时,又总是让人大吃一惊,这个时候新的疑问出现了——凶手是谁?这一切是为什么?这些问题全部包含在成刚设置的第二重悬疑之类——密码。
对,就是密码,成刚以之为书名的东西就这样出现了。成刚对于密码的设置非常巧妙而又合乎情理,不仅仅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并且结合书中人物的性格、命运和背景等等条件,使得原本机械枯燥的密码分析变成了生动的心理分析,从头至尾,解密的过程都摇曳生姿,从来没有让人感到厌倦。成刚是个非常聪明的作者,他以密码为书名,用密码串起了所有的谜团,但是,在看书的时候,密码退让于案件之后——因为读者永远不会满足于平面的密码,有血有肉的人物和事件才是吸引读者的关键,成刚无疑是很明白这点的,在这本书中,密码无处不在,但是它始终只是一个连接关键部位的链条,它绝对不是本书的主角。也正是因为如此,像我这样天然排斥密码类书籍的读者才会被它吸引住了,关于密码的每一个细节我都阅读了,因为成刚将那些解密的细节和人物的行为紧密融合在一起,让人感到那并不是解密,而是事件本身继续朝前发展着。
在使用密码过程中,成刚大量引用了古代的神话,从而逐渐引出本书的第三重悬疑——巴族。巴族是成刚书中一个古老的民族,书中的全部故事源于这个民族内部的争斗。在关于巴族的介绍部分,成刚的手段就像一个最善于撒谎的人一样——他不是完全虚构这样一个民族,甚至可以说,他所引用的关于这个民族的神话和传说,有九成以上都是有根据的,但是在剩下的一成里,成刚恣意汪洋的想象力为我们虚构了现代社会并不存在的民族——当一个人的谎言有九成是真实的时候,谁还会怀疑那剩下的一成呢?这就让这个故事显得无比的真实,几乎像是某个民族的小传了。在这一部分叙述中,成刚表现出一个显著的优点,即:知识与叙事的完美结合。通常承载大量知识性内容的文字都难免有些枯燥,成刚自己也在前言中说明了,如果有读者对于这些知识感到不耐烦,可以跳过不读。他显然是多虑了,经过他的精心处理,这些原本枯燥的古代神话知识在叙事过程中不经意地被带了出来,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会感到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因为知识已经成为故事的一部分,知识本身构成了一种悬疑,让人不得不看,甚至想看得更多。这一部分处理得异常巧妙,常让我忍不住拿来和《达芬奇密码》作对比,和《达芬奇密码》中冗长的知识性内容相比,成刚的精悍和巧妙更能让人领略悬疑的节奏。
经过前三重悬疑设置的重重屏障之后,几乎到书的末尾,读者才发觉,原来一直跟随自己阅读进程的,还有另外一重悬疑——情感悬疑。从书的开始,主角马南对于妻子和女儿的回忆,一直到他逐渐从回忆中打捞起丢失的过去,读者不由自主感到为他感到欣喜——原来他并不是孤身一人,他在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兄弟姐妹,还有一个慈祥宽厚的义父。正当读者为此而欣慰的时候,形势急转直下,亲人一个接一个的死亡,而凶手却是他最亲密的人,到了最后,马南和读者一起发现,真正的幕后黑手,竟然是他从来没有怀疑过的人......情感一次次地转折,敌我关系急速地变换,这让我第一时间联想到了古龙的小说《流星•蝴蝶•剑》,甚至在某些句子之中,我也发现了一点点古龙的影子——同样诡谲莫测的人心,同样对于感情的利用和背叛,同样敌我难分的复杂关系,这重重情感上的悬疑,为充满理性色彩的推理分析过程注入了浓烈的人性化氛围,因为有了情感上的猜疑和背叛,这本由聪明人写的书,才最终让人的目光从“聪明”之上抽出来,回落到了“人”字之上。
就这样,四重悬疑交错重叠,编制出一套结构精美的悬疑旋律,我相信每个阅读本书的人,在他(她)的阅读过程中,耳边都会依稀听到一阵紧似一阵的音乐,如同我们渴望知道真相的心。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