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的火星图上也出现白眉了!(修正并添加图片)

字数:4319访问原帖 评论数:786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6-13 02:31:17 更新时间:2021-07-18 08:07:00

楼主:科学人文一肩挑  时间:2021-06-12 18:31:17
之前有人(比如 @大漠孤狼cool )解释说那是反光,是相机曝光的问题。现在美国人拍的图上也出现了白眉(见下图),那么现在该怎么解释“美国以前从没拍到过白眉”这一点?

********************

美国2021.06.06发布的图:

局部放大后(来自 @和平不是吹来的 ):


再加上这张由 @大漠孤狼cool 提供的nasa新图:


********************

中国2021.06.02发布的图:


********************

另外,天问早在2021.03.04发布的两张图上(见下图),也有很多这种白眉;

唯一的问题是:这两张早期图拍摄的区域是不是天问的着陆区域?如果不是的话,就说明火星上很可能遍布这种白眉(因为在着陆区域和着陆区域之外都拍到了大量的这种白眉),那么美国造假的嫌疑就比较大了,因为他们发的图片上从来没出现过这种白眉,至少我一次都没看到过。

天问03.04拍摄的两张图:





这两张图的介绍:

楼主:科学人文一肩挑  时间:2021-06-12 18:49:17
转载自 @合金钢的眼睛 :

这两张图是一张图,只不过剪小幅了一些。




楼主:科学人文一肩挑  时间:2021-06-13 18:05:19
综合专家意见和大家的讨论,我认为这些“白眉”很可能是干冰(即固态的二氧化碳);

出面解释这种“白眉”成因的郑永春研究员也没有否定“干冰”这种可能,这至少说明当地的气温足够低,允许二氧化碳以固体形式存在。

相关资料:

1. 火星大气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约占95%。

2. 火星表面的平均温度:-63℃。二氧化碳的熔沸点:熔点:-78.5℃(升华点),沸点:-56.6℃(527kPa)。

楼主注:这些温度数据说明火星上同时存在固体、液体、气体状态的二氧化碳。

3. 固体二氧化碳就是干冰,它本应该是无色,但是由于呈粉末状,所以看上去是白色。
楼主:科学人文一肩挑  时间:2021-06-15 22:54:30

我猜测着陆器下边这个洞的成因可能是“干冰爆炸”,即着陆器发动机喷出的高温火焰把冻结在火星土壤中的干冰(即固态的二氧化碳)迅速从固体变成气体,从而引发“干冰爆炸”。大家都知道,爆炸的原理就是固体或液体在短时间内突然变成气体,体积急剧增大,从而引发爆炸。

当然,如果当地气温不够低、二氧化碳不能以固体(干冰)形式存在的话,那也有可能是“液态二氧化碳爆炸”。当然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我们的环绕器在祝融号登陆点附近拍到了大量的“白眉”,而出面解释其成因的郑永春研究员说“(这些白眉)也可能包含二氧化碳固化后形成的霜冻”;这说明以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当地气温是允许干冰存在的。

“干冰爆炸说”可以很好地回答一个问题:坑里的东西哪里去了?答案是:炸飞了。

如果真的是干冰爆炸的话,我们在2030年左右要做的“火星采样返回”项目就要注意了,因为这种爆炸可能会造成某些损坏,也有可能把异物喷入发动机,从而影响“从火星表面起飞”这一步的顺利完成。

参考资料:

1. 中国国家航天局在2021年6月1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宣布,我国将于2030年左右开展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任务。

2. 火星大气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约占95%。

3. 火星表面的平均温度:-63℃。二氧化碳的熔沸点:熔点:-78.5℃(升华点),沸点:-56.6℃(527kPa)。

笔者注:这些温度数据说明火星上同时存在固体、液体、气体状态的二氧化碳。

4. 固体二氧化碳就是干冰,它本应该是无色,但是由于呈粉末状,所以看上去是白色。

笔者注:比较奇怪的是这一点,因为在坑里没有看到白色。

-----------------------------

图片右侧着陆腿附近有一块较大的石头,这块石头很可能就是被“干冰爆炸”给炸出来的,因为它的表面颜色较深,很像是被从土里刚翻出来的样子,而且它没有任何被掩埋的迹象,和右下角那些被掩埋的石头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且,如果把图片放大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图片下部和右部有很多很小的石头处于和【着陆腿附近这块大石头】一样的状态。

这些都证明很可能发生了“干冰爆炸”;如果继续仔细观察的话,应该能发现更多证据。

-----------------------------

看 @ty_袜子348 发的这张图更清晰更明显,图片最下方阳光中的那些小石头,很像是刚移动到那里的,才会这样“浮”在表面,没有任何被掩埋的迹象。
楼主:科学人文一肩挑  时间:2021-06-16 20:16:08
@冲天之冀 2021-06-12 21:36:10
沈永春原话:
这些白色部分很可能是火星沙丘坡面的反射光,同时也可能包含二氧化碳固化后形成的霜冻。
之所以看起来比较白,其实是相机曝光过度所致。由于火星表面明暗不均,为了把暗处拍清楚,就可能会使亮处曝光过度,事实上这些地方并没有那么白。
同时郑永春认为,图片中的白色部分也可能包含二氧化碳固化后形成的霜冻。
郑永春的分析如果结合火星登陆器下面吹出的坑来看,是固态干冰的可能性更大,一......


-----------------------------
看楼主发的这两张图:风怎么可能在一片红土地上吹出一个白沙丘?颜色和材质都不对。
楼主:科学人文一肩挑  时间:2021-06-16 20:57:32
@合金钢的眼睛 2021-06-16 20:36:06

这个前面白色部分就是“白眉”,仔细看,没有凸起,不是沙丘。

仔细看,就在着陆器的旁边不远,这个就是“白眉”,不是沙丘,更像是岩石裸露。没有阴阳面。和狗狼P图不一样,狗狼的p图有明显的凸起沙丘山脊,这个这样看虽然比地面略高,但没有明显的凸起。
-----------------------------
看着两张图更明显:


裸露岩石也确实是有可能的。

关于“沙丘反光说”:

这片白色区域的隆起角度很小,根据不具备反光导致相机过度曝光的能力。

再者,反光也只能朝一个方向反,而对比这两张图,祝融先后在两个接近垂直的角度拍的两张图,都能清晰地看到这种白眉。

所以,“沙丘反光说”不可能成立。

这种白眉也有可能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即干冰。当然,只能说是有可能,并不能完全确定,因为祝融号的着陆点在火星北纬30度附近,大致相当于浙江杭州所在的纬度,可能温度较高导致二氧化碳无法以干冰的形式存在。
楼主:科学人文一肩挑  时间:2021-06-17 19:43:50
@和平不是吹来的 2021-06-16 23:42:05
这火星上的白眉应该就如地球上的裸露岩石。
-----------------------------
确实有这种可能。看这张图的话,就特别像裸露的白色岩石:
楼主:科学人文一肩挑  时间:2021-06-20 22:15:26

这种“白眉”可能是某种“丘状物”,但是:

一方面不大可能是沙丘(在一片普通的土地上被风吹出一片沙丘?不合情理。难道这风还有筛选功能?把沙子从土里筛选出来并堆到一起?);

另一方面,之所以拍到是白色,是因为这个丘状物就是白色的,而不是“反光导致相机过度曝光”引发的照片失真。

考虑到这种“白眉”都具有相似的弯曲长条形状,我怀疑其成因是这样的:

风吹出一个红色的土丘,然后白色的干冰或水冰在其表面凝结,从而形成这种表面白色、内部红色的土丘。

@NeoAJ
楼主:科学人文一肩挑  时间:2021-07-10 00:21:25
@大漠孤狼cool 2021-07-09 18:34:41
早就说过,事实肯定会抽这群反智精神病人的耳光。
6月26日(第42火星日),火星车到达一处沙丘地带,利用导航地形相机拍摄了红色沙丘高分辨率影像(图3),拍摄点距离沙丘约6米,周围分布有不同大小的石块,其中正对着火星车的石块宽约0.34米。

-----------------------------
@大漠孤狼cool 2021-07-09 18:35:34
早就说过,事实肯定会抽这群反智精神病人的耳光。
7月4日(第50火星日),火星车行驶至沙丘南侧,对周围地形地貌感知成像,图4可见沙丘全貌,长约40米,宽约8米,高约0.6米。

-----------------------------
1. 只要还没确定其成分是二氧化硅,就只能认定为“丘状物”;沙丘只是一个形象化的说法,因为地球上只有沙丘可以用来类比这个火星地表景观。你如果确信是二氧化硅组成的沙丘的话,就需要解释下为什么在这片普通的火星土壤上会突兀地出现一处沙丘;我倒是希望你能给出强有力的解释,因为这会解答我一直以来的困惑。

2. 更重要的是,这个丘状物是“白里透红”的(尤其是最右端,很接近白色),这说明火星之所以能拍到白眉,不是因为“丘状物反光导致相机过度曝光”,而是因为这些丘状物本来就是发白的。

3. 不管它的成分如何,nasa发过那么多火星地面照,怎么从来没拍到过这种丘状物?

以下是我上个月在另一个帖子里的分析(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958161-1.shtml,25楼),目前我依然坚持这个判断:

这种“白眉”可能是某种“丘状物”,但是:

一方面不大可能是沙丘(在一片普通的土地上被风吹出一片沙丘?不合情理。难道这风还有筛选功能?把沙子从土里筛选出来并堆到一起?);

另一方面,之所以拍到是白色,是因为这个丘状物就是白色的,而不是“反光导致相机过度曝光”引发的照片失真。

考虑到这种“白眉”都具有相似的弯曲长条形状,我怀疑其成因是这样的:

风吹出一个红色的土丘,然后白色的干冰或水冰在其表面凝结,从而形成这种表面白色、内部红色的土丘。

@少阳相火1234
楼主:科学人文一肩挑  时间:2021-07-10 14:38:40
@大漠孤狼cool 2021-07-09 18:34:41
早就说过,事实肯定会抽这群反智精神病人的耳光。
6月26日(第42火星日),火星车到达一处沙丘地带,利用导航地形相机拍摄了红色沙丘高分辨率影像(图3),拍摄点距离沙丘约6米,周围分布有不同大小的石块,其中正对着火星车的石块宽约0.34米。

-----------------------------
@大漠孤狼cool 2021-07-09 18:35:34
早就说过,事实肯定会抽这群反智精神病人的耳光。
7月4日(第50火星日),火星车行驶至沙丘南侧,对周围地形地貌感知成像,图4可见沙丘全貌,长约40米,宽约8米,高约0.6米。

-----------------------------
@科学人文一肩挑 2021-07-10 00:21:25
1. 只要还没确定其成分是二氧化硅,就只能认定为“丘状物”;沙丘只是一个形象化的说法,因为地球上只有沙丘可以用来类比这个火星地表景观。你如果确信是二氧化硅组成的沙丘的话,就需要解释下为什么在这片普通的火星土壤上会突兀地出现一处沙丘;我倒是希望你能给出强有力的解释,因为这会解答我一直以来的困惑。
2. 更重要的是,这个丘状物是“白里透红”的(尤其是最右端,很接近白色),这说明火星之所以能拍到白......
-----------------------------
@大漠孤狼cool :“之所以看上去发白,是因为表面反射度较高,亮度较高而已。学过初中物理的正常人都清楚,物体表面越平滑,反射越强。”

还真是奇了怪了,各个角度各个距离看都是白的,偏偏就不是白色的东西,非得是“反射度较高”导致的错觉。我在地球上见过很多比这些丘状物光滑得多的东西,我从来没把红色的光滑物体看成是白色的,不知道为什么到了你这里事情就这么奇怪?

再送给你一张图,看看在这么远的距离、这么小的角度,还怎么用反光来解释这些随处可见的“白眉”(我用黄色箭头标出来了):

下图左侧为一簇形状各异的石块,右上角可见背罩和降落伞,成像时火星车距离着陆点直线距离约210米,距离背罩和降落伞约130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