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中国近代史

字数:725236访问原帖 评论数:296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2-10-05 05:29:00 更新时间:2020-11-13 17:51:10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2-10-04 21:29:00
想写点东西,做一些对自己学习的总结,于是开个新坑。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2-10-04 21:29:48
今天挖坑,明天写。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2-10-05 09:35:22
1,跪还是不跪(引言)

某一天,两个人异常的烦恼,一个英国人在想自己要不要跪着见中国皇帝,一个中国皇帝在想要是对方不跪见还是不见。

为了这个问题,两个人显得异常烦恼,原本只是一次没什么了不起的会面进而演变成一场关乎国体的关键性会面,要么该跪么?是入乡随俗,还是恪守本分?最终双方都退了一步。这看起来是一个无所谓小问题,但实际上背后牵着一个大问题,中国到底是一个什么国体?

全文以此作为开篇做引言就是希望通过由浅入深的分析逐渐式的混乱纷杂的近代史变得清晰可见。

看待历史人们容易犯一个很简单的错误,那就是用今日的眼光看待古人,用今日的道德伦理观去分析过去的人,这样看起来可以,但是在很多人,很多事上就会觉得异常的古怪和不通人情,对于后人来说先人在某个问题上的执拗和执着让人不可理解也难以琢磨。其实只要用古人的思想去看待古人,那么一下间就豁然开朗了。

在那个时候,中国和英国有什么不同呢?简单易懂的说就是中国没有国家概念,而英国有国家概念。所以对中国来说,假如英国的使节不下跪,那别人以后是不是来了也不会跪了?这种恶性的事件是在公然的挑战清朝的权威性。

反过来说,英国已经开始出现了国家概念,使得英国使臣不愿意双腿跪,最后以单腿跪见了中国皇帝。然后开始写黑材料,把清朝说的很差很不堪,尤其是写出汉与满的不和。

公平的讲,中国和英国都是盲人摸象,全凭感觉来,对于中国来说此时的中国正是全盛时期,外面不知道哪里来的使节,耀武扬威的要求通商,对于清朝来说很难接受,英国人就抱着一定能谈成功的心态来的么?我认为这次会面是一次刺探。

双方的根本利益都不在一点上,所以自然谈不拢,对于英国来说,欧洲和海外的殖民地才是自己的要点,而对于中国来说,保护王朝是最重要的目标。

第一次会面就这么结束了,但第一次会面所引出根本性问题,却着实令我感兴趣,首先,英国人送了很多武器给清朝,乾隆为什么不感兴趣。其次满汉之间的问题,贸易的问题。才是更加有趣的问题。

第一篇文章,只是想写一个引言,对于中国来说,那是最后可以挺胸抬头说自己是***大国的时机,等到后来,等待中国的就是百年的耻辱与挫折。

这场挫折的原因是什么,在挫折中得到了什么,是这整篇文章要分析的要点。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2-10-05 14:23:26
@青衿布衣 2012-10-05 12:04:36
在那个时候,中国和英国有什么不同呢?简单易懂的说就是中国没有国家概念,而英国有国家概念。所以对中国来说,假如英国的使节不下跪,那别人以后是不是来了也不会跪了?这种恶性的事件是在公然的挑战清朝的权威性。
==============================================
挑个刺。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这不意味着上层的中国人不知道国...........
-----------------------------
你说的东西恰恰是关键,我还没写到而已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2-10-05 15:52:24
2,吴三桂的两种抉择

我认为要谈近代史,吴三桂这个必须要谈一谈,背景和过程我想都不必介绍,我主要想谈一谈吴三桂的两种抉择。

首先,吴三桂在当时可以有两种选择:

1,保明

2,投降

1,保明

崇祯死了,吊死在了歪脖树上,留下名句:“朕凉躬圣意,有伤天德,死去无颜见祖宗。故去面冠,以发覆面,任贼分割,无伤百姓一人!”就凭这些话,崇祯虽死犹荣,保住了明朝的气节。

但是吴三桂对崇祯的死并不一定就感冒,因为他很伤心,伤心的是他自己的偶像袁崇焕就是死在崇祯手里,现在的他如果保护明朝就要受到大顺和大清的两面夹击,最后很有可能就是以身殉国,可我认为吴三桂不愿意,从袁崇焕死的那时候起,吴三桂就对明朝非常失望。从那时起他变成了只为自己活的兵家。

吴三桂曾经年轻过,曾经充满激情,但是他看到的是忠心明朝的袁崇焕是如何死的,死的那么无奈,我认为这对吴三桂的内心冲击性很强,即便后来投清,也不愿意罢休,还是要反,我认为袁崇焕的阴影始终伴随着他。所以他想活下来,但想活下来就得有筹码,失去了明朝的供给,他只有选择投降给一方。

2,投降

他手里不是没有筹码,他有雄霸一方的山海关,也有装备了最先进火器的部队,可以说他的决定修改了未来的进程,未来数百年的钥匙就拿在他手里。那么他要选谁?

是选择李自成,还是选择皇太极呢?

对于吴三桂来说,两方都冲他伸出了橄榄枝,那么他为什么最后选择了清朝而不选择大顺呢?我认为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的原因,如果对比大顺和大清就不难发现他们最大的不同,虽然清朝已经雄踞东北,坐拥富庶的土地和资源,但是大顺却得到了更多的土地与实力,俩者很明显的不同就是清朝已经建立一套相对严密的官僚体系形成了有效的管理,而大顺却没有这方面的优势,因为他们发展的太快,并没有真正的消化掉残余的明朝势力。内部还矛盾不断。

但是不难看出的是,从表面上看当时的清朝对大顺的优势很明显,不仅军队组织严明,战法娴熟。可一旦大顺平静下来,建立起威望,其存在了千年的官僚体系一旦开始运作,就会迅速的把资源和人力结合起来,形成战斗力。

很多人怨恨吴三桂的根本之处就在于此,清朝虽然雄踞东北,但他并没有能力吃掉大顺或者大明,那为什么吴三桂就要投靠清朝呢?

因为吴三桂在大顺看到了自己偶像袁崇焕的影子,对于吴三桂来说,他只是一个将军,或者说一个元帅,现在自己是在大清和大顺中间红的发紫,所以他就更要分析出个得失来,然后根据最好的结局来安排自己。

那么,谁可以给他最好的结局呢?

自然是清朝。

假如吴三桂投降大顺,那么很有可能要么被撤出山海关,要么继续固守山海关,但不论哪一样都有一个一样的结果,那就是自己一旦失去队伍和山海关,那么很有可能被杀,袁崇焕的下场日夜在他眼前环绕,也就是说,吴三桂已经从一个热血青年蜕变成一个痴迷于兵权的人。对手中兵马的渴望已经到达了一种执拗的程度,随后发生的事情让他更加害怕,那就是大顺对他在北京的家下手了。

是否因为陈圆圆的被玷污让他下定决心呢?我认为吴三桂不管结果如何都早已下定了决心,而陈圆圆的事情,让他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借口。

那么投降给清朝就一定好么?

对于吴三桂来说投降给清朝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清朝是否有能力拿下全国呢?我认为吴三桂对清朝看的很清楚,吴三桂守的地方是北方的最后屏障,一旦清军入关,那么自己也就有了机会,清朝想要统一全国就自然需要他的力量,另外大顺在北京大肆抢掠的举动得罪了原明朝的势力,大顺能进京城不是因为他强大的力量,而是因为明朝的衰败。

所以对于清朝来说也是如此,吴三桂和皇太极必须在李自成没有站住脚的情况下打垮李自成,如果李自成在北京站住了脚跟,得到王朝正统的合法性,那么清朝的野心也有可能将就此戛然而止。

综合来看,吴三桂算的很清楚,大顺需要的是时间,而吴三桂和清朝都没有时间,假如自己投靠了清朝,一旦打败大顺,那么自己将会得到更多的机会,相反投靠大顺,那么一旦大顺站住了脚跟,指不定哪天自己就会步袁崇焕的后尘。

最终吴三桂决定降清,历史也从此进入了中国最后一个王朝:

清王朝。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2-10-05 23:32:52
3,努尔哈赤带给子孙的忧虑

曾经有一个智勇超群又苦大仇深的人,他参与到了反明的战斗中,这个人就是努尔哈赤,他讨厌明朝,凭借自己的力量创出了一片天地,但他也有忧虑,这种忧虑并不是长大了才有,而是很小的时候就有。

甚至他自己并未察觉这种忧虑,这种忧虑始终伴随着清朝,那么究竟他看到了什么呢?

简单说就是明朝的热兵器,我小时候都坚信一个真理:“中国人拿火药是做烟花用的。”但是随着我开始迷恋历史,我才发现这句话是多么的无力。

武器是从人类学会使用工具开始就不断改进的一样工具,中国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一直顺畅发展的路径突然戛然而止,然后落后别人百年,等别人用洋枪洋炮打开中国国门的时候,才如梦方醒。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是中国人愚蠢么?

看起来不是这样,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问题,说到底和清朝有很大关系,因为是从清朝开始中国突然停止了对先进武器的追求,反而去追求攻马骑射这些已经逐渐在当时就被淘汰的老物件。

这就不得不说努尔哈赤他看到了什么了,对于他来说,看到热兵器并不稀奇,早在明日战争时期女真人就知道了明朝的热兵器威力,轰轰作响的大炮炸的平壤城洞开。等他长大了要打败明朝的时候,城门上一门一门的大炮对着他的勇士们狂轰滥炸。

我想他不可能不重视眼前的武器,但制造,维护热兵器似乎不但需要先进的技术,更需要财力支持。直到有一天他自己感受到了大炮炸在自己身边的时候,我想他更加感受到了忧虑,那就是虽然俗话说女真不过万,过万不可敌。可武器的差距正在不断的扩大。

到了皇太极时候,虽然明朝被大顺所灭,而自己捡到了一个大便宜,从此入主中原得到了正统,可他依旧忧虑,这种忧虑用表面上精湛的弓马骑射所掩盖,满族的高级领袖们深深的明白,如果任由武器发展那么自己将难以与汉人对抗,这种基本意识很隐秘的在领袖的内心中生根发芽。

到了康乾时代,外国使节不断的把武器送给他们,希望可以大规模生产,甚至有人发明早期的连射武器,可结果是什么呢?都被雪藏起来了。优秀的指挥官不再是学习热兵器的排兵布阵,相反是学习陈旧的攻马骑射。

随着歌舞升平的到来,中国人似乎忘记了热兵器真正的含义,反而是在绚烂的烟花中迷茫。这是为什么?

我认为这和王朝体系思想非常有关,对于清王朝来说发展优秀武器,并不是自己的首要目标,相反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是最优先的,那么在弓马和大炮的选择上似乎就极容易了。弓马有助于自己的统治,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弓马。

这种方式是不是愚蠢的和短视的?

这个问题一定是一个好问题,那什么又是高瞻远瞩的?

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首先对清王朝的统治者来说研发武器并不是什么费劲的问题,交给专门的人就好了,并不需要自己费心,但为何不选择呢?因为研发武器能不能给清王朝带来好处呢?

武器的进步使得杀伤力越来越强,而训练变的越来越简单,所以对清王朝来说,忧虑着先进武器将会弥补汉人的劣势,而自己的优势在逐渐缩小,这种深深的忧虑一直伴随着清王朝统治者,甚至到最终结局恰恰也应征了这一点。

那么清王朝的这种自私的代价是什么?是中国耻辱的百年到来,似乎前因和后果是相互交织和作用的。但我们不能用一种结果论去看待历史一样。这也是对清王朝带中国的怨恨和轻视的主要原因,认为他们都是愚蠢和短视的,这种思考方式并不理智,对于一个局限在一定范围内的思想,用他们的思想达到他们所能达到的极限,是他们的智慧。

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清王朝大力引进先进农业技术,使得中国人口迅速膨胀,达到了4亿人口,在动荡和苦难屈辱的岁月里,保住了中国人血脉根基,使得中国有能力在有机会的时候重新振作,这又算不算它的功劳呢?

那么清王朝的根本问题又是什么呢?留给下面讲述。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2-10-06 15:48:59
4,清朝的社会结构(孔子与清朝)

在下面的书写中,将会用几个篇幅介绍清朝的社会结构,好对以后的历史进行详尽的分析。这节将会梳理孔子与清朝的关系。

说起孔子和清朝的关系,可以说是儒家学说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峰,那么为什么儒家成了清朝选择的学派?这就必须从儒家本身来分析。儒家学说到底是一个什么学说?

儒家学说从孔子到清朝经历了数次的演化和蜕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结构不断改进而改进。孔子是生活在春秋时代的人,他是一个矛盾的人。在他的眼里以周礼为根本的封建制度已经出现了瓦解的迹象,所以他创造了儒家制度,可他并不清楚,在未来从根基上毁掉封建制度的人恰恰是他。

周礼是封建制度的根基,是以人的阶级来区分管理人的社会制度,所以人的阶级性是铁律,相互之间很难流动,贵族生来就是贵族,而贱民生来就是贱民,双方保持平衡是以阶级来区分的,但社会在发展,随着战争的交替和开荒以及扩张,从周公开始的各诸侯国领地出现了极大地变动,封建制度的另一个特性就是以封地的控制区分公族与旁族,公族是与周天子形成紧密从属关系的族群,旁族则是关系较为疏远者,周天子把最好的土地,物产分封给自己和公族来维持封建国家的统一性和权力。

但随着旁族和公族的发展,其实力甚至开始超越周天子本身,就产生了对周天子的不敬,当烽火戏诸侯的事件发生后异族的入侵和周天子的势力下降,使得原本的社会结构发生动摇,孔子就是在这个礼乐崩坏的时代下开始创立儒家的。

孔子认为礼乐崩坏的原因是所有阶级都不做应该做的事情,假如每个阶级都认认真真的去做该做的事情那么天下就会大同了。怎么理解孔子的这种学说呢?

我认为孔子是想建立一个以行为为约束的封建社会结构,首先封建制度是孔子崇尚的,而以行为进行约束来达到阶级牢固的目的,举例来说,君王要做一个好君王,这样臣属才会去做一个好臣属,有了好的君王和好的臣属,那么民众也就会安居乐业,这样社会就会兴旺和发达。

这种理想式的学说恰恰击败了封建制度,因为封建制度最关键的就是阶级牢固,一个贱民就是一个贱民,永远就是一个贱民,不管他智慧或者武勇都不能改变他的身份。这是封建制度的铁律,但是当行为作为地位的标准的时候,事情就发生了一个很彻底的改变。

一个国王如果勤俭爱民那么他就是一个好国王,如果他奢侈淫欲,那他就是一个坏国王,在过去的周礼制度下,不管他做什么他都是国王。而在儒家学说开始发展了以后坏国王失去了其身份的合法性,理由就是因为行为成了评判地位的标准。

封建制度开始瓦解,简单说儒家学说越是无法成为治国思想,反过来就越传播的快,越是从根本上瓦解阶级关系,使得人期待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出现,打破阶级垄断,所以当秦国的商鞅变法的时候,其他各国优秀人才就纷纷离开了自己的国家,前往秦国。

儒家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无疑是双重性的,各国优秀的人才已经看破儒家对封建制度的侵蚀,所以都不会用儒家学说,但恰恰是无人使用,反倒更加重了对理想化社会的渴望,使得儒家学说更广泛的扩张。

但法家的成功使得儒家越来越失落,因为法家注重实效的管理让秦国越来越强大,等到秦国统一的时候,儒家已经失败。

儒家学说重新走上神坛的时候是董仲舒时代的汉朝,我甚至认为董仲舒改变的儒家如果不叫儒家,他自己开一派都可以,但是为了保证成功,他还是延续使用了儒家的名号。对于法家的失败,社会制度从新陷入了一种迷茫中,社会迫切需要一个根本体系进行支撑。

那么董仲舒时候的儒家又是什么呢?

董仲舒的儒家严谨的讲是王朝时代的社会制度,以忠君的纲常论为根本基石。也就是说由过去的孔子的封建儒家制度,变成了董仲舒修改的王朝儒家制度。这种改变主要针对的是阶级之间的关系进行改变,过去是契约从属关系,以土地和爵位为酬劳从而达成一个从属关系,而王朝时代的官僚体系替代了封建时代的从属关系。所以从属关系变成了雇佣从属关系。以权力和待遇作为从属关系的交换。

在另一方面儒家思想融进了墨家的一部分观念,就是一套严密的组织关系,使得纲常论提升到了重要位置,严密的组织化之间相互的地位和关系从墨家中剥离了出来。可以说从董仲舒到清朝结束,王朝儒家思想都一直不断的改变和演化。

其特点有2个分支,1个就是宋朝的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在朱熹时代的宋朝由于经历从魏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两次大混乱时代,使得君臣关系变的异常紧张,背叛成了家常便饭,所以儒家在这个时代不断的提升纲常论的思想,使得雇佣从属关系,逐渐加强达到了一个信仰从属关系。这种信仰从属关系逐渐把儒家变成了儒教。

但到了清朝时候又进行了一次非常有趣的微调,在原有的信仰从属关系,进行更大的升级,达到了一个礼教治国的高度。

从孔子的封建时代,到清朝的礼教时代,社会的根本关系是由契约从属关系变为雇佣从属关系,最后升级到了信仰从属关系上来的。

如果说了这么多把人说的一头雾水的话,就可以从最简单的贞洁观上来看待,男性压榨女性是古代的一个特点,我们不去讨论对错,只是对其过程分析就不难看出,越是久远贞洁观关系似乎就越宽松,而越是到达近代就越对贞洁观达到了一种执拗的在意,这从表面上看是男性对女性的压榨,但是从社会制度上看,就说明了社会制度的不断转变,越是往近代走两方的关系就越严密和倾向从属关系,而行为是作为判断好于不好的一种标准,这种标准恰恰就是儒家学说中所诞生的最关键思想。

以行为作为约束和判断人的标准,这就是从孔子到清朝的逐渐发展,那么清朝为什么要选用儒家思想呢?这是下一节要探讨的。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2-10-06 16:43:26
5,清朝的社会结构(官僚系统)

有了社会制度的支持,清朝就必须组建自己的内部管理系统。那么这种管理系统又是什么呢?我认为这无法脱离中原文化的支持。清朝开始变得强大恰恰是由于建立起了一个类似中原文化的官僚系统。

战争是严肃的,如果没有一套高效的管理制度,那么兵源,武器,物资都无法得到一个保证,所以拥有一套发达而先进的管理系统,对清王朝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一点上进入王朝时代的各大王朝都无法舍弃中国所创造的系统,从而使得中国文化得到延续。

在这一点上看官僚体系的作用,可以说举足轻重,首先看待官僚系统不能采用文学化的方法看待,不然官僚系统就似乎带有了某种贬义,但官僚系统恰恰是中国发展所创造出的一套领先的管理系统。

既然说了孔子,就不能不提另一个人物,商鞅。

商鞅绝对有资格成为法家的代言人,可以说商鞅所创造出的管理系统是一大创举,社会制度和管理系统是一个国家的根本要点,缺一不可。

所以商鞅在历史上的地位事实上应该超越后来的李斯和韩非子。那么他是怎么做到又创造了什么管理系统呢?

这就不能不谈秦国了,对于秦国来说在秦穆公时代兴起的封建制度到了秦孝公时代基本已经吃光了老本,社会内部矛盾不断,私斗仇杀,公旁不和,外战内战不断,使得秦国的国力越来越衰微,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就是在这个边缘的情况下秦孝公招聘了商鞅进行变法。

如果把周朝看做一个大国而秦国看做一个小国的话,那么秦国内部同样实行的是封建制度,只是规模更小罢了,分封和爵位挂钩,公族和旁族分化清晰,这就使得族权成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比如一条河流旁有两个村子,那么最差的结果不是一个在上游一个在下游,相反是两个村子就挨着,丰水期还可以保持相安无事,但到了枯水期双方为了谁先用水就必然产生纠纷,而纠纷在那个时代很可能变为私斗,私斗进而会演变成仇杀。而公族似乎带有天然的庇护,旁族天然带有被歧视的现象发生,这就使得公族和旁族相互之间积怨日益深重,有水了要打,没水了更要打,一旦发展成天灾时期,往往举族仇杀,族与族的通婚更会变为区域之间的敌视,从而引发更大的仇杀。所以,秦国要对外打仗的时候要消耗国力,而等外部无战争的时候内部反倒不会停止,更要相互仇杀私斗。这就造成了秦国守着肥沃的土地,彪悍的人民,却始终无法成为真正强国的根本原因。

公族对旁族的压制维护了秦公的地位,但相对的使得公族异常骄横,而旁族对秦公异常伤心。就在这个时刻商鞅进行了变法,这种变法是彻底的,根本性的变法,为什么在秦国能成功?

如果简单的说秦公的支持是不足够的,而是商鞅改变了根本的管理方式,简单的说只有几个字:收族权,设官吏,建法律,明赏罚。进而使得秦国抢先一步进入了王朝时代。

首先,同样以刚才的争水为例,国家收掉了族权,改由官吏进行管理,这有什么区别么?以前的封建制度,往往是维护公族,压制旁族。而现在分水改为统一筹划,不再以族权为优先,这就产生了国人概念,过去遇到不公,根本在封建制度上,所以不满马上变为仇杀私斗,而新国人遇到分水不均则问题在官吏不在族与族,也就是说过去矛盾的族与族关系转化为国人与官吏之间的矛盾。

不但消除了社会的根本矛盾,还简化和精确了权力和义务,在这一点上从过去的靠拳头,逐渐改变成靠政策法律,使得国家的管理加强了,相反矛盾却弱化了,因为管理官僚系统比调节族权之间的不可弥合矛盾要相对容易。

这一改变彻底改变了封建制度,从而秦国开始走向了王朝制度,王朝制度的出现使得社会的分工更为明确,管理更具效率。

另一个关键改变就是官僚制度的出现开始不断瓦解阶级之间的隔阂,在过去的秦国贱民往往就是贱民永远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当商鞅改变以后,阶级之间的流动开始瓦解,如果在战争中立功,奴隶可以变为国人,国人可以升级爵禄,而种田,冶炼都可以获得好处,他摧毁了封建制度中固化的阶级观念,给予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解放了生产力和生产积极性,以及提升了战斗力。

也就出现了史书中对于秦朝士兵恐怖的描述:赤裸着上身,左手提着人头,右手拿着刀剑,发出嚎叫漫山遍野的追着敌人跑,甚至为了一颗头颅,可以相互砍杀。

商鞅的出现改变了封建制度,最终为秦国一统天下建立大一统的王朝创造了条件,官僚制度的出现不断的瓦解阶级之间的根本界限。

而到了汉朝的王朝儒家制度出现后,以行为约束判断人的标准的方式和官僚系统融合了,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社会制度和管理系统,大家族和大势力最终瓦解,到了三国时代曹操击败了袁绍,从而彻底的终结固化的阶级制度,晋朝的失败不是一个表面腐败奢侈的问题,而是社会对大家族垄断统治的一种深刻厌恶,所以才会出现南北朝,而科举的出现更加使得阶级制度的瓦解。

为什么在宋朝以前会出现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这两次大型的混乱,根本就是大家族势力的瓦解。在随后的中国出现了无数的寒门士子走向权力巅峰的现象。

为什么清朝可以持续几百年,打破了旁族在正统绝不过百年的传统?其实质就是清朝接受了官僚系统,这种接受不是一种被动的,而是一种主动的,从表面上看清朝仍有不公,有歧视的层面在,但在更深层次的角度上看,官僚体系,成为清朝社会运转的关键。所以当这套系统运作的时候,社会处于一种相对公平的时候,社会就是稳定的,甚至人口出现了迅速的膨胀,从1亿人上升到了4亿人,这与农业技术有直接的关系,但与管理体系也绝分不开关系。

下面要讲述的是经济方面的话题。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2-10-07 15:07:16
6,清朝的经济,上(公私并存)

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是不是必然是水火不容的,是不是双方就必然爆发矛盾,是不是双方一旦出现就必然你死我活?

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个国家的经济注定是建立在本国文化上的,那么文化是什么?如果仅偏向于政治层面来说便是社会制度+管理系统。这两个根本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那么好与不好,也要看当时国力,国势等诸多因素。

从历史来看,不论公有制经济还是私有制经济在汉朝的盐铁论以后都共同存在了上千年,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代的经济和外国的经济极为不同呢?

因为中国诞生了自己独有的社会制度+管理系统,这两者使得公有制和私有制相互存在又相互作用,造出了公私并存的局面。俩者并不成必然对立局面,而是呈现一个相互递进的作用,那么这与西方的经济有什么不同,还不是这里要谈的问题,要在后面细谈。

旧中国的经济可以分为两个大时代,即盐铁论前的封建制度与之后的王朝制度经济,那么两者有什么不同呢?这就必须从封建时代开始讲起。

过去国家钱粮兵马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税收与徭役,税收又分实物与货币,而徭役主要分工程和工具,比如一个农民每年要缴纳多少货币的实物税收,又要上交多少粮食,当他完成了税收部分,等到农闲的时候就要参与到工程建设上,修筑城池道路,或者生产武器工具。由于封建时代的特性是封地制,所以张村每年要上交多少粮食,要制作多少兵器以及发生战争时要出多少兵马和携带多少武器都有明文规定,所以封建时代的特性就是封地决定实力。

所以封建时期的经济特性就是大家族和大势力把握实力,造成了大国家往往最终被诸侯替代,大诸侯被小小诸侯代替,也就是三家分晋的现象出现。此时大多为私有制经济。而且繁重的徭役和赋税不但封锁住了生产力,更封住了职业化程度,因为毕竟有人会种田不会造刀,但是有人会造刀不会种田。

这时候商鞅出马了,商鞅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旧封建制度,把秦朝改造成王朝制度后,使得原本被族权控制的封地制度变成了由国家控制的官僚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进行统一的分配和筹划,对农业和武器制造进行了很大的变革,尤其是武器制造,甚至到了秦始皇时中国已经出现了标准化生产的武器。这就使得补给变得容易,而且作战效率大大上升。又因为统一度量衡,对国家经济进行一次彻底变革。

但是由于秦朝统治时间极短,没有彻底改革成功就崩溃了,所以到了汉朝汉昭帝时候,由于汉昭帝的父亲汉武帝比较彪悍,进行了长期的对匈战争,使得国力衰减,于是迎来了盐铁论时期。

首先盐铁论是不是只是公有制的胜利?私有制是不是全线溃败?

这就必须看双方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相互关系。

汉昭帝主要对大宗商品的专营进行了一种全面的垄断,这种垄断打击的并不是与民争利,而是打击到了封地权这个关键性权力上。

以一个齐鲁商战进行举例,齐国自己不生产桑生产粮食,而鲁国生产桑不生产粮食,我们把齐国和鲁国比作封地权的一种表现,因为齐鲁都有封地,所以他们种什么由他们自己决定。丝绸虽然赚钱,但那是在平时情况下,而粮食看起来是贱物,可一旦战争要开始,结果是什么呢?是粮食暴涨,而丝绸暴跌,导致的结果就是齐国大赚而鲁国大赔。

所以不难看出,一旦有大宗商品决定权的封地屯聚居奇,哄抬物价,就很容易引起市场混乱,越是天灾战乱就越是赚的盆满钵满。这就是私有制经济的问题。

那么对方马上反驳,公有制同样有问题,在廷议上就有人提出公家生产的农具质量奇差不但不能耕种,反而还利用垄断地位打压私人产品造成很大的影响。对方说的是不是事实,看起来是的,所以公有制经济也有问题。

那么盐铁论到底是谁的胜利?

我认为,盐铁论是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双重胜利。首先私有制是伴随着职业化和城镇化不断提高而提高的,可以紧跟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他满足了人民的需要,但是放任就会造成屯聚居奇,哄抬物价的出现,而公有制带有保障性质,是社会保障的关键一环,放任同样会造成效率低下等问题出现。

所以汉朝的决定是收回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和建立保障体系,而私有制在整个大的格局下进行生产。双方从势同水火变成了相互递进的关系,在根本上改变了以封建时代的封地权为主的经济结构,解放了生产力,使得职业化程度加深。

从另一个根本上说出现了由封地的分配制徭役变成了职业化的徭役,而职业化的徭役增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职业化程度更高,相互递进增长。

最终形成了中国独有的经济形势,这种形势被清朝沿用,但清朝统治者认识到了一个严重问题,进行了一点修改,这一修改为以后的清朝覆灭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2-10-07 16:26:00
7,清朝的经济,下(闭关锁国)

讲了这么多,就是一点一点的滤清相互关系,如果一上来首先讲闭关锁国就会产生很多问题,把这个关键的问题弄得含糊不清。

那么清朝为什么要闭关锁国,这一点很关键,我认为和清朝建国的一开始就有很大的关联,对于清朝初期建国时,并不具备攻占中原的实力,虽然坐拥东北,又开始建设起了先进和完备官僚的体系,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清朝还不足以南下,而大顺的建立和明朝的灭亡,给了清朝机会。

又因为吴三桂的投降和决战使得明朝迅速被更替,虽然出现了短暂的南明,但是很快被消灭,那么这里又引出了一个重要观念。

在王朝时代的时候,人们是怎么看待王朝更替的?我认为会出现一种较为奇怪的分类,一部分人自然坚持认为旧王朝不能灭亡,一旦王朝灭亡就如天崩地裂,甚至很多人愿意为亡朝殉难,但另一部分人反过来认为王朝的灭亡是自然现象,甚至渴望他完蛋,对王朝的灭亡欢呼雀跃。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相悖的看法呢?

这与王朝时代的思想很有大关联,由于进入了宋朝以后的时代,信仰式的从属关系开始占据上风,对于王朝的忠诚成为了一部分人的核心,王朝的覆灭自然是天崩地裂。

但是另一部分人却渴望王朝覆灭,这种思想最关键原因就是以行为是判断王朝合法性的关键,随着王朝的衰落,人们对王朝越来越不满,自然就认为王朝失去了合法性。

所以明朝的灭亡和大顺的迅速灭亡使得人们一方面从内心中感觉到迷茫,一方面需要一个新的王朝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清朝迅速得到了成功。

但随着圈地运动和屠城事件的不断发生,新王朝内部的民族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尤其是汉满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这也就是清朝一直挥之不去的一个关键性阴影,为了平复这种影响,清朝在三个方面进行了努力,在政治上,在经济上,在社会制度上。

首先在政治上采用了王朝的管理系统,吸引大量的普通人进入官僚系统,为精英提供了上升空间,虽然在关键部位的选择上仍有歧视,但是这种做法基本上满足和稳定了社会,而先进的官僚系统使得国家正常运转起来,这种运转让矛盾逐渐弥合。

在社会制度上采取礼教治国,不断加强信仰从属关系的影响,从君臣到父子甚至夫妻,整个社会的道德以行为作为判断标准,由于社会制度上的加强,使得社会矛盾降低。

但吴三桂是不会等待的,对于吴三桂来说,他不能忍受自己被削藩,因为一旦削藩,就又想起了袁崇焕,所以爆发了削藩战争。

这场战争的爆发,自然是以吴三桂的失败为结局的,那么为什么?

因为新的王朝已经建立,人民对旧王朝的忠诚减弱,而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苦难,以及吴三桂的叛徒的名声,使得吴三桂最后被人抛弃,最终兵败就是不难预见的了。

这场战争很快结束了,但造成的问题却不但没有平复,相反在汉和满之间留下了更深的问题,满人认识到了武器的逐渐先进会让汉人强大,自己的优势已经逐步减少,所以开始压制现代武器的发展。

但是这并足以让清王朝的统治者放心,而是进行了闭关锁国,闭关锁国的发展模式主要目的就是让王朝控制大宗商品定价权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控制权。

闭关锁国后是否就真的不与外人交易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封锁的私人贸易,而官办贸易成为国与国贸易的核心。

闭关锁国是否完全是无意义的?

闭关锁国造成了1个优势和2个劣势:

1个优势:闭关锁国加大了什么?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有意思问题,那就是加大了宗主国的地位,由于控制了贸易,尤其是茶,盐,粮等大宗商品和丝绸,瓷器,艺术品等奢侈品的出口,造成了物产贫瘠国家的经济出现混乱,想得到贸易就必须承认宗主国的地位,不承认宗主国,就没有贸易,没有贸易会产生国内混乱,所以***上国的地位就直线上涨。

但造成了2个劣势:首先走私大量出现,另一个出现的就是帮派。

对于失去海洋的渔民,商船来说,转战内陆的河运和漕运就是成为必然,所以原本均衡的内陆与沿海关系变得复杂,而帮派势力开始变得庞大起来,帮派势力中又以运输帮派和生产帮派成为代表,帮派势力的发达为清王朝埋下来一个关键的隐患。

而私人贸易的受限,官办贸易的兴盛,使得帮派控制下的走私开始猖獗,官办贸易缺乏灵活性,现实需求的需要促进了走私业的发展,这种现象为以后的鸦片战争埋下了更深的隐患。

清朝的经济由于采用了中国式的经济制度,又因为控制了大宗商品价格和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而积极引进的先进农业作物和先进的农业技术,为中国的人口爆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我总是强调人口爆发增长呢?因为人口是一个大问题,一个地方的人数从一定基数爆发式增长到4倍,需要高效的管理和保障系统进行保障,不能简单的把人口的爆发单单归功于农产品的改变上。如果单因为农作物改善粮食产量增长而没有先进的官僚系统的匹配,那么很快就会产生严重社会问题,进而引发混乱。所以人口的增长证明官僚系统是高效的。

但清王朝的灭亡却是时代的一个必然,清朝的灭亡根本并不在于敌强,而在于深埋内部的矛盾集中爆发所致,这种矛盾说到根本是王朝制度走到终结的一种体现。

终于,风雨要来到中国了,英国人又来了。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2-10-07 22:01:33
8,瓷器与鸦片

英国人再一次来找清已经是英国变得更强大了,带着满心欢喜的来,可是注定带着满心悲伤的走,要问为什么,因为钱被中国人赚走了。

我认为工业革命作为一个分界线是欧洲人的一种傲慢,这种傲慢一直让欧洲人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认为从此划分出了新旧世界,但可我始终不承认这个新旧界限,在那个时候,掌握贸易主动权的并不是欧洲人,欧洲为什么要航海,认真看的话就是路上丝绸之路被堵住了,所以一直都在找中国,终于从海上找到了。

但是问题是英国人带着自己认为上等的宝贝来中国卖,却没人要,反倒是成船成船的中国货物被倒回去,甚至夸张的是曾经欧洲有船空船来,带着中国的货物回去的现象的发生。那么这是为什么?

有人把中国比喻成自然经济,所以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但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中国的商品贸易发达的程度绝对超越欧洲,这一点都被闭关锁国所掩盖。

商品经济的最关键核心就是职业化的程度,谁的职业化程度越高,谁就占有优势,而茶,丝绸,瓷器三样核心商品产品绝对是当时世界上职业化程度最高的产品,手艺之精湛,做工之讲究,都赢得了无数外国人的心。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职业化的问题,中国的职业化水平注定要比欧洲的高,这是为什么?我认为这不是偶然,而是中国人的特点决定的。

中国人最关注的一个方面就是实用技术,而实用技术是与职业化有直接关系的,不能因为中国在战争中的失败就全面否定中国,认为样样不如外国,这一点是十分不公正的。

英国从海上贸易得到的钱,都在纷纷流入中国,这一点造成了贸易上的巨大缺口,所以英国迫切的希望找到一种贸易商品来挽回损失,这种商品就是著名的鸦片。

鸦片的流入使得英国挽回了大量的损失,那么为什么鸦片能这么顺畅的进入中国?并不是英国人的厉害,而是清朝早早埋下的隐患,终于开始发酵了。最终要了清朝的命。

那就是走私与帮派从中起到了一个特别不光彩的角色,走私的现象一直伴随着清朝,理由很简单,当闭关锁国政策封锁住了私人贸易以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商品价格居高不下,而走私所带来的利润就非常高。

那么是谁进行走私的?

这一点就和闭关锁国所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十分相关,由于私人贸易的中断,使得大量沿海或边境商人进入内地或河漕进行争抢,当主要道路和水路被一部分人控制之后,其他失业与处于中下利润的帮派就渐渐的开始了走私事业。

走私本来就是违法的,而既然走私普通商品也是走私,走私鸦片也是走私,自然选择价格高的货品,鸦片就开始成了走私的主要贸易产品。

当参与走私的帮派逐渐赚取利润的时候,就吸引了更多人参与进来,走私帮派就逐渐发展成了武装走私集团,这种集团带有一种仇清的情绪,一方面来自对清的政策怨恨,一方面来自对法律的惧怕,就开始逐渐壮大起来。

这就是为什么英国的鸦片能这么顺畅的流入中国的根本原因。可以说这种武装集团的逐渐形成,为太平天国出现制造了温床,但这里还不能谈太平天国。

从表面上看帮派势力为了利益疯狂的参与到走私中,是一种恶性的违法犯罪,但是从另一个更深层的层面上看,清朝的宗主国地位上升是以压制国内私人贸易的和压制汉人的结果,结果不但无法压制汉人,反而助长了汉人通过违法犯罪积攒巨大暴利,最终形成武装集团的事实。清朝为了避免汉人做大所采取的国策,最终反而使得汉人做大,这个根本的矛盾是清朝的根本矛盾,是对汉人长期压抑的一个必然结果。

当周围没有强大国家出现时候,清朝利用优势,轻易的就可以弹压小国,控制对方的贸易,但是当有另外的大国出现时,内外勾结就成了必然,那么汉人的这种行为应该如何看待?

这就是看待历史最关键的核心,清朝所处时期并没有形成现代国家概念,而是王朝概念,所以若用现代国家概念去看,这些走私商人和帮派无疑是罪大恶极的,因为他们不但坑害的是清王朝,更加坑害的无辜人民,使他们走上了吸毒的不归路。

但是如果从王朝的观点上看,汉人长期被压抑的情绪通过一种病态的方式爆发出来,他们并不在乎清王朝的感受,甚至反感和厌恶清王朝,希望自己能扭转长期压抑的满汉关系,从这个出发点来看,汉人只顾汉人的利益,满人只顾满人的利益。

双方谁也不顾国家利益,相反都在最大程度上为了自己的利益争抢,争抢是以牺牲国家利益为前提的,这种悲惨的事实,恰恰就是王朝制度的一个必然。

"我爱大清国 我怕它完了 可谁爱我啊"这是老舍茶馆中最经典的一句话,当人渴望公平的政策出现时,等到的是不公平的政策,当这种长期的压制达到一定顶点时候,被清朝崇尚的道德和伦理就失去了意义。人性中的恶性就会开始占据理性,社会秩序就要受到挑战。

当国家处于危难之时,双方不但不会帮助国家,反而是在各自的利益上拼命的“奋斗”这就使得双方都在积攒力量。

相反老老实实过普通生活的大多数人,他们的利益不但被清王朝盘剥,更被鸦片压榨,他们的怒火也开始不断不断的升高。

如果你从这个视线看,就不难看出,一场真正的暴风雨就要来了。

终于悲情英雄要出场了,这个人就是林则徐。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2-10-07 22:39:20
9,悲情英雄林则徐

大家都说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这个人看到的是什么?

只是满眼的悲剧。

清王朝为长期压制汉人所制订的政策终于开始发酵,从走私到帮派,终于到了军队了,被一直闲置的热兵器,一直被吹捧的冷兵器。终于要与世界接轨了。

但在之前林则徐干了一件大事,这个大事正式拉开了旧中国的瓦解之路,就是虎门销烟,虎门销烟从一个小的层面上看是销毁了鸦片,但实质是想整肃走私。

可这注定失败,因为一个英雄是不可能扭转整个时局的,武装走私集团勾结外敌与王朝的暗战其实早就打响了。

现在销烟的事情已经传到了英国,那么英国为什么支持走私,对于英国来说鸦片是一种睁一眼闭一眼的事情,对于中国的实力,英国人并不是不了解,但是与中国的对抗如果稍有失败,欧洲各国马上会开始重新的洗牌。英国陷入鏖战的话同样会失败。

所以对于英国来说,走一步显得其实比中国还要艰难,所以在投票上显得异常的焦灼,我认为中国和欧洲的对抗其实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在前面赚的盆满钵满,所以英国就必须找到鸦片,通过鸦片这种贸易产品赢回利润,当鸦片在中国大行其道的时候,清王朝又不得不治理,如果任由发展,武装走私集团如果再膨胀,就有可能进化成更严重的武装势力。

所以不论是中国,还是欧洲,都必然最终在贸易的层面上进行一次决战,先扛不住的一方就自然要用武力,而另一方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最终战争就必然爆发。

不能执拗的认为是英国2票挺战票使得历史进行了变化,而是贸易战输的一方红了眼所以改成了热战。一旦动了手,双方开打也只是一个借口问题。

这也正是林则徐悲情的地方,他是一个正直的人,他忠于王朝也忠于人民,但他不能改变这个根本的背景。

战争终于到了。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从此走上了屈辱的历史,那么我们从战争中得到了什么?

如果从小的层面上看,得到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外国欺凌的岁月开始了,但如果从一个更大的角度上看,王朝制度衰败的时代开始了。

当一个制度走向灭亡的时候,他必然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也就是在未来新中国的出现,这种变革还不能深入来谈。

条约签署以后,中国被强行打开了国门,也就是宣告闭关锁国政策失败,最大的问题是海运开始出现,表面的悲惨我就不去谈了。

你会发现一个很严肃的事情,那就是当你过去对别人弹压的越深重,他反弹起来的时候就越快速。清朝为什么就是不想见外国使节,就是不想履行条约,一方面是不想承认失败,但更重要的根本原因就是自己闭关锁国策略的破产。

和宗主国地位的下降,但是,战争的失败使得这种幻想变得有些幼稚,但你又会发现礼教文化开始起了关键作用,害怕破坏“规矩”的清王朝,执拗的纠结于文字游戏。

一方面想继续维持旧政策,一方面又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失败,这种举棋不定不但不能挽救自己,反而是继续靠压榨人民度日。

造成的结果是严肃的,而更深重矛盾在不断不断的涌现和爆发,战争的最大问题不是赔款,反倒是海运问题。

由于工业的发展,和欧洲在殖民地的成功与因为条约的影响,终于凸显出了海洋贸易的优势,海洋贸易渐渐击垮了河槽贸易。

使得原来被赶进河槽的人失去了活路。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2-10-08 22:17:36
10,江湖与帮派

现代人对江湖与帮派的认知,往往是从小说中了解的,当然作为一个认真的文章,就不谈降龙十八掌是否是最厉害的武功了。

江湖是一个十分复杂难以讲述的文化现象,因为江湖在中国的地位更容易被文学化,所以就用中国最关键又典型的一个组织来讲述,就十分容易理解了。这个组织就是镖局。

镖局是一个很复杂的团体,说他复杂是因为他的业务非常广泛,而镖局的公关能力通常比武功本事要重要的多,如果假设镖局代表着广泛的正义,匪盗代表着邪恶的话。那清朝的江湖文化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首先农村有农村文化作为根基,县市产生了城市文化,而其他有人活动地区似乎也需要一套价值观,江湖文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一个成熟的社会不会出现混乱不堪的情况。

古代的物流能力很低,官方建设了驿站系统做为支持,那民间就自然也需要有人提供物流服务,所以镖局是一个职业化程度很高的服务性组织,他满足了民间的物流与安全护卫等繁多的业务。

当利润产生的时候,就自然有人惦记,所以盗匪与镖局是一对双生兄弟,假如没有盗匪那么自然不需要镖局,假如盗匪过于猖獗,结局要么是所出没范围开始衰落,一旦区域衰落,匪盗就得去别的地方争斗,这是他们不愿意的。要么就是引来官军征缴。所以匪盗和镖局双方实质上都需要对方的存在,盗匪和镖局都是一个风险性巨大的行业,于是就出现了很有趣的现象,江湖文化。

镖局的产生是由民间的贸易与物流和安全需求所诞生的,那么盗匪呢?盗匪往往由流民,叛逃军人,恶人等复杂群体产生。这种复杂性使得盗匪即渴望抢劫又害怕抢劫,抢劫可以带来巨大利润,但也同样会招来征缴。

反过来说镖局也是同样如此,镖局希望的是把任务完成,并不渴望发生争斗,所以双方达成了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即盗匪收取保护费,而镖局可以在达成默契的区域任意活动,双方都满足了对方的需求,又使得双方同时存在。

这种文化发展到了清朝已经十分发达,甚至已经非常成熟,但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把他们逼上了绝路。讲述镖局文化是从一个侧面讲述旧中国的物流方式和区别于乡村与城市之外的有人地区的文化特点,随着铁路和海运的出现,使得他们大批的失业,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水路,旱路工人。这些人并不是没有组织的,相反是被组织化很高的帮派所领导。

那么帮派势力又是什么呢?

帮派势力带有一种贬义的感觉,这也是文学化的结果,在古代帮派势力属于类工会的势力,由于职业化的产生,使得帮派势力出现了最大的三个分类。

一类是产业工人帮派,一类是物流工人帮派,一类是商人团体帮派,当然细分就十分繁杂,但其中最大势力的就是大宗商品的势力帮派,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盐帮,漕帮与商团,比如晋商,徽商等。

从实质上讲,帮派的出现是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与职业化发达所产生相互联系的,毕竟道路,产业,商人都不可能任意而为,所以抱成团形成团体,更容易竞争。

由于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清王朝在鸦片战争前内部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但随着鸦片战争的到来,尤其是运输方式的彻底变化,使得江湖文化出现了瓦解的现象。

首先,不论是海运还是铁路或公路运输都大大的加大了运输量,并使得运输的速度和效率都明显上升,使得运输成了一种创收的好途径,自然都加大了更大势力对路权的渴望和控制,所以镖局和盗匪的原有稳定关系出现破坏。

但破坏更深的是物流帮派,使得大量工人失业,又因为战争赔款和清王朝压榨加重的现象出现,隐藏于深处的矛盾终于爆发。

江湖规矩被破坏后,匪盗抢劫的成本也直线上升,使得匪盗更倾向于风险更大的走私,随着清剿的力度加大,让他们更加难以生存。而镖局所带有的特性被更具效率的新物流方式替代,使得他们也同样出现了大批失业的现象,更加具有问题的是,镖局是会武术的职业化组织,所以当大批失业发生时,他们难以融入社会,反倒是对江湖文化轻车熟路,结果是他们其中一部分人,进入了匪盗的行列。

所以匪盗势力,失地流民,失业帮派,这三大势力的集中出现,又因为长期隐藏的社会矛盾,开始发酵。在这种背景下,太平天国的出现就是一种必然。

洪秀全曾经被神父鄙视,认为动机不纯,但谁又能想到就这么个人物,愣是掀起了一次狂潮。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2-10-08 22:18:01
今天就更新一节吧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2-10-09 21:30:40
11,太平天国

我已经详尽分析了太平天国的成因,太平天国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深层次矛盾和现实矛盾不断交织的一个结果。

那么如何评价太平天国?

首先太平天国无疑是彻底改变了历史的进程,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整个过程却是跌宕起伏的,带有十足的戏剧性,最终自我瓦解导致覆灭。

从一开始的意气风发,势如烈火,到后期的分崩离析,可以说都和他的发起者洪秀全有极大地关系,那么洪秀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就是一个成了事的阿Q.

阿Q这个人物大家都应该很熟悉了,他是一个喜欢吹牛的人,又不喜欢认真去做事,遇到了困难只能蜷缩着等待结局的人。

洪秀全就是这么一个人,他的文采实在是达到了难堪的地步,中不了功名也是自然的,但他有一种伟大的心,很想成为一个伟大的人,这就是他的特点。他接触了基督教,宗教恰恰给了他一个平台,一个吹牛的平台。

把自己说的神乎其神,甚至连正派的神父都瞧不起他。早先他组织过砸孔庙的活动,可马上被人敌视,并不成功,一度想要放弃自己的大事业,这时候恰恰是的兄弟们默默的一点点认真的传播他所谓的拜上帝教,才积攒了自己的势力。从这一点可以看出2个问题,一点是洪秀全没有长性,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容易放弃。另一点也可以看出来问题,那就是权力并不在牢牢的把握在洪秀全手里,这一点非常关键。

队伍是别人发展的,壮大的,他之所以能收归于自己,不是他的能力强,恰恰是因为他们能力弱。

但他又是一种幸运儿,清朝因为战争的失败所采取的压榨政策,与疾病,腐败,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被长期压制的人需要一次爆发。

而太平天国的一个特点就是不单纯是由农民组成的,是由帮派势力参与其中的,帮派势力与农民的最大不同就是组织性较强,而且在江湖规矩尚未彻底失去的情况下,他们较为团结,又加上宗教化的组织性质,更加强了这种特性。另一点就是起义所要付出的代价极大,一旦决定起义,失败就必然遭受严厉惩罚。

随着金田起义的开始,太平天国开始了自己的狂飙,那么为什么太平天国可以在几年内就控制了中国南方大片地区呢?这主要与社会问题和清朝衰落有直接关系。

清朝的军队最大问题一方面来自于长期的和平和长期的打压热兵器发展,使得作战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吃空饷的问题严重,导致军队只能扰民却不能征缴。更为严肃的是军队为何而战的关键问题使得军队不愿为清王朝出力,各个省市之间的矛盾问题,都造成了一个结果,那就是在初期能力并不强的太平天国迅速的发展起来。

而随着相继攻破大城市,得到了军械的补给,更壮大声势,在财力上得到补充,最关键的是,出现了反清与建立新世界的重要思想。尤其是太平天国所吹嘘的美好社会,使得对清朝不满的人都想加入其中。

但事实是残酷的,在太平天国没有得势的时候,内部因为惧怕失败的虚假团结在成功了以后开始出现了问题,尤其是洪秀全出了大问题。

在过去洪秀全不过就是个只会写些蹩脚诗歌的文人,愿意作诗就作诗,不愿意了找点自己的乐子是可以的,但当他成为一个巨大势力的领袖时候,考验他的时刻就到了。

当所有人都热烈期盼美好新生活开始的时候,当将军们还在讨论应该攻伐何处的时候,他却停了下来,洪秀全被欲望吞噬了。这种欲望来自奢糜的物质享受和无尽的吹捧中。这也是他这种人的特性,得到了暂时胜利就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反而是具足不前,开始认为天下真的就太平了,想要享受了。

军事上的成功只是一个很小的层面,其背后隐藏的深重的社会危机才是太平天国成功的核心,但洪秀全似乎一时间昏迷了头脑,开始热衷搞他的社会性试验。

最为夸张的就是男女分住制度,这种分住制度是一种思维上的狂热导致的愚蠢结果,夫妻分离,父女,母子分离,把原本稳定的社会伦理进行了一个彻底的破坏。

在官僚系统上更是混乱,任人唯亲,随意封赏。在生活上极度糜烂,可以说太平天国对人民的压制超越了清王朝。

当清王朝开始组织军队征伐的时候,不是积极的筹划,相反是一种自我逃避的态度,似乎只要守住了自己的那个所谓的皇城,便从此可以逍遥自在了。

长期的放任和任人唯亲,终于使得太平天国内部出现了分裂瓦解,在这种情况洪秀全反而变得更加多疑。

可以说太平天国的成功是一个让人纠结的过程,太平天国的兴起是因为社会深层矛盾,但兴起后的一种肆意妄为,又是一种典型的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其倡导和鼓吹的美好生活不但没有实现,反而成了比清王朝更加压榨的王朝。

所以太平天国的快速兴起和快速覆灭都无法脱离洪秀全本人的原因,他渴望成功,当成功了以后却不尽应该尽到的责任,反而是把义务扔给了别人,把权力留给了自己,在肆意妄为中癫狂。

最终覆灭,并没有任何的悬念,太平天国本身是彻底失败的,但因为太平天国所引发出更大危机,正在清王朝发酵。

三个人走到了历史的舞台上,第一个人就是曾国藩。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2-10-10 23:29:07
清王朝最后的三个抬轿人(曾国藩)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个人,可以说是清王朝最后的抬轿人,他们都不约而同的保护着清王朝这顶颤颤巍巍的破轿子。

那么这三个人又是怎么抬这轿子的呢?我认为曾国藩是在轿子背后抬着的,出力最多,看似得到最少,但不能缺少他,左宗棠是在前面抬的人,视野最清晰,活的也最潇洒,却无奈的不能确定方向。而李鸿章是在轿子旁边伺候着的人,他没有曾国藩出力多,又没有左宗棠的那种潇洒和视线,只能唯唯诺诺的小心伺候着轿子里的人。

这节文章要谈的就是轿子后面的那个人,曾国藩。他与洪秀全恰恰是相反的性格。

洪秀全喜欢高调,喜欢自己是人们眼光中的圣人,享受着奢靡的生活,但当灾难与毁灭来临的时候,他多疑,懦弱。最终众叛亲离。

曾国藩喜欢坚韧,他的人生是逆境的人生,考科举不顺利,打仗几近崩溃,但他做事执着,坚持,在逆境中不断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个人都是忠臣,但是三个人又有着不同。

曾国藩忠诚与清王朝,这是肯定的,但他是有私心的忠臣,他渴望能建立一个势力,分析他到底要建立什么,是这节的关键。

如果太平天国是隐藏在清王朝内部的满汉不和最终发酵的结果,那么太平天国早期的成功要素之一就是热衷火器,火器的运用也是清王朝长期想要打压的,但毕竟是进入了新时代,一旦进入了热兵器时代,再怎么压制,最终都只会因为压制的越久则反弹的越高。

曾国藩一开始指挥军队是失败的,这一方面是自己的经验不足和装备训练不足造成的,更加关键的是,此时的太平天国内部正在畅想着属于自己美好新时代的时候,在外部人民心中普遍对太平天国带有同情心理,相反对一直长期压迫着人民的清王朝带有很大的厌恶。这才是曾国藩一开始失败的关键原因。

在失败后曾国藩并没有消沉,相反是重整湘军,表面上看湘军属于清军,但实质上,在王朝时代的制度下,军队往往都是私军。在曾国藩征缴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不断的壮大和发展着湘军,这个时候爆发了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了他转机。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是欧洲各国看到了清王朝的真实实力和太平天国起义的背景下进行的。导致的结果很明显,就是北京被攻陷,圆明园被毁。随后又有一系列的丧权辱国条约被签署。第二次鸦片战争深层的意义是满人势力真正的衰弱。

而汉族势力开始兴起,尤其是以湘军作为代表的曾国藩。

曾国藩的隐忍和坚持终于迎来了春天,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就是自己实力的上涨和太平天国的堕落。

取得了初期胜利的太平军失去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相反在高级领袖的糜烂和沉迷下失去了方向,在猜忌和怀疑的目光中失去对彼此的信任。再加上洪秀全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政策,使得人民原本对太平天国带有同情,甚至支持的心,冷掉了。

曾国藩严明的军纪和训练与改造后的湘军反倒是赢得了支持,这一点是曾国藩可以打败天平天国最关键的一点。时局的转变来到刚刚好。

曾国藩的春天和好运不仅没有完结,咸丰在避暑山庄死了,从此时起,几乎可以说,汉军和满军的天平开始彻底的逆转了。

因为一个女人开始要登上历史舞台,她就是争议颇大的慈禧,但这时还不能谈她,我一直没有说,这三个男人抬的轿子里是谁,我认为就是慈禧。

那么为什么曾国藩不是在轿子前的人呢?也不是在轿子旁伺候的人呢?

我认为曾国藩的内心中看出了清朝的隐忧,甚至是覆灭,但他不能说,只能做,他需要一种势力,他想要的和着眼的是更广阔的未来。

所以他出力最多,活的太沉重。我认为他看到了中外的差距,他想让谁强大?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认为表面上是希望清朝强大,而实质是希望中国强大。

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区别在于国家意识正在出现,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如果说林则徐是开眼第一人,到了曾国藩时已经有很多人接触过“外国”了。除了感叹之外,更希望国家可以强大起来。

但国家强大就需要军队,可有了现代化的军队是不是就会让国家强大呢?这是尴尬的问题,在表面上拥有了先进了军队可以使得国家强大,但是在一方面满军的实力在不断下降,汉军的实力在不断上升。

这此消彼长之间是需要考验人的,那么到底是忠于清朝,还是忠于国家呢?这在王朝时代算得上是最严肃和最关键的问题。

我认为曾国藩选择了后者,但曾国藩没有看到结果,接力棒交给了另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在轿子前面的左宗棠。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2-10-10 23:30:00
12.清王朝最后的三个抬轿人(曾国藩)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2-10-11 08:40:36
@地震高崗 2012-10-10 23:32:37
怎么总有奴才对当年的主子念念不忘?阴阳怪气的歌功颂德。

----------------------------

有些人的辫子在脑袋上,有些人的辫子在心里。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2-10-11 19:00:28
13,咸丰与慈禧

评价咸丰这个皇帝,用可怜之人必要可恨之处来说真是恰如其分,他有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能力控制局面,但他的放任和自我堕落却更快速的让局面失控,太平天国的崛起为之后的其他起义制造了温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让所有外国人都明白了清朝的软弱。

在内政外交方面也是全面的失败,历史对他的评价很低,但我倒觉得他蛮幸运的,当所有的厄运都加在他身上的时候,还仍然有一点点上天对他的眷顾,那就是他有一个日后撑住清朝的女人,这个人就是慈禧。

咸丰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反映了整个王朝时代的一种共性,就是各大王朝似乎都会出这么一个皇帝,有喜欢书画的,有喜欢做木匠的,有喜欢做诗歌的。似乎他们假如不做皇帝那都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天意安排他们做了皇帝。

为什么呢?我觉得这个规律似乎是一种必然,在之前达到了最高的高峰,随后就要进入低谷之中,如果有中兴之臣那么还能成功,如果没有就是崩溃解体。被新王朝替代。

我认为这和王朝发展规律有多少的联系,王朝时代通常都是开端比较稳健,随后到达鼎盛,然后开始下落,最终衰落,这个规律就是王朝周期论。

而我自己认为王朝周期论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完美平衡点,当达到这个点时候社会生产力和生产资料达到了一个最佳的平衡,所以那时候最为鼎盛。

那么清朝的最为鼎盛就是乾隆时而随后的嘉庆和道光还多少能撑住台面,可到了咸丰这里为什么就出现了这样大的变化呢?

我认为这和寡头势力的兴衰不无关系,平心而论,刨除个别呆傻的皇帝在智力上有问题,其他皇帝都是由最优秀的政客作为老师进行单独教学,学帝王之术。清朝受礼教文化影响,更加严格。

那么被最优秀老师教育出来的人,为什么成了蠢蛋呢?

这牵扯到王朝的核心问题,作为皇帝能有多大权利?看似皇帝拥有最大的权利,但这种权利是在不断递减的,一个王朝最开始皇帝拥有最多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力,可以随意调配,自我势力最大,而其他势力都不具有挑战的资格,通过开荒和经营,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不明显,因为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利用率都在一个很低的阶段。

经过几个皇帝的励精图治,当生产力和生产资料都有效的利用起来的时候,王朝变得富足,但皇帝本身的势力表面上膨胀了,但实质上缩小了,因为可用于封赏的资源正在减少,而各种势力都在增大,王朝制度的权利和义务使得皇帝家族在享受权利时,自然要付出最多的义务。为了稳定王朝,皇帝只能用自己的资源去满足王朝。

这种实质导致了,当完美平衡点一但过了以后,皇帝和各种势力呈现了此消彼长的态势,小势力往往最终相互勾结和吞并形成几个大的势力。

这时候,皇帝本身的能动性就开始不断不断的降低,政策也越来越变得小心,整个社会的活力开始下降。

清朝这种情况更为明显,其满族势力和汉族势力天然的就带有倾向性,所以不断的渴望在满族势力那里得到支持是皇帝们的选择。

可问题来了,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本应该起到中流砥柱的满族势力,逐渐堕落,汉族势力越来越强。

这就产生了咸丰的尴尬,他想求助于满族势力稳定局势,但是战争的失败给了他一个明确的答复,满族势力除了扰民有术之外,在作战实力上的下降是明显的,满族势力带有一种明显的优越性,似乎自己得到支持是天然的,所以异常骄横,但骄横却没有能力作战。

造成的结局就是,越是倚重他们,就越无法解决现实的问题,咸丰非常渴望找到一个平衡点,让自己可以发挥,但是这种平衡没有出现,咸丰只能在无奈中醉生梦死。

这种无奈是王朝制度的特点,因为王朝制度的特点就是以家天下为根本,那么咸丰有没有可能依靠汉臣呢?我认为他不敢,如果选择了平常一直处于压制状态的汉族,那么满族很有可能抛弃他。

用今天的观点看来,咸丰是一个优柔寡断的皇帝,但看待历史,必须用当时的眼光才能看懂当时的做法,这是为什么?

因为社会制度和管理体系已经出现了巨大的转变,假如用新时代去看旧时代,或者用旧时代看新时代,都自然感到难以理解过去或未来人的思想。

咸丰死了,他不回北京我认为是他感觉没脸回去,他度过了自己痛苦又可恨的一生,那时的中国又经历了一轮外国的侵略,造成的伤痛需要让后人付出代价。

但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就好像人们都即惋惜又痛恨宋徽宗一样,如果他不是皇帝多好,但历史就是历史,容不得假设,一个争议性最大的女人终于要走到台前了。

这个人就是慈禧。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2-10-11 19:55:33
14,初谈慈禧

慈禧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那么我希望可以还原一个最真实的慈禧。慈禧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她怎么得宠的我并不在乎,关键在于她与其她几个非常有名的女人比起来可以说并不逊色,假如弄个排名,前三名必然是吕后,慈禧,武则天。

这三个女人是最被人耳熟能详,也最具权势的,之所以这样排序是因为从几个综合角度来看吕后所面对的敌人都是最强大的,比如项羽和韩信与匈奴。她也是最成功的,在活着的时候也最为骄横。慈禧所面对的局面是最凶险的,所需要做决定是最复杂的。所以要排第二,那么我相信认为武则天排在第三是不公平的。

但我认为武则天无疑是失败的,她只是做到了其她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凭这份被所谓的勇气,被无数人情迷。可我对武则天的评价反倒是极低。

首先武则天没有考虑清楚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武则天她是一个女人,似乎这有点女性歧视的因素在里面,但在王朝时代,这确是一个天大的问题,她的继承人到底是姓李,还是姓武?

老子传儿子位,天经地义,但是武则天她不是老子啊,所以她要传给谁呢?假如传给儿子,那她所费劲建立的王朝不就等于破灭了么,既然本身要破灭那还何必要费劲呢?假如传给武氏,那等于李氏王朝的崩溃,那么就必然爆发内战。

当时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的时代,人民忠于李氏并不忠于武氏,更加严肃的是武则天挑战了整个男性社会和王朝传位的法统地位,一旦让武则天成功,那么就会造成社会的巨大混乱。所以拥有势力和军队的人就不会忠于她,反而要打倒她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不然哪天自己的媳妇把自己家族传给小叔子了,那是他们绝对不能接受的,所以她在无奈下退位,自己建立的王朝破灭,还政于李氏。

而且论优秀武则天并不是最聪明和最优秀的,别的人都明白这个最简单的道理,所以都是垂帘听政,就是不去沾染正统,我认为武则天的勇气多少带有引号。甚至武则天所采取的行动,导致了她的失败,因为她是活着被逼退位的,也就是失败了。

到了慈禧时,她得到了一个机会,让她成功,但她的一生都无法脱离争议,甚至骂名。可如果论敌人的程度,维护的难度上看,慈禧却是在其她人没有的难度下艰难的维持了自己的统治。这一点也是她排第2的最关键原因。

这里就必须要提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这三个人对她的不同影响了,当她见到曾国藩的时候,在内心中就希望能与曾国藩做一个交易。

这个交易是相互得利的,那就是在政治上慈禧支持曾国藩,在军事与政治外交上曾国藩支持慈禧。

慈禧打破了或者所颠覆了前面皇帝的选择,前面的皇帝无不以支持满族为核心,但是慈禧没有这个条件,甚至她受到了满族的欺压。

这就和咸丰的死很有关系了,咸丰在的时候,满族势力虽然也有发作,但是碍于伦理关系和正统关系,还不敢和咸丰这个皇帝公开化叫板。

但是咸丰一死,所谓的8个顾命大臣就开始了,他们都渴望控制王朝,我认为她们小看了慈禧,说到底慈禧也是豁出去了,既然人人都在算计和欺压她和同治,那她也毫不留情的干掉了8个顾命大臣。

这一举动其实质就是得罪了整个满族势力,从表面上看相互之间还维持着一个所谓的同族关系,但实质上满族势力对他极不满。

在这个关键抉择的时期,慈禧毫不犹豫的就和曾国藩达成了一个同盟,那么为什么曾国藩作为抬轿子的不是前面的那个呢?

毕竟曾国藩是湘军领袖,又是整个湘人的偶像,因为曾国藩属于耕耘的人,他需要为汉人势力打下根基,所以他跟老黄牛一样出力最多。

因为出力最多所以就不能潇洒,但是他和李鸿章与左宗棠是截然不同的,他与慈禧的联盟关系使得他只能折服与慈禧的权利之下,所以曾国藩是在轿子后面的人。

慈禧的这种调整和变革让满族势力傻了眼,因为他们想不到慈禧会背叛他们,和汉人达成联盟,为了自己的势力不衰落,也开始折服与慈禧。

慈禧的成功战略使得满汉矛盾复杂化了,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慈禧是高明的呢?我认为慈禧的举动更多处于无奈。

曾国藩另一个与后两者不同的是,曾国藩带有的更多是国家意识,这种国家意识的觉醒使得他带有一种更深层的考虑,那就是曾国藩希望的是国家强大。

曾国藩在整军后,他看出清朝的问题,所以他带有更多的筹码,他要的就是慢慢的耕耘,慈禧明白不明白他的意思?

我认为慈禧看出了曾国藩的意思,所以她才会选择李鸿章。

但慈禧更多的是无奈和遗憾,把中国搞成了这个样子的人不是她,而是她的丈夫。让她选择汉族不选择满族势力的根本不是她不想选,而是满族势力的不臣之心。

可以说慈禧并不想做这样的决定,但是时局和形式都不允许她有其他的办法,可以说慈禧和曾国藩的联盟,看似是慈禧赢得了最大的胜利,她把满汉两族大势力都手弄囊中,但实质上曾国藩才是整个事件的胜利者。

曾国藩死了,慈禧需要一个全新的联盟,与她联盟的人就是在轿子前面的人。

左宗棠。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