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5.核外电子与星系

字数:1714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0-11-13 14:31:58 更新时间:2020-11-14 20:05:34

楼主:王东镇  时间:2020-11-13 06:31:58
4415.核外电子与星系
2020.11.13
分析《元素周期表》,核外电子的存在是最重要的现象。其次,是核外电子数量与质子数量的对偶关系;核外电子构型与核内质子、中子对存在形态的对偶关系。虽然人类至今不能深入原子内部考察原子结构,核外电子的存在与核外电子构型反映核内质子、中子对的分布规律,仍然使原子结构的分析成为可能。我对原子结构的分析,就是源于上述对偶关系。
强作用力的存在源于人类至今不能分解原子结构,这是非常模糊的物理作用力,侧面反映了原子结构的牢固,星球结构和星际关系源于同样的物理作用力。所以,星球结构和星际关系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核外电子“跃迁”不过是人类的猜想。除非核内质子、中子对的位置可以“跃迁”,核外电子的位置才能“跃迁”。
核外电子现象源于质子结构中正反光子的存在:一个正反光子与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正反质子。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偏正电荷光子,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组成偏负电荷光子。它们分别拥有一个核外电子达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产生正反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相互“纠缠”、对偶聚集,产生巨光子。三百零六个巨光子聚集产生中子,中子只能依附质子形成,脱离质子只能存在十五分钟。是裂变为质子,还是巨光子、偏电荷光子、正负电子,我没有找到相关答案,所以还不清楚。因此,中子星是不存在的。
光子结构不是万有引力形成的,可能源于正负电子结合的某种极值现象。正负电子的形成也不是源于万有引力,而是同电相聚客观规律与某种极值现象。原子、星球、星系的形成同样不是源于万有引力,而是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使然。所以,万有引力是不存在的。
质子、中子结合有五种基本形态,也就是第一周期元素的五种形态。其他原子形态是第一周期元素形态的延伸。外太空环境只能产生第一周期元素,所以成为宇宙射线的主要成分。星球环境才能产生其他元素,所以星球的形成经历元素重组过程,产生超新星爆发现象。
了解了光子、原子、星球与核外电子现象的基本原因,星系的形成就不难理解了:星系的形成类似核外电子的形成,源于主星结构的偏电荷现象。
正常的质子和质子、中子对处于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没有偏电荷现象。离子和分子现象产生偏电荷现象:核外电子的“缺失”与两个质子共同拥有一个核外电子都会产生偏电荷现象。大规模的偏电荷现象会产生相反偏电荷物质的对偶聚集,是以产生星系。星系不是万有引力使然,而是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的必然产物。所以,星系是正反物质星球的对偶聚集,不是相同物质星球的汇聚。月球不可能来自地球的一部分,太阳和太阳系八大行星必定是不同物质形态!
我们不可能深入太阳考察太阳结构,却可以根据太阳系的形态和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推理太阳结构:目前太阳拥有十一个对偶层次,初始层次对偶银核某一对偶层次的一部分形成;另外十个对偶层次对偶产生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根据不同周期元素形成于不同物理环境,前五周期元素主要形成于星球的第一对偶层次,以后周期元素形成于相对独立星球层次,太阳可能拥有十五周期元素。太阳系其他星球的物理结构和主要元素也可以依次推理。
根据电子、光子、原子的相互转化规律,可以推理质能定律,质能定律也是物质不灭定律,改变的只有物质存在形态。星球温度不可能无限增加:一定光子密度必定导致核聚变,产生降温效应。磁场中的光子也会产生核裂变,转化为正负电子。强对流天气就是局部磁场中部分光子裂变为正负电子,再转化为光子,或者化学元素的过程。
黑洞和类星体现象可能源于同电相聚客观规律:不同物质星球辐射相反物质宇宙射线,吸引相同物质宇宙射线,导致黑洞和类星体现象。黑洞和类星体的辐射强度可能相似,只是辐射相反物质宇宙射线,在不同物质星球和生物眼中表现为黑洞和类星体。
同电相聚客观规律产生电子、原子和星球,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产生光子、核外电子和星系。前者表现为吸引力,其实只是片面表象。后者表现为“核力”,一种远吸、近斥作用力,产生星球轨道。
自然环境电子很多,核外电子不会因此增加一个;银核与太阳的引力很大,不会吞噬系统内的对偶星球。看似无序的宇宙,其实有内在规律支配,相对有序的运动。理解了以上内容,您还会妄想地球流浪,或者消灭月球吗?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