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窝

字数:1569访问原帖 评论数:29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0-11-14 19:30:32 更新时间:2020-11-16 05:45:36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0-11-14 11:30:32

“老板,来碗热干面。爹爹,冲碗蛋酒,多加糖!”顾客进门时喊道,最后再回头冲着门外大喊一声,“来个面窝,炸老一点!”这种场面,你在武汉大街小巷过早的摊点上,是会经常看到的。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的主食之一,当然了也有我这过早吃三鲜粉的,所以老婆和女儿说我是外地人,竟然不吃热干面。吃热干面的绝配有两种,一种是蛋酒,另一种就是面窝。中年以上的武汉人一般都会冲清酒,年青人百分之百的蛋酒。清酒、蛋酒其实就是用做好了的伏汁酒(米酒),用小汤勺舀一两瓢到小碗里,用开水冲,加上糖,就是了。别看简单,可程序一定是,先冲开水,再加糖,那才是正宗。

再来谈面窝。几乎每一家卖热面的铺子外面,都有一家炸面窝的,没有的很少,这在武汉似乎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现象。即便没有,左右或对面,也一定会有一家;如果还没有,这家店的生意肯定蛮一般,做不长的。面窝虽然也很饱肚子,可没有人把他当成过早的主食,只是看着是热干面的搭配,或是主餐前后的小点心而已。如果你问熟人过了早没,如果他(她)只吃了个面窝,就会说:“没有,只吃了个面窝,这就去搞碗热干面。”为什么会这样,好像也没人说清楚,或许是因是香、酥、脆、糯,不像主食那么能填饱肚子吧;其实,吃两个照样能吃饱的。这种情况和面包和蛋糕一样,我到现在都不把它们当成主食,吃了后,一定还要再来碗米饭,才算吃好;即便吃面包已经吃饱了。

面窝好吃,也不难做,可要做得好吃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同样是面窝,一条街上总会有好吃和不好吃的,再放大到武汉三镇,有名气的也不过那么几家。这说明这里面还是有“秘诀”的。

面窝的做法很简单,就是把洗干净的大米和黄豆用水浸泡透,米和黄豆的配比约为10:1,先用一部分黄豆与米一起磨成细浆,留一部分黄豆单独磨成浆备用;将磨好的细浆加盐、加姜末、葱搅拌好,倒进事先准备好的木桶或不锈钢桶内,在炸之前将备用的黄豆浆渗进米浆里搅拌均匀、发酵起泡,这一阶段就完成了。炸就简单得多了,将细浆舀进一个特制的铁勺里,加上十几粒黑芝麻,炸至金黄色起锅,就成了。这个铁勺有讲究,像个小铁锅,一般的锅要么是平底,要么是下凹的圆底,它却恰巧相反,锅底是凸出来的,中间突出,四围成为弧形凹漕。将米浆舀进铁勺内,用舀细浆的勺在铁勺中间划开个口,再放进油锅里炸。炸熟后,面窝的中间部位薄而酥脆,外围的厚而软糯,一种食品,两种口感,再加上米、黄豆、姜、葱、芝麻的香,那味道就别提!

上面说面窝好不好吃是有“秘诀”的,哪有什么秘诀,无外乎选取好的米和黄豆,再注意配合比和发好酵就行了。秘诀就是良心和真心。

面窝是东西是武汉独一份的吃食,不像其它品种是外面传进来,再通过改进的。面窝的起源据说是在清末的汉口。汉口的集家咀有个姓谢的卖烧饼的,生意不好,他看到粮行有许多碎米末贱卖,就买了一些,磨成米浆,再加了点黄豆也磨成细浆,将两样搅拌成糊状,在勺子里炸成窝状,中间酥脆厚处松软,吃起来特别,就一时传遍了武汉三镇,成了武汉的物美价廉的特色美食了。为什么是黄豆,我想是黄豆炸熟后特别的香脆。

我对面窝有感情,是因为我奶奶的缘故;我奶奶以前就是在国营餐馆里炸面窝。那时间就早了,在我还没有出世以前她就在炸了。据我父亲说,他参加工作后在汉口上班,每天早上路过奶奶的餐馆进去过早;过早照例是一碗热干面,加一个面窝,但他有个便例,那就是奶奶会在热干面里加一小勺的油——你说那有几香啊。你想那时的粮油是要计划的,这一小勺油,是能够给一个大小伙子提供一天的能量的。

我奶奶个子大,在那个时候,别说是在女人堆里,就是在在人群中也可以说是鹤立鸡群的,所以她有个外号叫:长子婆婆。在七八十年代,在道义路阅马场长子婆婆的面窝是相当有名的。她炸的面窝我也吃过的——好吃,但初中还没有毕业,她就退休了;以后我就在也没有吃过她炸的面窝。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0-11-14 11:38:12
改:面窝这东西是武汉独一份的吃食;首义路阅马场。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0-11-14 13:05:45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