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梳理王阳明及心学

字数:30383访问原帖 评论数:249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0-19 02:16:44 更新时间:2022-08-10 15:04:52

楼主:黃颜木  时间:2021-10-18 18:16:44
注:本文由朋友的问题引发,文字由微信语音转换而成,做简单整理(这里澄清一下,里面内容均是胡说,没有必要考究其观点的牢固性)

A问:何大哥你好,我对于这个阳明心学有一个问题:感觉他这个理论,讲出来都很好,但如何真正的实际落实在生活当中呢?就像王阳明肯定是能用明白了:他打仗啊,感觉就是百战百胜的那种;那你像我们普通人的话,怎么样把他这个阳明心学能够真正落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指导生活,而或者说让我们这个生活过的能够更好一些?

B答:你这个问题,嗯,怎么说呢?我提供一个可以去探讨的一个视角:你得先理解,为什么王阳明他能够把这个事情给弄好,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也是普通人,并不是神仙;我是通过观察他几方面资料:一个是他的传记,一个他口述的传习录,还有一些是其他的人对他的一些解构,来理解他这个人是怎么一个情况。

我就想到哪说到哪里啊。基本上有这么一个脉络,他很小的时候是,好像五岁还不会说话,但是一说话他就能背四书五经。这很重要,你能不能背?也不是说通背,因为这块的东西,它其实是讲的是一个古人的那个世界观的构建。就是它实际上是有一整套三观逻辑在里面:而且像王阳明他所处的背景应该是士大夫阶层的,那么他的这个背景就决定了整个他们那个文化氛围里面的人,是在直接参与管理整个国家的,所以他的视角、视野它具有全局化、系统化。

然后,印象当中,他大概十岁左右,他父亲王华,考上了状元,他爷爷带他进京跟父亲一块住,他们途经镇江,作了一首诗:这个诗呢,就是讲了的一个朴素的辩证观点,月亮跟那个近处的山,大小对比关系,这个说明了他有一个辩证逻辑在里面。看问题的视角,他就已经构建了一个比对性的三观,就是他的看问题的视角不是僵化的,他会系统性的看问题,不管宏观的还是说局部的,他总有一种延展性和联系,这个你可以发现他一直是有这样的一个状态的。

再一个呢,就是他同时代,比方说还有唐伯虎,唐寅比他还要聪明,但是成就没有他高,原因是什么?他的磨砺,王阳明一直在讲的是什么呢?主要是两点,一点叫事上练:什么本领都是在事上练;第二个是心外无物;他给你圈定了一些边界和一些参考系的,这是一个他的思维模式,也跟认知三观有直接的关系;

为什么会这样子,就是在他科举考试之前,他头一次没考中;那个官员故意不让他过(貌似跟张居正的经历混起来了),他是有一段心路历程的:他那个时候立了一个志向,立什么志向呢?他要做圣人;怎么做?前人给出了参考:立德立言立功这个叫做三不朽。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的三立也是这个意思。这个是人生的志向,因为它有了志向之后,就有了目标。

他自始至终要做圣人。那么做圣人他肯定是要找参照,站在他的角度,他就是要比对的,找以前的圣人是怎么回事情。他琢磨哪些人呢,远的像孔,近的就是朱熹,所以朱王理学之争,在那个明朝时期是一个主旋律。那么朱熹的理学核心的逻辑又是什么呢?晚年和他的早期的观点是不一样的,需要理解这些差异。

那么王阳明从朱熹那边得到的是什么呢?他实际上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个是,朱熹告诉你做学问,做任何事情四个字:格物致知,这这就是格致(上海有个格致中学取的就是这个意思),这是做学问的一个逻辑,所以王阳明格竹子典故也是这个道理。第二个就是他需要把他的心学和朱熹的正统儒学统一到一起来的。心学是他的标签,但他还是自称是儒家的,必须要统一到一起才是被正统认可,但是其实他的心学是儒释道三者都去琢磨的,是融合的。

通过三者的对比,是最好的思考学习方式;所以说,所有的东西他一定是通过找一个比较好的参照物去比对,然后发现差异性之后,那么才会有新的发展的点。明白这个之后,你就会发现,不管你做什么,你首先要在某方面比较专业,比较到顶端,这样你才会形成一个独立的自我的体系;每个体系,他都是有局限性的,但是他提供了非常强的参照性,这是它的一个价值,那中国古代的哲学体系价值也就在于此,他把儒、释、道三者的体系做了比较之后,形成了一个心学的体系,所以说它本身它是能够支撑这三者的融合。如果再把东西方价值观念对比,就能进一步发现各种差异,举例:中西医关于头痛医头和头疼医脚的对比,一个治标,一个标本兼治,理念是有差异的。

这个事情,从事理上捋,大体上背景是这个样子,再从具体细节上去说这个问题啊,他足不出户,然后他遇到问题,他为什么能够解决好?这里有一个关键步骤,他解决好一个问题的前提肯定是先把接下来几步思路要想想清楚;他一定是把问题想透了,什么问题是最关键的,他把推动整个事情发展的关键环节想透了;从哪思考才是对的?三观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在推动的?就是这个东西动力在哪里,时机恰不恰当,他一定是把这些事情全想清楚了。

其实我们看很多东西,第一层就是说能够看到知识面上有哪些知识点,然后把这些知识点梳理成一些条文,一些逻辑流程出来,这个其实还是比较初步的,还不能成为一个体系。你实际上对一个东西可以十年为界限。你要去深度思考,因为这个里面有非常多的要素,需要你去剥离,剥离的过程就深度思考的过程,就是寻找第一性特点的过程。他前期,在他科举之前如果没有做那么多事情去体会思考,他是不可能达到这样效果,所以涵养天性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功课。

由此引申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说人的思考不可能没有凭空进行,所以他讲,要事上练;他还讲了一句话,其实是很意思:你看一部书,不管是经史子集,你把它当经看,他就是经,你把他当史看,他就是史,这就是事上练的一个具体的例子(这个跟指鹿为马的典故出发点不一样)。事情本身是怎样的,往往取决于你选择怎样去对待,对待事情的状态是由你来发起的,这个是关键,但这个背后深层次的一个逻辑是什么呢?是你能通过多方面全面评估一个事情,进而能把问题想透。

说到这里,又涉及到一个关于自我的思考,关于我的解构:西方说的三我:本我、自我、超我,或者是我们说的就是命运和自身的努力。这些东西它都是客观的,需要客观的看待;人有时候是会不自觉的去误判了,带有比较主观的色彩。这个里面能不能把主管还是客观分别出来,也是很重要的;你分辨出来这个,就能判断出问题本来应该有的权重和对应的位置在哪里,这个时候才能够看得清楚,才能利用好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因素。

就是说你把这个事理看清楚了,你才能够抓到问题的关键,你才能够出手,才能够有效果。很多人就是单向思考,至于整体于不顾,过多的私欲或者局限性,使得他的思维没有延展度。打个比方说,下围棋,双方一人下一次,为什么有的围的地盘多,有的围的地盘少?这个就是一个思维延展性,你考虑整体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局部,考虑局部的时候也要延伸到整体。围棋考级、考段的过程就是一个进阶的过程,一级的水平和九段的水平,那就是天壤之别。

这种差别,是可以慢慢的通过事上练来弥补的;从逻辑上讲,我们自己大脑中的世界和我们就生存的那个实体的世界,他是一个镜像关系,不一定叫镜像关系,那么王阳明他讲叫镜空衡平,就是一个投射关系,可以这么去解读。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根据商增定律来推定的话,只有外力干扰,这个系统才会产生新的改变。

只要没有外力干扰,这个体系它就是会稳定地衰竭下去。那么作为个人,应该怎么去面对这样的问题,只有在事上练,这里练的目的是为了磨练自己的修行。一般的意义上讲,会把它分为三个层次,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的。

第一层就是我们说的开悟,开悟是什么意思呢?有些人他并不是彻底的开悟,就是懵懵懂懂也能悟一些。能够客观的看待自我跟这个世界的关系,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不要有过分自我执念,佛家讲我执,不要有这种执念,那么一旦达成这样的一个状态,以此作为一个基点往前推,那么这个就说明你这个人是开悟了。

第二层难一些,一般意义上就是说叫明了生死的意义,个人的生死要看破。大部分人可能一辈子也翻不过去的。第一层你要明白你自己跟世界的关系,第二层你要明白你自身生命的意义。整个人的自身它就是一个独立的体系,而且非常之神奇。

这种神奇就是让你不得不相信,肯定是有更高等的文明,或者是造物主,才制造了如此复杂的人类,你无法相信依靠大自然能够进化出人类来,就像我们搞个计算机这么复杂的系统,还是无法能达成人的这种能力。能把人这点事情想明白了,从哪里来的、到哪里去就变得不那么神秘了。即便想明白,并不代表说没有恐惧,没有喜怒哀乐这些东西,无欲无求是,只是能够做到顺其自然,客观面对,从容些罢了。

接下来就第三层,心物一元,这个问题就其实更难解释了。要把这个悟出来,其实我认为是要看点缘分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还有二元论,甚至多元论,这里为什么讲心物一元?科学家们在追求的宏观领域跟量子领域的统一,是否跟一元这个有关系?

从朴素的价值观念上讲,也就是良知良能上看,你什么事都不要做,你需要的就养生,就是孟子讲养浩然正气,王阳明说的叫涵养天性。其实都是都是讲的一个概念,只不过在定位上是有细微的差异。

一般来说,所有的事情起源,发端一定是道家的这一套的玩法是合适的,老子说吾有三宝,曰慈曰简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家用柔弱、无为而为的方式,用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的态度来拓展事情,他这种思想,参与感十足,但是没有锋芒。这种逻辑在于扎根,打天下布局,这是很有效果的,他的立足点是底线思维,是在于边界思考。

在事情的开始阶段,要使用道家的逻辑去实践就非常恰当。比如易经里面的屯卦,就是适宜开疆拓土,定国安邦。如果说天下安定了,不需要打仗,疆域平静了,那么用儒家的逻辑去实践,讲究统一、平衡,遇到的问题,往往是外部治理的问题,跟打仗关系就会很远。

儒家有个核心的逻辑,你要理解什么是中庸,中庸这个概念非常难。就是按照王阳明的讲法,叫镜空衡平、未发之中。翻译过来就是说:镜子本来是空的,有人进来了镜子里面也有了人;天平原来是平衡的,你如果一方有调整了,这个平衡就会被打破,就会失衡,他讲的这个中庸,跟家国天下,修齐治平,这是一个贯穿的逻辑。

因为修齐治平,第一个就是修身,你把自己想明白了之后,你才能够把自己安排好,然后才能够把自己身边的人安排好;等能力越强,责任就越大,那么就会得到更多的人给你赋能;这个就如同滚雪球一样。这是一个逻辑的起点,按照这个逻辑来讲,那么个人起点起于修身。大学里面讲,“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直至止于至善”。接下来,我们关注个人,实际上就是一方面讲先天的命运,另一方面讲后天的主观能动性。

命运这个玩意儿就是我们讲的就是一个先天的东西,父母给你的遗传基因、你生存所在的环境和时代背景,这个就是一些命运的大的一个范畴;你自己主观能动性,源于自己受到启蒙教育,以及会有一些际遇,这些触发大脑的思考,形成自己的三观解读。实际上是一个由外界反馈式持续更新的一个过程,其最终形态,一定是止于至善的。举例说:交通路网的建设和演变,就有典型的这种特征,配合人口、交通工具、时代特征的发展而演变。这种革新和演变就是一种唯变所适的三观。区别于其他的三观的关键就是客观看待自身与所处环境的关系:实事求是,凝聚共识。这种逻辑在软件领域有个专有名词:重构,或者通俗点说是再平衡、动态平衡。

这种平衡所面对的场景要素就是上面提到的命运以及自身的努力。人在什么层面能够取得平衡,就生活在什么层面。个人可以通过知识的阶梯,进行自我思维训练,来打破和达到新的平衡,起起伏伏的人生就是如同坐标系中勾画的曲线。修齐治平,这个是中庸之道的贯穿的主线,平衡不好,那就掉入了我们说的佛家的这个领域了,都说叫遁入空门,佛家以空为入手的。

佛家三宝就是佛法僧,这是净土宗(主要针对的是悟性上属于中下之资的普罗大众的),禅宗讲的是觉正静,首先要有觉悟,然后生正念,静以修身:养天性,感而遂通。佛家以空为着手点去进入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都是这个意思,那么他是干嘛用的?他像个大药店一样,是安心用的,你失衡了,无力再平衡了,绝望了,有很多问题不是通过外力去解决的,也不是通过管理、沟通、调节能解决的,那么就只能通过佛家的这种方式来吃药医治。

从历史角度来看,为什么儒释道到之间是这种融合,当然,诸子百家,因为不是主流的认知的因素,我们暂时不去关注他。这三家之所以关键,关键在他们对应了是三种特定的场景,道教对应了事情的发端、开始。儒家对应事情的过程、佛家对应了事情的收尾。有效的场景识别和场景匹配能够适当性应对问题的关键。如何有效的去解读场景?还是需要练习,这就是联系到易经的价值了。

易经,是万经之首或者是万经之始,又称无字天书。因为这本书到了商周时期,文王演易定卦名,周公演礼定爻词。然后就是绵延到春秋战国时代,孔子韦编三绝(话外一句,孔子克己复礼就是源于此认知),定了周易的卦序。因为周易本身他这个体系的是一个脱胎于伏羲八卦,所以有先天后天之说,这也是易经可玩性的一种特质。易经是从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展开的。太极辨有无、两仪定乾坤、四象定场景(一年四季、一天四时)、八卦定方位、六爻之变断吉凶。这套体系;这里附带提一句,十几年前,我好奇,开始关注易经方面的内容,带着一个质疑者的视角,开始剖析审视易经真实的价值,市面上你能够找到的书籍资料,我是看了不少;最初的动机就是,凭什么能预测。前十年归因于经验主义统计范畴。最近感觉这种定位有失偏颇。六十四卦,对应了六十四中生活场景,这些是农耕文化的典型场景。其文化内涵已经渗透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我们当前时代,再来看这六十四个场景,早已经含糊不清了。市面上翻译解释易经的,汗牛充栋,随意发挥,作为理科生视角,是有些不能接受的。那些考证者,也是止于文字本身,或者稍做延展,没有看到坚实的科研成果,如今大众文化水平普遍很好,却没有办法轻易的接近这本书的真实内涵,有些可惜。如果有才学深博者,用新场景替换旧爻辞,我想应该能极大的推动易经的价值被更多的人分享到。

玩易经,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预测,预测是结果(这个结果的对错如同下棋一样,跟棋并没有关系)。目的是训练大脑的分析思维能力,所以有一句古话:善易者不占。易经就是一元论的一个体系架构。按照宋代邵雍在皇极经世里面的总结:有二十四点:道德功力、意言象数、性情形体、圣贤才术、仁义礼智、化教劝率;这里不延展说明了,(附加说一句,牵强附会的东西有时候不经意间会被夹带,也非本意,这二十点、如同二十四面镜子,是人身处于社会体系里面的评价因子);面向不同的场景,需要总结出不同的评价因子,这是能否把问题分析透彻的关键。有了这些因子,就可以用易经的这套工具来处理。至于怎么处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是指啥?司马迁说:洁静精微。这里简单说两句:洁,简洁,不废话。静:象,场景化,图谱化,类似现在的思维导图,美观高效。精,关键因素识别。微,事情发端于细微处,有见微知著一说,又有防微杜渐的警示。回归到一元这个概念上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和一之间的关系,好比无中生有;又如镜空衡平,未发之中;还似非空、非非空。这个只是个意会。举例,人的基因(DNA)与人本身之间的关系,以及DNA与RNA之间的关系。这里面可能会想到鸡生蛋、蛋生鸡、或者是鸡蛋同源而最初只是造物主所赐。面对很多困惑的问题,也许你理性上能接受,感性上挥之不去,应该是自身认知边界引发的困扰。再往前,就会面对更多的未知。

当前文化反向推到源头,就讲到一个易经,当然另外还有一个源头就是五行对吧,五行就是讲生克的逻辑,适用于处理事理之间关系的问题,易经讲的是变数和定数,五行讲的是场景演化的关系,经常看到这两个配合的使用。就是相当于从两个角度来解构同一个问题,民间八字算命,把人的生辰八字放到用易经构建的时空体系里面,就是这个道理。

讲了这么大的铺垫,其实没有讲心物一元到底是个怎么回事情,第一层讲开悟,第二层讲了生死,第三层讲心物一元:其实就是质量和能量的转换,就是这么回事情。你一块煤炭它是静态的,是煤炭,但是它是能源它有价值,燃烧起来,能量转换完了它,它就没有了,它的作用就没有了。我不知道有没有讲清楚,因为这个东西一定是你用那个朱熹的格物致知自己去格,想通多少就明白多少。

王阳明传里讲格物,格竹子那一段,说他没有格出什么东西来,有可能会给人产生一种误解,认为格物致知什么的,是不对的。其实事上练就是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就是事上练,他只不过是因为明朱理学之间的争论太多了,他就用事上练来解释格物致知。朱熹的格物致知非常厉害,能把你所有的事情给捋清楚。

需要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如说大学,中庸,老子,易经要有初步了解,不要说比较熟悉。对里面的那个含义,要反复琢磨过,有了这个基础,就构建了一个基本人文框架,这是第一个要素。第二个要素,就是要有面对的行业的一个专业体系,比如说我吧,我是搞技术的,我对技术体系我是很清楚的。有了两个体系之后,你再去比对,再去解构人家的体系就容易一些。

反观王阳明他的成长历程,他确实也是这样做的。首先他少年时代立志要做圣人,然后他发现立德、立言都很难,立功比较容易,它就研究兵书,去上战场,打了胜仗,给后世子孙安定的生活环境。他决定干这个。所以他打仗厉害的原因就是他有这个志向支撑。这里附加一句,孙子兵法,你可以看一下到底是在讲什么的?他里面不是求胜的,所有的策略都是在特定场景下如何求不败的。理解了这种逻辑,至少不会犯求胜的错误了,因为是否能胜并不由一方决定,有时候是多方博弈的结果。

有一本书叫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讲的挺好它里面最核心的逻辑就是告诉你,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不要先行,你算清楚账就可以了,这可以保证你至少不败。王阳明年少的时候,花了两年的时间,不去为考状元做准备,一直在琢磨怎么打仗,因为他想做圣人,那么这个就是他的一个知识能力的积累;后来发现,打仗也不是天天都有的,他就开始琢磨点别的事情了。因为他底子好,一琢磨就不得了了,啥都通;当然也暴露出负面问题,结婚的时候他就他就甚至忘了跟他老婆洞房花烛了,这家伙如果放到现在,应该是不受老婆待见的货。

这里面要提醒一句,做再多功夫,都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心性澄明。他跑到那个寺院里面去,去参悟这个老和尚为什么打坐念经。他不是太自我的一个人,能客观看看问题,这也是他天分使然;那么这就能看出很多事情的本质或者说是关键因素,这个是中上之人才具有的天赋,这不是强求得来的。

当他搞明白之后,立马觉得太监当道,朝廷乌烟瘴气,不能忍。年轻人,血气方刚,说干就干。掺那个刘景,立即被刘景迫害,打的半死后被关在牢里。他只能天天靠背诵易经来疗伤。后来刘景发现这小子居然挺过了朝廷的廷杖,又出一计,发配到福建偏远地区做个邮递驿站官,路途上暗地里要押送的差官结果他性命(发配去偏远地区的,基本上多半死在路上)。他只好自己想办法脱身,然后到龙场赴任,才有后面在山洞里悟道的经历。整个过程,就是他已经把他的知识、经历通过涵养天性这种方式融合消化了,按照武侠小说的说法,打通了任督二脉,已经构建成一个全新的体系架构了。然后,他出来讲课了,别人问什么他就能回答什么了。这说明他的思维架构非常高效。在此之后,他就是讲学,一直到死都在讲,一边打仗一边在讲学;但是有一件事,一直有些困惑,是关于他的家庭。

他家庭就很奇怪,他完全没有经济头脑,他的夫人在老家照顾他父母,还带着一个女儿,就这么个现状,很多年都没有变化。然后他老婆想想,这样也不行啊,就从亲戚那过继了一个儿子,儿子又不靠谱,然后他老婆送了一个丫鬟照顾他,照顾了十年,也没添一儿半女,完全没动静。他也不知道她老婆的意思,以为没什么意思,十年之后才明白过来。然后生了个儿子。就这么一个人物,所以他在生活方面,经济方面,都表现的很小白。他讲的那些道理,孝道,在生活方面怎么用,我看他也是不会的。我最近才开始琢磨这个事情,在经济上面,你怎么去用,需要我们自己解释这个问题。

最后,王阳明讲那个四句教,就是他的一个总结性的一个概括,四句话前面三句就是三观,第四句就是方法论,可以用格物致知的方法,这个要慢慢格,能格明白多少,就能收获多少。

历史上有几个人物,他们自身所处的位置跟王阳明有一定的相似度。一个就是苏东坡,才华横溢,划时代的文人,一生坦荡荡,到哪都能安生;大半生都被到处贬官,到了哪里都很乐观。一个就是明朝的另外一个牛人,叫张居正,他是在人际关系处理上,他是非常的厉害,搞新政,推行一条鞭法,一个人力挽狂澜,这个这个人非常牛啊;然后就是清朝,都绕不开的曾国藩是吧,也是很牛的一个人,一个文人,现学打仗,没钱、没兵,跟太平天国干了十几年,还打赢了,每天下午自己跟自己下盘棋,处处事事比苏轼还要小心,比张居正还要敏感,只是天份上可能略输些王阳明。

单看王阳明的心学可能是没什么养分的,真正的养分是在外面,需要把外面的那些资源,吸纳进来加工消化,用于培育内心这颗树。易经被称为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王阳民能通篇背诵易经,如果能效仿,肯定是收获巨丰。

现在市场上那些解构、解析的资料很少是具有宏观整体性的,看了未免有些拾人牙慧的味道,倒不如自己多读读原文,靠自己悟比较靠谱。

楼主:黃颜木  时间:2021-10-18 20:27:21
@ty_匿名969 2021-10-18 18:52:54
从朴素的价值观念上讲,也就是良知良能上看,你什么事都不要做,你需要的就养生,就是孟子讲养浩然正气,王阳明说的叫涵养天性
…………
这句话是有问题的~
孟子养气的核心是 行要锲于心,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就养生了。
还有 阳明先生一直提的观点是 事上磨,这不可能教人啥都不做去养性…
-----------------------------
多谢指正
楼主:黃颜木  时间:2021-10-18 20:29:56
@法王点灯泡 2021-10-18 19:08:27
哈哈,守仁中格竹
整个古代都挺推崇的修心养德挺美好的
不过个人一点不喜欢这种皇权压迫下的畸形儿
品德需要,但是比重放这么大就没意思了
-----------------------------
恩 认同你的观点,只是人总归是生活在具体的时代的,所以,王阳明认清事实,比较识时务,并不是贡高我慢,孤芳自赏的类别。
楼主:黃颜木  时间:2021-10-19 11:32:32
易经的数字逻辑很奇怪,从可比性上看,16进制跟阿拉伯数字10进制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等同意义。困惑的是,河书、洛图上又是十进制。
说卦时,使用的也是6、9之数。九宫八卦也是讲九。开端演化的时候,却用的是二进制推演出来的16进制。每卦设定为6爻,也是二进制推演出来的。
感觉里面有混乱,断层,或者拼凑的味道。一个体系里面有两种数理逻辑。
楼主:黃颜木  时间:2021-10-20 09:07:46
@播火者 2021-10-19 18:11:30
如果有才学深博者,用新场景替换旧爻辞,我想应该能极大的推动易经的价值被更多的人分享到。
----是这个意思,只能守成,不能开拓,场景都变化了。这个问题需要回到进制上来。易经就是进制演绎,所谓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都是在讲进制。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性了呢?
-----------------------------
是的呢,希望有些新意出来;卦辞爻辞的问题,可以结合具体行业,场景做努力。毕竟,经过科学洗礼,知识结构越发的庞杂了。个人没有精力深耕到位。
再者,易经讲的是得中得位的价值发现,特别适用于社会关系分析,对于复杂场景中涉及的人物及角色,业务及流程,系统及演变都有着很好的透视作用。进制是个运算工具,卦是个架构承载体,场景是个业务承载体。
楼主:黃颜木  时间:2021-10-20 09:31:03
如果说古时候,水是生命之源,人类栖息地都是依水而建;网络时代,数据就是什么之源,人类栖息地都是依数据平台而建。古老的文明,正在大迁徙到数据网络空间中。近年来,元宇宙的概念,和虚拟币的星星之火,可想而知,将来的世界,多维度空间的融合正在逐步的通过人类社会活动逐渐诞生。现在真正的荒原,蓝海,或许就就在这里了。
楼主:黃颜木  时间:2021-10-20 12:01:36
关于如何在事上练,上文中并未提及,只是说了个要旨。这边抛砖引玉:可以从六个阶段、九个方面着手。六个阶段(依次为:方法细节层次,组件流程层次,系统架构层次,业务方案层次,项目场景层次,行业方向层次)的考量出自对六爻初步解构。九个方面(个人方面:[勤奋、领会、调研],事情方面:[全面、透彻、坚定],团队方面:[共识、引领、作风])着手,源于附会九宫的因子筛选。
楼主:黃颜木  时间:2021-10-23 13:04:45
在事上练之前,需要有个前提,就是头脑清醒。一味蛮练,到底是练个什么?就比如打坐,如若头脑清醒,既可以梳理心中所思所想,弄个条理清晰。如果心中无事,何须强做个打坐的功夫?
楼主:黃颜木  时间:2021-10-23 13:19:35
事上练,练的是什么?这里又需要提到第一性原理,或者说主要矛盾。这种原因的寻找,是体现智慧的关键输出。通过反复的迭代、试错,寻找各类矛盾的主要方面,来淘练出第一要务。如同马斯克去火星先要造火箭,造火箭先要造推进器,进度慢需要找主要原因,进行可回收,能够缩短火箭的准备周期,降低成本。就是如此迭代着往前推进。造特斯拉汽车自动驾驶、做储能回收站,等等,这些事情,都是随着事情的拓展,慢慢被甄别出来的第一性要务。上面提到的头脑,也就是评判自身所做是否符合初心的一个逻辑递归过程。他搞人际辅助大脑,也是基于这个目的。
楼主:黃颜木  时间:2021-10-25 09:38:28
最后,还要补充一句,王阳明前期讲知行合一,后面有四句教,这里面是有层次差异的。知行合一只是解决了贯通问题。例如,封神榜中,老子在大战通天教主,一气化三清;通天不识此术,老子解释说:“吾道,一以贯之”。王阳明的道,也是贯通的,贯通的逻辑基础就是良知良能。这是前期他的一个立足点。到了四句教,他做了修正和完善,能洞悉有无之间的奥妙,能客观的看待人心中的善恶缘起缘灭,这也是他处事厉害的根因。所以,总而言之,四句教就是人生三观,外加方法论。知行合一就是为善去恶的事上练的功夫。
楼主:黃颜木  时间:2021-10-25 14:36:03
@ty_匿名969 2021-10-25 13:33:02
做个小游戏,你跟着我的想法去思考:
A C两人今天要谈一个项目,约定下午两点半在A大厦谈,他们都是提前五分钟到的场。当A看到C后,在他们还隔两米远时,A就以握手的姿势伸出自己的手了。
当他俩握手寒暄了几句后,A心中冷笑连连(当然隐藏的很好),那会儿A心里琢磨的是:今天一定得把C拉下水,否则这垃圾项目指不定得亏多少钱呢。
C是个心地干净的商人,从不坑人的那种。
……
上面的场景设定到此为止......
-----------------------------
A的目的是拉C下水,所以,A先需要对C有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确认C的诉求,然后寻找利益交换的通路。
C需要了解A的意图,A关注点有两方面,C这个人是否诚信,对这个这个项目调研是否充分。这些是这个事情上的核心因素。
楼主:黃颜木  时间:2021-10-25 14:43:10
当C发现A这个人并不关注C这个人是否诚信的问题时,对于C来说,心中基本上推断,A并不是合适的合作伙伴。如果A的重点放在诚信上,跟C实话实说,那C自然很愿意与A合作,哪怕是项目本身有问题,C也不见得会回避问题,也会尝试去合力解决。这里面,A首先要经历诚信的考验,考验的方式就是对项目是不是实事求是。这个从A角度看,初心想要达成合作,选择的手段必须要符合A对C的一个价值观判断。
楼主:黃颜木  时间:2021-10-25 14:54:29
如果A想搞定C,有三种选择:
1、把与C合作的利害关系跟C讲明白,引导C参与项目。(基于A认定项目本身亏钱,不会冒险做这个尝试)
2、只讲对于C有利的项目情况,引导C参与项目。(不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选择性透露信息,C需要自行脑补那些未曾言明的可能性)
3、其它基于欺骗的粉饰,引导C参与项目。(A必须假定能够在跟C沟通中占据引导地位,否则失败风险很高,成功是以C的受骗为代价,非共赢局面)
楼主:黃颜木  时间:2021-10-25 15:01:04
如果C想搞定A,
1、C对A的项目有充分全面的了解。对于A的表演,采取配合的方式。(C确认A的行为是否完全在自己的设想当中)那么C对A的会面就取决于C对A角色价值定位上。后续事宜如果A不可或缺,那么就需要配合A。例如:蒋干盗书。
2、C对A的项目尚处在调研阶段,这是C首先判断的是A是否诚信。A面临比较大的道德挑战。其次才是A对于项目本身的专业性,和是否不可替代性。这些因素,最终形成C对这个项目评判的最关键一部分。

楼主:黃颜木  时间:2021-10-25 15:05:10
意:A的意思就是C必须得参加。C的意思就是必须得弄清楚值不值得参加。
良知:A发现C愚昧或者精明,然后配合好C的诉求。C发现A愚昧或者精明,寻找保全利益的立场。
格物:A需要格清楚C最关注的价值点,并设法满足。C需要格清楚A能否满足自己关注的价值的。
楼主:黃颜木  时间:2021-10-25 15:16:29
需要有个清楚的头脑,要知道,凡事皆有两面,孤阴不生独阳难长,所以需要把事情两方面都想清楚,如果能力不够,就寻找能胜任者为之。
楼主:黃颜木  时间:2021-10-25 15:57:18
当年,X跟Y以XXX价格购买M,被Z拦阻,交费N,遂成。
楼主:黃颜木  时间:2021-10-25 15:57:44
这件事情,三方共赢的局面。
楼主:黃颜木  时间:2021-10-26 11:55:21
我从不写文章,所以东西都是随口说说的。只是因为记性太差,阅读时会记一点。记了不少笔记,本打算着能写出本书来,后来发现记多了,也是枉然,不如在脑子里盘算,写书更是奢望了。只是前阵子遇到一个年轻才俊,言语中提到他刚刚出了一本书,自己才警醒过来。才有这篇文章出世。也算是找一个立足点,写篇文章,交个朋友。
楼主:黃颜木  时间:2021-10-26 12:07:09
我其实不思考问题,我认,对待陌生事物,没有经验首要问题不是思考,是寻找问题,比对问题。实事求是,凝聚共识。其他都是枉然。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