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从天上来·秋月幻影 辛丑九月八为生日作】

字数:9399访问原帖 评论数:22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0-13 16:15:27 更新时间:2021-11-13 11:54:46

楼主:锦绣云溪  时间:2021-10-13 08:15:27
春从天上来·秋月幻影 辛丑九月八为生日作

海月乘槎,认弄潮惊鹭,犹奏鸣葭。影碎形消,水波仍在,疏阔散逸如沙。
难觅常羲阿小,都只见、擘画斟茶。更堪遐,似未央天上,谁问琵琶。

烟霞。自该照照,尽越过层林,窈窈云纱。幻化行来,不同旧梦,恰如迁往新家。
楼主:锦绣云溪  时间:2021-10-13 16:43:46
@开正李定 2021-10-13 11:40:47
品读欣赏!祝好!
-----------------------------
谢谢欣赏!问好!——

楼主:锦绣云溪  时间:2021-10-23 12:50:10
这是步韵宋·张炎作品——

春从天上来·己亥春,复回西湖,饮静传董高士楼,作此解以写我忧 。

——请内行看看,这种步韵法,可否!
楼主:锦绣云溪  时间:2021-10-23 16:16:11
张炎原作!——

春从天上来·己亥春,复回西湖,饮静传董高士楼,作此解以写我忧 。

海上回槎。认旧时鸥鹭,犹恋蒹葭。影散香消,水流云在,疏树十里寒沙。
难问钱塘苏小,都不见、擘竹分茶。更堪嗟。似荻花江上,谁弄琵琶。

烟霞。自延晚照,尽换了西林,窈窕纹纱。蝴蝶飞来,不知是梦,犹疑春在邻家。
一掬幽怀难写,春何处、春已天涯。减繁华。是山中杜宇,不是杨花。
楼主:锦绣云溪  时间:2021-10-23 18:50:11
@楚人山庄 2021-10-23 13:57:08
欣赏!
-----------------------------
谢谢!晚上好!——
可否对上面的事项说上几句?
楼主:锦绣云溪  时间:2021-10-23 20:14:20
@项红卫2020 2021-10-23 15:12:16
赏读。问好!
-----------------------------
谢谢!晚上好!——

这是步韵宋·张炎作品——

春从天上来·己亥春,复回西湖,饮静传董高士楼,作此解以写我忧 。

——原文在上面,请内行看看,对这种步韵法有何见解!
楼主:锦绣云溪  时间:2021-10-24 07:48:41
@开正李定 2021-10-13 11:40:47
品读欣赏!祝好!
-----------------------------
晚上好!——

这是步韵宋·张炎作品——

春从天上来·己亥春,复回西湖,饮静传董高士楼,作此解以写我忧 。

——原文在上面,请内行看看,对这种步韵法有何见解!
楼主:锦绣云溪  时间:2021-10-24 10:48:08
关于步韵,各位不肯指教,本人在这里献丑了。

其实,步韵是和诗的一种,应该在“用韵”之中,“用韵”是“和作”一种。

工具书解释“和”,通常是指依照别人的题材和体裁做出诗词。这即是说“和”这件事只和诗词有关,其他文体不存在“和”一说。这样做出来的诗词,叫“和作”或“和诗”,也就是说“和”是一个大概念。

“和作”分为用韵,与不用韵两种情况。如教员的《满江红·和郭沫若》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郭沫若原作——满江红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
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

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铄?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
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两人的用韵较宽,都在《词林正韵》入声十七部,但两人韵字不同。“和”诗上,和诗与原作用韵在同一韵部,但韵字不同,叫“用韵”。可以想知,和作韵字与原作相同,就叫“步韵”。
楼主:锦绣云溪  时间:2021-10-24 12:11:26
其实,郭沫若原作名称叫《满江红·领袖颂》,《光明日报》在1963年元旦,以《满江红———1963年元旦抒怀》为题发表,是歌颂毛 的词作。毛 的和诗《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讲的是世界形势发展,言外之意明确,看清世界大势,不需要歌颂。两者并不是一个题材,换句话说,和作和原作,只是在“和”上有些关联,也即体裁上关联,但题材内容上并不关联,至少可以并不关联。说白一点,就是各说各话,并不围绕一个主题。

这样,前面工具书关于“和”的定义,就成问题了。可以修改为:诗词的“和”,通常是指依照别人的体裁做出诗词,并不一定是同一题材。

《光明日报》这样说:郭词主旨,乃借祝寿表达敬仰之情;毛的和词,却展现了纵横天下、战无不胜的政治情怀。因为“反修”、“防修”、“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革命战略和斗争策略,在1963年已经驶入了历史的快车道,毛的和词,可以说是这一政治动向的艺术化标记。何况,毛的和词,首先是在1月9日“书赠恩来同志”的,借此向周恩来传达政治用意,是不言而喻的。

见《光明日报》——郭沫若与毛泽东的诗词唱和
https://www.gmw.cn/02lrtd/content/2005-10/21/content_320369.htm
楼主:锦绣云溪  时间:2021-10-24 15:56:37
继续,依然以毛 和诗词为例!)——

通过郭沫若《满江红·领袖颂》,以及毛 的和作《满江红·和郭沫若》比较,我们注意到和作与原作关系。

第一要点就是体裁必须相同。本例,原作和和作都得是词牌《满江红》,不同的词牌间不能叫“和”。体裁必须一致,词是同一词牌,绝句都是绝句,律诗都是律诗;

第二个要点,题材内容不是和作的必须,原作和和作可以各说各话,没有强求一致的必要。

第三个要点,用韵没有强求一律。看下面例子,加深体会第三点——

楼主:锦绣云溪  时间:2021-10-24 18:04:48
接上!)——

1961年10月18日,郭沫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观看了浙江省绍剧团演出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出地方戏引发了郭沫若的诗兴和政治冲动,于10月25日夜,写下了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并在11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紧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
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毛泽东看到后,于11月17日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郭沫若最早看到毛泽东的和诗,据他自己说,是在1962年1月6日的广州,由康生抄录见示的。郭沫若见到毛泽东和诗的当天,立马写了一首和诗,1月8日由康生转呈毛泽东:

赖有晴空霹雳雷,不教白骨聚成堆。
九天四海澄迷雾,八十一番弭大灾。
僧受折磨知悔恨,猪期振奋报涓埃。
金睛火眼无容赦,哪怕妖精亿度来。

下楼再对此唱和作分析——
楼主:锦绣云溪  时间:2021-10-24 20:07:33
继续!)——

郭老的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咒念紧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此作依《词林正韵》第八部,涉及平水韵二萧三肴四豪
毛 的和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便不依郭老原韵之乱,取平水韵十灰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郭老再和,用毛 韵,则是步韵——
赖有晴空霹雳雷,不教白骨聚成堆。九天四海澄迷雾,八十一番弭大灾。
僧受折磨知悔恨,猪期振奋报涓埃。金睛火眼无容赦,哪怕妖精亿度来。

可以看出,这三首唱和,前两唱和,只能是最宽泛的“和”,同题材同体裁,不同韵。因为不同韵,自然也不可说是“用韵”,更不能说“步韵”。后两唱和,是同韵,并且韵字对应相同。因此,是同韵“和”,这就可说“用韵”了;又韵字相同“和”,就可说“步韵”了。

如果和作与原作通韵,但韵字并不原作对应相同,就只能是“同韵”称之。



楼主:锦绣云溪  时间:2021-10-25 10:10:25
上面谈及什么是诗词的“和”,
因为“和”就是诗词才有的事,就有了相关规定性的看法。
最基本的是,唱和必须体裁一样,和作可以和原作内容无关,
“和”就是作出和被和者一样体裁的诗词,舍此无他。

至于韵的使用,
要求极为宽泛,韵可同,可不同;
同韵,可不同韵字,可韵字完全对应相同。

唱和,是在符合一定的体裁下,不管用什么韵,对应的都可以叫“和作”。
对用韵限制到相同的,可以叫“用韵”的和作,如“用某某诗词作品韵”。
韵字完全对应相同的和作,叫“步韵”。因此,“步韵”是“用韵”的一种。
楼主:锦绣云溪  时间:2021-10-25 11:54:32
好了,可以单说“步韵”了!
之所以说,就是“步韵”没那么简单,
还有一个叫“迈五”及追随者说是“盗窃”呢!
楼主:锦绣云溪  时间:2021-10-25 14:57:43
和作的步韵,又叫“次韵”,就是表达韵字的对应相同,“次”就是一次对应。也并非单一的形式,先看如苏轼步韵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王国维评价,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人间词话》)那就看看章质夫的《水龙吟·杨花》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因为东坡和作也是谈论杨花,又可称“同题唱和”。
则前面提及毛 与郭老《满江红》唱和,就不是同题唱和了。
楼主:锦绣云溪  时间:2021-10-25 17:05:24
先停下,插播一段。欣赏对章质夫杨花词的评价——

水龙吟·杨花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时贬谪黄州的苏轼也很喜欢好友章质夫的《水龙吟》,并以唱和。
苏轼在《与章质夫》信中说:“承喻慎静以处忧患。非心爱我之深,
何以及此,谨置之座右也。《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
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
其意,次韵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七夕》词亦录呈。”特
意告诉他不要给别人看。但章质夫读后赞赏不已,也不顾苏轼的特
意相告,很快送给他人欣赏,使得这首和词得以传世。

前人评价章词细腻地写出了杨花之形态(飘坠、轻飞乱舞)、杨花
之神态(闲趁、静临、傍珠帘)、杨花之“闯入”人间的状态(春
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毯无数)等。宋·朱弁《曲洧旧闻》卷
五:“章质夫作《水龙吟》咏杨花词,命意用事,潇洒可喜。东坡
和之,若豪放不入律吕。徐而视之,声韵谐婉,便觉章词有绣织工
夫。”宋·魏庆之以为,“质夫词中所谓‘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
依前被、风扶起。’亦可谓曲尽杨花妙处。东坡所和虽高,恐未能
及。”

这首咏柳花的词曾被苏轼赞为妙绝,但词史上,人们多赞赏东
坡的和柳花词,而对这首原作却颇多微词。实际上,这首词清丽和
婉,不失为词中精品。首句“燕忙莺懒芳残”开篇点题,写燕忙于
营巢,莺懒于啼唱,繁花纷纷凋残,表明季节已是暮春:“堤上”,
指明地点:“柳花飘坠”,点明主题。破题之后,用“轻飞乱舞,
点画青林,全无才思”紧接上句,把柳花飘坠的形状作了一番渲染。
它为下文铺叙,起了蓄势的作用。韩愈《晚春》诗云:“草树知春
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意思是说:“杨花(即柳花)和榆荚一无才华,二不工心计;不肯
争芳斗艳,开不出千红万絮的花。韩愈表面上是贬杨花,实际上却
暗寓自己的形象,称许它洁白、洒脱和不事奔竞。章楶用这个典故,
自然也包含这层意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写到此,词人竟把柳花
虚拟成一群天真无邪、爱嬉闹的孩子,悠闲地趁着春天的游丝,象
荡秋千似地悄悄进入了深邃的庭院。春日渐长,而庭院门却整天闭
着。柳花活似好奇的孩子一样,想探个究竟。这样,就把柳花的形
象写活了。“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柳花紧
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下到闺房里去,却一次又一次地
被旋风吹起来。这几句深得南宋黄升和魏关之的欣赏。黄升说它“
形容居”(《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五评);魏庆之说它“曲尽杨
花妙处”,甚至认为苏轼的和词也“恐未能及”(《诗人玉屑》卷
二十一)。当然,把这首词评苏轼和词之上是未免偏爱太过;但说
它刻画之工不同寻常,那是确实不假。这几句除了刻画出柳花的轻
盈体态外,还把它拟人化了,赋予它以“栩栩如生”的神情,真正
做到了形神俱似。

下片改从“玉人”方面写:“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
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
称此词为“闺怨词”,估计就是从这里着眼的。到这里,“玉人”
已成为词中的女主人公,柳花反退居到陪衬的地位上了。但通篇自
始至终不曾离开柳花的形象着笔,下片无非是再通过闺中少妇的心
眼,进一步摹写柳花的形神罢了。柳花终于钻入了闺房,粘少妇的
春衣上。少妇的绣花床很快被落絮堆满,柳花象无数香球似地飞滚
着,一会儿圆,一会儿又破碎了。这段描写,不仅把柳花写得神情
酷肖,同时也把少妇惝恍迷离的内心世界显现出来。柳花少妇的心
目中竟变成了轻薄子弟,千方沾惹,万般追逐,乍合乍离,反覆无
常。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这几句既着意形容柳花
飘空坠水时为蜂儿和鱼所贪爱,又反衬幽闺少妇的孤寂无欢。“望
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借两个典故,既状写柳花飘坠
似泪花,又刻画少妇望不见正“章台走马”的游冶郎时的痛苦心情。
章台为汉代长安街名。《汉书。张敞传》:“时罢朝会,过走马章
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颜师古注谓其不欲见人,以扇
自障面。后世以“章台走马”指冶游之事。唐崔颢《渭城少年行》:
“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
歌钟起”,即其一例。至于柳与章台的关系,较早见于南朝梁诗人
费昶《和萧记室春旦有所思》:“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已映
章台陌,复扫长门扉。”唐代传奇《柳氏传》又有“章台柳”故事。
这首词若有不足,当是上下片主题不一,从而造成了形象的不集中。
然而瑕不掩瑜,此词仍值用心玩味。
楼主:锦绣云溪  时间:2021-10-25 18:38:53
继续!)——

步韵,或次韵,是在和作的大前提——同一体裁下,
和作和原作的韵字一一对应相同。其实,这还只是步韵的
最低要求,满足这样的要求,就可以称之“次韵”了。
但有人提高要求,步韵做到白脚字,也要对应相同。

古人没有作出这样的要求,
也就没有注意到这样例子。

前面所举郭老和毛 的唱和,
就仅限于韵脚字,不包括白脚字,再看看——

毛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郭老再和

赖有晴空霹雳雷,不教白骨聚成堆。九天四海澄迷雾,八十一番弭大灾。
僧受折磨知悔恨,猪期振奋报涓埃。金睛火眼无容赦,哪怕妖精亿度来。

请注意,这个唱和除首句用韵外,白脚字没有一个相同。
同样,苏轼和章质夫《水龙吟》“杨花”唱和,
也完全并不在意白脚字是否相同。
甚至有可能刻意避开。




楼主:锦绣云溪  时间:2021-10-25 20:22:47
继续!)——

步韵,或次韵,是在和作的大前提——同一体裁下,
和作和原作的韵字一一对应相同。其实,这还只是步韵的
最低要求,满足这样的要求,就可以称之“次韵”了。
但有人提高要求,步韵做到白脚字,也要对应相同。

古人没有作出这样的要求,
也就没有注意到这样例子。

前面所举郭老和毛 的唱和,
就仅限于韵脚字,不包括白脚字。

现在和诗,除了对白脚字,有了如“步韵,或次韵”类似要求外,
连句首字都有要求。我原来在百度诗词论坛上见到不少这样做的。

他们把白脚字纳入步韵的形式,想象成长条桌一头带抽屉一样,叫“一头沉”;
把句首字也纳入步韵次韵形式的叫“两头沉”,就像长条桌两头带抽屉那样。

请看例子——原作:

青蓑素笠赴天涯,春暮天涯雨亦斜。难凭诗字平幽恨,爱向云林认旧家。
几度清深扫庐雪,十年落拓望辽霞。依稀梦里人何在,隐约东风送客槎。

和作:

青殷近暮暗天涯,春色无边未雨斜。难让花丛知韵恨,爱寻枝杪误诗家。
几番风去尘疑雪,十载云飞雾梦霞。依旧泉林狂涓在,隐情谁可与仙槎。

请注意,和作每句的首尾两字,和原作一样。
在百度,曾经为尊重原作,把这种“两头沉”的和作,
又起了个很优雅的名字,叫“凤冠霞帔”,其意自明。
即唱和中,和作披着的是原作这个“凤冠霞帔”。


楼主:锦绣云溪  时间:2021-10-26 08:37:21
我把“凤冠霞帔”叫做原作的“诗壳”,是原作的外部的字。
和作用“凤冠霞帔”就是用原作的“诗壳”又做一首诗。就是
和作,并不一定涉及重复原作的内容,甚至可以不是同一题材。

再看一例!——和作:

虞美人·秋意

秋风肃肃湖滨起,萧瑟无须比。穿行水面正朝东,拉上浮萍怎不乱称雄。
从时落叶藏身地,素气知回避。世间虽已透疏凉,应把青葱备好却苍黄。

原作!——虞美人·秋声

秋之为气林间起,萧飒谁能比?穿山越水任西东,拉朽摧枯一路势何雄。
从来欲换新天地,杀伐终难避。世人休叹太悲凉,应叹青葱转瞬便衰黄。

这是同一题材,很紧扣的和作。

此“凤冠霞帔”的唱和,唯有一字“杀”字改还为“素”。
因为,秋,又可称为“爽节、素节”,自然该有“素气”。



楼主:锦绣云溪  时间:2021-10-26 12:39:21
再看一例“凤冠霞帔”和作!——

秋深赏菊 用杜甫《南邻》韵

锦霞天际泪沾巾,园客黄花共冷贫。
惯使怎知何以喜,得闲谁误亦曾驯。
秋风入水虽三尺,野渡临舟只一人。
白狗中秋消耗暮,相逢竟至月新轮。

这和作挑明“用杜甫《南邻》韵”,那就看看原作——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果然“凤冠霞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