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3、14、15卷)

字数:1117561访问原帖 评论数:2767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1-08 22:55:08 更新时间:2022-09-26 08:17:59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1-11-13 06:23:42
91,1891,胡适(1891-1962)71岁,领导新文化运动,师从美教育家杜威135
(1)胡适简介和生平。(2)胡适与毛泽东。(3)胡适谈论贞节。(4)胡适和新文化运动。(5)胡适人物轶事。(6)胡适感情生活。(7)胡适的六段绯闻。(8)胡适人物日记。(9)胡适学术思想。(10)胡适所留新诗。(11)胡适人物评价。(12)胡适后世纪念。(13)胡适评价毛泽东诗写得差劲?(14)为什么不选择共产党。(15)胡适在1953年——为什么要清算我的思想?(16)胡适:共产党统治下决没有自由。(17)毛泽东如何评价胡适?(18)毛泽东为什么批判胡适?(19)胡适最令毛泽东生气的话:他当时水平考不上北大!(20)胡适对毛泽东的评价以及蒋介石对胡适的评价。(21)郭沫若胡适对毛泽东蒋介石的天壤之别。(22)胡适为何要挑毛泽东诗词的刺?(23)毛泽东评价胡适。(24)公敌胡适。(25)晚年胡适。(26)胡适与张爱玲的一段隐秘情。(27)鲁迅与胡适的“陌路”与“同途。(28)民国初年的各种思潮。(29)胡适对待谩骂的态度。(30)他对共产党没有深仇大恨。(31)辜鸿铭与胡适的故事(32)胡适:一个文人的操守
92,1891,戴季陶(1891-1949)58岁,国民党元老,思想家167
(1)戴季陶简介和生平。(2)戴季陶主要作品《日本论》。(3)戴季陶人物轶事。(4)戴季陶投江自杀事件起因:惧怕乱伦丑行被曝光。
93,中1891,陶行知(1891-1946)56岁,现代教育家176、
(1)陶行知简介和生平。(2)陶行知人物轶事。(3)陶行知最后演讲。
94,1892,郭沫若(1892~1978)86岁,中国著名学者,革命家180
(1)郭沫若简介和生平。(2)郭沫若情感生活。(3)郭沫若主要作品。(4)郭沫若的人物关系。(5)郭沫若逸闻趣事。(6)郭沫若人物评价。(7)【大陆四大无耻文人】四大不要脸”。 (8)近代史上最无耻的文人-------郭沫若。(9)郭沫若烧书辞职的前因后果。(10)郭沫若人品。(11)胡适郭沫若之间有何纠葛。(12)作家郭沫若如何评价蒲松龄的?(13)鲁迅骂郭沫若是为何?(14)千古第一无耻文人——郭沫若。(15)无耻文人郭沫若列传。(16)郭沫若的人品和文学宗派主义。(17)郭首先不是个好文人,其次不是个好男人,(18)无耻文人:郭沫若为什么要丑化秦始皇?(19)郭沫若无耻文人的体现。(20)秘闻:周恩来如何评价鲁迅与郭沫若。(21)郭沫若为何被读者抛弃?(22)郭沫若真的是个马屁精么?(23)郭沫若人品可见一斑。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1-11-13 06:25:42

95,1893,梁漱溟(1893--1988)95岁,著名的思想家、新儒家代表人物203
(1)梁漱溟简介和生平。(2)梁漱溟学术成就。(3)梁漱溟政治主张。(4)梁漱溟人物轶事 梁漱溟佛学修养。(5)梁漱溟与毛泽东。(6)梁漱溟直言文革。(7)梁漱溟个人评价。(8)梁漱溟说了什么让毛泽东如此愤怒?(9)毛泽东与梁漱溟的那次吵架。(10)梁漱溟评价邓小平 毛泽东听完笑出声来。(11)梁漱溟1953年當眾頂撞毛澤東后是如何自省的?
96,1893,毛泽东(1893-1976年)84岁,无产阶级革命家220
(1)毛泽东的简介和生平。(2)毛泽东历史贡献。(3)毛泽东大事年表。(4)蒋介石离世:毛泽东只说了这三个字 众人皆惊。(5)毛泽东思想。(6)毛泽东思想世界影响。(7)毛泽东思想认识。(8)毛泽东思想关系。
97,1895,冯友兰(1895~1990) 95岁,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237
(1)冯友兰简介和生平。(2)冯友兰的作品介绍。(3)人文之殇:哲学泰斗冯友兰的“文革”遭遇。(4)冯友兰临终谈毛泽东。
98,1895,恽代英(1895—1931)36岁,中共早期青年运动领导,黄埔政治教官250
(1)恽代英简介和生平。(2)恽代英名人名言。(3)恽代英牺牲经过。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1-11-13 06:28:47

99,1896,傅斯年(1896-1950)54岁,五四运动学生领袖252
(1)傅斯年简介和生平。(2)傅斯年人物轶事。(3)傅斯年人物评价。(4)傅斯年家族的毁灭。
100,1898,周恩来(1898-1976)78岁,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缔造者259
(1)周恩来的简介和生平。(2)周恩来人物轶事。(3)周恩来人物纪念。(4)周恩来人物评价。(5)周恩来文革中(6)1949年宋庆龄被提名国家 (7)周恩来逝世后邓颖超特地发电(8)多国要求参加周恩来葬礼 (9)文革中,周恩来调动军队?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1-11-13 06:28:53

101,1899,瞿秋白(1899--1935)36岁,中共早期领导人,马克思主义者273
(1)瞿秋白的简介和生平。(2)瞿秋白人物影响。(3)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瞿秋白。(4)瞿秋白感情生活。(5)瞿秋白被俘遭杀害项英怀疑老婆告密 不由分说拔枪杀妻。(6)瞿秋白与毛泽东、朱德。(7)《“瞿秋白冤案”不始于“四人帮”的迫害》
102,1899,陶希圣(1899-1988)89岁,国民党权威理论家289
(1)陶希圣简介和生平。(2)陶希圣人物评价。(3)高陶事件。(4)陶希圣外孙沈宁:今天的中国人:卑吝猥琐,聚会宴饮,只会谈论钱权车房,话题从来不及诗书礼乐。(5)陶希圣:女儿竟与自己一生划清界限?
103,1904,邓小平(1904~1997)93岁,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领导者299
(1)邓小平的简介和生平。(2)邓小平邓小平理论。(3)邓小平婚姻家庭。(4)邓小平人物纪念 邓小平故居陈列馆。(5)香港谈判谁1句话闯祸 邓小平暴怒:我说了算!(6)邓小平曾选拔和培养了两个接班人,为何终定江泽民?
104,1907,林彪(1907-1971)64岁,中国现代政治家、军事家310
(1)林彪的简介和生平。(2)主要成就 指挥战役。(3)林彪战术才能。(4)林彪婚姻家庭。(5)林彪人物评价 。(6)林彪谈自己读书方法:用此法思想会更成熟费力会更少。(7)林彪成为朱毛之争最大获利者。(8)毛泽东1929年辞职林彪写信安慰毛泽东“很感动”。 (9)蒋介石得知林彪折戟沉沙后老泪纵横。(10)林彪摔死后蒋介石痛哭内情曝光 震惊。(11)干掉林彪“256"号专机的人竟然是他! (12)为什么林彪犯错从不检讨,周恩来不犯错也检讨?(13)重评林彪,国家责无旁贷。(14)还是林彪厉害。(15)周恩来为什么不和毛泽东翻脸?(16)林彪死后,周总理为何放声痛哭?
105,1910,钱钟书(1910年-1998年)88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家《围城》作者366
(1)钱钟书的简介和生平。(2)钱钟书主要成就。(3)钱钟书轶事典故。(4)钱钟书后世纪念.
106,1944,黎鸣(1944——),完成哲学的第四次转型--人学的转型,370
(1)黎鸣的简介和生平。(2)黎鸣主要著作。(3)黎鸣的《人性与命运》。
107,1956,郎咸平(1956——),中国台湾学者、经济学家。373
(1)郎咸平简介和生平。(2)郎咸平主要成就。(3)郎咸平研究方向。(4)财经郎闲评(2006年2月被停播)。(5)郎咸平人物评价。
108,1964,孔庆东(1964——),解构传统专家376
(1)孔庆东简介和生平。(2)孔庆东学术思想, 解构传统。(3)孔庆东解构传统,为什么选择金庸?(4)孔庆东人物 轶事。(5)孔庆东人物争议.。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1-11-13 06:57:05
中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3、14、15卷)
2021年11月13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24151-1.shtml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1-11-13 07:11:38
中国108著名思想家介绍《世界信仰百科》(26-13、14、15卷)2021.1113。星期六,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21322-1.shtml
13那你为什么要嫁我?
--------------------------------------------------------------------------------------

111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1-11-14 09:23:07
中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3、14、15卷)
2021年11月14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24151-1.shtml

1,一580,道家老子李耳(前580-前500)80岁,春秋楚国道家创始人12。
老子:信仰道家,道与德,无为无不为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说他信仰道家是毫无疑问的。关于“道”、“道家”、“道教”什么的,很复杂。且听家强慢慢道来。为什么“中国108著名思想家”的第一个是老子呢?那就是因为出生年龄了,本书是“按照出生时间先后排列的”。老子,比孔子出生年月早,这是肯定的。
家强在本章分30节:(1)老子简介和生平。(2)二 不得不说的庄子。(3)道家老子。(4)老子哲学。(5)老子新说。(6)老子故事。(7)老子和道家思想。(8)道家是信奉老庄等道家学说的哲学学派。(9)道家定义。(10)道家思想来源。(11)道家历史发展。(12)道家经典。(13)道家类别学派。(14)道家部分观点。(15)道家基本概念。(16)道家是否消极。(17)道家与其他学派关系。(18)道家世界影响。(19)道家思想发展特点。(20)道家思想特征。(21)道家思想内容。(22)道家思想评价。(23)道家思想从“绝圣弃智”到“绝智弃辩”。 (24)道家思想列表。(25)道家和佛家有什么区别:(26)老子的道家和道教有什么关系?(27)黄老之学。(28)先秦的道家流派。(29)黄老学派关系。(30)黄老思想汉初统治。

(1)老子简介和生平

老子(前580-前500),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晚年,周王朝日趋没落,老子便弃官归隐,并且写出《道德经》,申述道德的含义。认为道是先天存在的,循环往复;德由道所产生,是道的具体表现,其思想论述带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还用道德的辨证关系辨证了万物的存在,基于这种认识,提出了“自然无为”,“无为而治”的思想观点。

为“老子”正名
大凡了解一个思想者的思想一般会从他的师承、人生际遇、思想发展脉络、社会时代背景等资料入手,而研究老子及其思想却难与这些方面产生密切关联。因为关于老子其人留给我们的历史信息是在是少之又少,且多以语焉不详。就像我们今人所能见到的老子画像多是一个白发白须飘飘然然的老者,或者让你觉得样貌矍铄,或者让你觉得仙风道骨,至于其本人到底是什么样子,已无关老子本人是否会作何感想。世事往往这样,最重要的不是你本人怎么想怎么看,而是别人怎么想你、怎么看你。“三人市虎”,事情往往以讹传讹以至于大家怎么想怎么看,反而成为了所谓的真实。也许我们永远无法了解生活中的老子究竟是什么样子:他是否深爱着他的妻子与儿女,他是否与朋友高歌纵酒而通宵达旦。他流连的曲水岸边,他登高而望的峰顶崖岸,到底是怎样的一幅景致。所有的一切在时光的掩埋下已淡然不知所踪。时间愈久,老子的身影愈加淡化为一个文化和思想的符号,也愈加与他自己的著作《老子》融为一体。
对于老子本人的认识可知者寥寥,而对于老子的思想却可以通过《老子》这本书进行了解。事情于此反而有了让人无法解释的奇妙变化,明明是白纸黑字的灼灼之言,后人们的理解与解释却不尽相同,以至于形成了后世千人千面的百家之言。一幅风景仁者见仁,一本书、一个人的思想对于每个人产生什么样的感悟也必然会有所不同,而且也无从证明谁的理解就是最标准的著者原意。但是,对老子本人我们无从了解只能算是历史的遗憾,可对老子思想的精髓被任意曲解随意妄用却是我们后人难逃其疚的悲哀。其中最大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后人对老子的道家创始人身份的定义,并且将其思想归入道家流派。对老子而言,倘若死而有知,一定会为这个身份和思想上的归纳莫名所以。对此,我们绝然不能漠然视之,因为这关系到我们在什么方向上去效法和继承老子思想,并在实践中是否具有将其作为我们今人行为准则的意义。因此我们还原事情本应为世人所知的本来面目,对老子思想的认识与发扬必然有着决定性意义。
一 老子其人与孔子
关于孔子与老子交往的叙述可以采信的史料主要是《史记》中“孔子世家第十七”和“老子韩非列传第三”。因为其中的言语虽简略且隐晦,但毕竟清晰而可信,并且关键在于没有任何其他资料可以推翻其可信度。而《礼记》中“曾子问”只是着重于“周礼”的具体内容而无其它;《孔子家语》中“观周”虽记载的很详细,但《孔子家语》的成书还有争议。所以这两部书中的内容只能作为参考和旁证。至于《庄子》一书中因为有许多明显不符合孔子思想内容的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所以我们知道虚构历史人物对话借以表达庄子自己的思想是庄子惯用的表达技巧。所以,《庄子》中有关老子和孔子的交往与对话因其与各自的思想存有差异,因此也就没有多少可以采信的价值。
《史记》中关于老子与孔子之间交往的两个片段是这样描述的:
其一《孔子世家第十七》: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其二《老子韩非列传第三》:孔子适周,将问礼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我们知道司马迁擅于在同一个事件中以不同的片段和不同的角度对两个以上人物分别进行刻画,所以还原事情的真相更需要从司马迁的笔下分析出话里话外的含义,这才能全面了解事件的真相。从《史记》的两段记叙中我们不难分析推断出以下结论:
第一,老子曾传授“周礼”予孔子。
周代是礼制社会,“礼”在社会中的应用相当于法律对现代社会的意义。从《史记》中的记叙我们不难发现,到春秋末期,周公制定的“周礼”就是在自己的封国鲁国国内也已经失去了很好的传承,否则孔子没有必要长途跋涉到洛阳学习“周礼”。或者说,至少这个时期人们对“礼”的应用只是照葫芦画瓢,已经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好比现代社会人们只知道法律条款,而不知何以如此立法的法律精神了。这是孔子从鲁国不远千里到洛阳学习“周礼”的直接原因。那么为什么说是老子传授给孔子的“周礼”呢?
首先,我们必须确定老子和孔子何时相识又在何地相识。《史记》“孔子世家”: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这段描述了孔子出发前的准备工作。显而易见这里没有一句提到老子,这就表明在司马迁编撰《史记》的时候并没有史料能证明孔子与老子之间在洛阳相见之前存在任何关系。也就是说孔子并不认识老子,或者至很可能连老子这个人都没有听说过,否则在出发之前不可能不交代。
可以佐证《史记》的是《孔子家语》,《孔子家语》中“观周”: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这句话中的一个“闻”字足以表明孔子出发之前并不认识老子只是听说老子其人之名而已,所以要到洛阳向老子请教。
所以我们可以确信孔子与老子必然是“初相识,在洛邑。”
其次,碰了“软钉子”的孔子并不意味着绝对就被老子拒之于门外。孔子与老子相识于洛邑,相识的缘由《史记》中并没有明确交待,只是在“老子列传”中说孔子到了洛邑后“将问礼于老子”。这个“将”字则充分表明了孔子计划并打算要向老子请教“周礼”及相关知识。这也说明孔子与老子本不相识,而相识的缘由就是因为孔子要向老子请教“周礼”。并且足以证明,老子如果不是在现实生活中是“周礼”传承的权威,影响广泛并为社会所承认,孔子就不会在洛阳有“将问礼于老子”的动机。
可是作为“周礼”研究权威的老子,在《史记》中的表现却有失大家风范,给人的感觉是居然毫不客气地拒孔子于门外。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史记》中的描述,就会发现他们二人相见的场景描述中既有省略,也有不合常理之处。就是说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描述都是真实的场景和对话,但由于有些对话被省略了,也有些场景被省略了,那么对后人就会发生误导。就像电影中“蒙太奇”的手法,几个真实的场景进行不同手法的剪切就会得到不同的效果。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1-11-15 10:14:39
中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3、14、15卷)
2021年11月15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24151-1.shtml

我们看《史记》中都省略了哪些:一是孔子向老子请教的问题是什么?一个对话场景,居然没有提问者的问题,而直接就是被问者的回答:“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从老子的回答,我们基本可以推测孔子问的一定是周公所制“周礼”的历史背景、基本精神之类的问题。可以说,孔子提问的省略明显是要淡化孔子向老子“问礼”这一事实。二是在老子说完“独其言在耳”直接就说:“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这句话不但过渡的突兀,而且还有很大的伪造嫌疑。因为此时的孔子正处于而立之年的人生上升期,根本还没有遇到过“不得其时”的人生波折,而只有那个如“丧家之犬”周游列国的孔子才符合这句话的规劝。所以说,这句话要么是后人杜撰为老子所言,要么是经过移花接木的裁剪。因此这段对话的可信度也需要推敲了。三是孔子与老子之间的深入交往。老子拒绝了孔子的请教就说明二人应该没有什么过深的情谊和深入的了解,可又为何孔子离开洛邑时老子还会亲自送行,并有情意真挚的临别赠言。因为依据人们一般的交往原则,如果我们拒绝了别人的某些请求,我们通常唯恐避之而不及,又怎么会显得如此情深意重。况且,如果没有很深的相互了解,孔子又是如何对老子作出“犹龙”的赞叹呢?四是孔子在洛邑的游学经历。如果仅仅依据《史记》字面的解读,那么最让人难以理解的就是孔子的表现。千里迢迢来到洛邑的孔子怎么可能被老子几句托辞就轻易打消了求教的意图呢?并且,难道孔子就不认为这是老子对自己的考验吗?这些存在的种种疑问让我们不得不怀疑《史记》具有隐藏真实场景的某种主观故意。所以,如果我们把可能省略的孔子向老子请教“周礼”的那些相关场景补入,《史记》中孔子与老子所有的这些难以自圆的描述,就会有了合理解答。比如说,孔子曾就“周礼”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请教;比如说,面对老子考验性的拒绝依然锲而不舍,而最终得到了老子的传授;比如说,孔子在洛邑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得以学习、考察。那么,有了这些场景的补入,在孔子与老子之间发生的一切故事才会显得符合情理。
再者说,孔子洛阳此行的直接目的就是学习“周礼”,任何史料都没有表明孔子及其弟子对此行意义及结果进行了否定。不但没有史料对此否定,反而司马迁对此行的意义从另一个角度予以了肯定:“孔子自周返于鲁,弟子稍进焉。”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的增加,表明孔子在洛阳的求学活动是学有所成。而且这个“成”就应该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知识门类,其他学校学不到的知识,那么难道除了“周礼”还会有其它吗?而且在孔子的社会活动中一直也以“周礼”的传承人自居,并且政治主张的重要内容就是恢复“周礼”。那么既然“周礼”不是孔子所创,就说明孔子掌握的“周礼”必然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如果有所“学”,那么就必然有人“教”,这个“教”的人也就必然是老子。因为如果孔子是从其他人那里学习的“周礼”,那么孔子及其弟子对这样重要的人物肯定会有所交待,至少会提及与其人有过交往。相反,所有资料都表明孔子洛邑之行只有老子与孔子“问礼”活动相关。
最后,《礼记》中“曾子问”记叙了四个关于孔子从老子那里了解到的有关礼仪方面知识的一些具体内容,足以佐证孔子“问礼”于老子这一历史事实。虽然《礼记》不是一本历史著作,其成书年代也可能较晚,但作为孔子曾“问礼”于老子的旁证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因为如果不是编著《礼记》的人亲眼见过相关记载明白无误地指明老子对孔子进行过具体的礼仪方面的知识指导,实在是没有必要在一部重要著作中虚构这些在后人眼中的与二人各自身份极为不符的重要活动场景。
所以从史料中隐含信息的发掘足以表明,老子就是将“周礼”传授予孔子的老师。
其实,我们在这里分析老子传授“周礼”于孔子,并不是为了企图将老子列入儒家序列,也不是想通过因为老子曾传授与孔子“周礼”的师生关系而定义为老子为儒家的创始人。我们只想还原这样一个现实,就是老子绝不是什么以“自隐无名为务”而出世的世外之人。相反他积极参与了社会生活,在社会身份上他担任的是“守藏室之史”,是政府官员;在社会活动中他是他是“周礼”的传承者,也是当时声名在外的“周礼”研究的权威;我们甚至可以通过有关老子担任葬礼的相礼的行为,定义老子为早期儒家的一员。至于老子在思想上是否主张出世,答案也是否定的,这一点我们在后面分析。
第二,擦肩而过的老子与孔子。
现在我们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作为后世敬仰的两位思想巨人,他们在生活轨迹上有过交集,但在思想发展上为什么却存在着巨大差异。或者说,老子已经将“周礼”传授给了孔子,而为什么没有将自己的思想传授给孔子,这里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又对中国人的思想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与意义呢?这些问题于今人其实根本就不会有完全得到确认的答案。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史料的描述进行一些分析与推测,虽然这种分析和推测是建立在对史料分析的基础上,其中有多少与历史真实相符并不可知,甚至只能算是有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但毕竟以此可以猜想两位思想巨人相识、相交但却选择不同方向的缘由。
回到两千五百多年前那个不确定的年份,我们可以确信刚过而立之年的青年孔子是从老子那里得到了“周礼”的传承。但是这就必然产生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史记》、《论语》等相关历史资料中并没有明确确认二人的师生关系。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倒是很简单,就是因为老子与孔子的确不是师生关系。古代的师生关系不同于现代,上过几堂课或者在同一个学校共同生活学习过就可以算是师生关系。古代的师生关系往往确立的是一个人的小范围和小团体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绝不是简单地学生要负责传承老师的思想,还包括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以孝道去遵从老师,并且老师也有义务在社会上提携自己的学生。显然,老子与孔子并不具备这样的关系。既然不是师生关系,老子传授孔子“周礼”又作何解释呢?
我们先回顾下孔子出发时的相关记载,首先,是南宫敬叔跟当时的鲁国的君主鲁昭公进行了请示,表示要与孔子一起到周的首都洛阳去学习“周礼”。这就表明“适周问礼”绝对不是一次单纯的民间个人行为,否则当事人没有必要得到国君的许可或者说需要和国君汇报。也一定不是经济上的原因,因为孔子此时通过办学经济上已经可以承担去洛阳的资费了,况且南宫敬叔作为鲁国权臣的子弟就是单独资助一下老师的旅费也一定不是什么难事。所以,孔子通过南宫敬叔请示鲁君的最大可能就是要为洛阳此行寻求一个政府层面的支持。按照《史记》的记载,鲁昭公肯定了他们的行为。派给了孔子和南宫敬叔一辆马车和两匹马,并指派了一名随从。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鲁君不是在钱财上予以资助,而是车马和随从,这两样东西在春秋时代完全意味着孔子此行就是代表着鲁国,是被鲁国承认的政府行为。至于鲁昭公是否会写有给周王的书信,言明孔子此行的目的,请求周王给予帮助,这种可能性不是绝对没有。而且这从孔子和鲁君各自的角度都解释的通。从孔子而言,于今人我们都会景仰其人,但当孔子三十多岁的时候也不过在鲁国是一位著名民办学校的校长,还没有正式担任过国家公职。其先人虽然显赫,但其家族已然落寞。以这样一种身份出现在首都洛阳,会有谁重视,又会有谁肯将“周礼”这套重要的学说平白无故地传授给孔子。但是如果有鲁国国君的一封书信就完全不一样了,“适周问礼”就会上升为周王朝中央政府与封国间的政治活动,像孔子这样的年轻人也才会得到周王的重视。从鲁昭公而言,周公为其先人,对先人所制定和倡导的“礼教”进行继承和发扬是其责无旁贷的责任,所以“适周问礼”也绝对符合鲁昭公维护自身统治的政治需求。如果事情是这样,我们也就完全可以断言,老子很可能是周王指派给孔子学习“周礼”的老师。那么对老子而言,传授给孔子“周礼”不过是在履行自身的公务职责。这种论断虽然是我们的一种猜测,没有绝对的证据可以佐证,但其合理性却不容我们对此种可能性存在进行完全的否定。进而也就为为什么老子只是传授“周礼”给孔子,而没有将其思想完全传授给孔子有了合理的解释。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1-11-16 06:23:49
中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3、14、15卷)
2021年11月16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24151-1.shtml

第三,老子与孔子思想的异同。
孔子没有接过老子的衣钵,但并不妨碍他们对社会的发展提出各自的社会变革思想方案。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架构上,老子和孔子的思想都主张以“修己治人”为核心,“修己”就是自我约束,“治人”是指社会管理方式。但老子主张的“修己”是以外在的社会客观规律的“道”和内在自我内性的“德”作为自我约束的准则。并不是逃离现实的出世,而是完全依托于每个人的自觉意识的自我实践。所以在老子主张的“修己”中只能是追求自我人格的绝对完善。另一方面,老子主张的“治人”完全是相对自身所处时代而言的一种超越人类历史进程的社会管理模式。在老子的理想社会里根本没有社会等级差异,是完全遵循天地自然之“道”的圣人之治。所以在管理手段上强调的是不主观干预的“无为而无不为”管理方式。
与老子不同的是,孔子更主张以“周礼”为手段的“治人”,通过礼节、仪式、行为方式固定君臣、上下、长幼等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地位与社会秩序;通过丧葬、庙祭、神祭强化宗族成员间的亲疏与地位顺序;最后是通过对“礼”的践行而使君子能在日常社会中也能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孔子始终是强调以礼仪和宗法为核心,坚决维护社会的等级差异。不难理解,孔子的“修己”完全是附含于“治人”这一目标之下,与“治人”这一主张紧密相连,而无法脱离。
老子主张的“治人”并不是因过于理想而难以实施,只是目前的社会政治条件还有待完善。也许在未来某个时代,老子的政治主张一定会成为政治活动的指导性原则。所以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对老子的理解与应用只能是他的“修己”,而不是老子的政治主张。因此,无论是老子在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社会角色,还是其思想主张的积极意义,我们都无法否定老子对社会的积极参与。因此说,我们虽然不能将老子列入儒家的一员,但老子也绝对不是倡导逃避现实,不关心、不履行自己社会责任的消极出世者。

(2)不得不说的庄子

庄子晚老子有近二百年。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庄子与老子有着师承上的关系。但是因为老子思想的过于超前,加之有传承上的断代,所以后人已然对老子思想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误差。这种误差在某些人们人为地与庄子进行了思想上的撮合,使后人更多地认为老子、庄子是一脉相承。其实,老子与庄子有着截然不同的思想主张。庄子追求的是对生命本身的绝对化,在庄子的思想中生命不但脱离了社会,甚至可以脱离物质世界而绝对解放。庄子寻求的是生命的自由与不羁。与庄子相较,老子对生命的理解完全是社会化的,强调的是生命对社会法则、自然法则的遵守。并没有脱离物质世界的“形”、“神”解放。但是,也许是他们有着对同一概念的阐述,也许他们有着对同一现象的描述,也许庄子的著作出现了一些引用《老子》的语句,所以人们往往将老子和庄子归纳为思想上的一体,而其实老子与庄子的思想主张有着本质的差异。
第一,对“道”这一哲学概念的阐述与认识。
老子谈“道”,但老子的“道”具有双重含义。首先,老子认为“道”是物质实体,是宇宙的本体。《老子》第二十一章明确提出:“道之为物”;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所以,在老子这里“道”是实实在在可以感知的物质实体,是先于天地宇宙而存在,是天下一切物质的母体,是演化为我们这个世界的物质本体。因此,老子的“道”更确切地应该称之为“道体”。在老子的哲学主张中,“道体”作为我们这个世界的本体决定着我们这个世界的运行方式,因为人源自天地,天地源自“道体”。任何对“人”的探讨、对“人”行为方式的确立都无法脱离“人”生存基础的客观空间环境及条件而凭空呓语。就像《老子》第二十五章所指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依照“道体”而确定我们行为方式的缘由。
“道体”是决定我们这个世界的本源,“道”则是决定我们行为方式的最基本的客观法则。“道”是天地运行的法则,是社会整体和人作为社会个体必须接受的客观约束。所以,老子的“道”第二层含义就是指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指能够约束我们行为的最基本、最标准的客观法则。老子认为:“大道废,有仁义。”人们之所以有着那样多的错误行为方式就是因为我们被过多的主观行为所左右,失去了对正确客观规律的遵守,所以才会用仁义等行为规范来自我约束。那么解决问题的答案就是我们应该恢复人所应有的本性。这种本性是由“道体”赋予了天地,天地又将其赋予了“人”。这种本性就是人本应具有的最基本、最纯朴的本来面目的形态,老子称之为“见素抱朴”。“见素抱朴”才是人和社会所应努力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老子认为仅仅恢复人的本性还不足以解决人的行为的主观性,所以要以“道”这一客观规律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法则。因此,老子的“道”是具有约束作用的客观规律,是“人”的正确行为的客观依据。故此,老子的“道”可言可述,可以认知,可以遵行。
而庄子的“道”是纯粹普遍存在于事物中的规律和法则,因此庄子的“道”绝对没有“道体”的概念。并且,庄子的“道”更侧重于道法之“道”,近似于个人觉悟的范畴,是个人生命解放的方法和途径,甚至是无法总结、概括和表述的自我体认。《庄子》“知北游”中“无始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之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这就使我们知道庄子的“道”已经走进了自我体认的神秘主义范畴。因此,虽然庄子和老子同样言“道”,但二人的“道”实在有着本质的差异。
第二,老子的“无为”与庄子的“无为”。
“无为”作为行为方式以及由此而上升的政治理念和社会管理原则共同为老子和庄子所推崇。但老子的“无为”与庄子的“无为”却有着很大的差别。
一是老子所主张的“无为”是与“无不为”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概念。《老子》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意思是:客观规律发挥作用的原则就是从不任意作为,但是正是这种不任意作为反而决定了所有事物都要接受客观规律的束缚。所以执政者如果能做到不任意作为,那么社会必然会自我完善。因此老子的“无为”不能只单一注重“无为”二字,而是要与“无不为”作为整体来理解和认识,是与违背客观规律的主观任意作为而相对立。
而庄子的“无为”就是绝对不作为,没有“无不为”所产生的客观结果,因此是单纯的什么都不做。所以老子和庄子在把握“无为”的思想内涵上绝不相同。《老子》二十九章:“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意思是“政权不是用来对民众任意作为,也不是可以牢牢掌握而不放手。凡是以政权的力量对民众任意作为的都必将失去政权,凡是意图掌握政权而决不放手的反而最终会失去政权。《庄子》天道篇则说:“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意思是“作为帝王奉守“无为”的原则就可以驾驭天下,作为臣下必须要奉守“有为”的原则才会对天下有用,这是必须要坚守的规律。在庄子这里,“无为”和“有为”才是相对而言的概念。
所以概括而言,老子的“无为”侧重于“为”,庄子的“无为”则侧重于“无”。所以说,老子和庄子的“无为”绝对是有着不同涵义的哲学概念。
第三,老子与庄子的政治理想上的差异。
一个思想者很难脱离生活的现实而空谈自己的主张。对社会、对政治必须有基本的态度,这种态度也是判断思想者立场的重要依据。那么我们发现,老子谈政治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为了寻求理想的社会模式;庄子谈政治是为了抨击社会的无可救药,进而为人的出世寻求依据。所以庄子的政治理想就是脱离社会的无政府主义。
但是许多研究《老子》的后人,认为《老子》的理想政治社会就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世外桃源。但是,我们在《老子》第八十章中并没有找到对这种社会模式肯定和赞美的语气。相反,我们通过第八十章章首“小国寡民”四个字对全篇的统领,我们就不难得出这章只不过是老子为“那些弱小国家提供的与其他国家如何隔绝而不被兼并的自保之术”。
而我们在《庄子<胠箧>》中却可以找到这样一段文字:“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
这是庄子在赞美三皇及以前的远古社会的理想的社会政治模式,并且庄子在此下了结论,称其为“至治”。是庄子定义“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为理想的社会模式。因此这只能说是庄子的政治主张。于是虽然《老子》八十章中并没有将其定义为美好社会蓝图的语句。只不过《庄子》中从“结绳而用之”开始的那段文字与《老子》八十章中的部分文字相同,故而使人误以为老子也主张倒退、复古。这实在是以“庄”解“老”而造成的误会。
其实,老子的政治主张可以说有很大的先进性。他的理想政治社会就是在“圣人”无为而无不为的不主观干预的管理下,民众恢复淳朴厚重的道德水准,社会呈现出那种自然而然的生活面貌。这难道不是我们共同的理想社会吗?难道还有比这更理想的社会吗?尽管这种理想社会还有许多内容需要完善,并且需要人们不懈的努力,但我们决不能否认老子为我们后人设定的美好愿景。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1-11-16 06:58:07
中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3、14、15卷)
2021年11月16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24151-1.shtml

第三,老子与孔子思想的异同。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1-11-16 07:11:49
中国108著名思想家介绍《世界信仰百科》(26-13、14、15卷)2021.1116。星期二,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21322-1.shtml
16爱情意味着长相守,
--------------------------------------------------------------------------------------

111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1-11-17 06:23:55
中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3、14、15卷)
2021年11月17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24151-1.shtml
第四,老子的“圣人”与庄子的“圣人”。
老子的“圣人”是有着行政职责的社会管理者,当然在内在修养上同样要具备道德上的圆满。而庄子的“圣人”则是单一具备道德圆满的精神楷模。
庄子的圣人是被庄子所否定的,《庄子<胠箧>》中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意思是即使有杰出的社会管理者,但是只要有杰出的社会管理者的存在也就无法避免窃国大盗的产生。解读“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一论断,首先就意味着这种“杰出”是相对“愚暗”而言,也就是说社会管理既然有可能由杰出的社会管理者承担,也就肯定会有一些不那么杰出的社会管理者存在。那么也就甚至说因为国家的存在而无法杜绝那些窃国大盗的产生。因此,庄子的观点是只有显现不出管理者的杰出和愚暗,这样的社会管理才是能保证民众利益的社会管理。那么进而言之,只有没有“国家”这一概念才会杜绝那些窃国大盗的产生。因此,我们很难说在庄子的理论中绝对不含有取消社会管理的“无政府主义”。这与老子主张的政治模式完全不同,老子期待的是社会能够始终在道德圆满的社会管理者的管理下实现民众的福祉。所以说,“圣人”在老子和庄子的理论体系中完全具有不同的概念和地位。
其实,在《庄子》这部著作中我们很难找到庄子与老子契合的思想与理论。但在事实上却不能不说,庄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人对《老子》的理解。因此,将老子与庄子并列于道家之列,并且将本来应该属于庄子的道家创始人身份窃为己有,我想老子肯定是有愧于此。
通过与孔子和庄子的比较分析我们知道,其实从思想主张上,老子与孔子志向相同,而老子却与庄子无关。所以我们说,老子还是做回自己的老子为好。让老子做回自己的老子,就必须让老子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解决当代人的精神困惑。否则老子必将在当代文明的飞速发展下而走向神秘,而最终失去《老子》一书的思想意义。
老子“道德”思想于现今社会的伟大意义就在于,在现今的社会生活中人们不仅仅要遵守法律的约束,还要以“道德”为人们自身的行为准则。需要注意的是,老子的“道德”绝对不能简单理解为品德。老子的“道德”作为准则,相对于人的行为而言,就是对外不能违背客观规律的束缚,在内不能违背人性自我的需求为限。这才是老子的“道德”自修的真意。也是我们今人值得效法的人生自我实践。
解读“老子”必然要从《老子》开始,但前人的解读观点各异,角度各异。且通常沿用前人的注释,以语录的方式看待、解读《老子》。我认为这恰恰是人们误解《老子》的一个重要原因。

(3)道家老子

相传老子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天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直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
相传老子在此点化了函谷关总兵伊喜。后一路西行至盩厔(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观此处依山傍水(终南山田峪河)、峰峦起伏,遂在此驻足,并结草为楼修行说经。沿传至今世称楼观台。为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内存历代文人骚客墨迹碑石三百余座。史称道教发源地。老子羽化后葬于距此八公里的西楼观,现存老子墓。(又传老子出关后音信全无。有传说道,老子去了印度,化身释迦摩尼。)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反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老子哲学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适合于所有事物的理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太极阴阳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
这里举几个例子以助理解:
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失道而后德”
解析:好的方法是可以变通的(不德:没有固定的方法,指可以变通),坏的方法是不会变通的。因为方法来源于事物的规律,所以了解规律比了解方法更好。
原文:“善用人者,为之下。”“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解析:越是放低身姿的人,越会被人敬仰尊重。即是“下”与“上”的转化。
原文:“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解析:当政者越是没有个人的思想(越是不治)而去遵从老百姓的思想,越是能治理好国家。即是“不治”与“治”的转化。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
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
从“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见于下文 老子故事孔子问礼 第4段)可见:
老子所说的“自然”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道)由神(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太极八卦图
即使是老子的思想亦无法摆脱当时人们的思维方式,即是相信宇宙的运行必然要由神来推动。
应当注意到:老子只说了“方法”,但没有指出“目的”。
因此,对于没有确定目的的情况,老子的理论是不适用的。
事实上,人活着犹如宇宙之存在,没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
因此,非理性地选择某个(些)目标成为唯一的选择。
关于老子的宇宙观,根据之前的道,“无”与“有”(万物存在即是“有”)会相互转化。因此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来自虚无,也走向虚无。比如:人的生与死(可参见下文老子故事 圣人辞世 “昔日老聃之生也,由无至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归无”)。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1-11-17 07:08:19
中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3、14、15卷)
2021年11月17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24151-1.shtml
第四,老子的“圣人”与庄子的“圣人”。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1-11-17 07:20:56
中国108著名思想家介绍《世界信仰百科》(26-13、14、15卷)2021.1117。星期三,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21322-1.shtml
17意味着两个人永远在一起,
--------------------------------------------------------------------------------------

111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1-11-18 06:22:43
中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3、14、15卷)
2021年11月18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24151-1.shtml
(5)老子新说

老子文产生于中国春秋末期,史经周景王变法、战国纷争、秦始皇“焚书”和汉武帝对老子“绝其道”,其诸多版本仍然传抄、传印了2500多年!这个历史奇迹用汉武帝下属司马迁《史记》解释说:是老子见周朝将亡,隐居到边关,为关尹写的五千余言道德文章。这,难以令人信服!周王室的诸多古籍都没流传下来,而一位所谓的“古代国家图书馆馆长”在边关写的文章,竟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传文全国、流传百世?纯属无稽之谈!历史上肯定是掩盖了周朝末期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老子的其人、其事。
经过对先汉史料的逻辑考证,认为历史上周朝春秋末期所谓的“王子朝之乱”实际是“单穆公之乱”!“王子朝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桩最大的冤假错案!它的主要矛头就是针对老子文和景王变法,并因此引发了一场以单穆公为首“亲下以谋上”的反变法派对以周景王、斌起和王子朝为首的官道理论变法派的大屠杀和中国两千多年的理性黑暗,这在先秦的《左传》《国语》等史科中均有记载。
老子文是公元前 522年周景王改革周朝 300年来政策钦定的“令德”,因为这一年《左传》记载:鲁大夫闵子马公开攻击周朝不学周礼,歪曲老子改革周礼的“无学”理论是“不学”。老子文也是公元前522年周景王无射钟的律文,因为这一年《国语》中记载单穆公反对景王铸无射(“宣市哲人之令德”的钟),他攻击老子文“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有过慝之度……三年之中而有离民之器二焉,国其危哉”!也因为钟上的律文无先后之分,造成了帛书抄本“德经”在先,而其它抄本“道经”在先的差别。正因为以上的原因,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才称老子文是“老子贵虚静而重变法”,说单穆公政变是“亲下以谋上”,说老子文是《周书》,留传下了春秋末期各国的不同抄本。
老于文是春秋末周朝变法的纲领、中华的《义经》,由于公元前 524年景王的突然去世,单穆公才得手勾结晋国政变,实现了大贵族的霸道对追求为民作主的王室、旧臣和百工的野蛮残杀!至此,中国这头雄狮才沉睡了两千多年,周朝理想才成为痛苦生活中的普通中国人的一种慰藉的梦幻。人民怀念他们,把他们称为中国的神,把老子奉为“太上老君”。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认真研究一下老子,澄清一下历史、上可以告慰古人,下可以警示来者,今可以借鉴经验,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重要工作。
老子生于公元前 570年左右,约比孔子大二十岁,是他的老师。老聃是王族,《左传·定公四年》说:“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大宰,康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五叔无官。”家族世袭周朝司空之职。《史记·管蔡世家》说:“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封季载于冉。”冉即聃,因此季载又君称聃季——聃国的君主,老聃就是这一事实的继承人,因此又官称老君。聃季是成王的叔氏族,因此也是昭公十二年甘悼公要去除的成王叔氏聃季族人的老阳子。老是对文王老儿子聃季族的族称,老子本名老阳子,字来,学称阳子,爵称伯阳,师称老子(子学家),官称老聃或老君,随王子朝携典籍奔楚国曲仁里时字称老莱子。因封地在南之沛泽——聃国彭地(开封一带),后人又称他地主名老彭和彭祖。“李耳”是汉武帝反黄老之道时,对“聃季”两字各去一半的贬义反称,无先汉依据。老子曾任周景王司空,“单氏取周”后离周去秦,问祖归宗,死于秦国。
老子骑青牛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道德经》,在战国时韩非子称为《周书》,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时则直呼《老子》,《史记》始称“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汉景帝以黄子、老子义礼改子为经,杨雄《汉志·蜀王本纪》说“老子为关尹喜著《道德经》”,《边让老子铭》说“见迫,遗言道德之经。”可见,对老子文最早的称谓,是韩非子的《周书》。周时,晋国师旷称此举为“修《义经》”,周太子晋说是“立义治律”。最近,安徽涡阳县郑店村考古发掘出老子在楚国时居地,有关尹墓和圣母墓及圣人老子石像,有春秋时陶制井壁及“敕撰”“混元降诞”等残片。
依据这些线索,我们很容易找到《周书》——老子文与两千五百二十年前周景王“铸无射”钟的关系:因为当时各诸侯国抄写铸在圆钟上的《周书》顺序和六书文字不同,造成流传到现在的汉墓帛书《德经》先于《道经》而其它传本《道经》先于《德经》,以及文字等差异的根本原因。其它理由无解。
老子的社会哲理博大精深,主张辨而不辩、知无创有,目的是完善社会精神和机遇建设,他是古今少有的社会辨证逻辑大师。

(6)老子故事

1、老子降生
公元前577年夏六月,宋国国君共公去世,右师华元执掌国政。以左师鱼石为首的桓氏宗族久有谋政之心,无奈共公在位,不得其手。今见共公去世,欲乘机起事。由于谋事不密,走漏风声,被以华元为首的戴氏宗族逐出宋国。此后,即任向戎为左师、老佐为司马、乐裔为司寇;立新君,这就是宋平公。
鱼石率桓氏宗族一行二百余人逃往楚国,客居楚国三年。公元前573年夏六月,楚国起兵伐宋,攻克宋国的彭城(今江苏徐州),封鱼石、鱼府守城,并留下三百乘战车协助镇守。
宋平王为此召朝臣议事,问道:“敌强我弱,楚兵侵占彭城,是我心腹!如坐视不理,后患无穷!谁愿为我拔此要塞?”话音刚落,班中走出一人道:“愚臣愿往!”平王一看,只见此人身高丈二,浓眉大眼,阔腮宽肩,威武雄健,原来是司马老佐。华元表示忧虑,对平王说:“鱼石狡诈,鱼府凶残,彭城盘踞着楚国战车三百、守卒三千,力量很强。司马虽艺高胆大、刚健勇猛,恐难必胜。”老佐据理说道:“鱼石,蛀书之虫也;鱼府,缚鸡之犬也。有何惧哉!老佐愿携家小以围彭城,城不克臣不归!”平王允诺。遣老佐为上将军,率二万人马去收复彭城。
话说宋国围住彭城,日夜攻打。老佐英勇威武,身先士卒,使得宋军士气大振,不到半月,彭城守军便危在旦夕。一日,鱼石、鱼府在城上督战,见宋军人多如蚁,个个奋勇,架梯登城,人人争先;又见一员大将银盔银甲、金戈白马,驰骋于疆场之上,调兵遣将。一楚将问道:“这位宋将是谁?”鱼石答道:“是新任司马、围兵主将老佐。”楚将纷纷议论说:“攻城主将,不在军后观敌了阵,却突于军前左驰右骋,怎能不鼓舞士气!如此看来,彭城太危险了!”但鱼石是个有心计的人,他又对部下说:“事将成而败,事将败而成,历史上有不少例子,怎知我军必败?老佐英勇雄武,身先士卒,这是他成功之本;刚愎自用,目中无人,这又是他失败之根。又怎知他的军队必胜?”楚将问:“左师好像成竹在胸,有什么好计策?”鱼石回答说:“两军相对,帅在前还是在后,要见机行事。现在宋兵攻城,主将突出在前,冒着箭矢而驰骋,这是兵家的大忌呀!我有一条小计,如果照计行事,宋军成败,还很难说。”
原来鱼石是让部下放暗箭,射杀老佐,老佐正在军前督战,忽然飞来一箭,入胸五寸。不幸坠马身亡。宋军群龙无首,溃不成军,四散逃窜。
老佐眷属正处宋营军帐中,有侍女、十数家将、数十侍卫。忽闻老佐阵亡,又见溃军如潮涌来,众家将急忙驾车,保老夫人奔逃。且战且逃,至傍晚,追兵虽鹿邑太清宫玄元殿(悬李鹏书匾“老子故里”)已不见,但老夫人身旁仅剩下两名侍女、一位驾车家将了。家将不敢稍停,披星戴月,摸黑前行,慌不择路,沿西南方向奔去。第二日天明时分,来到一个偏僻村庄,向村民问去宋都之路,均摇头说不知。家将只知应向西行,岂知早已偏南。一行四人绕小道,行程七日,仍不见宋都,却来到了陈国相邑(今河南鹿邑东)。正行之时,老夫人突觉腹中疼痛。原来老夫人已有七月身孕,老佐为践君前诺言,以必胜之心携眷出征。此时兵败,老夫人又有丧夫之悲,亡命他国,心中焦虑,身体疲劳,以至腹中胎动,疼痛难忍。侍女惊慌无措,家将忙停车于路旁,奔至村中寻一老妇前来。不过几刻时光,只听篷车之内响起“哇哇”哭声,一个早产男婴出世,这便是老佐之子──老子。老子降生,体弱而头大,眉宽而耳阔,目如深渊珠清澈,鼻含双梁中如辙。因其双耳长大,故起名为“聃”;因其出生于庚寅虎年(公元前571),亲邻们又呼之曰小狸儿,即“小老虎”之意。因江淮间人们把“猫”唤作“狸儿”,音同“李耳”。久而久之,老聃小名“狸儿”便成为大名“李耳”一代一代传下来了。
接生老妇见母子可怜,让一行五口住进自己家中。老丈以开药店为生,陈姓,人称陈老爹,所以都称老妇为陈妈妈。陈妈妈膝下无儿无女,为人厚道热情,让出三间西厢房,留老夫人一家居住。老夫人在危难之际,遇此善良之人,心中感激不尽;虽说战乱中颠沛流离,毕竟出于大户人家,随身携带细软尚够度日。加之家将常帮陈老爹营生,二位侍女料理家务,老幼五口,日子过得也还滋润。从此,宋国战将老佐的妻儿便在陈国住了下来。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1-11-18 06:23:34
中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3、14、15卷)
2021年11月18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24151-1.shtml

2、聪颖少年
老聃自幼聪慧,静思好学,常缠着家将要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事。老夫人望子成龙,请一精通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教授。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礼仪,深受老聃一家敬重。
一日,商容教授道:“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老聃问道:“天为何物?”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老聃又问:“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为清清之清者也。”老聃又问。“清者穷尽处为何物?”先生道:“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仰头观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为何物,彻夜不能寐。
又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伦,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伦,故尊卑长幼可分也。有物性,故长短坚脆可别也。”老聃问道:“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长幼,何人定而分之?长短坚脆,何人划而别之?”先生道:“皆神所为也。”老聃问道。“神何以可为也?”先生道:“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为也。”老聃问:“神之能何由而来?神之功何时而备?”先生道:“先师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视物而思,触物而类,三日不知饭味。
又一日,商先生教授道:“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御者也。君不行天意则废,民不顺君牧则罪,此乃治国之道也。”老聃问道:“民生非为君也,不顺君牧则其理可解。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先生道:“神遣君代天理世。君生则如将在外也;将在外则君命有所不受。君出世则天意有所不领。”老聃问道:“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听命之君乎?”先生道:“先圣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求教相邑之士,踏遍相邑之土,遇雨不知湿,迎风不觉吹。
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天下之事,和为贵。失和则交兵,交兵则相残,相残则两伤,两伤则有害而无益。故与人利则利己,与人祸则祸己。”老聃问道:“天下失和,百姓之大害也,君何以不治?”先生道:“民争,乃失小和也;失小和则得小祸,然而君可以治也。国争,乃失大和也;失大和则得大祸,大祸者,君之过也,何以自治?”老聃问:“君不可自治,神何以不治?”先生道:“先哲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遍访相邑之士,遍读相邑之书,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寒。
3、入周求学
商老先生教授三年,来向老夫人辞行道:“老夫识浅,聃儿思敏,三年而老夫之学授?今来辞行,非老夫教授无终也,非聃儿学之不勤也。实乃老夫之学有尽。聃儿求之无穷,以有尽供无穷,不亦困乎?聃儿,志远图宏之童也;相邑,偏僻闭塞之地也。若欲剔璞而为玉,需入周都而求深造。周都,典籍如海,贤士如云,天下之圣地也,非入其内而难以成大器。”
老夫人闻听此言,心中犯难:一乃聃儿年方十三,宋都尚且难返,去周都岂不如登九天?二乃老氏只留此根,怎放心他孤身独行?正犹豫不知怎么回答,不料先生已猜知其为难处,忙说:“以实相告,老夫师兄为周太学博士,学识渊博,心胸旷达,爱才敬贤,以树人为生,以助贤为乐,以荐贤为任。家养神童数位,皆由民间选来。不要衣食供给,待之如亲生子女。博士闻老夫言,知聃儿好学善思,聪慧超常,久愿一见。近日有家仆数人路经此地,特致书老夫,意欲带聃儿去周。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务望珍惜!”
老夫人听后,不禁悲喜交集。喜先生保荐,使聃儿有缘入周,登龙门有路;悲母子分别,何日能见?思至此,好似聃儿已在千里之外,不觉心酸难抑,潸然泪下。老聃扑人母亲怀中,泣言道:“母亲勿须伤心,聃儿决不负老师厚望,待我业成功就,定然早日来接母亲!”说罢,母子二人相抱而泣。
哭之良久,母子二人转而为喜,拜谢先生举荐之恩。三天后,全家与商老先生送老聃至五里之外。老聃一一跪拜,上马随博士家仆西行而去。老夫人遥望聃儿身影远去,方才郁郁入车,闷闷返回。”
老聃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 而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老聃处其中,如蛟龙游入大海,海阔凭龙跃;如雄鹰展翅蓝天,天高任鸟飞。老聃如饥似渴,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后又迁任守藏室史,名闻遐迩,声播海内。
4、孔子问礼
老聃居周日久,学问日深,声名日响。春秋时称学识渊博者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们皆称老聃为“老子”。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逗留数日。孔丘向老子辞行。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闻孔丘此语,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於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则烦恼之情增。”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1-11-18 06:47:51
中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3、14、15卷)
2021年11月18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24151-1.shtml

2、聪颖少年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1-11-18 07:00:46
中国108著名思想家介绍《世界信仰百科》(26-13、14、15卷)2021.1118。星期四,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21322-1.shtml
18不论是活着,还是死去,
--------------------------------------------------------------------------------------

111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1-11-19 06:32:12
中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3、14、15卷)
2021年11月19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24151-1.shtml
5、高论生死
话说老聃任周守藏室史,数次归家省亲,欲劝母亲随之去周;其母在陈国相邑住久,人熟地熟,不愿远迁。日月如梭,光阴荏苒,转眼间已过三十余年。一清代太清宫日,老聃忽得家讯,言家母病危,于是报请天子,归家省视。待回到家时,母已辞世。面对茫茫大地上一堆黄土,思想九泉之下母亲之灵,回忆母亲慈祥容貌、养育之恩,老聃悲痛欲绝,寝食俱废,席地而坐,沉思冥想,忽发自己愚钝;顺理追索,恍然大悟,如释重负,愁苦消解,顿觉腹饥体倦。于是饱餐一顿,倒头大睡。
家将、侍女皆感奇怪,待其醒来,问其缘故。老聃答道:“人生于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伦谐和而相温相暖;有智,故明理通达而理事不乱。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以情通智,则人昏庸而事颠倒;以智统情,则人聪慧而事合度。母亲生聃,恩重如山。今母辞聃而去,聃之情难断。情难断,人之常情也。难断而不以智统,则乱矣,故悲而不欲生。今聃端坐而沉思,忽然智来,以智统情,故情可节制而事可调理也。情得以制,事得以理,于是腹中饥而欲食,体滋倦而欲睡。”
家将问道:“智何以统情?”
“人之生,皆由无而至有也;由无至有,必由有而返无也。无聃之母及聃之时,无母子之情也;有聃之母及聃,始有母子之情也;母去聃留,母已无情而子独有情也;母聃皆无之时,则于情亦无也。人情未有之时与人情返无之后不亦无别乎?无别而沉溺於情、悲不欲生,不亦愚乎?故骨肉之情难断矣,人皆如此,合于情也;难断而不制,则背自然之理也。背自然之理则愚矣!聃思至此,故食欲损而睡可眠矣。”众人闻之,心皆豁然旷达。
6、函谷著书
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老聃守丧期满返周。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l6年),周王室发生内乱,王子朝率兵攻下刘公之邑。周敬王受迫。当时晋国强盛,出兵救援周敬王。王子朝势孤,与旧僚携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国。老聃蒙受失职之责,受牵连而辞旧职。于是离宫归隐,骑一青牛,欲出函谷关,西游秦国。
离开周王朝洛邑不远,但见四野一片荒凉。断垣颓壁,井栏摧折,阡陌错断,田园荒芜,枯草瑟瑟。田野里不见耕种之马,大道上却战马奔驰不息,有的马还拖着大肚子艰难地尾追其后。目睹此景,老聃心如刀绞,内心想道:“夫兵者,不祥之器也,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适可而止,恬淡为上。胜而不必自美,自美者乃乐杀人也。夫乐杀人者,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兵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则戎马生于郊。戎马生于郊,则国乱家破矣。”
话说函谷关守关官员关尹,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一日夜晚,独立楼观之上凝视星空,忽见东方紫云聚集,其长三万里,形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自语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缓缓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关尹早闻老聃大名,心想莫非是老子将来?于是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
七月十二日午后,夕阳西斜,光华东射。关尹正欲下关查看,忽见关下稀落行人中有一老者,倒骑青牛而来。老者白发如雪,其眉垂鬓,其耳垂肩,其须垂膝,红颜素袍,简朴洁净。关尹仰天而叹道:“我生有幸。得见圣人!”三步并作两步,奔上前去,跪于青牛前拜道:“关尹叩见圣人 ”
老子见叩拜之人方脸、厚唇、浓眉、端鼻,威严而不冷酷,柔慈而无媚态,早知非一般常人,故意试探道:“关令大人叩拜贫贱老翁,非常之礼也!老夫不敢承当,不知有何见教?”关尹道:“老丈,圣人也!务求留宿关舍以指修行之途。”老子道:“老夫有何神圣之处,受你如此厚爱?惭愧惭愧,羞杀老夫矣?”关尹道:“关尹不才;好观天文略知变化。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西行,见紫气浩荡,滚滚如龙,其长三万里。知来者至圣至尊,非通常之圣也;见紫气之首白云缭绕,知圣人白发,是老翁之状;见紫气之前有青牛星相牵,知圣人乘青牛而来也。”
老子听罢,哈哈大笑:“过奖、过奖!老夫亦早闻你大名,特来拜会。”关尹闻言大喜,叩头不迭。之后,关尹引老子至官舍,请老子上坐,焚香而行弟子之礼,恳求道:“先生乃当今大圣人也!圣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窃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为己任也。今汝将隐居而不仁,求教者必难寻矣!何不将汝之圣智著为书?关尹虽浅陋,愿代先生传于後世,流芳千古,造福万代。”
老聃允诺,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人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关尹得之,如获至宝,终日默诵,如饥似渴。
7、点化阳子居
一日,老聃骑牛行至梁(今河南开封)之郊外,正闭目养神,忽闻有人大呼“先生”。老聃闻声,睁开双目,发现是弟子阳子居。
阳子居,魏国人,入周太学,闻老子渊博,曾私拜老子为师。没想到在梁会与老子相遇,阳子居慌忙从高头大马上翻身而下,掀起锦绿长袍,跪拜于老聃所乘青牛前。老聃下来,扶起阳子居,与之相并同行。
老聃问道:“弟子近来忙于何事?”
阳子居施礼道:“来此访先祖居,购置房产,修饰梁栋,招聘仆役,整治家规。”
老聃道:“有卧身之地、饮食之处则足矣,何需如此张扬?”
阳子居道:“先生修身,坐需寂静,行需松弛,饮需素清,卧需安宁,非有深宅独户,何以能如此?置深宅独户,不招仆役,不备用具,何以能撑之?招聘仆役,置备用具,不立家规,何以能治之?”
老聃笑道:“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修身何需深宅?腹饥而食,体乏而息,日出而作,日落而寝。居家何需众役?顺自然而无为,则神安体健;背自然而营营,则神乱而体损。”
阳子居知己浅陋,惭愧道:“弟子鄙俗,多谢先生指教。”
老聃问。“安居何处?”
阳于居道:“沛(今江苏沛县)。”
老聃说:“正好相伴同行。”阳子居很高兴。欣然与老师结伴向东而行。行至难水,二人乘船而渡。老聃牵牛而先登,阳子居引马而后上。老聃慈容笑貌。与同渡乘客谈笑融融;阳子居昂首挺胸,客人见之施之以座,船主见之奉茶献巾。难水过,二人骑牲继续前行。老聃叹道:“刚才观你神态,昂首挺胸,傲视旁人,唯己独尊,狂妄自大,不可教也。”阳子居面带愧色,恳言道:“弟子习惯成自然,一定改之!”老聃道“君子与人处,若冰释于水,与人共事,如童仆谦下;洁白无瑕而似含垢藏污,德性丰厚而似鄙俗平常”。阳子居听后,一改原来高傲,其貌不矜亦不恭,其言不骄亦不媚。老子赞曰:“小子稍有进!人者,生于父母之身,立于天地之间,自然之物也。贵己贱物则背自然,贵人贱己则违本性,等物齐观,物我一体,顺势而行,借势而止,言行不自然,则合于道矣!”
8、论养生经
话说老聃隐居宋国沛地,自耕而食,自织而衣。岂知其名,无足自行,慕其名者接踵而至,求问修道之方,学术之旨,处世之要,于是其弟子遍天下。
有个弟子名庚桑楚,深得老子之道,住在北部畏垒山上。住三年,畏垒之地民风大变:男耕而有粟可食,女织而有衣可穿,各尽其能,童叟无欺,百姓和睦,世间太平。众人欲推庚桑楚为君主。庚桑楚闻之,心中不悦,意欲迁居。弟子不解,庚桑楚道:“巨兽张口可以吞车,其势可谓强矣,然独步山林之外,则难免网罗之祸;巨鱼,张口可以吞舟,其力可谓大矣,然跃于海滩之上,则众蚁可以食之。故鸟不厌天高,兽不厌林密,鱼不厌海深,兔不厌洞多。天高,鸟可以飞矣;林密,兽可以隐矣;海深,鱼可以藏矣;洞多,兔可以逃矣。皆为保其身而全其生也。保身全生之人,宜敛形而藏影也,故不厌卑贱平庸、”
庚桑楚弟子中有一人,名南荣,年过三十,今日闻庚桑楚养生高论,欲求养生之道。庚桑楚道:“古人曰:土蜂不能孵青虫,越鸡不能孵鸿鹄,各有所能,各有所不能也。桑楚之才有限,不足以化汝,汝何不南去宋国沛地求教老聃先生?”南荣闻言,辞别庚桑楚,顶风冒雪,行七日七夜而至老聃居舍。
南荣 拜见老聃,道:“弟子南荣,资质愚钝难化,特行七日七夜,来此求教圣人。”老聃道:“汝求何道?”“养生之道。”老聃曰:“养生之道,在神静心清。静神心清者,洗内心之污垢也。心中之垢,一为物欲,一为知求。去欲去求,则心中坦然;心中坦然,则动静自然。动静自然,则心中无所牵挂,于是乎当卧则卧,当起则起,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外物不能扰其心。故学道之路,内外两除也;得道之人,内外两忘也。内者,心也;外者,物也。内外两除者,内去欲求,外除物诱也;内外两忘者,内忘欲求,外忘物诱也。由除至忘,则内外一体,皆归于自然,于是达于大道矣!如今,汝心中念念不忘学道,亦是欲求也。除去求道之欲,则心中自静;心中清静,则大道可修矣?蹦先?闻言,苦心求道之意顿消。如释重负,身心已变得清凉爽快、舒展旷达、平静淡泊。于是拜谢老聃道:“先生一席话,胜我十年修。如今荣不请教大道,但愿受养生之经。”
老聃道:“养生之经,要在自然。动不知所向,止不知所为,随物卷曲,随波而流,动而与阳同德,静而与阳同波。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此乃养生之经也。”南荣问道。“此乃完美之境界乎?”老聃道:“非也。此乃清融己心,入于自然之始也。倘入完美境界,则与禽兽共居于地而不以为卑,与神仙共乐于天而不以为贵;行不标新立异,止不思虑计谋,动不劳心伤神;来而不知所求,往而不知所欲。”南荣问道:“如此即至境乎?”老聃道。“未也。身立于天地之间,如同枯枝槁木;心居于形体之内,如同焦叶死灰。如此,则赤日炎炎而不觉热,冰雪皑皑而不知寒,剑戟不能伤,虎豹不能害。于是乎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皆无,苦乐皆忘也。”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1-11-19 06:55:08
中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3、14、15卷)
2021年11月19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24151-1.shtml
5、高论生死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