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缺的不是情人,缺的是文化(转载)

字数:3327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1-12 18:20:18 更新时间:2021-11-16 10:20:32

楼主:半禅风  时间:2021-11-12 10:20:18




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七夕节、乞巧节。原本起源于对大自然的崇拜、对宇宙空间的思考、以及对人间纺织技巧的热爱。加入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后,七夕节就成了今天的中国“情人节”。
七夕节最早起源于对大自然的崇拜。中国是世界最早形成系统天文学的国家,最早的古籍《尚
书·尧典》记载:“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诗经·小雅·大东》中记载:“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成书于春秋中期,距今已2500多年。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早在三四千年前就有了关于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中国古代有二十八星宿之说,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首颗星叫魁星,有科举制度后,中状元叫“魁星高照”,“大魁天下士”,读书人称七夕“魁星节”或“晒书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七月七日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南朝·梁·刘峻作【注】说:郝隆,东晋人,长期任桓温幕府僚佐;七月七日,古代风俗,于此日晒衣服、经书,以避免虫蠹;晒书,意指腹中熟读之书。由此可知晋代以前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兴盛。
七夕节还来自于对生命的探索,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为时间上的阶段性,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
将“七七”视为生命周期。《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它说男子以8岁一个周期,女子以7岁一个周期。女子7岁肾气盛,换牙齿头发变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天癸是肾精,任督二脉,以中医说法,“为一身阴阳之海,五气贞元”,也就是说,二七就来月经,可以生子。三七肾气平均,最后的牙齿长齐,发育完全成熟。四七筋骨坚,头发长极,身体盛壮,到了顶点。五七阳明脉衰,面容开始焦黄,头发开始掉。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是一个生命周期结束。《周易·复卦》:“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孔颖达疏:“天之阳气绝灭之后,不过七日阳气复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故曰天行。”“来复”是去而复来,也就是重生,轮回循环,所以七七四十九天魂魄散尽,又七七四十九天魂魄丰满。
乞巧民俗是七夕节的核心内容,也是七夕节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乞巧民俗起源于先秦,形成于汉代,是一种集崇拜信仰、诗歌、音乐歌舞、工艺美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载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是现存古代文献中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
2008年,甘肃省西和县申报的“乞巧节”被增补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西和乞巧节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至七月初七深夜结束,乞巧风俗历时七天八夜,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每一环节均有歌舞相伴,又有几个富有特征性的仪式,因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词、曲谱、舞蹈形式以及与农耕文明相关的崇拜仪式,还有与生活相关的纺织女工、服饰、道具、供果制做等。乞巧活动中蕴含着天象崇拜、水崇拜、神灵崇拜、生物崇拜和偶像崇拜。每个乞巧环节都有隆重而虔诚的膜拜仪式,乞巧过程集中体现了女子学习生活知识、劳动技能的过程,乞巧唱词涉及女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乞巧活动也成为了当地女子集中交流学习生活经验,提升自身素质,追求心灵手巧的重要途径。
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见于东汉时期无名氏创作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但诗中并没有明确牛郎织女为夫妇关系。最早称牛郎、织女为夫妇的,是南北朝时期梁代的萧统编纂的《文选》,其中有一篇《洛神赋》的注释中说:“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及南北朝时期任昉编写的《述异记》:“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一夜,渡河一会。”此时“牛郎织女”的故事和七夕相会的情节,便已经趋于成熟了,牛郎织女也由天上的两颗星宿,正式发展成为夫妻。
中国古代是农耕经济社会,牛郎织女的传说体现着“男耕女织”的基本经济形态,男主外耕田劳作、赚钱养家,女主内相夫教子、织布浇园。这是中华传统文化家庭结构的基本体现。《易经》家人卦第三十七(离下巽上):“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子虽有治家之责,然其势处暂。妇人终日在家,若不知礼,便多操卻家政也。人欲齐家,只是齐妻子”。所以“从来家道之败,在于女德;家道之兴,亦在女德。人能感格得妻子,治家之道思过半矣”。
所以,七夕乞巧风俗的形成融入进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情节,既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浪漫主义的爱情幻想。尤其在隋唐开科举士,唐宋商贸发达以后,好男儿志在四方,夫妻之间,情侣之间聚少离多,“商人重利轻别离”的离别怅惘,“悔教夫婿觅封侯”的闺中幽怨,都为乞巧节女子们仰望星空,祈祷心灵手巧,能够取悦家人,留住爱人,祈求家人和睦,一家团圆和睦,祈求得到鱼水和谐的美好姻缘提供了另一种美丽的遐想。
其中以宋代词人秦观的《鹊桥仙》最为人所传诵: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节成为中国的情人节依附于乞巧节的传统民俗而产生,乞巧祈福为本,爱情故事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岂能舍本逐末,喧宾夺主?况且,中国传统文化的爱情观,与西方的爱情观,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和表现。
中国的爱情观主张“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诗经·邶风·击鼓》),西方的爱情观主张“若爱,请深爱,如弃,请彻底,不要暧昧,伤人伤已。”(柏拉图语)。中国的爱情观是忠贞不二,至死不渝,是心心相印,白头偕老,所以中国人的爱情总是要与“忠”与“义”结合在一起,才牢固可靠,所以婚前是“情义”,婚后是“恩义”。西方的爱情观是感觉,是感受,是放纵、是享受,西方人认为,感情是顺乎天性的,爱则合,不爱则分,相爱时应该享受爱情的甜蜜而不是考虑责任、道义,那只会破坏当下的感情。所以传统的中国人会感觉西方人的爱情草率、不负责任。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是保守、是严肃,是扼杀人性。
所以传统的中国人会很认真负责地说上一句:“所有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这是东西方爱情观的不同,也直接造成情人节文化内涵的不同。
中国七夕节和西方情人节的故事情节大体相近:一个是反抗王母娘娘干涉婚姻自由、阻碍织女下嫁牛郎;另一个是青年教徒瓦伦丁反抗贵族压迫与典狱长女儿相爱。两者都是反礼教束缚、追求自由正义纯洁的爱情。
但是,西方情人节流传至今,不仅加入了巧克力、贺卡、鲜花等现代表达方式,最重要的是,通过此节,进一步宣扬了西方人的现代文明价值理念:“自由、平等、博爱”。而中国的七夕节,除了在引进巧克力、贺卡、鲜花等情人节礼物的购物消费与宣传营销上大费苦心,在店堂布置、网购促销、包装盒上奇谋妙计,层出不穷。偶尔也有官媒会在新闻媒体上,在电台电视上,讲一把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感动一把青春期萌动的少男少女。除此之外,还有吗?
但对于七夕节的传统文化内涵,七夕节的传统文化理念,却乏人问津,一片空白、一片死寂。
中国的情人节,已经失去了对“中国”二字的最根本的尊重;中国的情人节,已经失去了中国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中国的情人节,已经失去了中华文明可以走向世界的文化内涵。中国的情人节,缺的不是情人,缺的是文化,缺的更是道德!中华传统文化,“文”已经完全“化”为了任何可资赚钱的工具,中华传统文化,“文”还剩下多少“文艺”的“文”、“文学”的“文”,“文化”的“文”?中华变味的传统文化,可以与中国变质的情人节,伴随着轻歌曼舞、嫣红的玫瑰花、浓情的巧克力,一同走进西方墓地的棺椁了。
关公文化彭允好 2015.8.19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