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子云笔札君卿舌,当代无人可共论”

字数:8315访问原帖 评论数:44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1-14 21:19:02 更新时间:2021-12-01 05:30:08

楼主:zhilishu9  时间:2021-11-14 13:19:02
顺利通行
楼主:zhilishu9  时间:2021-11-14 15:15:54
昨天翻看央视百家讲坛视频,再次看到纪连海老师的《正说纪晓岚 (五)纪晓岚相貌之谜》,当屏幕上出现“子云笔札卿舌,当代无人可共论”文字时,思绪仿佛回到十多年前。

我很喜欢纪连海老师的视频,他的语言张弛有度,富有魅力,尤其喜欢。
楼主:zhilishu9  时间:2021-11-14 15:25:32
纪连海老师说,“要判断纪晓岚的相貌到底如何,是美是丑,就得有一个标准,这就需要一个严谨的历史考据学,一点差错都不能有”,我非常赞同他的主张。

“子云笔札君卿舌,当代无人可共论”,这两句诗出自洪亮吉的《续怀人诗十二首·咏纪尚书昀》。洪亮吉称赞纪晓岚,称赞纪晓岚文章锦绣言语珠玑,无人堪比。





楼主:zhilishu9  时间:2021-11-14 15:45:18
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在央视听到纪连海老师讲纪晓岚时很为他叫好,可是听到他讲纪晓岚相貌之迷时,很为他遗憾,然后写下一篇小文,把这些文字贴在下面:



偶然发现
纪连海先生是北师大二附中的历史教师,最近,他可给中学教师争了光,上了中央电视台,正像讲评书一样说着刘墉和珅纪晓岚来,让电视观众听得连连叫好。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组因此为其作了专访,说他的正说颇具评书风格;纪老师也向观众谈了这样做的初衷。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居然打破垄断的神坛,可以与大名鼎鼎的专家学者并驾齐驱,可为之扬臂一呼,中学教师也可登大雅之堂了!
近一两个月来,蒙遭无妄之灾,心中烦燠,神情怅怅,书不爱读,电视也很少看。今日下午四点多,打开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纪老师正在正说纪晓岚相貌之迷。果不其然,他独特的声音,诙谐的语言,让我渐入其境。突然,他拈出两句诗来,似乎以之为重言,想在证明什么。诗的上句是“子云笔札君卿舌”。纪老师怕观众听不懂,于是解释道:“子云,子,是孔子,君,是您;云,是说......”。纪老师把这句诗译为“孔子说”之类,我听到这里,连诗的下句是什么都忘了。
于是,我想到“夔一足”、“三豕过河”之类的故事,这类故事从另一个方面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是啊,是这个理,我们不能什么都要懂,什么都要懂是在以随侯之珠弹千刃之雀,孰重孰轻我们不能不想。
“子云笔札君卿舌”这句诗,典出《汉书》。我在八十年代初开始读汉书,随之写下一些随笔文字,《五侯鲭》、《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两篇就在其内,它们是写谷永、楼护的。《汉书》有谷永、楼护传。在《汉书》的其他一些篇章,也能读到谷永、楼护的形象。子云,即谷永,谷永,字子云。君卿,即楼护,楼护,字君卿。他们两人精于雄辩,一个在笔上,一个在嘴上,所以当时就有“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的说法。《西京杂记》有《五侯鲭》一则,记载了楼护奔竟于王氏五侯之家的故事,来讥讽楼护攀附卑污的行径。
我大概只听两回纪老师的正说,听了这一回,在自己的头脑中,总算再一次强化了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的道理。
二00六年七月二十九日

写完上述文字后,于八月一日寄给纪老师一信,至今未收到回信。《百家讲坛》透露,纪老师的正说已经出书,但不知书中关于“子云笔札君卿舌”的说法是否与今日的相同。如果是,那些大名鼎鼎者不知要瞥出一个怎样的笑脸来?
几次到哈市,顺便到书店,都不见有书出来。昨日在南岗书店见到纪老师正说刘墉和珅纪晓岚的书上市了。书是今年九月出版第一次印刷。打开有关纪晓岚相貌之迷的文字,发现书中的文字与电视直播的正说文字有所不同,“孔子说”的字样书中不见了。
纪老师费了好大的工夫来考证纪晓岚的相貌,有什么必要吗?何尝又留下些许的遗憾,把解读“子云笔札君卿舌”的语音定格在电视机上?卢杞长得丑,所以是个奸贼;可是长得魁伟貌美,一定是忠臣吗?张易之兄弟美不美?严嵩长得差吗?难道他们都是忧国忧民的人吗?以貌取人,大概不足取。
思想日日见新,今天对纪老师的辛苦,有了新的看法,与七月末不同,这也可称之为与时俱进吧?
二00六年九月二十九日又及

楼主:zhilishu9  时间:2021-11-14 15:45:32
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在央视听到纪连海老师讲纪晓岚时很为他叫好,可是听到他讲纪晓岚相貌之迷时,很为他遗憾,然后写下一篇小文,把这些文字贴在下面:



偶然发现
纪连海先生是北师大二附中的历史教师,最近,他可给中学教师争了光,上了中央电视台,正像讲评书一样说着刘墉和珅纪晓岚来,让电视观众听得连连叫好。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组因此为其作了专访,说他的正说颇具评书风格;纪老师也向观众谈了这样做的初衷。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居然打破垄断的神坛,可以与大名鼎鼎的专家学者并驾齐驱,可为之扬臂一呼,中学教师也可登大雅之堂了!
近一两个月来,蒙遭无妄之灾,心中烦燠,神情怅怅,书不爱读,电视也很少看。今日下午四点多,打开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纪老师正在正说纪晓岚相貌之迷。果不其然,他独特的声音,诙谐的语言,让我渐入其境。突然,他拈出两句诗来,似乎以之为重言,想在证明什么。诗的上句是“子云笔札君卿舌”。纪老师怕观众听不懂,于是解释道:“子云,子,是孔子,君,是您;云,是说......”。纪老师把这句诗译为“孔子说”之类,我听到这里,连诗的下句是什么都忘了。
于是,我想到“夔一足”、“三豕过河”之类的故事,这类故事从另一个方面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是啊,是这个理,我们不能什么都要懂,什么都要懂是在以随侯之珠弹千刃之雀,孰重孰轻我们不能不想。
“子云笔札君卿舌”这句诗,典出《汉书》。我在八十年代初开始读汉书,随之写下一些随笔文字,《五侯鲭》、《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两篇就在其内,它们是写谷永、楼护的。《汉书》有谷永、楼护传。在《汉书》的其他一些篇章,也能读到谷永、楼护的形象。子云,即谷永,谷永,字子云。君卿,即楼护,楼护,字君卿。他们两人精于雄辩,一个在笔上,一个在嘴上,所以当时就有“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的说法。《西京杂记》有《五侯鲭》一则,记载了楼护奔竟于王氏五侯之家的故事,来讥讽楼护攀附卑污的行径。
我大概只听两回纪老师的正说,听了这一回,在自己的头脑中,总算再一次强化了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的道理。
二00六年七月二十九日

写完上述文字后,于八月一日寄给纪老师一信,至今未收到回信。《百家讲坛》透露,纪老师的正说已经出书,但不知书中关于“子云笔札君卿舌”的说法是否与今日的相同。如果是,那些大名鼎鼎者不知要瞥出一个怎样的笑脸来?
几次到哈市,顺便到书店,都不见有书出来。昨日在南岗书店见到纪老师正说刘墉和珅纪晓岚的书上市了。书是今年九月出版第一次印刷。打开有关纪晓岚相貌之迷的文字,发现书中的文字与电视直播的正说文字有所不同,“孔子说”的字样书中不见了。
纪老师费了好大的工夫来考证纪晓岚的相貌,有什么必要吗?何尝又留下些许的遗憾,把解读“子云笔札君卿舌”的语音定格在电视机上?卢杞长得丑,所以是个奸贼;可是长得魁伟貌美,一定是忠臣吗?张易之兄弟美不美?严嵩长得差吗?难道他们都是忧国忧民的人吗?以貌取人,大概不足取。
思想日日见新,今天对纪老师的辛苦,有了新的看法,与七月末不同,这也可称之为与时俱进吧?
二00六年九月二十九日又及

楼主:zhilishu9  时间:2021-11-14 17:55:09

2021年 11月12日在百度搜到纪老师讲纪晓岚相貌之谜的视频,用四十多分钟听了一遍。视频的声音没变,还是与十多年前在央视播送时的声音一样,很有张力很有魅力,可是对洪亮吉诗的解读也还是没变,还是孔子说,还是论语,君卿还是纪晓岚。

随后又搜到一篇“文档之家”的文章,是整理纪连海老师正说纪晓岚(五)纪晓岚相貌之迷的,我把这篇整理的有关文字贴在下面:

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 百家讲坛讲稿整理-正说纪晓岚(五)纪晓岚相貌之谜

我们引用他的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续怀人诗十二首·咏纪尚书昀】。诗写得很有意思,他这个诗是这样写的,“子云笔札卿舌,当代无人可共论”。什么意思呢?子,孔子,咱们一般的,一说话,不就是“子曰:诗云”吗?他把“子曰:诗云”给搁一块儿了,子云,孔子说的话,笔札,笔记,孔子的笔记,《论语》不是孔子写的,孔子后人写的。就是说,一个是孔夫子的《论语》,一个是君,这个君是尊称,纪晓岚君卿舌,一个就是纪晓岚的舌头。孔夫子的《论语》和纪晓岚的舌头在当代没人能比,谁也比不了。这个孔夫子的《论语》是几千年前的了,所以他这一句话实际上就是在变相地来夸纪晓岚这个人舌头是天下第一。那么说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似乎我们能够论证出来,纪晓岚这个人应该是英俊潇洒,诙谐幽默,应该是两个原则都符合,应该没有问题。




楼主:zhilishu9  时间:2021-11-15 11:33:40
2021年 11月12日在百度搜到纪老师讲纪晓岚相貌之谜的视频,我用四十多分钟听了一遍。视频的声音没变,还是与十多年前在央视播送时的声音一样,很有张力很有魅力,可是对洪亮吉诗的解读也还是没有变。我们还是来看看纪连海老师当年为纪晓岚考证的截图吧。











楼主:zhilishu9  时间:2021-11-15 11:41:22














楼主:zhilishu9  时间:2021-11-15 11:57:53






















楼主:zhilishu9  时间:2021-11-16 06:59:09
2021-11-15
天涯分官方
天涯分官方:
康红云等1位涯友赞了您发表的帖子《闲说“子云笔札君卿舌,当代无人可共论”》,预计您将增加133.14天涯分,天涯分已开放天涯文学付费阅读、TYT商城兑换等应用场景。(点此了解天涯分玩法!)【本内容不再提醒】
来自:天涯分官方
————————————————————
@康红云网友盛情点赞支持,谢谢!
楼主:zhilishu9  时间:2021-11-16 07:49:17

纪连海老师谈到了考据学,他说:“要判断纪晓岚的相貌到底如何,是美是丑,就得有一个标准,这就需要一个严谨的历史考据学,不能有一点差错”。他的观点太正确了!
然而他是如何考据“子云笔札君卿舌,当代无人可共论”的?他考据道:
“子云,孔子说的话,笔札,笔记,孔子的笔记,《论语》不是孔子写的,孔子后人写的。就是说,一个是孔夫子的《论语》,一个是君,这个君是尊称,纪晓岚君卿舌,一个就是纪晓岚的舌头。孔夫子的《论语》和纪晓岚的舌头在当代没人能比,谁也比不了”。
纪连海老师的解读与考据的过程及结果南辕北辙。纪连海老师没有做到严谨,也没有做到一点差错也没有。他可能没有读过《汉书》,所以闹出这样的滑稽来。
贴上《汉书》两幅图,是《汉书》的谷永传、楼护传:






楼主:zhilishu9  时间:2021-11-18 07:18:18

“子云笔札君卿舌”,洪亮吉这首诗中的“子云(雲)”,不是《论语》中的“子云”,与之发风马牛不相及。纪连海老师把“子云笔札君卿舌”解
读为孔子说的(论语)和纪晓岚的舌头,大概与望文生义有关。

“雲”,在上古文字中没有这个字,其义项在“云”字中,钟鼎文、籀文都是如此。文字到了战国末期和秦朝统一文字的小篆时代,才在云字之上加个雨字,于是才创造出一个“雲”字来,从此“云”、“雲”二字有别。凡是子曰诗云之类的“云”字绝不能用“雲”字来置换,也就是说,“雲”没有“曰”的义项。文字到了新中国简化字出现后,又把把“雲”字简化为“云”字,形式上看“雲”、“云”合二而一,但在它们的义项及用法上有时却大相径庭。


读典籍,读古典文学,如果望文生义,既害己又害人。很多明星学者,他们有的也许很少去读繁体字的典籍文献,或认不得几个繁体字,也许不注意中华文化中的“小学”(文字学)之功夫,忽略一些文化常识,于是就信心满满,还真的望文生义,张冠李戴,信口雌黄。这些人在央视尽情表演,表演得既荒诞又魔幻。我们在这里举出纪连海老师“子云笔札君卿舌”的解读,不是面对一人,而是批评当时那种躁动之象,喧嚣之风,批评十多年前出现的那种光怪陆离之象。

《汉书》的《谷永传》,其开篇写道:“谷永字子雲”。我不知道简化字版《汉书》的这句话是怎样写的,如果写成“谷永字子云”,那也许不会令人吃惊,因为此“云”即彼“雲”;如果有人把此“云”理解为“曰”义之子云,那就让人错愕了。

诚如《说文解字》所言,因为雲是由雨水结字的,所以是山川气象,是乾坤意蕴,所以段玉裁解释道“天降时雨,山川出雲”。“雲行雨施,品物流行”,“雲”字已具有繁茂盛大之义,“雲”字怎是一个被简化了的“云”所能替代?岂是一个子曰诗云之云所能替代?如此看来,小篆把一个“雲”字创造出来,那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谷永,字子雲,博学,经书典籍无不通。他善应对,与皇亲国戚之王氏五侯来往密切。曾为光禄大夫给事中、北地太守、大司农等官。谷子雲上疏言灾异最为出名。谷永与楼护君卿俱为五侯上客,时长安号曰“谷子雲笔札,楼君卿唇舌”。纪连海老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把“谷子雲”中的“子雲”说成“孔子说之类”,盖误把“雲”为“云”也,望文生义也。

我早年读汉书,曾写下《汉书随笔》,其中有一篇是《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还写了一篇《五侯鲭》。五侯鲭,在《汉书》没出现这三个字,但与《汉书》之五侯有关联。《五侯鲭》在《西京杂记》能读到。

《汉书》还有两位字子雲的人物值得一提。
终军,字子雲。武帝奇其才,擢其为谏大夫。“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终军出使南越,果真令南越王降服朝廷。终军死时年仅二十多岁。唐代大诗人王勃在一篇绝唱中提过他:“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扬雄,字子雲。扬雄与司马相如一样,连口吃都一样,辞赋彪炳史册。扬雄在王莽天凤五年病逝,年七十一。
楼主:zhilishu9  时间:2021-11-18 07:25:16

央视百家讲坛曾推出一系列解读,为普及传承中国文化是有好处的,然而没有做到精益求精;虽然瑕不掩瑜,但这些常识性的错误是硬伤。类似“子云笔札君卿舌”这类的常识错误不胜枚举,不只出现在纪连海老师一人身上。
不想再旁及他人了,不想再涉及到其他学者明星了,因为这样做很不讨好,会认为你苛刻,会认为你是在炫耀而变相自夸。一二十年前,那种鼓噪喧嚣的风气,那种张冠李戴信口雌黄的乱象,对此而指瑕暴谬是出自一种天然,现在看来是多此一举,是杞人忧天;但还是开了这个帖子,为的是留下那个时代的踪迹。
楼主:zhilishu9  时间:2021-11-21 11:43:41
2021-11-17
天涯分官方
天涯分官方:
酒醉扶墙走等1位涯友赞了您在帖子《闲说“子云笔札君卿舌,当代无人可共论”》第11楼的回帖,预计您将增加144.53天涯分,天涯分已开放天涯文学付费阅读、TYT商城兑换等应用场景。(点此了解天涯分玩法!)【本内容不再提醒】
来自:天涯分官方
——————————
酒醉版主点赞,谢谢!

楼主:zhilishu9  时间:2021-11-28 09:46:46
@薛依云 2021-11-27 16:05:50
读了楼主 @zhilishu9 大作通篇,终于了解清朝洪亮吉《续怀人诗十二首-咏纪尚书昀》有诗句“子云笔札君卿舌,当代无人可共论”是称赞纪晓岚的文章锦绣言语珠玑,无人堪比。
前句“子云笔札-君卿舌”之典故出自《汉书卷八十五》,说的是西汉人物谷永(字子云)他的笔札写的好,楼护(字君卿)辩才一流。
纪连海在《百家讲坛》把“子云笔札”误读为“孔子(论语)之说”,如此这般望文生意,续而把“君卿舌”的......
-----------------------------
谢谢@薛依云君来顶贴!那个年代有多少像纪连海老师一样,兴致勃勃,神采飞扬,可是一不小心就出现了笑话!

感受启发,把我三十年多年前写的《汉书》随笔发在下面。其中一篇曾发在新华网博客上。请赐教。
楼主:zhilishu9  时间:2021-11-28 14:26:17
五侯鲭    新华社区>>文章预览
读史小札 五侯鯖
2017-02-28 21:22   鲁卑陬


五侯鲭
汉成帝即位,以大舅父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河平二年六月,汉成帝封舅父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立为红阳侯、王根为曲阳侯、王逢时为高平侯,因为同一日封,所以世称“五侯”。王氏兄弟专制朝廷的同时,又闹内讧,勾心斗角,各不相服。
王氏兄弟各养宾客,宾客只能专奉一家,否则必定窘困难堪。谷永、楼护却别开生面,来往于五侯之间,各得五侯的欢心。《汉书·楼护传》载,楼护与谷永俱为五侯上客,长安号曰“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原来,谷永文字笔札无人可比,楼户能言善辩名冠天下。谷永,字子云;楼护,字君卿。
五侯鲭,《汉书》没有记载。《西京杂记》载:
“五侯不相能,宾客不得来往。楼护丰辩,传食五侯间,各得其欢心,竞致奇膳。护乃合以为鲭,世称五侯鲭,以为奇味焉。”
楼护在觥觞交错,竹管繁弦之后,还不断得到五侯们送来的山珍海味,这些吃不尽的珍馐,弃之可惜,于是别开生面,来个大杂烩,谁知这一烩,居然成为天下最美的美味,楼护真乃风光十足了。
五侯鲭,就是一道用山珍海味做成的大杂烩。这道大杂烩,是用“奇膳”烩成的,是奇膳之奇膳,是无意间形成的味道最为奇美的一道菜。楼护有了五侯送来的山珍海味,才能够创制五侯鲭,来炫耀自己,有人说这是一种标榜,寡廉鲜耻的标榜。这样说是否苛刻,是否有道理,显然答案不一。
五侯鲭之问世,标志着西汉已是夕阳西下,随之暮霭沉沉,断无生机了。

楼主:zhilishu9  时间:2021-11-28 15:34:56
访客
正文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汉书》随笔   读《谷永传》《楼护传》
(2017-09-04 07:40:48)[编辑][删除]
转载▼
标签:
《汉书》随笔 分类: 文史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65d3022f0102wyed.html )


“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
——读《谷永传》《楼护传》
儒家道家或其他学派都强调为人处世之道,由此衍化而来的,不论是君子还是小人,不论是富贵者还是穷困者,无不苦思冥想,无不周游斡旋,无不谨慎经纶,惟恐此道不兴而祸患旋踵而至。
推行儒术的汉元帝四十三岁那一年就离开了人世,他的儿子刘骜即位,史称汉成帝。汉成帝一即位,马上赐赏他的舅父王谭、王商、王立、王根和王逢时为关内侯。这是发生在建始元年正月壬子日的事(前32年)。他的这几个舅舅,无功得赏,违背了汉高祖所立下的“非功臣不侯”的规定。据说苍天对此很快作出强烈反映,来了一个“黄雾四塞”,儆示汉成帝。汉成帝的另一个舅父、大将军王凤执掌朝权,对此特别惊惧恐慌,可是这个汉成帝却毫不在意,在河平二年六月(前27年),再次“悉封诸舅”,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立为红阳侯,王根为曲阳侯,王逢时为高平侯。王谭五人两次受封,历史称之为“五侯”。
王氏五侯享受着威福,他们以巧取豪夺为荣,以奢侈相尚,渐渐地相互觊觎,明争暗斗起来。王氏五侯之家,各自宾客盈门,主子们矛盾重重,宾客们谁敢有二心?主子们相互嫉妒倒也无妨,跟随他们的人一旦投靠他家就是背叛,稍不小心就要时遭不测。可是,谷永、楼护这两个人却与众不同。
谷永,字子云,博学经书,因为善于上疏议论得失而引起朝廷的关注。谷永的奏疏写得好,写得快,奏疏矛头所向,直指皇上和后宫。他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置前程和性命于不顾,而是有赖于大将军王凤的阴庇,有赖于王氏五侯的撑腰。依附贵戚,依附于权势,而唯独不依附皇帝,哪一本经书也不会叫他这样去做,可他却这样做了,并且做得让大有芥蒂矛盾重重的王氏五侯都来喜欢他。谷永能这般俯仰斡旋,能这般奔竞于权势之家,而且迎来相互觊觎相互提防的五侯的青睐,这等本事亘古乏见。
谷永能得到五侯的青睐,但还不及楼护。楼护,字君卿,从小就随其父出入贵戚之家。他通晓经传,很有学问。他多年任京兆使,名声也不错。当时,五侯兄弟争名,他们的宾客不敢朝三暮四,见异思迁,楼护却能“尽入其门,咸得其欢心”。据说,楼护的母亲病逝,送葬的车就有二三千辆,老百姓看的清楚,纷纷议论:“五侯治丧楼君卿。”
楼护既为五侯兄弟的上客,那么就会常常去各家聚饮。不仅如此,《西京杂记》还记载,五侯还争着抢着给他送去美味佳肴。长此以往,楼护对这些送来的美味厌腻了,又不便扔掉,就把它们合在一起来烩煮,并将这道烩菜命名为“五侯鲭”。据说,这道非常独特的“五侯鲭”味美无比,所以后来人们就把最美最美的佳肴称之为“五侯鲭”。
谷永楼护高扬经书经传的大纛,却挣脱经书经传的羁绊,以浑身的解数攀附五侯,大获成功,这说明了什么?动辄口出名节,却从不被名节所约束,手里总是有着一块敲门砖,把五侯的大门都顺利敲开,这种本事当需何论?。
《汉书》载,谷永和楼护工于丰辩,很有才干。当时“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之说,声满天下。西汉成帝时期,外戚干政,皇室暗弱,世风颓败,道路荒凉,所以汲汲于富贵者大多不问廉耻。谷永和楼护身逢皇帝昏懦,后宫淫乱,贵戚五侯交相秉政,于是他们两人就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在黄雾四塞、天地阴阳不交的情势下,在小人道长,君子道消的年代,饱读经传的谷永和楼户未能出污泥而不染,未能濯清涟而不妖,没有恪守儒家提倡的那种节操和道义,他们有愧于皇天后土。
谷永和楼户为五侯宰执天下奔走呼号。最终是五侯的侄子王莽来接班。王莽为大司马,为安汉公,为摂皇帝,假皇帝,再进而篡夺天下成为真皇帝。王家五侯一路走来,虽然各有各自的图谋,相互矛盾,但总算是把刘家天下夺过来了,江山社稷变为王姓。如此看出来,“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是在为谁奔走呼号,是在为谁效犬马之劳了。离经叛道,取媚权贵、为虎作伥,他们是伪道学家。
说道伪道学家,就想到《庄子》里面的那个大儒和小儒盗墓的故事。摘录下来供大家再读:
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群襦,口中有珠。“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接其鬓,压其顪,儒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
王莽是一位宣扬儒家的政治家,却经过谷永、楼护等人的推波助澜,鸣锣开道,一番大造舆论,并在此基础上篡夺了天下,王莽犹如庄子笔下的那个大儒,而那个小儒又是谁呢?







楼主:zhilishu9  时间:2021-11-29 18:55:24
@草桥关 2021-11-29 10:24:19
再读zhi兄好文:)
-----------------------------
问候草桥关君,冬安!

这篇小文是经过思想斗争之后才发的,为了给那个年代留下一个痕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