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前觉醒 到伟大复兴 (致中华民族时代智者)

字数:3052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1-16 17:55:46 更新时间:2021-11-21 03:25:19

楼主:金山x2020  时间:2021-11-16 09:55:46

紫气冬来

科学理论是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相匹配的思维衍生物,是关于分类操作的量化规则和规范,在帮助人类快速完成改造自然实践活动的物资和技术积累后,必将与资本主义制度一起自然退出历史舞台。

★ 人类的社会实践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认识自然的实践,二是改造自然的实践。
★ 理论也因此分为两类,认识自然的理论是对全科信息的综合归纳,理论所要思考的是:自然为什么会具有这些性质或现象。
★ 而改造自然的理论多是实践经验总结,理论需要想的是:怎样做会出现这种性质和现象。
★ 科学理论属于人类改造自然所用的思维,与认识自然的思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切不可把科学理论当成自然真理。
★ 科学理论总结的不是自然运动规律,而是有条件下的自然现象和自然性质的变化规律。

★ 科学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的理,并以服务于重复性社会实践为目的,其说辞自然具有两个特征,一是符合实际,二是可以指导同类实践工作。
★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是:理论符合改造自然的实际,绝不是自然实际符合理论。
★ 科学理论用“说到做到”(实际是做到说到)的假象,掩盖了“照葫芦画瓢”的理论原理。
★ 科学理论的应用只局限于重复性生产和社会实践,不能因科学理论在实践上的成功而扩展到认识自然的实践。
★ 科学理论对照自然葫芦描绘瓢时,选用的不是自然材料,而是工程学中的概念,实际把概念逻辑论成自然原理。

★ 自然是自然而然,不随人的主观意识而变化。
★ 自然本身没有规律,所谓的自然规律是人按照感观信息采集到的自然性质和现象,经过人为选择标准量对比后形成的“感观意识”。
★ 科学所说的理论并不是自然存在,而是思维存在。
★ 人类只能编出自以为是的自然规律,而绝对不可能找到自然规律,因为自然本身没有规律。

★ 科学是个精确比较思维,也就是工程学思维,工程师工作和理论家论理因此要设置标准量。
★ 人类可以根据主观需求通过调整对比对象对比量的比值而改变所涉及“自然”物的性质,也可据此总结出比值与性质之间的变化规律。
★ 理论家把一些标准量对比出的比值称之为自然运动变化的定律或定理,其实是在偷换概念。
★ 这些所谓的定律、定理并不是自然变化规律,而是在人为选择的特定环境条件下标准量之间对比的比值规律。如果取消人为选择的环境条件和人的主观意识,就不会存在这些定律和定理。

★ 自然的道理非常简单,但呈现出的性质和现象复杂,而科学研究的恰好就是自然的性质和现象,而且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距离在对比、观察、认识和总结。
★ 科学理论的问题是对学科总结出的经验没有进行回位汇总归纳,而是直接按不同视角进行了分科,并在学科的基础上论理。(比如按物质运动性质观察分析,就建立物理学理论;按物质化合性质思考,就建立化学理论;按生物性质认识理解,就建立生物学理论,如此等等)。所以科学理论概念繁杂,学科林立,体系庞大。

★ 划分学科本身是一种换位思考,换位的目的是从另一个视角了解和利用物质的特性,但在认识自然时需要“回到原位”,把各个视角的信息全部综合,然后进行归纳。
★ 科学理论家在分科这里犯了本位主义错误,换位后没有及时回位,而是站在各科论各科的理。
★ 这种思维方法有个好处,遇到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或原理,理论家可以避开不谈,而换用摡念或另一个学科理去论。
★ (比如:从物理性质上说不通,就改用化学性质去说;化学性质说不清,就换成生物性质去讲)。
★ 如果实在难以解释,就把所说的性质或现象归纳成概念,用简单的性质或现象去类比,用此概念去解释彼概念,如此等等。

★ 科学理论最大的错误出在分科和概念上。
★ 科学理论所用的概念本身是虚拟的意识,但理论家把自然现象和性质以定义的形式归纳给了主观意识,从而让这些主观意识具有了自然的性质特征。
★ 理论家在这样的概念基础上论理,混淆了自然与意识的区别,慢慢养成用概念替代自然的恶习,理论家再把工程学中量的思维叠加进概念理论,最终把自然之理变成概念逻辑推理的唯心论。
★科学采用的是分科论理,只要有足够多的学科,就不怕有说不清的事,只要有足够多的概念,再加上虚拟的计算,就不怕有绕不过去的弯。
★ 这种投机取巧、避实就虚的方法很实用,免去了理论家的诸多苦恼。
★ 用自然性质和现象替换自然存在的科学思维方法因此流行于理论界,最终沦为理论家诡辩的流氓手段,成为传染性超强的烈性思维病毒。

★ 当科学遇到同一自然对象呈现多种性质交叉的情况,各科说各理不仅会存在多种说辞,还容易出现自相矛盾的问题。
★ 已经定型的科学理论为自圆其说,只能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创新概念和修改概念原始定义,以适应新的性质发现;二是编制新的理论说辞。
★ 因为自然的性质对比太过复杂,随便偏转一个视角,调整一下视距,结论就会大相径庭,所以科学理论就从没有停止过“发展”步伐,也就从没有停止过创新概念和修改概念定义的活动,科学思维病毒由此蔓延。
★ 因为科学理论涉及到指导实践,需要计算或表达量的大小,所以科学理论家论理时总是离不开数学,由此把数学带入迷茫的思维泥潭。
★ 当理论家用数学去证明、表达自然性质的时候,多已到了科学思维病毒并发症晚期。

★ 科学概念是理论家对自然现象和自然性质的归纳定义,是一句话或一段话的缩写,词性相当汉语中的成语,按语言规范,绝对不能当成名词理解和使用。
★ 理论家在科学概念基础上论理,等于把成语偷换成名词,概念偷换成自然存在,也就是把“自然具有这些性质或现象”偷换为“这些性质或现象就是自然存在”,这样总结出的概念之理就变成虚拟的唯心论,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经验就此被偷换成认识自然的理论。

★ 自然性质和现象的主体是自然,概念定义的只是自然皇帝虚拟的新装,理论家把自然的感观信息归纳成外衣,让这件虚拟的外衣成为自然存在的代名词,这件虚拟的意识外衣就包含有真实的自然性质,概念之理在利用自然性质的实践中就不会出大的偏差。也就出现理说错了,但做出来不错的现实。
★ 这种纯实用主义的理论用于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没有大的问题,但用于人类认识自然的实践,就错得一塌糊涂。
★ 有这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证据”,科学“谬论”就顺理成章地坐上“真理”的交椅。在强有力的事实面前,任何人都分辩不出这个是非,只能俯首于科学理论。
★ 没有人意识到,科学式思维扩展到人类认识自然的实践,已完全变成荒诞的认知魔鬼!
十一
★ 理论真相是: 如果从事的是利用自然性质改造自然的实践,可以按所谓的力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理论进行分类操作。
★ 如果从事的是认识自然的实践,就只能按道法自然的原则去讲“道”理。
★ 绝对不能把人类认识自然的实践与改造自然的实践混为一谈。更不能用科学式思维去认识理解自然。
★ 自然只有一个理,众多的科学之理,大都是人类从各个角度改造自然的实践经验;而建立在概念基础上的学科理都是关于概念的唯心论,绝对不是认识自然之真理。
十二
★ 科学是站在人的感观(主观)视角,以人为中心进行的、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局部思维,形成的是“以人为本”式的唯心理论。
★ 地球人类在摆脱科学思维病毒的桎梏与浩劫之后,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智慧春天,一个全新的自然认知将呈现在地球人类面前 ,一切科学无法实现的梦想都将变成现实(现时期需要由国家控制的国之利器部分)。
★ 一个站在自然感观(客观)角度,以自然为中心,全面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道法自然”式的中华文明将重领江湖,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复兴大幕就此拉开。
★ 一个沿着自然模式运动的、和谐的人类社会将会重现地球,地球人类文明将由此跃上一个新台阶。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