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报》、《邵东文艺》、《邵东作家》——在我心中

字数:1449访问原帖 评论数: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2-10 03:34:15 更新时间:2021-12-13 05:23:35

楼主:洞霞尹  时间:2021-12-09 19:34:15
《邵东报》、《邵东文艺》、《邵东作家》——在我心中
和邵东报有缘
我曾经是《邵东报》的通讯员,间或有豆腐块在邵东报上出现,几次被评为优秀通讯员。参加年终表彰会的时候,心里乐滋滋的。
我在那段时间读的书,可能是我这一生读得最多的。
白天有教学工作,节假日要帮妻子经营责任田土,读书只得挤晚上的时间。有时到了深夜,还不见瞌睡的影子,干脆拥衾而读;有时一觉醒来,无法再眠,索性挑灯夜战。素材在胸中积蓄、沉淀,写作的欲望在头脑中涌动,当一行行文字从笔尖流泻出来时,所有的快乐全凝聚在笔端了。
在《湖南日报》、《湖南教育报》上偶尔也出现我的豆腐块,我更加惊喜,也更加努力。
上世纪末的某次,我参加邵东报年度通讯员表彰会,邓星照老师(不知是县宣传部的还是邵东报社的)对我说,尹老师,你有篇发在《邵东报》上的文章获奖了。
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没接着问邓老师:哪篇文章、在哪里获奖?我只望着他傻呆呆地笑了一下。
可能是上面几种情况的原因,邵东作家协会成立时,我应邀参加了邵东作家协会成立大会。
会上,个子高高的佘锦华老师当选为邵东作协 。我还记得,老同志张克刚抢先上台作了一通即席发言,打乱了大会程序。使得成立大会有点“那个”、有种“别样”了。
中午吃放的时候,我和流光岭文教的杨茗芳老师一桌。
饭后,他和我闲聊。他讲,我听。
杨老师幽默,讲话有趣。我清楚记得他讲了个稿费和包子的故事。
他说,五几年六几年的时候,文章被小报录用,稿费一般是两三块钱。那时五分钱就能买一个糖包子,两块钱能买一大堆。现在稿费番了几倍,但买不到那多包子了。
他讲完后打个哈哈,我也跟着一个哈哈。
退休不久,我在一个老板公司打工。一次(大概是2008——2010年间),邓星照老师来到老板的公司——长沙公芙蓉路海东青大厦12楼。他见到了我,又说:尹老师,你曾经有篇文章获奖哦。
我和上次一样,又望着他傻呆呆地笑了一下。
我这个人啊!口笨得要命,性格内向得要命,反应迟钝得要命!
到底是那篇文章获奖?在哪一级、获的什么奖?有没有证书及别的什么奖励?直到现在我一无所知。
我这个人啊!胆小怕事,脾气憨厚,性格平和,言谈木讷,反应迟钝,表面执拗,内心脆弱,不善交际,疏于沟通,若遭误会,也不解释……
老了,行将就木了。我很想了解这件事情了。
不知道邓星照老师在哪里高就。真想问问邓老师,不知他还记得不。
和邵东文艺有缘
某日,闲来无事,抱出一摞日记本,想过过以前的日子,想观看过去的风景,想走一段人生回程路。
随手拿一本,拿到日记(五)。顺手一翻,翻到2002年1月24日,星期四。
“今日收到《邵东文艺》(2001年11月6日,第六期)一张。第一版上有我的习作《飞龙洞记》,第三版有儿子的《文星岩前断想》。
父子俩的文章一同出现在邵东文艺上,可能少见。”
随即在文件袋里找出了那张报纸,展开,从头至尾仔细读了一遍。
我回想,当时我还没退休,编辑老师把《邵东文艺》寄到我学校来了。
现在,我老了,有时还无事玩字。
儿子有了儿女,要拼生活,可能没有心思写作文了。
无缘邵东作家
退休后,成为老漂族,在农村和城市间穿行。往来南北,行走西东,看农村新貌,赏城市丽容,览秀美河山,观宏伟建设……
上次,《邵东作家》创刊百期征文赛征稿。我想写一点什么。
写什么哦?我问自己。
“创刊百期征文赛征稿”揭晓后,我写下这段文字。想知道邓星照老师在哪里?还在邵东不?
祝邓老师安好。
楼主:洞霞尹  时间:2021-12-10 08:41:30
邓星照老师你在哪里?
楼主:洞霞尹  时间:2021-12-12 15:40:17
@洞霞尹 2021-12-10 08:41:30
邓星照老师你在哪里?
-----------------------------
邓星照老师现为邵东市宣传部副部长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