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记忆:宜昌有个荷花池

字数:1536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2-28 19:21:55 更新时间:2021-12-28 23:53:26

楼主:ty_秋高气爽977  时间:2021-12-28 11:21:55
老城记忆之七:宜昌有个荷花池



宜昌公园最早叫西陵公园,始建于1956年。当时也是宜昌城区唯一的一处公园。由于地处城市中心,步行可去,从我们这个年龄的人起,好几代宜昌人的童年里最美好的记忆,宜昌公园都是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西陵公园最主要的景点是荷花池以及池上别致的九曲桥和典雅的怡心亭。老宜昌人一般都用“荷花池” 代替西陵公园。不知是不是宜昌地方方言特别顺畅三个音节的原因,宜昌三音节的地名特别多,比如:石板溪、乌龟碑,西陵峡、南津关,大南门,小林园,杨岔路、宝塔河,墨池巷、尔雅街,桃花岭、杨柳巷,土街头、紫云宫,万寿桥、四方堰……朗朗上口,有一种韵律美,叫人过目不忘。宜昌人对三音节的地名有一种偏爱。宜昌东门以前有个地名叫“壕坑”,宜昌人生生地把它改成了“上壕坑”和“下壕坑”。你给人说“夷陵广场”,很多人会迷糊一下,但你一说“铁路坝”就立马清晰无比。
西陵公园1956年开园不久,我们就去了。那年我在中心小学上一年级,因为校舍少,实行“半日制”,即一间教室两个班,一个班上半天课。开学不久,我们上午课,年轻的班主任喻老师提出下午去荷花池,可把我们乐坏了。那天下午,一群男孩子在草坪上打滚疯闹,女孩子们摘花扑蝶,尖叫声此起彼伏。这是我们学生时代的第一次郊游,好些场景至今记忆犹新。多少年后,一次和中心小学的一位同学谈起这事,她的感觉和我一样,连“丢手绢”不小心丢在了谁头上了都还记得。现在想起,真的好感谢那位像个大姐姐一样的喻老师!
1964年秋,我在宜昌六中读初三。武汉体院的实习老师要返校了,班会上大家希望能照张纪念照。提到地点,所有人几乎异口同声:荷花池。可见那时荷花池在少男少女心中的地位。
荷花池除了九曲桥和怡心亭外,池边小树林中间,还有一块空坪,安置了一处茶园,竹躺椅、小竹桌,一壶香茶,三五好友,聊天休憩,是最惬意不过了。1962年秋,我刚上初中,迷上了骑自行车。每逢星期天,只要天气好,父亲就会带我和母亲去铁路坝学自行车。父亲爱喝茶,一般到下午3点多,见我骑累了,就会去荷花池边的茶园休息。他总爱要一盘瓜子,有时还加上一点盐水花生,沏上一壶茉莉花茶,一家人聊聊天,真是其乐陶陶。尤其是在初冬的暖阳下,我还会在躺椅上迷糊一会儿,至今我还记得那时晒在在身上的阳光的味道:暖暖的,有一种很舒适的香味。此后一些年,我去过很多茶园、茶馆,但再也找不到少年时和亲人在一起的那种温馨了。
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荷花池还是宜昌人爱去的地方。可惜,随着宜昌周边游览景点逐渐增多,荷花池也开始过度商业化。池水被缩小了,九曲桥和怡心亭拆了,代之一条丑陋的水泥桥和一座不伦不类的水泥亭。茂密的树林被连根拔掉,建起了中国到处都可以看到的“游乐设施”,甚至还建了所谓“地下长城”,展示什么“古代女尸”和各种妖魔鬼怪。公园一时倒是热闹了,但美感也荡然无存。几代人心中美好的一片绿洲,就这样被铜臭溺死了。
前几天,听说公园的荷花开了,我还兴致勃勃跑去,只见一小片脏兮兮的水面上,有几块乒乓桌大小面积的荷花,花儿开得倒是鲜艳,但就是让人觉得逼仄、憋屈。我想起这些年在北京游览过的圆明园荷花节,几千亩的荷花漫水铺开,碧叶红花,分外妖娆,划船穿行其中,真正让人体会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畅美与大气。其实,十几年前,那地方还是一片荒芜的水洼,经过多年的贴近自然状态的“野化”改造,现在已成为北京一景。每年历时两月的荷花节以及由此派生的荷花摄影赛、诗词赛等,让不少北京人趋之若鹜、不亦乐乎。同样“经营城市”,宜昌和北京相比,差的真不是一个档次。
我曾写过一首怀念荷花池的诗:
西陵公园荷花池,九曲桥畔多故事。
怡心亭下春波绿,回眸依稀少年时。
可惜,现在连怡心亭也没有了。

2020.06.14.于宜昌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