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外篇卷9缮性诗解1知恬相养和理性出文饰灭质广博溺心

字数:2393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2-31 02:06:00 更新时间:2022-01-01 02:04:16

楼主:情真意深义薄云天  时间:2021-12-30 18:06:00
《庄子》外篇卷9缮性诗解1知恬相养和理性出文饰灭质广博溺心

题文诗:

缮性俗学,以求复初;滑欲俗思,以求致明;

谓蔽蒙民.古治道者,以恬养知;知生也而,

无以智为,以知养恬.知之与恬,交相养而,

和理性出.德者和也;道者理也.德无不容,

其仁也者;道无不理,其义也者;义明物亲,

其忠也者;中纯实而,返乎真情,其乐也者;

信行容体,而顺乎文,其礼也者.礼乐偏行,

天下乱矣.人若彼正,而蒙己德,德则不冒,

冒则物必,失其性也.古之人在,混芒之中,

与一世而,得澹漠焉.当是时也,阴阳和静,

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

人虽有智,无所用之,此谓至一.当是时也,

莫之为而,常自然也.逮德下衰,燧人伏羲,

始为天下,顺而不一.德又下衰,神农黄帝,

始为天下,安而不顺.德又下衰,及唐虞之,

始为天下,兴治化流,浇淳散朴,离道以善,

险德以行,然后去性,而从于心.心与心识,

智而不足,以定天下,后附以文,益之以博.

文饰灭质,广博溺心,民始惑乱,无以返其,

天性真情,而复其初.天性童真,非文非博.

【原文】

缮性于俗学(1),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2),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3)。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4);知生而无以知为也(5),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6)。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7),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8),忠也;中纯实而反乎情(9),乐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10),礼也。礼乐偏行,则天下乱矣。彼正而蒙己德(11),德则不冒(12),冒则物必失其性也。
【译文】

用世俗之学来修治本性,以求恢服本来的状态;用通行的观念调整情欲物欲,以求达到明通;这就叫作受蒙蔽之人。古代之修道者,用恬静淡漠来畜养真知,虽有知也不用智去治事,叫作用知来畜养恬静之性。真知与恬静 之性交互涵养,中和之德与自然之道就由其中生出。所谓德,就表现为中和之性;道,就表现为自然之理。德行弘大深远,无不包容,就是仁;行道无不合于理,就是义;义理分明与物相亲,就是忠;心中为仁义充实,又与外物应和愉悦,就是乐;信义之行表现于仪客举止而顺乎自然之节文,就是礼。
礼乐偏执一方而又多方有失,天下就要大乱了。任天地人物各自正性命,把自己的德行隐蔽起来,才不会用己德覆盖一切,如果用己德覆盖一切,则万物必失其本性。

【注释】


(1)缮(shàn)性:修治修补本性。俗学:指道家之外的百家之学。

(2)滑(gǔ):借为旧,治理、疏导。欲:由外物引起之情欲、物欲。俗思:以追求名利为目标的通行观念。

(3)蔽蒙:与蒙蔽同义。指为百家之学说和通行观念所欺蒙,而迷失大道。

(4)恬:恬静淡漠,知与智通。

(5)无以知为:虽有知也下以智谋治事,而持守恬静质朴之性。

(6)和理:和为恬静淡漠之性,理为自然之理,二者皆出于本性。

(7)德无不容:德行弘大深远,无不包容。
(8)义明:义理分明。

(9)中:心中。纯实:力仁义所充实。反乎情:仁义发乎中而与外物应和,又返回自身,与性情和谐愉悦。
(10)信行容体:信义之行表现于仪容举止。

(11)偏,应为遍的异体字,偏于一方多方有失的意思。

彼正:天地人物各自正其性命。蒙己德:把己之德行隐蔽起来,不可炫耀滥用。
(另种说法:“彼正而蒙己德”:依字为解颇费力,字有误置,当为“彼正己而蒙德”,“己”上移置于“正”后。“正己”的说法,由后文“正己而已矣”证之,是正确的。“蒙” 蒙盖之意。)
(12)冒,覆盖。

【原文】

古之人,在混芒之中(1),与一世而得澹漠焉(2)。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3),万物不伤,群生不夭(4),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5)。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6)。逮德下衰(7),及燧人、伏牺始为天下(8),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德又下衰,及唐虞也,始为天下,兴治化流,浇淳散朴(10),离道以善,险德以行(11),然后去性而从于心(12)。心与心识,知(13)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后附之以文,益之以博(14)。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
【译文】

远古之人,处于浑沌蒙昧状态中,举世之人都恬静淡漠无所求。在那个时代,阴阳调和平静,鬼神也不扰乱,四时变化与节令相合,万物不受伤害, 一切生物都能终其天年而不夭亡,人虽然有智慧,却无有用处,这就叫人与自然的绝对同一。在那个时代,无为而自成,还常与自然之道相合。及至德性衰落,到燧人氏、伏牺氏治理天下时,只能顺民之心而不能达到与自然的 绝对同一。德性又衰退,到神农,黄帝治理天下时,只能使天下安定却不能顺民之心。德性又衰退,到尧舜治理天下时,兴起治化教化之风尚,使淳厚变浇薄,使质朴之性离散,背离大道以求善,危及德性以尚行,然后舍弃自性而听从智谋支配。人们用己心去窥测对方心思,这还不足以使天下安定, 然后又附加上礼文,再增添广博论证。礼文遮蔽了本质,广博淹没了心知, 然后民开始迷惑动乱,没有办法使其反回本来性情而恢复原初状态。

【注释】



(1)混芒:浑沌蒙昧的淳朴状态。

(2)澹漠:恬静淡漠。与:通举。
(3)四时得节:四季变化与节令相应相合。

(4)群生不夭:各种生物都能享尽天年,而下会夭亡。

(5)至一:人与自然绝对同一的境界。

(6)莫之为:无为而自成。常自然:常与自然相合。

(7)逮:及。
(8)燧人:燧人氏,传说为远古发明钻木取火的氏族领袖。从他以后人们开始用火和熟食,推进智力的发展。伏牺:伏牺氏,晚于燧人氏,据说他始画八卦,制造鱼网和驯养动物。
(9)治化:治理教化。流:风尚。

(10)浇淳散朴:使淳厚变浇薄,使质朴离散。浇(xiāo),浇薄之意。

(11)险:危险不平易。
(12)去性:舍弃本性。从于心:心为知,听从智力的支配。

(13)心与心识知:人们以己心去窥测对方心思,此为相争之源头。识知,窥测对方心思。(心与心识,知(智)不足一定天下)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