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张骞通西域

字数:1323访问原帖 评论数: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0-04-24 22:33:58 更新时间:2022-02-14 19:32:21

楼主:华人家谱  时间:2020-04-24 14:33:58
选自《汉书 张骞李广利列传》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汉武帝年号 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35年)中为郎(郎官)。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正要)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经过)匈奴中(境内),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姓堂邑的奴隶)甘父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南越国),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张骞)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逃跑)乡(通“向”)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丰饶富有),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通“返”)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配备)道(向导)译(翻译),抵康居。康居传致(转送到)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夫人为王。既臣(使......臣服)大夏而君(成为......的君主)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一直)不能得月氏要领(结果)。

留岁余,还,并(沿着)南山(昆仑山),欲从羌中(境内)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骞为人强力(坚强有毅力),宽大信人(宽宏大量,待人真诚),蛮夷爱之。堂邑父胡人,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骞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具为天子言其地形所有,语皆在《西域传》。



骞曰:“臣在大夏时,见邛(qiong 地名)竹杖、蜀布,问:‘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推测)之,大夏去(距离)汉万二千里,居西南。今身毒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厌恶我大汉);少(稍微)北(往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而兵弱,贵(看重)汉财物;其北则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赠送礼物)设利(给予好处)(使)朝(朝贡)也。诚得(如果真能做到这样)而以义属(使...归附)之,则广地万里,重九(多次)译(翻译),致殊(不同)俗,威德遍于四海。天子欣欣以骞言为然。乃令因(通过)蜀(蜀郡)犍(qian 音同“钱”,犍为郡)为发间(探路)使,四道并出:出駹(mang 音同“忙”,古部落名),出莋(zuo 音同“作” 古县名),出徙、邛,出僰(bo 音同“博”,古部落名),皆各行一二千里。其北方闭(被...阻挡)氐(di 一声 古代少数民族名)、莋,南方闭巂(juan 四声,古代少数民族名)、昆明。昆明之属无君长,善寇盗,辄(总是)杀略汉使,终莫得通。然闻其西可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滇越,而蜀贾间出物者(走私货物的人)或至焉,于是汉以求大夏道始通滇国。初,汉欲通西南夷,费多,罢之。及骞言可以通大夏,及复事西南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