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翻阅“中国文化精华文库”丛书   

字数:1585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3-13 22:55:15 更新时间:2022-03-15 23:04:49

楼主:wenlgjr  时间:2022-03-13 14:55:15
重新翻阅“中国文化精华文库”丛书

重新翻阅1992年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共同一次推出的整套“中国文化精华文库”丛书,依然觉得有很好的看点,也属不易。

这套大型丛书,分文学艺术、哲学、史学、科技四大类,每类下各设若干题目,总计二十一分册,洋洋七百余万言,可以说基本涵盖了中国文化的精华。一套在手,堪称拥有了一个不小的“文库”,关键在于读者可依此线索涉猎更多的书籍,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这便是出版这套丛书的初衷,也是当年编纂者良苦用心之所在。难怪全国高校古籍委员会把这套文库“纳入‘八五’古籍整理规划”,新闻出版署也将其“列为国家‘八五’重点图书出版计划”。

“文库”在文学艺术类里介绍了诗骚与辞赋、古文与骈文、唐宋诗词、杂剧与传奇、明清小说、历代笔记、书法名画;在哲学类里介绍了九流十家、经学源流、道藏选粹、佛典辑要;在史学类里介绍了二十五史、别史、野史;在科技类里介绍了土木营造与科技发明、天文历数、中医、养生修性、服饰、烹饪。编纂者确实从“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反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丛著,具有自身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若能坐下来一一阅读,灿烂的中华文化将令你目不暇接,会一下子激起你求知的欲望,同时让你感到中华民族的伟大。

写至此,我翻出台湾学者龚鹏程的著作《向古人借智慧:如何阅读中国文化经典》(白话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版),书前有作者“二OO四年八月于北京大学旅次”写的“序”,其中讲述了1978年台湾时报出版公司策划编辑“历代经典宝库”,说此举“规模宏大,阵容空前,允为一时之盛事”。而当时的大陆“文革”刚刚结束不久,还在“拨乱反正”!但敏感的国人已经意识到重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刻就要到来了。两岸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的最大共识,正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是民族的根,无论发生什么风云变幻都是不能舍弃的。我突发奇想,台湾的这套“历代经典宝库”不能在大陆出版横排简体字本吗?或许这套“宝库”的编纂体例和我们的“文库”大相径庭,但我们这个“文库”的普及性以及编写式样的简洁性与台湾“宝库”交相辉映,岂不也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这不应该是非分之想。

回到我们的“文库”里来。它的普及性是“以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和粗通汉语的国际朋友为直接服务对象”的,其实这也是一种谦词,因为它并非是过于浅显的一般介绍,正像吕思勉先生写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的那本《中国史》,原是为高中生写的课本,如今看来就算当大学的课本也不为浅。那么“文库”在总体构架上分成四大类,这就排除了单一性,必然要比较全面地展示中国文化。每一大类包括若干分册,除了以“冠题”形式向读者进行综合性的介绍外,还以历史的发展脉络为纵向考虑细设专题,再以“导读”向读者进行专门性介绍。诸多专题下面,则精选相当数量且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原文,采用“译述”的方式予以“串讲”,如此水到渠成,包罗甚广的关于中国文化的“精华文库”编纂工作终于尘埃落定。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内容纷繁,就算了解其中的精华也要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而这些文献历经两千多年来的积累,早已是汗牛充栋,想都翻一翻,那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作为中国人,你又不能不多少了解一些我们的文化,特别是那些业已形成了我们全民族思想和精神方面的东西,倘若一无所知,且一无所有,你如何做人?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要传承的,否则这个民族的生息繁衍便会出现问题。所以,热爱中国文化不单单是一种兴趣,实乃一种责任!

这套丛书,等于编纂者把一串能够初步打开中国文化“文库”的钥匙交到了读者的手中,去里面走走,不管你是从事什么工作的,都将会对你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诚然,这套丛书发行的数量原本不多,这有悖当初“普及”的宗旨。对其再版固然重要,回过头来看看,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一定数量的补充和“翔实与深厚”层面上的修订似乎也完全可以提到日程上来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