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词经眼录

字数:44991访问原帖 评论数:6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3-24 19:26:55 更新时间:2022-09-26 11:31:13

楼主:南山寺主持  时间:2022-03-24 11:26:55
一、马如飞传本《珍珠塔》(1)
《珍珠塔》几乎就是苏州评弹的代名词,不惟其在众多弹词作品中品味独特,专刺势利,而且以后书坛各种流派唱调,多受说唱《珍珠塔》的大家——咸同年间马如飞所创“马调”影响,所谓非“俞”即“马”,“马调”(系统)要占到大半壁江山。从三、四十年代开始,癖嗜弹词者就一直都在孜孜寻求马如飞的真本,如阿英撰有《马如飞的珍珠塔及其它》、《唯亭听书记》二文,亟言马本佳胜。然看评弹艺人的一些谈艺录、回忆录,就知弹词脚本有时连传徒都很难抄全,更不用说公开发行了,所以马如飞真本“从未真正刊行过”、“所谓马如飞真本,都是乾隆周殊士24回本的改头换面” 。演本状态的《珍珠塔》,则在艺人间口口相传,从未断绝过。这是“马调”嫡承薛筱卿(调)弹唱的《陈翠娥痛责方卿》:
情关夫妇倍伤心, 愠怒含怨把贤弟称。
想你赫赫河南方相国, 乃是堂堂宰相的旧王孙。
荫下幼年曾富贵, 怀中提抱掌中珍。
可怜抄没家财日, 你在襁褓之中只有三四龄。
守节抚孤贤舅母, 女红针黹作营生,
想儿又小, 家又贫, 又无骨肉又无亲。
年年纺织添蒿火, 夜夜勤工到五更,训儿曹日日读经纶。
三四龄,费尽心,十二龄, 列黉门,
但愿连科及第振家声, 舅娘方能把怨气伸。
想你是不争象简金鱼贵, 且戴儒冠过一生,岂可浪荡江湖唱道情!
想你方家子弟陈家婿, 两姓香烟仰仗君,出家人另有出家人。
毛义当年称隐士, 尚然捧檄便欢欣, 且娱堂前白发亲,
母死依然归隐入, 不得功名不得隐,不成名的隐士我未曾聆。
小姐我是话到口边留不住, 休怪哓哓埋怨君,恐祖宗在地府不安宁。
想你见怪姑娘曾冷待, 临行立誓在紫薇厅,不得功名永不临。
纵使姑娘欺负你, 要念老父同胞兄妹情,十分的怒气耐三分。
纵使姑娘欺负你, 要念慈母闺房姑嫂情,十分的怒气耐三分。
纵使姑娘欺负你, 要念我负荆请罪到内园林, 十分怒气耐三分。
纵使姑娘欺负你,要念我赠塔非关儿女情, 十分怒气耐三分。

婆心苦口,最能见马本劝世之旨。且不说“薛调”如何铿锵不同凡响,但见其唱词和坊刊所载截然不同,即故事也是大异其趣:如《婆媳相会》中有“方母代寺尼和陈翠娥对对”的情节;《碧梧堂联姻》则自有头尾起讫成一“盆景书”,述“毕母把女儿强许方卿,丈母娘自做媒人”的发笑故事。其它为弹词独秘的词文情节实多,足见其和其它搬唱本的不同。

书分前后段,前段略沉闷,后段有《碧梧堂联姻》、《抢功劳》等噱书,故书坛重后段——“前段书目(遂)已成舞台绝响”。 解放日报 2016年12月26日 ,标题:《珍珠塔》赵开生演出本首发:
本报讯(记者 诸葛漪)作为上海评弹团一级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评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0岁的赵开生日前迎来晚年倾注心血最多的作品《评弹赵开生演出本》首发。
《珍珠塔》风行200余年,素有“唱不坍的《珍珠塔》”之誉。全盛时,苏浙沪有多达90多档艺人同时在弹唱该书。赵开生15岁便与同龄的搭档饶一尘登台演出,19岁立足上海滩,不知不觉,演出《珍珠塔》60余年。1984年,赵开生随团进京演出,“陈云老首长看到我就谈《珍珠塔》。他说,‘不是小修小补,而是要大刀阔斧。改错了不怪你,原来的东西还在,还可以改回来’,还当即送了我一幅字,‘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赵开生对《珍珠塔》的整理、修改从未中断,尤其是《珍珠塔》前段书目已成舞台绝响,连赵开生自己也从未系统听过,更没有说过。他根据现有的老本子加上自己对脚本的重新认识整理了13回书,填补了前段书的空缺,使《珍珠塔》更为完整。
著名评弹编剧徐檬丹见证了赵开生对《珍珠塔》的付出,“他身体很不好,心慌手抖,硬是花了3年时间,一字一句、一笔一画写下《珍珠塔》演出本,手写本共62章,1113页。”在上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专项资金资助下,经过近5年筹备,《评弹赵开生演出本》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作为代表性传承人,“连赵开生自己也从未系统听过,更没有说过”,可见前段之没落。吾友叶毅是资深珠迷,在比较了现存《珍珠塔》传世录音后,语苛且怨说:
魏钰卿的主流徒子徒孙们却没有人弹唱前面的《珍珠塔》,除了薛筱卿和周云瑞的那6个小时不到的《婆媳相会》和近些年赵开生的“火箭式”的前《珍珠塔》之外,说都没有一部完整的《珍珠塔》留存,喜欢《珍珠塔》的我们只能是憾声连连了。

总之,今日书坛没有全部的《珍珠塔》录音传世,有也是“百衲本”。后段书录音尚多,我见(听)过的,就有朱雪琴/薛惠君、饶一尘/赵开生、陈希安/郑缨 等片档,且录像也有,都是响档名家,但前段确乎只有倪萍倩八十衰年时作为资料性质的抢救性录音,62回,从《方卿初进花园》开始,到《婆媳庵堂相会》止。据叶毅兄所说:
上海的「星期书会」节目在最近的1400期经典回放之前,用了几个星期介绍了《珍珠塔》名家的唱段,细细回味一下都是魏钰卿的传人,其中还没有包括全部,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钟笑侬,虽然他和沈薛、王燕语、魏含英等并列为魏钰卿的弟子,但是他的伯父钟伯泉却是马如飞的首徒,年纪上比较另外几个都大,成名要比沈薛早上十年之久。可惜的是钟笑侬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就去江苏省戏曲学校教书(时年已经68岁),所以没有留下《珍珠塔》的录音,有点遗憾,他的学生中比较有名的就是倪萍倩,也已经谢世。
……倪萍倩在年届八十之际,为我们留下了一部长达62回之多的前《珍珠塔》,遗憾的是下手不是和他长期搭档的庞学卿(去了加拿大),而是他的女儿、名票倪怀瑜,其实还在文革结束之后,倪萍倩和庞学卿在时隔三十年之后再度合作录制过30回的前《珍珠塔》,可惜被电台的编辑剪辑得面目全非,惨不忍听。当年倪萍倩的师傅钟笑侬拜魏钰卿的时候,钟伯亭(评话艺人、钟笑侬的父亲)把亡兄钟伯泉的后部《珍珠塔》的本子送给了魏钰卿,为魏钰卿补全了整部《珍珠塔》,但是,魏钰卿的主流徒子徒孙们却没有人弹唱前面的《珍珠塔》,除了薛筱卿和周云瑞的那6个小时不到的《婆媳相会》和近些年赵开生的“火箭式”的前《珍珠塔》之外,说都没有一部完整的《珍珠塔》留存,喜欢《珍珠塔》的我们只能是憾声连连了。
这是马如飞首徒钟伯泉的传本,传承有序,毫无疑问。这62回《前珍珠塔》加上今主流的《后珍珠塔》约30回,虽后人有所加工锻炼,但主体仍应属马氏“真传”。

刊本除“赵开生演出本”外,更早还有上海文艺出版社于80年代出版的“魏含英演出本”。另见消息称“陈希安把自己的脚本”抄赠给了弟子高博文:
八十年代中期,陈希安还与另一位擅演《珍珠塔》的艺术家倪萍倩合作,亲手抄录了他们的演出台本。这部老先生用一撇一捺抄下的《珍珠塔》手稿,分97回,共80万字……千禧年之际,年过七旬的陈希安,特地将刚过30的青年评弹演员高博文请到家中,将这部《珍珠塔》演出台本手抄本亲手赠予后辈。
这是《珍珠塔》谱系认定的最末近的正统传人。

上大体上就是今天马如飞传本《珍珠塔》的刊布和流传情况。
楼主:南山寺主持  时间:2022-03-24 11:52:24
二、马如飞传本《珍珠塔》(2)
在聆听这62回《前珍珠塔》中,我发现马本《珍珠塔》有吸收较早续书《六美图》的痕迹。马如飞传本《珍珠塔》是“世代累积型”文本,这是符合其书场弹词一般说唱规律的,先从《珍珠塔》的续书《玉芙蓉》说起:
《珍珠塔》有后传《麒麟豹》60回,这个稍癖耽弹词的评弹爱好者都知道,但《珍珠塔》有前传《玉芙蓉》,前传的前传《六美图》,这大概就很少人知道了。
《珍珠塔》前传《玉芙蓉》,未见著录,但《锡剧传统剧目考略》有抄出一部情节 ,略说“(姑娘)方朵花为小妾玉芙蓉所生,这是《玉芙蓉》之名称由来”,但编者亦云未考见实物书。
旋在孔夫子网(http://www.kongfz.cn/3835175/pic/)搜到一“光绪三十三年杏月”抄《玉芙蓉珍珠塔宝卷》,似是仅见,后记:“前珍珠塔有(又)名玉芙蓉共计四十八班(本?)写完三天”。

此宣卷本应是弹词改作,证实以前确有《珍珠塔》的前传《玉芙蓉》存在。

看《锡剧传统剧目考略》,《玉芙蓉》是从承《六美图》(又称 中外六美图)而来的,《六美图》叙杨文学(杨华,方卿外祖),先后娶中外六美(六美中一美叫巴云霞,为外邦安南国公主,因称中外六美图)的故事,是书含四集:《中外缘》(《绣像六美图中外缘全传》)、《双帅印》、《闹卢庄》、《九龙阵》。《玉芙蓉》和《中外六美图》勾搭连环上,是《闹卢庄》中“杨华逃难至开封祥符县太平庄投方天爵,匿居其家”这一情节。
因之《中外六美图》是《珍珠塔》》前传《玉芙蓉》的前传。《玉芙蓉》开首叙:“与安南国征战有功的元帅杨文学六十华诞之际,宰相方天爵率次子锦章前往祝寿,杨以女儿许之,并以御赐珍珠塔作陪嫁。”而“与安南国征战”全本故事在《六美图》中,是《玉芙蓉》的改编也必在《六美图》之后。

朱禧《补<弹词经眼录>》抄出南图藏《忠孝节义第一新书六美图》,武林务本堂新镌藏板,前有序:
古人作诗以寓意,今人作词以赏心。……予有二友乃朱镜江、章维善,作有一书,名曰《六美图》也。……实闺阁可瞻,大雅之事也。因而付梓,以供共阅云尔。武林顾务本堂谨识。
书末且有:“翻刻此书者,即本坊外妇之子也。”
话说至此,可判此版当是初刻新镌,可惜没有具体刊刻年代。但也是朱镜江撰、务本堂刊刻的《四香缘》有明确刊刻年代:
《绣像四香缘》,封面题“道光癸巳年(十三年)秋镌、秘本新时雅调”,“浙江省贡院前务本堂藏板”。
序一署“已酉之秋乞巧后五日吴门朱廷燮识”。自序则云:“道光五年已酉夏日作于浙东赤城官舍、毗陵月坡朱镜江”。
大致可判《中外六美图》刊刻于“道光年间” 。

近见还有一个黄梅戏的连台本戏,是杂合了《珍珠塔》的前传《玉芙蓉》、前传的前传《六美图》、后传《麒麟豹》)而成的本子,今见改编《珍珠塔》故事最连篇累牍的,还要算黄梅戏的这个连台本戏(六本) 。
搬演《六美图》的还有绍剧《失安南》:述安南国世子金面聆郎、云阳(霞)公主复国事。也是截取《六美图》片断而张本者。

回过头来再说倪萍倩、倪怀瑜的 62回《前珍珠塔》,在第54回《窥媳》约35分钟处,有一段杨氏(方母)叹芳华易尽,荣华不再,述伊身世是“爷,杨琏杨文学,出将入相;娘,云霞公主;娘舅,琉球国王,金面令郎。”可以说是和《六美图》接上了榫,大概也可以说是马如飞“真本”的一个证据。此段自叹在书中全无交待,倐忽而来,所以听众一直很疑惑,今指出其出处为《六美图》,且“琉球”应为“安南”之误,说明后来者相率死守,忠诚旧说有余,而勘误补阙不足。

总之《珍珠塔》自出现后,大受听众欢迎,因此不断有人续书,有述方卿子女故事的后传《麒麟豹》,有述方卿父辈故事的前传《玉芙蓉》,有前传的前传《六美图》,这其中犹以前传的前传《六美图》影响最大,反过来影响到了奠定《珍珠塔》书坛地位的马如飞《珍珠塔》。

楼主:南山寺主持  时间:2022-03-24 11:55:15


楼主:南山寺主持  时间:2022-03-24 11:57:08
三、从“同治抄本”看乾隆本的缺陷
马如飞前《珍珠塔》,前人总结约有四种:
(1)《新刻东调珍珠塔》 4卷不分回 不署撰人 旧刊本 (《弹词叙录》)
(2)俞正峰20回本 嘉庆十四年吟余阁刊刻
(3)《绣像珍珠塔》 题周士珠、陆士珍编评 4卷56回12册 飞春阁刊本 有嘉庆十九年(1814)鸳水主人序
(4)《孝义真迹珍珠塔》4卷24回 山阴周殊士撰 乾隆四十六年写刻本 (阿英旧藏)

其中犹以乾隆四十六年刊刻的周殊士24回本(下简“周殊士本”)影响最大,后来各种翻刻都是“周殊士本”的改头换面,又因为马如飞的名气,书商就在“周殊士本”的回前增益几首马如飞的开篇,就号称是马如飞的真本了。
虽然现在都把周本作为《珍珠塔》书场弹词的祖本看待,但“周殊士本”还是文人作品,不是实际书场弹词。近来吾友左怡兵考证出来周殊士就是清代绍兴师爷周大榜(1720~1787) ,他还有花部戏曲《十出奇》《庆安澜》、传奇戏曲《一帘春》《晋春秋》等作品传世,弹词还有另外一部《十玉人传》也是他所作。

周殊士改编本《珍珠塔》说方卿是天上“虎星”下凡,在书房打瞌睡现出原形,被毕太太窥见,所以把毕赛金嫁给他。今本则演绎出一回全本噱书的《碧梧堂联姻》,述毕太太看中方卿,自做媒人把女儿强许方卿,其间笑料百出,胡诌出个“岳王坟做媒”的乌有事出来,使方卿推托不得。其实“虎星”是有周大榜影子的,因为周大榜自己字“虎木”,号“珠士”,到了刻本里,就讹作“珠上”、“殊士”了,所以到今天才把他考证出来。更扎实的证据还在《十玉人传》里,上图藏本扉页上就有“虎木”、“周大榜”的镌印,所以周殊士就是周珠士就是周大榜可以确定无疑。

乾隆本殆孤本是阿英旧藏,今存亡未知,今见都是后来翻刻本,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7年黄强校点本,即是据道光恒德堂本为底本校点,今人引用,一般都用此本。但我近阅到国图藏的一个同治抄本 ,这是乾隆本的覆抄本(理由见下),因此可以补乾隆本难窥的缺憾,竟也可以知道乾隆本之“未臻全善”:
楼主:南山寺主持  时间:2022-03-24 11:59:31


楼主:南山寺主持  时间:2022-03-24 12:00:29
此书目录24回,同乾隆本。封面题“同治癸酉年季夏月录 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 啸春馆存注”;次《引》文,也是照抄乾隆本原叙一字不漏,惟叙末题“山阴青衫小吏书于啸春馆”。

因为左兄考证出“山阴周殊士”即“山阴周大榜”, 大榜以佐幕为生,所以我很疑心此“山阴青衫小吏书于啸春馆”的抄本是否就是稿本(或稿抄本)?毕竟地理身份都对。但见抄末为“赢得元音与珠玉,旧珠粒粒换新珠”,排印本作“赢得元音与珠士,旧珠粒粒换新珠”,“珠士”/“珠玉”虽一字之差,但“珠士”是大榜的号,抄成“珠玉”,可征抄手与“珠士”很隔阂,如果是稿抄本,揆诸事理,似不应犯此错误,所以我还是把同治本判断为乾隆本的覆抄本。

用此抄本和排印本对比,可以知道恒德堂本有“增补”,重要的增补有二处:
1、抄本《第10回•大盗无心当劫珍》回末云:
老爷一面吩咐家人到县并备细开明情迹,要县尊立刻出差,拿邱六乔去审,自然是三敲六问的了。列位,要晓得前几回是赠塔、别塔、追塔,这一回是当塔、认塔,后一回就是审塔、哭塔了。(唱)可知宝物能为祸,不信,但看珍珠塔内文。犹可恨的是,俗本概行删削,岂非冷落塔中珍。
但紧接第11回即是《忆夫君多情哭塔》,缺〔审塔〕。
恒德堂本大概是看到了这个疏漏,所以补了约一千字的〔审塔〕,文末且说得很明白,“此本绍本辞文查未有,今将审塔续完全,本堂重价新编就,兰闺寂寞可消闲”,可征乾隆本(称“绍本”)确无〔审塔〕。同样,道光己巳(十四年)孟夏无锡方来堂重刊《绣像珍珠塔》(中缝题 绣像九松亭),在〔审塔〕前另起一行且标注“新编加增续全审塔”(语)。只是不知道这补编〔审塔〕的是恒德堂所为还是方来堂所为。
2、《第3回》:
列位吓,小姐此时为甚殷勤多厚赠,并非为苟且有私情,一来是报答当年贤舅母,,二来是要保全寒士转门庭,三来是堂上将他来轻慢,必得周全心始宁。要晓得小姐为人惟重义,岂可当他表记称。(列位吓,不知哪个平空来嚼食,说是花园自许亲,后来自缢般般丑,几乎屈杀女千金。亏我到过襄阳陈府上,曾将此事细查清,所以书中前后通身改,事迹搜求的的真。列位多是高见的,切莫信从前刻本荒唐话,其中经纬实分明。)
这段话(括号中部份),抄本也无,可征也非乾隆本所有。
楼主:南山寺主持  时间:2022-03-24 12:02:04


楼主:南山寺主持  时间:2022-03-24 12:02:25


楼主:南山寺主持  时间:2022-03-24 12:03:54


楼主:南山寺主持  时间:2022-03-24 12:05:02
这段话虽是“恒德堂”补笔,但反映“从前刻本”(乾隆本称“俗本”)情节,前后所说线索且是一致的:前说谓(赠塔)是“当他表记称”,后说是“花园自许亲”,具说“赠塔”是私订终身之表记物;后说更揭以后还有“陈翠娥上吊自缢”之丑事。这是我们判断早期唱本的二个关捩情节。
楼主:南山寺主持  时间:2022-03-24 12:07:56
四、 七字唱 《新刻珍珠塔九松亭全本》
除了这二处情节,原叙还称:
《珍珠塔》传奇一部,弹唱久矣。第旧刻喷饭有余,劝世不足。但词句多俚,抑且情节欠佳,则传之非其真也。余游楚十二年,至襄阳者再,遇方秀才宝书。曾言其远祖明少保公,以避中州水患,移家于襄。而少保未遇时,访亲不合,流落南昌,其后登科甲,官至尚书,先后为陈、毕两家之婿。则知旧刻所云,事本有据,乃俗本为之,遂鄙不可医。嗟乎!人赖事以传,事赖文以传;至文不足传事,而其人又乌乎传哉?秀才又谓:余阅〔见姑〕事,炎凉情态,亦未若俗本之甚,竟作三家村诟辞声。又〔赠塔〕后,有〔劫塔〕、〔追塔〕、〔当塔〕、〔认塔〕、〔哭塔〕、及〔造塔〕为止,而俗本概未备载。……云间方茂才元音先得我心,于俗本悉为改正,惜未成书而殁。余所见仅十八回,间亦多挂漏之处,九仭方高,合尖不易,余因为之完好,凡挂漏处补缀靡遗,又增至廿四回。……山阴周殊士识
总曰旧刻俗本“没有邱六乔故事”。

以上已可大致勾勒出乾隆本前“俗本”的面貌:1、陈翠娥“赠塔”是以珠塔为记,私订终身。2、没有邱六乔一系列故事。3、有陈翠娥“上吊”余事风波。
周殊士改编本改原“珠塔为记”为“赠塔非关儿女情”,动一发而牵全身,所以“书中前后通身改”, 至乾隆刻本已不复见“陈翠娥上吊”词文。旋见上海槐荫山房书庄石印本《新刻珍珠塔九松亭全本》(这是个七字唱本)中,还保存这段情节是:
翠娥叹罢心如割,一心一意觅无常。汗巾一条拿在手,打了扣子悬二梁。……扣子一紧姑娘死,万事皆休见阎王。……不表合家来啼哭,再言土地共城隍。招牌上面写大字,能看死人转回阳。……吃了仙方方一刻,翠娥微微开眼光。
述方卿扮道士唱道情讽刺姑母,并欲退婚,陈翠娥又气又急,投繯上吊,为“家堂菩萨”救活。

此石印本封面有内容提要:“翠娥私赠珍珠塔 方卿冻死九松亭……”云云,可概见仍是乾隆本之前之本的特点。但封面又题:“重编善本 九松亭珍珠塔”,且书未已提续书《麒麟豹》,所以我认为此本已然“重编”之本。但和早期那个俗唱本,事实不会相去太远。阿英还藏有这个“石印本”的道光抄本 ,或是原貌,可惜不能拿来比勘。总之,在未见更善本前,“俗本”还赖这个石印本窥见其原始的事实,比如“花园自许亲”、“陈翠娥上吊”。
抄本阿英只著录了书名卷数,赵景深撰《弹词考证》时有借阅过,记载稍详:
七字唱抄本没有邱六桥故事,也没有俞正峰本故事,只说:再表方卿在路上,鹅毛雪片降下方。……却不言,方公子,雪中冻死;表起那,毕云显,去把任上。
所谓“俞正峰本故事”,是指“方卿命毕僮携珠塔银两回河南报信,毕僮途中花费嫖光,假冒方卿之名,向九江县借贷抵押珠塔”之事,赵景深认为这也是“俗本”(称 “X本”)原有的情节,但从石印本(或七字唱抄本)未载看,这应是“俞正峰本”增编。


楼主:南山寺主持  时间:2022-03-24 12:08:33
五、俞本(20回)
《弹词叙录•珍珠塔》:
清嘉庆吟余阁刊20回本,首题俞正峰编次,后有玉泉老人跋,略云:“姑苏俞正峰语妙天下,而文笔更活跃,近编《碧玉环》 、《鸳鸯谱》、《绞绡帕》、《珍珠塔》等南词四本,而《珠塔》尤其中珠玉也。
子圭《长篇弹词〈珍珠塔〉名家名段唱片文案》 :
另有嘉庆十四年(1809年)吟余阁刊本《珍珠塔》,题俞正峰编次。依书后跋有“姑苏俞正峰语妙天下”一句推断,俞正峰可能是嘉庆年间弹唱此书苏州弹词艺人。嘉庆俞正峰本全书有二十回。与乾隆周殊士本及今本相比,并无劫塔、当塔、哭塔等事,方卿冻饿雪地被毕云显救去后即以珍珠塔作为与毕家联烟的信物,一座珍珠塔贯串陈、毕两女与方卿的婚姻;有毕琴途中嫖妓但无毕假冒方卿的一系列情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书中并无陈廉九松亭许婚一节,方卿与小姐是在“园会”中赠塔私订终身,最后在方卿高中后才得与小姐“说亲”团圆的。

彼说俞正峰本:“书中并无陈廉九松亭许婚一节,方卿与小姐是在‘园会’中赠塔私订终身,最后在方卿高中后才得与小姐‘说亲’团圆的”,这和乾隆本评骘“从前刻本”的话相合,可知“俞正峰本”是相当接近“俗本”的改编本。

此书最初见于凌景埏《〈珍珠塔〉各本异同考》,赵景深作《弹词考证》时也没有目见,全从凌文转抄。丁春华《清蒙古车王府旧藏弹词述考》追踪凌景埏旧藏 ,亦未获见——“孔德学校旧藏及各图书馆中皆未见俞正峰编嘉庆四年(按:应为十四年) 吟馀阁本。”这应该是最切近一次调查俞本未果。
从综合资讯看,俞本情节还很原始简单,如还没有“追松”即九松亭许婚;没有“邱六乔故事”;但有“毕琴途中嫖妓但无毕假冒方卿的一系列情节”。这很影响到了后来俞本的“扩充本”——周/陆编评本的情节编排:到周陆本,不仅补充了“追松”许婚,使陈翠娥私订终身的行为合乎礼义;其它情节也大肆衍补,如毕僮增“诱仆、究仆、谒宦、考仆”数回“捉拿假方卿”故事;全书更扩容到56回。

此辨周殊士、俞正峰各据俗本编了一本《珍珠塔》,绍本(周本)“增邱六乔故事”,苏本(俞本)“增毕僮事(未展开,到周陆本才展开)”,苏州弹词最初的说本是据的苏本路数,而不是绍本,56回本仍“没有邱六乔故事”。


六、周、陆编评本(56回)
《珍珠塔》的唱说现在只追溯到马如飞的父亲马春帆,当然这是拍马屁的做法,以示马如飞《珍珠塔》的正宗都根地位不可摇动,马春帆前说唱《珍珠塔》的大有人在,否则就不会有前传、后传、前传的前传这些续书了,即“陈、姚、俞、陆”前四家之一的“陆士珍”,就是说唱《珍珠塔》的大名家。 现存嘉庆十九年(1814)鸳水主人序、飞春阁刊《珍珠塔》,56回,题周士珠/陆士珍编评,北大“马廉专藏” 、国图“西谛藏书室”都有藏本。随着周珠士身份的解决,我们可以说“周士珠”当然就是“周珠士”,说明周殊士改本当时影响确实很大,书坊刊刻《珍珠塔》,都要带上周殊士,此周士珠/陆士珍编评本,大概还是陆士珍编评本,两人地域身份时代都不同,恐怕并没有什么交集。

陆士珍生卒不详,“陆士珍”之名还见之吴毓昌《三笑•第21回•评对》,此回即今之《祝枝山大闹明伦堂》:
(介)分付完毕俱已到,但只见不衫不履笑哈哈,(啥个路数介?)才是个星笑谈挥扇风生坐。无馆先生吴德三,张凤高搭子金亮采,好将评话与他谈。陆士珍、俞秀山,还有那陈遇、 施金、 杨驾帆。又有个世态炎凉熊逼肖,(才是公帐里个蔑片吓)。妙不过,言如黄鸟语绵蛮,因而子建多邀集,(倘若说勿明白介,烦俚朵醒木一拍,挥扇扬风,上关子哉活),以待奋勇争先上将坛。舌战群儒非小可,方知危日见才难。
其中“张凤高、金亮采、陆士珍、俞秀山、陈遇、施金、杨驾帆”都是乾嘉时说书名家,不是书中捏造。
《弹词综录》又录《麒麟豹》、《绣香囊》两书,相传也为陆士珍说部。《绣香囊》有嘉庆十九年(1814) 环春阁刊本,与《绣像珍珠塔》同年刊,全称《绣像新镌秘本陆调唱口绣香囊全传》,封页且有“陆士珍先生弹唱秘本 抅觅原样新编 其中情节宛转 词句精雅 赏心阅目 观者称奇”字样。则陆士珍,乾嘉时人,说《珍珠塔》、《绣香囊》有名,称“陆调”。 《麒麟豹》是《珍珠塔》续书,叙方卿子女事,和原书关系已远,今见最早刊本为 道光二年(1822) 观志阁本,当因陆士珍说唱《珍珠塔》有名而伪托陆书者 。


楼主:南山寺主持  时间:2022-03-24 12:09:24
七、四卷不分回的 《新刻东调珍珠塔》
谭正璧《弹词叙录》:
《新刻东调珍珠塔》,4卷不分回,每卷有目,为〔见姑娘〕、〔表姐赠塔〕、〔婆媳尼庵相会〕、〔方卿私行〕,不署撰人,旧刊本(四本)。
据叙录,此东调本无邱六桥故事,也无毕僮事,方卿跌雪为毕云显所救,有陈翠娥上吊事。方卿字元音----“明河南开封府祥符县太平村有秀才方卿,字元音……”。
而“方元音”正是乾隆本序中提到的十八回的作者。

谭氏认为此书即既无无邱六桥故事,“当在乾隆本之前”。谭藏弹词后都归复旦大学图书馆,惟不能一睹详细。旋见北大图书馆藏有《新刻东调珍珠塔传》4册,附有书影一页 :


楼主:南山寺主持  时间:2022-03-24 12:10:21
中缝有“宝”字样,当为书坊名,初推测其为“宝贤堂”,但“宝贤堂”刊题《新刻时调珍珠塔传》 :
《新刻时调珍珠塔传》八卷,《后传》四卷,道光庚子上洋宝贤堂写刻改编简本,无各卷总题,无曲,无叙,页二十四行行二十四字。
和著录行格不合。
网站著录此本为“4册16回”,但目检此叶未有分回字样。卷一总题“(见)姑娘”,和《弹词叙录》著录同;页含内容,和《弹词叙录》所揭也未有出入,如都无“邱六乔(大雪途故旧相逢 )”,都有“陈翠娥上吊(深闺主婢哭春风)”,所以我断之当即《弹词叙录》著录之本。

此书和《新刻珍珠塔九松亭全本》事迹未见出入,而文字有“雅、俗”之分:如《新刻珍珠塔九松亭全本》开首为“香烟缭绕透天堂,珍珠塔上表贤良。若问此书根由事,就是公子小方郎…”;此书则为【西江调】和【鹧鸪天】。


八、16回的《新刻东调珍珠塔》
《新刻东调珍珠塔》作为“坊刊”雅化本,雅本出,俗本遂不传,民间则多停留在手抄本上,所以今天已经很难看到原始形态的俗唱本了,即《新刻东调珍珠塔》今天也已很难看到。然见《联合书目 弹词类》 中有四种题《新刻东调珍珠塔传》的版本:
1、新刻东调珍珠塔传(新刻九松亭全传) 口口撰 清光绪十五年三益斋刻本
2、新刻东调珍珠塔传(新刻九松亭全传) 口口撰 清光绪三年杭州小酉堂刻本
3、新刻东调珍珠塔传(新刻九松亭全传) 口口撰 清集文堂刻本
4、新刻东调珍珠塔传(新刻九松亭全传) 口口撰 清咸丰七年文碎堂刻本
前三种均周殊士24回《孝义真迹珍珠塔传》翻刻误题,惟 咸丰七年(1857)维扬文碎堂梓本,此本确称《新刻东调珍珠塔》:
《新刻东调珍珠塔》 16卷16回 周殊士序 咸丰七年(1857)维扬文碎堂梓本 全4册 半叶10行*20字 国图。
(日)黑田谱美《弹词<珍珠塔>版本研究札记》(https://www.docin.com/p-2190217139.html)且抄出回目有5回同乾隆本(下有划线):
子别母吉凶占卦走长途、方卿见姑爹、侄见姑贫富亢颜抛至戚、花开能有几时红谁人保得千年、翠娥请转方公子、翠娥珠塔为记、陈御人追回九松亭为媒正、方卿宿庙托梦、翠娥想夫服药、方母杨氏寻子在庵婆媳奇逢、方卿中状元七省都巡按赐剑、登门窃笑状元唱小道新腔、陈翠娥白绫自尽、积福堂见母亲、亲上亲出庵聚会、喜中喜同榻和谐珠塔团圆

乾隆本无“陈翠娥白绫自尽”情节,这是乾隆本前“俗本”特有的情节,所以我认为这个本子,是以“东调本”基干参与“乾隆本”混合而成的一个本子,正如“马本”是“周陆编评本”参以“乾隆本”混合而成的本子一样,越到后来,各本子之间相互参与的现象越严重。


九、结论
旧刊弹词书目中还多见这种被称为“东调”的弹词唱本,如《新刻东调雷峰塔白蛇传》、《新刻东调金枪宋传》、《新刻东调忠孝呼家将全传》、《新编东调大双蝴蝶》等,考皆早期唱本之名。又据大名鼎鼎的吴信天《三笑•例言》(嘉庆七年苏州吟香书屋刊本)所说:
是词是西调而非东调。从前最著名者何王强宗,各擅其长,是为东调。殆后施金、陈御、沈建、王渭辈出,以表白为介,以七言为长短句,宕句,别开生面,各务新奇,以观动听。是编集四家之法而法之。
约知“东调”为四句腔,“西调”为多句式。“东调”在先,“西调”在后。或说“东调”类“鼓曲”之节奏铿尔,“西调”类“琵词”之弦音攸长,二者皆弹调,而声色不同。

《新刻东调珍珠塔》和早期的“七字唱本”(《新刻珍珠塔九松亭全本》)情节无差异,区别只在文字有“雅、俗”之分。我们说,各地各时期的民间七字唱本是弹词最主要的来源,(也是许多其它艺术形式如鼓词的来源),许多经典的弹词如《白蛇传》、《梁祝》等都可以追溯到它们七字唱本的源头,这些唱本因为初创,情节往往简单,词句鄙俚,所以经常被认为是“简略本、节刊本”,不为人重视,其实它们才是刊本真正的“祖本”。弹词《珍珠塔》最初的“祖本”也许就是这样一个七字唱本,此本“无邱六桥故事,无毕僮事,无九松亭许亲事(陈翠娥是花园自许亲),但有陈翠娥上吊事”;坊刻《新刻东调珍珠塔传》4卷不分回、云间方元音改编18回,都是对七字唱本的雅正;绍兴周大榜、苏州俞正峰各据东调本(或七字唱本),改编有24回“绍本”和20回“苏本”,24回本增邱六桥故事,20回本增毕僮事;前四家之一之陆士珍,据20回俞本扩充到56回,但仍没有邱六乔故事。到马如飞《珍珠塔》,则融汇各家,集大成奠定了今天的规模。这大概就是《珍珠塔》流变的一个过程。

楼主:南山寺主持  时间:2022-03-25 16:06:58
天地一有情之宇,无情而害人者人亦可杀,有情而不害人者妖亦可交。白仙情种也,有情而受无情之报,人情为之不平。此本为有情者白其冤,为天下后世有情者劝。
楼主:南山寺主持  时间:2022-03-25 16:08:04
一、“陶真”《雷峰塔》
明朝的弹词,有“陶真”、“词话”、“弹词”几种称呼并存,以“陶真”最古。较认可的说法,弹词溯源“远源陶真,近出词话”。
关于“陶真”,嘉靖二十六年(1547)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二十•熙朝乐事》云:
杭州男女瞽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说平话以觅衣食,谓之陶真,大抵说宋时事,盖汴京遗俗也。瞿宗吉《过汴梁诗》云:歌舞楼台事可夸,昔年曾此擅豪华。尚余艮岳排苍昊,那得神霄隔紫霞。废苑草荒堪牧马,长沟柳老不藏鸦。陌头盲女无愁恨,能拨琵琶说赵家。其俗殆与杭无异。若红莲、柳翠、济颠、雷峰塔、双鱼扇坠等记,皆杭州异事或近世所拟作者也。
同卷又记杭州八月观潮盛况云:
优人百戏,击球、关扑、渔鼓、弹词,声音鼎沸。
即同时记载有“陶真、弹词”之名。叶德均《宋元明讲唱文学》:“陶真和弹词同是用七言诗赞的讲唱文学,两者只有名称的差异”,“就历史的发展说,元明的陶真是弹词的前身,而明清的弹词又是陶真的绵延,两者发展的历史是分不开的”。

按“乐事”所云“皆杭州异事或近世拟作”之陶真《雷峰塔》,今仍存“据清道光年间绍兴抄本校印之长篇七字唱本”,载傅惜华《白蛇传集•南词》编中,路工《白蛇传弹词的演变、发展》认为它就是“陶真”:
(陶真)现在流传下来的本子,有清代艺人传抄的《雷峰塔》,虽然已改称为“弹词”,实是“陶真”,因为故事叙说全以七言体,而且开头四句,完全和前人记载的“陶真”开头相同:“自从盘古分天地,三皇五帝分乾坤。秦汉唐朝都不唱,单唱宋朝有道君。大宋天子登龙位,国泰民安定太平。”从唱词开头去看,完全是艺人的套头话,这种套头话是宋代传下来的。明代成化戊戍年间(1478)“说唱词话”本,如《新编说唱全相石郎驸马传》,《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出身传》等,开头两句唱词完全相同。这是宋代“陶真”,元至明的“词话”,明代弹词一脉相传的可靠证据。

此七字唱本全长有“二千三百五十二行”,还没有今天脍炙人口的《水漫金山》、《断桥相会》,这两出是乾隆年间艺人为便于舞台观赏增饰的。白蛇生子叫“许猩猩”,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个唱本还没有完全脱离“妖豸”气。书中“小青”出场情节极简——“许仙纳小青为妾”、“小青后在镇塔中被当场击毙”。即:
○1《义妖传》是当晚成亲,《雷峰塔》则是发配苏州后成亲。
○2 许仙纳小青为妾。
○3 小青后在镇塔中被当场击毙。
○4 白蛇生子名许猩猩。
○5 无〔水漫金山〕、〔断桥相会〕。
可见这个唱本“民间故事”色彩还很浓。


二、源自“陶真”的《新刻东调雷峰塔白蛇传》
谭正璧《弹词叙录•雷峰塔白蛇传》:
《新刻东调雷峰塔白蛇传》,八卷不分回,无目,不署撰人,封面有七言联语,为‘许汉文西湖游玩,借雨伞男女留情’,旧刻本(六本)。
据叙录抄出情节,和“陶真”无异,只许猩猩妻名张翠环(谭叙)、张翠娥(傅编)一字之差,其余全同。先是判二本为一本,今见《珍珠塔》七字唱本和《新刻东调珍珠塔传》四卷不分回,

也是这种刊刻情况,而文字有“雅、俗”之分。所以今重新定《新刻东调雷峰塔白蛇传》为坊刊,文字有修饰,和“陶真”并不是一本。

从复旦大学图书馆网站得知,谭正璧藏弹词唱本后都归复旦大学图书馆,此《新刻东调雷峰塔白蛇传》当藏其间,只无縁睹读,旋见《存本白蛇传故事演变》(内蒙古民族大学硕士论文):
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有《新刻东调雷峰塔白蛇传》,此书封面为新装,前后可能有缺页,未见序跋牌记,图书馆粗略着录为清刻本。共六卷,不分回目,每卷开头有小曲或七言诗,也有与故事内容无关的“唐诗唱句”。将此本与路工文中所引《新编东调雷峰塔白蛇传》文本对照,部份与之完全一样,但是《新编东调雷峰塔白蛇传》比《新刻东调雷峰塔白蛇传》增入了“金山斗法”, “断桥相会’, “小青烧塔’等情节。《新刻东调雷峰塔白蛇传》源自南词《雷峰塔》,其中的唱词情节基本相同,没有“金山斗法”, “断桥相会’, “小青烧塔”等情节,应是流传过程中有所节选或较早的版本。
介绍了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新刻东调雷峰塔白蛇传》,和谭叙稍有不合,未知是否一本。论文还和路工《白蛇传弹词的演变、发展》中著录的《新编东调雷峰塔白蛇传》(下简《新编》,《新刻东调雷峰塔白蛇传》称《新刻》)作了文本对照,认为“《新刻》源自南词《雷峰塔》……应是流传过程中有所节选或较早的版本”。
按所称“南词《雷峰塔》”,即“陶真《雷峰塔》”,因载傅编《白蛇传集•南词》集中而称“南词”。

楼主:南山寺主持  时间:2022-03-25 16:12:05
三、《新编东调雷峰塔白蛇传》和 《新编宋调全本白蛇传》
路工《白蛇传弹词的演变、发展》中著录二本《新编东调雷峰塔白蛇传》:
1.约刊于乾隆三十五年庚寅(1770)的《新编东调雷峰塔白蛇传》,云龙阁梓。
2.乾隆三十七年,嘉一堂翻刻云龙阁本,标题作《新刻东调雷峰塔白蛇传》,文字略有加工。
而今皆不传。周良《弹词经眼录》著录路工藏这个珍贵的乾隆刊本(指《新编》)为“不全”本,且——“《卷二•盘青产贵》开头,有一首开篇,记录了不少书目的名称……”,可见此书分回有目。按行书速度,二回也不到《产贵》(即说白娘生子),所以此书很可能是艺人的传抄节录本。路工《白蛇传弹词的演变、发展》:
云龙阁刊本《新编东调雷峰塔白蛇传》,是当时艺人传唱的记录本,此本是从明代《雷峰塔》弹词演变出来的。《雷峰塔》弹词是浙江杭州一带艺人弹唱本,全以七字民间叙事诗体组成,全长二千三百五十二行,一个晚上可以演唱完毕。发展到《新编东调白蛇传》,有三十多万字的篇幅,每卷开头,有小曲或七言诗,也有与白蛇传故事内容无关的“唐诗唱句”,这就是现代所唱的开篇。开篇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这部弹词一开始的格式如下:【西江月】只为西湖游玩,一身独自陶情。叫船避雨遇佳人,惹起风波不定。……(引)幼失怙恃苦伶仃,一似浮萍水上生。(白)小生姓许名仙,……(唱)那时许仙即忙来打扮,要到西湖走一巡……
这种苏州弹词是以明代七言民歌体为主加说白的弹词,或全部是七言唱句弹词中发展演变出来的一种民间文艺的新形式,是一个创新。

也说《新编》是从“陶真”(称 明代《雷峰塔》弹词)“演变出来的”。但从情节增出看,则似乎是:
1、先将“陶真”析为八卷不分回的《新刻东调雷峰塔白蛇传》。
2、再将《新刻》完善为《新编》,《新编》增加了“金山斗法”,“断桥相会’,“小青烧塔’等情节。

路文虽只将《新编》和“陶真”作对比,比如开首〔游湖〕——“两(相)对比,除了前面唱词改成说白以外,后面唱词几乎完全相同。”
又比如“陶真”还没有〔水漫金山〕,但有〔上金山〕,《新编》则已有了〔水漫金山〕:
(许白)阿娘子,这是那水淹长江,十分奇异,难道不是娘子之故么?(白娘白)阿官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唱)长江水发时时有,官人何必太多疑。(许白)是阿,娘子之言,说得不错。(唱)从今想,恨秃驴,竟把妖言将我欺,一时听信馋言语,几乎屈杀我贤妻。
〔水漫金山〕(包括和〔水漫金山〕情节相连的〔断桥相会〕)都是《新编》之“新编”,从路文所揭看,“新编”情节还有〔小青烧塔〕等,全书扩充到了“三十多万字的篇幅”。
从现在所见资料看,我们把《新刻》看成“全部是七言唱句弹词中发展演变出来的一种民间文艺的新形式”,还等同“陶真”,也是成立的。把《新编》看成《新刻》的“扩充本”,也许更符合说唱递进规律。

《新编宋调全本白蛇传》也是路工私藏,未知存亡,所以附记在此。路工《白蛇传弹词的演变、发展》:
所谓“宋调”,就是姓宋的弹词艺人演唱的本子。……这部宋调本的内容、唱词说表,多数与东调本相同,但增加了新的情节。……例如《新编东调雷峰塔》第一卷开头,就是许仙出场游西湖,这部《宋调全本白蛇传》第一集开始时释迦牟尼出场,是《西方佛登坛说因果》,这里不妨引一段落:
(引子)敖敖鸿蒙今已开,得分清浊两仪才,犹将造化乾坤合,劫数还当定数来。(白)我乃西方教主释迦牟尼是也。久坐青莲,蛳螺贯顶,道果已成,深知玄妙,为释教之尊,善以治事之事,这也不在话下。……(白)但其中有一段因果,当初有一陆南子,其妻身死三日,尚未入殓。那日忽然风雷大作,其尸忽变蛇而去。(唱)因此他遇蛇不想把它伤,见蛇就起善心肠,那年朝拜峨嵋转,路逢乞丐闹嚷嚷。(白)见一花子,手中拿一条白蛇。(唱)就在街方上面讨铜钱,陆善人见了起哀怜。蛇见善人流眼泪,蛇头只管对他颠。因此将他买放北山下,故而结下其中一孽缘。(白)那善人目下转轮数世,降世武陵地面。(唱)乳名叫做许仙官,俊俏风流一少年。白蛇变现如花女,青蛇也变俏容颜。白氏小青称主婢,与许仙有段孽姻缘。……
开首宿缘“说因果”采取的是传奇戏曲的套路,所以《新编宋调全本白蛇传》也可以说是一个受“传奇影响”的本子。

楼主:南山寺主持  时间:2022-03-25 16:13:18
四、抄本《新编白蛇传雷峰塔》 野花老人撰
上两本弹词因是路工私藏,未知存亡,已不能探知更详细情形。所幸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开放网站)藏有一抄本《雷峰塔》,是和上两本弹词约同一时期的说唱,可以代替这两本不见的缺憾。
抄本封面题“雷峰塔、和庆堂李制”、内封题“崇祯庚午仲夏、新编白蛇传雷峰塔 、野花老人撰”,10卷192回,一段话一段唱,卷首有“长乐郑振铎西谛藏书”印。此书最初着录在《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题“清抄本”。盛志梅《弹词知见综录》: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云:“今所知最早的弹词故事为明末的《白蛇传》。我所得的一个《白蛇传》的抄本,为崇祯间所抄。现在所发现的弹词,更无古于此者。”但《西谛所藏弹词书目》未录此本,不知何故?又《江苏南部民间戏曲说唱音乐集•评弹及其音乐》说:“明崇祯间,有《白蛇传弹词》,其抄本至今留传,应该是弹词最早作品之一。”此说可能源于郑氏。
此书应即郑氏所言“崇祯间所抄《白蛇传》弹词”,以后一直嫏嬛深锁,从未有人叙及,外人也莫知其详。

(故事略)此书事繁文简,多至192回,但描写并不细致且有疏漏(如〔断桥〕就缺许仙辩以“府守相请不得不上金山”的一段文字,此段文字不可或缺),回均五六百字,全书约十万字。统计这个数字是为和路工藏《新编东调雷峰塔白蛇传》、《新编宋调全本白蛇传》二本作一比较。
和路文抄出几段词文对比,此书和《新编东调雷峰塔白蛇传》并无大的区别,连唱词都一模一样,然开首“说因果”似更接近《新编宋调全本白蛇传》,所以一开始我颇疑心这是《新编宋调全本白蛇传》的另一个抄本。但据路文,《新编东调雷峰塔白蛇传》有“三十多万字的篇幅”,且“这部宋调本的内容、唱词说表,多数与东调本相同,但增加了新的情节”,由此推测,《新编宋调全本白蛇传》应也有“三十多万字的篇幅”,但此书据我统计只“十万字左右”,和路文抄出的几段词文看确有“简繁”之别,所以此本不是《新编宋调全本白蛇传》可以肯定。

予意此抄本,也就是“受传奇和未刊弹词影响”,和《新编东调雷峰塔白蛇传》、《新编宋调雷峰塔白蛇传》约同时的一个词话本,是《新编东调雷峰塔白蛇传》、《新编宋调全本白蛇传》以外的另一个刊本形式,反映的是“陈遇乾”(或宋姓说书人)同道以外说《白蛇传》的情况。

此抄本后有嘉庆十一年玉山主人改章回小说《雷峰塔奇传》13回,情节一以仍之,把七言改为平话,最大的改动大概是删且〔昆恋〕,又增第11回《恶狠狠茅道下山、喜孜孜文星降世》,说的是:“茅山道士带徒弟蜈蚣精复仇,白氏花园焚香,蜈蚣精现,为惊倒,观音菩萨派白莺啄死蜈蚣,小青捆道士丢入东洋大海。”《义妖传•第35回•降蜈》保存了这一情节,说法略不同。宝卷见《三祭雷峰塔宝卷》,抄本,只一卷,也是路工藏,定乾嘉时代,见《弹词经眼录》。

此书已有单独的小青故事〔昆恋〕(又称昆山书),且又和《义妖传》有所不同,我把它放下节和《义妖传》一起对比介绍。
楼主:南山寺主持  时间:2022-03-25 16:14:19
五、《义妖传》
《绣像义妖传》卷首序 :
有小唱《义妖传》者,身居蛇类,深知救命之恩。……询其底稿之原,得陈遇乾先生原本,信乎有之,故得词句平和。……乃复邀集陈士奇、俞秀山二位先生,称赞校阅,竭意描摹。……籍此箴规凶悍,得以回心;庶几风气挽回,有益于世也。时嘉庆十四年春王月心斋顾光祖。
知其虽署“陈遇乾原稿”,且不是真的“原稿”,而只是保留了陈遇乾 “异乎同道”的一些说法而已,比如《义妖传 第十五回 斗法》:
(表白)介末晚生有一句交待,吾道中唱《白蛇传》,个个才有斗法,……只有陈遇乾老先生唱《白蛇传》并无斗法,乃情真理切也。
就殊非“原稿”语气。

陈遇乾说唱《白蛇传》真稿片断,倒是意外保留在另一部乾隆末刊弹词《倭袍》中:这是张梦高先生说唱《白蛇传》,他是陈遇乾弟子,所以举手投足都学的陈遇乾——“(拨弦子介,拿个只绝嫩个笋尖个手,拉胡琴边浪搔仔介两搔)(杂)好朵,介个手法末,是陈大个嫡传”:
(付书) 闹市谈今论古,静中明月清风,悲欢离合总相同,到底一场春梦。
(唱唐书) 暖洋洋春景百花天,鸟对对双飞在海林间。……泪盈盈敬夫三杯酒,急匆匆掩泪尚留连。人若要相逢,且待再转念。
一首闲文俱剪断,书归正传续前篇。 (白)昨日书中,讲到那娘娘分娩之后……
这二则“定场诗”和“唐诗开篇”就不见载《义妖传》。

据路工《白蛇传弹词的演变、发展》所说:
(义妖传)……从〔飞钵〕这回书起到全篇结束,几乎文字也和《新编东调雷峰塔白蛇传》相同。
表明《新编东调雷峰塔白蛇传》也是《义妖传》底稿来源之一,而且“从〔飞钵〕这回书起到全篇结束”,还有十三回之多,可见其份量之重。
《倭袍》中的滩头《白蛇传》”,就是《白蛇传》的内容提要另编成七字句弹唱,和时调小曲一样,都是当时酒肆茶楼卖唱女子所歌曲目:
(副白)可会唱滩头?(白)也会的。(白)介末请教一支滩头。……(贴唱)武陵胜景在西湖,白氏娘娘访丈夫。神通广大多利害,十年修炼变嫦娥。不听义兄来相劝,登时拜别下山坡。收服小青为使女,义王府内 做蛇窠。仙官寒食把丘坟扫,冤孽夫妻遇路途。借伞留情同舟坐,邀归家内结丝萝。娘娘是五鬼搬运把银赠,谁知泄漏李君甫。君甫到钱塘县内呈赃出,问成军罪配姑苏。只在穿珠巷内 开张生药铺,不知娘娘是妖魔。四月十四到神仙庙内还香愿,一见茅山道士赠灵符。拿归家内来烧化,可惜那茅山道士吊打受灾磨。端阳节,五月五,酒内雄黄大放多。那娘娘无奈把原形现,吓得仙官心胆虚。娘娘顷刻到山去,盗取仙草救亲夫。不料白鹤童子真利害,雄黄阵内受灾磨。黎山老母 慈悲念,赐草归家救丈夫。见她 也把神通显,盗取珠宝 进京都。打扮仙官来看会,中途捉住算强徒。幸亏钱塘县升任在苏府,把仙官问罪到丹徒。镇江有个王员外,与仙官结拜弟兄呼。相邀员外来饮酒,思量调戏白妖魔。却被娘娘把原形现,吓得几乎一命叫呜呼。法海禅师把仙官会,化檀香 邀请上山坡。娘娘家内无可奈,水淹金山讨丈夫。金山长老神通广,差了魔家四将收妖精 。一程程重到断桥会,流泪还携薄幸夫。后来是赠金钵(与)负义徒,产后娘娘把鬓发梳。被却禅师收服去,压在雷峰塔下受灾磨。所有孩儿传许氏,改姓更名耀帝都。细算娘娘却自多情重,仙官原是旧仙徒。思前算后无摆布,拜从法海为师徒。吓,修行成正果。《倭袍•第8回•扶危》
这或许就是序中所称之“小唱”,可窥见《义妖传》前,说唱白蛇故事的纷纭场面,且同为《义妖传》改编来源之一。

《义妖传》是说唱白蛇故事“集大成”且后来居上者,虽署陈遇乾原稿, 陈士奇、俞秀山评定,但显见不是原来的面貌,只是保留了陈遇乾说《白蛇传》的一些新鲜说法而已,下面比较一下《义妖传》和抄本《新编白蛇传雷峰塔》对小青“昆山故事”的不同描写,以见陈遇乾和同道说法的异趣。

小青“昆山故事”俗称“昆山书”,讲“小青迷恋昆山顾家公子欲死,白娘救之”的故事,是书头尾实有四回,《评弹通考》:
通行之同治本弹词《义妖传》,第二十一回皆为阙文,仅能就前一回末句“昆恋情由下卷听”一语,得知其回目为〔昆恋〕。前维摩君于苏城觅得嘉庆己已刊本《义妖传》,〔昆恋〕一回,有大段猥亵描写,始黄昏入室,叙至翌晨,分段落,分步骤,为他书所不见,不知尚有前于此嘉庆版者否?(《弹词画报》第四十二号)
知总缺一回〔昆恋〕。《义妖传》有的称53回,有的称54回,即是这一回有目无书之故。 略述故事如下:
(第20回•婢争):此回前接〔盗草〕。前说白娘曾面许小青“夫妻三七均分”,后小青见白娘失信,“娘娘成配我零丁”,偶与许仙说话,还“反有提防疑虑心”,终于一日主婢起了争执。白娘说小青“道浅还须传授好,不致夫君有损伤,你这贱人恁性急,竟然杀泼太轻狂。罢,算我今朝回绝你,姻缘此后莫思量。”小青遂负气出走。许仙着小二追赶不及,又被白娘一顿抢落,也就不了了之。再说小青驾云头到昆山玉峰,有书生顾连,字锦云,十七岁,父在朝为官,母潘氏夫人在家。顾生一日避暑僧房与长老下棋归,途听树林深处有悲哭声,见坟墙门门槛上坐一少年女子。小青谎称姓杨,一十九岁,因不堪公婆凌辱逃亡,寻亲不遇,至荒野迷路。生带回家,留宿书房。
(第21回•昆恋)缺。
(第22回•聘仙):生与缠绵半月,病体渐深。书童文琴不敢再隐瞒,报于夫人。夫人探望,但见生“此时宛似骷髅样,一息奄奄命欲消。”夫人责叫祸胚出来,众人都说未见,诧异说是不是妖怪?才说未了,被飞起一只枱子打一记耳光,再说再打,方知真出了妖怪。夫人叫总管请真人收镇,僧道齐请,小青显神通刮起妖风,把厅堂陈列法器尽刮坏,僧道尽受伤。夫人无奈张榜悬赏,降妖三千,医病三千,如有皆能,总谢六千,决不食言。白娘算阴阳,已知其详,扮观音梦示顾夫人往“姑苏专诸巷保和堂药铺”请许仙可立效,夫人命总管备厚礼连夜去请。许仙踌躇,入内与白娘商议,白娘给付灵符两张妙药一包,灵符降妖,妙药医病,叫许仙只管放心大胆前去。
(第23回•降妖):许仙定五鼓降妖,底人殷勤伺候。许仙心中无底,又闻妖怪凶狠,不禁眉头双皱,身体打战。三鼓,白娘先至,诫劝小青,道说前因,“你还未曾得道一青蛇,往来游奕西湖上,无拘无束任逍遥。上界插香童子空中过,见你翠青可爱色妍姣,无意偶然笑一笑,顿起思凡念一条”,“如若将他迷恋死,上界闻知岂肯饶?难免天条雷击死。”小青悔悟。许仙击毙“夜壶精”,又用白娘所盗仙草二煎医活顾生,得厚赍而归。
《义妖传》因保留了大量说书人的口语和插话,因而远较他本“丰胜”,但这几回“昆山书”里,小青虽为主角,却似“隐身”一样,但知其在,不闻其声。

抄本中,小青则有大量“妖言妖语”,如老夫人初见小青:
老夫人:“你是何处的妖精?敢来此地迷恋良家子弟,早知时务,快些躲避潜身,少若挨迟,老身令人将你拿住,断不轻饶。”小青闻,站起身,(望老夫人深深下拜,口称婆婆,自称媳妇),“我不是宦门之女不非凡,……待等公子病体好,奴一定承欢尽孝在膝前。”夫人闻:“二目元睁骂邪物,休弄巧语与花言……”(命丫头健仆拿捉,小青翻了面皮):“手指夫人开言骂,不识敬重老杂毛,好意敬你如长上,反说我是鬼怪妖,想要将奴来弄死,这是你自己惹火把身烧,若不叫你瞧本领,也不知奴手段高,恼一恼叫你合家俱丧命,单留儿夫命一条,休怨奴家心肠狠,这是你祸福挨门自己招。”
因而小青形象更加“立体”,尤其是增出的“戴百川捉妖”,原是话本中的“戴先生捉蛇”,是用之白娘的,且情节简单,现移到小青头上,情节大为丰富,的是创编,对白也很精彩:
(小青显形堵住房门),高叫“婆婆,媳妇在此,胆大的狂徒,睁眼认认仙姑是何精怪?”“连把婆婆口内呼,奴家是你亲媳妇,为什么当作妖怪把奴除?其情可恼实难恕,婆婆背悔我看儿夫,总而言之一句话,想你年老大糊涂。咱是自家没得讲,最恨大胆恶贼徒,瞎眼的杂毛认认我,谁叫你大胆捉妖鬼画符?瞧瞧我是何精怪?真的是贼胆包身来惹奴。万恶滔天真该死,恼一恼叫你一命赴丰都。”(可笑戴百川不识妖精,反说):“你家太太真胡闹,倚仗着势力银子渺视吾,拿着自己儿媳妇,原何叫我把妖除?大奶奶动怒来惹事,骂我前来把气出。难怪这位小娘子,太太行事狼糊涂。”
“昆山书”由一插曲而竟别衍成一“截传”,也为小青故事独立成书而留此话头。

楼主:南山寺主持  时间:2022-03-25 16:15:36
六、《改本白仙传》
《改本白仙传》,《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4卷4册,嘉庆15年抄本,郑振铎旧藏,现存国图“西谛藏书室”。前有“护花仙史识”序:
天地一有情之宇,无情而害人者人亦可杀,有情而不害人者妖亦可交。白仙情种也,有情而受无情之报,人情为之不平。此本为有情者白其冤,为天下后世有情者劝。
亦言《白蛇》题旨新鲜有味者。然观此书,结构紧凑无冗笔,显为舞台剧场次。旁另如脍炙人口的 “捉白”、“吊打茅山道”……诸情节都没有,《水斗》之虾兵蟹将、贝类象鼻,倒一一开裁之,《断桥》有“枉了我…”之大段叠唱,都说明此书是场上之改本,而非为弹词另作也。未见之内容只“梦蛟遇盗”为增饰,言梦蛟赶考,船过清江,遇劫盗,小青携龟奴将其救出。然于“塑造典型人物”全无干涉,余皆平平,不知何以被定为“善本”也。


七、陈遇乾传本《白蛇传》
演绎小青故事的“昆山书”因是“秽书”,现在书坛都不说了,但在俞筱云的《白蛇传》整理本中还存有痕迹。今日书坛所传《白蛇传》应即源自《义妖传》,如徐绿霞《白蛇传》54回,是网上惟一全本录音,就是几乎是《义妖传》的背书,连回数都一样,殊令人生魇。其实《白蛇传》作为弹词经典书目,所说者众,经几代人描摩点赞,发展至今,已与传统的《义妖传》情辞上又有了大异,唱调更是日新月异,其中又尤以蒋月泉/朱慧珍12回《白蛇传》最动听。蒋/朱档的《白蛇传》到了无以伦比的地步,以至今日小辈英雄重排此书,竟无一人敢改腔词,真正何说。

蒋/朱档的《白蛇传》,是陈灵犀为迁就蒋调量身定制的,所以删削甚多,不能令老听客“煞渴”,原味《白蛇传》只有“百衲本”:号称“蛇王”的杨仁麟单档《白蛇传》14回(从许仙游湖到发配苏州止,静场版)、花色档(杨仁麟、蒋月泉等)中篇《大生堂》3回、曹啸君/高雪芳20回,且仍都是“蜻蜓尾巴白蛇头”中的“白蛇头”,把蒋/朱档的12回尾书凑上,可勉强成一全本,这也甚是无可奈何之事。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