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言第四节: 价值重估,应许超人

字数:3405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4-14 03:47:45 更新时间:2022-04-16 12:47:14

楼主:竼笙  时间:2022-04-13 19:47:45

上节预告索上舞者开始表演,但本节叙述还是查拉如是说,这是为什么?其实还是在延续上一节话题,去做,在行动,进行价值重估,重新定义人。

1.重新定义人类

查拉重估价值,重新定义“人类是一根绳索,连接在动物和超人之间,绳索悬于深渊之上”,前进是危险,回望是危险,停止不前更是危险,这旅途充满危险,犹如空中走绳。空中走绳,就是以极其具象的方式展示人类的生存困境。

那么人类到底是绳索,还是走绳者?如果把绳索看成路,那走绳者就是走在路上的人,如果没有走路的人,也就不存在这条路,路是人走出来的。所以,人类是绳索和走绳者、道路和走路人的合二而一。

“人类伟大之处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不是目的;人类可爱之处在于他是一种过渡(过程),一种终结(毁灭或死亡)。”“终结”一词在下文反复出现,或译坠落、没落、下落、毁灭,相比较而言此处译终结或毁灭为宜,意指死亡,人是必死者。桥梁与绳索是一个意思,都是指人是一个过程或过渡,而作为过程的人是有终点的,那就是死亡,但这终点却不是人活着的目的。人活着不是为了死去,但终有一死。向死而生,这就是人类的伟大之处和可爱之处。

2.应许超人

接着查拉模仿《圣经》中耶稣的口吻,以十八句“我爱”句式,应许十八类人是超人,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的价值重估。贯穿这个价值重估的中心线索,就是上节“超人”的四重含义,特别是身体欲望或权力意志。

下面对这十八句“我爱”予以详细解读,引文的中译参考手头的5个译本,选择我认为最好的译文作为底本,再参照其他版本对语词、标点进行微调,力求简洁、符合文意、符合中文表达和理解习惯。

(1)“我爱那些人,他们不知如何生存,除非成为坠落者,因为他们是过渡的人。”

意指他们找不到别的办法来承受人生,便只好寻求坠落(或译终结,意指死亡)。意思是赞许或肯定自杀者,应许自杀者是超人。

这可能完全颠覆了大众的理解。尼采的逻辑是这样的:基督教是不许自杀者进入天国的,那么有勇气自杀的人就是以最决绝的态度来否定天国(彼岸),选择在此岸自我毁灭。这完全吻合超人的四重含义:从生到死是一种自我超越;身体意志的完全释放;彼岸此岸的价值重估;全身心地投入做出来了。

(2)“我爱那些人,他们是伟大的轻蔑者,是伟大的崇敬者,是渴望着彼岸的箭矢。”

伟大的轻蔑者,是指上节所说的对传统“灵魂蔑视肉体”一个颠倒,颠倒为“肉体蔑视灵魂”。这里的彼岸,是指桥梁(或绳索)的另一端,即超人。箭矢,喻指急切、迅速的行动。“渴望着彼岸的箭矢”,意指意愿或正在向着超人的方向去做。此句应许渴望成为超人的人即是超人。

(3)“我爱那些人,他们不在星球之外寻求坠落和牺牲的理由,而是为大地而牺牲,使大地成为超人的大地。”

不在星球之外,意指不在大地之外,不在基督教的天国以及任何超感性世界里寻求死亡的意义。否定一切为上帝和道德而献身的价值,肯许为尘世任何人、任何物、任何事而献身的意义。使尘世成为超人的尘世,意思就是应许在尘世寻求意义的人就是超人。

(4)“我爱那人,他活着是为了认识——认识是为了超人有朝一日显现——而情愿自己毁灭。”

认识,或译求知,认识超人的意义和生成以及如何去做,向着超人而求知、努力,并奉献一生。应许正在寻求自身意义的人就是超人。

(5)“我爱那人,他劳动是为超人建造居所——为超人准备大地、动物和植物——而情愿自己毁灭。”

这句较为好理解,劳动不是为了荣耀上帝,而就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幸福,应许为自己幸福而劳动的人就是超人。

(6)“我爱那人,他热爱自己的道德——因为道德是意志的毁灭——是一支渴望的箭矢。”

两个道德的含义是不同的,后一个道德是指传统形而上学和基督教的道德,是为人之道德,这种道德是对意志的毁灭;前一个道德,是为己之道德,出于自己意愿的道德,自己为自己立法,是一支渴望的箭矢,意思指身体的欲望和意志。此句应许热爱自己身体欲望和意志的人是超人。

(7)“我爱那人,他不为自己保留点滴精神,而要完全成为自己道德的精神,于是作为精神跨越桥梁。”

这句是对前句的进一步强化。“自己道德”,就是忠实于自己的身体欲望和意志。“跨越桥梁”,意指成为超人。应许彻底地忠实于自己身体欲望和意志的人就是超人。

(8)“我爱那人,他把自己的道德变成自己的偏爱和自己的宿命,因此他甘愿为自己的道德生存或死灭。”

这句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强化。应许为自己身体欲望和意志而生存死灭的人为超人。

(9)“我爱那人,他不愿具有太多的道德,一种道德优于两种道德,因为一种道德是扣住命运的更牢固的结。”

“太多道德”,是指柏拉图的四种美德:审慎(智慧)、勇敢、节制、公正(正义),以及基督教的“爱”和“同情”等。“一种道德”,就是前三句所言的“自己的道德”“为己之道德”,即身体欲望(权力意志)。此句应许秉持为己之道德的人是超人。

(10)“我爱那人,他的灵魂慷慨大方,不求感恩,不求回报——因为他总是赠予——不求保存。”

“不求保存”,参阅《圣经·路加福音17.33》“试图保存自己灵魂的人会失去灵魂,而失去灵魂者必然有助于灵魂生存”来理解。此句应许灵魂慷慨的人就是超人。

根据第一节和第二节,查拉降临大地布道,也是不求感恩,不求回报,不求保存(看呀,这杯子将要空了),如太阳般慷慨大方。在这个意义上说,查拉就是超人。

(11)“我爱那人,他为掷色子赌赢而心生羞愧,自问是不是作弊的赌徒?——因为他意愿毁灭(失败)。”

与其侥幸成功,宁愿承认失败。意指若不是自己自由意志的结果,就不能称之为成功,宁愿失败,强调意志对人的生存意义。应许基于自由意志而行动的人是超人。

参阅《尼采全集》第十卷:“在每次行动前,折磨我的是:我仅为掷骰者罢了——我再也不知意志自由为何物。而每次行动后,折磨我的是:我掷骰赢了,我是不是奸诈的赌徒?——认识者的疑虑。”

(12)“我爱那人,他在行动之前先口出金言,且恪守多于许诺——因为他意愿毁灭(失败)。”

字面意思较好理解,承诺在先,践诺于后。引申为基于自由意志而行动,力争成功,不怕失败,是对上句的进一步强化。应许基于自由意志而行动,不惧失败,力争成功的人是超人。

参阅《尼采全集》第十卷:“在你行动前,请抛出你的话语:自己对食言的羞愧负责”。

(13)“我爱那人,他为来者辩护,为逝者救赎,因他意愿为今者而毁灭。”

句意重点在于意愿为今者而毁灭。意愿为当下而奋斗、献身,就是对未来的担保,就是对历史的救赎。这里着意批驳基督教要求人们为彼岸而奋斗、为上帝而献身、为原罪(过去)乞求救赎。应许意愿为此岸、当下而奋斗献身的人是超人。

(14)“我爱那人,他由于挚爱自己的上帝而责罚上帝,因为他必须干怒上帝而毁灭。”

谁若热爱上帝,就责罚上帝。这是对《圣经》“因为主所爱的,主就要责罚之,并且要惩罚他所收纳的每一个儿子”的反用。

这里还是强调人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目的,人的本质就是一个不断克服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超人。应许自我克服自我超越的人就是超人。

(15)“我爱那人,他的灵魂受到伤害也依旧深沉,却可能由于一个小小的冒险而毁灭,因此他乐愿跨越桥梁。”

灵魂受伤无碍于事,但肉体受伤却可能是致命,强调肉体比灵魂更重要、更珍贵。“乐愿跨越桥梁”,意味着已经走上超人的道路上了。此句应许视肉体高于灵魂的人是超人。

(16)“我爱那人,他的灵魂过于丰盈以至忘却自己,万物备於其人,遂共成其毁灭。”

参阅《尼采全集》第十卷:“我过于充盈,以至于忘却自己,万物皆备于我,万物之外再也没有什么了。我何往耶?”

灵魂和肉体(自己和万物)合二为一,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肉体毁灭了,再丰盈的灵魂也将随之终结。应许灵魂随着肉体在尘世毁灭的人是超人。

(17)“我爱那人,他有自由的精神和自由的心意,所以他的头脑只不过是他心意的脏腑,而他的心意驱使他走向毁灭。”

头脑,指人的理性;心意和精神,指人的身体意志、权力意志。强调意志高于理性,人是在意志的驱使下不断克服和超越。此句应许在意志驱使下超越自身的人是超人。

(18)“我爱所有那些人,他们犹如沉重的雨点,从悬于人类头顶的乌云中散落下来:预告着闪电之到来,而且作为预告者归于毁灭。看呀,我是闪电的预告者,是乌云中落下的一颗沉重雨点:这闪电就叫超人——”

雨点预告着闪电的到来,查拉预告着超人的到来。随着闪电(超人)的真正到来,查拉作为预告者完成其使命,也就成为人(第一节语:“杯子将要成为空的,查拉将要成为人”),作为超人的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