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及门徒为什么被称为儒

字数:1964访问原帖 评论数:7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0-02-17 04:48:51 更新时间:2022-04-16 23:28:49

楼主:鹿王826  时间:2020-02-16 20:48:51

《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中国人历来重视死的观念与丧葬礼仪,这种广泛的社会需求促生了一个特殊社会阶层“儒”。有人认为儒者是指一种以宗教为生的职业,负责治丧、祭神等各种宗教仪式。“儒本求雨之师,故衍化为术士之称”《国故论衡•原儒》。据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考释,甲骨文的儒,象人沐浴濡身之形。上古原始宗教举行祭礼之前,司礼者必斋戒沐浴,以示诚敬。不仅证明了胡适提出来的儒最早是殷商教士,是宗教神职人员的论点,也为儒教(非儒学)是宗教找到了证据在中国古代社会,最晚到殷代有了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神职人员。这些人就是早期的儒,或者称为巫师、术士。他们精通当地的丧葬礼仪习惯,时间一长,便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立的职业,称赞人殉为厚葬,厚葬遭到墨家的极度反对。但是,由于这种职业地位低微,收入也少,既没有固定的财产和收入,做事时还要仰人鼻息。所以形成比较柔弱的性格,这就是儒的本意,即柔。
孔子为什么被称为儒?孔子的早期固定职业就是替人办丧事。孔子的父亲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到了晚年他终于说通正妻施氏纳妾。第一个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很不满意。叔梁纥又娶了颜氏小女儿颜徵,颜徵不满二十岁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孔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颜徵被叔梁纥正妻施氏驱逐,颜徵带着孔子和庶兄孟皮过着清贫的生活。《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为兒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小时候做游戏,常常摆起各种祭器,学做祭祀的礼仪动作。孔母是被赶出家门的,还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很贫苦,孔子学习祭祀的礼仪不可能是为了游戏(那时祭器是非常昂贵的),应该是为了谋生。《礼记•檀公》记叙了孔子给人看风水选墓地的一件事:“子张曰:司徒敬子之丧,夫子相,男子西乡,妇人东乡”。夫子相,说的就是孔子看风水选墓地。《论语•述而》第七•九中的一段话,说得就更具体了:“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孔子为人家办丧事,从不吃饱。哪一天要是哭了,就整天不再唱歌。儒家办丧事有一项叫“儒子哭丧”,也就是现在过白事情的“哭灵”,哭丧后,一天不唱歌。《论语•子罕》中的一句话,也暴露出了孔子的事业。孔子说:“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看到没有?我上班为王公效劳,回家照顾父亲兄弟,给别人做丧事也一丝不苟,无论为公、居家还是给人发丧,都不贪杯。 孔子这段话不仅表白了自己为官为人的品行,也透漏自己从事过殡葬业,而且做丧事和为官为人一样习以为常,更非常注意讲究殡葬职业道德。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齐景公欲重用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索隐息者,生也。言上古大贤生则有礼乐,至周室微而始缺有间也。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当时还没有儒家,晏子称孔子为儒,是贬斥孔子,说他的职业是搞殡葬祭祀的。
儒在当时并不是什么褒义词,孔子及其门徒自然不会给给自己的学派冠以“儒家”之名。儒家之名始于汉代,但追溯起来最早还是创立墨家学派的墨子,《墨子•非儒下》:“儒者曰:‘亲亲有术,尊贤有等。’言亲梳尊卑之异也……”稍后的道家庄子同墨子一样也持批儒之立场,庄子也把孔子及其门徒称之为“儒者”,他说,“儒以诗书礼发家”《庄子•完物》,又说:“儒者伪辞”《庄子•盗跖》。儒者学派中接受“儒”这名号的是孟子。“孟子曰:‘逃墨必归于扬,逃扬必归于儒。’”《孟子•尽心下》。如果孟子从捍卫本学派的卫道立场出发的话,那么战国之季的荀子则公开地以“儒者”自诩,写了《儒效》篇,对儒的作用进行了论证。他说:“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俗。”他还把“儒”分为“大儒”、“雅儒”、“俗儒”、“贱儒”、“偷儒”等等。《韩非子•显学》:“世之显学,儒墨也。”
看来后世之人称呼孔子的门下弟子及流派为儒,应该是跟孔子本身的职业有关系的。《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叙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
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楼主:鹿王826  时间:2020-06-27 00:24:36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