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事薄

字数:3906访问原帖 评论数:3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0-09-22 22:57:42 更新时间:2022-05-03 21:34:34

楼主:雨落天明  时间:2020-09-22 14:57:42
……
楼主:雨落天明  时间:2020-09-22 15:08:53
平衡法

节气到了秋分了。
这两天晚上才开始盖被子,半夜还是燥热醒了,把被子踢腾开,翻来覆去才又睡着。一场秋雨一场寒 ,是外部环境的寒,小宇宙还是有自己的运行规律。
早饭没有喝咖啡,而是改喝了牛奶。发现饮食对情绪也有一些影响作用。喝咖啡的上午就电力充足适 合开拓性工作,喝牛奶后,相对就心意懒怠,格外地感性。或许牛奶的温和是容易让人向内关照的, 会放纵自我的小任性,毕竟再努力的人生,都无非享受和消磨。
笔记本需要重新装系统,最近时间都处于消极病态的状况。手机最常用的软件是游戏和购物。就这样,也不看视频,不听音乐,很少上网闲逛聊天地度过了一段日子,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仔细想了想,人到了一定年龄,从外部世界吸收和得到的滋 养实在有限,并没有人们预想的那么多,甚至还是干扰拖累。所以佛经里面讲修持清净心,就是剔除烦恼的根本之道。
里尔克在《秋日》里说,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楼主:雨落天明  时间:2020-09-22 19:13:30
天凉好个秋

在一个单位,如果觉得环境恶劣,是没法安心工作的。人人都自私自利,人人都揣着各自的小九九,表面看起来各就各位,但每个人都是一盘散沙的一粒,挨着还挺硌得慌。混日子成了大流,要么就是削尖了脑袋踩人上位。我是看不惯那种办公室政治,也懒得看,自己给自己打工的益处太多了,反正不想回去。
抱负这个词,有人觉得好,我却不以为然。太一本正经太煞有介事的事都不是什么好事。就像我不相信有真热爱读书这回事,读书读到一定程度,如果还汲取不到智慧,干脆就别读了,费钱费纸费眼还费时间。
可能有的人就喜欢装逼也未可知。在公众面前,把自己当个人物似地出镜表演,日常生活谁还不是吃喝拉撒睡,搞得活成林黛玉那样把肺病当美感展览,还不分寒暑当祥林嫂要说给大家听,不是犯傻就是犯病。
好吧。就连上帝都会对人类失望。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就行。只别拿抄书背书当有文化,拿流水账百度体当写作就谢天谢地。咱成袋卖书给收破烂的时候,可从来不敢称自己是写作的,不过就是个工作而已。
真正的爱好,就像爱情,就像珍宝,不为任何时空人事而变迁,不被任何世俗物欲所浸染。一杯岁月酿的陈酒,该藏起来自己慢慢品味不是嘛。
楼主:雨落天明  时间:2020-09-26 17:22:41
风之偈语

时阴时晴。秋天的下午酷似安德鲁·怀斯的一幅画,敞开的窗口,纱幔被远处吹来的无形的风鼓得像帆一样饱满,随即又缓缓卸掉,放下。纱幔的形状若兜着重物,也许风,也是一种随物赋形?
就在不经意间,微微会觉得有些凉意,流水一般浸漫过来。那是秋风的温度。它传达的可能是不会消散的寂静,感伤,毕竟有些消失,不再回来,回来都不是曾经的样子。
从楼上平望,能看到的仅仅是些树冠。绿叶没有一点发黄的意思。季节的错觉往往就是这么来的,更替时,事物还是走不出深陷的过去。
快中秋了。
一年最好的时候,天高云淡,地上的色彩却相对丰富,该收获的收获,该删减的删减,该贮藏的贮藏。
不知道什么鸟在树荫在树间鸣叫,声音颇为清婉,古诗里说,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现代人想在居民区看到一只鹤,已是不太容易的事。幸好有想象力可以弥补太多生活中的空缺。
人常说,岁月无情。其实岁月基本上是合理公道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到秋天来临,一年的收成已定,得失已明。自然的启迪教育,每天都在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它和美类似,少的仍然是发现的眼睛。
楼主:雨落天明  时间:2020-09-30 19:47:54
化蝶

《左传》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这讲的是三不朽的品次。最高级的是立德。
先民们也确实留下了生命记录,用浑然天成的民歌述说那个纯朴闪光的时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现如今商业社会,投机主义消费主义盛行,生态环境屡遭人为破坏,人类离自然离纯粹越来越远,人性越来越复杂,大都已经被资本市场和自我狭隘意识驱赶进入到高速运转的机械齿轮中,异化为其间小小一环。这其实也正是失乐园的隐喻。
包括文化圈,也莫不受到经济浪潮的巨大冲击和影响。
记得上学时,周国平当时出了好几本书,来学校做演讲,我还保留着他当时写的一张签名纸——爱文学,爱寂寞,就是成功。这个研究哲学的知识分子,不会平白无故不假思索给人留言的。我也是成长才领悟到它的含义,确实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任何选择都有代价。只想得到好处,不想付出代价的事不是没有,是完全不可能有,有也是幻影。
为什么王国维写,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文章的意蕴,品味,格调莫不是精神的产物。庖丁解牛是庄子的一篇文章。既然解牛游刃有余,文末何以要写“善刀而藏之?那在另一篇文章里是有答案的。是死而留骨而贵,还是生而曳尾涂中?庄子言行一致地践行注释了自己的哲学思想:道即自由。庄子的智慧是统一而不矛盾的。《秋水》中,庄子就对洋洋自得的河伯那种“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的肤浅意识进行了相当犀利的批判。
一个善表演作秀的人,一个汲汲于世俗名利的人,一个分裂虚伪的人,早已心为物役,没有资格谈文学,谈也弹不出个道道。因为一切真正的艺术莫不是优秀的观察体验领悟的记录。这里的优秀,表面上像技术,实质依然不能离开德行的奠基支撑。
楼主:雨落天明  时间:2020-10-01 14:43:35
礼物

诗经《木瓜》有云,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也就是说“来而不往非礼”不仅是文化传统,更是从古至今都保留的国人情感交谊节目。
为什么要送木瓜木桃木李呢,可能那都是吃的东西。民以食为天嘛,就是现在,谈个事不也要攒个局,下馆子吃吃喝喝,才能拉近关系好说上话办上事。
至于朋友亲戚之间,那饭局就更多了。尤其适逢佳节,更是礼物在手走亲串友,觥筹交错不醉不休。一日三餐,不仅仅是具体实在的生活,更是文化的载体,由吃衍生出来的智慧,那真个是一抓一大把。
毛写文章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那样温良恭俭让。但是历史上,吃饭也要闹革命,比如有名鸿门宴。
小时候我贪玩,一玩起来专心致志,不好好吃饭,妈妈就常给我讲故事,记得最清的,就是苏东坡吃饭没菜,就萝卜,也能吃的津津有味,还成了鼎鼎大名的文学家。
长大了读到朱弁的《曲洧旧闻》 ,看到这个典故,才发现妈妈说的只是前半段,故事还有后半部分。
原来苏轼有次无意间和刘贡父闲聊,谈到和弟弟吃过的三白饭,说好吃的很,世上没有什么珍味比得过。刘贡父问三白是啥,苏轼说,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饭啊。后来有一天,贡父邀请苏轼到家里吃皛饭。到了,才发现餐桌上只有惟盐、萝卜、饭三样东西,才想起来以前自己说过的话,被朋友开了玩笑。苏轼笑了笑,如常把饭吃了。临走时,苏轼回邀说,明天我请你吃毳饭。刘贡父害怕苏轼戏弄,却也好奇毳是个啥讲究,次日去了,谈到了饭时,左等右等不见上饭,贡父饥饿难耐,就催促起来,东坡说再等等。等不及又催,苏轼还让他等,等到饥肠辘辘,忍不下去了,苏轼对他说,盐也毛,萝卜也毛,饭也毛。这才知道苏轼是以毳饭报酬(仇)了。不禁呵呵苦笑起来。
苏东坡这应酬的本事,也算古代文人颇为风趣雅致的“礼尚往来”了。
中秋。中午一家人去东来顺吃羊肉涮锅,刚从市里老年活动节目下场的妈妈还处于半兴奋状态。问她跳的什么舞,说是彩绸秧歌。一边在包间里演示唱起来:猪呀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那亲人八路军!唱完还给坐在旁边的小孙子解惑起来:歌里为啥不说送牛送马?在解放区,人民大众是被压迫被欺辱受剥削做牛做马的群体,不能伤害影响阶级感情。吃猪吃羊么,那倒是无所谓的事。。。一顿中秋家宴吃下来,心绪欢畅其乐融融。

楼主:雨落天明  时间:2020-10-02 09:33:18
首版石中火欣赏水平就那样。他欣赏的文艺清新,对咱来说却是副产品。欢迎不欢迎,对咱也无所谓:)有钱有闲,爱咋咋地。
楼主:雨落天明  时间:2020-10-02 17:43:42
我上午发了个帖子《@石中火》被他删了,能耐挺大嘛,还顺手封了三个号。你不是写文章都写上月球了嘛,那我文中的提问你怎么避而不谈?
——
雨落天明 楼主
2020-10-02 09:47
你写小说诗歌话剧就不是影射,就保留,别人写的就删除,啥意思嘛说道说道,难不成咱写的太形象,又有人对号入座了?
雨落天明 楼主
2020-10-02 09:53
1楼
书话写作比技术。比用权力禁言算啥?首版有本事,给网友讲讲理
雨落天明 楼主
2020-10-02 09:53
2楼
讲出名堂,咱就撤。
楼主:雨落天明  时间:2022-04-15 22:50:44
运气

今年受疫情影响,工作人员有的被封滞留老家,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一季度刚够维持经营开支,不赚不赔。和朋友喝酒时,觉得能维持现状已经算不错了,毕竟连诸如京东这样的有国际金融投资机构支撑背景的在美上市公司也运转出了问题,节流增效,大批裁员,何况我们。
好在我这个人历来有些莫名其妙的运气。照我母亲的话说,是傻人有傻福,善人天照应。在全球经济下挫不振的特殊情况下,副营业务依然稳定盈利。
昨上网时看到朱德庸一幅画,看到题记就忍禁不住,笑了,
“这年头钱不好挣,大家都得兼差挣兩份薪”。标题是《大家都有病》。试试能否贴上来。



楼主:雨落天明  时间:2022-04-17 09:32:41
今天周末。睡到自然醒,刷刷网,看到热搜,俄罗斯当局在本周已经向美国发出正式外交照会,警告称美国和北约向乌克兰运送“最敏感”的武器系统是在“火上浇油”,可能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还有就是,上海新增确诊病例数还在继续上升。
想起昨晚回家时,路上一个妈妈对女儿说,出门一定戴口罩,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云云。
天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才短短三年,谁能想到,人成了活动的毒源,成了最危险,最需要堤防的事物?除了可知的亲人,一切陌生人都可能病毒携带者?
尤其对于缺乏信仰不知敬畏的国人来说,确实是非常时期,非常考验。
想起圣经里的一句话,“那些洗净自己衣服的有福了!可得权柄能到生命树那里,也能从门进城”。
楼主:雨落天明  时间:2022-04-24 10:49:15
转【语言文字的政治性】

语言和文字向来不简单是个说话和写作的问题,而是占领舆论阵地,话语权,以至于评判权的问题。
秦始皇要焚书,要统一文字,根本上就是要控制文化主导权。它不简单是文化政策,而是政治政策。
任何时代,都会产生新词汇和语言,但一个时代政治词汇的多少,以及词汇政治含义的多少,并不能表示那个时代的先进或者落后,它只是反映出一个时代之特色和环境罢了。
楼主:雨落天明  时间:2022-04-26 11:50:56
黄金屋

天气热了。妈妈在院子里晒书,大太阳下,她的书已经泛黄,有些年头了。她说,年轻时就是书蠹,也亏得钻进去读书,思考,使她不局限于家庭妇女,凭努力和能力,得到社会认可和尊重。妈妈说,很多周围人羡慕我拿着高退休金,过优渥生活,却不曾想我不顾世俗,付出了多少。
我拿走了这一套鲁迅。


楼主:雨落天明  时间:2022-05-01 11:27:59
这是五月。
院里的石榴花开得正好。古来不少的咏石榴花的诗词,各有各的侧重。雨后初晴,鸟鸣如洗。还是喜欢王安石的这句,“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有种画龙点睛,以一持万的静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