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游记]春节去哪里?跟着我来,走陕北,一路相伴信天游!

字数:29937访问原帖 评论数:58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09-12-21 22:00:00 更新时间:2022-05-28 09:50:31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1 19:44:39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1 19:48:58
突然听见有锣鼓唢呐的声音传来,一看,居然是一支花红柳绿的秧歌队,前面是一辆慢吞吞开着的三轮小车,车上拉着一条横幅:杨家岭村秧歌队。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秧歌队都是清一色的四五十岁的中老年人,红色或绿色的衣裤,抹着红脸蛋,手里舞着花伞或扇子。看到我的镜头对着她们,都大方地把脸转过来,好方便我拍。问了一下,今天的秧歌,只算是热身,到正月十五那天,才会闹翻了天!
告别这一群热情爽朗的大爷大妈们,驱车往枣园去。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1 19:52:04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1 20:00:35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1 20:21:57
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八公里处的枣园村,1944年至1947年,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如今的枣园,象一个整洁安静的大公园,林木繁茂,虽然在冬天,叶子都掉光了,但是,能想象得出到了春夏时节,绿草如茵,浓荫遍地的情景。
草地上是五位领导人的雕像,依次是朱德,刘少奇,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有一条渠,从院子中间穿流而过,它是当时的边区政府带领乡亲们修建的,能灌溉枣园周围1400多亩土地,有了这条渠,旱地变成了水浇地,庄稼连年丰收,群众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幸福渠。

贴士:延安春节期间,宾馆正常营业,酒店的餐厅也会提供吃的,价格略贵。宝塔山门票40元,杨家岭和枣园免费供游客参观。正月十五有秧歌表演。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1 20:25:24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1 20:37:02
想象一下,如果在春天或者夏天来,这里满地浓荫,应该也是很漂亮的。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1 20:40:32
五人像。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1 20:56:51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1 21:53:27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2 18:44:09
作者:心似薄壁 回复日期:2009-12-22 16:56:36
应该是去年的吧?连个日期都么有~~


看贴不仔细,批评一下.开贴就写明了年初一出发的~~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2 19:32:08
延安到安塞,是26公里,有高速,也有省道。大家一致同意走省道,根据经验,风景都在路上,而高速,是不能随便停车的。
果然,刚出城一会,车速就慢下来,堵上了。再一看,前面是一支秧歌队!这样的堵车,可是求之不得啊!秧歌队很善解人意地,拐进路边一户人家的院子,我们跟着冲过去。
这支秧歌队的成员,大部分是年轻的姑娘小伙,一样穿红着绿。领队的叫伞头,旋转着一把花伞,是个眉目周正的老汉,见我跑前跑后地拍他,干脆笑吟吟地面对着我,摆了一个破丝。陕北人的大方,有一种见过世面的超脱,初一看很土气,等看仔细了,又会觉得,他们是用这种“土”来藏拙,到了适当的时候,好给你一个措手不及的惊叹。
队伍扭上一阵,伞头就开始唱,对,就是春晚主题旋律的那种调子。我有点困惑,是这个旋律的起源就来自陕北民歌呢,还是陕北的老乡们觉得这个调子简单明朗,借来用了?
小小的院子里,秧歌队,看热闹的人,房前屋旁,挤得水泄不通,我们没地方站,只好爬到了院子的围墙上,居高而拍。热情的主人,在招呼秧歌队的同时,还不忘站到围墙边,给我们递烟送糖。
我问队里的几个姑娘:这样的活动,是表演呢,还是走村串户闹着玩?姑娘们答:沿门子嘛!
沿门子?这个名词挺新鲜,回到家后,特地找来一段资料:
“陕北年俗里有这样的说法:初一不出门,初二拜丈人,初三开始沿门子(指闹秧歌拜年的意思)。初三一大早,组织者便抬着锣鼓家什四处唤人起红火,后生姑娘们听见锣鼓响,纷纷赶来,墨汁画眉,胭脂打脸,穿红着绿,开始扭沿门子秧歌拜年。每到一户,伞头便即兴编出恰当的歌词唱与主人,有时能唱的主人也跟着对应几句。主人不停地给各位敬烟敬酒,送醉枣儿装花生,并送上六十六块六、八十八块八等象征吉利的钱物。随着主人送客鞭炮的响起,秧歌队又扭进了下一个院子……”
今天正好是大年初三,难怪一早看到了两支秧歌队,可算是赶上了!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2 19:33:40
欢腾的小院子.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2 19:35:10
看罢秧歌,继续驱车北上。路边有座独山,山上有座庙,又停下来拍照。正拍着,路边走来一位大妈,灵机一动拉住大妈问:这附近哪有腰鼓看?大妈手一指:往沟里走两公里,就有!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夏季雨水集中,地面被分割得支离破碎,丘壑纵横交错,人们管那些山谷,叫“沟”。
我们沿着沟,走啊走,早就过了两公里了,还是啥也没看到。沟里有稀稀落落的人家,三两孔土窑,门上贴着春联,挂着老玉米和红辣椒。正是午饭时分,有人端着碗坐在场院上,边吃边拉家常。再向他们打听,依旧手往沟里一指:不远了,前面就是!
终于又到了一个村子,老远就看见,诺大的晒场上站满了人,激动地冲下车去,原来是在给村里的十几岁的小后生们做腰鼓动作培训,并不是正式的腰鼓表演。拍了几张,失望地返回。
沟里的水都结冰了,瀑布更是冻成了冰挂,雪白地凝固在山崖上。要说这里的温度,其实也不很低,白天一般都有5度左右,阳光下根本不觉得冷,但是流水却冻得这么结实,真是奇怪。
正拍着,后面开上来一辆拖拉机,看到我们的车停在路边,也停下来,原来,他们就是刚才那个村子里,教孩子们打腰鼓的教练。于是问他,哪有腰鼓表演。教练说,他可以帮我们联系一支队伍,让我们自己去谈价格。这又是巧事一桩啊。


路边的窑洞。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2 19:46:08
来了一个老汉。同伴们都把镜头对准他,老汉一下拘谨起来,笔直地站着。
躲到后面,趁大家都拍完,老汉放松下来的瞬间,抓下。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2 19:48:19
作者:角度偏激 回复日期:2009-12-22 19:37:17
请问lz这是哪里?

佳县,香炉寺。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2 20:09:46
沟里的小型冰瀑布。
不要被这些冰吓住,其实并不冷,穿的衣服跟在家时差不多。北方是干冷,比起南方的阴冷潮湿来,还要舒服些。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2 20:11:47
后继有人。

拍了一会才发现,原来我们站在人家的屋顶上呢。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2 20:17:09
果然联系上了,车开到大马路上,队伍就在路边等我们,看样子,是刚从村子里沿门子出来,白衣裤红腰带,白羊肚毛巾拢头,除了领头的几个年长点外,都是清一色的年轻后生。
以五百的价格谈下一场表演。领头看样子也不习惯和人谈钱的事,开始说一千,我表示太高了,因为我们只有八个人。我原以为分摊下来的话,二三十左右一个人就行。领头的想了一阵,说,那就五百吧。他这么一降,我也不好意思再去杀他的价了,于是谈妥。
安塞腰鼓的名声早就在外,网上,更是有很多图片,蓝天下,黄土上,扎着白毛巾的汉子们踢腾翻越,红绸带飞舞,场面壮观激烈,令人心向往之。
十六个后生排成一个方阵,一声令下,鼓声四起。
把相机调到连续拍摄状态,根本顾不上对焦构图什么的,只是按着快门不敢松手,一气盲拍,是好是坏,也只得听天由命了。
表演场地是一块收割后的玉米地,陕北今年干旱,已经很久没下过雨,土地都干得发脆了,在后生们跳跃下,地上很快黄尘弥漫。我站起又蹲下,试图从各个角度去诠释这场表演,等表演结束,我的相机和衣服上,也落满了尘土。可是,如果没有这黄土相伴,又怎么能如此贴切地体现出黄土高原农民们粗犷奔放、雄浑刚劲的舞姿呢?这漫天的黄土和他们的性格,原本就是一脉相承,息息相关的。
一场表演只有5、6分钟,跳完后,领头的问我们行不行?不行的话再跳一场,我不好意思地轻声追问一句:再跳一场的话,不用另收钱吧?他挥手:哎,不收,不收!

贴士:
正月十五前后,是安塞腰鼓最热闹的时候,各村都会组织腰鼓队进行表演,基本是走几步就能碰上,不光有男队,还有女队,娃娃队。那时候去,就不用象我们一样,花钱看表演了。可以随便看,随便拍。
安塞消费略高,一碗面,正月里能卖到十元左右。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2 20:21:15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