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贝尔斯的教育理念

字数:2588访问原帖 评论数:3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7-01 02:13:08 更新时间:2022-07-02 09:38:46

楼主:冯钲越  时间:2022-06-30 18:13:08
雅斯贝尔斯是当代德国哲学家、精神病学家,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

一、教育与人类必需的文化环境

雅斯贝尔斯认为,在人的存在和生成中,教育环境不可或缺, 因为这种环境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价值定向和爱的方式的生成。 他批评现行教育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 作,而不是以爱的活动。因此,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应在于,思考如何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

对于青年学生而言,现在比将来更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他具 有可塑性和发展的充分可能性。要成为完整的人需要自身的不懈 努力和对自身的不断超越,并取决于日常生活的指向、生命的每一 瞬间和来自灵魂的每一冲动。

教育与训练不同,训练是一种心灵隔离的活动,教育则是人与 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教育也不同于控制,控制以被控制者个性泯灭为代价。而人与人间通过教育而平等交流就是驱逐愚昧和塑造人格的最有利的形式。人与人的交往应是“我”与 “你”的关系,而这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在交往中,人通过教育来理解他人和历史并理解自已和现实,以避免成为别人意志的工 具。

雅斯贝尔斯将教育视为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以及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 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

全部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和尽可能使学生之 “思”不误人歧路,而是导向事物的本源。教育活动所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换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

晚年的雅斯贝尔斯在研究世界哲学史时,对印度与中国哲学也产生了浓厚兴趣。在论证“学习是德行的保存”时,他大量引用孔子的思想。例如,谈论学生修养(《宪问》)、谈论学习精神(《子 罕》等)、谈论教学方法(《述而》)、谈论师生关系(《为政》)等。

雅斯贝尔斯认为,人道主义基本上是个教育问题。它以最纯粹的形式和最简单的办法把最深刻的人生内容教给青年。人道主义并不是终极目标,它只创造了一种精神空间,让每个人能够、而且必须在这种精神空间里争取他自己的独立生存。而且,他希望 未来的人道主义把中国和印度的基本人道思想吸收到西方文化之 中,发展为带有各种不同历史背景的一种全世界的居民共同享有的人道主义。

二、教育的基本类型

雅斯贝尔斯将教育分为3种类型:(1)经院式教育,基于理性传统,仅仅限于传授知识;(2)师徒式教育,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学 生对教师绝对服从;(3)苏格拉底式教育,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自身,教师退居暗示地位,使师生共同寻求真理。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考,包括反讽(刺激学生感到离真理甚远)、 催产术(通过问答逐渐使真理显明),以及探索发掘真理,而非传递 真理。哲学式的反讽是对隐藏不露的真理的暗示,受过苏格拉底 影响的人通过思考产生自己独立的判断力。

雅斯贝尔斯认为,民主政体、贵族政体或专制政体都无法通过 重大的政治行为来消除世界的不合理现象。社会改善的先决条件 要求每个人都受教育,以便能自我教育。

教育是引导“回头”即顿悟的艺术,是灵魂的眼睛抽身返回自 身之内,内在地透视自己的灵肉,知识也必须随着整个灵魂围绕着 存在领域转动。教育就是生成,是习惯的不断形成与不断更新,这 是一个人秉承自持的重要过程。

三、学校的目的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学校应为一个人创建一个智力和精神的基础。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今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 和技术。今天在大学和技术学院则渗透着:无休无止地招收学生, 增加所谓必需的讲座和练习,像填鸭般地用那些诸如形式下之 “器”的东西,塞满学生的头脑,而对本真存在之“道”却一再失落而不顾,这无疑阻挡了学生通向自由精神之通衢。不成系统的专业和知识,传授考试技巧等等,这些都削弱了原初的精神生活,削弱 了学生的反思能力,以及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对一个问题反复思考 的习惯。

四、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雅斯贝尔斯认为,过去和未来都在现在之中,人要达到现在的深度就必须装备历史的传承和学会如何记忆。我们应持这种态度:既不能落入过去,也不能转向未来,而是完完全全专在于现在 之中。我们必须对自我所担当的责任有清醒的意识。这一责任存在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存在于我们的冲动和感觉之汇总,存在 于我们生活的指南和与人交往中,也存在于所有大大小小的决定 中,这些决定并不仅仅是为我们自己,而且也是为了事物本质的发 展。同样,这一责任还存在于我们对人的看法、对文化密码的再 现、人们所遵循的准则、人们所指向的最终目标中,我们实现自由 的行动,对自由我们是有责任的。我们就是自由,我们就是被给定为自由的人。

五、教育的精神

雅斯贝尔斯认为,在我们时代里,精神命运必然决定教育的涵。

教育的统一性是社会统一性所给定的,例如,教堂、地位和民 族。教育是一种方式,和特殊的社会构成一样,是通过多少代人的 传承而保留下来的。因此,当社会发生根本变革时,教育也要随之 而变,而变革的尝首先是对教育本质问题的追问。由此可知,对教育的反思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大事。教育在单个个人的心中成为人类全体未来的希望,而全体人的发展又是以单个个人教育发展为基点的。

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因此,我们常听到一些教育口号并没能把握到教育的真正本质,诸如学习一技之长、增强能力、增广见闻、培养气质和爱国意 识、独立的能力、表达能力、塑造个性、创造一个共同的文化意识, 等等。

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 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在这种教育中,教师不是抱着投机的态度敷衍了事,而是全身 心地投入其中,为人的生成 ——一个稳定而且持续不断的工作而 服务。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