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航海家”郑和“族属考证

字数:5425访问原帖 评论数:89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6-29 01:52:11 更新时间:2022-07-14 04:49:44

楼主:rizhuhou  时间:2022-06-28 17:52:11
【郑和】是中国明代时期的航海家,他是明朝永乐年间的宫庭太监。目前各种资料普遍性认定他为回民。

但在明初的资料上,对郑和的定义,却丝毫和回民无关。明廷官方对【郑和】的描绘为佛教神职人员,官方官职为”奉佛信官内宫太监“。

郑和信佛吗?我个人观点是,他应该是对佛教有尊崇,一些历史资料也记载了他在佛教方面的活动,比如和姚广孝合作的佛教经文。这些考古证据,毫无疑问一样是事实。但并不意味他是佛教徒,因为伊教是一神信仰,不允许教徒从事偶像崇拜。

而明廷永乐年间对郑和的描绘,完全就是一个佛教神职人员,没有任何文字描绘他的伊教信仰。然而,历史上郑和却是一个回教徒,他生于穆斯淋世家,信奉伊教。

接下来,我列举资料详解郑和的出身以及信仰问题:

1)郑和出身于穆斯淋世家

这一事实基本没有任何悬念。目前有《国宝郑和行香碑》记载,他的祖、父均曾到过麦加朝觐,父马哈只生子二,长文铭,次和。这块碑今仍立于福建泉州灵山伊斯兰教圣墓旁。

此外,清末民初发现的《故马公墓志铭》,则是《国宝郑和行香碑》记载的郑和生父马哈只的墓志铭,其记载,郑和曾祖父名“拜颜”(一说即“伯颜”),曾祖母马氏;祖母与母亲,均称“温氏”; 祖父、父亲之名则未载,以“哈只”(一说即“哈吉” )代称,故父即“马哈只”。

这块名为《故马公墓志铭》的碑刻,由礼部尚书兼左春坊大学士李志刚撰文,行文简练,字体秀丽。碑文对马公籍贯、身世、任职等记述颇确:马哈只生于元至正甲申年(1344年),卒于明洪武壬戌年(1382年)。生有二子、四女,其次子郑和“自幼有材志,事今天子,赐姓郑,为内宫太监”。铭文末对马哈只揄扬有嘉:“身处乎边陲,而服礼义之习;分安乎民庶,而存惠泽之施;宜其余庆深长,而有子光显于当时也。”

而碑阴部分三行小字:“马氏第二子太监郑和奉命于永乐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到于祖家坟茔祭扫追荐,至闰十二月吉日乃还记耳”的记载,也与郑和第二次远航归来祭祖扫墓的时间符合。“而这些而容,在史书和地方志中并没有记载。

这两块最重要的碑铭,均记载郑和出生于穆斯淋家庭。

2)郑和是明代的穆斯淋

能证明郑和在明代就是穆斯淋的,还是碑铭。

上面提到的《国宝郑和行香碑》,就安置在福建泉州灵山伊斯兰教圣墓旁。

这个证明在明代,当时的明人就很清楚郑和是回民。

此外,还有一份很重要的碑铭,《敕赐清真寺碑记》碑(天启六年 ,即1626年,冯从吾撰):永乐十一年,又敕命重修,而与有劳者太监郑和也。”,很明确地记载,朱棣下令,为郑和做一块碑铭,而这块铭,居然为清真寺碑记!

这个记载,证实明朝皇家很清楚郑和是穆斯淋的身份,也以穆斯淋的功绩为他树碑立传。

————————

这确实很不可思议,郑和在明代是清清楚楚的穆斯淋,明朝人知道他是穆民,明朝皇帝朱棣也很清楚他是穆民。但明廷官方对他的描绘,就是一个佛教神职人员,完全回避了穆民身份。

楼主:rizhuhou  时间:2022-06-28 18:08:34
那么,明廷为什么会对一个明明白白的穆斯淋掩饰真实身份,而刻意强调他是一个佛教神职人员呢?

我认为,这里有两层因素:

1)明代中国人普遍不懂伊教,认为那是佛教。而朱明也出于统治稳定的思考,正好也有掩饰族属的需要,借机将错就错,干脆就把伊教都说成是佛教。

2)郑和背负了重要的皇家使命,包括代明朝皇帝赴麦加朝圣,以及赴东南亚传播伊教,而这样的神圣使命,是完全在利用中国的财力物力,去扩大伊教的影响,如果一旦公示,必然引发汉人民众的反感。于是,明朝皇家选择隐瞒郑和的真实身份。
楼主:rizhuhou  时间:2022-06-28 18:21:08
《郑和下西洋与伊斯蓝教在东南亚的传播》,这是一篇社科院发表的学术论文,明确提到郑和下西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去东南亚传播伊教,这是论点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根据这东南亚国家的历史记载,在郑和下西洋之前的时间,东南亚各国都不信伊教,即便有少量的伊教存在,在社会上也不占主导地位。而郑和之后,这些国家纷纷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蓝政权。而郑和下西洋,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郑和下西洋对东南亚伊教传播的影响有多大?我们还是先看看明廷在这一历史事件上投入的巨资吧。

《广志绎》卷一“国初,府库充溢,三宝郑太监下西洋,赍银七百余万,费十载,尚逾百余万归。”

从明代文献记载可知,郑和七下西洋,一共花费了600万两银的巨资。要知道明朝永乐年间,明廷国家一年财政收入,也仅有3000万石粮。600万两对农业社会的明朝,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郑和下西洋开销巨大,带给明廷的仅是一些不值几文的奇珍异宝,除此一无所获

朱棣花费了这样天文数字,绝不是因为疯了,让2万人公费出海旅行,而且还是连续7次。

郑和下西洋,毫无疑问是带有特殊的使命,这个使命,我在上楼提到,主要有两方面:

1)奉命去东南亚传播伊教。

2)代表朱明皇帝赴麦加朝圣。
楼主:rizhuhou  时间:2022-06-28 18:29:29
(未完待续)

接下来,我会结合历史文献向大家考证这篇文章最重点的内容,即郑和下西洋完全是一场宗教活动。是阿拉伯移民朱八八的后代们的衣锦还乡。

这个考证事实上是明廷从明太祖朱八八到明武宗朱厚照,一直不间断秘密信奉伊教的证据链之一,也即明太宗朱棣也一样瞒着汉人信仰伊教。

(未完待续)
楼主:rizhuhou  时间:2022-06-29 09:03:38
郑和下西洋首要使命:代朱明皇帝朱棣赴麦加朝圣 ,代阿拉伯移民朱八八的子孙完成衣锦还乡。

现于西安寺的(大学习巷清净寺)现在是一座著名的清真寺,其中保存一座碑文,是明嘉靖二年由刘序用汉文和阿拉伯文撰写的《重修清净寺碑记》,其全文如下:




这里面提到一个重要信息为“及我国朝永乐十一年四月太监郑和奉敕差往西域天方国”,明确提出,郑和是奉皇命去麦加朝圣。来该寺寻找随行人员。该寺的哈三于是入选,随郑和出行麦加朝圣。

这块碑成书于明代嘉靖2年,绝无伪造之理。内容不仅可信,而且合理。郑和自己绝无可能伪造皇命。明朝皇家提供了600万两银的天文数字经费,也必定交付神圣使命。
楼主:rizhuhou  时间:2022-06-29 09:06:50
基于《重修清净寺碑记》的记载,今天的中国人只能得出一个结论:

明太宗朱棣继承了伊教信仰,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淋教徒,这是一种来自家族传承的信仰。而且朱棣耗尽明朝的国力,完成了赴麦加朝圣的壮举。

楼主:rizhuhou  时间:2022-06-30 12:27:50
郑和下西洋的第二使命:奉朱明皇帝命令,向东南亚传播伊斯蓝教。

随郑和远航的马欢在其著作《瀛涯胜览》中也记载了当时爪哇等地除外来移民外,当地土著人仍“崇信鬼教”。这里说的“鬼教”很可能是当地的原始宗教。郑和的另一重要随员费信在谈到彭国(今马来西亚的彭州)时也写道,“风俗尚怪,刻香木为人,杀人血祭祷,求福禳灾”。沿海交通要途的情况尚且如此,在其他遥远偏僻的地方,伊斯兰教的传播就更罕见了。

根据郑和随行人员的描绘,在郑和到达东南亚之时,当地的民众的主要宗教信仰并不是伊教,而是各种土著信仰。

伊斯蓝教15世纪才开始普遍在东南亚的海岛地区(即今天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新加坡等地)传播,但传播的速度却是惊人的,到16世纪初这一地区的伊斯蓝化便基本完成了,整个过程不到100年。

可见,在郑和下西洋之前,东南亚虽然也有零星的伊斯蓝文化存在,但基本没有影响力。而在郑和下西洋之后,出现了伊教在东南亚迅速扩张的态势。

1)伊斯蓝教在东南亚的大规模迅速传播却是在15世纪以后,也就是说,是在郑和七下西洋之后才开始的。

2)伊斯蓝教在东南亚传播最普遍和最迅速的地区正是郑和航行中活动最频繁的满剌加、苏门答腊、爪哇等地区(即今天的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而在郑和舰队的活动难以抵达的东南亚半岛内陆地区(今天的缅、泰、老、柬、越),伊斯蓝教基本就没有传入。

在14-15世纪之交,中国的伊斯兰教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已达到其鼎盛时期。而东南亚虽然早已从其西边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印度人接触到了伊斯兰教,但信仰者人数一直很少。而且由于当时西南亚的衰落,传入东南亚的伊斯兰教已成了无源之水。于是,中国和东南亚的伊斯兰教,就如同两处位置高低不同的水一样,其中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只要有一条能连通两边的渠道,高处的水就会流向低处。这条连接15世纪中国伊斯兰教与东南亚的通道,就是七下西洋的郑和。

楼主:rizhuhou  时间:2022-06-30 12:29:03
郑和下西洋的第二使命:奉朱明皇帝命令,向东南亚传播伊斯蓝教。

随郑和远航的马欢在其著作《瀛涯胜览》中也记载了当时爪哇等地除外来移民外,当地土著人仍“崇信鬼教”。这里说的“鬼教”很可能是当地的原始宗教。郑和的另一重要随员费信在谈到彭国(今马来西亚的彭州)时也写道,“风俗尚怪,刻香木为人,杀人血祭祷,求福禳灾”。沿海交通要途的情况尚且如此,在其他遥远偏僻的地方,伊斯兰教的传播就更罕见了。

根据郑和随行人员的描绘,在郑和到达东南亚之时,当地的民众的主要宗教信仰并不是伊教,而是各种土著信仰。

伊斯蓝教15世纪才开始普遍在东南亚的海岛地区(即今天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新加坡等地)传播,但传播的速度却是惊人的,到16世纪初这一地区的伊斯蓝化便基本完成了,整个过程不到100年。

可见,在郑和下西洋之前,东南亚虽然也有零星的伊斯蓝文化存在,但基本没有影响力。而在郑和下西洋之后,出现了伊教在东南亚迅速扩张的态势。

1)伊斯蓝教在东南亚的大规模迅速传播却是在15世纪以后,也就是说,是在郑和七下西洋之后才开始的。

2)伊斯蓝教在东南亚传播最普遍和最迅速的地区正是郑和航行中活动最频繁的满剌加、苏门答腊、爪哇等地区(即今天的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而在郑和舰队的活动难以抵达的东南亚半岛内陆地区(今天的缅、泰、老、柬、越),伊斯蓝教基本就没有传入。

在14-15世纪之交,中国的伊斯蓝教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已达到其鼎盛时期。而东南亚虽然早已从其西边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印度人接触到了伊斯蓝教,但信仰者人数一直很少。而且由于当时西南亚的衰落,传入东南亚的伊斯蓝教已成了无源之水。于是,中国和东南亚的伊斯蓝教,就如同两处位置高低不同的水一样,其中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只要有一条能连通两边的渠道,高处的水就会流向低处。这条连接15世纪中国伊斯蓝教与东南亚的通道,就是七下西洋的郑和。
楼主:rizhuhou  时间:2022-06-30 12:46:00
东南亚历史文献所记载的郑和传播伊斯蓝教

印尼学者巴林桐安写道:“1405年郑和访问爪哇以后,1407年在旧港便产生了穆斯林社区。”郑和不仅每次出航都要到旧港,而且在1424年(即在第六、第七次下西洋之间)又专程去旧港解决大阿訇施进卿死后的继承问题,让其女儿施二姐继任旧港宣慰使,可见他对旧港地位的重视。

新加坡学者陈育崧说:“这些早期中国殖民地的居民是中国的穆斯淋移民。在郑和的大力扶持下,形成了一个势力范围,宗教与贸易交织在一起进行……这个时期的中国移民,在上述冒险事业中都是先驱者,他们既是穆斯淋,同时又在重要的贸易中心,如旧港、革尔昔等地积极建立各种伊斯蓝社区,然后以此为基地开始了对当地居民进行改宗伊斯蓝教的工作。”据陈育崧先生考证,后来在东爪哇传播伊斯蓝教的著名的“施大娘子俾那智”就是施进卿的女儿施二姐。

郑和在爪哇也是采取依靠当地华人穆斯淋的做法,并鼓励当地华人“爪哇化”,如采用爪哇人的名字、与当地人通婚等,这样就打下了伊斯蓝教进一步传播的基础。郑和曾任命彭德文为当地华人社团领导人,彭的孙子彭瑞和后来成了在爪哇传播伊斯蓝教的“九贤”之一,被尊称为“苏南岸倍尔”(苏南即贤人)。据说爪哇“九贤”中就有5人是华裔。郑和访问爪哇之后,爪哇逐渐从佛教占统治地位过渡到了伊斯蓝教占统治地位。16世纪初信奉伊斯蓝教的淡目王国(Demak)消灭了佛教王国满者伯夷(Maia pahit),标志着爪哇伊斯蓝化的最终完成。据一些东南亚学者考证,淡目王国的创立者罗登?巴达也是一位华裔,而且是彭瑞和的弟子。正是由于郑和有远见地帮助建立起华人穆斯淋社区,最后通过他们使伊斯兰教传到爪哇各地。

19世纪初英国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在《外国史略》中写道:“众岛之中,牙瓦最贵,古名小爪哇……明永乐三年,有回回教师(指郑和)领大军强服其土民,使弃偶像,而拜回回教主。”

马六甲位于马来半岛南端,地处东西海路交通的要冲,在中国史书中被称为满剌加。满剌加的伊斯蓝化是与该国的第一位君主拜里迷苏剌(Para mesjwara)改宗伊斯蓝教联系在一起的。据《明史》载,拜里迷苏剌建立满剌加国后,受暹罗欺压,求助于中国。明帝同意给予帮助,1405年封拜里迷苏剌为满剌加国王,并赐予诰印、袭衣等。但暹罗仍没有停止对满剌加的欺凌。于是,1409年郑和第三次航行时奉命来到暹罗和满剌加,一方面对暹罗提出警告,一方面正式为拜里迷苏剌举行命名封王仪式,赐银印、冠带袍服,“是后暹罗莫敢侵扰”[7]。满剌加此后便处于中国的保护之下,并迅速强大起来。值得注意的是,拜里迷苏剌此时并不是穆斯淋。

为了表达对中国的感激之情,拜里迷苏剌1411年亲自率领一个540多人的庞大使团随郑和船队来中国,受到明成祖的热情接待。正是在这次中国之行后,72岁的拜里迷苏剌改信了伊斯兰蓝教,成了一个穆斯淋,并把自己的称号也改为伊斯坎达尔?沙。国王的改宗使满剌加成了一个伊斯蓝教国家。

文莱和加里曼丹的伊斯蓝化:

印尼学者斯拉默穆利亚纳说:“郑和先是在巨港,后来在三发(位于西加里曼丹)建立穆斯淋社区,接着又在爪哇沿海、马来半岛和菲律宾等地建立类似的社区。他们遵照哈乃斐派的教义和义务传播伊斯蓝教。”

另一位著名的印尼伊斯蓝教学者哈姆加在1961年写道:“印尼和马来亚伊斯蓝教的发展,是与中国的一名穆斯淋有着密切关系。这位穆斯淋就是中文名字叫郑和的Sayyid Ajjal Shams al-Din Omar将军。”

楼主:rizhuhou  时间:2022-06-30 12:49:38
郑和的经名为“Sayyid Ajjal Shams al-Din Omar”,翻成中文应该是“赛义德、阿贾尔、萨姆斯、奥丁、奥马”。这是一个非常中东化的名字。

推测郑和祖源应该和明太祖朱八八一样,都是元朝时期来华的阿拉伯人。
楼主:rizhuhou  时间:2022-07-11 19:52:36
郑和随行的两个回回,分别为马欢和费信,写下了下西洋的史书《嬴涯揽胜》和《星槎胜览》。

根据马欢《嬴涯揽胜》记载,在第七次下西洋时,到达印度的古里时,郑和派马欢、哈三等七人随古里国使臣去了麦加(默伽)。
在随从费信的《星槎胜览》一书中,详细描绘了麦加、天方国的详情,毫无疑问,郑和船队最终到达了麦加,并朝拜了”克尔白“天房。

可以看到,当第7次远航到达了麦加之后,明王朝就从此停止了下西洋活动。

因此,明王朝派郑和下西洋,其最终目标应该就是麦回朝圣。
楼主:rizhuhou  时间:2022-07-11 20:41:46



明太宗朱棣的《谕米里哈只敕谕》

“谕米里哈只:朕惟人能诚心好善者,必能敬天事上,劝率善类,阴翊皇度,故天赐以福,享有无穷之庆。尔米里哈只,早从马哈麻之教,笃志好善,导引善类,又能敬天事上,益效忠诚,眷兹善行,良可嘉尚,今特授尔以敕谕护持,所在官员军民一应人等,毋得慢侮欺凌;敢有故违朕命,慢侮欺凌者,以罪罪之。故谕。永乐五年五月十一日。”

从朱棣敕谕可见,在明初,伊教被称为“马哈麻之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