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修行

字数:3514访问原帖 评论数:3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7-26 06:41:17 更新时间:2022-10-23 08:44:28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7-25 22:41:17
当今衡量一个人所谓的古文化修养水平,通常情况下无非以博闻强识、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钩索沉隐为尺。读古人书,若不能就着原作者的本心复还真意,引发共鸣,即成了以他人之学识妆点己身,入造作之流,失了读书的乐趣,还不如不读。二则古今典籍虽多,蕴含真意者毕竟稀少,而语含常俗知识经验者则如汗牛充栋,无论是误作真知灼见加持于身,抑或当作块砖垒瓦充塞入头脑,均为累赘,不若抛却。懒汉闲夫虽以不求上进惯常为世俗界所厌弃,于修持界未必不是正道。

世俗对读书的推崇,古语有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见一斑。万般何以为下品,读书何以最高,以常俗观念看来,大约只是古代文人的自我标榜之语,或者理性一点的看法,亦无非暗指古代文人取仕制度下,世俗三百六十行谋生技能之中,最有前途的一等行业乃是读书,这类解释自然值得商榷。当今对研究古文化抱以的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也是存在问题的,所谓的糟粕固然有其存在,却刚好是在古文化散佚失传的情形之下,后人对其莫知所以,背离其初衷,擅自进行增删改造并对其所揭露的真知真意降低层次后予以扩散而导致的,换句话说,所谓糟粕的出现,是后人糟蹋了前人所致,本质上乃是真正的古文化不断遭遇散佚失传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事故,非足以作为古文化本身即包含糟粕的证据。

“文以载道”,以其“载道”故能起到教化作用,方可称之为“文化”,反之,脱离、剥离了所载之“道”及“文以载道”的教化作用,仅仅是经由一群人倡导而大部分人从众跟之形成及流传开来的常俗观念和行为经验,即便风行于世俗界很长时间,也只能叫做风俗,而不能上升到古文化的高度。譬如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无论是从古代文人的高标自许的情志角度,或者从意指古代文人取仕制度下,读书乃是最能实现富贵功名,最具大好前途的一等行业的理性角度来发挥见解,均为风俗之见,非古文化之见。原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并非如此,这句话所表达的,也并非作者一人之见,背后的真知真意,是身在古文化之中并承仰它的人们人人皆知并实践着的,也是早已沉淀入数千年来古文化血液里的,只不过经由作者采用了一种脍炙人口的语言,将之宣扬出来,而后风行于市井罢了。这句话背后所蕴含的真知真意,实际上是指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及其现实安身之位,是与其微观物质组态密切相关的,人与人之间虽则从生理构造层面可以称之为人人平等,却也在微观物质的组态和构造层面存在着客观的差异性。从某种意义来说,高低贵贱之别并非一定就是人为制造的等级秩序,而是自然存在的物理现象。读书乃是使人修心明理之途,一个人读书与否能从身外后天真气的厚薄上显著区分出来。读书能够自然而然地增加一个人身外所携带的后天真气的厚度,较之于不读书者所携带的偏低偏实的物质组态,其所携带的微观物质组态水平和品质自然能够更好一些,更高一些,故而称其为高,而世俗三百六十行中,只有读书一途才能提高人的身外物质组态,其他行业均不能有此效,相比之下,确也是万般皆为下品了。

读书何以能够增加身外后天真气的厚度,究其原因,源于中华古文化自上发源于天心而向下施行文教的特性,阅读和学习古代文史典籍,能够使得一个人进入心身修养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能够打开自性的局限,扩大心胸,改变原有的认知和心性水平,日积月累,修养出来了更多和更好一些的微观物质,进而产生身外微观物质组态方面的改变和提高。从这个层面来看,读书人专心读书、修心明理,与功修之人专心练功修行修炼从事的都是修养和提高自身认知和心性水平及微观物质组态的物理活动,二者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同的是,读书人修养和提高自身的途径,大多来源于人类群体中具有较高占位和较好物质组态的少数分子所提供的善意经验,以及他们从自身经验中提炼出的具有局部正确性的道理,学习效仿这些经验道理及其提供者,能够使人从心而发,由自心生出近似同类的较高占位和较好组态的微观物质,使人的精神品格从常俗变得高尚,从匮乏变得丰富,从阴隘变得磊落,从狭私变得宽广,趋向于更美好的人性。修行者则不仅要将自身的精神品格和微观物质组态从常俗变得高尚,从匮乏变得丰富,从阴隘变得磊落,从狭私变得宽广,更将趋向于超越人性之小,走向功德之大,行至于符合天道规律的境地。读书人面向人和人世间,学习与人类社会集群生存状态和存在方式有关的知识、见闻、经验、阅历,难以脱离片面视野的立场,以及不同的人、事、物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立场,难免在复杂多变和充满矛盾的人、事、物的现象界随诸多分散性现象而流转,通常仅能持守局部的正确道理,尚不及于看彻本质。修行者的修养,则并非来源于有关于人和人类社会集群生存状态和存在方式有关的知识见闻,而是希望跳出人和人类社会集群必然具有的片面视野的立场,以及不同的人、事、物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立场,对人和现实空间所囊括的一切人、事、物,获得更综整、更本质同时也是更高明的认知过程,同时把现有的人、事、物的分散性发展作为一个笼统的现象体,去探索背后的运行规律。读书人修养自身认知和心性水平,其所学习的知识、见闻、经验、阅历和道理的提供者仍然是人。修行试图直接从人心和天心的勾连处也即人与规律联接的地带直接向规律展开学习,而非向人学习。从以上来说,修行是比读书更为本质也更为彻底的修养完善自身,乃至改造人类局限性的活动。

读书使人增长的身外后天真气,除了具备提高人的认知心性水平,改善和提高人体身外物质组态之功效外,因后天真气为人体正气之属,还兼具养生之效。古人说“修身养性”,为何只说修身,不论健身,并非他们只知读书而不知护生养命,而是真正的读书人,从静心、宁神、冲淡、扩胸等方面亦暗合人体内外、精神与肉身双修的要法,不知不觉中即契合“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古贤之训,何以修身,何以养性,惟其读书而已,而修身养性之后,身体自然康健。当然,古人所谓的读书,是实实在在地阅读古文化书籍,以经史子集等文史哲理作为认知教育、观念教育的基础起点,配合以诗词歌赋为寄情之所的性情修养、美学修养,足以令人从见识、眼界、心胸、性情、品德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从来没有一种活动能够令人将不同的优点质素同时涵养于一身,除修行修炼之外,中华古文化中的读书可以说是唯一的例外了。而今人所经历的上学考试、晋升学历职称则只完成了社会教育和职业发展的作用,并没有教会人如何作为一个活泼泼的性灵存在于世,亦脱离不了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的藩篱,难以在提升人的见识、眼界、心胸、性情、品德等方面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如此说来,古人所谓的读书,与今人上学考试、进升学历职称等事,显然并非同一概念。而以现代学术理念和方法研究现代政治、历史、语言、文学、社会学、工科、理科,多数情况下只涉及人的脑思维的运转,触及不到人的精神层面,即使有所涉及亦属人意主观及实物质经验,无法完成从人心到天心的度越,只能在身外形成实物质气的增长和堆垒,故有别于从事古文化读书活动在人体身外增加的后天真气,修身养性之效要大大低于前者。至于读世俗势利之书如成功学之列,不过能在身外养成一股势利之气罢了。

古代自读书人中取仕的清流制度,近人只觉此举文艺气息太过,毫无实操用途。不明白古人崇尚读书背后的深意,自然不能理解。实际上,古代自读书人中取仕,甄别的是人与人在物质组态方面的差异区别,尤其是以先天清气为代表的天赋素养以及通过读书增长的后天真气占位高低及其携带数量的多少,从这两方面来衡量人的素质、格局、眼界、认知、心胸、品德、气质,进而为国选才。诗文策论发乎于心,可见一人之格局与眼界,品德与心胸,最不济,甄别的也是性情与见识。人的现实境遇可以有改变,眼界与格局、性情、品德等等蕴含于本性之中的素质,一旦成形,却是难以改变的,选拔具有高眼界、大格局 好品德与开活心胸的读书人出入庙堂,看似无理,其实有理。今人读书,考较的是智力和脑中存储的知识容量,古今虽同以读书遴选人才,实非一类也。

古有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今时代差异,今日读书于修身齐家尚可,治国平天下则已有所不能了,然则修身养性、修心明理之效用,古今无变。现代有所谓崇尚国学而沦为笑谈,被人嘲讽为传统文化无用渣滓的附庸之徒,乃是由于当事人所接触的国学,已是剥离了古代文化精神内涵、只留下国学名头的空壳,而真正在精神内涵层面与古文化取得共鸣,绝非依靠空壳之下的机械式的诵读、逻辑思辩层面的强制说服以及空洞的理念灌输即可完成。国学名头的空壳之下,既无法达到对古文化真正的修养和修习,亦实现不了对俗世心灵的净化和唤醒,更完成不了传统文化精神的回归,反而令气性已受到世俗观念数十年之冲击和重染,本性已是俗世中人,勉为其难受训者更增桎梏,更觉裂解罢了。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