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说《道德经》·第八十章

字数:3980访问原帖 评论数: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7-26 15:32:21 更新时间:2022-07-29 12:03:05

楼主:张关林2016  时间:2022-07-26 07:32:21
张说《道德经》·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解文:国家疆域要小,人民要少,即使出现高效能工具也无需使用。民众喜欢目前的生活,没兴趣外出闯荡,车船就没机会使用。虽然建立了军队,也没有地方可用,因为各国自守门户,互不侵略。民众用简单的方式来计算和记事,没有必要去探究能获大利的高级算法。民众自给自足,安居乐业,尊重习俗。抬头能看到邻国人,相互问个好。能听见邻国的鸡犬之声,但大家都很知足,不需要为利益而往来交涉。)

(张说)本章一定要从两种价值观比较的角度来解释,才能领会老子的思想。老子在这里表述了一个理想社会,体现了中国特有的天人合一价值观。这个不慌不忙的、与自然同步的、人们互通音问但互不交涉的小康社会,现在为多数人所鼻嗤,因为它与西方价值观背道而驰,而西方价值观已经深入人心。西方价值观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天人合一观拒绝追求“更快更高更强”,认为人类作为“小宇宙”,与大宇宙同构、同象、同类,人的行为只有跟随自然的节奏、方向、方式,才能获得最佳生存状态。

西方价值观之所以深入人心,原因很简单,成王败寇,西方在最近数百年统治了全球,战胜了中国。西方能统治全球,说明它强大,而强大则说明其生存模式与思维模式最先进。这是很简单的逻辑,各国精英都这么推论,加上西方也在主动灌输这一逻辑,于是“西化”就成了非西方国家都认可的富强之道。

在这种认知方式的主导下,西方的侵略,就成了救人脱离野蛮的善举,西方的掠夺,成为推销文明的应得回报。二战后,几乎所有非西方国家都在践行西化,比如印度,被英国殖民400年,独立后依然崇拜并践行英国模式。只有中国是例外。在中国,从胡适到如今公知的西化阵营派始终构不成主流风景,他们的努力只能画出一条断断续续、弯弯扭扭的细线。何也?因为中国早已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而且几千年来已经沉淀为中国人的思想基因,很难改造的。

拒绝“更快”的天人合一观有道理吗呢?有相当充分的道理。中国古人发现,大自然有特定的运行节奏,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的灵肉构造、行为模式、代谢方式与节奏,无一不是自然的衍生品,都烙上自然机制的印记,因此,人类行为只有与自然节奏一致,人类才是安全的。“天人合一”观就源自这一真实发现,而没有长期的农耕社会经历是不可能作出这个发现的。比如,古人发现,农业与四时的适配不可更改,什么时候只能做什么事,加快或放慢都没有收成。人人都知道,一季稻、二季稻,三季稻是大自然安排的,不是人为的。农耕族不顺着四季安排行事,就无法生存。这就是“天人合一观”只能在农耕的中国产生的原因。

可见,中西方基本价值观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西方价值观,是以不断更新的高效行为来不断攫取,目的是攫取一切,包括大自然。与之相应的人际关系观就是零和博弈。“天人合一”观则要求人类行为与自然保持一致,拒绝求快,人的收获应来自自然而然的自然产品,不可来自人为加快的产物。天人合一观的目的,是人与自然和谐一致,人与人和平共处,共同富裕。

人类为什么会产生两种对立的价值观呢?原因也很简单,是人类特有的三大要素的不同组合所致。哪三大要素?智慧,动物性和社会性。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智慧。动物没有智慧,只能被动顺应大自然的安排,没有能力求快。人有智慧,有发明高效工具的能力,智慧用来强化动物的攫取本能,就有抄捷径的能力,因此,有智慧的人类超越自然节奏是必然的。成语“揠苗助长”就反映了这一现象,这个成语讥讽的不是求快,而是讥讽求快而不得法。

人类除了智慧,还有固有的动物性,以及后来产生的社会性。动物性指绝对利己、一味攫取的属性。社会性则是人类社会形成后逐渐养成的新人性,即顾及他人利益的属性。人的社会性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根本要素。

智慧与动物性结合,形成西方价值观;智慧与社会性结合,形成天人合一观。

比如,根据大自然安排,春天是发情期,没有智慧的动物的性行为都只会发生在春天。而人类有思维,有追求快感的主观欲望,结果,人就摆脱了自然节奏,一年四季都有性行为了。再如,吃饱的猛兽看到路过的野羊,不会去扑杀。如果猛兽有智慧,就不会放过储存食物的机会。

总之,智慧与动物性结合,使人类不再被动服从自然节奏,有能力更快地攫取更多的东西。另一方面,智慧与社会性结合,使人类发现超越自然节奏必然要吃苦头。于是,智慧就产生了两个对立结果。

历史事实已经证明,“求快”价值观固然能使追求者获得短暂大利,但由于违背了自然节奏,最终叫全体人类都付出代价。现在,全人类付代价的时代已经到来。资源短缺,气候与生态变坏,食物与环境污染,都愈演愈烈。大约再过50年,等人类吃够了“求快”的苦头后,才会真正摒弃“求快”观,转向天人合一观,不过,多半为时已晚。

下面解读文本。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什伯之器”,指高效的科技工具。“结绳”,指简单的计算推理法。

老子在这里明确指出,人类不要做4件事:1,使用高效率科技工具,2,四处探险;3,扩军备战,4,设计高级算法,如美国用来割全球韭菜的金融算法。

几百年来,西方国家殖民全球,靠的正好就是这四样东西,这是不是很巧?倘若没有工业革命,倘若不四处探险,倘若不研制坚船利炮,倘若不设计复杂的金融套路,西方怎么可能统治世界?老子明确反对的,正是西方的霸权之本!这不是巧合,而是合理预见。

提高攫取效率是动物本能,智慧则会本能地用于这一本能。要提高攫取效率,就离不开这四件事。保持小国寡民,各国“老死不相往来”,四件事自然就成无源之水,谁也做不了。如果美国不去海外打仗,会有造航母的兴趣么?人类只要受“求快”观的指导,就一定会对外扩张,一定会做这四件事,也一定会使世界形成这样的格局:少数求快而发达的国家统治并奴役其他国家。这样的格局不仅破坏了人类整体幸福,也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受欺压的民族会反抗、会报复,被掠夺到生态无以为继的大自然也会报复。在这种情况下,还会有大同世界吗?

可见,老子的预言是合乎逻辑的。

最近有一条消息,说斯里兰卡国家破产了。直接原因,据说是该国政府为了发展有机农业,禁止施用化肥,结果粮食产量锐减,政府只好借贷购买粮食,造成资不抵债。有机农业,不就是自然节奏的农业吗?化肥农业就是“求快”农业。斯里兰卡让农业回归自然节奏,应该是好事呀,斯里兰卡政府也是把它当做好事来做的,怎么就导致国家破产了呢?

好事变坏事,与目的无关,首先说明方法不对。更重要的,是说明数百年的求快方式已经形成自身的因果链,这条因果链改造了人类,使人类不适应自然节奏了。就好像吸毒,毒品改造了人体使之成瘾,成瘾后再戒毒,人体就有痛苦的“破产”感。瘾君子想过正常生活,只好继续吸毒,但寿命是大大缩短了。人类也是如此。求快方式已使人类成瘾,一旦回归自然节奏,就不适应了。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智慧使人类脱离了动物界,智慧也使人类有能力求快而脱离了自然节奏。“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说明发展已经“不可持续”。发展之不可持续,是因为人类节奏超过自然节奏,大自然跟不上了。人类是自然大环境中的一个小玩意,大环境跟不上小玩意的步伐,结果是什么?必然是大环境不再顾及小玩意,只管走自己的路,让小玩意自生自灭去。历史证明老子的主张是极富远见的。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在老子表述的理想社会中,安居乐业、和睦相处是人类最大的幸福。“甘其食,美其服”是物质满意,“安其居,乐其俗”是情感满意。

许多心灵鸡汤貌似深刻正确,其实就像在说梦话,比如,许多人津津乐道的“实现自身价值,是最大的幸福”,就是一句思想浅薄的梦话。“自身价值”是个不确定概念,可以随便解释。例如,蓬皮奥就认为,“撒谎、欺诈、偷窃”,就是他在实现他的“自身价值”。社会人的幸福观必须有底线,底线就是不损害他人利益。老子把社会人的幸福感,界定为“安居乐业,关系祥和”,完全体现了人类的社会性要求。

请注意,“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往往被人误读为“心生龃龉,不打交道”的意思,其实它是指关系祥和,没有利益冲突需要相互交涉。“老死不相往来”,不是指相互不来往,而是指不发生交涉之事,延伸出去,就是指始终不发生战争。这就是社会人幸福感的真正内涵。

小国寡民的生活快乐吗?当然快乐。西方的幸福观也强调快乐主义,但有明确的区别。老子提倡的快乐是以不损害他人快乐为前提,“老死不相往来”,指不损害邻人利益。而西方幸福观只顾自己快乐,不管他人是否快乐。这就是两种幸福观的区别。比如,西方博物馆至今还展览着从中国抢去的古代文物。博物馆能展出精美的历史文物,很自豪,很开心,观众能欣赏这些稀罕品,也很开心,但没人考虑被抢的中国是不开心的。这就是区别。

自我经营美好的生活,不损害自然,不损害他人,也不让自己被损害,这是中国特色的理想社会。老子在这里作了初步表述,千年后的陶渊明在《桃花源记》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绘:“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说明老子定义的理想生活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一贯的继承性。

小国寡民,以不苛求自然的方式实现自给自足,满足于当下的物质与情感生活,在这样的心态下就没有外出探寻的兴趣,所以中国古代基本没有出现四处寻宝的故事,而在西方,各种寻宝历险记层出不穷。这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性。原因就是中国先民领悟了人与自然的根本关系是主从关系,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命力来自自然,生命的节奏源自自然,人类行为怎么可能超越自然而不受惩罚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