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主春秋事-重组春秋历史现场》

字数:14348访问原帖 评论数:23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0-12-03 06:17:07 更新时间:2020-12-15 10:48:25

楼主:8毛3  时间:2020-12-02 22:17:07
一、楔子

夺嫡之争总能在血腥和纷乱中影响着政权和文明的进程,2700余年前,发生在宗周镐京的王位争夺,把中国的历史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纪元,催生出了诸侯力政的春秋争霸时期。

打开新世界大门的,就是那位以烽火戏诸侯闻名古今的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周幽王,作为基本可以定性的亡国君王,周幽王的档案也是劣迹斑斑、乏善可陈,他即位才两年,就发生了岐山崩裂,三川(泾河、渭河、洛河)枯竭的亡国征兆。作为一个农业国家,如此严重的自然灾害绝对可以压垮一个国家的经济,进而瓦解一个政权的统治,但是西周并没有倒在大自然的鞭打下,而是倒在了国家的人事安排上,真正的毁灭十年之后才发生。

正所谓“母爱子抱”,周幽王宠爱褒姒是众人皆知的事,他自然打算把王位传给自己和褒姒的儿子,于是在周幽王八年,幽王废嫡立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而立宠妃褒姒为王后,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为太子。王位虽然是幽王的,但却不是他想给谁就给谁的,任性的后果有时会很糟糕。报复和结局来的都很快,周幽王十一年,太子姬宜臼的外公申侯联合犬戎攻入国都镐京,周幽王败走骊山,被骊山之戎所杀,国破君亡,近300年的西周政权,竟然如此匆忙地画上了句号。

混乱纷繁之际,秦、晋、郑等诸侯拥立太子姬宜臼继成大统,周平王虽然坐上了王位,却需面对一个残阳中的国家,经历浩劫的镐京城已无法让周平王安居守业,于是在继位后的第二年,平王便把国都迁到了洛邑——成周,把祖宗故土留给了秦人与犬戎。

成周这座原本象征着周统一大业完成而营建的都市,却没能让周王朝恢复往日的荣光。周王朝的国际主导能力日渐式微,国际局势转而由强大的诸侯国掌控,就在平王定居洛阳近五十年之际,郑庄公与其胞弟共叔段的兄弟相残正式拉开了春秋霸政的序幕。

楼主:8毛3  时间:2020-12-02 22:23:20
二、郑伯克段于鄢与郑宋十年战争
(一)

郑国并不是一个传统的中原国家,它其实是一个移民国。郑国本是周宣王母弟郑桓公友的封地,在国都镐京附近,为周分封的畿内诸侯,也就是周王拿自己直辖的领地册封的诸侯。

宣王死后,周幽王继位,政治出现混乱,敏锐的郑友怕殃及池鱼,于是就想着往别的地方搬,他找太史伯商量,太史伯建议他搬到洛阳东面,一来是因为这里没有大国的威胁,便于将来的发展;二来这里是东虢国和郐国的领地,两国国君都是平庸贪婪之辈,郑友现身居周朝的司徒之位,如果开口要地,两国君主为了巴结郑友绝对会答应,等站稳脚跟后,一举吞并两国不是难事。郑友也考虑了其他的方案,最终决定东徙,东虢国和郐国献给了郑友十座城,郑友也慢慢地把家族和财物迁移了过去。

郑国东徙之后的第二年,申侯就联合犬戎攻入镐京,杀了周幽王,而郑友因为勤王也死于这场战争。郑友的儿子郑武公掘突与一众诸侯护着风雨飘摇的周平王东迁洛阳,开启了历史上的东周时代。

凭借父子勤王之功,周平王任命郑武公为周王朝卿士,掌握王朝的国政,利用这一层身份,郑武公连续灭了郐国和东虢国,奠定了郑国在中原立足的基础,也实现了太史伯最初的预见。

郑庄公与共叔段的战事爆发于周平王四十九年,也就是春秋纪年鲁隐公元年。郑庄公与共叔段都是郑武公和夫人姜氏所生,但是姜氏宠爱共叔段,不喜欢庄公,据说是因为庄公出生时候难产,把姜氏吓的不轻,所以不受姜氏待见。武公在世的时候姜氏就常常给武公吹枕头风,希望册立共叔段为太子,但是武公没理她,最终还是嫡长子庄公继位。

郑庄公在位后,母亲姜氏就提议把郑国的制邑分给共叔段,郑庄公当然拒绝了这个要求,左传原文这样写道: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它邑唯命。制邑那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制邑又名虎牢关,传闻周穆王曾将进献的猛虎圈养于此而名虎牢,此处为天险,原是东虢国的领地,郑武公征伐东虢国的时候,在这里吃过大苦头。但郑庄公能这么老实本分的把制邑的战略地位分析给意图推翻他的老母亲听吗?所以郑庄公这句回绝的话,应该是这么个意思:制邑这个地方全是石头,土地贫瘠不好生产,况且之前东虢国君死在这里,不吉利,给弟弟这样的地实在是太委屈他了,请母亲另外选个好的地方吧。姜氏一听有理,也就不客气的给共叔段选了个繁华地段——京邑。

京邑这可是着实的大城,按照郑大夫祭仲的话,这都城的城墙大的不合法度,已经威胁到国家稳定了。国内都邑的城墙太高大,就容易让领主据城做乱,所以祭仲建议庄公赶紧把这威胁先期消除,但是庄公却很平淡的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先安心等等吧。
共叔段得到京邑后,迅速扩张势力,很快就让郑国的西部与北部地区服从于自己,这相当于一个国家却有了两个中央政权,郑国大夫公子吕建议郑庄公立刻予以铲除,庄公又是很淡然的说:不用急,祸会自己上门的。

见郑庄公毫无反应,共叔段的胆子就越来越肥了,他直接把郑国西部和北部收为自有,赤裸裸的搞起了国家分裂,这可把公子吕急坏了,他赶忙跟郑庄公说:够了,够了,再不下手,共叔段的势力越来越大,民心就跟过去了。郑庄公简直有点自我放逐的回答到:共叔段聚集的是乱徒,他们怎么能亲密团结呢?人越多,分裂的越快,没必要过分在意。

别看郑庄公表面上淡定,他实际上玩的是内紧外松,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让共叔段膨胀,诱他造反,只要共叔段一举兵造反,郑庄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予以剿灭,而不会让悠悠众人之口的吐沫星子淹死自己,毕竟干掉自己的亲弟弟实在得需要一个绝对正义的理由。

共叔段果然乖乖起兵了,他勾结老母亲姜氏为内应,企图来个里应外合,一举叛乱成功。但共叔段还是太嫩了,他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郑庄公的眼皮子底下。就在共叔段暗中出兵朝郑国国都行进的时候,郑庄公派兵直接攻打共叔段的大本营京邑,正如郑庄公预言的,京邑立马投降,共叔段失去了根据地,知道起兵失败,于是逃入鄢地,很快鄢地也被攻陷了,于是共叔段只好逃到了共地,就此在史书中销声匿迹,但也为共叔段赢得了这个称呼,共指的就是共地,共叔是非正常的谥号,只有段是名。

但是郑国的这场内乱并未在郑国内部就此了结,而蔓延到了当时的整个中原国际,在机缘巧合之下,竟触发了往后十余年的国际战争。

共叔段起兵谋反的时候,派他的儿子公孙滑到卫国请兵,共叔段失败后,卫国就乘势讨伐郑国,于是一场局部战役很快就打响了。

郑庄公刚刚打了一场内战,虽说战事并不艰苦,但士兵毕竟需要休养,于是郑庄公就利用他周王朝掌政国卿的身份,发动周王和西虢(guo)公的军队进行回击,攻打卫国的南部边境。郑国还要求小国邾(zhu)国派兵参战,邾国私下征求鲁国大夫公子翚(hui)的意见,公子翚想出兵助战,但是鲁隐公不同意,鲁、卫是世代交好的盟国,而郑国和鲁隐公可是有过节的,但公子翚不听鲁隐公的命令,硬是带着他的家兵参战了。
这场战争打的怎样,史书中没有明确交代其结果,但似乎联军并没有讨到多大的好处,因为第二年(鲁隐公二年),休养过来的郑国再次举兵去讨伐卫国。

鲁隐公三年,郑、卫之间的战争没有继续推进,卫国并未跟进报复,可能卫国眼看打不过,也就闷声认怂了。但战争只是被按了暂停键,今年和明年年初发生的几件国际大事,正深刻地影响着往后的国际政局,并成功地把消弭的战火重新点燃。
楼主:8毛3  时间:2020-12-03 11:20:03
(二)

第一件事情是,鲁隐公三年三月份的周平王逝世。周平王在世的时候郑国一直把持周王朝的国政,周、郑之间的矛盾由此日益加深。在周平王末年,周王就尝试通过起用西虢公的方式,来削弱郑庄公的权势,该设想刚在小范围内实施,就起了反效果,郑庄公直接进洛阳逼问周平王,搞得周平王狼狈地矢口否认,为了安定郑庄公,周平王还把自己的儿子押给郑国做人质。一个小诸侯国居然逼得周天子拿自己的儿子做抵押品,郑庄公的蛮横可见一斑。

周平王或许因为年老,已经无力抗争,但继位的周桓王可是血气方刚,周桓王立刻把部分国政交给西虢公。气急败坏的郑庄公不顾王丧,四月,任命大夫祭仲帅师抢取周王畿内温地刚成熟的麦子,秋天,又命人去抢夺成周地区成熟的小米。郑庄公对周王朝搞经济战,直接导致周平王丧事的开支跟不上,因此,冬天的时候,周王室命人往鲁国请求提供助丧的财物。

郑庄公预想通过经济制裁来令周桓王屈服,但是周桓王刚继位,正急着伸张王权,怎么会轻易低头。且周、郑不合由来已久,这是子承父业的仇恨,所以郑庄公的错误决策直接令周、郑交恶,郑庄公实际上也失去了王政的掌控权,这就导致郑庄公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只能以自身之力进行战斗。

第二件事情,同样发生在鲁隐公三年。八月,宋穆公和也跟着周平王去世,宋穆公的去世不算什么国际大事,但是他对继承人的安排,却给今后的国际世界惹出了大麻烦。

宋穆公原本非法定继承人,他的位置是他哥哥宋宣公让的,宋宣公不立自己儿子而把王位给了自己的弟弟宋穆公,宋穆公就非常感激,他临死嘱托大司马孔父嘉一定要拥护宋宣公的儿子与夷即位,宋穆公的逻辑是这样的:宋宣公认为宋穆公贤能,所以把诸侯之位让给了宋穆公,宋穆公如果不能让位,就不能称得上贤能,如果宋穆公不贤能,那就说明宋宣公没眼光,就坑了他亲爱的哥哥,为了维护亲爱哥哥的美名,这个位子必须让,不能给自己儿子。

这个逻辑看上去没啥问题,但让的核心是让贤,由有政治才干的人担纲,哪能是为了让而让的这种狗屁道理。不过,宋国的祖上殷商本身就有兄终弟及的继承传统,所以宋宣公的行为可能也没啥让贤的意思,无非是一种政治上的复古。不管如何,宋穆公总算如愿以偿,他侄子宋殇公顺利继位。

宋穆公在临终前安排他亲儿子公子冯出居郑国。这一安排让郑庄公起了心思,他决心送公子冯回国夺位,塑造一个亲郑的宋国,想必有着极大的政治回报。

想在国际社会上立足,甚至干出点事情,盟友是必不可少的,郑庄公盘算了一下如今的中原国际局势:和周王已经闹翻,和卫国结仇太深,陈国、蔡国和卫国交好,况且往年郑国想和陈国建交,却被无情地拒绝,所以,陈、蔡都没有拉拢的希望,要往哪里突破,构建国际同盟呢?郑庄公思来想去决定直接来个向东跨越,隐公三年的冬天,郑庄公赶往齐国的石门与齐僖公结盟,重温庐之盟(春秋前)结下的旧好,为了这次相聚,郑庄公还在济水翻了车。

第三件事情,发生在鲁隐公四年的春天,也是战争的直接导火索。卫公子州吁顺利弑杀卫桓公。州吁和卫桓公都是卫庄公的儿子,卫庄公特别宠爱州吁,给的待遇完全超出他应有的地位,甚至凌驾于当时还是嫡长子的卫桓公,正因为捧的太高,就降不下来了,州吁除了造反当老大之外,就没有其他路可以选了。为此卫国大夫石碏(que)尝谏言卫庄公:宠禄太过乃是通往祸乱的阶梯。但是卫庄公并没有理会。州吁杀卫桓公的时候,卫桓公已经即位十六年了,一个骄纵惯了的诸侯公子能忍这么久也确属不易。

州吁坐上卫国第一把交椅后,有两个问题亟需解决:一是国内民众的支持率,二是国际诸侯的承认,毕竟他是通过造反上来的,名头本身就不正,只有内外两全其美,他在位置上才能坐的长久安稳。为此,州吁想了个一箭双雕之计,他预谋发动对郑国的战争,卫、郑之间有世仇,发动战争预期有团结内部的作用,俗话说的好——同仇敌忾,可见20世纪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的做法,不过是咱老祖宗玩剩下的把戏了。而且,此时宋、郑之间因为公子冯正处在擦枪走火的危险边缘,卫国发动对郑战争,能拉拢宋国结成军事同盟,也就等同于获得诸侯的认可了。于是州吁派使者出使宋国,怂恿宋殇公说:您若打算攻打郑国,除去君主您的隐忧,那我卫国必定全力支持,不仅如此,我国还将全力说服陈国、蔡国助您一臂之力。宋殇公心动地答应了下来。
楼主:8毛3  时间:2020-12-05 14:23:45
(三)
在开战之前,宋殇公与鲁隐公简单的碰了个面,鲁、宋两国今年(鲁隐公四年)本来就有会面的安排,但是还没到约定的时间,或许是因为急着要对郑作战,更深一层上看,宋殇公应该也有拉鲁隐公下水的打算,所以这次会面被提前了,不过鲁国并未出兵伐郑。

于是,在卫国的策划下,宋、卫、陈、蔡四国联军向郑国正式发动战争,不过这场战争似乎打的没什么成绩,四国联军仅仅就包围了郑国的东门五天,没有其他建树。以多打少,还打成这样,信誓旦旦的卫国估计没脸跟宋国交代,于是今年秋天,四国联盟再次对郑国发动攻击,宋殇公这次很直接地来鲁国请求出兵援助,但鲁隐公依然予以拒绝。鲁隐公自摄政以来,一方面采用积极的外交政策,修复与山戎、宋国的邦交,另一方面始终保持中立以避免参与诸侯间的纠纷,或许从他摄政的角度上讲,重点是创造一个宽松的国际环境,让鲁国能安然无恙地度过他的摄政期。

鲁隐公虽然拒绝参战,但公子翚却死活要去打,根本拦不住。这个公子翚说来也矛盾,之前违背君命,帮着郑国去打卫国,这次依然违背君命,只是换过来,帮着卫国去打郑国。秋天的战役终于让盟军取得了比较像样的成绩——打败了郑国的步兵,但春秋时期的战场车战才是绝对主力,看来联军并没有在战争中重创郑国。既然武力占不到大便宜,那就得上别的手段让郑国吃大亏,于是联军在退军的时候收割了郑国在战场附近的小麦,企图对郑国搞搞经济破坏。

两场战争打下来,州吁却始终未能如愿提高他在国内的支持率。这里要插入一段鲁隐公和大夫众仲的对话,隐公问众仲:“州吁能成事吗?”众仲说:“我听说君王应该用德行来团结百姓,从没听过用战争治国的,州吁现在仗着自己手握兵权,用暴政来虐待人民,他的权力不过是虚有其表,因为实际上没有人真正的亲近和拥护他,您说众叛亲离的人,怎么能成功呢?战争就像火一样危险,不把火苗控制好,被烧的只能是自己。州吁叛乱杀君,又发动战争虐待百姓,不修德行善政,却妄想靠战争来赢取民心,必没有好下场。”

州吁眼看国内民情依旧汹涌,就让他的亲信石厚去问已经退休的重臣石碏(石碏是石厚的老爸)如何才能稳定州吁的君位。石碏说:“可以去朝觐周王,只要周王认可州吁,州吁就是合法的卫君,谁还敢反对。”石厚一听有道理,赶忙追问:“周王也不是想见就见的,怎样才能顺利见到周王呢?”石碏接着说:“现在陈桓公是周桓王的宠臣,陈、卫两个国家又交好,你安排州吁主动去走访陈国,跟陈桓公说说情,难道陈桓公还不卖这个人情!”

别看石碏这一计谋排布的合情合理,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大陷阱。石碏见石厚护着州吁高高兴兴地往陈国走去,就赶忙派使者出使陈国,劝动陈桓公诛杀这两个乱臣贼子。州吁说到底是靠政变上来的,除乱迎来的是鲜花和掌声,助乱那扔来的都是臭鸡蛋和烂白菜,陈桓公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虽然陈桓公同意帮助卫人,但也不会傻到亲自去背这个锅,他只是命人抓住了州吁和石厚,随即请卫国人自己来杀自己人,于是卫国让右宰丑前去杀了州吁,石碏也让自己的家宰去杀了石厚。石厚作为州吁的头马,卫人怎么可能容得下他,护着石厚,可能会危害到整个家族,于是石碏只能弃卒保帅,舍小护大。州吁之乱平定后,卫国迎立卫宣公继位。
楼主:8毛3  时间:2020-12-06 14:52:11
以郑庄公睚眦必报的性格,是不可能让人打了不还手的,战争不可能就这样结束。很快郑庄公的报复行动就展开了,鲁隐公五年四月,郑国出兵攻打卫国郊外地区。战争的主要发动者州吁虽然已经倒台,但战争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事情,不可能换个领导人,就能把旧账一笔勾销。

卫国也没有认错的意思,郑国军队前脚刚走,卫国就发动南燕国一起进攻郑国的虎牢地区,双方在虎牢形成对峙态势。郑庄公令祭仲等三位大夫帅领三军驻扎在卫、燕联军之前,以震慑联军和吸引其注意力,另一方面又派出他儿子公子忽和公子突另领两支军队绕到联军的后面以发动奇袭,联军全力备战眼前的郑国三军,根本没注意到后方来袭,于是联军在虎牢大败而归。

郑国和卫国之间本身就没有死结,这两场战打下来,卫人见识了郑人的手段后,又闷声不吭了,郑、卫两国的账算是清了,但郑国和宋国之间有公子冯这个心病在,既然战争已经挑起,那就没那么容易停手了。

郑国正在酝酿挑起战争之际,宋国却及时地给对手创造了机会。同年秋冬时节,宋国强占了邾国的土地,邾人很气愤,便派使者跟郑庄公说:“请您对宋国展开报复以宣泄您心中的愤怒吧,我邾国虽小,愿意为您效犬马之劳。”于是郑、邾并便联合向宋国挺进,一直打进了宋国的外城。(《左传》中写郑庄公以王师参战,这应该不可能,隐公三年时周、郑两国已经交恶,周桓王怎么可能会帮助郑庄公打仗。)宋殇公看情况紧急,连忙派使者往鲁国告急请救。鲁隐公这时也已经从情报机构收到战报,打算结束中立,派兵救援宋国,见宋使到来,便关切地问道:“郑国已经打到哪里了?”宋使鬼使神差地回到:“还没打到城呢?”鲁隐公因宋使隐瞒战况,大为恼火,便硬生生地终止了救援计划。不过宋国毕竟是大国,不仅守卫成功,还在今年冬天向郑国发起反击,围了郑国的长葛邑。
楼主:8毛3  时间:2020-12-07 20:01:30
鲁隐公和郑国是有过节的。鲁隐公还是公子的时候,也就是春秋前,鲁国和郑国在狐壤交战,隐公在战斗中曾被郑人俘虏,后来虽然顺利逃了回来,但是梁子就这样结了下来。鲁隐公六年,两国的邦交意外地迎来了转机,一开春郑庄公便往鲁国遣使谈和,而促成鲁、郑和解的契机,便是去年鲁隐公怒绝宋使。

鲁隐公一时冲动把宋国来搬救兵的使者打发后,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无意之中放弃了中立国的立场,一厢情愿地成了郑国的盟友,此举深深地得罪了宋殇公,为保护鲁国的安全,他需要郑国的军事援助,鲁隐公也只能放弃个人恩怨,将错就错,谋求与郑国结盟。郑庄公准确地看出了鲁隐公的尴尬处境,鲁、郑建交这也正好契合郑庄公东进的外交策略,于是郑庄公及时地递出了橄榄枝。鲁、郑结盟后,在郑庄公的斡旋下,齐、鲁两国尽弃前嫌(春秋前两国不和),五月,鲁隐公与齐僖公正式结盟,由此,郑、齐、鲁三国联盟诞生,郑庄公版的“远交近攻”宣告胜利成型,宋国将面临东西夹击的艰难局面。

令人不解的是,就在齐、鲁结盟的前一天,郑庄公悍然发动了对陈国的战争,狠狠地把陈国教训了一顿。郑庄公老早就想打陈国了,往年,郑庄公想和陈国交好,没想到硬生生地被陈桓公拒绝了,陈桓公还到处对人说:“郑国根本不用放在眼里,只有宋国和卫国才需要留心。”试问郑庄公如何咽得下这口气。这次陈国还伙同卫、宋侵略郑国,正好给了郑庄公一个非打你不可的理由。

可打痛快之后,郑庄公领悟到一个痛苦事实——陈桓公可是周桓王的宠臣,本来周、郑就交恶,现在又打了周王的心头爱,万一周王把持不住,趁机联合陈国、卫国、宋国等等敌国来讨伐自己,那真得吃不完兜着走。不过,郑庄公毕竟是老江湖,心悸之余,他马上调整策略,进行全面战略收缩,任凭宋殇公在今年秋天夺取长葛邑,因为他现在需要全神贯注做好另一件事情。
楼主:8毛3  时间:2020-12-08 13:33:42
(六)左右安抚
“周桓王”现在成了郑庄公的主攻课题。周、郑交恶后,郑庄公失去了王师的指挥权,军事实力大为削减,也不能再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了。不仅如此,这几年郑国把周边国家得罪了个遍,周桓王联合诸侯讨伐郑国的危机如今是必须考虑和应对的现实问题,假如王师光临郑国东大门,齐、鲁同盟也只能闷声看戏,由着郑国自生自灭,毕竟周天子的敌人,就是天下诸侯的敌人。所以,郑庄公现在没有心情去打仗,再说他也真心不敢打,他必须蛰伏起来,寻找一切机会来修复他和周桓王的恶劣关系。

秋去东来,一天,鲁国突然来了使者,说周王室今年欠收,王城闹饥荒,鲁隐公正四处买粮去救援周王。郑庄公一看机会来了,立即备车马前往洛阳慰问周桓王,周桓王即位已经三年了,可作为王朝卿士的郑庄公还是第一次朝见周天子。周桓王可不会因为郑庄公的“屈尊”登门而受宠若惊,郑庄公的蛮横霸道也没那么容易原谅,因此,周桓王根本不待见郑庄公。为此,周公黑肩还劝周桓王说:“平王东迁之时,郑国、晋国的功劳甚大。且东迁以来晋、郑两国常年辅助王室,天子您应该善待郑伯,以劝天下归心啊,现在您这样对待郑伯,怕郑伯是不会来了。”

郑庄公碰了一鼻子灰,那心里自然恨的牙痒痒,但他现在发作不得,既然周桓王这边走不通,那就干脆来了反向操作,只要安抚好宋、卫等国,那周天子就没办法和诸侯联合,也就没有国际联军围剿郑国这事了。

鲁隐公七年秋天,郑国率先与大对头宋国和解,郑庄公不顾宋国夺取长葛的耻辱,与宋殇公歃血结盟。这一顿操作可把鲁隐公吓的不轻,郑国分别与宋、鲁结盟,那就意味着万一宋国报复鲁国,郑庄公就指望不上了,鲁隐公得赶紧想办法自救。鲁隐公仔细回忆了当年自己怒绝宋使的那场战争,终于让他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邾国,当年是邾国怂恿郑国联合伐宋,郑、宋打得不可开交,而邾国却过了两年的太平日子,所谓冤有头债有主,于是也不管宋国是否乐意,鲁隐公立马披挂上阵代表宋国去惩罚邾国,可伶的邾国就这样成了鲁隐公手里的软柿子。

紧接着,郑庄公出手安抚了大红人——陈桓公,两国不仅结盟,还成了亲家。之前提到周平王把儿子押给郑庄公做人质,郑庄公当时也把儿子郑忽押在了周王那边。郑忽那是一表人才,齐僖公可是连着两次想把女儿嫁给他,不过都给郑忽拒绝了,这事后面会谈到。郑忽在京师的时候,被陈桓公看上了,郑忽是嫡长子,又英雄了得,拿下郑忽这个女婿不仅长脸,还是对郑国的政治投资。趁着陈、郑和谈,陈桓公连忙向郑庄公提亲,于是两国顺利结成婚姻之国。

第二年春天(鲁隐公八年),郑庄公又请齐僖公出面做和事佬,调节郑国与宋、卫两国的关系。郑、宋虽然已经举行和谈,但公子冯这个心病让宋殇公对这次议和的信心不足,而郑、卫两国虽然已经停战,但始终还是敌对关系。本着做事彻底的原则,郑庄公请齐僖公居中调停,表明郑国对和平的期待和维护和平的决心。宋殇公肯定郑庄公的葫芦里在卖药,但是就是不知道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为安全起见,在与齐僖公正式会面前,宋殇公特地礼聘卫宣公,请先行见面会商。齐僖公这次的斡旋也颇费周章,直到秋天,齐、宋、卫三国在瓦屋结盟,才宣告顺利完结。
楼主:8毛3  时间:2020-12-09 11:29:28
(七)意外的和解

经过这一年多的努力,郑国的外部环境大为改善,王师带领诸侯合围郑国的危机基本解除,郑庄公又可以昂首挺胸做人了,于是郑庄公决定不等齐僖公调停的结果,直接给周桓王来个下马威。三月,郑庄公派使者出使鲁国,商议用郑国地处泰山脚的祊(fang)邑来交换鲁国在郑国附近的许田。

祊邑与鲁国相近,郑国这块地是周宣王赐给他兄弟郑桓公友的汤沐邑,为的是让郑友在此沐浴斋戒,以助周王泰山祭祀,郑庄公出让祊邑就是摆明公开打脸周桓王。许田的历史更悠久,是周成王赐给周公的,周成王营建东都洛阳时,本有迁都的想法,于是赐给周公许田,以作为日后鲁君朝见周王时的朝宿之邑。

其实周王祭祀泰山的传统早就废弃,祊地做为汤沐邑也名不副实,况且祊地太远,郑国预计难以久有此处,于是向鲁隐公提议换地。不过,许田有周公祖庙,为了打消鲁隐公的疑虑,郑庄公还提议今后由郑人祭拜周公。但是鲁隐公并未答应换地,许田是周王赏赐以方便鲁君朝见天子之用,以前周都在镐京时还可以说的过去,毕竟去镐京也用不到许田,现在周王真的迁都到了洛阳,如果这时候把许田换出去,这不相当于跟着郑庄公造反吗!鲁隐公可没打算对抗周天子。

但是郑庄公这种天下枭雄,他怎么会考虑鲁隐公的难处,所以虽然没有得到鲁隐公的同意,郑庄公还是强行把祊地送给了鲁国,想逼鲁隐公就范,而鲁隐公也老实不客气地把地接收了过来,但也不明确承诺把许田让给郑国,这一举措给三方都留了余地,可谓是两边都不得罪。

面对郑庄公的无礼,周桓王也给出了回应,夏天,周桓王正式任命虢公忌父为周王朝的右卿士。之前,周桓王还念着郑国的功勋和对郑庄公的忌惮,虽然把政事委任给虢公,但始终没有正式册封为王卿,这次的任命也总算了了周人多年的夙愿。不过,或许是听了周公黑肩之前的建议,周桓王还是给郑庄公留了余地,郑庄公的王卿之位依然保留,并且还是地位更高的左卿士。

周桓王对郑庄公的惩罚却让郑庄公看穿了他的底牌,也让郑庄公看到了重燃战火的机会。

周、郑关系居然能在触底之后再现曙光,这是郑庄公始料未及的,但他能敏锐地看出了周桓王的虚弱和顾忌,周桓王并非真能狠心与郑国决裂,有了底气的郑庄公决定再次出手修复与周天子之间的裂缝,以重新执掌周王朝的国政。

郑庄公这次打算给周天子一份厚礼,不再像上次那样两手空空直接登门。在齐僖公调解工作完成后,郑庄公带领齐僖公前往洛阳去朝见周桓王,齐国可是东方大国,这份大礼也真是给足了周桓王面子,周桓王充分享受了一番天子的权威。此番讨好成功地使得周、郑关系快速升温,而且郑国紧挨着周王城,周桓王在统治和安全上也确实需要借助郑国的力量,于是郑庄公毫无疑问地重登周王朝权臣榜的榜首。

郑庄公带齐僖公朝王,实际上有着更深层的意图,很快郑庄公隐藏的冰山将全部浮出水面。
楼主:8毛3  时间:2020-12-10 12:31:46
(八)“尊王”伐宋

鲁隐公九年,郑庄公突然指责宋殇公不朝周王,并公开表示要维护周天子,讨伐无礼的宋国。诸侯朝王在春秋之世可不是常态,鲁国算是严格奉行周礼了,但隐公摄政至今已经九年,却一次也没有去朝见过周王,反倒是周王常常有派使者过来慰问(有兴趣的读者,一定要去读读《春秋左传》原书)。既然如此郑庄公对宋殇公的责难就是一个借口,实际上郑庄公所努力创造的就是这么一个光鲜的开战借口。

郑庄公突然中断战争,努力修复与周桓王的关系,一方面是出于对周王室与敌对诸侯联合伐郑的担忧,另一个方面也是为获取能树立“尊王”旗帜的立场,诸侯间的战争本质都是仇恨与利益争夺,但利益和私怨都太赤裸裸,没有光鲜的包装是拿不上台面的,而“尊王”是绝对的正义,正义的战争才是胜利的基石。齐僖公朝王,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国际导向,为郑庄公发起责难提供了基础,而郑庄公为维护周天子的王权而战,自然能得到周桓王的全力支持,就算被郑庄公当枪使,周桓王也一定会把这面大旗借给他。

此时,还有一个人在密切关注郑国的这封战书,他就是鲁隐公。两年前,郑、宋意外结盟时,为了讨好宋殇公,鲁隐公曾一厢情愿地替宋国出头教训了邾国,但宋殇公却迟迟没有回应,而此时正是检验成效的关键时刻,鲁隐公密切留意着宋国的反应,但宋殇公却始终没有派使者来告难,鲁隐公意识到自己的心意已被无情地拒绝,恼羞成怒之下,鲁隐公宣布与宋国断绝往来。

此前,为讨伐宋国,郑庄公曾通过外交手段构建了郑、齐、鲁三国联盟,意图从东西双向夹击宋国,现在战火重燃,也正是发挥这个联盟作用的时刻。秋天,郑庄公以周王之命邀请鲁隐公参战讨伐宋国,一来王命难违;二来宋殇公的无礼令鲁隐公彻底放弃了中立立场,于是鲁隐公答应郑国出兵相助。只要外表是正义的战争,就能动员更多的力量参战,其实参战国也或许都各有企图,大家一样都是把各自的目的隐藏在正义这件外衣之下,而被讨伐的对象却作为正义的反面被置于孤立无援之下,等待正义之师的宰割。

冬天,鲁隐公会见齐僖公策划部署讨伐宋国的战争,而此时郑庄公正在国内召开抵御北戎入侵的军事会议。

郑庄公问到:“当前戎人为患,谁有抵御北戎的良策?戎人以步兵为主,而我们是战车为主,战车终究不够灵活,怕戎人针对我们这个弱点,绕到后方发起攻击啊。”公子突回答到:“我们可以采用诱敌深入的方式打埋伏战,先派一支队伍发动佯攻,然后假装打不过,迅速撤退,另外在预定的撤退路线上安排三处伏兵等待戎军自投罗网。北戎的军队向来如同散沙,军纪涣散,士兵打战也都是为了抢东西、争功劳,完全没有团体意识。因此,见到我方兵败,肯定会争先恐后地追赶,生怕晚了抢不到东西,而一旦前军冲进我们的埋伏圈,必会慌忙调头,后方军队见情形不对,肯定撒腿就跑,如此一来自然溃不成军,那这场战我们就赢定了。”郑庄公采纳了郑子突的建议,而结果也正如子突算计的,郑军三处伏兵尽出,把戎军折成数断,前后夹击,北戎大败。

鲁隐公十年,蓄谋一年之久的对宋战争正式打响。春天,郑、齐、鲁三国元首在鲁国境内会盟,做最后的战前动员,誓师大会上三方约定出兵会师的时间。对于接下来的战事,《左传》做了详细的记载:夏五月,鲁隐公令公子翚带兵先行会和郑庄公、齐僖公;六月,鲁隐公直接赶赴战场与郑、齐两国元首会面;三日后,鲁隐公带兵打败菅地的宋军;六月十五日,郑军攻占宋国的郜地,交由鲁国接管;六月二十五日,郑军攻占宋国的西防地区,再次交由鲁国接管。随后战事结束。

《左传》中对郑庄公的行为进行了大肆地褒扬,说郑庄公不贪恋土地,将其送给有功劳的诸侯。郑庄公确实这么做不假,但其用意和目的是不是真的这么崇高呢?这次的会战是在宋国的东面发起的,郜与西防都位于宋东地区,临近鲁国,而郑国位于宋西,这两处地就算郑庄公想要,在势必难以保有,既然自己得不到,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而且,鲁隐公占有了宋国的土地,鲁、宋之间的关系愈发难以回转,在宋国的军事威胁下,鲁隐公势必更加仰仗郑国,郑庄公才能主导鲁、郑之间的国际关系。最后,郑庄公正谋求和鲁国换地,这也可以算是送给鲁隐公的一份厚礼,好让鲁隐公抓紧签字交割。

楼主:8毛3  时间:2020-12-11 14:32:04
(九)停不下来的战争


去年,郑庄公起兵伐宋的时候,曾以王命遍告诸侯,但蔡、卫、郕等三国未有所表示,其实郑庄公也没想过他们会真出兵,这么做的目的单纯是为了警告他们这是周天子讨伐宋国,不要帮着宋国作乱。当然不能帮着宋国对抗周王,但帮着宋国打郑国总没问题吧。

就是郑庄公班师回国的路上,宋殇公来了个趁虚而入,联合卫国进攻郑国。郑国出征部队在归国时要绕过整个宋国,路途遥远,正好让位于郑国东面的宋国和卫国钻了个空子。此时,郑庄公已逼近郑国国都,宋、卫军队也不敢久留,得手之后连忙撤军。

不过,宋殇公和卫宣公却没有乖乖地回家,兴致正浓的哥俩在半路招来蔡桓公一起去围攻戴国,戴国不过是个小国,哪抵得住三个大国的践踏,没几天就被攻占了,可是就在宋殇公等三位国君得意洋洋地登城观玩之时,却绝望地发现他们反倒成了郑庄公的瓮中之鳖。原来,郑庄公并没有直接率军回国,而是悄悄地跟在宋军的后面,意图伺机进行报复,见三国联军开进戴国国都,便趁机把戴国围了个水泄不通。蔡桓公大惊,他根本不知道宋、卫在伐戴之前还惹下了这么个大麻烦,被拖下水的蔡人当场和宋、卫两国翻脸,三国既然闹掰了,还怎么联手抵抗门外的郑人,于是围戴的第二天,郑庄公便破门而入,将三国军队一网打尽。

战争断断续续打了这么多年,可是公子冯还没能顺利回家,郑庄公是不可能善罢甘休的,他不会就这样结束对宋战争,九月份,郑庄公再次起兵攻打宋国,对宋国的侵略予以回应。

冬天,郑庄公又联合齐僖公攻打了郕国,以其不会师伐宋之故。伐郕之战,也意味着郑、宋和解将遥遥无期。
楼主:8毛3  时间:2020-12-12 14:44:53
(十)南北边疆


鲁隐公十一年,郑庄公突然将目光转向了邻国——许国。夏四月,郑庄公与鲁隐公会面,商议讨伐许国;秋七月,郑庄公、齐僖公、鲁隐公三国同盟再度出兵,联合讨伐许国,许庄公出奔卫国,许国被三国同盟接管。

许国与郑国完全接壤,守着郑国南面的门户,许国虽然是小国,但许庄公却不甘心做郑国的附庸,而这就是郑庄公出兵侵占许国的原因,与郑国对立的许国,很容易就能成为他国侵伐郑国的根据地和桥头堡,正所谓卧榻之侧其容他人酣睡,不听话的许国是郑庄公无法容忍的存在。

在处置许国的问题上,郑庄公并没有采用齐僖公和鲁隐公的建议对其完全吞并,而是命郑大夫公孙获在许国驻军监国,同时扶持许庄公的弟弟许桓公为傀儡政府,并且答应在其去世后,允许许国恢复主权。郑庄公对许国并没有领土上的野心,他只是需要一个听话服从的许国,能帮他守好南边的大门。基于此,郑庄公命许大夫百里奉许桓公迁居许城东部时说:“在我离开人世之后,天帝或许会原谅许国的无礼,撤回加于许国的惩罚,那我真心祝愿许公能重新执掌国政,但愿那时两国能相亲相爱,如果郑国有任何请求,希望许国能降心相从,不要让其他对郑国不怀好意的国家进踞在这里,那我郑国子孙救亡图存还不来及,恐怕就难以顾及到许国的安危存亡了。”

郑庄公才解除南方的边疆危机,郑国的北方又发生新的领土问题。周桓王在没经过郑庄公同意的情况下,强行划走了郑国的四个城邑,不过周桓王却不是白拿,而是拿出十二个城邑作为交换,但这十二块地可不是周桓王自己的,而是周武王时司寇苏忿生的封地,现在为苏忿生后人所有。周桓王这是明显的空手套白狼,但郑庄公看在眼里,却只能气在心里,毕竟郑、宋战争还没了结,好不容易树起的周天子这面大旗不能这么轻易倒下。

委曲求全的郑庄公,进一步加快了伐宋的步调,十月,郑庄公利用王卿的身份,征调西虢公的军队前往伐宋,宋人大败。

攻占宋国与推翻宋殇公的政权,并不能等同为一件事情,事实上推翻一个政权相对而言是比较容易的,只要令其国内的政治分化,这个政权就有可能在国内的政治斗争中垮台。事实上这也正是郑庄公的策略,郑庄公不断发动对宋战争,不是为了像对待许国般攻占其国都后扶持傀儡政府,宋国的国力不容许郑庄公这样做,而是为了通过战争不断激化宋国国内的矛盾,令宋殇公在政治上走向孤立,而最后走向自然倒台。

战争是一把双刃剑,战争同时折磨和损耗参战双方,为了趋利避害,郑庄公才会千方百计树立“尊王”的旗号、重获第一王卿的身份、组建军事同盟等,为的就是在能对宋战争中最大限度地借用别人的力量,如此既增加了战争的密度,令宋国来不及调整和恢复,又避免了郑国在战争中的过度投入和损失,保全了郑国自身的国力。

此次,宋军大败也说明了宋国在郑庄公的轮番轰炸下,已是强弩之末难以支撑,疲敝的民力和失败的战争将进一步加剧国内矛盾和增强反对派的势力,推倒宋殇公的多米诺骨牌已经基本上走到了最后一颗。


楼主:8毛3  时间:2020-12-13 17:02:15
(十一)鲁隐公的宿命

鲁隐公十一年,也是鲁隐公的最后一年,今年他将被公子翚刺杀,在这一部分,我们就讲讲鲁隐公。

鲁隐公并非鲁国的君主,此时君主其实是鲁桓公。十一年前,鲁惠公死的时候,时任太子的鲁桓公还年幼,不能操持国政,于是鲁隐公虽然追成父志,立桓公为君,但却由他摄政代行国君之事。鲁隐公虽摄政但也称公,这是周朝固有的礼数,就如同周公当年摄政称王一样,当然鲁隐公是后世人对他的称呼,当时称的是鲁公,因为隐是死后的谥号。摄政不仅称公,也能改元得纪年,所以文中我们会用鲁隐公多少年来标志年份。

公子翚谋杀鲁隐公的过程非常简单。公子翚想要谋求鲁国执政之卿的位置,就想着送一份厚礼给鲁隐公——弑杀鲁桓公,帮助鲁隐公由二把手转正,但鲁隐公明确拒绝了公子翚的好意,公子翚怕鲁隐公将此事泄露出去,便起了杀心。于是,公子翚反过来在鲁桓公面前说鲁隐公的坏话,鲁桓公同意公子翚策划杀掉鲁隐公。

其实,鲁桓公要杀鲁隐公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鲁隐公摄政已经整整十一年,至今没有还政的明确表示,鲁桓公岂能不猜忌,公子翚主动提议说要帮着把鲁隐公杀了,可以说是正中鲁桓公下怀。周公摄政七年还政周成王,而期间流言四起,周公被迫奔楚,以周公之贤能尚且有如此困顿,奈何鲁隐公不以前车为鉴,而徒遭杀戮。

鲁隐公的死却颇有着荒诞的意味。前文提到过鲁隐公为公子时,曾在狐壤之战中为郑人所俘虏。郑人抓了鲁隐公后把他囚禁在郑大夫尹氏的家里。为了能逃回来,鲁隐公不仅大手笔的贿赂尹氏,还主动祭拜尹氏家所祭祀的神灵——钟巫,尹氏最终被鲁隐公所打动,不仅放归鲁隐公,还跟着一起到了鲁国。鲁隐公也确实是知恩图报的人,在鲁国立了钟巫的牌位,每年按时进行祭祀。

如往年一样,今年十一月鲁隐公照常举行了钟巫祭祀,在祭祀之前,鲁隐公依礼进行斋戒,并暂住在大夫寪氏的家中,而公子翚便在此派刺客杀了鲁隐公。鲁隐公获生于钟巫,又受死于钟巫,既定的命运,终究难以摆脱,这就是鲁隐公难以抗拒的宿命。
楼主:8毛3  时间:2020-12-14 20:18:06
(十二)不期而获的胜利

鲁桓公二年,郑、宋两国的矛盾纠葛终于在此做出了断,宋殇公果不其然在内乱中丧生,而这次政变的导火索居然是一个女人。

宋穆公临死前将宋殇公托付给了孔父嘉,宋殇公即位后,孔父嘉就做了宋国的司马,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兼总司令。宋殇公在位十年宋国打了十一次战(有十次是和郑国打的,另外一次就是侵占邾国),人民备受战争的煎熬,民情汹涌,这些都被太宰(最高行政长官)宋督看在眼里,宋督意识到危机即将爆发,为保全自己,他不断撇清和战争的关系,到处宣称:“这些战事都是司马孔父嘉搞出来的,我已尽力阻止了,但拦不住啊。”但讽刺的是只想好好活下去的宋督,却成了起义的领袖。

酿成宋殇公的悲剧的这个女人,令宋督发生了飞跃性的转变,她就是司马孔父嘉的老婆。孔父嘉娶了个大美女,宋督仅在路上看了她一眼,就被迷得神魂颠倒,无法自拔的宋督一心想着霸占孔父嘉的老婆,幸运的是之前为了推卸责任所做的宣传,正好成了谋杀孔父嘉的绝佳理由。鲁桓公二年春天,为民除害的宋督领兵攻进孔父嘉的宅邸,一举杀掉孔父嘉,抱得美人归。

不过宋督的任性也惹火了宋殇公,但宋督的美好生活才刚开始,他怎么都不会坐以待毙,于是他决定先下手为强,借助民愤发动政变直接杀了宋殇公。宋督之所以敢杀宋殇公,也正是因为连年征战已经将宋殇公的政权解体,宋殇公早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宋督政变成功后,便往郑国派出使者迎接公子冯归国登基。宋督心里很清楚,公子冯一日在郑,宋国便一日不得安宁,只有了了郑庄公的心愿,宋国才会有好日子过。况且如果不立公子冯,不管谁继位,以宋国现在的状况都难以和郑国相抗衡,等到兵败国弊之际,宋督很可能会步孔父嘉的后尘,成了别人砧板上的肉,所以公子冯是宋督的唯一答案。

接到喜讯的郑庄公连忙召集齐僖公、鲁桓公、陈桓公赶往宋国会面,共同商议平定宋国内乱,其实也就是为公子冯的即位做个证。陈桓公在宋国这件事情上没出过半分力气,实在算不上战胜国,但毕竟陈桓公是周桓王跟前的大红人,又是郑庄公的亲家,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况且背书的人还是越多越好。

作为缔造者的宋督也参加了这次诸侯盟会,公子冯虽然是宋督的唯一答案,但宋督并不是公子冯的唯一选择,于是为巩固自己太宰的位置,宋督在盟会期间大搞金钱外交,所谓拿人家的手短,四国元首一致同意任命宋督为宋庄公(公子冯)的执政,宋督后人世代执掌宋国政柄两百余年的历史便发轫于此。

从鲁隐公三年开始的郑、宋战争断断续续走了十年之久,终于在今年画了一个令郑庄公心满意足的句号,不过春秋的历史才仅仅开了个头,这个舞台将演绎更为生动精彩的诸侯间争霸的故事。

起讫:鲁隐公元年——鲁桓公二年

本章完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