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篡改老子道德观的表现、原因,及恶果

字数:5667访问原帖 评论数:3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0-05-15 00:55:29 更新时间:2022-08-29 15:08:36

楼主:feng12532  时间:2020-05-14 16:55:29



姚文俊






内容提要:孔子的“道德”思想是篡改了老子的“道”、“德”思想的结果。孔子的“道德”和“仁政”表现出了空想及虚假、伪善本质,并给中华民族的历史带来了累累恶果。正是如此,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把“孔学”当“国学”,这是十分荒谬的、可笑的。因此,在现在和未来,做到“尊老抑孔”,这理应是国人鲜明的态度,这也才是明智的历史选择。
主题词:孔子 道德 篡改 背景 恶果


一、

对孔子的评价,人们历来奉其“圣人”、“先师”。他的思想统治了中国,也统治了华人世界几千年,但是,从孔子思想对中国政治历史的影响来看,孔子不过就是粉饰出了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王道辉煌”,而无补于“民主政治”,故其“伟大”确实有限。
而要认识孔子的思想,就必须首先要懂得老子的思想。因为,在历史上,老子在前,孔子在后。而且,孔子的思想因篡改了老子的思想而发其端。其篡改了什么?就是“道德”二字及其概念和内涵。
那么?老子的“道德”思想是什么?
老子认为的“道德”,是赋予了各自具有独立意义的“道”和“德”。这在马王堆出土的《道德经》中,其分为《道经》和《德经》就表现如此,即是明证。
其中,老子的“道”概念和内涵是什么?
在《道德经》中,概括的说,它表现为多个含义:一是在哲学含义中,即指“规律”,主要表现为“刚强胜柔弱”规律,及其派生出来的“柔弱胜刚强”[1]规律、“柔弱与刚强交合为和”规律。对于第一个规律,因其是常识和公理,故没纳入《道德经》研究之列。而对于第二、第三规律,因其具有特殊性,故老子着重研究了形成规律的“条件”;二是在社会政治含义中,即指“王道”,也就是“政权”、“权力”,和政治,等等。这正如老子说“道生之,德蓄之”,“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2]。;三是在武打含义中,即指“武术”。老子说:“国之利器不可示人”[3]。其中的“国之利器”就是老子创造出来的武术。
上述老子的三种“道”,虽然它们形式不同、内容不同,但是,它们都统一于老子的“武学”思想之中。
因为,老子基于“柔弱胜刚强”规律而揭示了“国之利器”,创造出了武术。由此,反映出了“以武制武”的思想;老子基于“柔弱与刚强交合为和”规律而揭示了“无为而治”的一个先决“条件”,这就是统治者不能把政权之类的东西据为个人专有,和不能以个人的意志去主宰它,而要做到无私、爱民,顺应百姓的意志,这样才能使得社会“和谐”,止息“武”、“戈”的出现。由此,反映出了“止戈为武”的思想。因此,正是“以武制武”和“止戈为武”而构成了老子的“武学”思想
而老子认为的“德”概念和内涵是什么?
这就是对“道”的思想、行为规范。
同时,老子还提出了“道、德一统”的思想。
在“道”与“德”的关系上,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又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4]。从而老子提出了“道、德一统”的思想。即,如果说,“道”是盛水容器中的水的话,那么,“德”就是这水的高度。故“道”和“德”它们只不过就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说法、两个方面而已。正是如此,故在老子看来,“道”就是“德”,“德”也就是“道”。并明确的提出了“道高则德高”、“道低则德低”,反之亦然的思想。
而且,老子为了使“道”用于正道,而不是邪道,从中老子揭示出了“以德治道”的思想。
如此,在“以德治道”的思想中,老子对武术提出了“武德”的要求,讲德高道高。
如此,在“以德治道”的思想中,老子对“为王之道”也提出了“德”的要求,讲德高道高。其中,德表现在:一是提出了“无私”、“忘我”思想;二是提出了“爱民”、“顺应民心”思想;三是提出了“契约”和“契约管理”思想;四是提出了“正义”,即“坚持正义战争”思想;五是提出了“无畏”,即“不怕死”思想。归根到底,其老子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两大根本,这就是:“以百姓心为心”[5]和“有德司契”[6]。正由此而来,表现出了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然而,孔子的“道德”思想是否如老子一样呢?
完全不是。
那么,孔子所说的“道德”是什么呢?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7]。这里,显而易见,孔子的“道”、“德”思想是与老子的“道”、“德”思想完全不同的。因为,从政治看,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老子的“道”、“德”思想就是指的“王道”、“德治”,即一个国家的“政体”和“政治”。而在这个“政体”和“政治”中,就包含了“政”、“刑”、“德”、“礼”等等。显然,孔子这里并非在说这个“政体”和“政治”本身,而是在讲这个“政体”和“政治”要怎样才能给“民”带来“教化”的影响。这正如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心共之”。可见,孔子将老子的“道”、“德”思想引向了“伦理”的范畴,从而孔子偷换了老子的“道”、“德”概念和内涵。
正基于此,进而使得“道德”概念出现。
所以,孔孟之道将老子的“道”和“德”二者合二为一的结果,笼统为“道德”,即单单指的是人的思想、行为规范,表现为“伦理道德”。与此同时,孔子之道又将“克已复礼”、“仁者爱人”,即“信天命”、“遵礼制”,和“仁”、“爱”、“忠”、“孝”等等思想灌输其间,并讲“宗宗”、“亲亲”,讲 “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而使得“宗法伦理道德”出现。
从中,孔子在篡改了老子的“道”和“德”基础上,便抹杀了老子“以德治道”的思想,进而抹杀了老子的“无为而治”的“德治”政治主张。而孔子就以“爱人”取代了老子的“爱民”,以“忠孝”取代了老子的“契约”等等,而提出了“仁政”的主张。历史的看,“仁政”从来就没有出现过,故其只能是一种空想。
由此可见,通过比较,人们清楚的看出,孔子对老子道德思想的篡改和歪曲确凿无疑。而正是以道德分歧发其端,使得老子与孔子的的政见泾渭分明,水火不容。

二、

那么,孔子为什么要篡改老子的“道德”思想?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间,既有政治的原因,也有认识的原因。
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从政治的原因看,孔子篡改老子的“道德”思想在于维护旧的政治秩序。
孔子所处的时期是春秋时期。此时,周朝王权败落,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从而使得“礼崩乐坏”、天下大乱。对此,孔子痛心疾首,提出了“克已复礼”的政治主张。而正是这个“克已”,酿成了孔子在“伦理”范围中的“道德”思想出现。
因为,在孔子看来,只要通过思想的“教化”和行为的“操守”,即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等等。这样一来,就会实现“克已复礼”,恢复周朝的礼制。
当然,从中孔子也不乏建言,认为周朝的统治者要从“仁”、“爱”出发,讲“宗宗”、“亲亲”,于是诸侯争霸所带来的社会“武”、“戈”不息的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由此,则反映出了孔子的“宗法伦理道德”,和“仁政”的思想。
不难看出,孔子的“仁政”主张,它并不是某种“政治形式”所反映出来的“政体”,或者“体制”,而只不过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东西罢了。它最多不过就是对周朝王道之“德”,即“敬天、保民、明德、慎罚”思想的一种“补充”而已。显然,孔子的“道德”观,即基于“仁”、“爱”而提出的“忠”、“孝”、“节”、“悌”、“信”等等,这些东西都构成了周朝王道的“遵礼制”、“信天命”的组成部分。因此,孔子的“道德”观无疑的打上了统治思想的烙印。
正是如此,孔子的“仁政”主张并没有对西周“王道”的稳固而产生任何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其次,从认识的原因看,孔子篡改老子的“道德”思想在于不懂老子的“无为而治”。
在孔子看来,老子主张的“无为而治”已不合时宜。对此,孔子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可见,孔子怀疑,甚至完全把老子的“无为而治”等同于了舜的“无为而治”。
确实,舜有“无为而治”的思想。这就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概括的那样,即:“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正是如此,故孔子认为,“无为而治”它只有在舜的时代才会实现,而在现在“礼崩乐坏”的东周列国时期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于是,这样一来,孔子便把舜与老子的“无为而治”混为一谈起来了,并认为它们已经过时,已经不合时宜了,从而对老子思想完全进行了否定。
因此,孔子在完全没有看到和了解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的情况之下,试图从宗法伦理道德出发去讲“克已复礼”,这不过就是徒劳,仅此而已。
当然,如果孔子不是要将舜与老子的“无为而治”混为一谈的话,那么,就是孔子为了达到推销其道德和仁政的目的而别有用心。而事实上,孔子就是在用舜的“无为而治”去贬低老子的“无为而治”。
所以,孔子篡改老子的“道德”思想的原因,看来,主要应该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即迫切维护“周礼”的野心。

三、

通过老子的“道”、“德”思想与孔子的“道德”思想相比较,不难看出,孔子的“道德”思想完全表现出了历史的倒退和反动。
为什么
其原因在于:
一是孔子篡改了老子的“道”、“德”思想的结果,便扼杀了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并由此扼杀了老子的“民本”即“民主”思想。
具体的说,孔子的“道德”思想,它以伦理的空谈而回避和绕过了老子的“以百姓心为心”和“有德司契”的思想,从而回避和绕过了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应该看到,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具有深刻的“民本”即“民主”思想。因为其间,因为老子要统治者做到无私、忘我,即在不依赖权力、不专有权力、不滥用权力的基础上不去追求既定利益格局之外的个人的特殊的利益,不与民争利,而相反,要用手中的权力去为百姓谋福利;老子要统治者做到爱民、顺应民心,即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以百姓的是非为是非,并按照百姓的意志去行政;老子要统治者做到制定契约,并进行契约管理,从而反映出社会的对等和公平,实现以契彰德、以德服人。不仅如此,老子提出的“柔弱胜刚强”,就充分肯定了百姓在推翻霸道和暴政中的巨大力量,和充分肯定了百姓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巨大力量。然而,所有老子这些“民本”即“民主”思想,就因孔子对道德概念的篡改而消逝得无影无踪。
二是孔子的“仁政”,从统治思想看,它既非“霸道”、“暴政”,又非西周的“王道”,故其走上了“第三条路”,这就是空想主义之路。
历史证明,孔子的“仁政”主张除了能够粉饰和点缀一下统治者赖以的“刚强胜柔弱”的王道思想之外,一无是处。
而有人会说,孔子的“仁政”思想左右了中国历史两千年,难道说这不是作用吗?
是的。孔子的“仁政”确实是没有起到作用的。但如果说有的话,它也只能是一个吹喇叭、抬轿子之角色。这种作用来自于统治者对孔子的“仁政”思想的利用,和对百姓的愚弄罢了。
那么,历代统治者为什么会把孔子抬到了吓人的高度呢?
其原因很简章,正是孔子的“道德”和“仁政”的空想性,决定了就是把它抬高到天上去,也对“王道”毫无影响。同时,历代统治者还可以用之来粉饰太平,和作为一种统治手段用以笼络和麻痹人们。长期以来,中国的“学而优则仕”、“为圣人立言”,等等,就将天下学子收罗、掌控在了统治者手中,并为其服务。这就难怪历代统治者要青徕孔子思想,并对孔子冠冕有加,无限拔高,以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三是孔子的“道德”和“仁政”的思想犹如精神麻醉剂,麻醉着国人,使之中毒甚深,至今难以清醒。
中国乃“泱泱大国”,但却色厉内茬,逆来顺受。时至今日,在孔子的精神麻醉剂的作用下,中毒甚深,难以自拔,且流毒难肃。究其根本,就是孔子及孔孟之道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湮没了老子的“契约”,即“平等”、“公平”思想;孔子及孔孟之道以“忠、孝、节、悌、信”的“五常”,湮没了老子的“民心”,即“爱民”、“顺应民心”的思想,等等。不难闻见,诸如今天的所谓的“大肚”“宽容”、“谦恭”、“深沉”、“内函”、“脸面”、“面子”,等等,都成了孔子的“道德”,以及“忠恕”、“中庸”的代名词。更有甚者,有一些文人学子,哗众取宠,还在孔子的陈腐思想中舀出了一碗碗的“心灵鸡汤”;有一些文人学子,以“道德”为制高点,并用之去绑架历史;在政治上,今天提出的“以德治国”,其内容旨在提倡“五讲四美”、“三热爱”,提倡“学雷锋”、“做好人好事”,“学英模”、“做好本职工作”,和树立“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等等。这些举措,显而易见,它们都是局限于“伦理”、“道德”范围内的东西。因此,与其说是“以德治国”,还不如说是“以道德治国”更为准确一些。正是如此,其结果,使得道德全面沦丧的局面没有得到好转。如此事例,不一而足。难怪今天,有激进的国人要自视中国人丑陋。
然而,孔子的“道德”和“仁政”,及其“忠恕”、“中庸”等等,这些所谓的中国的“特点”和“优点”,不仅带来了过去中国历史的曲折,和国人心灵的扭曲,而且在当今,即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激烈竞争中,更显得毫无意义,而且将又一次埋下“落败”的祸根。
所以,孔子的“道德”思想迷惑和误导了中国历史两千年,现在应该到了丢进历史垃圾箱的时候了。
当然,孔子也并非一无是处。他编篡《春秋》、《诗经》,和提出“六艺”、开“私学”、办教育,等等,贡献不少,从而开创了中国“文学文化”的先河。
可见,在春秋时期,中国形成了两种文化,一种就是老子的“武学文化”,一种就是孔子的“文学文化”。但是,显而易见,只有老子的“武学文化”方才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和脊梁。
综上所述,孔子的“道德”思想是篡改了老子的“道”、“德”思想的结果。孔子的“道德”和“仁政”表现出了空想及虚假、伪善本质,并给中华民族的历史带来了累累恶果。正是如此,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把“孔学”当“国学”,这是十分荒谬的、可笑的。因此,在现在和未来,做到“尊老抑孔”,这理应是国人鲜明的态度,这也才是明智的历史选择。

引文注释:
1、[1]75 [2]102 [3]75 [4]48 [5]98 [6]141 李耳 道德经 北京 燕山出版社 2009
2、[7]为政第二 孔子 《论语》 视频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