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的故事(第一部) 太祖、太宗、真宗 8

字数:1342访问原帖 评论数: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10-02 19:20:34 更新时间:2022-10-03 06:06:54

楼主:挣扎着奋斗者  时间:2022-10-02 11:20:34
第三章 柴荣(下)(3)
北伐辽国
不止北宋皇帝看重燕云十六州,事实上自从石敬瑭将这片土地割出去那一刻起,中原的皇帝就对此念念不忘,包括柴荣。
柴荣经过几年征伐,虽然没有统一全国,但也将后蜀、南唐打得奄奄一息,十年之内是回复不了元气的。
另外,钱塘和后周交好,湖南周氏、高氏政权不稳,柴荣也不必担心他们。
柴荣在接受南唐求和后,心里就打算进攻辽国,收回燕云十六州。
辽国自从占据燕云十六州后,可谓是掌握了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
同中原王朝梦想收回燕云十六州一样,辽国皇帝也整天梦想有朝一日能占领中原,完成耶律德光未竟之志。
柴荣南下征伐之时,辽国军队乘虚入侵。柴荣返回大梁后,命令张永德领兵到北部边界防备御敌。
柴荣早就想北伐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现在国家周边安定,就形势来看,是时候出兵了。
959年三月,柴荣下诏收复北方领土,并宣布自己将要亲临沧州。
柴荣命令侍卫亲军都虞候韩通等人率领水路、陆路军队先行出发,并派孙行友屯兵于定州,预防后周军北进时,北汉出兵袭扰后路。几天后,柴荣正式御驾亲征。
半月后,柴荣到达沧州,当日率领步兵、骑兵几万人从沧州出发,直奔辽国国境。
柴荣到达乾宁军时,辽国宁州刺使王洪率城投降。
之后,柴荣大力整治水军,并让韩通去沧州疏通河道,为接下来的进攻作准备。
几天后,柴荣分别命令众将水、陆两路同时而下,并任命韩通为陆路都部署,赵匡胤为水路都部署。
此次出征,声势浩大,后周水军船只头尾相接长达几十里。
几天后,后周军到达益津关,辽国守将终廷辉率城投降。
不久,赵匡胤到达瓦桥关,辽国守将姚内斌率城投降。
辽国莫州刺史刘楚信和瀛州刺史高彦晖得知后周军攻无不克后,也率城投降了。
至此,后周收复了瓦桥关以南全部领土。
柴荣的下一步就是攻取幽州。
柴荣在行宫宴请众将,和他们商议夺取幽州的事情。
对于夺取幽州,众人都不同意,表示“如今辽国骑兵都集结到幽州北面,我们不宜继续深入。”
和往常一样,即使绝大多数人都反对,执着的柴荣仍然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但执着的柴荣终究放弃了,他能斗过所有的大臣,但斗不过自己的病情。
在赶往幽州的途中,柴荣突患疾病,而且病得很重,不得已,柴荣下令班师。
柴荣在返回时还在抱病处理内政,在批阅各地的文书中,得到了一个皮口袋,袋中有块木板,写着“点检作天子”。
赵匡胤后来担任殿前都点检,再后来即位当了皇帝,当时出现写着“点检作天子”的木板,似乎是说明赵匡胤成为天子是天意注定。但我并不那么认为,首先,虽然殿前都点检掌握禁军军权,权力特别大,但并不能说明如果有一天有人篡位,篡位的这个人就一定是殿前都点检;其次,当时殿前都点检并不是赵匡胤,而是张永德,即使是赵匡胤陈桥兵变时,身份也不是殿前都点检,而是检校太尉。所以我认为,这件事或许根本就不存在,或是有人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陷害张永德。
柴荣虽然英明,但看到了这块木板,发现有人危胁他的皇权时(只是可能),仍不可避免地疑心大作。因此,他将张永德改换为赵匡胤,因为赵匡胤之前(注意!)的表现证明了他的忠诚。
柴荣回京后,病情越来越重,最终在959年七月二十七日,他再也支撑不住了。
柴荣在959年七月二十七日去世,年三十九。
在历史记录中,有很多对柴荣的评价,但令我印象最深的只有二条:
一、五代第一名君。
二、使天假其年,其功业可比汉高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