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酒的古人

字数:2095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10-13 18:59:11 更新时间:2022-10-13 15:46:00

楼主:罂粟非花  时间:2022-10-13 10:59:11
爱酒的古人
徐正唯
爱酒的古人真不少,而被后人推崇为深得“酒中趣”的,当首推陶渊明。《北轩诗话》:“渊明于酒无事不韵,即其诗中言酒者甚多,皆天真流溢。觞酌之外,别有领会。虽属笃嗜,竟若偶尔寄情者。”所以苏东坡有诗云:“琴里谁能知贺若,酒中自合爱渊明。”明代高逊志诗:“莫道先生浑不醒,醉中犹记义熙年。”这都是说,陶潜先生的爱酒,其中自有深意在。并且都觉得,他是“千古酒人第一”了。第二位爱酒的古人,当数敝同乡扬子云。《抱朴子》:“扬雄酒不离口,而《太玄》乃就。”是说扬雄因为时常喝酒,所以才能够仿《易经》而草就了著名的《太玄》。扬雄的年代虽早于陶潜,但从爱酒的角度看,却只好屈居第二了。
接下来是几位著名的汉末魏晋时人。唐诗人陆龟蒙诗云:“思量北海徐刘辈,枉向人间号‘酒龙’。”“北海”指孔融,字文举,为北海相。清雪居士诗:“延龄已觅西山药,爱客还飞北海觞。”孔融在汉末与王粲等人被称为“建安七子”。是当时出名爱喝酒并且恃才负气的人,以致后来得罪了曹操,而被杀掉。“徐刘辈”则是指晋代一群好喝酒的文人徐邈、刘伶等人。徐邈字景山,古人认为他“学博而行洁,虽有‘中圣人’(指喝酒)之好,未可与沈湎者一例论也”。刘伶字伯伦,西晋人,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合称为“竹林七贤”。刘伶是“七贤”中最为放达者。颜延之有诗称赞他说:“刘伶善闭关,怀情灭闻见。鼓钟不足欢,荣色岂能眩。韬精日沈饮,谁知非荒宴。颂酒虽短章,深衷自此见。”刘伶在乱世以酒自娱,借以避祸,并且写作有《酒德颂》,既对“礼法”表示蔑视,又表达了“无为”的老子思想,是“七贤”中得以全身而退之人。但是唐末同样身处乱世的陆龟蒙,却对这些企图借酒避祸的酒徒们表示不满,认为他们枉被后人称为了“酒龙”。
“竹林七贤”中,另一位爱酒的名人是嵇康。嵇康字叔夜,是三国时魏国著名的文学家,曾官中散大夫,故世称“嵇中散”。《北轩诗话》:“山涛称嵇叔夜: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颓。然其醉事竟无考,盖非荒于酒者。颜延之诗:‘中散不偶世,本是餐霞人。’观其生平,诚飘飘乎欲仙也。”嵇康是因为太傲慢,且“非汤武而薄周孔”,后来被司马昭杀了头。临刑,鼓一曲《广陵散》,弦断,自叹曰:《广陵散》从此绝矣!这样的结果,其“醉事”自然也就无人敢去流传了。
与嵇康齐名的另一位嗜酒之人是阮籍,也是一位傲世独立之人。阮籍字嗣宗,曾经做过步兵校尉的官,所以世称“阮步兵”。他也同嵇康一样不满司马氏政权,就常常用“青白眼”对人,写过讽刺达官贵人的《大人先生传》,并且借酒避世。刘彦诗:“业诗何水部,耽酒阮兵曹。”清人郎廷极认为:“(阮)嗣宗辞曹爽之召,却晋武之婚,其胸中有介然而不苟者,饮酒特其寄耳。”是说得十分明白的了。这样对新旧政权一律不买帐的人,当然会四处不讨好,只得靠喝酒避世了。大凡晋朝人的耽酒,都有其一定的若衷。要想知其然及所以然,请去读一读鲁迅先生那篇关于晋人与药与酒的文章,就十分清楚了。
到了唐代,比酒仙李白年岁早一些的爱酒的名人,当数王绩。王绩因了兄长王通的原故,从隋朝做待诏门下省的官一直做到唐朝,当然就得放诞纵酒,并且做了许多以酒为题材,赞美陶渊明、嵇康、阮籍等人的诗。他的上司为了迁就他,将原本每天只能给每人三升酒的惯例,改变为每天专门供给他一斗酒。因此王绩被人称为“斗酒学士”。即使唐初的政治十分开明,象王绩这样处世的人也是难以在朝庭中长久呆下去的。所以后来,他也只好找藉口辞官不做,回老家盖了座酒神杜康的庙宇,守着酒仙喝酒去了。唐代最有名气爱酒的人是李白。李白《自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诗:“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能在醉后做出如此奇特的诗来,难怪后世称之为诗仙、诗圣!同样爱酒喜醉的诗人是白乐天。乐天在历次任职中,都爱以“醉”名号。做河南尹时,自号“醉尹”;谪江州司马时,又叫做“醉司马”;后来当了太傅的大官,居然还自称“醉傅”;而总称自已为“醉吟先生”。后人评论说,白居易这种态度,“无竹林诸人(指嵇康阮籍等人)之狂态,较之沈冥醉乡者,清浊固自悬殊也”。唐人中也有各色各样爱酒如狂的先生。张旭即是有名的“张颠官长”,醉后狂草,至今犹为人所乐道。另一位善草书的唐朝僧人怀素,也是醉后尤工。苏东坡有诗云:“当有好事人,敲门求醉帖。”《杜诗注》记载,一位名叫焦遂的人,平时口吃,对客不能出一言。然而,一旦酒醉后,却酬对如注,话多得不得了。时人称之为“酒吃”。唐朝人与酒的关系,大约比较起魏晋时人来,就要轻松愉快得多了。
到了宋代,能够爱酒而又风流倜傥者,则非苏东坡莫属。东坡先生“把酒问青天”的诗句,至今传唱不衰。爱酒的古人到了这时,似乎也就不多见了。明清以降,白酒(蒸馏酒)风行,一斗三升的豪饮之士,也就再难见到。酒的烈度逾高,风流蕴藉的爱酒人越少。这原因,大约也挺简单:宋唐以前,古人们所饮的酒,几乎全都是发酵酒(米酒、蜜酒、花露酒),所含的酒精烈度,大约也就同今天的啤酒相当,喝上一斗数升,兴致正浓,诗意、禅意什么的,也就通通有了。白酒浇灭的是人性的率真,激起的是欲望的烈火。如此而已,岂有它哉。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