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并非大师级作家的四点理由

字数:12458访问原帖 评论数:334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06-06-24 04:40:00 更新时间:2020-11-10 14:33:38

楼主:紫砚斋111  时间:2006-06-23 20:40:00
笔者从四方面足以论证鲁迅并非大师级作家:
一、缺乏宏大磅薄的叙述气质。
中国文学从诗经到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历近三千年,至明清产生了空前的爆发力,催生出一批又一批的伟大小说。小说的出现使文学的定义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热核聚变,作家不仅仅善诗赋词,咏曲言志,而且是说古道今,天文地理,人生世态,三教九流等等无所不通的百科状元。此后,小说便成为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文学成就高低的主要标识。而长篇小说则成为小说最高水准的集中展示。《战争与和平》----俄罗斯文学的领军篇;《人间喜剧》----法兰西民族的骄傲,《百年孤独》----南美魔幻文学的教父;《红楼梦》----集莎士比亚启蒙先行、卡夫卡叩问生命终极之门的无尽思想光芒、托尔斯泰人道主义批判力量大成的举世绝后之作。等等等等,在近几百年的文学发展历史中,还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仅仅依靠中短篇小说的旗手来支撑门面、独挡江山的。梅里美莫泊桑短篇盖世,但只能屈随巴尔扎克福罗拜等长篇大师之下,短篇王契诃夫,排名始终列为俄罗斯文学的一大串名单之后。
有人贻笑大方:你丫有病,动辄以世界一流文学来压鲁迅。笔者反问,我们如此伟大的民族,曾经产生过无数世界一流文学的国度,不跟同时代的一流文学比试,还能跟谁去比?难道要去跟日本印尼巴西这些中间国度去搏个你死我活?难道还要跟越南朝鲜古巴去比翼高飞?我们的民族生来就有这种自信:振兴经济,应该以美国为奋进目标;重构中华文化,应该拿美国作为对手;谋求真正崛起,必须以美国为假想敌人。否则我们十三亿生灵既非酒囊饭袋也属非智生灵。我们只有比强比一流,也只能比强比一流,才能显示我们炎黄传人在地球村的一族强音。
但是,作为中国百年文学的领军人物鲁迅,在叙述气质上与同时代的乔伊斯、卡夫卡、普鲁斯特、肖洛霍夫等等等等相距千里之遥。鲁迅最长的小说《阿q正传》才二万多字。《尤利西斯》七十万字,《城堡》二十多万字,《追忆似水年华》一百多万字,《静静的顿河》一百多万字……当然一部作品的优劣并不能以篇幅长短论成败,但至少反映了作家萧洒驰骋的哲思空间和艺术跨越能量。中短篇小说因其容量所限,它所能表达的仅仅是作家的某个思想片象,某种情绪渲染,某段意境指归。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部中短篇小说能够在哲思磅薄的宏大气势上,人生气象的千姿万态中,叙述史诗的灰弘宽广上,力敌乔伊斯等上述文学大师的。难道仅凭鲁迅的扛鼎篇-----《阿q正传》,就能所向披糜,打破常规,挑战极限?如果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文学判断能力己经蜕化到小说的史前世纪----唐宋话本小说的初始化年代,因为只有在中国的长篇小说产生之前,鲁迅和他的《阿q正传》才有可能与苏轼欧阳修等文学大师比肩同坐,成就文学大师之说。但在历经了《金瓶梅》等中国小说无数个高峰后的二十世纪,当文学需要全新的先锋意识去反叛传统开辟新地的时候,鲁迅仅凭一部二万多字的中短篇《阿q正传》就荣登现代文学大师之位,这种悖论的成立,无疑是对中国小说历史的极其不尊重,同时也是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人的巨大讽刺和嘲笑。
二、缺少睿智的哲思纵深空间。(待续)
鲁迅对中国人的民族惰性的批判是深刻的有力的震撼人心的,他不愧是中国现代史上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他以文学为武器唤醒了千千万万麻木的灵魂。作为革命的思想家他不愧为那个时代的先锋战士。但作为文学的思想家,他缺少春天的明媚夏天的火热秋天的哀怨,有的只是冬天的严酷。民族的劣根性几乎涵盖了他所有主要作品的内容,如果仅仅作为革命的思想家,他无疑成就了他的现代革命思想大师的地位。但如果作为文学的思想家他所成就的只是文学宏大哲思空间的一处角落的半成品。因为,文学不仅仅局限于宣传革命思想,而且兼顾着特异个体生命的心灵洞照;不仅仅是民族激愤的渲泄,而且还要具有普遍人类价值的永久性;不仅仅从属某个特定时代思想政治变革的“遵命”需要,而且是超越时代的人性多层剥割的洞微烛照。以《三国演义》为例,小说所致力表达的忠君孝义思想如今已被历史深深埋葬,但小说中所展现的险恶奸诈斗智斗勇的人性潜质,却越来越显示出它的无尽生命力。鲁迅小说往往只注重了前者共性的概括,却缺少后者多姿多彩的鲜活人性潜质的纵深开挖。思想共性大于以至替代了个性化人性,而个性化的人性正是不朽文学的灵魂所在。
三、缺乏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底蕴的支撑。(待续)
楼主:紫砚斋111  时间:2006-06-23 22:28:48
缺乏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底蕴的支撑
楼主:紫砚斋111  时间:2006-06-24 14:42:23
作者:李明诚 回复日期:2006-6-24 12:46:32
长短焉能立据?
李白黯然神伤。

----------------------------------------
笑话,我们的文学难道在李白之后就没有发展了吗?明清出了那么多的大小说,鲁迅跟他们比差之千里,明清以后词诗曲赋全部由小说包罗进去了,近几百年来的文学主要比小说,拿鲁迅的小说去跟李白的诗,苏轼的词去比,就像用现代的汽车跟古代的牛车去比一样无知而可笑。鲁迅只能跟他的前辈小说大师去比,跟冯梦龙罗贯中吴承恩蒲松龄等等等去比,他能扳倒那些大师吗?几篇空喊革命口号的什么阿q狂人政治概念图解式的缺乏活血化人性的短文,为超赶他的前人究意做了些什么?鲁迅便是中国文学的一副迷魂毒药,是阻碍当代文学发展的最大祸首
楼主:紫砚斋111  时间:2006-06-25 11:33:41
《鲁迅并非大师级作家的四点证词》(续 )
换句话说鲁迅只重视了集体国民性的批判,而在相当程度上疏离了对个体人生和人性的诘难和穿刺。
《红楼梦》是一部以变态人生对常态秩序进行强烈彻底质疑的小说,它篾视道德的力量要比鲁迅强劲百倍之上,它对集体国民惰性的批判更为全面、更为有力、更具艺术个性感染力和血肉奔流的人性活力。贾政,是活生生的国民惰性的个性中人,阿q,是作家用思想概念化了的共性中人。贾政崇孔与当代尊鲁的国民尊神奴性,有着惊人的雷同相似: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时代把活生生的人(孔孟、耶稣、鲁迅、伟大领袖)捧为神明的所为,都是窒息思想创造力的、对人类文明一路向前走势的惰性和反动。
中国文学意义上的个性解放、人文启蒙从《莺莺传》《牡丹亭》《三言二拍》已经开始,《红楼梦》进行了全面总结,鲁迅只是作为他们的小师弟和成绩优异的三好学生在完成他们的未竟事业。
打倒孔家店,早在鲁迅之前的一百多年就被宝玉黛玉同志进行了专利注册,鲁迅不过顺应了社会变革的潮流,充当了前沿阵地呐喊助威的铜管号手,而非开山、人文始作俑者。
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四百年前《唐·吉诃德》的骑士精神的进口组装,改头换面,塞万提斯式的喜剧风格和辛辣调侃的黑色幽默,与他的国外前辈同行有着太多的雷同和相似:唐·吉诃德的末世精神英雄----阿q的末世精神胜利法;不合时宜的骑士崇拜国度----愚昧的国民劣根性;辛辣讽刺的喜剧叙述手法----辛辣讽刺的喜剧叙述手法。鲁迅是坦诚无愧的:他毫不掩饰他的拿来主义创作手法,他认为不仅自已不够拿诺贝尔奖,其他人也没有资格。他十分崇拜他同时代的西方作家,说,看人家的东西作的多好,随便拿一本也比我们的强,那些东西我们是做不来的。鲁迅无情批判敌人,同时又洞省自知的人格才是我们所要穷根究底的真实鲁迅。而那种把鲁迅无限拔高,抬上神殿的学究,要么别有所图,要么是半桶水学识的无知和愚昧。
三、缺少博大深厚的民族文化源流。
待续

楼主:紫砚斋111  时间:2006-06-25 12:17:39
作者:李明诚 回复日期:2006-6-24 16:17:14
顺便说一下,我有一本百万字的《鲁迅全集》,要否赐君一阅?
----------------------------
窍非鲁(儒)生,只剖其扛鼎篇《阿q正传》足以把他老人家请下神坛!!!!!!!!
楼主:紫砚斋111  时间:2006-06-25 15:01:31


作者:白用 回复日期:2006-6-25 12:39:02
楼主明显是在放屁!


作者:胖肥 回复日期:2006-6-25 13:52:25
一派胡言乱语!!

--------------------
你们这班鲁生(儒朽)除了开骂,还有反驳的学术理论能量吗?

楼主:紫砚斋111  时间:2006-06-25 19:27:53
作者:鱼鱼李 回复日期:2006-6-25 16:43:26


既然生来就具备这种民族自信,那就应该是别人拿我们做比较的对象啊,真正有自信,有何必处处以看他人为齐呢,LZ一方面标榜自己的自信,一方面却又表现的如此。。。。。。言语难以形容,对于我的省略号,齐含义大家心照就好,LZ这样的自打嘴巴,真是太好笑了

----------------------------------
可笑的是你们这帮鲁式的强词夺理。
难道把人捧成了神就叫自信?
我们自信的是从诗经到红楼的伟大传统文学。而不是鲁式的极端左倾的狭隘文学。你们这帮鲁朽是弄不懂什么叫真正的文学的。文学的精神不是骂人战斗,而是感化人的灵魂。
文学的精神学富五车无法悟之,教授无法传之,下辈子偷生重学吧!!!


楼主:紫砚斋111  时间:2006-06-27 12:05:09

阿Q正传表达手法辛辣吗?里面写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话,不是当时当地再正常不过、屡见不鲜的?那里面有挑战风车荒诞吗?
以最常见的东西,让你感受到最辛辣的讽刺,这不是绝大的本事吗?
如果我用您的表达方式,说:“其文字、文化、哲思的质感”,空前绝后;鲁迅“受到人们尊崇,是他相当精确地把握了文学质感的永恒性,历经时间之水湍磨,其文字质感”历久弥新,愈显其独到魅力。——你该如何反驳呢?
=========================
“那里面有挑战风车荒诞吗?”
鲁迅可没那么笨,把风车搬到《阿q正传里》,就成抄袭了。二万多字的《正传》要抄七十多万字的所有主干情节几乎不为可能,即便有那么傻的鲁爷的话。
他只能仿造,包括唐·吉诃德的那个日思夜想的梦中情人(妓女),是不是在正传里也有一个吴妈呢?
“然而我们的阿Q却没有这样乏,他是永远得意的: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
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了。”------全书最大的败笔。直露主题的败笔。上上小说是要把思想留给读者,而鲁爷把思想留给了自己,使读者没有了思索追问的余味。如果删除这句话,小说余味就强多了。反观卡夫卡的《变形记》就无此败笔!《边城》同样。鲁迅与大师一笔之差可盖全貌。



“看哪,他飘飘然的似乎要飞去了!

然而这一次的胜利,却又使他有些异样。他飘飘然的飞了大半天,飘进土谷祠”
其中的“看哪”----缺乏成熟小说的冷静,严格说这只是中学生作文中才可能出现的“大海啊……啊……”之类的学生腔。
另外如第一个“飘飘然的”用得贴当。第二个“飘飘然的”不仅字眼重复,显得俗,而且加上“飞了大半天”,就显得更俗,干脆就用“他有些兴奋地在街上逛了半天”此类朴实的语言更贴当。在《边城》里,这种不成熟的充满作者感叹腔调的语言几乎绝迹。因为作者始终是叙述的客体,过多的介入议论感概会破坏作品的美感。边城质朴文字的老到叙述堪称典范,而阿q正传在小说语言的创造上显出太多的粗糙和不成熟。
不错,鲁迅与沈从文属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字风格。但鲁与其相同风格的塞翁来比若何?鲁的文字天性,文字质感,文字老到的程度,跟塞翁相差在三至五个等级。

楼主:紫砚斋111  时间:2006-06-28 06:30:25

就一本<野草>和一本<朝花夕拾>就足一奠定先生的大师地位,想想这么多年有谁能写出<野草>般富有隐喻变化的文章?有谁能用那么平淡的文字写出那么深厚的情感?
-----------------------------------
对那些以什么花啊草隐喻情感的鲁文,太老套了。雪芹同志不仅空前,而且把鲁迅朱自清一类的后也绝掉了。在鲁太爷弹那几首花儿草儿的阵词老调时,尤利西斯马车模似地震的赋此兴已经将鲁爷的传统写法彻底埋葬,只有国内孤陋寡闻的遗老遗少还在闭目养神听着旧日的破曲,在酸腐中陶醉。
偶在证词四中将叫你们开开眼界!!!
楼主:紫砚斋111  时间:2006-06-28 10:37:39
作者:崇拜摩罗 回复日期:2006-6-28 09:35:07
楼主的文字一字千均,读来让人爽心悦目,顿开茅塞,佩服,强顶!

-----------------------------
我也崇拜摩罗,不仅因为是老乡,更因他文章的独见性。
您宝贵的支持叫我更信心百倍打败这帮鲁(儒)生-----文明进步的逆动者。




楼主:紫砚斋111  时间:2006-06-28 20:35:57
作者:徽洲人 回复日期:2006-6-28 20:09:39
作者:仲达 回复日期:2006-6-28 19:35:41
鲁迅的错很明显,从他这里开始,绝大多数文人士子学会了把责任转嫁,昧着良心指责着根本无力改变中国的所谓“国民”。


我也不好说了,如果这句话不被认可,那么再说下去也无益了。中国历史悠久,历代先贤很多,随意拈出谁来一比较,也就明白了。现在文人士子里这么多二鲁迅,这么多鲁迅的推崇者,是中华民族的悲哀。因为没有几个人愿意站出来说:国之衰弱,责任亦在我!而是一味指责别人有劣根,指责别人不抗争,把一切责任推给“国民”这个虚拟群体。从而自己施然而去泡泡吧,去讲讲学,去闹闹博客。
而被指责的这个“国民”群体自然没有人出来辩解,也没有空来辩解,也没有地方可以供辩解——哪家媒体愿意发布?“国民”们依旧尽心尽职的做好自己的事,农民们一年又一年的收获着鲁迅们的吃穿,工人们一年又一年的生产着鲁迅们的日用品。只有鲁迅们,在电影院,在伎院,在日本人家中,愉快的洗着脚。
楼主:紫砚斋111  时间:2006-06-29 19:25:05


鲁迅并非大师级作家的四点证词 (续三)
人生、人性的哲思空间有着太多的话题,本想尽早结束这段话题。但行文到此,却遭到众多网友的质疑、围剿和唾骂。这不能不说是当代文学批评和气象的悲哀和不幸,并深虑鲁迅极左文学思潮将给当代文学的提升和发展,造成更大隐伤。因此,不得不再浪费一段文字:
卡夫卡与鲁迅有着同等批判精神的作家。但他揭露人性的隐痛是从生命的个体入手。格里高尔为甲虫的存在己经在生存的意义上妨害了亲人的存在,而亲人抛弃“甲虫”,就捅疼了人伦道德的心弦。这是存在的悖论。这样,卡夫卡就使小说从人性潜质的个体性一跃成了人类生存的整体性。当格里高尔最后准备告别人世,爬回自已的路上最后一次回头望向母亲时,包含了他所有的柔情期待。这一望不仅对卡夫卡是一种切肤之痛,也是人类的切肤之痛(1)。
罗素说,人类的一切美好感情都是建立在动物的属性基础上的(丑亦然),人的美好感情只在此基础上添加一些东西,而不能替代它。卡夫卡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极其普通的儿女情长和血肉相连的动物母性、子性个体生命属性,揭示出具有生命终极意义的人类真正悲剧。
反之,鲁迅的《阿q正传》从群体入笔,撮合众多国民的精神残缺于阿q一身,再摄入生活中的几个细节来展示。通过对群体的精神批判来唤醒群体的麻木意识。这种从群体到群体的表述投射,明显缺乏卡夫卡构建在动物母性、子性生存块择中的温情期待的明察秋毫。使人感觉一种主观意念的假设,而非血肉俱丰的生活中人。阿q所折射出的人性是平面的、散形的、缺乏哲思纵深的木偶式,而格里高尔则是立体的、多层的、充满人类血性的“这一个”。
阿q与格里高尔在人生人性哲思纵深的巨大差异,注定了他只能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霸王篇。世界文学,早已经给他留下了恰如其份的座号----二流文学之列。
三、缺乏母体文化的强势底气。(待续)
四、革命的文学埋葬了文学的革命。(待续)


楼主:紫砚斋111  时间:2006-06-30 19:04:31
鲁迅并非大师级作家的四点理由


三、缺乏母体文化的强势底气。
请任何一位对此文持批判态度的网友注意立论:鲁迅并非大师级作家。如果仅仅作为优秀作家,本文的每一个字都可视为苍蝇排泄物。
作为大师级作家,他不仅定义在某个百年里的相对优秀,应该拿他的文学气质,艺术天性,审世气度,对人伦常序进行反抗的激烈程度等方面,同世界上所有的大师进行类比。否则,笔者就能进行这种推断;在乾隆到“五四”的一百多年间,乾隆的诗文及刘鄂的《老残游记》便可成就大师之作了。同样,在“五四”到现在这一文学史上最阳萎的时间段里,把相对拔尖的作家强推成大师的悖论,让人笑脱大牙。
““五四”作家具有否定的气度,但是,同时他们又特别地依赖西方文学,一方面是对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逆反和叛离,另一方面是对于西洋文学的借鉴和摹仿。鲁迅的《狂人日记》有着果戈里《狂人日记》的影子,《药》里闪动着安特列夫式的清冷,胡适的新诗歌则与美国女诗人艾米·罗威尔的诗存在着血源联系,曹禺的戏剧多摹仿尤今·奥尼尔,茅盾的小说多摹拟沃普敦·辛克莱,郁达夫的小说与葛道尔有师承关系,郭沫若的诗风脱胎于艾略特,冰心的小诗来源于泰戈尔……他们坚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鲁迅:《拿来主义》)”(2)
网友风中蝶在留言中写道:“应该说,我是挺支持楼主的,鲁迅匕首式的乱砍只是造就了革命的文学,但并没有永恒的价值.永远不可能与四大名著比较,与国外第一流大师比较,他那个时代的作品普遍没有民族文化的底蕴.只是国外文学的仿制品.打倒了民族文化最精粹的部分,民族的道德随之流失,这是国人最沉痛的悲哀!!!”
换句话说,鲁迅是在用汉语方块曲笔异国情怀。尽管崇鲁人马很不服气,但笔者还是要举证鲁迅作品母体文化的底气不足。
谁都明白:文化上的强盛,最终标识一个国家的真正崛起。
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了经济扩张的血腥大门,然而他们却用文化最终消灭了敌人肉体和精神的反抗,使不同种族的文化臣服在美丽的石榴裙下。如果说枪炮的胜利是短暂的,那么,文化和价值观的胜利,则是对不同肤色人种的永久占领和“精神奴役”。我们不能无视西方文化对近代世界的贡献,更不能无视它造就的科技、人文领域的一批批天才哲人的光焰智慧至少还得统治世界好几个世纪。可是,我们,难道仅仅满足于西方文化盛宴下的残汤剩食?仅仅满足于圣诞老人送给一代一代炎黄子孙的圣诞礼物?仅仅满足于当一个西方文化强者的附庸?相信每个同胞都会说“不!”因为啊,我们的先人在地球村曾经骄傲过几十个世纪呢!
中国文化的内核主要呈示她的双重特质:出世;入世。前者是以老庄为代表的民间及佛道文化;后者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封建主流文化。(待续)


楼主:紫砚斋111  时间:2006-07-03 10:17:44

作者:人不装比天打雷劈 回复日期:2006-7-3 00:03:41
颓败线的颤动 (鲁原文略)
-------------------------------------------------
野草集用一小时又重新通读过一遍。说实话,那些似曾相识的欧系话语是我不费劲地快速读完的原因。但近日读《周易》我一小时只能读一页,那种深邃的智慧可玩味一生。
需要偶解读《颓败线的颤动 》俗气病灶在哪里吗?尽管他艺术上老成无可挑剔。
不过在偶文的第四点将给你答案,给所有短视的儒鲁生以痛击!!

楼主:紫砚斋111  时间:2006-07-03 11:29:49
再仔细看看他的回复吧,张公子罗列了那么多中外的作家,这厮估计连名字都不认识几个,回复的时候完全不敢正面应对
--------------------------------
呵呵是吗?小看山野中人了。什么〈尤〉〈追〉:
(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这么弱智!!!

楼主:紫砚斋111  时间:2006-07-03 16:39:29
作者:8282 回复日期:2006-7-3 15:44:10
《红楼梦》----集莎士比亚启蒙先行、卡夫卡叩问生命终极之门的无尽思想光芒、托尔斯泰人道主义批判力量大成的举世绝后之作。

---看到这儿就没法看了,卡夫卡杀死比亚、托尔斯泰竟然都被《红楼梦》继承了。

========================
谢谢指错。此段表述确有问题,应改为:
“《红楼梦》不仅具有莎士比亚人文启蒙的先知先觉,而且浸透了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力量,迸射出卡夫卡叩问生命终极之门的无尽思想光芒,是古今中外文学的精神交响和艺术狂欢。”
因属一遍成稿,文中还有许多毛病,整理后以完整版的形式重新再发。
再次致谢!

楼主:紫砚斋111  时间:2006-07-04 11:23:04
作者:唐钧 回复日期:2006-7-3 10:48:47
这家伙要把我笑死了
我从头到尾,除了看见他搬动几句不知道从哪里抄来理论,就看见他不断地指责别人如何如何,至于学术,我还是那句话,你懂吗?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哈哈,抄?没有两把刷子还敢跟你们这帮大学士叫板???你们鲁派子弟什么教授作家学者文编全上,会一个个将你们这帮八股衙门的死书呆给打败,目前际你们除口头叫骂,没拿出任何学术水平来,。哈哈我面对的是一帮衙门八股的庸禄之辈、

楼主:紫砚斋111  时间:2006-07-05 08:52:22


作者:我爱吃月饼 回复日期:2006-7-4 16:25:41
我就不明白了,鲁迅先生得罪楼主了?
若不是,先生好象也没做什么对不起国人的事吧
那么是什么原因轮到后生来批判?
怎么现在流行这样出名么,想出名用不着挖坟吧,楼主你说呢
-------------------------
头八世不认得他,无所谓得罪。
现代文学的阳与独遵鲁术有关,所以批判。
楼主:紫砚斋111  时间:2006-07-06 17:33:12

作者:小雪的梦 回复日期:2006-7-6 8:45:46
楼主想出名想疯了,鉴定完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不会吧,那么容易,那真要疯了!!!



楼主:紫砚斋111  时间:2006-07-06 21:32:51
作为大师级作家,仅仅给受众留下震憾是远远不够的,他应该在审美天性上超出优秀类作家。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