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童年时代与故乡(十一)书塾

字数:1208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11-05 06:23:36 更新时间:2022-11-05 10:47:25

楼主:百西村头  时间:2022-11-04 22:23:36
回忆童年时代与故乡(十一)书塾 (上金瓯村的书塾照片)

二.文化教育的变迁:

在战乱的年代,年轻人求学无门,这造就了书塾得以存在的条件。村头老一辈的读书人这时还健在一些,年龄约在50-60岁之间。他们都是饱读四书五经,论才华他们在科举时代没有显赫的功名,但是十分精通古文和吟诗作对,兼且写得一手好字,有些还懂得中医术。这一批人应该是在清代科举末期,经过十年寒窗而不得志者,但这一辈读书人总是要谋生的,所以设馆授教是唯一的出路。因此村头的书塾特别多,先后办过书塾的包括:伯权、伯弗、伯规、德新、渭潮、桂芝、贞伯、仲谋、妹仔家姐等九家。那时,村人求学或启蒙入学的只能读这些书塾,并没有其它选择。而且村人要求并不高,希望儿子长大后能认几个字不至于文盲,能写信件,能找份工作就满足了。对于女子更是有没有文化都无所谓,仍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的确,处于朝不保夕的战乱年代,没有太高的文化奢望,也是可以理解的。

书塾是私人设馆教学,规模不大,有十多人的,也有二十多人的,30人以上的就算大书馆了。大书馆一般不止一个老师,还有助教,每年缴交一次书金,也可分期交,一般是40斤谷左右,还需自带桌椅。教材一般以四书五经为主,初入学的必读“三字经”。说实话觉得这些书本脱离了现实,只不过对读写汉字有用,能朗朗背诵一些成语,当时读完对其中的内容也没懂多少,总是不求甚解过日子,对那些“之乎者也矣焉哉”犹如嚼蜡。读了几年也不懂汉语写作规范,更不用谈学懂史、地、数、理、化。那个年代懂得算盘笔墨已算是出人头地了,可被认为经商之才,可惜书塾的老师只懂八股文,算盘也不会。

书塾学习时间是上午八时至十一时,下午二时至五时,周六、日不休息。每年只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以及8月27日孔子诞辰为规定的放假日,平时有时不来需家长请假。学生入学必备一个藤编的小书箱,自备文具有中、小毛笔,墨盒或墨砚,抄书本,习字簿,还有应读的课本。那时由于生活水平低,衣履并不苛求,有的小孩甚至赤足上学,但不能穿木屐。

每天上学要先拜孔子圣人,然后开始温习上日学习的内容,倘有不识的生字就 向老师提问,接着就是抄书。初入学不会写字的还需先练习握笔写字,由老师握住手一笔一笔教。初学练字的由“上大人孔乙己”开始,较深的有“木兰从军诗”等。每篇课文先一遍遍跟读,直至能背诵为止,而且很注重抄书和默写,就这么单调的教学。学问好的老师会讲解书中内容,学问一般的只能照课本念,馆风差的先生甚至布置自习后就溜出墟中叹茶,讲信誉的先生会比较自重。

妹仔家姐的书馆最兴旺,设馆时间也最长,虽然水平不算高,但比较有责任心。入学的多为启蒙儿童,而且可收女生,村人比较满意。一般在村中书塾学习几年就能读写几千汉字,所以书塾为村头扫除文盲立了大功。

思园公潘健行的妻子区太夫人的家乡是离村头村约3公里的上金瓯村,该村古代文化气息很浓,现在还有许多旧时家塾、书舍、书室的遗迹 :



孔圣庙:



汇川家塾:











TOP↑